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08062U - 一种用于电子浮漂的光纤及电子浮漂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电子浮漂的光纤及电子浮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08062U
CN213908062U CN202021719648.1U CN202021719648U CN213908062U CN 213908062 U CN213908062 U CN 213908062U CN 202021719648 U CN202021719648 U CN 202021719648U CN 213908062 U CN213908062 U CN 2139080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light
float
reflection
outer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1964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幼伟
谢万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Chuangrong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Chuangro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Chuangrong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Chuangro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1964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080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080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080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浮漂的光纤及电子浮漂,包括光纤,所述光纤沿轴线方向具有间隔排列的多个发光区,相邻两个发光区之间为非发光区;在所述发光区区域内,所述光纤外表面具有一个或多个反射单元,所述光纤内部有部分光线在所述反射单元的作用下向光纤非轴线方向多个角度射出。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电子浮漂的光纤及电子浮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浮漂的光纤及电子浮漂。
背景技术
电子浮漂主要用于夜间或环境光昏暗不易识别浮漂漂目变化的场景下。图1展示一种典型的日用漂解决方案,主要由漂尾90、漂身91和漂脚92组成,通过粘胶打磨成型,漂尾90从所示漂尾尖端到漂尾根部,依次通过刷漆在漂尾90外表面制成色区902、色区903,所述色区902和色区903交替排布,且在交界处涂有隔色区901,所述色区902和所述色区903为彩色,且颜色不同,所述隔色区901为深色,通常选用黑色,所述色区901、902、903共同形成漂尾的漂目。日用漂典型的特征是所述隔色区901的宽度窄,通常3毫米左右,漂尾90刚性足、弹性好,不易损坏。
而针对夜用的电子漂,如图2展示了一种典型的电子漂的解决方案,主要由光纤83、套在光纤外侧的透明保护管80、漂身81以及漂脚82构成。所述漂身81内部还有对应的LED发光元件以及电池,所述漂脚82与漂身81通过粘接和打磨处理固定在一起。所述光纤83为导光部件,常用材质为PMMA塑料,相比日用漂漂尾的材料,PMMA材料易损,刚性差一些,因此在光纤83的外侧加一个透明保护管80,起到保护光纤和提高刚性等作用。所述光纤83上从漂尾尖端到漂尾根部依顺序重复涂有色区832、隔色区831以及色区833,从而形成漂目。色区832和833表面刻画发光区以让光照射出来。电子漂典型的特征是隔色区801相比日用漂的隔色区901宽度更宽,通常10毫米左右,电子漂隔色区831加宽的目的是在夜晚环境下,使人的肉眼能分辨出色区832和色区833,避免肉眼观察漂尾发光后效果是连在一起,无日用漂漂目的清晰分辨效果。
目前现有的电子浮漂制作工艺偏手工完成,尤其是用于传递光的光纤,通过设定发光区和非发光区,如图3所示,所述发光区的透光原理为人工使用刀片84,将光纤83放置在平台85上,在光纤外表面滚动刻画近似螺旋线凹槽834的方式,在刻线凹槽834处改变了光纤表面对光纤内光路的全反射状态,使一部分光能向外透出形成发光区,此种方式对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依赖高,由于光纤为PMMA材质,易碎,刀刻痕操作不当极易出现裂痕甚至断裂的风险,造成原材料损耗,降低生产效率。同时由于是人为操作,刻痕的形状、间隔等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一致性相对难控制。另外,采用划线通过光栅原理形成漫反射而透出光的方式,经过几次透射后光线会变弱,光线不易均匀传递。
