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23848U - 一种油封压装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封压装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23848U
CN214723848U CN202121056509.XU CN202121056509U CN214723848U CN 214723848 U CN214723848 U CN 214723848U CN 202121056509 U CN202121056509 U CN 202121056509U CN 214723848 U CN214723848 U CN 2147238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oil seal
main body
end portio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5650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ways Automobile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ways Automobile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ways Automobile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ways Automobile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5650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238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238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238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ling With Elastic Sealing Lips (AREA)

Abstract

一种油封压装工装,涉及油封压装技术领域,包括压头、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压头包括轴主体、位于轴主体一端的第一端部及位于轴主体另一端的第二端部,第一限位件套设于第一端部,第二限位件沿轴主体的轴向可调节地装配于轴主体;其中,在油封压装时,油封装配于第一端部的端面,第一限位件与安装主体抵接,第二端部在外力作用下驱使压头相对第一限位件运动,以使第一端部驱使油封压装于安装主体的安装孔内。该油封压装工装能够满足不同的装配深度要求,从而显著提高适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油封压装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封压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油封压装工装。
背景技术
油封(oil seal)是用于密封机械设备中旋转轴的封油用密封元件。对于减速器而言,油封可有效防止减速器油的泄漏以及尘埃和土砂从外部入侵。
在油封的装配上,针对油封装配的深度要求各不相同。目前,大部分的装配工装设计为台阶式,通过一个固定的台阶与壳体零件进行限位,而油封与工装的固定则通过油封的内唇口或者不固定,从而将油封装配到位。这样的装配方式容易导致装配深度要求更改后需重新制作工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封压装工装,能够满足不同的装配深度要求,从而显著提高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油封压装工装,包括压头、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压头包括轴主体、位于所述轴主体一端的第一端部及位于所述轴主体另一端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限位件套设于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限位件沿所述轴主体的轴向可调节地装配于所述轴主体;其中,在油封压装时,所述油封装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端面,所述第一限位件与安装主体抵接,所述第二端部在外力作用下驱使所述压头相对所述第一限位件运动,以使所述第一端部驱使所述油封压装于所述安装主体的安装孔内。该油封压装工装能够满足不同的装配深度要求,从而显著提高适用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部朝向外周延伸有限位帽,所述第一限位件限定在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限位帽之间滑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套设于所述轴主体的第一套接部、套设于所述限位帽的第二套接部、以及衔接于所述第一套接部和所述第二套接部的限位面,所述限位面可与所述限位帽配合抵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部的端面设置有定位槽,所述油封部分位于所述定位槽内。
可选地,所述限位帽的周侧面设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与所述第二套接部配合构成容纳部分所述油封的安装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套接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端部的外径,且所述第一套接部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外径。
可选地,所述第一套接部的内径与所述第一端部的外径的差值、以及第二套接部的内径与所述限位帽的外径的差值均在0.1mm~0.2mm之间。
