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98949U - 新型减振器 - Google Patents

新型减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98949U
CN214698949U CN202120150528.2U CN202120150528U CN214698949U CN 214698949 U CN214698949 U CN 214698949U CN 202120150528 U CN202120150528 U CN 202120150528U CN 214698949 U CN214698949 U CN 2146989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piston rod
buffering
shock absorber
guide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5052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剑
尢衍兵
余列勇
潘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Huayang Metalwork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Huayang Metalwork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Huayang Metalwork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Huayang Metalwork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5052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989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989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989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减振器,包括减振器筒体、活塞杆和底阀,所述减振器筒体内设置工作缸,所述活塞杆一端伸入工作缸,所述活塞杆伸入工作缸的一端与底阀之间设置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导向柱和缓冲滑杆组件,所述缓冲导向柱设置在底阀上,所述缓冲导向柱两侧设置缓冲槽,所述缓冲滑杆组件两端对应连接缓冲导向柱和缓冲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阀和活塞杆之间设置缓冲装置,通过活塞杆下降的时候逐渐与缓冲滑杆接触,使得缓冲滑杆移动并与缓冲弹簧接触,进而压缩弹簧来达到缓冲的目的,从而防止不能及时的吸收冲击力,容易导致整车的操控性能下降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新型减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减振器。
背景技术
在大多数汽车的悬架系统内部装有减振器,减振器也称为“悬挂”,是由弹簧和减震器共同组成的。
减振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现有的减振器,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辆上的减振器通过往复运动衰减地面的冲击载荷。在车轮下跳等减振器处于复原行程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在减振器内的活塞杆上设置减振器复原缓冲块,以用于避免减振器在最大行程时产生硬冲击而损坏减振器,这样的减振器的缓冲和防尘效果会较差,同时对一些车型来说,可能导致汽车在腾空时减振器对车身产生共振,后果很严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减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减振器,包括减振器筒体、活塞杆和底阀,所述减振器筒体内设置工作缸,所述活塞杆一端伸入工作缸,所述活塞杆伸入工作缸的一端与底阀之间设置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导向柱和缓冲滑杆组件,所述缓冲导向柱设置在底阀上,所述缓冲导向柱两侧设置缓冲槽,所述缓冲滑杆组件两端对应连接缓冲导向柱和缓冲槽,所述缓冲滑杆组件与缓冲导向柱连接的一端为转动式连接,所述缓冲滑杆与缓冲槽连接的一端为移动式连接。
较佳的,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活塞,所述活塞杆底部设置缓冲导向槽,所述缓冲导向柱在活塞杆下降过程中伸入缓冲导向槽。
较佳的,所述缓冲滑杆组件包括连接杆和分别设置在连接杆两侧的转轮与滑轮,所述转轮能转动的与缓冲导向柱连接,所述滑轮能设置在缓冲槽内并能在缓冲槽内滑动,所述活塞杆的往复运动带动缓冲滑杆组件移动。
较佳的,所述缓冲导向柱上设置缓冲块,所述缓冲块设置数个,所述缓冲块对称设置在缓冲导向柱的两侧。
较佳的,所述缓冲槽内设置缓冲弹簧和防磨块,所述缓冲弹簧一端固定在缓冲槽内壁,另一端与防磨块连接。
较佳的,所述工作缸内还设置限位导向座,所述限位导向座固定在工作缸内壁,所述限位导向座上开设有供活塞杆伸入的导向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阀和活塞杆之间设置缓冲装置,通过活塞杆下降的时候逐渐与缓冲滑杆接触,使得缓冲滑杆移动并与缓冲弹簧接触,进而压缩弹簧来达到缓冲的目的,从而防止不能及时的吸收冲击力,容易导致整车的操控性能下降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减振器筒体,2、活塞杆,3、底阀,4、工作缸,5、缓冲装置,6、缓冲导向柱,7、缓冲滑杆组件,8、缓冲槽,9、缓冲滑杆,10、缓冲弹簧, 11、活塞,12、缓冲导向槽,13、连接杆,14、第一滑轮,15、第二滑轮, 16、缓冲块,17、防磨块,18限位导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如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减振器,包括减振器筒体1、活塞杆2和底阀3,所述减振器筒体1内设置工作缸4,所述活塞杆2一端伸入工作缸4,所述活塞杆2伸入工作缸4的一端与底阀3之间设置缓冲装置5,所述缓冲装置5包括缓冲导向柱6和缓冲滑杆组件7,所述缓冲导向柱6设置在底阀3上,所述缓冲导向柱6两侧设置缓冲槽8,所述缓冲滑杆组件7两端对应连接缓冲导向柱6和缓冲槽8。具体的,通过底阀3和活塞杆2之间设置缓冲装置5,通过活塞杆2下降的时候逐渐与缓冲滑杆9接触,使得缓冲滑杆 9移动并与缓冲弹簧10接触,进而压缩缓冲弹簧10来达到缓冲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2上设置活塞11,所述活塞杆2底部设置缓冲导向槽12,所述缓冲导向柱6在活塞杆2下降过程中伸入缓冲导向槽12。