目前现有公布的电子浮漂,大多仅仅为夜间使用,其典型的技术缺陷有,一方面彩色漂目之间间隔大,若太近则夜间发光后浮漂在水中人眼不易分辨漂目界限,从而不易清晰识别漂目动作变化;一方面由于光纤质地相对而言刚性欠缺,所以通常选择使用更粗一些的光纤制作漂尾,漂尾越粗,灵敏度也会降低,即使是采取细光纤外加PC透明外管的组合方式,虽然能提高刚性,但是也没有解决上述漂目间隔大的缺陷。在现有技术中,也公布了日夜兼用的电子浮漂技术,除去可换漂尾的技术方案,实现同一只浮漂日夜两个环境中使用,同时又能兼顾日用效果和夜用效果还比较少。现有技术如专利CN209628432U所示方案,虽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日用需求和夜间需求,但是具有一定的不足,如外管直径大小不断切换而造成灵敏度变化过渡不连续,夜间漂目间隔合适但日用漂目间隔由于无隔色区而改变日用漂的使用习惯,降低了日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提及的现有技术缺点,提出了一种具有反射单元光纤的电子浮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子浮漂的光纤,包括光纤,所述光纤沿轴线方向具有间隔排列的多个发光区,相邻两个发光区之间为非发光区;在所述发光区区域内,所述光纤外表面具有一个或多个反射单元,所述光纤内部有部分光线在所述反射单元的作用下向光纤非轴线方向多个角度射出。
具体的,所述反射单元为三维凹坑状,所述单个反射单元投影形状包括圆形、椭圆形、多边形。
具体的,所述单个反射单元投影形状其对角线长度不超过0.4毫米。
具体的,沿轴线方向两个相邻的反射单元其投影在中心面上的中心距离即为反射单元间隔,沿所述光纤近端向光纤远端所述反射单元间隔逐渐减小或相等或部分相等。
具体的,沿所述光纤近端向光纤远端所述反射单元对应凹坑深度尺寸逐渐增大或相等或部分相等。
具体的,所述光纤含有反射单元的同一径向截面上其反射单元数量包括单个反射单元或多个反射单元,且当有多个反射单元时任意两个反射单元中心与光纤轴心的连线夹角小于180度。
具体的,所述光纤发光区上的反射单元,通过激光加工工艺制成,环绕光纤外表面布置并相互间隔开。
具体的,所述光纤在含有反射单元的发光区表面外层设置有漆面,形成光纤的发光漂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包括以上所述光纤的电子浮漂,还包括漂尾组件、电池和漂身组件,所述漂尾组件依次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和所述漂身组件。
具体的,所述漂尾组件包括外管、光纤,所述光纤插入所述外管形成内外装配关系,所述电子浮漂满足以下关系:所述外管为透明或半透明塑料材质制成,且所述外管外表面涂有多个不同颜色并交替排列的色区,形成外管漂目;所述外管漂目上相邻两个色区之间,还存在一个隔色区,所述隔色区起颜色隔开作用,所述隔色区轴向宽度为WⅠ;所述光纤对应的非发光区具有轴向宽度WⅡ,其尺寸关系为WⅡ≥WⅠ;径向投影观察,所述外管的隔色区宽度WⅠ与所述光纤非发光区宽度W;5)轴线方向位置关系包括被包含关系或者部分重叠或者首尾拼接。
具体的,所述外管的隔色区宽度WⅠ尺寸为2至4毫米。
具体的,所述光纤基体为PMMA材质,或PC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现有技术手工刀片刻痕方式加工,本实用新型提出电子浮漂,具有反射单元的光纤,一方面采取自动化设备完成点状反射单元的加工,二次加工一致性更好,光纤发光一致性也同步提升,工件不会变形和产生内应力,在使用过程中漂尾发生弯曲等不会因为应力集中而断裂;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反射单元,类比于传统导光板的激光打点成型细小凹坑,通过改变反射单元的分布密度、凹坑深浅、凹坑形状来实现光纤上多个发光漂目的发光亮度调整,进而调整夜间漂目发光的均匀性或部分漂目亮度差异化的多种应用需求,同时还可以改善光纤远端发光集中形成末端明显比其他区域亮的问题,使各个漂目发光更均匀;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所述反射单元所形成的多个发光漂目之间,分界更明显,更有利于漂目之间的间隔显示处理,直接的好处就是所述非发光区可以在原光纤基材外表面上不做任何处理,也能起到一定的发光与不发光区域的分界;通过反射单元的差异化设计,还可以将所述光纤远端端面射出的光强降低,起到在所述端面不用做堵光处理也能达到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 为现有日用普通漂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现有电子漂的发光示意图
图3 为现有电子漂光纤发光刻痕的加工示意图
图4 为一种日夜双用电子浮漂的整体组成图
图5 为一种日夜双用电子浮漂的整体爆炸图
图6 为一种日夜双用电子浮漂的整体剖视图
图7为一种日夜双用电子浮漂的第一实施例外管光纤设计图
图8为一种日夜双用电子浮漂的第一实施例外管光纤组合图
图9A为一种日夜双用电子浮漂的第一实施例非发光区与隔色区完全重叠方式一配合图
图9B为一种日夜双用电子浮漂的第一实施例非发光区与隔色区完全重叠方式二配合图
