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98359U - 一种自动封堵回流孔的射流式自吸离心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封堵回流孔的射流式自吸离心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98359U
CN214698359U CN202120611683.XU CN202120611683U CN214698359U CN 214698359 U CN214698359 U CN 214698359U CN 202120611683 U CN202120611683 U CN 202120611683U CN 214698359 U CN214698359 U CN 2146983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flow hole
jet
jet pipe
hole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1168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周年
徐海良
张君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nhe Pumps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unhe Pumps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nhe Pumps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unhe Pumps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1168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983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983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983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封堵回流孔的射流式自吸离心泵,包括内部设有泵腔的泵壳、位于泵腔内的射流管与叶轮,所述的射流管上设置有回流孔,回流孔连通了射流管与泵腔,所述的叶轮工作使得泵腔内的部分流体从回流孔导入射流管,所述的泵腔内设置有挡件,所述的流体运动带动挡件移动,流体的流量大于预定数值可驱动挡件堵塞回流孔。能够在大流量下封堵回流孔,以改善空化现象的推拉式活塞阀的射流式自吸离心泵。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封堵回流孔的射流式自吸离心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封堵回流孔的射流式自吸离心泵。
背景技术
射流式自吸离心泵依靠叶轮入口处的射流装置(包括入口弯管、射流管与回流孔)完成自吸。射流式自吸离心泵的吸程要求较高,大都要达到4-8米的吸程,在有些应用场景中甚至要求达到8米以上。
为了获得较高的吸程,需要缩小射流管的直径,以获得较大的射流速度从而得到较高的负压,以实现自吸。当自吸完成后,腔内液体仍然从回流孔进入射流管。若吸程较高,射流式自吸离心泵在大流量下工作时射流管部位流速较高,极易发生空化,进而产生较大的噪音,降低用户使用体验。同时射流管部位流速较高也会带来较大的摩擦损失,影响泵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封堵回流孔的射流式自吸离心泵,能够在大流量下封堵回流孔,以改善空化现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封堵回流孔的射流式自吸离心泵,包括内部设置有泵腔的泵壳、位于泵腔内的射流管与叶轮,所述的射流管上设置有回流孔,回流孔连通了射流管与泵腔,所述的叶轮工作使得泵腔内的部分流体从回流孔导入射流管,所述的泵腔内设置有挡件,流体运动带动挡件移动,流体的流量大于预定数值则驱动挡件堵塞回流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叶轮工作可以将射流管出来的流体向外甩出到泵腔,泵腔内的部分流体就会通过回流孔导入到射流管。在离心泵自吸过程中,泵腔内的流体为气液混合物,对挡件的冲击力较小,挡件受到流体的力不足以带动挡件堵塞回流孔。即回流孔处于开启状态,流体进入到射流管内产生射流从而形成了负压,这个负压就实现了离心泵入水管处的液体被卷吸进入离心泵内,泵腔内的气体被不断排出,逐渐完成自吸。
自吸完成后,泵腔内的介质为水。当流体的流量小于预定数值,流体对挡件的冲击力不足以带动挡件堵塞回流孔,即回流孔处于开启状态。流体进入到射流管内的流速较小,负压也较小,并不会发生空化现象。当流体的流量大于预定数值,流体对挡件的冲击力较大会带动挡件堵塞回流孔,此时的回流孔被关闭。此时泵腔内的流体无法再通过回流孔进入射流管,从而降低了射流管内的流速,避免了空化现象和随之带来的噪声。也有效降低了射流管内和泵腔内的摩擦损失,提高了泵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设置能够随着流体运动变化而运动的挡件。在离心泵自吸过程中,挡件不作用于回流孔,回流孔被打开,离心泵工作完成自吸。自吸完成后,若流量较大,则射流管内流速较大,产生的负压也较大,大量的水在泵腔内经过回流孔进入射流管,容易发生空化现。但设置了挡件,挡件在大流量时会作用于回流孔,关闭回流孔,使得泵腔内的水无法再通过回流孔进入射流管。从而显著降低了射流管内的流速,避免了空化和随之带来的噪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挡件设置在回流孔外侧,挡件与回流孔之间存在间距。
