CN214725953U - 带偏心涨紧注射机的注塑设备 - Google Patents

带偏心涨紧注射机的注塑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25953U
CN214725953U CN202120697114.1U CN202120697114U CN214725953U CN 214725953 U CN214725953 U CN 214725953U CN 202120697114 U CN202120697114 U CN 202120697114U CN 214725953 U CN214725953 U CN 2147259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eccentric
tensioning
wheel
wheel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9711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亮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yao Yingtu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yao Yingtu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yao Yingtu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yao Yingtu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9711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259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259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259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带偏心涨紧注射机的注塑设备,包括注射组件、合模组件及液压控制装置,注射组件包括注射架、料筒、注射缸及螺杆旋转组件,料筒内转动设有可沿其轴向移动的螺杆,螺杆旋转组件包括滑动安装在注射架上的安装座,安装座上安装有液压马达、偏心涨紧机构及上同步轮轴、下同步轮轴,上同步轮轴上安装有第一同步轮,下同步轮轴上安装有第二同步轮,下同步轮轴的一端与注射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下同步轮轴的另一端与螺杆连接,第一同步轮与第二同步轮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偏心涨紧机构包括前偏心轮、后偏心轮,前偏心轮与后偏心轮之间偏心安装涨紧轮轴,涨紧轮轴上设有与同步带侧面相抵靠的涨紧轮。使同步带上保持适当的张紧力。

Description

带偏心涨紧注射机的注塑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带偏心涨紧注射机的注塑设备。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其中注射机构是注射机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一般有“柱塞式、螺杆式、螺杆预塑柱塞注射式”三种主要形式,应用最广泛的是螺杆式。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加热将塑料颗粒熔化,并在注射机螺杆的推动下,对熔融后的高温塑料流体施以高压,使其经注射头注射到闭合的模具型腔中成型,经冷却、脱模后形成塑料制品。
现有的注射机的螺杆一般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同步带的松紧程度对塑料制品的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同步带过松会产生跳齿现象,影响传送定位的精度,使得旋转送料存在偏差;同步带过紧很容易对传动机构造成损坏。由于同步带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延伸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带偏心涨紧注射机的注塑设备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偏心涨紧注射机的注塑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带偏心涨紧注射机的注塑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注射组件、合模组件及液压控制装置,所述注射组件包括注射架、料筒、注射缸及螺杆旋转组件,所述料筒、注射缸分别安装在注射架的两端,所述注射架与合模组件的一端通过射移组件连接,所述料筒与合模组件连通,所述合模组件的另一端与液压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料筒内转动设有可沿其轴向移动的螺杆,所述螺杆旋转组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滑动安装在注射架上,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液压马达、偏心涨紧机构及转动设有平行设置的上同步轮轴、下同步轮轴,所述上同步轮轴上安装有第一同步轮,所述下同步轮轴上安装有第二同步轮,所述下同步轮轴的一端与注射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所述下同步轮轴的另一端与螺杆连接,所述第一同步轮与第二同步轮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偏心涨紧机构包括前偏心轮、后偏心轮、涨紧轮轴及涨紧轮,所述前偏心轮、后偏心轮相对转动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前偏心轮与后偏心轮之间均偏心安装涨紧轮轴,所述涨紧轮轴上安装有与同步带侧面相抵靠的涨紧轮,所述涨紧轮轴与上同步轮轴平行设置,所述前偏心轮或后偏心轮上设有调节部。
