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94292U - 一种冲牙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冲牙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94292U
CN210494292U CN201921060709.5U CN201921060709U CN210494292U CN 210494292 U CN210494292 U CN 210494292U CN 201921060709 U CN201921060709 U CN 201921060709U CN 210494292 U CN210494292 U CN 2104942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utlet
outlet valve
water
pump body
out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6070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一峰
余水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a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a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a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a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6070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942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942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9429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牙器,其包括壳体、进水组件、出水组件和泵体组件,泵体组件包括阀泵体、活塞和驱动装置,阀泵体包括进水阀座、出水阀座和泵体,出水阀座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外侧设有出水阀片,出水组件包括出水管和出水管接头,出水管接头外端与出水管连接,内端与出水阀座连接,所述出水阀座设有出水阀腔,出水口设于所述出水阀腔底面中部,所述出水阀腔底面围绕所述出水口设有出水阀片支撑筋,所述出水阀片支撑筋外周设有若干出水阀片导向筋,驱动装置驱动活塞在泵体内往复活动,出水阀片在出水管接头与出水阀片导向筋之间往复运动,以控制出水口的开闭。本实用新型降低了水流对出水阀片的粘性阻力,提高了泵体喷出水流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冲牙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牙器设备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冲牙器。
背景技术
冲牙器是一种清口腔的辅助性工具,利用脉冲水流冲击的方式来清洁牙齿、牙缝的一种工具。其一般是通过马达的高速旋转的力带动偏心装置来推动活塞上下往复运动,实现出水阀及出水阀的开合动作,从而使泵体吸入及喷出高压的水流,达到清洁牙齿、牙缝的效果。
目前,市面上的冲牙器的出水阀座为简单的平面型结构且该结构中有一软质材料的薄膜密封垫片,该平面简易结构与薄膜密封片在高速高压吸、推力作用下摩擦阻力大,易损坏密封片,且该密封垫片遇水后粘性增大,阻力增加,使喷出水压降低,影响产品实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出水阀片摩擦阻力小,可减小出水阀片遇水后的粘性的冲牙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冲牙器,其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进水组件、出水组件和泵体组件,所述泵体组件包括阀泵体、活塞和驱动装置,所述阀泵体包括进水阀座、出水阀座和泵体,所述出水阀座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泵体连通,所述活塞安装在泵体内,所述出水口外侧设有出水阀片,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活塞在泵体内往复活动,以控制出水口的开闭,所述出水组件包括出水管和出水管接头,所述出水管接头外端与出水管连接,内端与所述出水阀座连接;所述出水阀座设有出水阀腔,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出水阀腔底面中部,所述出水阀腔底面围绕所述出水口设有出水阀片支撑筋,所述出水阀片支撑筋外周设有若干出水阀片导向筋;当所述活塞往复运动时,所述出水阀片在所述出水管接头与所述出水阀片导向筋之间往复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牙器,其出水阀座设置了出水阀片支撑筋和出水阀片导向筋,使得出水阀座部分为非单一的平面结构,所述出水阀片支撑筋减少了出水阀片与出水阀座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水流对出水阀片的粘性阻力,有效防止出水阀片的损耗,所述出水阀片导向筋减少了出水阀片来回运动时的摩擦力,同时有利于出水阀片圆周方向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提高了泵体喷出水流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出水阀片支撑筋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出水阀片支撑筋倒全圆角,利用倒全圆角设计进一步减少出水阀片与出水阀座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可进一步降低水流对出水阀片的粘性阻力。
