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96829U - 基于smw工法桩的地下室单侧支模的连接节点结构 - Google Patents

基于smw工法桩的地下室单侧支模的连接节点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96829U
CN214696829U CN202120866319.8U CN202120866319U CN214696829U CN 214696829 U CN214696829 U CN 214696829U CN 202120866319 U CN202120866319 U CN 202120866319U CN 214696829 U CN214696829 U CN 214696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ment
construction method
wall
smw construction
sm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6631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遥昊
龚威
王力伟
王振宇
杨怀亮
李鑫
徐绍勇
顾鹏燕
朱建
马春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6631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968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96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968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SMW工法桩的地下室单侧支模的连接节点结构,包括地下室内衬墙(11)、地下室底板(12)、内斜撑系统(21)、立柱(22)、若干个螺杆(23)、墙体(3)、SMW工法桩(4)、横向连接筋(5)和搭接筋(6);墙体地下室内衬墙外壁砌筑,SMW工法桩在墙体外侧形成围护结构,SMW工法桩内的H型钢通过开口外露,横向连接筋固定在外露的H型钢上;搭接筋一端呈钩状并连横向连接筋,另一端延伸至地下室内衬墙内并连螺杆。本实用新型能在地下室单侧支模体系与SMW工法桩形成的围护结构之间形成结构稳定且防水性能好的连接节点,在地下室内衬墙的外侧和内侧形成双重保障,有效提高地下室施工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基于SMW工法桩的地下室单侧支模的连接节点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支撑体系,尤其涉及一种基于SMW(Soil Mixing Wall,劲性水泥土墙)工法桩的地下室单侧支模的连接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地下结构的施工技术运用十分频繁,地下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双侧或单侧支模体系,起到临时支撑的作用,以提高施工安全性。当地下室外墙与基坑围护间间距过小,无法满足双侧支模的施工条件,且围护采用SMW工法桩时无法进行植筋时,通常采用单侧支模的施工模式。现有技术的内斜撑单侧支模体系是在地下室底板上间隔设置多根支撑柱,并在多根支撑柱之间设置斜撑系统,斜撑系统通过对拉螺栓与地下室内衬墙固定。随着设计的不断创新化,局部可能遇到形状怪异的地下室外墙,导致内斜撑单侧支模方法无法满足这种施工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SMW工法桩的地下室单侧支模的连接节点结构,能在地下室单侧支模体系与SMW工法桩形成的围护结构之间形成结构稳定且防水性能好的连接节点,在地下室内衬墙的外侧和内侧形成双重保障,有效提高地下室施工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SMW工法桩的地下室单侧支模的连接节点结构,包括由地下室内衬墙和地下室底板构成的地下室结构、内斜撑系统、立柱和若干个螺杆构成的内斜撑单侧支模体系;内斜撑单侧支模体系支撑在地下室内衬墙的内壁与地下室底板之间;
所述的基于SMW工法桩的地下室单侧支模的连接节点结构还包括墙体、SMW工法桩、横向连接筋和搭接筋;墙体沿地下室内衬墙的外壁砌筑在地下室底板上,若干根SMW工法桩施工在墙体外侧,形成围护结构,且SMW工法桩靠近墙体的一侧形成有若干个开口,使SMW工法桩内部的H型钢能通过若干个开口外露;若干根横向连接筋分别间隔设置在墙体与SMW工法桩之间,且若干根横向连接筋均焊接固定在SMW工法桩外露的H型钢上;若干根搭接筋的一端弯折呈钩状并分别与若干根横向连接筋对应连接,若干根搭接筋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地下室内衬墙内并与若干个螺杆对应连接。
所述的地下室内衬墙的外壁上设有防水层,防水层位于地下室内衬墙与墙体之间。
相互连接的所述的横向连接筋和搭接筋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横向连接筋与搭接筋垂直设置。
相互连接的所述的搭接筋的长度方向与螺杆的长度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的SMW工法桩的上部设有砼围檩,SMW工法桩的下端贯穿地下室底板。
所述的SMW工法桩上的开口数量、横向连接筋的数量和搭接筋的数量一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横向连接筋和搭接筋,在地下室单侧支模体系与SMW工法桩形成的围护结构之间形成结构稳定连接节点,在地下室内衬墙的外侧和内侧形成双重保障,有效提高地下室施工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横向连接筋和搭接筋,避免螺杆与SMW工法桩的H型钢的直接焊接,通过切断横向连接筋和搭接筋即可拔出H型钢,H型钢可回收再利用,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且H型钢拔出时不会破坏防水层,保证了地下室的防水效果。