进一步地,所述合模组件包括若干支撑杆及相对设置的定模板和动模板,所述定模板与射移组件连接并安装在支撑杆上,所述定模板上设有供料筒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动模板活动安装在支撑杆上,并与液压控制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合模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支撑杆上的限位板,所述动模板位于限位板与定模板之间,所述限位板上安装液压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动模板上设有与限位板连接的保险杆。
进一步地,所述下同步轮轴上的端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沿横向设有凸键,所述螺杆的端部外侧壁上设有与沿轴向平行的凹槽,所述凸键配合安装在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注射架上安装有第一滑轨,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偏心涨紧机构相对设有至少两组,其中一组所述偏心涨紧机构中的涨紧轮位于同步带的内圈并压紧同步带一侧的内侧面,另一组所述偏心涨紧机构中的涨紧轮位于同步带外并压紧同步带另一侧的外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前偏心轮、后偏心轮分别通过压圈紧密配合安装在安装座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桥架,所述桥架上安装有第二滑轨,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二滑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料筒内设有容置腔,所述螺杆配合设于容置腔内,所述料筒上设有进料口和注射头,所述注射头上设有出射口,所述容置腔分别连通进料口和出射口。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偏心涨紧注射机的注塑设备,通过旋转前偏心轮或后偏心轮,使得偏心设置的涨紧轮轴上的涨紧轮靠近以压紧同步带,以使得同步带上保持适当的张紧力,避免因同步带过松影响传送定位的精度或同步带过紧损坏传送机构等问题,以提高同步轮与同步带组成的传动机构的传动效率和使用寿命;结构简单,预塑时,下同步轮轴与注射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下同步轮轴旋转时注射缸的活塞杆不随螺杆转动,注射缸不易漏油;通过射移组件连接注射架和合模组件,保证了合模组件的可靠运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偏心涨紧注射机的注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射组件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合模组件及液压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是图6的A部放大图;
图8是图6的B部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控制装置中省略第二柱塞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13是图12的C部放大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杆旋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杆旋转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注射组件,200、合模组件,300、液压控制装置,400、射移组件,1、安装座,2、偏心涨紧机构,3、上同步轮轴,4、下同步轮轴,5、第一同步轮,6、第二同步轮,7、同步带,8、前偏心轮,9、后偏心轮,10、涨紧轮轴,11、涨紧轮,12、调节部,13、第一滑轨, 14、固定块,15、第一滑块,16、压圈,20、注射架,20a、第一通孔,21、料筒,21a、进料口,22、注射缸,23、螺杆旋转组件,24、螺杆,24a、凹槽,25、液压马达,26、桥架, 