优选的,所述出水阀片导向筋的端部为倒全圆角,进一步减少出水阀片与导向筋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小出水阀片来回运动的摩擦阻力。
优选的,所述出水阀片导向筋均匀分布于出水阀腔底部,有助于出水阀片的平均受力,确保出水口开闭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出水口与泵体之间通过出水通道连通,所述出水通道与泵体连接处设有第一导流面,所述第一导流面为斜面结构,其截面自泵体沿出水口方向由大变小,有利于水流的快速导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流面与泵体连接处设有第二导流面,所述第二导流面为斜面结构,其截面自泵体沿第一导流面方向由大变小,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组合成漏斗形结构,有利于将吸入泵体内的水流汇集后经过出水阀片导向筋与出水阀座内表面之间的空隙流经出水管接头,经出水管高速喷出。
优选的,所述出水组件包括出水管和出水管接头,所述出水管接头外端与出水管连接,内端与所述出水阀座连接,所述出水孔设于所述出水管接头内端面上,所述出水管接头外侧设有出水阀密封圈安装槽,所述出水阀密封圈安装槽安装有出水阀密封圈,所述出水管接头通过所述出水阀密封圈与所述出水阀座密封连接,有助于水流的稳定喷出。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接头外周设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出水阀座对应第一连接孔设有第二连接孔,螺钉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螺纹连接实现出水管接头与出水阀座的固定连接,实现二次密封,提高冲牙器工作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连杆和偏心轮,连杆的一端与活塞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杆轴与偏心轮连接,所述偏心轮与电机连接,电机驱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的高速转动带动连杆及活塞快速往复运动,实现对进水阀片和出水阀片产生吸力或推力,从而控制进水口和出水口开闭。
优选的,所述出水阀片是由发泡材料制作而成,其质量轻、表面光滑、摩擦力小、且工作时噪音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泵体组件、进水管接头、出水管接头和出水管装配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区域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阀体的剖视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阀体的剖视图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阀体的示意图一;
图9是本实用新型阀体的示意图二;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进水管接头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出水管接头的示意图一;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出水管接头的示意图二;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出水管接头的俯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出水管接头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101壳体,102进水组件,103出水组件,104泵体组件,105驱动装置,106进水口,107出水口,1061进水通道,1071出水通道,1左壳,2进水管,3进水管接头,4进水阀密封圈,5进水阀片,6出水管,7出水管密封圈,8出水管接头,9出水管接头密封圈,10出水阀片,11阀泵体、12活塞密封圈,13活塞,14连杆,15连杆轴,16偏心轮,17电机,18PCB板,19电池,20右壳,71出水管密封圈安装槽71,1001进水阀腔,1002出水阀腔,111进水阀座,112出水阀座,113泵体,311进水孔,312进水阀片限位筋,313进水阀密封圈安装槽,314第二凸缘,315第三连接孔,316第四连接孔,801出水孔,811出水阀片限位凸台,812出水沟槽,813出水导流面,814出水管接头密封圈安装槽,815第一凸缘,816第一连接孔,817第二连接孔,1111进水沟槽,1112进水导流面,1113进水阀片导向筋,1114进水阀片支座,1121出水阀片导向筋,1122出水阀片支撑筋,1123第一导流面,1124第二导流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14,一种冲牙器,其包括壳体101以及设于壳体101内的进水组件102、出水组件103和泵体组件104,所述壳体101包括左壳1和右壳20,所述左壳1和右壳20装配形成安装空间,所述泵体组件104包括阀泵体11、活塞13和驱动装置105,所述阀泵体11包括进水阀座111、出水阀座112和泵体113,所述进水阀座111和出水阀座112分别设有进水口106和出水口107,所述进水口106和出水口107口分别与泵体113连通,所述活塞13安装在泵体113内,所述进水组件102与进水阀座111连接,所述进水组件102与所述进水阀座111连接的一端设有进水孔311,所述出水组件103与出水阀座112连接,所述出水组件103与出水阀座112连接的一端设有出水孔801,所述进水口106处设有进水阀片5,所述出水口107处设有出水阀片10,所述驱动装置105驱动活塞13在泵体113内往复活动,以控制进水孔311和出水口107的开闭,所述出水阀座112设有出水阀腔1002,所述出水阀腔1002底侧中部设有所述出水口107,所述出水阀腔1002底侧围绕所述出水口107设有向外凸起的出水阀片支撑筋1122,所述出水阀片支撑筋1122外周设有若干向所述出水口107方向凸起的出水阀片导向筋11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牙器,其出水阀座112设置了出水阀片支撑筋1122和出水阀片导向筋1121,使得出水阀座112部分为非单一的平面结构,所述出水阀片支撑筋1122减少了出水阀片10与出水阀座112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水流对出水阀片10的粘性阻力,有效防止出水阀片10的损耗,所述出水阀片导向筋1121减少了出水阀片10来回运动时的摩擦力,同时有利于出水阀片10圆周方向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提高了泵体113喷出水流的稳定性。
