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77245U - 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77245U
CN214677245U CN202021720791.2U CN202021720791U CN214677245U CN 214677245 U CN214677245 U CN 214677245U CN 202021720791 U CN202021720791 U CN 202021720791U CN 214677245 U CN214677245 U CN 214677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outer tube
area
light
lumin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2079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幼伟
谢万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Chuangrong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Chuangro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Chuangrong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Chuangro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2079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77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77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77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包括漂尾组件、电池和漂身组件,所述漂尾组件依次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和所述漂身组件,所述漂尾组件包括外管、光纤、保护套、LED发光元件以及密封圈,所述外管为中空管状,所述光纤插入所述外管的内孔,形成内外装配关系,所述光纤具有沿轴线方向间隔排列多个发光区和多个非发光区,所述光纤非发光区与所述外管隔色区通过组合达到夜间漂目可辨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 浮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日夜双用的电子浮漂。
背景技术
电子浮漂主要用于夜间或环境光昏暗不易识别浮漂漂目变化的场景下。图1展示一种典型的日用漂解决方案,主要由漂尾90、漂身91和漂脚92组成,通过粘胶打磨成型,漂尾90从所示漂尾尖端到漂尾根部,依次通过刷漆在漂尾90外表面制成色区902、色区903,所述色区902和色区903交替排布,且在交界处涂有隔色区901,所述色区902和所述色区903为彩色,且颜色不同,所述隔色区901为深色,通常选用黑色,所述色区901、902、903共同形成漂尾的漂目。日用漂典型的特征是所述隔色区901的宽度窄,通常3毫米左右,漂尾90刚性足、弹性好,不易损坏。
而针对夜用的电子漂,如图2展示了一种典型的电子漂的解决方案,主要由光纤83、套在光纤外侧的透明保护管80、漂身81以及漂脚82构成。所述漂身81内部还有对应的LED发光元件以及电池,所述漂脚82与漂身81通过粘接和打磨处理固定在一起。所述光纤83为导光部件,常用材质为PMMA塑料,相比日用漂漂尾的材料,PMMA材料易损,刚性差一些,因此在光纤83的外侧加一个透明保护管80,起到保护光纤和提高刚性等作用。所述光纤83上从漂尾尖端到漂尾根部依顺序重复涂有色区832、隔色区 831以及色区833,从而形成漂目。色区832和833表面刻画发光区以让光照射出来。电子漂典型的特征是隔色区801相比日用漂的隔色区901宽度更宽,通常10毫米左右,电子漂隔色区831加宽的目的是在夜晚环境下,使人的肉眼能分辨出色区832和色区 833,避免肉眼观察漂尾发光后效果是连在一起,无日用漂漂目的清晰分辨效果。
