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96987U - 一种优化型建筑结构钢架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优化型建筑结构钢架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96987U
CN214696987U CN202023315424.7U CN202023315424U CN214696987U CN 214696987 U CN214696987 U CN 214696987U CN 202023315424 U CN202023315424 U CN 202023315424U CN 214696987 U CN214696987 U CN 2146969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earing
template
internal thread
steel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1542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昱函
秦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Jinan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Jin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Jinan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Jinan
Priority to CN20202331542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969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969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969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优化型建筑结构钢架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和第一U型板,底座一侧固定连接有立板,螺纹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盘,第一齿轮盘上啮合连接有链条,链条一端内部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盘,第二齿轮盘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第一U型板固定连接在内螺纹筒的上方,第二U型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U型板,第三U型板卡合连接在钢架本体的上方一侧。该优化型建筑结构钢架支撑装置设置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使内螺纹筒在凹槽内移动,而内螺纹筒在移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一U型板移动,第一U型板移动改变支撑杆的倾角,从而改变支撑杆的支撑高度,进而能够根据建筑结构钢架的高度进行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优化型建筑结构钢架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优化型建筑结构钢架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结构钢架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钢结构容易锈蚀,一般钢结构要除锈、镀锌或涂料,且要定期维护,在将建筑结构钢架搭建完成后,需要使用支撑装置对建筑结构钢架进行支撑,防止建筑结构钢架倾倒。
而目前建筑结构钢架所使用的支撑装置,不便于根据高度进行调节,且支撑不太稳定,支撑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优化型建筑结构钢架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建筑结构钢架所使用的支撑装置,不便于根据高度进行调节,且支撑不太稳定,支撑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优化型建筑结构钢架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和第一U型板,底座一侧固定连接有立板,立板内螺纹连接有螺钉,螺钉的一端穿过立板固定连接在钢架本体一侧,底座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壁上固定连接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内螺纹筒,内螺纹筒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滑槽开设在凹槽内侧壁上,螺纹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盘,第一齿轮盘上啮合连接有链条,链条一端内部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盘,第二齿轮盘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底座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
第一U型板固定连接在内螺纹筒的上方,第一U型板内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在第三轴承的下方,第三轴承固定连接在第三转轴内,第三转轴固定连接在第二U型板内,第二U型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U型板,第三U型板卡合连接在钢架本体的上方一侧。
优选的,螺钉在立板上等距离设置有三组,且螺钉的长度远大于立板的厚度,并且立板关于底座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
优选的,凹槽、第一转轴、螺纹杆、内螺纹筒和第一齿轮盘在底座上等距离设置有六组,且六组凹槽、第一转轴、螺纹杆、内螺纹筒和第一齿轮盘与链条、第二齿轮盘、电机构成联动结构。
优选的,第一U型板、第二转轴、第二轴承、支撑杆、第三轴承、第三转轴和第二U型板构成旋转结构,且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连接。
优选的,第三U型板,包括内螺纹孔、T形螺栓、第四转轴、第四轴承、夹板、放置槽、滚轮,第三U型板内开设有内螺纹孔,内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T形螺栓,T形螺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四轴承内,第四轴承固定连接在夹板一侧,夹板另一侧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设置有滚轮。
优选的,内螺纹孔、T形螺栓、第四转轴、第四轴承和夹板关于第三U型板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两组T形螺栓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U型板内部长度。
该优化型建筑结构钢架支撑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有益效果1.设置有第三U型板,且第三U型板,包括内螺纹孔、T形螺栓、第四转轴、第四轴承、夹板、放置槽、滚轮,并且内螺纹孔、T形螺栓、第四转轴、第四轴承和夹板关于第三U型板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首先,将第三U型板卡在钢架本体一侧,然后,旋转两组T形螺栓,由于第四转轴和第四轴承的作用夹板不会跟随T形螺栓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向内推动两组夹板,通过调节两组夹板之间的距离,将第三U型板固定在钢架本体一侧。
有益效果2.设置有立板、螺钉、液压杆,将第三U型板固定在钢架本体一侧之后,向上通过滚轮在钢架本体上推动第三U型板,使支撑杆的末端与第二轴承接触,然后,将支撑杆的末端与第二轴承焊接,焊接完成后,通过螺钉穿过立板将底座固定在钢架本体上,然后启动液压杆,液压杆的一端插入地面,从而更加牢固的将底座的位置固定。