参见图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水阀片支撑筋1122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出水阀片支撑筋1122倒全圆角,利用全圆角设计进一步减少出水阀片10与出水阀座112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可进一步降低水流对出水阀片10的粘性阻力。
参见图6和图9,所述出水阀片导向筋1121均匀分布于出水阀腔1002底部,有助于出水阀片10的平均受力,确保出水口107开闭的稳定性,所述出水阀导向筋的凸出部分为倒全圆角,进一步减少出水阀片10与导向筋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小出水阀片10来回运动的摩擦阻力。
参见图6和图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水口107与泵体113之间通过出水通道1071连通,所述出水通道1071与泵体113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导流面1123,所述第一导流面1123为斜面结构,其截面自泵体113沿出水口107方向由大变小,有利于水流的快速导出。
参见图6和图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导流面1123与泵体113连接处设有第二导流面1124,所述第二导流面1124为斜面结构,其截面自泵体113沿第一导流面1123方向由大变小,所述第一导流面1123和第二导流面1124组合成漏斗形结构,有利于将吸入泵体113内的水流汇集后经过出水阀片导向筋1121与出水阀座112内表面之间的空隙流经出水管接头,经出水管高速喷出。
参见图1、图9、图11至图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水组件103包括出水管6和出水管接头8,所述出水管接头8外端与出水管6连接,内端与所述出水阀座112连接,所述出水孔801设于所述出水管接头8的内端面中部,所述出水管接头8外侧设有出水阀密封圈安装槽814,所述出水阀密封圈安装槽814安装有出水阀密封圈9,所述出水管接头8通过所述出水阀密封圈9与所述出水阀座112密封连接,有助于水流的稳定喷出。
参见图9、图11至图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水管接头8外周设有第一凸缘815,所述第一凸缘815上设有第一连接孔816,所述出水阀座112对应第一连接孔816处设有第二连接孔817,螺钉穿过第一连接孔816和第二连接孔817螺纹连接实现出水管接头8与出水阀座112的固定连接,实现二次密封,提高冲牙器工作稳定性。
参见图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水管接头8与出水管6的连接处设有出水管密封圈安装槽71,所述出水管密封圈安装槽71安装有出水管密封圈7,所述出水管接头8通过所述出水管密封圈7与所述出水管6密封连接,确保水流的稳定喷出。
图9、图11至图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水管接头8内端面围绕所述出水孔801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出水阀片限位凸台811,相邻的出水阀片限位凸台811之间形成出水沟槽812,所述出水沟槽812与出水阀片限位凸台811交错设置,使得出水管接头8部分为非单一平面结构,通过出水沟槽812和出水阀片限位凸台811形成了一个凹凸组合,使得泵体113泵出的水流能快速从出水沟槽812流出,同时,出水阀片限位凸台811可减小出水阀片10复位时的摩擦阻力,提高了冲牙器的工作可靠性。此外,出水阀片限位凸台811限制出水阀片10轴向上的运动,结合出水阀片导向筋1121限制出水阀片10径向方向上的运动,两者配合更好地限位出水阀片。
参见图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水沟槽812沿出水孔801方向倾斜,加快了水流的流速。
参见图11至图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水孔801与出水沟槽812之间设有一圈出水导流面813,所述出水导流面813与所述出水沟槽812连通,所述出水导流面813倾斜设置,其截面从出水沟槽812方向沿出水孔801方向由大变小,出水沟槽812与出水导流面813连接形成漏斗式结构,有利于汇集在泵体113内的水流提高水流喷射力,使水流喷出更方便。
参见图11至图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水阀片限位凸台811均匀分布在出水管接头8的内端面,使得出水阀片10受力均匀。
图6至图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水阀座111设有进水阀腔1001,所述进水口106设于所述进水阀座111底面中部,所述进水阀腔1001底面围绕所述进水口106外侧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进水阀片支座1114,相邻的进水阀片支座1114之间形成进水沟槽1111,所述进水沟槽1111与所述进水口106连通,所述进水阀腔1001的侧壁设有若干向进水口106方向凸出的进水阀片导向筋1113;其进水阀座111设置了进水阀片支座1114和进水阀片导向筋1113,使得进水阀座111部分为非单一的平面结构,所述进水阀片支座1114减少了进水阀片5与进水阀座111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水流对进水阀片5的粘性阻力,有效防止进水阀片5的损耗,所述进水阀片导向筋1113减少了进水阀片5来回运动时的摩擦力,同时有利于进水阀片5圆周方向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提高了泵体113喷进水流的稳定性。