可选地,所述轴主体的周侧面设置有第一连接螺纹,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内壁面设置有第二连接螺纹,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压头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轴主体依序包括第一轴部、第二轴部及第三轴部,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一轴部的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三轴部的端部,所述第一连接螺纹设置于所述第二轴部,所述第一轴部的外径、所述第二轴部的外径和所述第三轴部的外径依次增大。
可选地,所述第二限位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限位件均套设于所述轴主体,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相互抵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油封压装工装包括压头、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压头包括轴主体、位于轴主体一端的第一端部及位于轴主体另一端的第二端部,第一限位件套设于第一端部,以使压头和第一限位件可以相对运动,第二限位件沿轴主体的轴向可调节地装配于轴主体,具体地,压头和第二限位件可以实现锁止,以使压头和第二限位件可以相对静止,压头和第二限位件也可以解除锁止,以使压头和第二限位件可以相对运动,从而使得第二限位件与第一限位件之间的距离可以灵活进行调节。在油封压装时,油封装配于第一端部的端面,第一限位件与安装主体抵持,第二端部在外力作用下驱使压头相对第一限位件运动,以使第一端部驱使油封压装于安装主体的安装孔内。具体地,在使用该工装对油封进行压装时,需要先将油封装配于第一端部的端面,再将第一端部对准安装主体(例如减速器的壳体)的安装孔,以使油封被第一端部的端面和安装孔的内壁夹持,还将第一限位件与沿安装孔外缘分布的安装主体的表面抵接,以使第一限位件可以相对安装主体保持静止,当通过外力按压第二端部时,可以驱使压头相对第一限位件运动,从而使得第一端部能够驱使油封压装于安装主体的安装孔内,继续通过外力按压第二端部,直至第二限位件朝向第一端部的端面与第一限位件背离第一端部的端面抵持接触,即可使得油封装配到位。在上述压装过程中,第二限位件朝向第一端部的端面与第一限位件背离第一端部的端面之间的间距,即为油封装配的实际深度,当油封装配的设计深度发生变化时,只需通过第二限位件相对压头运动,调节第二限位件装配于轴主体上的实际位置,从而使得第二限位件朝向第一端部的端面与第一限位件背离第一端部的端面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即可灵活调节油封装配的实际深度,使之与油封装配的设计深度相匹配,进而使得该工装能够满足不同装配深度的实际需求,而无需重新设计制造装配工装,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装配工装,本身请提供的油封压装工装显著提高了适用性,显著降低了制造成本,还有效缩短了样件装配的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封压装工装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封压装工装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封压装工装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标:100-工装;10-压头;11-轴主体;111-第一轴部;112-第二轴部;113-第三轴部;114-第一连接螺纹;12-第一端部;121-限位帽;1211-凹陷部;122-定位槽;123-安装槽;13-第二端部;20-第一限位件;21-第一套接部;22-第二套接部;23-限位面;30-第二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油封压装工装100,包括压头10、第一限位件20和第二限位件30,压头10包括轴主体11、位于轴主体11一端的第一端部12及位于轴主体另一端的第二端部13,第一限位件20套设于第一端部12,第二限位件30沿轴主体11的轴向可调节地装配于轴主体11;其中,在油封压装时,油封装配于第一端部12的端面,第一限位件20与安装主体抵持,第二端部13在外力作用下驱使压头10相对第一限位件20运动,以使第一端部12驱使油封压装于安装主体的安装孔内。该油封压装工装100能够满足不同的装配深度要求,从而显著提高适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该工装100包括压头10、第一限位件20和第二限位件30,压头10包括轴主体11、第一端部12和第二端部13,第一端部12和第二端部13分别位于轴主体11的两端,第一限位件20套设于第一端部12,以使压头10和第一限位件20可以相对运动,第二限位件30沿轴主体11的轴向可调节地装配于轴主体11,其中,压头10和第二限位件30可以实现锁止,压头10和第二限位件30也可以解除锁止。当压头10和第二限位件30锁止时,压头10和第二限位件30可以相对静止,以使此时第二限位件30与第一限位件20之间的距离可以满足某一装配深度的实际需求;当解除压头10和第二限位件30的锁止时,压头10和第二限位件30可以相对运动,以使第二限位件30与第一限位件20之间的距离可以灵活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当压头10和第二限位件30再次实现锁止时,第二限位件30与第一限位件20之间的距离可以满足另一装配深度的实际需求,进而使得该工装100能够满足不同装配深度的实际需求。
具体地,在使用该工装100对油封进行压装时,需要先将油封装配于第一端部12的端面,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将第一端部12的端面与油封的钢圈部分贴合接触,再将第一端部12对准安装主体(例如减速器的壳体)的安装孔,由于油封的直径略大于安装孔的孔径,因此,油封会被第一端部12的端面和安装孔的内壁夹持。除此以外,还将第一限位件20与安装主体抵接,由于第一端部12与安装主体的安装孔对准了,因此,第一限位件20能够与沿安装孔外缘分布的安装主体的表面抵接,这样一来,第一限位件20就可以相对安装主体保持静止,当通过外力按压第二端部13时,可以驱使压头10相对第一限位件20运动,从而使得第一端部12能够驱使油封压装于安装主体的安装孔内,继续通过外力按压第二端部13,直至第二限位件30朝向第一端部12的端面与第一限位件20背离第一端部12的端面抵持接触,即可使得油封装配到位。