图9C为一种日夜双用电子浮漂的第一实施例非发光区与隔色区部分重叠配合图
图9D为一种日夜双用电子浮漂的第一实施例非发光区与隔色区拼接配合图
图10A为一种日夜双用电子浮漂的第一实施例非发光区与隔色区完全重叠方式一发光示意图
图10B为一种日夜双用电子浮漂的第一实施例非发光区与隔色区完全重叠方式二发光示意图
图10C为一种日夜双用电子浮漂的第一实施例非发光区与隔色区部分重叠发光示意图
图10D为一种日夜双用电子浮漂的第一实施例非发光区与隔色区拼接发光示意图
图11、12为一种日夜双用电子浮漂的第一实施例图昼夜对比图
图13为一种日夜双用电子浮漂对应光纤的第二实施例设计图
图14为第二实施例光纤的局部放大图
图14A为第二实施例反射单元剖视图
图14B为第二实施例反射单元区域径向剖视图
图15为第二实施例反射单元反射光路原理图
图16为第二实施例反射单元第一种布局方案光路图
图17为第二实施例反射单元第二种布局方案光路图
图18为一种日夜双用电子浮漂对应光纤的第三实施例设计图
图19第三实施例光纤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0A、20B、20C、20D、20E为第二实施例反射单元投影形状图
图21为第二实施例反射单元等距布局示意图
图22为第四实施例反射单元非等距布局示意图
图23为一种日夜双用电子浮漂对应光纤的第五实施例设计图
图24为光纤第五实施例对应第一发光漂目反射单元的剖视图
图25为光纤第五实施例对应第五发光漂目反射单元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日夜双用电子浮漂,如图4、5、6所展示,本方案所述电子浮漂包括内置LED发光组6的漂尾组件1000、漂身组件2000以及可方便装入漂尾组件接通LED发光元件6的电池7。所述漂身组件2000由漂身9、漂身内套8和漂脚10组成,通过粘胶一体成型设置。所述漂尾组件1000由外管1、光纤2、保护套3、漂尾座4、LED发光组6以及套在漂尾座上的密封圈5构成。所述保护套3为软性材质,通过粘胶固定在所述漂尾座4上,也可以通过二次注塑直接成型在所述漂尾座4上。所述光纤2和外管1均插入漂尾座4,且外管1套在光纤2的外侧。所述LED发光组6由LED灯601和LED灯座602组成。所述光纤2为导光材料,尤其如PMMA材料,所述外管1为透明塑料或半透明塑料材质,尤其是PC材质制成。
图7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对应第一外管110和第一光纤210的设计特征,具体的,所述第一外管110为中空外管且套在所述第一光纤210的外侧,所述第一外管110外表面从所述漂尾尖端向所述漂身9方向依次涂有多个色彩区域,即色区A 112、隔色区111、色区B 113,所述隔色区111介于色区A 112和色区B 113之间,形成单个外管色区组合;所述外管色区组合沿着漂尾轴线方向依次循环增加,形成多个外管漂目,所述第一外管110上的隔色区111具有宽度WⅠ,优选的,WⅠ为2至4毫米,所述色区A 112或者色区B 113的宽度明显比所述隔色区111宽,所述隔色区111主要起到色彩间隔作用,所述色区A 112和所述色区B113颜色不一致。所述光纤210在靠近LED发光元件的一侧为光纤近端216,远离LED发光元件的一侧为光纤远端217,所述第一光纤210上从光纤远端217向光纤近端216依次分布有多个发光区A' 212、非发光区211、发光区B' 213;所述发光区A' 212和发光区B' 213对应光纤外表面通过二次刻痕形成近似螺旋线凹槽,形成反射单元215,起到反射光线使此区域向外发光的作用;所述发光区发光区A' 212和发光区B' 213在完成刻痕后,外表面还涂刷了带有色彩的漆层;所述非发光区211介于所述发光区A’ 212和发光区B’ 213之间,形成单个光纤发光区组合;所述单个光纤发光区组合沿着轴线方向依次循环增加;所述光第一光纤210根据漂尾长度设计对应的光纤发光区组合数量,剩下表面区域即光纤近端216与第一个发光区A’212之间形成剩余非发光区214。所述第一光纤210上的非发光区211和剩余非发光区214对应外表面具有普通原始状态,具体的,在该普通原始状态下,从外侧径向方向进入的光可以穿过光纤,而轴线方向进入的部分非平行光在入射角满足全反射条件时会继续在光纤内反射而不向外透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光纤尤其是作为浮漂的原材料塑料光纤,其自身的自然状态即满足所述普通状态的特征,因此所述普通状态即为保持PMMA或PC塑料光纤原有的光学作用状,表面外侧不做任何其他的二次处理。所述非发光区211具有宽度WⅡ,对照所述隔色区WⅠ尺寸关系为WⅡ≥WⅠ。