27、第二滑轨,28、第二滑块,29、注射头,29a、出射口,30、射移缸,31、连接杆,40、支撑杆,41、定模板,42、动模板,43、限位板,44、保险杆,50、合模驱动缸,51、顶针推板,52、顶板导杆,501、环槽,502、第一缸盖,503、第一柱塞,504、缸体,505、增压柱塞,506、增压腔,507、第一流动空间,508、第二流动空间,509、第五流动空间,510、第一活塞,511、第二柱塞,512、第一流动通道,513、第二流动通道,514、推压腔,515、漏液通道,521、阻挡件,522、第四进油口,531、第一柱塞腔,532、第三活塞,540、第二柱塞腔,541、第一进油口,542、第二进油口,543、第三进油口,544、第四流动空间,545、第一流动腔,546、环形凸起,547、第二流动腔,548、第二端盖,549、第三端盖,551、分流口,552、增压通道,561、增压空间,571、第二活塞,572、通孔,573、移动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对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作出更清楚地限定,下面就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仅是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某些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其中对于相关结构的具体的直接的描述仅是为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各具体特征并不当然、直接地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指导下所作的常规选择和替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15所示,一种带偏心涨紧注射机的注塑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注射组件100、合模组件200及液压控制装置300,注射组件100包括注射架20、料筒21、注射缸22及螺杆旋转组件23,料筒21、注射缸22分别安装在注射架20的两端,注射架20与合模组件200 的一端通过射移组件400连接,料筒21与合模组件200连通,合模组件200的另一端与液压控制装置300连接,料筒21内转动设有可沿其轴向移动的螺杆24,螺杆旋转组件23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滑动安装在注射架20上,安装座1上安装有液压马达25、偏心涨紧机构2 及转动设有平行设置的上同步轮轴3、下同步轮轴4,上同步轮轴3上安装有第一同步轮5,下同步轮轴4上安装有第二同步轮6,下同步轮轴4的一端与注射缸22的活塞杆转动连接,下同步轮轴4的另一端与螺杆24连接,第一同步轮5与第二同步轮6通过同步带7传动连接,偏心涨紧机构2包括前偏心轮8、后偏心轮9、涨紧轮轴10及涨紧轮11,前偏心轮8、后偏心轮9相对转动设置在安装座1上,前偏心轮8与后偏心轮9之间均偏心安装涨紧轮轴10,涨紧轮轴10上安装有与同步带7侧面相抵靠的涨紧轮11,涨紧轮轴10与上同步轮轴3平行设置,前偏心轮8或后偏心轮9上设有调节部12。其中,下同步轮轴4通过轴承与注射缸22 的活塞杆转动连接。
具体的,下同步轮轴4的端部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壁上沿横向设有凸键,螺杆24的端部外侧壁上设有与轴向平行的凹槽24a,凸键配合安装在凹槽24a内。方便下同步轮轴4 与螺杆24进行安装,不使用时,可在注射缸22活塞杆的驱动下,将下同步轮轴4与螺杆24 分离。
具体的,调节部12为设置于前偏心轮8或后偏心轮9外端面上的调节槽。
较佳地,调节槽间隔设有两个,便于通过工具或驱动结构对前偏心轮8或后偏心轮9旋转调节。
优选地,合模组件200包括若干平行的支撑杆40及相对设置的定模板41和动模板42,定模板41与射移组件400连接并安装在支撑杆40上,定模板41上设有供料筒21穿过的第一通孔41a,动模板42活动安装在支撑杆40上,并与液压控制装置300连接。其中,定模板41与动模板42之间设有具有型腔的模具。
具体的,合模组件200还包括安装在支撑杆40上的限位板43,动模板42位于限位板43 与定模板41之间,限位板43上安装液压控制装置300。
较佳地,动模板42上设有与限位板43连接的保险杆44。液压控制装置300包括安装在限位板43上的合模驱动缸50,合模驱动缸50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顶针推板51,顶针推板51通过顶板导杆52与动模板42连接。
合模驱动缸50包括作伸缩往复位移动作的第一柱塞503,第一柱塞503上设置有第一柱塞腔531、以及分别位于第一柱塞腔531两端的第一流动通道512和第二流动通道513,第一柱塞腔531内设置有第二柱塞511,第二柱塞511上设置有第一活塞510,第一活塞510位于第一流动通道512和第二流动通道513之间,在第一活塞510上套有橡胶密封圈,橡胶密封圈的外壁与第一柱塞腔531的内壁紧贴。
其利用将第二柱塞511呈内置式安装于第一柱塞503内,以进行第一柱塞503的往复位移来驱动模具中的顶针推板51进行动作,从而减小了液压控制装置300的长度,进一步减小注塑机的体积。
进一步地,为了油液进入具有足够大的压力进行推动第一活塞510动作,将第一活塞510 的后侧面与第一柱塞腔531的内侧端面之间进行形成推压腔514,推压腔514的直径大于第一柱塞腔531的直径,且推压腔514与第二流动通道513连通,当油液通过第二流动通道513 进入至推压腔514内后,使得油液产生推压力进行推动第一活塞510和第二柱塞511向外侧推移,从而进行推动模具中的动模向模具中的定模方向位移,在此过程中第一流动通道不进行给油;当对第一流动通道输入油液,并进入第一柱塞腔内后,使第一柱塞腔产生推压力,以推动第一活塞和第一柱塞向后侧位移,从而进行拉动模具的动模向后位移,在此过程中第二流动通道不进行给油,依上述方式完成第一柱塞的伸缩动作。
