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47150U - 一种用于结构拆除和复建的临时设施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结构拆除和复建的临时设施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847150U CN207847150U CN201721727086.3U CN201721727086U CN207847150U CN 207847150 U CN207847150 U CN 207847150U CN 201721727086 U CN201721727086 U CN 201721727086U CN 207847150 U CN207847150 U CN 2078471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l
- steel frame
- frame support
- truss
- support colum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结构拆除和复建的临时设施,包括安装于既有墙体上的室内钢框架支撑体系、外墙钢抱箍和角钢,所述室内钢框架支撑体系包括钢框架支撑柱、钢框架支撑梁、桁架式竖向剪刀撑以及桁架式水平剪刀撑,所述钢框架支撑柱竖向安装于条形基础梁上,所述钢框架支撑梁横向架设于所述钢框架支撑柱之间,所述桁架式竖向剪刀撑和桁架式水平剪刀撑分别交叉式固定于钢框架支撑柱或者钢框架支撑梁上,所述角钢连接所述室内钢框架支撑体系与所述外墙钢抱箍。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室内钢框架支撑体系及外墙钢抱箍对既有墙体进行临时加固,很好地确保了砖混结构在拆除和复建改造过程中既有墙体的稳定性、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结构拆除和复建的临时设施。
背景技术
砖混结构在拆除和复建改造过程中,为确保结构体系的安全和稳定,通常采用木结构、钢管脚手架及预压劲性钢结构等支撑体系,由下至上逐层施工各道临时支撑,再随着结构的复建由下至上逐层拆除各道临时支撑。木结构临时支撑具有取材方便、造价低、布置灵活等优点,但其承载力较低,易失稳,在超长超高结构的改建中较难形成稳定的抗侧体系,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承载力较大,装拆方便,搭设灵活,但搭设间距较密,很难为后续相应工序提供充足的操作面;劲性钢结构支撑具有优良的受力性能,设置数量少,实际安拆方便,但安拆过程中需要较大的操作面,在小空间结构拆除和改建过程中不宜使用。
针对上述不足,在砖混结构改建过程中,为确保超长超高保留墙体的安全、稳定,同时,为结构修缮加固预留出开阔的作业面,必须研究一种新的临时设施,以满足该类工程施工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结构拆除和复建的临时设施,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结构拆除和复建的临时设施,包括安装于既有墙体上的室内钢框架支撑体系、外墙钢抱箍和角钢,所述室内钢框架支撑体系包括钢框架支撑柱、钢框架支撑梁、桁架式竖向剪刀撑以及桁架式水平剪刀撑,所述钢框架支撑柱竖向安装于条形基础梁上,所述钢框架支撑梁横向架设于所述钢框架支撑柱之间,所述桁架式竖向剪刀撑和桁架式水平剪刀撑分别交叉式固定于钢框架支撑柱或者钢框架支撑梁上,所述角钢连接所述室内钢框架支撑体系与所述外墙钢抱箍。
较佳地,所述外墙钢抱箍包括紧贴墙面两侧竖向铺设的厚木板、沿外侧厚木板长边方向间隔设置的短木楞、沿内侧厚木板及外侧短木楞贴设的空心方钢管以及在所述既有墙体的窗洞处设置的对拉螺栓。
较佳地,所述外侧厚木板宽600mm,所述内侧厚木板宽300mm;沿所述外侧厚木板长边方向间隔300mm设置500×80×50mm短木楞,所述空心方钢管尺寸为200×200×6mm。
较佳地,所述角钢为斜置角钢或者水平角钢,所述斜置角钢或水平角钢的一端焊接在所述外墙钢抱箍上,另一端焊接在所述钢框架支撑柱或者所述钢框架支撑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结构拆除和复建的临时设施具有如下优点:
1、既有墙体在建筑改造过程中抗侧能力较弱,易出现失稳现象,通过支设室内钢框架支撑体系和外墙钢抱箍,将既有独立墙体变为稳定、安全、水平传力可靠的结构体系,既充分发挥了既有独立墙体的自立性,又保证了施工过程中墙体的稳定性和永久服役性能;
2、既有建筑内部结构拆除和复建过程中,随着楼板的分离逐层支设室内钢框架临时设施和外墙钢抱箍,钢框架支撑体系支设间距相对较大,支设时所需作业面相对较小,为结构修缮加固创造了开阔作业面,特别是后续楼层的拆除与分离不再受墙体结构安全性的限制,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对改建结构楼层标高及建筑功能的重新定义非常有利;