图8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光纤210和所述第一外管110安装形成漂尾组件时的组合效果。进一步,所述第一外管110为圆柱形直线管,具有同一外径Da1和同一内孔内径da1,所述内孔内径da1比所述第一光纤210的外径尺寸略大且间隙小,所述第一外管110靠近尖端采取头部密封处理。进一步参照图9A、9B、9C、9D、10A、10B、10C、10D所示,所述第一外管110上的隔色区111和所述第一光纤210上的非发光区211在轴线方向上的位置关系可以有四种组合形式,一种组合是所述隔色区111完全被包含在所述非发光区211内,且隔色区111与非发光区211前后端点分别具有距离LA和LB,形成完全重叠,此时整个夜间发光漂目的间隔宽度WⅢ=WⅡ;另一种组合是在前述组合模式下,让隔色区111一端和非发光区211一端靠齐,另一端包含在非发光区211内,形成完全重叠,此时整个夜间发光漂目的间隔宽度WⅢ=WⅡ;又一种组合是让隔色区111和非发光区211形成部分重叠,此时整个夜间发光漂目的间隔宽度WⅡ<WⅢ<WⅡ+WⅠ;又一种组合是让隔色区111一端和非发光区211一端靠齐,按首尾拼接方式组合,此时整个夜间发光漂目的间隔宽度WⅢ=WⅡ+W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四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对应夜间发光漂目的间隔宽度、单个漂目自身的长短均有着不同的表现效果。
进一步参考图11、12,可以清晰看出,当浮漂在白天使用时,内部光纤不发光,钓鱼人根据外管的漂目执行钓鱼,如前所述,本实用新型方案提供的浮漂外管漂目基本和现有日用漂一致,漂目之间的间隔距离为隔色区宽度WⅠ,因此满足钓鱼人日用浮漂的使用要求。当浮漂在夜晚使用时,外管的漂目视觉效果弱化,此时主要依靠内部光纤发光形成新的发光漂目,而此时发光漂目间隔WⅢ根据前述几种组合效果,WⅡ≤WⅢ≤WⅡ+WⅠ,从而加大了发光漂目间隔,便于夜间观察发光漂目清晰辨识漂目数量变化,并且以满足夜间钓鱼,根据鱼漂距离钓鱼者的距离远近,通过调整所述WⅢ的尺寸大小,实现不同的漂目间距效果,做到多种鱼漂漂目方案。另外,现有技术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采取夜间使用间隔一目发光的方式来拉开相邻两个发光漂目之间的间隔,如采取第一目和第三目发光,第二目遮挡,但这样实现会加大了需要识别的两个发光漂目之间的距离,形成了第一目发光,第一隔色区不发光,第二目不发光,第二隔色区不发光以及第三目发光的组合关系。由此可见,采取了本实用新型的非发光区和隔色区的组合技术特征,则可以完成第一目发光,间隔宽度WⅢ不发光,第二目发光的组合关系,接近日用漂的使用习惯,可以更好实现同一只浮漂昼夜使用。
图13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对应的光纤310的方案,具体的,参照第一实施例的光纤210技术方案,第二实施例光纤310对应反射单元做了改进,由刀刻痕凹槽产生的反射单元215调整为的反射单元315。从光纤远端317到光纤近端316,分布有第一发光漂目321、第二发光漂目322、第三发光漂目323、第四发光漂目324、第五发光漂目325,以及介于相邻两个发光漂目之间的多个非发光区311;第五发光漂目和光纤近端316之间为剩余非发光区314;所述光纤310在每个发光漂目区域内,外表面上分布有多个点状的反射单元315。对应第一发光漂目321,所述相邻两个反射单元315投影到中心面上的投影距离为W31,同样对应其他几个发光漂目,其对应相邻两个反射单元的投影距离分别为W32、W33、W34、W35。所述投影距离W31、W32、W33、W34、W35大小不一致,且由W31到W35呈逐渐增大的趋势。
参照图14发光漂目局部放大图,以及图14A对应反射单元315的轴向剖视截面图,所述反射单元315为圆形凹坑形状,具有凹坑最大对角线开口尺寸W30和凹坑深度H30。进一步参照图14B,具有反射单元315的区域做的径向截面剖视图,任意两个反射单元各自中心到光纤中心的连线所形成的夹角∠θ小于180度。如图16展示了光线进入光纤310后在反射单元315的作用下,光路的变化原理,耦合进入并平行于轴线的平行光在没有遇到新的反射面前会继续按照平行光继续向前传输,当传输到反射单元315的反射弧面上时,会有反射部分和折射部分,当经过反射后到达光纤壁面时,若此时入射角∠θ2正好满足临界条件,即小于此角度的光会从光纤表面射出,大于此角度的光会反射回来继续在光纤内传输,则进入到反射单元315上对应15A到15B此段弧面段内的光全部能从光纤表面射出,因此虽然反射单元315是一个点状的凹坑,但是反射出的光是近似扇形区域扩散,出光更均匀、分散。
图16和图17展示了同一个径向截面上,反射单元315的布局对光反射情况。参照图16展示了反射单元为奇数均布,即此时任意两个反射单元各自中心到光纤中心的连线所形成的夹角∠θ小于180度,此时经过反射单元315反射出去的光,到达对侧面可以直接穿透射出。而图17所示两个反射单元各自中心到光纤中心的连线所形成的夹角等于180度,即近似一条之间,此时经过反射单元315反射出去的光,到达对侧面,由于对侧面有另一个反射单元,因此光线会再次被反射,只有极少的光可以射出。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预见,采取图16的方式更有利于光线射出,达到发光的目的。
图18和图19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光纤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反射单元的特征为光纤410同一径向截面上只有一个反射单元415,如图16、17所述分析,第三实施例所采取的方式布点方式,由于每个反射单元对称侧均无直接对照的另一个反射单元,因此可以提高光线射出率,增加发光漂目的亮度,提高光的使用效率。