参见图7和图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水阀片导向筋1113设于所述进水阀片支座1114上,所述进水阀片导向筋1113倒全圆角,以减小进水阀片5运动时的摩擦,且有利于减小进水阀片5与进水阀片导向筋1113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水流阻力。
参见图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水口106外端设有进水导流面1112,所述进水沟槽1111与所述进水导流面1112连通,所述进水导流面1112倾斜设置,其截面从进水沟槽1111方向沿泵体113一侧由大变小,以便于吸入水流更加快速顺畅。
参见图6至图8,所述进水沟槽1111沿进水导流面1112方向倾斜设置,进水沟槽1111的倾斜面和进水导流面1112组合成漏斗形结构,进一步使得水流被快速吸入到泵体113内。
参见图6至图8,所述进水阀片支座1114呈扇形,各所述进水阀片支座1114均匀设置,使得进水阀片5受力均匀,各进水沟槽1111沿进水,106径向设置,方便水流快速进入泵体113内。
参见图1和图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水组件102包括进水管2和进水管接头3,所述进水管接头3的外端与进水管2连接,内端与所述进水阀座111连接,所述进水孔311设于所述进水管接头3内端面上,所述进水管2内端面围绕所述进水孔311设有一圈向外凸起的进水阀片限位筋312,其用于对进水阀片5起定位限位作用。
参见图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水阀片限位筋312倒全圆角,使得所述进水阀片5与进水阀片限位筋312的接触面积较小,受水的粘性阻力小,从而有利于进水阀片5的快速打开并高速吸入水流。
参见图1和图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水管接头3外侧设有进水阀密封圈安装槽313,所述进水阀密封圈安装槽313安装有进水阀密封圈4,所述进水管接头3通过所述进水阀密封圈4与所述进水阀座111密封连接,使进水阀座111与进水管接头3之间有效密封,有助于水流的稳定喷进泵体113内。
参见图8和图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水管接头3外周设有第二凸缘314,所述第二凸缘314上设有第三连接孔315,所述进水阀座111对应第三连接孔315处设有第四连接孔316,螺钉穿过第三连接孔315和第四连接孔316螺纹连接实现进水管接头3与进水阀座111的固定连接,实现二次密封,提高冲牙器工作稳定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水阀片5及出水阀片10是由发泡材料制作而成,其质量轻、表面光滑、摩擦力小、且工作时噪音低。
参见图1、图2和图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105包括连杆14、连杆轴15、偏心轮16、电机17、PCB板18和电池19,连杆14的一端与活塞13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杆轴15与偏心轮16连接,所述活塞13与泵体113之间设有活塞密封圈12,所述偏心轮16与电机17连接,电机17驱动偏心轮16转动,偏心轮16的高速转动带动连杆14及活塞13快速往复运动,实现对进水阀片5和出水阀片10产生吸力或推力,从而控制进水口106和出水口107开闭;所述电池19设于壳体101底部,所述电机17与与电池19电连接,所述PCB板18设于电池19侧部,PCB板18与电机17电连接。
结合图1至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牙器的具体工作原理为:
电机带动偏心轮16高速旋转,偏心轮16的高速转动带动连杆14及活塞13向下快速运动,活塞13向下快速运动使阀泵体113产生吸入力,出水阀片10受泵吸入力作用向下动作,使出水口107处于关闭状态,由于受到泵体113吸入力作用,此时进水阀片5向右运动,使进水口106打开,此时水箱中水流由进水沟槽1111及进水导流面1112高速吸入泵体113内;当偏心轮16高速旋转带动连杆14及活塞13快速向上运动时;泵体113产生向上的快速推出力,进水阀片5受推力作用而将进水口106关闭,由于受到向上推力的作用,出水阀片10工作使出水口107打开,此时泵体113内的水流沿出水阀座112与出水管接头8之间的间隙高速喷出;由于电机的高速旋转带动偏心轮16不断的旋转,从而使活塞13不断的向下向上往复运动,使泵体113产生脉冲式水流不断由喷水管高速喷出。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出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冲牙器,其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进水组件、出水组件和泵体组件,所述泵体组件包括阀泵体、活塞和驱动装置,所述阀泵体包括进水阀座、出水阀座和泵体,所述出水阀座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泵体连通,所述活塞安装在泵体内,所述出水口外侧设有出水阀片,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活塞在泵体内往复活动,以控制出水口的开闭,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水组件包括出水管和出水管接头,所述出水管接头外端与出水管连接,内端与所述出水阀座连接;所述出水阀座设有出水阀腔,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出水阀腔底面中部,所述出水阀腔底面围绕所述出水口设有出水阀片支撑筋,所述出水阀片支撑筋外周设有若干出水阀片导向筋;当所述活塞往复运动时,所述出水阀片在所述出水管接头与所述出水阀片导向筋之间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阀片支撑筋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出水阀片支撑筋倒全圆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阀片导向筋的端部倒全圆