优选地,第二柱塞511的外侧端外壁与第一柱塞腔531的外侧端口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第一柱塞腔531的外侧端口处设置有漏液通道515,第一密封圈嵌设在第一柱塞腔 531的外侧端口的环槽501内,以对第一密封圈进行定位,且第一密封圈的设置防止发生第一柱塞腔内的油液发生渗漏,同时漏液通道的设置使得当油液渗至第一柱塞腔的外侧端口后通过漏液通道对油液进行回收,防止油液渗漏至外界。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第一端盖502,第一端盖502盖合在第一柱塞腔531的外侧端口处,且第二柱塞511的外侧端贯穿第一端盖502的中心孔,第一端盖502的中心孔内壁与第二柱塞511的外侧端外壁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第一端盖上设置有与漏液通道515连通的通道,第一密封圈嵌设在第一端盖502中心孔内壁的环槽501内,且第一端盖与第一柱塞通过螺栓固定相连,其结构设置使得带有第一活塞的第二柱塞(由于第一活塞的直径大于第二柱塞)安装更加便捷,并且第一活塞与第二柱塞相互结合为一体式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合模驱动缸还包括缸体504和第二活塞571,缸体504上设置有第二柱塞腔540、第一进油口541、第二进油口542和增压柱塞505,第二柱塞腔540的中部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凸起546,使第二柱塞腔540被分隔形成第一流动腔545和与第二进油口542连通的第二流动腔547,第一柱塞503置于第一流动腔545内,第二活塞571置于第二流动腔 547,第一柱塞503上设置有增压腔506,且增压柱塞505贯穿第二活塞571的穿孔后插入增压腔506内,增压腔506与增压柱塞505之间留有增压空间561,增压柱塞505上设置有与第一进油口541连通的增压通道552,第二活塞571的前后两端分别在第二流动腔547中形成第一流动空间507和第二流动空间508,第二活塞571上开设有通孔572,通孔572连通第一流动空间507和所述第二流动空间508,第二活塞571的穿孔与增压柱塞505之间留有与第一流动空间507连通的移动腔573,增压柱塞505上开设有连通移动腔573和增压通道552 的分流口551,在第一进油口541和第二进油口542可以选择连接在一个油箱上,这样就可以循环利用液压油,增压通道与增压柱塞505之间设置有阻挡件521,其中阻挡件采用橡胶密封圈,橡胶密封圈嵌设在增压通道552端口处环槽内,且阻挡件521的设置可以将增压腔 506和第二流动空间508分隔开,防止增压空间561内的液压油进入第二流动空间508,以保证增压腔506的液体压力稳定,进而可以一直推着第一柱塞503,第一柱塞503上设置有第三活塞532,第三活塞532的外壁与第二柱塞腔540的内壁贴合,并且设置密封圈。
优选地,缸体504上开设有第三进油口543,第二活塞571与缸体504之间留有与所述第三进油口543连通的第四流动空间544,缸体504上开设有第四进油口522,第一柱塞503与第一流动腔之间留有第五流动空间509,其结构设置主要为了在后退第一柱塞时使用。
优选地,第二柱塞腔540的两端口处分别盖合有第二端盖548和第三端盖549,第一柱塞503贯穿第二端盖548的中心孔,且第二端盖548的中心孔内壁与第一柱塞503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第三端盖549上也嵌设有密封圈,以实现密封,且端盖均通过螺栓固定于缸体上,同时增压柱塞和第一进油口541均设置在第三端盖上,并相互结合为一体式结构。
合模驱动缸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合模时,液压油从第一进油口541进入增压柱塞505 的增压通道552,液压油沿着增压柱塞505的增压通道流入增压空间561,进入增压空间561 的液压油进而推动第一柱塞503往外侧方向运动,第一柱塞503运动的过程中,第二流动空间508逐渐变大,由于与外部形成压强差,液压油从第二进油口542被吸入至第二流动空间 508,然后推动第一柱塞503往动外侧方向运动;等到增压柱塞505内部被液压油填满时,液压油不再从第二进油口542吸入,液压油从分流口551进入并填满移动腔573,进而推动第二活塞571封住第二进油口542,防止液压油在经过通孔572时从第二进油口542漏出,液压油再通过通孔572流入第二流动空间508,进入第二流动空间508的液压油推动第一柱塞 503往外侧方向运动,由于增压腔506和第二流动空间508内的液压油同时推动第一柱塞503,提高了第一柱塞503推动的速度,减少了工作时间,以提升工作效率。当需要后退第一柱塞 503时,同时从第三进油口543和第四进油口522注入液压油,一边液压油填满第五流动空间509后,会推动第一柱塞503往第二活塞571的方向运动,进而缩小增压腔506和第二流动空间508,增压腔506内的液压油从第一进油口541退出;另一边液压油填满第四流动空间544后,会推动第二活塞571远离第一柱塞503,从而使得第二进油口542与第二流动空间508相通,第二流动空间508内的液压油就可以往第二进油口542退出,进而实现第一柱塞503的后退。
优选地,料筒21内设有容置腔,螺杆24配合设于容置腔内,料筒21上设有进料口21a 和配合穿过第一通孔41a的注射头29,注射头29上设有出射口29a,容置腔分别连通进料口 21a和出射口29a。
具体的,注射架20套设在料筒21上,注射架20上设有与进料口21a连通的第一通孔20a。射移组件400包括射移缸30、连接杆31,注射架20上设有与料筒21平行设置的射移缸30,射移缸30的活塞杆通过连接杆31与合模组件200的定模板41连接。
优选地,注射架20上安装有第一滑轨13,安装座1上设有固定块14,固定块14上安装有第一滑块15,第一滑块15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13上。