在上述压装过程中,第二限位件30朝向第一端部12的端面与第一限位件20背离第一端部12的端面之间的间距,即为油封装配的实际深度,这样一来,当油封装配的设计深度发生变化时,只需通过第二限位件30相对压头10运动,调节第二限位件30装配于轴主体11上的实际位置,从而使得第二限位件30朝向第一端部12的端面与第一限位件20背离第一端部12的端面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即可灵活调节油封装配的实际深度,使之与油封装配的设计深度相匹配,进而使得该工装100能够满足不同装配深度的实际需求,而无需重新设计制造装配工装,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装配工装,本身请提供的油封压装工装100显著提高了适用性,显著降低了制造成本,还有效缩短了样件装配的周期。
如上所述,该油封压装工装100包括压头10、第一限位件20和第二限位件30,压头10包括轴主体11、位于轴主体11一端的第一端部12及位于轴主体另一端的第二端部13,第一限位件20套设于第一端部12,以使压头10和第一限位件20可以相对运动,第二限位件30沿轴主体11的轴向可调节地装配于轴主体11,具体地,压头10和第二限位件30可以实现锁止,以使压头10和第二限位件30可以相对静止,压头10和第二限位件30也可以解除锁止,以使压头10和第二限位件30可以相对运动,从而使得第二限位件30与第一限位件20之间的距离可以灵活进行调节。在油封压装时,油封装配于第一端部12的端面,第一限位件20与安装主体抵持,第二端部13在外力作用下驱使压头10相对第一限位件20运动,以使第一端部12驱使油封压装于安装主体的安装孔内。具体地,在使用该工装100对油封进行压装时,需要先将油封装配于第一端部12的端面,再将第一端部12对准安装主体(例如减速器的壳体)的安装孔,以使油封被第一端部12的端面和安装孔的内壁夹持,还将第一限位件20与沿安装孔外缘分布的安装主体的表面抵接,以使第一限位件20可以相对安装主体保持静止,当通过外力按压第二端部13时,可以驱使压头10相对第一限位件20运动,从而使得第一端部12能够驱使油封压装于安装主体的安装孔内,继续通过外力按压第二端部13,直至第二限位件30朝向第一端部12的端面与第一限位件20背离第一端部12的端面抵持接触,即可使得油封装配到位。在上述压装过程中,第二限位件30朝向第一端部12的端面与第一限位件20背离第一端部12的端面之间的间距,即为油封装配的实际深度,当油封装配的设计深度发生变化时,只需通过第二限位件30相对压头10运动,调节第二限位件30装配于轴主体11上的实际位置,从而使得第二限位件30朝向第一端部12的端面与第一限位件20背离第一端部12的端面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即可灵活调节油封装配的实际深度,使之与油封装配的设计深度相匹配,进而使得该工装100能够满足不同装配深度的实际需求,而无需重新设计制造装配工装,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装配工装,本身请提供的油封压装工装100显著提高了适用性,显著降低了制造成本,还有效缩短了样件装配的周期。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部12朝向外周延伸有限位帽121,第一限位件20限定在第二限位件30与限位帽121之间滑动,以避免第一限位件20套设于第一端部12时会经由第一端部12滑脱,从而提高工装100自身的可靠性。
示例地,如图3所示,第一限位件20包括套设于轴主体11的第一套接部21、套设于限位帽121的第二套接部22、以及衔接于第一套接部21和第二套接部22的限位面23,限位面23可与限位帽121配合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限位件20包括第一套接部21、第二套接部22和限位面23,限位面23衔接于第一套接部21和第二套接部22之间,当第一限位件20套设于第一端部12时,第二套接部22、限位面23和第一套接部21应当依序穿过第二端部13和轴主体11至限位面23与限位帽121背离第一端部的端面抵持解除为止,即可使得第一限位件20与第一端部12装配到位。
一般地,油封呈环形结构,且在该环形结构上还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的底壁即为前述压装过程中提到的油封的钢圈部分,由于环形槽具有一定的深度,因此,将油封装配于第一端部12的端面时,还应当考虑环形槽的两个侧壁的装配问题。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部12的端面设置有定位槽122,油封部分(即位于内圈的环形槽的侧壁)位于定位槽122内。除此以外,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帽121的周侧面设有凹陷部1211,凹陷部与第二套接部22配合构成容纳部分油封(即位于外圈的环形槽的侧壁)的安装槽123。
另外,定位槽122和安装槽123还能够在油封装配于第一端部12的端面时起到定位作用,以使油封能够非常方便地装配于第一端部12的端面,除此以外,定位槽122和安装槽123还能够在油封压装过程中起到避让作用,以避免其他零件对该工装100在压装油封的过程造成影响。关于定位槽122和安装槽123的实际大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这里不作具体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环形槽的两个侧壁的高度并不一定相等,因此,这里对定位槽122深度和安装槽123的深度之间的关系不作具体限制。
为了使得压头10能够相对第一限位件20运动,第一套接部21的内径应当大于第一端部12的外径,且第一套接部21的内径还应当小于第二限位件30的外径,以避免第二端部13在外力作用下驱使压头10相对第一限位件20运动时,第二限位件30朝向第一端部12的端面与第一限位件20背离第一端部12的端面并未发生抵持接触,而是将第二限位件30压入了第一套接部21内,最终导致油封装配的实际深度与设计深度不符。