目前现有公布的电子浮漂,大多仅仅为夜间使用,其典型的技术缺陷有,一方面彩色漂目之间间隔大,若太近则夜间发光后浮漂在水中人眼不易分辨漂目界限,从而不易清晰识别漂目动作变化;一方面由于光纤质地相对而言刚性欠缺,所以通常选择使用更粗一些的光纤制作漂尾,漂尾越粗,灵敏度也会降低,即使是采取细光纤外加PC透明外管的组合方式,虽然能提高刚性,但是也没有解决上述漂目间隔大的缺陷。在现有技术中,也公布了日夜兼用的电子浮漂技术,除去可换漂尾的技术方案,实现同一只浮漂日夜两个环境中使用,同时又能兼顾日用效果和夜用效果还比较少。现有技术如专利 CN209628432U所示方案,虽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日用需求和夜间需求,但是具有一定的不足,如外管直径大小不断切换而造成灵敏度变化过渡不连续,夜间漂目间隔合适但日用漂目间隔由于无隔色区而改变日用漂的使用习惯,降低了日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提及的现有技术缺点,提出了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包括漂尾组件、电池和漂身组件,所述漂尾组件依次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和所述漂身组件,所述漂尾组件包括外管、光纤、保护套、LED发光元件以及密封圈,所述外管为中空管状,所述光纤插入所述外管的内孔,形成内外装配关系,所述光纤靠近LED发光元件的一侧为光纤近端,远离LED发光元件的一侧为光纤远端。
具体的,所述光纤具有沿轴线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发光区,相邻两个发光区之间设置非发光区;所述非发光区外表面存在两种状态,镀膜状态和/或普通状态。
具体的,所述外管漂目上具有沿轴线方向间隔排列的色区,相邻两个色区之间有一个隔色区,所述隔色区轴向宽度为WⅠ;所述光纤对应的非发光区具有轴向宽度WⅡ,其尺寸关系为WⅡ≥WⅠ;径向投影观察,所述外管的隔色区宽度WⅠ与所述光纤的非发光区宽度WⅡ在轴线方向位置关系包括被包含关系或者部分重叠或者首尾拼接。
具体的,所述非发光区的镀膜状态,即在所述光纤非发光区表面增加镀膜层,所述镀膜层包括介质膜或金属膜,所述金属膜为反射型金属膜,包括铝膜。
具体的,绿色光到达所述介质膜镀膜层上会发生反射而不透过,且其他色系可见光到达所述介质膜镀膜层上会部分透过或者全部透过。
具体的,所述非发光区的普通状态,即在所述非发光区区域内从外侧径向方向进入的光可以穿过光纤,轴线方向进入的光在入射角满足全反射条件时会继续在光纤内反射而不向光纤外透出。
具体的,所述光纤靠近漂尾尖端的端面为尾部端面,所述尾部端面镀反射型金属膜,所述反射型金属膜包括铝膜。
具体的,光纤从光纤近端到临近的第一个发光区,此区域为剩余非发光区,所述剩余非发光区外表面等同于所述非发光区,也存在两种状态,镀膜状态或普通状态。
具体的,所述外管的隔色区宽度WⅠ尺寸为2至4毫米。
具体的,所述单个发光区外表面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反射单元;所述反射单元为光纤表面的凹坑或凹槽。
具体的,所述发光区最外侧表面有漆层,形成光纤的发光漂目。
具体的,所述光纤基材包括PMMA材质或PC材质。
具体的,所述发光区上对应凹坑状的反射单元,为激光工艺加工制造而成,环绕光纤外表面布置并相互间隔开的点状凹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方案提供的浮漂外管漂目基本和现有日用漂一致,外管漂目之间的间隔距离等同于传统日用漂,因此满足钓鱼人日用浮漂的使用要求。当浮漂在夜晚使用时,外管的漂目视觉效果弱化,此时主要依靠内部光纤发光形成新的发光漂目,而此时发光漂目间隔W (3)根据前述几种组合效果,WⅡ≤WⅢ≤WⅡ+WⅠ,从而加大了发光漂目间隔,便于夜间观察发光漂目清晰辨识漂目数量变化,并且以满足夜间钓鱼,另外,相比现有技术通过相邻三个发光漂目取消中间发光漂目发光,即跨漂目发光,从而达到漂目可辨但是明显降低灵敏度,本实用新型的非发光区和隔色区的组合技术特征,则可以完成第一目发光,间隔宽度WⅢ不发光,第二目发光的组合关系,即漂目接漂目发光,接近日用漂的使用习惯,可以更好实现同一只浮漂昼夜使用。同时,相比现有技术,采取刷漆的工艺实现非发光区的光路遮挡,其缺点在于漆面对光有吸收,将明显弱化光线强度,降低亮度,在电池容量稍微下降时,亮度将明显下降,影响使用体验,而本实用新型技术中,当非发光区采取普通状态的设计,光纤外表面未做其他表面二次加工处理,因此径向方向透光度能得到保证,在日用过程中,尤其是逆光使用时,观察漂目内侧光纤对应非发光区不会出现暗影,近处观察也没有暗影,效果更佳趋近于日用漂效果,同时,减少了额外的加工工艺处理,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当非发光区采取镀膜状态时,由于镀膜膜层可以阻断绿色光透过,所以可以更好的利用绿色光,提升绿光利用率,增亮发光漂目,增加电池使用时间,尤其是对应采取介质膜镀膜层的方案,还具有近似于普通状态的的径向透视穿透效果,减少了日用时逆光使用暗影,提升了作为日用漂使用时的使用效果。同时由于阻隔了绿色光在镀膜膜层区域向外透出,从而提升了发光漂目的分界清晰度,提高了夜晚使用分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日用普通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电子漂的发光示意图
