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86625U - 自吸泵泵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自吸泵泵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86625U
CN215486625U CN202121706593.5U CN202121706593U CN215486625U CN 215486625 U CN215486625 U CN 215486625U CN 202121706593 U CN202121706593 U CN 202121706593U CN 215486625 U CN215486625 U CN 2154866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water
pump
water inlet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0659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宜文
吴培祥
陈典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aifu Pum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aifu Pum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aifu Pum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aifu Pum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0659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866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866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866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吸泵泵体结构,解决了现有自吸泵的泵体结构相对较为复杂、泵体内部布置不合理的问题,结构包括中空的本体,本体内一体成型有隔壁,隔壁把本体的内部分隔成进水腔和泵腔,泵腔内供叶轮设置,本体上分隔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和灌水口,进水口和灌水口与进水腔相通,泵腔与出水口相通。进水腔和泵腔在泵体内并列地设置在泵体的厚度方向上,在进水腔内一体成型有环壁,环壁在进水腔内曲状延伸,环壁把进水腔分隔成进水室和回水室,在隔壁上设有进水孔,进水孔沟通进水室和泵腔;在泵腔的出口与出水口之间设有分流室,分流室通过流道与回水室相通,回水室通过贯通设置在隔壁上的回流孔与泵腔相通。

Description

自吸泵泵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吸泵,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吸泵的泵体结构。
背景技术
自吸泵属自吸式离心泵,它具有操作方便、运行平稳、维护容易,并有较强的自吸能力等优点。自吸泵的工作原理是水泵启动前先在泵体内灌满水(或泵体内自身存有水)。启动后,叶轮高速旋转使叶轮槽道中的水流向蜗壳,这时入口形成真空,使进水逆止阀打开,吸入管道内的空气进入泵内,并经叶轮槽道到达外缘。液体在蜗壳内不断冲击叶栅,不断被叶轮击碎,就同空气强烈搅拌混合,生成气水混合物,并不断地流动致使气水不能分离。混合物在蜗壳出口被隔舌剥离,沿短管进入分离室。在分离室内空气被分离出来,由出口管排掉,而水仍经回流孔流向叶轮外缘,并与吸入管空气相混合。如此反复循环,逐渐将吸入管路中的空气排尽,使水进入泵内,完成自吸过程。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CN203009398U)公开了一种储液室和气液分离室分体的自吸泵泵体结构,属于泵结构,现有一体化自吸泵的泵体结构复杂、铸造工艺性差、泵体铸件的废品率高、生产效率低,本实用新型的泵体结构由进口腔体和泵体经紧固件连接而成,进口、流道、储液室设于进口腔体上,蜗室、气液分离室、回流孔设于泵体上,在满足自吸泵自吸功能的基础上,优化了自吸泵泵体结构,改善了泵体的铸造工艺性,降低了泵体铸件的废品率,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这种自吸泵的泵体为分体式结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泵体内部结构不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吸泵泵体结构,该泵体结构内部布置合理,能够有效提高自吸泵的工作效率。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吸泵泵体结构,包括中空的本体,本体内一体成型有隔壁,隔壁把本体的内部分隔成进水腔和泵腔,泵腔内供叶轮设置,本体上分隔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和灌水口,进水口和灌水口与进水腔相通,泵腔与出水口相通,其特征在于,进水腔和泵腔在泵体内并列地设置在泵体的厚度方向上,在进水腔内一体成型有环壁,环壁在进水腔内曲状延伸,环壁把进水腔分隔成进水室和回水室,在隔壁上设有进水孔,进水孔沟通进水室和泵腔;在泵腔的出口与出水口之间设有分流室,分流室通过流道与回水室相通,回水室通过贯通设置在隔壁上的回流孔与泵腔相通。