在注射缸24驱动螺杆24沿轴向平移时,偏心涨紧机构2能与螺杆24同步平移,使得与下同步轮轴4连接的螺杆24能分别实现旋转送料与注射动作。
具体的,固定块14对称设置在安装座1的两侧。
具体的,安装座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侧板及分别连接两侧板的前端板和后端板,前端板和后端板上分别设有若干安装孔,上同步轮轴3、下同步轮轴4沿竖向通过轴承及轴承盖安装在前端板和后端板的上、下两端,两前偏心轮8、两后偏心轮9分别对应安装在前端板和后端板的两侧。
优选地,偏心涨紧机构2相对设有至少两组,其中一组偏心涨紧机构2中的涨紧轮11位于同步带7的内圈并压紧同步带7一侧的内侧面,另一组偏心涨紧机构2中的涨紧轮11位于同步带7外并压紧同步带7另一侧的外侧面。
便于对同步带7两侧的张紧力分别进行调节,即使同步带7任意一侧的偏心涨紧机构2 损坏,也不会影响同步带7的正常使用。
具体的,两组偏心涨紧机构2对称设置。
较佳地,前偏心轮8、后偏心轮9分别通过压圈16紧密配合安装在安装座1上。通过施加较大的力旋转偏心轮调节涨紧轮11与同步带7的距离,无需设置锁定结构锁定涨紧轮11 的位置。
优选地,还包括桥架26,桥架26上安装有第二滑轨27,安装座1的底部设有第二滑块 28,第二滑块28滑动设置在第二滑轨27上。便于对注射架20的位置进行横向调节。
图2为螺杆24运动至料筒21的出料端,且注射缸22与螺杆24脱离后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偏心涨紧注射机的注塑设备,其工作原理如下:调节偏心轮使涨紧轮11与同步带7保持适当的张紧力,注射缸22的活塞杆伸出带动螺杆旋转组件22沿着注射架20上的第一滑轨13向螺杆24移动,直到螺杆24插入下同步轮轴4内,且凸键与凹槽24a 配合安装。预塑时,液压马达25驱动上同步轮轴3上的第一同步轮5带动第二同步轮6转动,第二同步轮6带动与下同步轮轴4连接的螺杆24旋转,旋转的螺杆24将塑化的熔料推到料筒21的前端,螺杆24及下同步轮轴4在物料的反向作用下后退,使得注射缸22的活塞杆后移,完成注塑计量。注射时,注射缸22的活塞杆伸出带动螺杆24向出料端移动完成注射操作,以高速、高压将料筒21出料端的熔料通过注射头29注射到合模组件200的型腔内,型腔内的熔料经过保压、冷却和固化成型后取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偏心涨紧注射机的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注射组件(100)、合模组件(200)及液压控制装置(300),所述注射组件(100)包括注射架(20)、料筒(21)、注射缸(22)及螺杆旋转组件(23),所述料筒(21)、注射缸(22)分别安装在注射架(20)的两端,所述注射架(20)与合模组件(200)的一端通过射移组件(400)连接,所述料筒(21)与合模组件(200)连通,所述合模组件(200)的另一端与液压控制装置(300)连接,所述料筒(21)内转动设有可沿其轴向移动的螺杆(24),所述螺杆旋转组件(23)包括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滑动安装在注射架(20)上,所述安装座(1)上安装有液压马达(25)、偏心涨紧机构(2)及转动设有平行设置的上同步轮轴(3)、下同步轮轴(4),所述上同步轮轴(3)上安装有第一同步轮(5),所述下同步轮轴(4)上安装有第二同步轮(6),所述下同步轮轴(4)的一端与注射缸(22)的活塞杆转动连接,所述下同步轮轴(4)的另一端与螺杆(24)连接,所述第一同步轮(5)与第二同步轮(6)通过同步带(7)传动连接,所述偏心涨紧机构(2)包括前偏心轮(8)、后偏心轮(9)、涨紧轮轴(10)及涨紧轮(11),所述前偏心轮(8)、后偏心轮(9)相对转动设置在安装座(1)上,所述前偏心轮(8)与后偏心轮(9)之间均偏心安装涨紧轮轴(10),所述涨紧轮轴(10)上安装有与同步带(7)侧面相抵靠的涨紧轮(11),所述涨紧轮轴(10)与上同步轮轴(3)平行设置,所述前偏心轮(8)或后偏心轮(9)上设有调节部(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偏心涨紧注射机的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模组件(200)包括若干支撑杆(40)及相对设置的定模板(41)和动模板(42),所述定模板(41)与射移组件(400)连接并安装在支撑杆(40)上,所述定模板(41)上设有供料筒(21)穿过的第一通孔(41a),所述动模板(42)活动安装在支撑杆(40)上,并与液压控制装置(300)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偏心涨紧注射机的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模组件(200)还包括安装在支撑杆(40)上的限位板(43),所述动模板(42)位于限位板(43)与定模板(41)之间,所述限位板(43)上安装液压控制装置(30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偏心涨紧注射机的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42)上设有与限位板(43)连接的保险杆(4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偏心涨紧注射机的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同步轮轴(4)的端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沿横向设有凸键,所述螺杆(24)的端部外侧壁上设有与轴向平行的凹槽(24a),所述凸键配合安装在凹槽(24a)内。