可选地,第一套接部21的内径与第一端部12的外径的差值、以及第二套接部22的内径与限位帽121的外径的差值均在0.1mm~0.2mm之间。示例地,装配间隙可以为0.1mm、0.15mm或0.2mm等。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差值的具体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这里不作具体限制。值得注意的是,自动压装对上述差值的精确度要求会相对较高一些,手动压装对上述差值的精确度要求会相对较低一些。除此之外,当上述差值较大时,压头10相对第一限位件20的滑动会更加省力,当上述差值较小时,压头10相对第一限位件20的滑动会更加费力。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轴主体的周侧面设置有第一连接螺纹114,第二限位件30的内壁面设置有第二连接螺纹,第二限位件30与压头10螺纹连接。
其中,第一连接螺纹114与第二连接螺纹应当相互匹配。示例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螺纹114为外螺纹,第二连接螺纹为内螺纹。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螺纹114还可以为内螺纹,第二连接螺纹还可以为外螺纹。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只需使得第二限位件30与压头10能够螺纹连接即可,这里不作具体限制。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轴主体11依序包括第一轴部111、第二轴部112及第三轴部113,第一端部12位于第一轴部111的端部,第二端部13位于第三轴部113的端部,第一连接螺纹114设置于第二轴部112,第一轴部111的外径、第二轴部112的外径和第三轴部113的外径依次增大,以使第一限位件20和第二限位件30容易依序穿过第一轴部111套设于轴主体11。
值得注意的是,沿轴主体的轴向,第一轴部111、第二轴部112及第三轴部113的长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这里不作具体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件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限位件30均套设于轴主体11,相邻两个第二限位件30相互抵持。示例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件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限位件30均套设于轴主体11,且两个第二限位件30相互抵持。
相较于第二限位件30的数量为一个的工装100,第二限位件30的数量为多个的工装100,能够通过相邻两个第二限位件30之间的相互抵持,使得当油封装配的实际深度与油封装配的设计深度相匹配后,每个第二限位件30均能够相对压头10保持静止,从而避免第二限位件30相对压头10发生转动,导致油封装配的实际深度与油封装配的设计深度不一致现象的发生。
示例地,在本实施例中,压头10、第一限位件20和第二限位件30的材质均为钢材,以提高工装100自身的强度,从而提高工装100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油封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头、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压头包括轴主体、位于所述轴主体一端的第一端部及位于所述轴主体另一端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限位件套设于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限位件沿所述轴主体的轴向可调节地装配于所述轴主体;其中,在油封压装时,所述油封装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端面,所述第一限位件与安装主体抵接,所述第二端部在外力作用下驱使所述压头相对所述第一限位件运动,以使所述第一端部驱使所述油封压装于所述安装主体的安装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封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朝向外周延伸有限位帽,所述第一限位件限定在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限位帽之间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封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套设于所述轴主体的第一套接部、套设于所述限位帽的第二套接部、以及衔接于所述第一套接部和所述第二套接部的限位面,所述限位面可与所述限位帽配合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封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端面设置有定位槽,所述油封部分位于所述定位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油封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帽的周侧面设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与所述第二套接部配合构成容纳部分所述油封的安装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封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接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端部的外径,且所述第一套接部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封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