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59576U - 汽车自动门的连接结构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自动门的连接结构和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59576U
CN214659576U CN202023217735.XU CN202023217735U CN214659576U CN 214659576 U CN214659576 U CN 214659576U CN 202023217735 U CN202023217735 U CN 202023217735U CN 214659576 U CN214659576 U CN 2146595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rod
door
transmission
hinge
connec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1773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伟航
饶金贵
廖勇林
温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1773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595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595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595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自动门的连接结构和汽车,该汽车自动门的连接结构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车门上;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活动关节,所述活动关节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传动杆的端部;以及传动铰链,所述传动铰链与所述活动关节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传动铰链与车身侧围铰接,所述车门与所述车身侧围通过车门铰链铰接,所述活动关节能够根据所述传动杆的状态进行自适应调整,以使所述传动铰链的轴线始终与车门铰链的轴线保持平行。本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汽车自动门的运行顺畅度,避免汽车自动门运行过程中产生异响。

Description

汽车自动门的连接结构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自动门的连接结构和汽车。
背景技术
在汽车自动门中,车门与车身侧围之间通过车门铰链可转动连接,另外还设置有驱动机构和传动杆,传动杆的一端与驱动机构的传动部件连接,传动杆的另一端与车身侧围连接,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传动杆沿轴向进行伸缩运动,从而能够实现车门相对于车身本体自动打开或者闭合。在进行装配时,传动杆的铰接轴需要与车门铰链轴相平行,才能够保证汽车自动门运行顺畅。
然而,目前大多数传动杆与车身侧围连接都是直接使用传统限位器中销轴的连接方式,由于制造公差、装配工艺的影响,导致传动杆会偏摆,传动杆的铰接轴与车门铰链轴不平行;使得汽车自动门在运行过程中,传动杆铰接轴偏置,导致运行不顺畅、出现异响。极大的影响了车主使用的舒适性,更为严重情况下还可能会导致车门卡死。因此,解决汽车自动门运行顺畅的问题显得至关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汽车自动门运行不顺畅,容易产生异响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自动门的连接结构和汽车。
本申请提出一种汽车自动门的连接结构,包括: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车门上;
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活动关节,所述活动关节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传动杆的端部;以及
传动铰链,所述传动铰链与所述活动关节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传动铰链与车身侧围铰接,所述车门与所述车身侧围通过车门铰链铰接,所述活动关节能够根据所述传动杆的状态进行自适应调整,以使所述传动铰链的轴线始终与车门铰链的轴线保持平行。
上述汽车自动门的连接结构安装在车门与车身侧围之间,通过驱动机构带动传动杆沿轴向进行直线伸缩运动,从而能够实现车门相对于车身侧围的自动打开或关闭;由于制造公差、装配工艺等的影响,传动杆会发生偏摆,并不与车门铰链及传动铰链相垂直,而传动杆的端部设有活动关节,活动关节能够根据传动杆的实际安装状态相对传动杆活动,从而能够进行自适应调整,以使传动铰链的轴线始终与车门铰链的轴线保持平行。