有益效果3.设置第一轴承、螺纹杆、内螺纹筒、第一齿轮盘、链条、第二齿轮盘、电机、第一U型板、第二转轴、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和第三转轴,当底座固定完成后,完成对钢架本体的支撑,当钢架本体还需要向上增加高度时,启动电机,电机通过第二齿轮盘带动链条转动,链条通过第一齿轮盘和第一轴承、第一转轴的作用带动螺纹杆转动,由于两侧滑块和滑槽的作用内螺纹筒不会跟随螺纹杆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内螺纹筒在凹槽内移动,而内螺纹筒在移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一U型板移动,第一U型板移动时通过第二转轴、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和第三转轴改变支撑杆的倾角,从而改变支撑杆的支撑高度,进而能够根据建筑结构钢架的高度进行调节,使支撑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U型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立板;3、螺钉;4、凹槽;5、第一轴承;6、第一转轴;7、螺纹杆;8、内螺纹筒;9、滑块;10、滑槽;11、第一齿轮盘;12、链条;13、第二齿轮盘;14、电机;15、液压杆;16、第一U型板;17、第二转轴;18、第二轴承;19、支撑杆;20、第三轴承;21、第三转轴;22、第二U型板;23、第三U型板;2301、内螺纹孔;2302、T形螺栓;2303、第四转轴;2304、第四轴承;2305、夹板;2306、放置槽;2307、滚轮;24、钢架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优化型建筑结构钢架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立板2、螺钉3、凹槽4、第一轴承5、第一转轴6、螺纹杆7、内螺纹筒8、滑块9、滑槽10、第一齿轮盘11、链条12、第二齿轮盘13、电机14、液压杆15、第一U型板16、第二转轴17、第二轴承18、支撑杆19、第三轴承20、第三转轴21、第二U型板22、第三U型板23、钢架本体24。
底座1一侧固定连接有立板2,立板2内螺纹连接有螺钉3,螺钉3在立板2上等距离设置有三组,且螺钉3的长度远大于立板2的厚度,并且立板2关于底座1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使螺钉3能够穿过立板2与钢架本体24连接,螺钉3的一端穿过立板2固定连接在钢架本体24一侧,底座1上开设有凹槽4,凹槽4内壁上固定连接第一轴承5,第一轴承5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6,第一转轴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7,螺纹杆7上螺纹连接有内螺纹筒8,内螺纹筒8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9,滑块9滑动连接在滑槽10内,滑槽10开设在凹槽4内侧壁上,螺纹杆7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盘11,第一齿轮盘11上啮合连接有链条12,链条12一端内部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盘13,第二齿轮盘13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4,凹槽4、第一转轴6、螺纹杆7、内螺纹筒8和第一齿轮盘11在底座1上等距离设置有六组,且六组凹槽4、第一转轴6、螺纹杆7、内螺纹筒8和第一齿轮盘11与链条12、第二齿轮盘13、电机14构成联动结构,使电机14能够带动螺纹杆7转动,电机14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底座1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15。
第一U型板16固定连接在内螺纹筒8的上方,第一U型板16内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7,第二转轴17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18,第二轴承18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9,支撑杆19的顶端固定连接在第三轴承20的下方,第三轴承20固定连接在第三转轴21内,第三转轴21固定连接在第二U型板22内,第一U型板16、第二转轴17、第二轴承18、支撑杆19、第三轴承20、第三转轴21和第二U型板22构成旋转结构,且支撑杆19的两端分别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二轴承18和第三轴承20连接,使连接更加稳定,防止受到的压力过大,导致支撑杆19的两端分与第二轴承18和第三轴承20分离,第二U型板2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U型板23。
第三U型板23,包括内螺纹孔2301、T形螺栓2302、第四转轴2303、第四轴承2304、夹板2305、放置槽2306、滚轮2307,第三U型板23内开设有内螺纹孔2301,内螺纹孔2301内螺纹连接有T形螺栓2302,T形螺栓23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转轴2303,第四转轴230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四轴承2304内,第四轴承2304固定连接在夹板2305一侧,夹板2305另一侧开设有放置槽2306,放置槽2306内设置有滚轮2307,内螺纹孔2301、T形螺栓2302、第四转轴2303、第四轴承2304和夹板2305关于第三U型板23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两组T形螺栓2302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U型板23内部长度,防止钢架本体24一侧过薄,导致第三U型板23无法稳定的夹持在钢架本体24上,第三U型板23卡合连接在钢架本体24的上方一侧。
该优化型建筑结构钢架支撑装置的工作原理:首先,将第三U型板23卡在钢架本体24一侧,然后,旋转两组T形螺栓2302,由于第四转轴2303和第四轴承2304的作用夹板2305不会跟随T形螺栓2302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向内推动两组夹板2305,通过调节两组夹板2305之间的距离,将第三U型板23固定在钢架本体24一侧,然后,将第三U型板23固定在钢架本体24一侧之后,向上通过滚轮2307在钢架本体24上推动第三U型板23,使支撑杆19的末端与第二轴承18接触,然后,将支撑杆19的末端与第二轴承18焊接,焊接完成后,通过螺钉3穿过立板2将底座1固定在钢架本体24上,然后启动液压杆15,液压杆15的一端插入地面,从而更加牢固的将底座1的位置固定,最后,当底座1固定完成后,完成对钢架本体24的支撑,当钢架本体24还需要向上增加高度时,启动电机14,电机14通过第二齿轮盘13带动链条12转动,链条12通过第一齿轮盘11和第一轴承5、第一转轴6的作用带动螺纹杆7转动,由于两侧滑块9和滑槽10的作用内螺纹筒8不会跟随螺纹杆7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内螺纹筒8在凹槽4内移动,而内螺纹筒8在移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一U型板16移动,第一U型板16移动时通过第二转轴17、第二轴承18、第三轴承20和第三转轴21改变支撑杆19的倾角,从而改变支撑杆19的支撑高度,进而能够根据建筑结构钢架的高度进行调节,使支撑更加稳定,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优化型建筑结构钢架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和第一U型板(16),其特征在于:底座(1)一侧固定连接有立板(2),立板(2)内螺纹连接有螺钉(3),螺钉(3)的一端穿过立板(2)固定连接在钢架本体(24)一侧,底座(1)上开设有凹槽(4),凹槽(4)内壁上固定连接第一轴承(5),第一轴承(5)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6),第一转轴(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7),螺纹杆(7)上螺纹连接有内螺纹筒(8),内螺纹筒(8)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9),滑块(9)滑动连接在滑槽(10)内,滑槽(10)开设在凹槽(4)内侧壁上,螺纹杆(7)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盘(11),第一齿轮盘(11)上啮合连接有链条(12),链条(12)一端内部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盘(13),第二齿轮盘(13)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4),电机(14)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底座(1)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15);