具体的,缓冲导向槽12的设置能够使得缓冲导向柱6与活塞杆2精确的配合,活塞杆2在缓冲过程中不会出现位置的偏差,精确的与缓冲滑杆9接触,达到缓冲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滑杆组件7包括连接杆13和设置在连接杆13两侧的滑轮,所述滑轮包括第一滑轮14和第二滑轮15,所述第一滑轮14设置在缓冲导向柱6上,所述第二滑轮15设置在缓冲槽8内,所述活塞杆2的压缩带动缓冲滑杆组件7移动。具体的,缓冲滑杆9的设置能够通过活塞杆2对缓冲滑杆9的第一滑轮14和第二滑轮15压力,带动缓冲滑杆9的位置发生变化,使得缓冲滑杆9的第一滑轮14一端逐渐与缓冲弹簧10接触,从而通过缓冲弹簧10的压缩来减少冲击,达到缓冲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导向柱6上设置缓冲块16,所述缓冲块16设置数个,所述缓冲块16对称设置在缓冲导向柱6的两侧。具体的,缓冲块16的设置能够使得活塞杆2在缓冲过程中还未与缓冲导向柱6接触配合的情况下,提前来消耗冲击力,防止在冲击力过大的情况下对缓冲滑杆9造成过大的压力,导致的缓冲滑杆9折断。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槽8内设置缓冲弹簧10和防磨块17,所述缓冲弹簧 10一端固定在缓冲槽8内壁,另一端与防磨块17连接。具体的,通过设置缓冲弹簧10,使得第二滑轮15与缓冲弹簧10之间的防磨块17接触,对缓冲弹簧10施加压力来使得缓冲弹簧10逐渐压缩,从而来减小冲击力。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缸4内还设置限位导向座18,所述限位导向座18固定在工作缸4内壁,所述限位导向座18上开设有供活塞杆2伸入的导向孔。具体的,通过设置限位导向座18能够在活塞杆2伸入工作缸4内为活塞杆2 提供导向的最用,防止活塞杆2的位置出现左右的偏差,使得活塞杆2底部的缓冲导向槽12能够精准的与缓冲导向柱6配合,起到缓冲作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新型减振器,包括减振器筒体、活塞杆和底阀,所述减振器筒体内设置工作缸,所述活塞杆一端伸入工作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伸入工作缸的一端与底阀之间设置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导向柱和缓冲滑杆组件,所述缓冲导向柱设置在底阀上,所述缓冲导向柱两侧设置缓冲槽,所述缓冲滑杆组件两端对应连接缓冲导向柱和缓冲槽,所述缓冲滑杆组件与缓冲导向柱连接的一端为转动式连接,所述缓冲滑杆与缓冲槽连接的一端为移动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活塞,所述活塞杆底部设置缓冲导向槽,所述缓冲导向柱在活塞杆下降过程中伸入缓冲导向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滑杆组件包括连接杆和分别设置在连接杆两侧的转轮与滑轮,所述转轮能转动的与缓冲导向柱连接,所述滑轮能设置在缓冲槽内并能在缓冲槽内滑动,所述活塞杆的往复运动带动缓冲滑杆组件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导向柱上设置缓冲块,所述缓冲块设置数个,所述缓冲块对称设置在缓冲导向柱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内设置缓冲弹簧和防磨块,所述缓冲弹簧一端固定在缓冲槽内壁,另一端与防磨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缸内还设置限位导向座,所述限位导向座固定在工作缸内壁,所述限位导向座上开设有供活塞杆伸入的导向孔。
CN202120150528.2U 2021-01-19 2021-01-19 新型减振器 Active CN2146989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50528.2U CN214698949U (zh) 2021-01-19 2021-01-19 新型减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50528.2U CN214698949U (zh) 2021-01-19 2021-01-19 新型减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98949U true CN214698949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63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50528.2U Active CN214698949U (zh) 2021-01-19 2021-01-19 新型减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989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58353B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总成
CN107642575B (zh) 一种汽车双筒式减振器
CN214698949U (zh) 新型减振器
CN116989088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器
CN212272918U (zh) 一种双弹簧减振器
CN209972700U (zh) 一种改进的电动车前叉避震器
CN201228745Y (zh) 一种水平式后减震器
CN213870882U (zh) 一种减振器压缩缓冲结构
CN216842887U (zh) 一种汽车用减震器活塞杆
CN218440366U (zh) 具有缓冲功能的减振器
KR102015014B1 (ko) 차량용 쇼크 업소버
CN207848296U (zh) 汽车减震器
CN214838092U (zh) 一种高低度可调的双弹簧液压减震器
CN1381361A (zh) 用于车辆的直线型磁流变液阻尼器
CN111336208B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磁流变减震器
CN216478638U (zh) 一种减震器复原缓冲机构及减振器
CN218440365U (zh) 具有双缓冲结构的减振器
CN210510092U (zh) 高级自适应减振器
CN1275498A (zh) 磁控流变减振器
CN217152804U (zh) 一种减震器活塞杆
CN212804036U (zh) 一种汽车底盘悬挂减震器结构
CN219639321U (zh) 一种用于车辆减振器的弹簧型液压缓冲装置
CN209762101U (zh) 一种机械式避震器
CN215214526U (zh) 便于缓冲的减振器
CN208311354U (zh) 一种减振器活塞杆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