图3为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的整体组成图
图4为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的整体爆炸图
图5为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的整体剖视图
图6为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的第一实施例外管光纤设计图
图7为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的第一实施例外管光纤组合图
图8A为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的第一实施例非发光区与隔色区完全重叠方式一配合图
图8B为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的第一实施例非发光区与隔色区完全重叠方式二配合图
图8C为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的第一实施例非发光区与隔色区部分重叠配合图
图8D为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的第一实施例非发光区与隔色区拼接配合图
图9A为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的第一实施例非发光区与隔色区完全重叠方式一发光示意图
图9B为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的第一实施例非发光区与隔色区完全重叠方式二发光示意图
图9C为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的第一实施例非发光区与隔色区部分重叠发光示意图
图9D为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的第一实施例非发光区与隔色区拼接发光示意图
图10、11为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的第一实施例图昼夜对比图
图12为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对应光纤的普通状态光路原理图
图13为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对应光纤的镀膜状态示意图
图14为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对应镀介质膜光路原理图
图15为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对应镀金属膜光路原理图
图16为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对应尾部端面一种形状镀膜光学示意图
图17为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对应尾部端面又一种形状镀膜光学示意图
图18为逆光使用浮漂时的场景示意图
图19为光纤非发光区采用普通状态结构逆光观察浮漂的效果图
图20为光纤非发光区采用介质膜镀膜结构逆光观察浮漂的效果图
图21为光纤非发光区采用反光金属膜镀膜逆光观察浮漂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如图3、4、5所展示,本方案所述电子浮漂包括内置LED发光组6的漂尾组件1000、漂身组件2000以及可方便装入漂尾组件接通LED发光元件6的电池7。所述漂身组件2000由漂身9、漂身内套8和漂脚10组成,通过粘胶一体成型设置。所述漂尾组件1000由外管1、光纤2、保护套3、漂尾座4、LED发光组6以及套在漂尾座上的密封圈5构成。所述保护套3为软性材质,通过粘胶固定在所述漂尾座4上,也可以通过二次注塑直接成型在所述漂尾座4上。所述光纤2 和外管1均插入漂尾座4,且外管1套在光纤2的外侧。所述LED发光组6由LED灯601和 LED灯座602组成。所述光纤2为导光材料,尤其如PMMA材料,所述外管1为透明塑料或半透明塑料材质,尤其是PC材质制成。
