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89495U - 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及轨道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及轨道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689495U CN214689495U CN202120588238.6U CN202120588238U CN214689495U CN 214689495 U CN214689495 U CN 214689495U CN 202120588238 U CN202120588238 U CN 202120588238U CN 214689495 U CN214689495 U CN 21468949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derframe
- roof
- chassis
- vehicle body
- body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及轨道车辆,包括:底架,所述底架包括:端部底架、车钩安装座、底架边梁和底架横梁;所述端部底架和所述车钩安装座通过焊接形成一体底架组件;两个所述底架组件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底架边梁间隔设置于两个所述底架组件的两侧;多个所述底架横梁间隔设置于两个所述底架组件之间,并分别与两个所述底架边梁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及轨道车辆,通过将端部底架和车钩安装座采用全焊接结构,增大了不锈钢车体底架的承载能力,大大提高轨道车辆超负荷运营情况下的安全冗余及可靠性,降低运营维护成本,提高车辆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在轨道车辆领域,车体结构主要有不锈钢车体和铝合金车体两种,而不锈钢车体由于免油漆、环保、防火、耐高温等优点受到用户的青睐。
目前,按照设计要求,不锈钢车体应满足800KN的压缩载荷,但随着城市大规模发展,对轨道车辆安全性能的更高要求也愈显突出,因此,急需一种更大承载的不锈钢车体结构来满足轨道车辆在使用中的大承载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锈钢车体无法满足大承载需求的缺陷,通过将端部底架的牵引梁和车钩安装座采用全焊接结构,增大了不锈钢车体底架的承载能力,通过加高底架边梁高度,提高了整车垂向承载能力;通过加厚侧墙板厚度,提高了侧墙板受剪切能力;通过设置通长车顶侧罩板,提高了整车端部的纵向承载能力;通过增加车顶与侧墙、底架与侧墙间连接件,提高整车疲劳特性。以上创新点大大提高轨道车辆超负荷运营情况下的安全冗余及可靠性,降低运营维护成本,提高车辆使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轨道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锈钢车体无法满足大承载需求的缺陷,通过将端部底架的牵引梁和车钩安装座采用全焊接结构,增大了不锈钢车体底架的承载能力,通过加高底架边梁高度,提高了整车垂向承载能力;通过加厚侧墙板厚度,提高了侧墙板受剪切能力;通过设置通长车顶侧罩板,提高了整车端部的纵向承载能力;通过增加车顶与侧墙、底架与侧墙间连接件,提高整车疲劳特性。以上创新点大大提高轨道车辆超负荷运营情况下的安全冗余及可靠性,降低运营维护成本,提高车辆使用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包括:底架,所述底架包括:端部底架、车钩安装座、底架边梁、底架横梁和波纹底板;
所述端部底架和所述车钩安装座通过焊接形成一体底架组件;
两个所述底架组件间隔设置;
两个所述底架边梁间隔设置于两个所述底架组件的两侧;
多个所述底架横梁间隔设置于两个所述底架组件之间,并分别与两个所述底架边梁连接;
所述波纹底板至少铺设于所述端部底架和所述底架横梁的上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上翻结构,所述上翻结构在所述底架边梁的顶面一侧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设置。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架边梁的实施方式,通过所述全焊接的端部底架及在底架边梁上设置上翻结构,实现了对底架边梁承载能力的提升,使得不锈钢车体能够满足1200KN以上的压缩载荷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上翻结构是底架边梁的一部分,底架边梁通过折弯形成的一体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翻结构与所述底架边梁一体折弯成型。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翻结构的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侧墙,两个所述侧墙沿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架的两侧;
其中,所述侧墙与所述上翻结构抵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侧墙的实施方式,通过将侧墙设置为与上翻结构抵接,实现了底架边梁乃至底架通过上翻结构实现对侧墙的承载,通过设置上翻结构增大了底架边梁乃至底架的承载力。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侧墙采用1.5至2mm厚的不锈钢板,并且采用点焊或激光焊工艺连接,以提高侧墙抗剪切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一连接板,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板间隔设置,并分别与所述侧墙的立柱内表面和所述底架边梁的上表面连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连接板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增加了侧墙与底架边梁连接的稳定性,增加不锈钢车体的抗扭转和抗横摆能力,有效提高不锈钢车体的疲劳特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端墙,两个所述端墙沿所述底架的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架的两端。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墙的实施方式,端墙在应用中还包括角柱、门立柱、端墙板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车顶,所述车顶在所述底架的上方分别与所述侧墙和所述端墙连接;
其中,所述车顶包括:车顶平台、波纹顶板、车顶弯梁和侧罩板;
多个所述车顶平台和多个所述波纹顶板交错设置形成所述车顶的上表面;
多个所述车顶弯梁间隔设置于所述波纹顶板的下表面;
两个所述侧罩板沿所述车顶平台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车顶的两侧。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顶的实施方式,通过在车顶的两侧设置侧罩板,实现了对车顶强度的增强。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侧罩板为通长辊压不锈钢罩板加内置小弯梁点焊整体承受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侧罩板为不锈钢辊压制成的板状结构,且沿所述车顶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弧形;
其中,所述侧罩板靠近所述车顶弯梁一侧设置有朝向车体内部一侧翻折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车顶弯梁抵接;