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带偏心涨紧注射机的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架(20) 上安装有第一滑轨(13),所述安装座(1)上设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上安装有第一滑块(15),所述第一滑块(15)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13)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偏心涨紧注射机的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涨紧机构(2)相对设有至少两组,其中一组所述偏心涨紧机构(2)中的涨紧轮(11)位于同步带(7)的内圈并压紧同步带(7)一侧的内侧面,另一组所述偏心涨紧机构(2)中的涨紧轮(11)位于同步带(7)外并压紧同步带(7)另一侧的外侧面。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带偏心涨紧注射机的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偏心轮(8)、后偏心轮(9)分别通过压圈(16)紧密配合安装在安装座(1)上。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偏心涨紧注射机的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桥架(26),所述桥架(26)上安装有第二滑轨(27),所述安装座(1)的底部设有第二滑块(28),所述第二滑块(28)滑动设置在第二滑轨(27)上。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偏心涨紧注射机的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21)内设有容置腔,所述螺杆(24)配合设于容置腔内,所述料筒(21)上设有进料口(21a)和注射头(29),所述注射头(29)上设有出射口(29a),所述容置腔分别连通进料口(21a)和出射口(29a)。
CN202120697114.1U 2021-04-06 2021-04-06 带偏心涨紧注射机的注塑设备 Active CN2147259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97114.1U CN214725953U (zh) 2021-04-06 2021-04-06 带偏心涨紧注射机的注塑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97114.1U CN214725953U (zh) 2021-04-06 2021-04-06 带偏心涨紧注射机的注塑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25953U true CN214725953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00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97114.1U Active CN214725953U (zh) 2021-04-06 2021-04-06 带偏心涨紧注射机的注塑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259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71784B1 (ko) 클램핑 장치 및 몰딩 기계
CN209888022U (zh) 一种立式电动注塑机
KR100539645B1 (ko) 에너지 효율적 압출기 구동 장치
JP2018079593A (ja) 射出成形機
JP4403261B2 (ja) ホットチャンネルシステムを備えた射出成形装置
JP6281999B1 (ja) 射出成形機
US4009983A (en) Hydraulic mold clamping mechanism for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CN214725953U (zh) 带偏心涨紧注射机的注塑设备
CN215969779U (zh) 带推移机构的注塑设备
CN206678279U (zh) 四缸锁模二板直压式电液复合注塑机
US20090104305A1 (en) Ejector Assembly for Ejecting Parts from a Mold
CN201659663U (zh) 混双色注射成型机
CN214725952U (zh) 带偏心涨紧机构的螺杆注射机
CN110385841A (zh) 用于液压缸注塑机的低惯量射出机构
TWI735631B (zh) 高效能產出之雙鎖模、雙保壓射出成型機
CN112677431B (zh) 注塑机的注塑装置
CN210525754U (zh) 一种单缸式注射装置
CN210415242U (zh) 一种注塑机
CN115091695A (zh) 一种pp瓶坯单级微保压电动塑化倒置式注射装置
CN210705878U (zh) 一种旋转式注射装置
CN210552835U (zh) 用于液压缸注塑机的低惯量射出机构
CN210061764U (zh) 一种混合动力注塑机
CN209478811U (zh) 一种便捷排气泡的注塑机
CN113306101A (zh) 一种液压两板式塑料注射成型机
CN110549570A (zh) 一种单缸式注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