图20A、20B、20C、20D、20E则展示了所述反射单元实际制造过程中的几种典型演变方式,具体为投影到中心面上的投影图,描述为近似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矩形或者三角菱形凹坑状。本实用新型针对此反射单元的定义为,不论是什么形状的投影,其投影后对角线尺寸W30不超过0.4毫米。
图21展示了前述第二实施例310对应单个发光漂目上,其轴向相邻两个反射单元间隔W31为一致均等的,即反射单元为均布。图22展示了第四实施例光纤510上对应单个发光漂目上反射单元的布点方案,则为两侧的反射单元间隔W51和W51’不相等,且若W51靠近光纤远端517,则W51≤W51’。此种方案其反射单元的大小和深度一致。采取反射单元间隔不均等的方案,远离光源的地方布点更密,靠近光源的地方布点更稀,可以更有利于发光均匀。
图23、24、25则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技术方案,其主要技术特征为五个发光漂目对应的反射单元间隔W61都相等,但是靠近光纤远端617的第一发光漂目621上对应的反射单元615(1)与靠近光纤近端616的第五发光漂目625上对应的反射单元615(5)相比,其各自对应的凹坑深度H60(1)大于H60(5),由于加工制造原因,此时往往凹坑宽度W60(1)大于W60(5),本方案的主要核心思想为可以反射单元间隔可以相等,但是可以通过控制反射单元的凹坑深度变化,即靠近光源的反射单元凹坑深度小一些,远离光源的反射单元凹坑深度大一些,来达到发光均匀的目的。
上述针对反射单元布点方式、反射单元凹坑深浅做了示例,旨在通过反射单元的调整来达到各种发光状态的需求,可以均匀发光,也可以个别更亮或者更暗一些,同时还可以改善光纤远端发光集中形成末端明显比其他区域亮的问题,使各个漂目发光更均匀;上述技术手段可以做组合,配合光纤和外管的刷漆颜色做进一步的发光强度配合,达到有效的光亮强度控制。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反射单元,可以通过机器如激光加工工艺完成加工,一致性和精度都比手工制作高,工件不会变形和产生内应力;提升产品品质。因此采取本是实用新型的反射单元,相比传统的刀刻痕模式,更有利于制作个性化以及高品质的电子浮漂,提升产品使用体验。
特别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展示的具有反射单元的光纤,尤其是通过激光加工工艺完成反射单元制成的光纤,可以作为传统夜光漂的应用,直接在光纤发光漂目位置外表面刷漆,代替传统手工刀刻痕,具有如前所述的改进效果,同时也可以在光纤外侧加上外管,所述外管具有日用鱼漂近似的漂目设定,通过前述光纤非发光区和外管隔色区的组合关系,达到日夜双用的效果,同时内部光纤一样改进了现有手工刻痕存在的一些不足。
上述实施例对应光纤的发光漂目只展示了五个漂目的数量,实际应用根据需要还可以做数量上的减少或者增加,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部”、“底部”、“一侧”、“另一侧”、“前面”、“后面”、“中间部位”、“内部”、“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电子浮漂的光纤,包括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沿轴线方向具有间隔排列的多个发光区,相邻两个发光区之间为非发光区;在所述发光区区域内,所述光纤外表面具有一个或多个反射单元,所述光纤内部有部分光线在所述反射单元的作用下向光纤非轴线方向多个角度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浮漂的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单元为三维凹坑状,单个反射单元投影形状包括圆形、椭圆形、多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浮漂的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反射单元投影形状其对角线长度不超过0.4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浮漂的光纤,其特征在于:沿轴线方向两个相邻的反射单元其投影在中心面上的中心距离即为反射单元间隔,沿所述光纤近端向光纤远端所述反射单元间隔逐渐减小或相等或部分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浮漂的光纤,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光纤近端向光纤远端所述反射单元对应凹坑深度尺寸逐渐增大或相等或部分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浮漂的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含有反射单元的同一径向截面上其反射单元数量包括单个反射单元或多个反射单元,且当有多个反射单元时任意两个反射单元中心与光纤轴心的连线夹角小于18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浮漂的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发光区上的反射单元,通过激光加工工艺制成,环绕光纤外表面布置并相互间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浮漂的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在含有反射单元的发光区表面外层设置漆面,形成光纤的发光漂目。