即挡件在不受力或者受力较小的情况下,挡件与回流孔之间会存在间距,流体能穿过回流孔。而挡件受力较大的情况下,即流体的流量达到预定数值,挡件就会受力移动到回流孔,从而堵塞回流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挡件为弧形片状结构件,回流孔的入口端内径大于出口端内径,挡件贴合回流孔内壁则回流孔关闭。
所述的回流孔的内壁面圆弧过渡,所述的挡件为弧形片状结构件,具体的挡件向着回流孔一侧外凸。所述的密封件与所述的回流孔结构相适应,使得密封件与回流孔内壁面作用时,能够有密封效果良好的密封面。挡件的正面为弧形凸面,那么挡件的背面是弧形凹面。要进入的回流孔的流体会对挡件的凹面施力,从而将挡件压在回流孔壁面。而且因为回流孔的内径从左向右依次递减,所以流体的流量越大,对挡件有越大的作用力,会使得挡件压在回流孔壁面的密封越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的挡件通过连杆安装在泵壳或入水管,所述的连杆受力可发生形变。
当挡件受到流体施加的力后,将力传导给连杆。连杆可以采用弹性材料制成,连杆受力将发生形变,使得挡件的位置可移动。
采用连杆来安装挡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装方式,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案来安装挡件,只要满足挡件收到流体的推力能够伸入回流孔,对回流孔壁面进行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的回流孔设置在射流管的端部。
具体的,若回流孔位于射流管的左端,则压水室位于射流管的右端。压水室工作将泵腔内的流体从右端导向左端,流体到达左端就会从回流孔导入到射流管。即流体从射流管的左端向右端流动,实现射流产生负压。那么从射流管出来的流体又会再一次受到压水室的推力从右端导向左端,形成一个循环。
进一步的,还包括入水管,所述的入水管与射流管连通。
流体进入到射流管内产生射流,从而在射流管处形成了负压,入水管与射流管连通。入水管处的液体因负压作用被卷吸进入离心泵内,泵腔内的气体被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的入水管与射流管端部连接。
具体的说,所述的回流孔与射流管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的入水管与射流管的连接位置是与回流孔位于同一侧。从回流孔进入到射流管内的流体将产生负压,产生的负压能够将入水管处的水流卷吸进来。
进一步的,所述的射流管包括入口段、收口段与出口段,进入到射流管内的流体将依次通过入口段、收口段、出口段。
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中的射流管并不是简单的圆管结构。根据射流管的内径结构不同,将射流管分为入口段、收口段与出口段。本实用新型的入口段,即为流体最先进入到射流管的一段。本实用新型的收口段,即为流体管内壁面收缩的一段。出口端则是流体经过收口段之后向外排出的一段。
具体的说,所述的入水管与射流管的入口段连接。所述的回流孔也位于射流管的入口段。
进一步的,所述的收口段的内径小于入口段的内径,所述的收口端的内径小于出口段的内径。
具体的说,入口段的内径大于出口段的内径。达到射流管的流体,首先经过一个大内径的入口段将大量流体导入。而后进入收口段,收口段的内径大幅度收缩,会提高射流速度,得到较高的负压。出口段则是射流管内的流体向外排出。
进一步的,还包括压水室,所述的压水室包括前盖板、后盖板、以及安装在中间的叶轮,叶轮旋转驱动泵腔内的流体进入回流孔。
所述的前盖板、后盖板构成的压水室,叶轮位于压水室内。从射流管出来的流体可以进入压水室,而压水室与泵腔连通。叶轮工作,流体经过叶轮做功甩出后,经过压水室进入到泵腔,其中一部分流体经由回流孔进入到射流管内产生射流而形成负压。
进一步的,所述的射流管与压水室的入水口连通。所述的射流管的出口段与压水室连通。具体的,所述的叶轮与射流管位于同一轴线上。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射流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1、泵壳;2、泵腔;3、射流管;3a、入口段;3b、收口段;3c、出口段;4、压水室;5、回流孔;6a、挡件;6b、连杆;7、入水管;8、前盖板;9、后盖板;10、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自动封堵回流孔的射流式自吸离心泵,如图1、图2所示,包括内部设有泵腔2的泵壳1、位于泵腔2内的射流管3与叶轮10,所述的射流管3上设置有回流孔5,回流孔5连通了射流管3与泵腔2,所述的叶轮10工作使得泵腔2内的部分流体从回流孔5导入射流管3,所述的泵腔2内设置有挡件6a,所述的流体运动带动挡件6a移动,流体的流量大于预定数值可驱动挡件6a堵塞回流孔5。所述的挡件6a设置在回流孔5外,挡件6a与回流孔5之间存在间距。即挡件6a在不受力或者受力较小的情况下,挡件6a与回流孔5之间会存在间距,流体能穿过回流孔5。而挡件6a受力较大的情况下,挡件6a就会受力移动到回流孔5,从而堵塞回流孔5。本实用新型设置挡件6a结构去作用于回流孔5,挡件6a运动的作用力来自泵腔2内流体,实现了离心泵内大流量自动封堵回流孔5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挡件6a为弧形片状结构件,回流孔5的入口端内径大于出口端内径。所述的回流孔5的内壁面圆弧过渡,所述的挡件6a为弧形片状结构件,具体的挡件6a向着回流孔5一侧外凸,挡件6a贴合回流孔5内壁则回流孔5关闭。所述的密封件与所述的回流孔5结构相适应,使得密封件与回流孔5内壁面作用时,能够有密封效果良好的密封面。挡件6a的正面为弧形凸面,那么挡件6a的背面是弧形凹面。要进入的回流孔5的流体会对挡件6a的凹面施力,能够将挡件6a压在回流孔5壁面。而且因为回流孔5的内径从左向右依次递减,所以流量越大,就会对挡件6a有更大的作用力,使得挡件6a压在回流孔5壁面更可靠。