接部的内径与所述第一端部的外径的差值、以及第二套接部的内径与所述限位帽的外径的差值均在0.1mm~0.2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封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主体的周侧面设置有第一连接螺纹,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内壁面设置有第二连接螺纹,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压头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封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主体依序包括第一轴部、第二轴部及第三轴部,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一轴部的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三轴部的端部,所述第一连接螺纹设置于所述第二轴部,所述第一轴部的外径、所述第二轴部的外径和所述第三轴部的外径依次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封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限位件均套设于所述轴主体,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相互抵接。
CN202121056509.XU 2021-05-17 2021-05-17 一种油封压装工装 Active CN2147238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56509.XU CN214723848U (zh) 2021-05-17 2021-05-17 一种油封压装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56509.XU CN214723848U (zh) 2021-05-17 2021-05-17 一种油封压装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23848U true CN214723848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23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56509.XU Active CN214723848U (zh) 2021-05-17 2021-05-17 一种油封压装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238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83434A (zh) * 2022-08-31 2022-11-25 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蜗杆轴承压装工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83434A (zh) * 2022-08-31 2022-11-25 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蜗杆轴承压装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58490B1 (ko) 저널 포일 공기 베어링
EP0186811A2 (en) Split mechanical face seal
CN214723848U (zh) 一种油封压装工装
EP2172678B1 (en) Seal device
EP2924325B1 (en) Shaft seal
CN110325767B (zh) 包括电动机和减速器的驱动装置以及制造驱动装置的方法
CN110337773B (zh) 包括电动机和减速器的驱动装置
JP2002257123A (ja) 圧入式スペーサナット
US6196726B1 (en)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 self-aligned, rigid spherical bearing assembly
JP5739735B2 (ja) 合成樹脂製カバーのドレンプラグ取付構造
JP2005168186A (ja) ハウジングの防水構造および電動機
JP4698408B2 (ja) 脚調整機構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10382917B (zh) 包括电动机和减速器的驱动装置和制造驱动装置的方法
CN102829163A (zh) 集成端面密封件去除设备
US7618018B2 (en) Assembly comprising electrically operated valve, and process for assembling a solenoid on a housing of the valve
JP2010253489A (ja) カス上がり防止用弾性体圧入治具及びその方法
CN112621164A (zh) 压装方法、阀芯组件及电子膨胀阀
CN221003743U (zh) 密封件和密封结构
EP1400701B1 (en) Water pump
US20040047729A1 (en) Fastener and fastening method
CN117674486A (zh) 马达
WO2015181860A1 (ja) ボールねじ装置
CN217539110U (zh) 便于检修的制盐泵
CN211000129U (zh) 一种压力机油缸结构
CN211449605U (zh) 铁屑吸附装置及减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3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6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4010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