图6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对应第一外管110和第一光纤210的设计特征,具体的,所述第一外管110为中空外管且套在所述第一光纤210的外侧,所述第一外管110外表面从所述漂尾尖端向所述漂身9方向依次涂有多个色彩区域,即色区A 112、隔色区111、色区B 113,所述隔色区111介于色区A 112和色区B 113之间,形成单个外管色区组合;所述外管色区组合沿着漂尾轴线方向依次循环增加,形成多个外管漂目,所述第一外管110上的隔色区111具有宽度WⅠ,优选的,WⅠ为2至4毫米,所述色区A 112或者色区B 113的宽度明显比所述隔色区111宽,所述隔色区111主要起到色彩间隔作用,所述色区A 112和所述色区B 113颜色不一致。所述光纤210在靠近LED发光元件的一侧为光纤近端216,远离LED发光元件的一侧为光纤远端217,所述第一光纤210上从光纤远端 217向光纤近端216依次分布有多个发光区A'212、非发光区211、发光区B'213;所述发光区发光区A'212和发光区B'213对应光纤外表面通过二次刻痕形成近似螺旋线凹槽,形成反射单元215,起到反射光线使此区域向外发光的作用;所述发光区发光区发光区A' 212和发光区B'213在完成刻痕后,外表面还涂刷了带有色彩的漆层;所述非发光区211 介于所述发光区A’212和发光区B’213之间,形成单个光纤发光区组合;所述单个光纤发光区组合沿着轴线方向依次循环增加;所述光第一光纤210根据漂尾长度设计对应的光纤发光区组合数量,剩下表面区域即光纤近端216与第一个发光区A’212形成剩余非发光区214。所述非发光区211具有宽度WⅡ,对照所述隔色区WⅠ尺寸关系为WⅡ≥WⅠ。
图7展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光纤210和所述第一外管110安装形成漂尾组件时的组合效果。进一步,所述第一外管110为圆柱形直线管,具有同一外径Da1和同一内孔内径da1,所述内孔内径da1比所述第一光纤210的外径尺寸略大且间隙小,所述第一外管110靠近尖端采取头部密封处理。进一步参照图8A、9A、8B、9B、8C、9C、8D、9D所示,所述第一外管110上的隔色区111和所述第一光纤210上的非发光区211在轴线方向上的位置关系可以有四种组合形式,一种组合是所述隔色区111完全被包含在所述非发光区211内,且隔色区111与非发光区211前后端点分别具有距离LA和LB,形成完全重叠,此时整个夜间发光漂目的间隔宽度WⅢ=WⅡ;另一种组合是在前述组合模式下,让隔色区111一端和非发光区211一端靠齐,另一端包含在非发光区211内,形成完全重叠,此时整个夜间发光漂目的间隔宽度WⅢ=WⅡ;又一种组合是让隔色区111和非发光区211形成部分重叠,此时整个夜间发光漂目的间隔宽度WⅡ<WⅢ<WⅡ+WⅠ;又一种组合是让隔色区111一端和非发光区211一端靠齐,按首尾拼接方式组合,此时整个夜间发光漂目的间隔宽度 WⅢ=WⅡ+W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四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对应夜间发光漂目的间隔宽度、单个漂目自身的长短均有着不同的表现效果。
进一步参考图10、11,可以清晰看出,当浮漂在白天使用时,内部光纤不发光,钓鱼人根据外管的漂目执行钓鱼,如前所述,本实用新型方案提供的浮漂外管漂目基本和现有日用漂一致,漂目之间的间隔距离为隔色区宽度WⅠ,因此满足钓鱼人日用浮漂的使用要求。当浮漂在夜晚使用时,外管的漂目视觉效果弱化,此时主要依靠内部光纤发光形成新的发光漂目,而此时发光漂目间隔W(3)根据前述几种组合效果,WⅡ≤WⅢ≤WⅡ+WⅠ,从而加大了发光漂目间隔,便于夜间观察发光漂目清晰辨识漂目数量变化,并且以满足夜间钓鱼,根据鱼漂距离钓鱼者的距离远近,通过调整所述W(3)的尺寸大小,实现不同的漂目间距效果,做到多种鱼漂漂目方案。另外,现有技术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采取夜间使用间隔一目发光的方式来拉开相邻两个发光漂目之间的间隔,如采取第一目和第三目发光,第二目遮挡,但这样实现会加大了需要识别的两个发光漂目之间的距离,形成了第一目发光,第一隔色区不发光,第二目不发光,第二隔色区不发光以及第三目发光的组合关系。由此可见,采取了本实用新型的非发光区和隔色区的组合技术特征,则可以完成第一目发光,间隔宽度WⅢ不发光,第二目发光的组合关系,接近日用漂的使用习惯,可以更好实现同一只浮漂昼夜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纤非发光区,其外表面存在两种状态,镀膜状态和/或普通状态,图12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对应光纤210上所述非发光区211的普通状态的光路原理,具体的,从外侧径向方向进入的光可以穿过光纤,而轴线方向进入的部分非平行光在入射角满足全反射条件时会继续在光纤内反射而不向外透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光纤尤其是作为浮漂的原材料塑料光纤,其自身的自然状态即满足所述普通状态的特征,因此所述普通状态即为保持PMMA或PC塑料光纤原有的光学作用状态,表面外侧不做任何其他的二次处理。