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阀片导向筋均匀分布于出水阀腔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与泵体之间通过出水通道连通,所述出水通道与泵体连接处设有第一导流面,所述第一导流面为斜面结构,其截面自泵体沿出水口方向由大变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面与泵体连接处设有第二导流面,所述第二导流面为斜面结构,其截面自泵体沿第一导流面方向由大变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组件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设于所述出水管接头内端面上,所述出水管接头外侧设有出水阀密封圈安装槽,所述出水阀密封圈安装槽安装有出水阀密封圈,所述出水管接头通过所述出水阀密封圈与所述出水阀座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接头外周设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出水阀座对应第一连接孔设有第二连接孔,螺钉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螺纹连接实现出水管接头与出水阀座的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连杆和偏心轮,连杆的一端与活塞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杆轴与偏心轮连接,所述偏心轮与电机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阀片是由发泡材料制作而成。
CN201921060709.5U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冲牙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4942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60709.5U CN210494292U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冲牙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60709.5U CN210494292U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冲牙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94292U true CN210494292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82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60709.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494292U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冲牙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942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9707A (zh) * 2019-07-08 2019-09-24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冲牙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9707A (zh) * 2019-07-08 2019-09-24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冲牙器
CN110269707B (zh) * 2019-07-08 2024-02-13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冲牙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23694U (zh) 冲牙器水泵及冲牙器
CN110236718B (zh) 一种冲牙器
CN210494292U (zh) 一种冲牙器
CN112096590A (zh) 一种降噪防漏耐用的脉冲冲牙器泵体构件
CN210494291U (zh) 一种冲牙器
CN210582711U (zh) 一种冲牙器
CN110269707B (zh) 一种冲牙器
CN110269708B (zh) 一种冲牙器
CN218652097U (zh) 结构小巧型出液系统及便携式冲牙器
CN116849854A (zh) 冲牙器出液系统
CN210582712U (zh) 冲牙器
CN216021485U (zh) 一种新型水泵及冲牙器
CN112922844B (zh) 一种自吸离心泵
CN215192472U (zh) 一种喷液装置及冲牙器
CN216124599U (zh) 一种冲牙器用泵体传动装置、液体输送装置及冲牙器
CN218816823U (zh) 一种冲牙器水泵
CN220890477U (zh) 一种冲牙器水泵进水结构
CN218960989U (zh) 一种五通管双驱节能冲牙器水泵及冲牙器
CN220869585U (zh) 一种具有防活塞磨损功能的冲牙器抽水泵结构
CN217055538U (zh) 一种水泵、洁牙装置及泵体装置
CN219176551U (zh) 出液系统的一体式管腔结构、出液系统及冲牙器
CN218325254U (zh) 液泵装置和冲牙器
US20230160378A1 (en) Water flosser pump body structure and water flosser
CN219048910U (zh) 冲牙器
CN216342624U (zh) 一种冲牙器用水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1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1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