所述的挡件6a通过连杆6b安装在泵壳1或入水管7,所述的连杆6b受力可发生形变。当挡件6a受到流体施加的力后,力传导给连杆6b。连杆6b采用弹性材料制成,连杆6b受力发生形变,则挡件6a的位置可移动。采用连杆6b来安装挡件6a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装方式,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案来安装挡件6a,只要使得挡件6a收到流体的推力能够伸入回流孔5,对回流孔5壁面进行密封。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入水管7,所述的入水管7与射流管3连通。流体进入到射流管3内产生射流,从而在射流管3处形成了负压,入水管7与射流管3连通。入水管7处的液体因负压作用被卷吸进入离心泵内,泵腔2内的气体被排出。
如图3所示,所述的回流孔5设置在射流管3的端部,回流孔5的入口端内径大于出口端内径。所述的入水管7与射流管3端部连接。具体的说,所述的回流孔5与射流管3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的入水管7与射流管3的连接位置是与回流孔5位于同一侧。从回流孔5进入到射流管3内的流体将产生负压,产生的负压能够将入水管7处的水流卷吸进来。
如图1所示,所述的回流孔5位于射流管3的左端,所述的压水室4位于射流管3的右端。压水室4工作将泵腔2内的流体从右端导向左端,流体到达左端就会从回流孔5导入到射流管3。即流体从射流管3的左端向右端流动,实现射流产生负压。那么从射流管3出来的流体又会再一次受到压水室4的推力从右端导向左端,形成一个循环。
具体的如图3所示,根据射流管3的内径结构不同,将射流管3分为入口段3a、收口段3b与出口段3c,进入到射流管3内的流体将依次通过入口段3a、收口段3b、出口段3c。本实用新型的入口段3a,即为流体最先进入到射流管3的一段。本实用新型的收口段3b,即为流体管内壁面收缩的一段。出口端则是流体经过收口段3b之后向外排出的一段。具体的说,所述的入水管7与射流管3的入口段3a连接。所述的回流孔5也位于射流管3的入口段3a。
所述的收口段3b的内径小于入口段3a的内径,达到射流管3的流体,首先经过一个大内径的入口段3a将大量流体导入。而后进入收口段3b,收口段3b的内径大幅度收缩,会提高射流速度,得到较高的负压。出口段3c则是射流管3内的流体向外排出。所述的收口端的内径小于出口段3c的内径。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压水室4,所述的压水室4包括前盖板8、后盖板9、以及安装在中间的叶轮10,叶轮10旋转驱动泵腔2内的流体进入回流孔5。所述的前盖板8、后盖板9构成的压水室4,叶轮10位于压水室4内。所述的射流管3与压水室4的入水口连通,具体的说是射流管3的出口段3c与压水室4连通,所述的叶轮10与射流管3位于同一轴线上。从射流管3出来的流体可以进入压水室4,而压水室4与泵腔2连通。叶轮10工作,流体经过叶轮10做功甩出后,经过压水室4进入到泵腔2,其中一部分流体经由回流孔5进入到射流管3内产生射流而形成负压。
本实用新型的叶轮10工作可以将射流管3出来的流体向外甩出到泵腔2,泵腔2内的部分流体就会通过回流孔5导入到射流管3。在离心泵自吸过程中,泵腔2内的流体为气液混合物,对挡件6a的冲击力较小,挡件6a受到流体的力不足以带动挡件6a堵塞回流孔5。即回流孔5处于开启状态,流体进入到射流管3内产生射流从而形成了负压,这个负压就实现了离心泵入水管7处的液体被卷吸进入离心泵内,泵腔2内的气体被不断排出,逐渐完成自吸。
自吸完成后,泵腔2内的介质为水。当流体的流量小于预定数值,流体对挡件6a的冲击力不足以带动挡件6a堵塞回流孔5,即回流孔5处于开启状态。流体进入到射流管3内的流速较小,负压也较小,并不会发生空化现象。当流体的流量大于预定数值,流体对挡件6a的冲击力较大会带动挡件6a堵塞回流孔5,此时的回流孔5被关闭。此时泵腔2内的流体无法再通过回流孔5进入射流管3,从而降低了射流管3内的流速,避免了空化现象和随之带来的噪声。也有效降低了射流管3内和泵腔2内的摩擦损失,提高了泵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设置能够随着流体运动变化而运动的挡件6a。在离心泵自吸过程中,挡件6a不作用于回流孔5,回流孔5被打开,离心泵工作完成自吸。自吸完成后,若流量较大,则射流管3内流速较大,产生的负压也较大,大量的水在泵腔2内经过回流孔5进入射流管3,容易发生空化现象、以及伴随着噪声,且射流管3内的水力摩擦损失较大。但设置了挡件6a,挡件6a在大流量时会作用于回流孔5,关闭回流孔5,使得泵腔2内的水无法再通过回流孔5进入射流管3。从而显著降低了射流管3内的流速,避免了空化和随之带来的噪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封堵回流孔的射流式自吸离心泵,包括内部设有泵腔(2)的泵壳(1)、位于泵腔(2)内的射流管(3)与叶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射流管(3)上设置有回流孔(5),回流孔(5)连通了射流管(3)与泵腔(2),所述的叶轮(10)工作使得泵腔(2)内的部分流体从回流孔(5)导入射流管(3),所述的泵腔(2)内设置有挡件(6a),流体运动带动挡件(6a)移动,流体的流量大于预定数值则驱动挡件(6a)堵塞回流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封堵回流孔的射流式自吸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件(6a)设置在回流孔(5)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封堵回流孔的射流式自吸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件(