所述侧罩板靠近所述侧墙一侧设置有朝向车体外部一侧卷曲的第二翻边。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侧罩板的实施方式,通过对侧罩板形状的设置,使得侧罩板与车顶弯梁抵接部分为弯折结构,而与侧板模块连接部分为外翻结构,增加车体侧罩板垂向刚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翻边形成雨檐,增加车体侧罩板垂向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对应所述车顶弯梁一一对应设置;
其中,所以第二连接件分别与所述侧墙上边梁内表面和所述车顶弯梁的侧面抵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二连接件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二连接件,使得从不锈钢车体内部形成对车顶和侧墙的支撑,增加不锈钢车体抗扭转和抗横摆能力,有效提高不锈钢车体的疲劳特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具有上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及轨道车辆,通过将端部底架和车钩安装座采用集成一体的全焊接结构,增大了不锈钢车体底架的承载能力,大大提高轨道车辆超负荷运营情况下的安全冗余及可靠性,降低运营维护成本,提高车辆使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不锈钢车体结构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不锈钢车体结构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不锈钢车体结构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不锈钢车体结构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之四;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不锈钢车体结构中,侧罩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不锈钢车体结构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之五;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不锈钢车体结构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之六;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不锈钢车体结构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之七。
附图标记:
10、底架; 11、端部底架; 12、车钩安装座;
13、底架边梁; 131、上翻结构; 14、底架横梁;
15、波纹底板; 20、侧墙; 21、立柱;
22、上边梁; 30、端墙; 40、车顶;
41、车顶平台; 42、波纹顶板; 43、车顶弯梁;
44、侧罩板; 441、第一翻边; 442、第二翻边;
50、第一连接板; 60、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如图1至图8所示,本方案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包括:底架10,底架10包括:端部底架11、车钩安装座12、底架边梁13和底架横梁14;端部底架11和车钩安装座12通过焊接形成一体底架组件;两个底架组件间隔设置;两个底架边梁13间隔设置于两个底架组件的两侧;多个底架横梁14间隔设置于两个底架组件之间,并分别与两个底架边梁13连接。
详细来说,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锈钢车体无法满足大承载需求的缺陷,通过将端部底架11和车钩安装座12采用全焊接结构,增大了不锈钢车体底架的承载能力,大大提高轨道车辆超负荷运营情况下的安全冗余及可靠性,降低运营维护成本,提高车辆使用效率。
优选地,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为不锈钢车体结构,其中,不锈钢车体结构采用碳钢。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底架10还包括波纹底板15,波纹底板15至少铺设于端部底架11和底架横梁14的上表面。波纹底板15上方用于铺设地板。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上翻结构131,上翻结构131在底架边梁13的顶面一侧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设置。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架边梁13的实施方式,通过全焊的接端部底架11及在底架边梁13上设置上翻结构131,实现了对底架边梁13承载能力的提升,使得不锈钢车体能够满足1200KN以上的压缩载荷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上翻结构131是底架边梁13的一部分,底架边梁13通过折弯形成的一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上翻结构131与底架边梁13为一体折弯成型。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翻结构131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侧墙20,两个侧墙20沿底架10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底架10的两侧;其中,侧墙20与上翻结构131抵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侧墙20的实施方式,通过将侧墙20设置为与上翻结构131抵接,实现了底架边梁13乃至底架10通过上翻结构131实现对侧墙20的承载,通过设置上翻结构131增大了底架边梁13乃至底架10的承载力。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侧墙20采用1.5至2mm厚的不锈钢板,并且采用点焊或激光焊工艺连接,以提高侧墙20抗剪切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连接板50,多个第一连接板50间隔设置,并分别与侧墙20的立柱21内表面和底架边梁13的上表面连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连接板50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50,增加了侧墙20与底架边梁13连接的稳定性,增加不锈钢车体的抗扭转和抗横摆能力,有效提高不锈钢车体的疲劳特性。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端墙30,两个端墙30沿底架10的宽度方向设置于底架10的两端。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墙30的实施方式,端墙30在应用中还包括角柱、门立柱、端墙板等。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车顶40,车顶40在底架10的上方分别与侧墙20和端墙30连接;其中,车顶40包括:车顶平台41、波纹顶板42、车顶弯梁43和侧罩板44;多个车顶平台41和多个波纹顶板42交错设置形成车顶40的上表面;多个车顶弯梁43间隔设置于波纹顶板42的下表面;两个侧罩板44沿车顶平台4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车顶40的两侧。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顶40的实施方式,通过在车顶40的两侧设置侧罩板44,实现了对车顶40强度的增强。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侧罩板44为通长辊压不锈钢罩板加内置小弯梁点焊整体承受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侧罩板44为不锈钢辊压制成的板状结构,且沿车顶40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弧形;其中,侧罩板44靠近车顶弯梁43一侧设置有朝向车体内部一侧翻折的第一翻边441,第一翻边441与车顶弯梁43抵接;侧罩板44靠近侧墙20一侧设置有朝向车体外部一侧卷曲的第二翻边442。