图13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光纤310,所述光纤310对应所述非发光区采取镀膜状态,具体的,所述光纤310在发光漂目之间设计有多个镀膜区311和剩余镀膜区314,所述镀膜区311和所述剩余镀膜区314则分别替代前述实施例中的非发光区和剩余非发光区。如图14所示,所述镀膜区311和所述剩余镀膜区314 所镀膜材料为非金属化合物的介质膜,该介质膜膜层的特征为光源为绿色光(波长范围 500~570纳米)时,轴向进入的非平行光在膜层会发生全反射继续向前传导,不会从侧面向外透出,但同时从光纤外侧侧面径向方向进入的光,除了上述同种类的绿色光不能穿透,其他色系的光可以有部分穿透,即所述介质膜膜层对绿色光全反射,对绿色以外的可见光穿过或部分穿透。同时光纤310上对应发光区312上具一个或多个状反射单元315,所述光纤内部有部分光线在所述反射单元的作用下向光纤非轴线方向多个角度射出,所述反射单元315为三维凹坑状,通过激光加工工艺制成,环绕光纤外表面布置并相互间隔开。
图15则展示了第三实施例光纤另一种镀膜技术方案,其特征为所述镀膜区411上镀膜材料为金属膜,进一步为高反射性金属膜,如铝膜。采取金属膜作为膜层,在介质膜的使用效果基础上,虽然径向透光被遮挡,但是轴向进入的光线可以完全被封锁在光纤内,通过进一步的反射将光作用在发光区内,提高了光的使用效率。
图16展示了第三实施例光纤对应光纤远端417一侧的端面即尾部端面镀膜技术方案,所述尾部端面为与轴线垂直的平面,在所述尾部端面通过镀高反型金属膜如铝膜,形成端面镀膜区418,所述平行光到达所述端面镀膜区418后通过全反射返回光纤内部继续传导,且反射光也会平行光。图17展示的技术方案在图16展示方案基础上,其区别在于所述尾部端面为弧形端面,所述平行光达到所述端面镀膜区518后,通过反射,以非平行光反向传导,进一步加强第一目的亮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弧形端面还可以改为多个与轴线成一定夹角的斜面组合,具有反射光线后改变光线平行关系,使其能转换成能再光纤侧面上反射或者透射的光。
图18展示了一种逆光观察浮漂的使用场景,即浮漂处于人眼和太阳之间。图19、20、 21进一步展示了逆光状态下观察,对应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介质膜)和第三实施例 (金属膜)的观察效果对比,采取第一实施例对应非发光区位普通状态的方案,其逆光观察阴影最小,几乎观察不到内部的非发光区211存在,而采取第二实施例介质膜镀膜区311观察,由于前述径向方向可以透过绿色以外的光,因此其阴影暗影程度也很小,接近于非发光区的应用模式,但是光线内部对绿色光的利用效率提升,增加了亮度;采取第三实施例金属膜镀膜区411技术方案,其观察后阴影暗影明显,降低了日用漂的使用体验,但是提高了光线的利用效率。相比镀膜工艺,现有技术采取刷漆的工艺实现非发光区的光路遮挡,其缺点在于漆面对光有吸收,将明显弱化光线强度,降低亮度,在电池容量稍微下降时,亮度将明显下降,影响使用体验。而采取镀膜工艺可以更好的利用绿色光,提升使用效果,同时也可以提升发光漂目之间的分界清晰度,便于夜晚识别。
上述实施例对应光纤的发光漂目只展示了五个漂目的数量,实际应用根据需要还可以做数量上的减少或者增加,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部”、“底部”、“一侧”、“另一侧”、“前面”、“后面”、“中间部位”、“内部”、“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1)

1.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包括漂尾组件、电池和漂身组件,所述漂尾组件依次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和所述漂身组件,所述漂尾组件包括外管、光纤、LED发光元件,所述光纤插入所述外管形成内外装配关系,所述光纤靠近LED发光元件的一侧为光纤近端,远离LED发光元件的一侧为光纤远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纤具有沿轴线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发光区,相邻两个发光区之间设置非发光区;所述非发光区外表面存在两种状态,镀膜状态和/或普通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漂目上具有沿轴线方向间隔排列的色区,相邻两个色区之间有一个隔色区,所述隔色区轴向宽度为WⅠ;所述光纤对应的非发光区具有轴向宽度WⅡ,其尺寸关系为WⅡ≥WⅠ;径向投影观察,所述外管的隔色区宽度WⅠ与所述光纤的非发光区宽度WⅡ在轴线方向位置关系包括被包含关系或者部分重叠或者首尾拼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发光区的镀膜状态,即在所述光纤非发光区表面增加镀膜层,所述镀膜层包括介质膜或金属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膜包括铝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发光区的普通状态,即在所述非发光区区域内从外侧径向方向进入的光可以穿过光纤,轴线方向进入的光在入射角满足全反射条件时会继续在光纤内反射而不向光纤外透