如此,能够有效提高汽车自动门的运行顺畅度,避免汽车自动门运行过程中产生异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关节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的至少一个活动关节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传动杆的任何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关节采用关节轴承,所述传动杆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关节轴承适配的球窝,所述关节轴承与所述球窝形成球面副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关节轴承采用耐磨材料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有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用于与所述传动杆制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动装置采用旋转式机械阻尼器、机械抱闸器和电子制动器中的任意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杆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与外部构件相配合,以对所述传动杆的运动行程进行限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杆的外围套设有密封元件,所述密封元件相对所述驱动机构保持固定,所述密封元件的内周面与所述传动杆的外周面密封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元件与所述传动杆相配合的一面设有至少两个密封部,各所述密封部沿所述传动杆的轴向间隔布置,各所述密封部均与所述传动杆密封配合。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自动门的连接结构。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汽车自动门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汽车自动门的连接结构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3为传动杆与活动关节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传动杆与活动关节的装配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10、驱动机构;20、传动杆;30、活动关节;40、传动铰链;50、限位件;60、车门;70、车身侧围;80、车门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自动门的连接结构包括驱动机构10、传动杆20、活动关节30和传动铰链40。其中,所述驱动机构10安装于车门60上;所述传动杆20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10连接;所述活动关节30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传动杆20的端部;所述传动铰链40与所述活动关节30连接,所述传动杆20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传动铰链40与车身侧围70铰接,所述车门60与所述车身侧围70通过车门铰链80铰接,所述活动关节30能够根据所述传动杆20的状态进行自适应调整,以使所述传动铰链40的轴线始终与车门铰链80的轴线保持平行。
具体地,车门60与车身侧围70之间可通过车门铰链80连接,驱动机构10安装于车门60上,传动杆20的一端与驱动机构10的传动部件连接,传动杆20的另一端通过传动铰链40铰接于车身侧围70。传动杆20包括但不限于采用螺杆、齿条或者光杆等结构,另外,传动杆20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为圆轴、方轴或者其他异形轴,传动杆20可采用金属杆或者也可采用强度较高的塑料杆等,只要能够保证结构强度,并能够实现动力传递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其中,传动杆20的端部设有活动关节30,具体可以在传动杆20的一端设置活动关节30,或者也可在传动杆20的两端均设置有活动关节30,只要确保传动杆20与车身侧围70的连接处设有活动关节30即可。如图2所示,传动铰链40沿竖向延伸,传动铰链40穿过设于传动杆20一端的活动关节30,车身侧围70固定安装有铰接座,传动铰链40与铰接座铰接,从而实现传动杆20与车身侧围70的铰接。
上述汽车自动门的连接结构安装在车门60与车身侧围70之间,通过驱动机构10带动传动杆20沿轴向进行直线伸缩运动,从而能够实现车门60相对于车身侧围70的自动打开或关闭;由于制造公差、装配工艺等的影响,传动杆20会发生偏摆,并不与车门铰链80及传动铰链40相垂直,而传动杆20的端部设有活动关节30,活动关节30能够根据传动杆20的实际安装状态相对传动杆20活动,从而能够进行自适应调整,以使传动铰链40的轴线始终与车门铰链80的轴线保持平行。如此,能够有效提高汽车自动门的运行顺畅度,避免汽车自动门运行过程中产生异响。
其中,所述活动关节30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的至少一个活动关节30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传动杆20的任何一端。请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关节30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活动关节30分别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传动杆20的相对两端。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传动杆20采用双活动关节结构,传动杆20的两端均设有活动关节30,其中一个活动关节30通过传动铰链40与车身侧围70铰接,另一个活动关节30通过铰链与驱动机构10的传动部件铰接,使得传动杆20的两端均能够实现自适应调节,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汽车自动门的运行顺畅度。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关节30采用关节轴承,所述传动杆20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关节轴承适配的球窝,所述关节轴承与所述球窝形成球面副配合。具体地,关节轴承的外侧设有外球面,球窝的内壁面形成与外球面适配的内球面,如此,关节轴承安装在球窝中,关节轴承与球窝形成球面副配合,使得关节轴承能够绕其球心自由旋转,关节轴承的活动自由度更高,关节轴承的调节更为灵活、顺畅。