6a)为弧形片状结构件,回流孔(5)的入口端内径大于出口端内径,挡件(6a)贴合回流孔(5)内壁则回流孔(5)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封堵回流孔的射流式自吸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件(6a)通过连杆(6b)安装在泵壳(1)或入水管(7),所述的连杆(6b)受力可发生形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封堵回流孔的射流式自吸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流孔(5)设置在射流管(3)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封堵回流孔的射流式自吸离心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入水管(7),所述的入水管(7)与射流管(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封堵回流孔的射流式自吸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水管(7)与射流管(3)端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封堵回流孔的射流式自吸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射流管(3)包括入口段(3a)、收口段(3b)与出口段(3c),进入到射流管(3)内的流体将依次通过入口段(3a)、收口段(3b)、出口段(3c)。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封堵回流孔的射流式自吸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口段(3b)的内径小于入口段(3a)的内径,所述的收口段的内径小于出口段(3c)的内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封堵回流孔的射流式自吸离心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水室(4),所述的压水室(4)包括前盖板(8)、后盖板(9)、以及安装在中间的叶轮(10),叶轮(10)旋转驱动泵腔(2)内的流体进入回流孔(5)。
CN202120611683.XU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自动封堵回流孔的射流式自吸离心泵 Active CN2146983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11683.XU CN214698359U (zh)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自动封堵回流孔的射流式自吸离心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11683.XU CN214698359U (zh)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自动封堵回流孔的射流式自吸离心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98359U true CN214698359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27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11683.XU Active CN214698359U (zh)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自动封堵回流孔的射流式自吸离心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983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07100A (zh) 一种可调节射流式自吸离心泵
WO2023221474A1 (zh) 一种低噪音的自吸泵壳体
CN111828340A (zh) 一种高效节能自吸离心水力系统
CN214698359U (zh) 一种自动封堵回流孔的射流式自吸离心泵
CN113007101A (zh) 一种自动调节的射流式自吸离心泵
CN213392823U (zh) 一种水泵的连接机构
CN218235565U (zh) 一种射流器及应用该射流器的离心泵
CN114992133B (zh) 一种自吸式喷射泵
CN214698360U (zh) 一种带阀的射流式自吸离心泵
CN217652915U (zh) 立式离心泵
CN215486625U (zh) 自吸泵泵体结构
CN210317784U (zh) 一种喷射水泵
CN210582711U (zh) 一种冲牙器
CN210494292U (zh) 一种冲牙器
WO2021000402A1 (zh) 一种喷射水泵
CN210494291U (zh) 一种冲牙器
CN112096617A (zh) 立式自吸泵
CN217462574U (zh) 储液式自吸离心泵
CN206190548U (zh) 一种低噪音的喷射泵
CN106351848A (zh) 低噪音的喷射泵
JPS598675B2 (ja) 自吸式ポンプ
CN213016951U (zh) 一种超长寿命的管道泵
CN218207212U (zh) 一种喷射泵
CN220956071U (zh) 一种自吸泵可调式及自动关闭回流孔以提高效率的装置
CN215409240U (zh) 一种低噪音高效无密封自控自吸泵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