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靠近漂尾尖端的端面为尾部端面,所述尾部端面镀反射型金属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型金属膜包括铝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其特征在于:光纤从光纤近端到临近的第一个发光区,此区域为剩余非发光区,所述剩余非发光区外表面等同于所述非发光区,也存在两种状态,镀膜状态或普通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隔色区宽度WⅠ尺寸为2至4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其特征在于:单个发光区外表面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反射单元;所述反射单元为凹坑或凹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区最外侧表面有漆层。
CN202021720791.2U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 Active CN214677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20791.2U CN214677245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20791.2U CN214677245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77245U true CN214677245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22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20791.2U Active CN214677245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772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21809B2 (en) Linear luminous body and linear luminous structure
CA2365994C (en) Day/night weapon sight
US6360472B1 (en) Day/night weapon sight
JP2003297109A (ja) 線状発光体
US20050189545A1 (en) Linear light emitt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light emitter
JP2004014122A (ja) リング状発光体
CN214677245U (zh) 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
CN105960563A (zh) 具有光波导的光组件
US20240061164A1 (en) Lace fabric of helical structure containing twisted optical fiber threads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CN111587854B (zh) 一种漂目可变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
EP1376003A1 (en) Linear light emitt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light emitter
CN213908062U (zh) 一种用于电子浮漂的光纤及电子浮漂
CN212813702U (zh) 一种日夜双用电子浮漂
JP2002367404A (ja) 線状発光体
EP1317683A1 (en) Optical conduit
FI104992B (fi) Valaiseva kaapeli tms. nauha
CN210424721U (zh) 一种光学罩及其应用的筒灯
JP2002367403A (ja) 線状発光体
CN209628432U (zh) 一种昼夜垂钓两用醒目式灯笼电子浮漂
CN212252174U (zh) 一种变化出光的灯具
TWM478341U (zh) 多光段的發光浮標
JP2000171638A (ja) 光ファイバ
CN215868167U (zh) 交通指挥棒的led灯珠管装结构
KR200260402Y1 (ko) 광섬유를 이용한 낚시찌
CN219453731U (zh) 一种透光型板件、发光灯板和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