灌水口用于在水泵启动之初而往泵体内灌入水,以满足自吸泵的工作需求。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水源地,经过泵压的水自出水口流出。水自进水口进入到进水室内,并自进水孔进入到泵腔内,经过叶轮的搅动,水自出口进入到分流室内,空气会自出水口排出到外界,水流通过流道而进入到回水室,并通过回流孔而进入到泵腔内。如此往复,而可实现管道内和泵体内的空气排出,进而实现自吸泵的稳定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的分流室设置在回水室内,并位于回水室的一侧,所述的出口贯透隔壁。
进一步地,所述的出口朝向出水口设置,所述的流道形成在出口和本体两者的壁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回水室在本体内为弧形走向,所述的回流孔偏向于回水室的底侧。
进一步地,在泵体内还形成有混合室,进水口朝向混合室,混合室位于进水室的上游侧,混合室通过设置在环壁上的透孔与进水室相通,透孔位于环壁的上侧部位上,与本体连为一体的隔片分隔混合室和回水室。
进一步地,灌水口位于进水室的上侧,灌水口直接与进水室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中空的泵体内设置隔壁,而使得在泵体内于厚度方向上形成两个并列布置的腔室,这使得泵体的结构紧凑性好,便于在泵体内设置相应的功能腔室。泵体内所形成的功能腔室不需要通过分体式的结构来实现,使得自吸泵的整体性好。通过设置回流室而实现液体回流到泵腔内,能够很好地适应泵体内部的结构设置,便于快速地实现气体与液体之间的分离,有利于提高自吸泵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自吸泵泵体结构本体的主视图。
图2是本自吸泵泵体结构本体的左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A方向剖视图,图中的箭头方向表示水在泵体内的流动方。
图4是本自吸泵泵体结构本体的后视图。
图5是图4中的B-B方向剖视图。
图中:1、本体;2、安装口;3、灌水口;4、出水口;5、进水口;6、混合室;7、隔片;8、环壁;9、回流孔;10、进水孔;11、回水室;12、出口;13、流道;14、分流室;15、进水室;16、透孔;17、泵腔;18、进水腔;19、隔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自吸泵泵体结构应用在自吸泵中,作为自吸泵的主要部件,其内部设置有相应的功能腔室。本自吸泵泵体结构包括中空的本体1,本体1是通过模制一体成型的。在本体1内一体成型有隔壁19,隔壁19大致位于本体1厚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处,从而把本体1的内部分隔成进水腔18和泵腔17,泵腔17内供叶轮设置。本体1上分隔设置有进水口5、出水口4和灌水口3,进水口5和灌水口3与进水腔18相通,泵腔17与出水口4相通。在本体1的上侧还设置有安装口2,在安装口2内可用于安装反应泵体内部工况参数的一些仪表。
见图5,进水腔18和泵腔17在泵体内并列地设置在泵体的厚度方向上,也即是图5的左右方向上。图3中显示,在进水腔18内一体成型有环壁8,环壁8在进水腔18内曲状延伸,环壁8把进水腔18分隔成进水室15和回水室11。在隔壁19上设有进水孔10,进水孔10沟通进水室15和泵腔17。泵腔17为圆形,进水孔10位于泵腔17的圆心位置处。在泵腔17的出口12与出水口4之间设有分流室14,分流室14通过流道13与回水室11相通,回水室11通过贯通设置在隔壁19上的回流孔9与泵腔17相通。所述回水室11适应于圆形的泵腔17,回水室11在本体1内为弧形走向,所述的回流孔9偏向于回水室11的底侧,从而便于水流自回流孔9内进入到泵腔17中。灌水口3位于进水室15的上侧,灌水口3直接与进水室15相通。
图3中显示,所述的分流室14设置在回水室11内,并位于回水室11的一侧,也即是回水室11的上端侧,所述的出口12贯透隔壁19。与泵腔17相通的出口12朝向出水口4设置,所述的流道13形成在出口12和本体1两者的壁体之间。这使得便于气体自出水口4内排出,水通过流道13而回流到回水室11内。
在泵体内还形成有混合室6,进水口5朝向混合室6,混合室6位于进水室15的上游侧。混合室6通过设置在环壁8上的透孔16与进水室15相通,在该透孔16内设置有进水逆止阀,以防止进水室15内的水回流到混合室6内。透孔16位于环壁8的上侧部位上,与本体1连为一体的隔片7分隔混合室6和回水室11。通过设置有混合室6,而便于对管道内的空气和水进行吸入,再在透孔16内设置进水逆止阀,使得水在泵体内的流动方向稳定。
带有本泵体结构的自吸泵在工作时,利用灌水口3往泵体内注水,叶轮在泵腔17内启动转动,叶轮产生离心力会使水向着叶轮的外缘处运动,从而在泵腔17内形成负压。管道内的空气和水会进入到混合室6内,并通过透孔16而进入到进水室15内,在前述负压的作用下,水和气的混合物进入到泵腔17内,叶轮的持续转动,而使得水和气的混合物自出口12进入到分流室14内。由于有气体的存在,分流室14内气体会自出水口4排出到本体1外侧,分流室14内的压力不足以推动水流向出水口4处流动,水则通过流道13而进入到回水室11内,并通过回流孔9而进入到泵腔17内。如此往复,直到排尽管道和本体1内部的气体,本体1内会充满水,完成泵的自吸功能,自吸泵后续则会持续稳定地把水源地的水进行提升。

Claims (6)