9.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光纤的电子浮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漂尾组件、电池和漂身组件,所述漂尾组件依次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和所述漂身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漂尾组件包括外管、光纤,所述光纤插入所述外管形成内外装配关系,所述电子浮漂满足以下关系:所述外管为透明或半透明塑料材质制成,且所述外管外表面涂有多个不同颜色并交替排列的色区,形成外管漂目;所述外管漂目上相邻两个色区之间,还存在一个隔色区,所述隔色区起颜色隔开作用,所述隔色区轴向宽度为WⅠ;所述光纤对应的非发光区具有轴向宽度WⅡ,其尺寸关系为WⅡ≥WⅠ;径向投影观察,所述外管的隔色区宽度WⅠ与所述光纤非发光区宽度W;轴线方向位置关系包括被包含关系或者部分重叠或者首尾拼接。
CN202021719648.1U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用于电子浮漂的光纤及电子浮漂 Active CN2139080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19648.1U CN213908062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用于电子浮漂的光纤及电子浮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19648.1U CN213908062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用于电子浮漂的光纤及电子浮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08062U true CN213908062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43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19648.1U Active CN213908062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用于电子浮漂的光纤及电子浮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080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46027B (zh) 透明發光構件及其製法
US6910783B2 (en) Transparent light emitting member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20050226004A1 (en) Illuminant and method
JP2009048939A (ja) 面発色装置
KR100729917B1 (ko) 측면 발광형 플라스틱 광섬유를 이용한 조명시스템
JP2003297109A (ja) 線状発光体
CN213908062U (zh) 一种用于电子浮漂的光纤及电子浮漂
JP2009110783A (ja) 指向性照明装置
US5901267A (en) Optical fiber having continuous spot-illumination
CN214677245U (zh) 一种光纤非发光区与外管隔色区组合使用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
CN111587854B (zh) 一种漂目可变的日夜双用电子浮漂
EP1015809B1 (en) Light emitting cable or similar band
CN108180436A (zh) 一种蜡烛灯
CN209775995U (zh) 一种光纤工艺品
CN212813702U (zh) 一种日夜双用电子浮漂
EP1317683A1 (en) Optical conduit
JPH1184135A (ja) 照明装置
JP4602257B2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219088184U (zh) 电子硬尾光纤浮漂
TWM478341U (zh) 多光段的發光浮標
CN220707092U (zh) 一种高亮灯泡
CN113253382B (zh) 一种可展现出多种颜色光的导光结构
CN203760781U (zh) 发光线
CN220509166U (zh) 一种出光颜色多样化的导光结构
JPS61273503A (ja) 光放射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