第一U型板(16)固定连接在内螺纹筒(8)的上方,第一U型板(16)内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7),第二转轴(17)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18),第二轴承(18)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9),支撑杆(19)的顶端固定连接在第三轴承(20)的下方,第三轴承(20)固定连接在第三转轴(21)内,第三转轴(21)固定连接在第二U型板(22)内,第二U型板(2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U型板(23),第三U型板(23)卡合连接在钢架本体(24)的上方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型建筑结构钢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螺钉(3)在立板(2)上等距离设置有三组,且螺钉(3)的长度远大于立板(2)的厚度,并且立板(2)关于底座(1)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型建筑结构钢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凹槽(4)、第一转轴(6)、螺纹杆(7)、内螺纹筒(8)和第一齿轮盘(11)在底座(1)上等距离设置有六组,且六组凹槽(4)、第一转轴(6)、螺纹杆(7)、内螺纹筒(8)和第一齿轮盘(11)与链条(12)、第二齿轮盘(13)、电机(14)构成联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型建筑结构钢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U型板(16)、第二转轴(17)、第二轴承(18)、支撑杆(19)、第三轴承(20)、第三转轴(21)和第二U型板(22)构成旋转结构,且支撑杆(19)的两端分别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二轴承(18)和第三轴承(2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型建筑结构钢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U型板(23),包括内螺纹孔(2301)、T形螺栓(2302)、第四转轴(2303)、第四轴承(2304)、夹板(2305)、放置槽(2306)、滚轮(2307),第三U型板(23)内开设有内螺纹孔(2301),内螺纹孔(2301)内螺纹连接有T形螺栓(2302),T形螺栓(23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转轴(2303),第四转轴(230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四轴承(2304)内,第四轴承(2304)固定连接在夹板(2305)一侧,夹板(2305)另一侧开设有放置槽(2306),放置槽(2306)内设置有滚轮(230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优化型建筑结构钢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内螺纹孔(2301)、T形螺栓(2302)、第四转轴(2303)、第四轴承(2304)和夹板(2305)关于第三U型板(23)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两组T形螺栓(2302)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U型板(23)内部长度。
CN202023315424.7U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优化型建筑结构钢架支撑装置 Active CN2146969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15424.7U CN214696987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优化型建筑结构钢架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15424.7U CN214696987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优化型建筑结构钢架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96987U true CN214696987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61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15424.7U Active CN214696987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优化型建筑结构钢架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969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63948A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新型模板支架装置
CN109629825A (zh) 一种墙柱变截面时的铝合金模板及其设计方法
CN214696987U (zh) 一种优化型建筑结构钢架支撑装置
CN211818117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架设用固定装置
CN217965648U (zh) 一种钢管焊接用定位装置
CN215803366U (zh) 建筑斜支撑结构
CN212217618U (zh) 一种钢结构焊接用支撑结构
CN112196125A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用固定连接机构
CN218745765U (zh) 一种用于提高钢结构焊接时稳定性的装置
CN212170189U (zh) 一种钢结构紧固加工工装
CN215659831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加工的固定装置
CN217727633U (zh) 一种钢结构焊接成型排布固定夹具
CN217353726U (zh) 一种支撑稳定的钢结构网架预埋杆
CN111021713A (zh) 一种新型混凝土预埋螺栓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16428581U (zh) 一种钢梁连接件结构
CN215200401U (zh) 一种钢结构焊接装置
CN116084743B (zh) 一种轻质双曲薄壳钢结构支撑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10703412U (zh) 一种保证钢柱安装精度的装配式调节器
CN219901887U (zh) 一种钢结构防倾倒夹具
CN220922085U (zh) 一种网架加工定位夹具
CN214980390U (zh) 一种钢结构加工用钢材固定装置
CN212794535U (zh) 一种钢结构制品加工用夹具
CN213573088U (zh) 一种便捷型钢梁装配定位连接件
CN217045175U (zh) 一种汽车纵梁总成焊接夹具
CN214134617U (zh) 一种可保证平整度的墙体铝合金模板焊接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