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侧罩板44的实施方式,通过对侧罩板44形状的设置,使得侧罩板44与车顶弯梁43抵接部分为弯折结构,而与侧板模块连接部分为外翻结构,增加车体侧罩板44垂向刚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连接件60,第二连接件60对应车顶弯梁43一一对应设置;其中,所以第二连接件60分别与侧墙20的上边梁22内表面和和车顶弯梁43的侧面抵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二连接件60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二连接件60,使得从不锈钢车体内部形成对车顶40和侧墙20的支撑,增加不锈钢车体抗扭转和抗横摆能力,有效提高不锈钢车体的疲劳特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本方案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具有上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
详细来说,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轨道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锈钢车体无法满足大承载需求的缺陷,通过将端部底架11和车钩安装座12采用全焊接结构,增大了不锈钢车体底架的承载能力,大大提高轨道车辆超负荷运营情况下的安全冗余及可靠性,降低运营维护成本,提高车辆使用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所述底架包括:端部底架、车钩安装座、底架边梁和底架横梁;
所述端部底架和所述车钩安装座通过焊接形成一体底架组件;
两个所述底架组件间隔设置;
两个所述底架边梁间隔设置于两个所述底架组件的两侧;
多个所述底架横梁间隔设置于两个所述底架组件之间,并分别与两个所述底架边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翻结构,所述上翻结构在所述底架边梁的顶面一侧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结构与所述底架边梁一体折弯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墙,两个所述侧墙沿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架的两侧;
其中,所述侧墙与所述上翻结构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板,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板间隔设置,并分别与所述侧墙的立柱内表面和所述底架边梁的上表面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墙,两个所述端墙沿所述底架的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架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顶,所述车顶在所述底架的上方分别与所述侧墙和所述端墙连接;
其中,所述车顶包括:车顶平台、波纹顶板、车顶弯梁和侧罩板;
多个所述车顶平台和多个所述波纹顶板交错设置形成所述车顶的上表面;
多个所述车顶弯梁间隔设置于所述波纹顶板的下表面;
两个所述侧罩板沿所述车顶平台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车顶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罩板为不锈钢辊压制成的板状结构,且沿所述车顶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弧形;
其中,所述侧罩板靠近所述车顶弯梁一侧设置有朝向车体内部一侧翻折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车顶弯梁抵接;
所述侧罩板靠近所述侧墙一侧设置有朝向车体外部一侧卷曲的第二翻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对应所述车顶弯梁一一对应设置;
其中,所以第二连接件分别与所述侧墙的上边梁内表面和所述车顶弯梁的侧面抵接。
10.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88238.6U CN214689495U (zh) | 2021-03-23 | 2021-03-23 | 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及轨道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88238.6U CN214689495U (zh) | 2021-03-23 | 2021-03-23 | 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及轨道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689495U true CN214689495U (zh) | 2021-11-12 |
Family
ID=78526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588238.6U Active CN214689495U (zh) | 2021-03-23 | 2021-03-23 | 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及轨道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689495U (zh) |
-
2021
- 2021-03-23 CN CN202120588238.6U patent/CN21468949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604650U (zh) | 不锈钢轨道车辆端墙结构 | |
CN107745719B (zh) | 轨道车辆车体结构 | |
CN213292296U (zh) | 一种铁路车辆、铁路车辆的底架及侧梁 | |
CN206067886U (zh) | 一种纯电动微型卡车车架 | |
CN105946977A (zh) | 汽车车身骨架 | |
CN112977500B (zh) |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司机室骨架 | |
CN214689495U (zh) | 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及轨道车辆 | |
JP2002542102A (ja) | 車両用荷重担持構造 | |
CN202657037U (zh) | 机车车体侧墙及具有其的机车 | |
CN217918113U (zh) | 车身侧部结构及敞篷汽车 | |
CN114228842B (zh) | 新能源物流车、车厢和底架总成 | |
CN216761926U (zh) | 新能源物流车和车厢 | |
CN112026808B (zh) | 侧墙单元、车体及轨道车辆 | |
CN215904485U (zh) | 一种司机室骨架及轨道车辆 | |
CN113306628A (zh) | 铝合金车架组合式纵梁 | |
CN104512655A (zh) | 集装箱底架及集装箱的鹅颈槽结构 | |
CN219927881U (zh) | 车架及电动三轮车 | |
CN220518109U (zh) | 一种轻量化后卸车 | |
CN219277646U (zh) | A柱与门槛梁的连接结构及车辆 | |
CN213292455U (zh) | 厢体前板弧形结构 | |
CN219312893U (zh) | U型自卸车侧厢板、侧厢、车厢及自卸车 | |
CN212195647U (zh) | 工程车专用侧板 | |
CN114475816B (zh) | 新能源物流车和车厢 | |
CN219584285U (zh) | 一种副车架结构和汽车 | |
CN221678715U (zh) | 车体结构及轨道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