3、由室内钢框架支撑体系和外墙钢抱箍构成的临时设施,既不影响旧结构的拆除和新结构的复建,同时,可在所有结构拆除和复建完成后,由上至下,再行整体拆除,确保了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安全;
4、该临时设施形式简单,所需构件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工厂或现场加工制作,且制作和安装工艺简单,框架对撑安拆方便,构件周转利用率高,节约材料用量的同时加快了施工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用于结构拆除和复建的临时设施的立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用于结构拆除和复建的临时设施的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外墙钢抱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4和图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外墙钢抱箍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0-既有墙体、11-条形基础梁、12-内衬墙、13-窗洞;21-钢框架支撑柱、22-钢框架支撑梁、23-桁架式竖向剪刀撑、24-桁架式水平剪刀撑;30-外墙钢抱箍、31-厚木板、32-短木楞、33-空心方钢管、34-对拉螺栓;40-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附图均采用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结构拆除和复建的临时设施,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安装于既有墙体10上的室内钢框架支撑体系、外墙钢抱箍30和角钢40,所述室内钢框架支撑体系包括钢框架支撑柱21、钢框架支撑梁22、桁架式竖向剪刀撑23以及桁架式水平剪刀撑24,所述钢框架支撑柱21竖向安装于条形基础梁11上,所述钢框架支撑梁22横向架设于所述钢框架支撑柱21之间,所述桁架式竖向剪刀撑23和桁架式水平剪刀撑24分别交叉式固定于钢框架支撑柱21或者钢框架支撑梁22上,所述角钢40连接所述室内钢框架支撑体系与所述外墙钢抱箍30。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室内钢框架支撑体系及外墙钢抱箍30对既有墙体10进行临时加固,很好地确保了砖混结构在拆除和复建改造过程中既有墙体10的稳定性、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包含既有墙体、室内钢框架支撑体系及外墙钢抱箍30,对超长超高既有墙体,先行施工既有墙体底部的地基梁,实现既有墙体托换的同时,为室内钢框架支撑体系的支设提供基座。
较佳地,请重点参考图3,并结合图4和图5,所述外墙钢抱箍30包括紧贴墙面两侧竖向铺设的厚木板31、沿外侧厚木板长边方向间隔设置的短木楞32、沿内侧厚木板及外侧短木楞贴设的空心方钢管33以及在所述既有墙体10的窗洞13处设置的对拉螺栓34,具体地,所述外侧厚木板宽600mm,所述内侧厚木板宽300mm;沿所述外侧厚木板长边方向间隔300mm设置500×80×50mm短木楞,所述空心方钢管33尺寸为200×200×6mm。钢框架支撑端部以钢抱箍形式对既有墙体10进行加固时,墙面两侧贴放抱箍梁,窗洞13处布置对拉螺栓34进行两侧抱箍梁的拉结,形成完整的抱箍以固定墙体,抱箍梁和室内钢框架支撑体系可靠拉结,该节点连接方式通过对墙体形成环抱式支撑,避免保留墙体承受水平侧向力,确保墙体稳定。
较佳地,请重点参考图3至图5,所述角钢40为斜置角钢或者水平角钢,所述斜置角钢或水平角钢的一端焊接在所述外墙钢抱箍30上,另一端焊接在所述钢框架支撑柱21或者所述钢框架支撑梁22上。
当室内钢框架支撑体系与既有墙体10位置冲突时,可先调整支撑体系布置,如难以避开,则可先行施工相应保留区域的永久加固结构,如内衬墙12、扶壁柱等,形成足够可靠的结构刚度后,将室内钢框架支撑体系直接焊接在永久加固结构的预埋件上,与加固结构连接。
室内钢框架支撑体系选用方钢管,钢框架支撑梁22在平面形式上采取对撑,支撑距离过大时,通过设置桁架式水平剪刀撑24进行刚度加强;钢框架支撑柱21高度过大时,采取桁架式竖向剪刀撑23进行柱间支撑加固。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结构拆除和复建的临时设施的施工方法如下:
S10:在所述既有墙体10的内侧开挖基槽,施工墙体底部的条形基础梁11,并在其上预留钢框架支撑柱预埋件,待所述既有墙体10的内衬墙12施工完毕后安装底层钢框架支撑柱21;
S20:待底层钢框架支撑柱21安装完毕后,在墙体窗洞13上标高的下部支设所述钢框架支撑梁22,同步安装所述桁架式竖向剪刀撑23和桁架式水平剪刀撑24;
S30:待所述内衬墙12强度达到75%以上时,实施所述外墙钢抱箍30;
S40:焊接所述角钢40,实现所述室内钢框架支撑体系与所述外墙钢抱箍30的拉结;
S50:整个体系逐层向上支设,上下钢框架支撑柱21之间紧密焊接后,重复步骤S20至S40,直至整个临时设施支设完毕。
本实用新型中,由下至上逐层支设室内钢框架支撑体系,在楼层分离前完成相应区域钢框架支撑体系的安装,每层钢框架支撑柱、钢框架支撑梁及桁架式竖向剪刀撑和桁架式水平剪刀撑同时施工,连续设置,紧密焊接,直至形成安全可靠的支撑体系,从而保证室内钢框架支撑体系的整体性,形成自平衡受力体系。
较佳地,步骤S30中,实施所述外墙钢抱箍30的步骤如下:
S31:紧贴墙面两侧竖向铺设厚木板31;
S32:沿外侧厚木板长边方向间隔设置短木楞32;
S33:沿内侧厚木板及外侧短木楞贴设空心方钢管33;
S34:在所述既有墙体10的窗洞13处设置对拉螺栓34,形成所述外墙钢抱箍3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结构拆除和复建的临时设施,包括安装于既有墙体10上的室内钢框架支撑体系、外墙钢抱箍30和角钢40,所述室内钢框架支撑体系包括钢框架支撑柱21、钢框架支撑梁22、桁架式竖向剪刀撑23以及桁架式水平剪刀撑24,所述钢框架支撑柱21竖向安装于条形基础梁11上,所述钢框架支撑梁22横向架设于所述钢框架支撑柱21之间,所述桁架式竖向剪刀撑23和桁架式水平剪刀撑24分别交叉式固定于钢框架支撑柱21或者钢框架支撑梁22上,所述角钢40连接所述室内钢框架支撑体系与所述外墙钢抱箍30。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室内钢框架支撑体系及外墙钢抱箍30对既有墙体10进行临时加固,很好地确保了砖混结构在拆除和复建改造过程中既有墙体10的稳定性、安全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4)
1.一种用于结构拆除和复建的临时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既有墙体(10)上的室内钢框架支撑体系、外墙钢抱箍(30)和角钢(40),所述室内钢框架支撑体系包括钢框架支撑柱(21)、钢框架支撑梁(22)、桁架式竖向剪刀撑(23)以及桁架式水平剪刀撑(24),所述钢框架支撑柱(21)竖向安装于条形基础梁(11)上,所述钢框架支撑梁(22)横向架设于所述钢框架支撑柱(21)之间,所述桁架式竖向剪刀撑(23)和桁架式水平剪刀撑(24)分别交叉式固定于钢框架支撑柱(21)或者钢框架支撑梁(22)上,所述角钢(40)连接所述室内钢框架支撑体系与所述外墙钢抱箍(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结构拆除和复建的临时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钢抱箍(30)包括紧贴墙面两侧竖向铺设的厚木板(31)、沿外侧厚木板长边方向间隔设置的短木楞(32)、沿内侧厚木板及外侧短木楞贴设的空心方钢管(33)以及在所述既有墙体(10)的窗洞(13)处设置的对拉螺栓(3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结构拆除和复建的临时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厚木板宽600mm,所述内侧厚木板宽300mm;沿所述外侧厚木板长边方向间隔300mm设置500×80×50mm短木楞(32),所述空心方钢管尺寸为200×200×6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结构拆除和复建的临时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40)为斜置角钢或者水平角钢,所述斜置角钢或水平角钢的一端焊接在所述外墙钢抱箍(30)上,另一端焊接在所述钢框架支撑柱(21)或者所述钢框架支撑梁(22)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27086.3U CN207847150U (zh) | 2017-12-12 | 2017-12-12 | 一种用于结构拆除和复建的临时设施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27086.3U CN207847150U (zh) | 2017-12-12 | 2017-12-12 | 一种用于结构拆除和复建的临时设施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847150U true CN207847150U (zh) | 2018-09-11 |