1.一种自吸泵泵体结构,包括中空的本体,本体内一体成型有隔壁,隔壁把本体的内部分隔成进水腔和泵腔,泵腔内供叶轮设置,本体上分隔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和灌水口,进水口和灌水口与进水腔相通,泵腔与出水口相通,其特征在于,进水腔和泵腔在泵体内并列地设置在泵体的厚度方向上,在进水腔内一体成型有环壁,环壁在进水腔内曲状延伸,环壁把进水腔分隔成进水室和回水室,在隔壁上设有进水孔,进水孔沟通进水室和泵腔;在泵腔的出口与出水口之间设有分流室,分流室通过流道与回水室相通,回水室通过贯通设置在隔壁上的回流孔与泵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泵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室设置在回水室内,并位于回水室的一侧,所述的出口贯透隔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吸泵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口朝向出水口设置,所述的流道形成在出口和本体两者的壁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吸泵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室在本体内为弧形走向,所述的回流孔偏向于回水室的底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自吸泵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泵体内还形成有混合室,进水口朝向混合室,混合室位于进水室的上游侧,混合室通过设置在环壁上的透孔与进水室相通,透孔位于环壁的上侧部位上,与本体连为一体的隔片分隔混合室和回水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吸泵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灌水口位于进水室的上侧,灌水口直接与进水室相通。
CN202121706593.5U 2021-07-26 2021-07-26 自吸泵泵体结构 Active CN2154866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06593.5U CN215486625U (zh) 2021-07-26 2021-07-26 自吸泵泵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06593.5U CN215486625U (zh) 2021-07-26 2021-07-26 自吸泵泵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86625U true CN215486625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51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06593.5U Active CN215486625U (zh) 2021-07-26 2021-07-26 自吸泵泵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866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3120A (zh) * 2022-05-20 2022-10-04 利欧集团浙江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吸泵的防溢水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3120A (zh) * 2022-05-20 2022-10-04 利欧集团浙江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吸泵的防溢水结构
CN115143120B (zh) * 2022-05-20 2024-03-15 利欧集团浙江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吸泵的防溢水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11231U (zh) 一种立式自吸泵
CN102734177A (zh) 一种直联式自吸泵
CN201255119Y (zh) 内混式射流自吸泵
CN109578288A (zh) 一种气液混合型自吸式离心泵
CN215486625U (zh) 自吸泵泵体结构
CN113007100A (zh) 一种可调节射流式自吸离心泵
CN107061301A (zh) 一种外置射流装置的大流量自吸喷灌泵
CN202646024U (zh) 一种直联式自吸泵
CN211449047U (zh) 具有自吸功能的旋涡泵
CN107740770A (zh) 一种小型冲压注塑自吸泵
CN112096617B (zh) 立式自吸泵
CN102322424B (zh) 喷射式自吸离心水泵
CN101586567A (zh) 直联式立式自吸离心泵
CN112922844B (zh) 一种自吸离心泵
CN209687725U (zh) 一种高自吸性能的自吸泵
CN212202496U (zh) 泵盖处带有气液分离器的卧式自吸泵
CN212867951U (zh) 立式导叶式自吸离心泵
CN201232644Y (zh) 直联式立式自吸离心泵
CN201475048U (zh) 自吸喷射泵的防空气倒流式导流罩
CN207906082U (zh) 一种新型自吸式离心泵
CN215521294U (zh) 一种立式自吸离心泵
CN212643085U (zh) 一种低噪音旋涡自吸泵
CN206917866U (zh) 一种外置射流装置的大流量自吸喷灌泵
CN202056105U (zh) 一种新型的离心泵螺旋形压水室
CN214698360U (zh) 一种带阀的射流式自吸离心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