3、本实用新型具有易于取材、耗材少、成本低等优点,尤其适合用于异形地下室外墙的支护结构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于SMW工法桩的地下室单侧支模的连接节点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1地下室内衬墙,12地下室底板,21内斜撑系统,22立柱,23螺杆,3墙体,4SMW工法桩,5横向连接筋,6搭接筋,7防水层,8砼围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附图1,一种基于SMW工法桩的地下室单侧支模的连接节点结构,包括由地下室内衬墙11和地下室底板12构成的地下室结构、内斜撑系统21、立柱22和若干个螺杆23构成的内斜撑单侧支模体系;内斜撑单侧支模体系支撑在地下室内衬墙11的内壁与地下室底板12之间。地下室结构和内斜撑单侧支模体系的施工方法可采用现有技术的常规施工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的基于SMW工法桩的地下室单侧支模的连接节点结构还包括墙体3、SMW工法桩4、横向连接筋5和搭接筋6;墙体3沿地下室内衬墙11的外壁砌筑在地下室底板12上,若干根SMW工法桩4施工在墙体3外侧,形成围护结构,且SMW工法桩4靠近墙体3的一侧形成有若干个开口(图中未示出),使SMW工法桩4内部的H型钢能通过若干个开口外露;若干根横向连接筋5分别间隔设置在墙体3与SMW工法桩4之间,且若干根横向连接筋5均焊接固定在SMW工法桩4外露的H型钢上;若干根搭接筋6的一端弯折呈钩状并分别与若干根横向连接筋5对应连接,若干根搭接筋6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地下室内衬墙11内并与若干个螺杆23对应连接。通过搭接筋6和横向连接筋5在SMW工法桩4的H型钢与内斜撑单侧支模体系的螺杆23之间形成连接体系,从而在地下室内衬墙11的内侧和外侧形成双重支撑,且避免了螺杆23直接与SMW工法桩4的H型钢焊接而导致的H型钢无法拔出、拔出后无法重新利用、以及拔出使破坏防水结构等问题,同时,通过两侧双重支撑确保了地下室内衬墙11的稳定,有利于保证地下室的安全施工。
所述的地下室内衬墙11的外壁上设有防水层7,防水层7位于地下室内衬墙11与墙体3之间。防水层7可采用防水毯、防水卷材等现有防水材料,提高防水效果。
相互连接的所述的横向连接筋5和搭接筋6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横向连接筋5与搭接筋6垂直设置,确保横向连接筋5和搭接筋6在SMW工法桩4与螺杆23之间的荷载传递。
相互连接的所述的搭接筋6的长度方向与螺杆23的长度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确保搭接筋6和螺杆23之间的荷载的直接传递。
所述的SMW工法桩4的上部设有砼围檩8,SMW工法桩4的下端贯穿地下室底板12,SMW工法桩4和砼围檩8形成有效的围护结构,有利于地下室结构的安全施工。
所述的SMW工法桩4上的开口数量、横向连接筋5的数量和搭接筋6的数量一致,确保了内斜撑系统21的加固有效性和可靠性,各个连接节点处的受力均匀。
本实用新型基于SMW工法桩的地下室单侧支模的连接节点结构的施工方法是:
在地下室内衬墙11施工时预埋搭接筋6,搭接筋6的一端延伸至地下室内衬墙11的外壁外侧,搭接筋6的预埋数量和间隔高度与内斜撑单侧支模体系的螺杆23保持一致,使内斜撑系统21通过立柱22和螺杆23支设时,每根搭接筋6的另一端均能与相应高度的螺杆23搭接固定,根据施工要求,螺杆23的间距通常为400-600mm。
在地下室内衬墙11的外侧用砖砌筑墙体3,同时在墙体3与地下室内衬墙11之间施工防水层7,提高防水性能。在墙体3外侧采用现有技术的SMW工法施工SMW工法桩4,形成地下室基坑的围护结构,SMW工法桩4的数量根据地下室结构的设计尺寸确定,并在SMW工法桩4的墙皮上开凿多个开口,使SMW工法桩4内部的H型钢通过开口外露。SMW工法桩4内部的H型钢的外部部位即为连接节点位置,SMW工法桩4墙皮上的开口数量及其间隔高度与搭接筋6的外露端保持一致。
在SMW工法桩4内部的H型钢上通过开口焊接固定横向连接筋5,横向连接筋5水平布设,横向连接筋5与SMW工法桩4和搭接筋6均垂直设置,横向连接筋5的数量与搭接筋6的数量保持一致。搭接筋6钩在横向连接筋5上并与横向连接筋5一一焊接固定,连接稳定可靠,使内斜撑单侧支模体系通过螺杆23、横向连接筋5、搭接筋6与SMW工法桩4连接,在地下室内衬墙11的内侧和外侧形成双重保障,确保地下室结构的施工安全。
在地下室结构施工结束后,可切断横向连接筋5与搭接筋6的连接,从而方便拔出SMW工法桩4的H型钢,H型钢能回收再利用,且拔出过程中不会破坏防水层7。
优选的,搭接筋6可采用直径为25mm的钢筋或钢管,横向连接筋5可采用直径为25mm的钢筋,易于取材,成本低。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SMW工法桩的地下室单侧支模的连接节点结构,包括由地下室内衬墙(11)和地下室底板(12)构成的地下室结构、内斜撑系统(21)、立柱(22)和若干个螺杆(23)构成的内斜撑单侧支模体系;内斜撑单侧支模体系支撑在地下室内衬墙(11)的内壁与地下室底板(12)之间;
其特征是:所述的基于SMW工法桩的地下室单侧支模的连接节点结构还包括墙体(3)、SMW工法桩(4)、横向连接筋(5)和搭接筋(6);墙体(3)沿地下室内衬墙(11)的外壁砌筑在地下室底板(12)上,若干根SMW工法桩(4)施工在墙体(3)外侧,形成围护结构,且SMW工法桩(4)靠近墙体(3)的一侧形成有若干个开口,使SMW工法桩(4)内部的H型钢能通过若干个开口外露;若干根横向连接筋(5)分别间隔设置在墙体(3)与SMW工法桩(4)之间,且若干根横向连接筋(5)均焊接固定在SMW工法桩(4)外露的H型钢上;若干根搭接筋(6)的一端弯折呈钩状并分别与若干根横向连接筋(5)对应连接,若干根搭接筋(6)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地下室内衬墙(11)内并与若干个螺杆(23)对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MW工法桩的地下室单侧支模的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地下室内衬墙(11)的外壁上