Family
ID=63424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727086.3U Active CN207847150U (zh) | 2017-12-12 | 2017-12-12 | 一种用于结构拆除和复建的临时设施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84715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04506A (zh) * | 2017-12-12 | 2018-06-01 | 上海建工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结构拆除和复建的临时设施及其施工方法 |
-
2017
- 2017-12-12 CN CN201721727086.3U patent/CN20784715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04506A (zh) * | 2017-12-12 | 2018-06-01 | 上海建工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结构拆除和复建的临时设施及其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LU102302B1 (en) | Steel reinforcement cage for use in ventilation shaft diaphragm wall, and usage method | |
CN102635128A (zh) | 基础底板后浇带止水钢板组合结构及其支设方法 | |
CN111779248A (zh) | 高支模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4746892A (zh) | 托梁拆墙装置及托梁拆墙施工方法 | |
CN203834926U (zh) | 清水混凝土地下室外墙模板支模结构 | |
CN205348761U (zh) | 地下室无梁顶板上安装无基础升降机的加固结构 | |
CN212507296U (zh) | 高支模体系 | |
CN207847150U (zh) | 一种用于结构拆除和复建的临时设施 | |
CN206956979U (zh) | 一种带顶柱的一字型剪力墙 | |
CN108104506A (zh) | 一种用于结构拆除和复建的临时设施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1778990A (zh) | 一种永临结合装配式内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205369229U (zh) | 适用于人工挖孔桩钢筋笼安放的可行走式提升架 | |
CN111395745A (zh) | 一种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4831928B (zh) | 高空大跨度混凝土连体结构模板支撑钢平台施工方法 | |
CN103790376A (zh) | 用于双曲面建筑物施工的墙体模架及墙体的施工方法 | |
CN106592996A (zh) | 小洋房改造的施工方法 | |
CN207244633U (zh) | 基坑围护顶圈梁上砖砌挡土墙钢筋桁架加固系统 | |
CN113202185B (zh) | 一种节能建筑钢结构体系及其安装工艺 | |
CN106284372A (zh) | 一种电力沟整体浇注过程中顶板模板的支撑方法 | |
CN212506301U (zh) | 一种永临结合装配式内支撑体系 | |
CN202509530U (zh) | 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止水钢板组合结构 | |
CN106968432A (zh) | 超大悬臂阳台结构模板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424601B (zh) | 一种装配式结构叠合楼板混凝土浇筑抗浮装置及实施方法 | |
CN113356882A (zh) | 大断面隧道墙体支架和施工方法 | |
CN209907886U (zh) | 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楼梯施工平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