设有防水层(7),防水层(7)位于地下室内衬墙(11)与墙体(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MW工法桩的地下室单侧支模的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是:相互连接的所述的横向连接筋(5)和搭接筋(6)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横向连接筋(5)与搭接筋(6)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MW工法桩的地下室单侧支模的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是:相互连接的所述的搭接筋(6)的长度方向与螺杆(23)的长度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MW工法桩的地下室单侧支模的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SMW工法桩(4)的上部设有砼围檩(8),SMW工法桩(4)的下端贯穿地下室底板(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MW工法桩的地下室单侧支模的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SMW工法桩(4)上的开口数量、横向连接筋(5)的数量和搭接筋(6)的数量一致。
CN202120866319.8U 2021-04-26 2021-04-26 基于smw工法桩的地下室单侧支模的连接节点结构 Active CN2146968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66319.8U CN214696829U (zh) 2021-04-26 2021-04-26 基于smw工法桩的地下室单侧支模的连接节点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66319.8U CN214696829U (zh) 2021-04-26 2021-04-26 基于smw工法桩的地下室单侧支模的连接节点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96829U true CN214696829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33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66319.8U Active CN214696829U (zh) 2021-04-26 2021-04-26 基于smw工法桩的地下室单侧支模的连接节点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968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214477A1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双钢管混凝土剪力墙及其装配方法
CN108612110A (zh) 一种地铁车站深基坑复合式支护施工方法
CN111335321B (zh) 一种地铁隧道上方的深基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395745A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3469803A (zh) 用于基坑支护的桩梁竖锚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2249179U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支撑体系
CN113187232A (zh) —种地下室外墙预反拉排架单侧支模体系搭设施工方法
CN214696829U (zh) 基于smw工法桩的地下室单侧支模的连接节点结构
CN111778990A (zh) 一种永临结合装配式内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17710803U (zh) 地下车库基础抗浮加固综合处治体系
CN207847150U (zh) 一种用于结构拆除和复建的临时设施
CN212506301U (zh) 一种永临结合装配式内支撑体系
CN108104506A (zh) 一种用于结构拆除和复建的临时设施及其施工方法
CN213062030U (zh) 一种组合钢管混凝土腰梁结构、预制件及连接节点
CN108193695A (zh) 一种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支撑及施工方法
CN210002862U (zh) 一种邻近既有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
CN210117724U (zh) 一种车库基础结构
CN114032967A (zh)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提前封闭的模板装置及模板支设方法
JPS5829922A (ja) 地下外壁の構築工法
CN108951643B (zh) 超高层深基坑地下室核心筒大跨度大区域换撑施工方法
CN113216606A (zh) 外墙单侧支模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07862947U (zh) 一种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支撑
CN112030986A (zh) 组合钢管混凝土腰梁结构、预制件、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CN108442406B (zh) 一种半逆作法基坑内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7353526U (zh) 一种深基坑单面模板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