由于关节轴承与传动杆20之间会产生相对运动,为了减小关节轴承的磨损,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关节轴承采用耐磨材料制成。可选地,关节轴承与球窝之间设有润滑脂,以进一步起到润滑作用。或者,关节轴承也可采用具有自润滑作用的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10连接有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用于与所述传动杆20制动配合。具体地,制动装置与传动杆20之间制动配合而可产生摩擦阻力,当车门60相对车身侧围70打开预设角度后,驱动机构10停止驱动,此时制动装置对传动杆20施加的摩擦阻力大于车门60掉落关闭时作用于传动杆20上的力,该摩擦阻力能够阻碍传动杆20的运动,从而使得车门60能够保持在预设角度实现悬停,可有效提升汽车自动门的使用便利性和安全性。
可选地,所述制动装置采用旋转式机械阻尼器、机械抱闸器和电子制动器中的任意一种。
例如,在一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0上设有旋转式机械阻尼器,当车门60打开后,受重力作用,车门60有掉落关闭的趋势,通过驱动机构10中传动系统的连接,转换成旋转力矩,最终传递到与阻尼器刚性连接的连接轴上,使得连接轴也有旋转的趋势,但受阻尼器本身的结构特性影响,总是会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故连接轴需克服阻尼器本身的摩擦阻尼才能旋转。由于阻尼器设计的摩擦阻尼大于作用在连接轴上使车门60掉落关闭的力矩,因此连接轴无法旋转,进而与连接轴刚性连接的驱动机构10中的传动系统也无法运动,导致车门60也无法掉落关闭,使得车门60保持在打开位置,从而实现了车门60悬停。其中,旋转式机械阻尼器包括但不限于采用摩擦片式机械阻尼器、液压旋转阻尼器或者其他旋转式阻尼器。
另外,考虑到机械阻尼器在任何情况下均会对传动杆20产生摩擦阻力,如此,当车主手动开关门时,需要克服机械阻尼器的摩擦阻力才能够将车门60打开或关闭,导致手动开关门需要较大的操作力,给车主带来不适;并且当采用驱动机构10自动打开车门60时,驱动机构10需要克服机械阻尼器的摩擦阻力,而导致驱动机构10的运行效率降低。更为优选的,在另一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0上设有电子制动器。当车门60打开后,系统控制电子制动器产生摩擦阻力,实现车门60悬停。当车门60在打开或关闭过程中,系统控制电子制动器关闭摩擦阻力,驱动机构10能够顺畅的驱动车门60运动。当自动车门60系统检测到车主进行手动开关门时,系统控制电子制动器减小摩擦阻力或完全关闭摩擦阻力,使得车主能够轻松的进行手动开关门。可选地,电子制动器采用电子常开式制动器,在不通电时,制动器无摩擦阻力,与其连接的零件可自由旋转。当控制系统给其供电时,制动器通过电磁原理,将内部原本分离状态的摩擦片吸合,以此产生摩擦阻力。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杆20设有限位件50,所述限位件50用于对所述传动杆20的运动行程进行限制。具体地,传动杆20上设有限位件50,当车门60打开到最大角度时,限位件50与外部构件(例如车门60自身结构或密封元件相接触),对传动杆20的运动行程进行限制,进而可限制车门60继续打开,起到了保护车门铰链80的作用,避免车门60开度过大对车门铰链80的冲击。其中,限位件50与传动杆20可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限位件50与传动杆20也可采用分体设置再进行装配。例如,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50与传动杆20分体设置,传动杆20上设有卡槽,限位件50卡接于卡槽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件50也可采用限位销等结构。
此外,在车门60打开或关闭的过程中,传动杆20相对于车门60、驱动机构10本身是进行伸缩运动的。由于汽车日常使用的环境多变,车门60打开的时候,传动杆20暴露在外面,雨水、泥沙等污染物会附着在传动杆20表面;当车门60关闭,传动杆20收缩进入驱动机构10内,也会将污染物带入驱动机构10中。如此,会导致汽车自动门的运行环境变差,其中的传动零部件生锈或润滑脂变质,加速零部件磨损,在运行过程中还会产生异响,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损坏驱动机构10。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杆20的外围套设有密封元件,所述密封元件相对所述驱动机构10保持固定,所述密封元件的内周面与所述传动杆20的外周面密封配合。如此,通过密封元件与传动杆20的外周面密封配合,能够消除驱动机构10与传动杆20之间的缝隙,当传动杆20相对驱动机构10进行伸缩运动时,传动杆20上的污染物会被密封元件所阻挡,而不会进入到驱动机构10的内部,从而使驱动机构10实现密封防水防尘的效果,可有效提升驱动机构10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封元件泛指可与传动杆20实现密封接触的任何结构形式及零件,在传动杆20伸缩运动过程中,密封件与传动杆20之间始终能够保持密封配合而不会分离。
进一步地,密封元件采用弹性材质制成,如此,密封元件能够根据自身的弹性形变而与传动杆20之间形成可靠的过盈配合,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密封效果。例如,密封元件可采用橡胶材质或者硅胶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元件与所述传动杆20相配合的一面设有至少两个密封部,各所述密封部沿所述传动杆20的轴向间隔布置,各所述密封部均与所述传动杆20密封配合。如此,使得密封元件与传动杆20之间能够达到多级密封的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元件包括套设于所述传动杆20外围的套筒部,以及设于所述套筒部外周面的凸缘。具体地,套筒部的内周面与传动杆20的外周面之间能够形成可靠的密封配合,通过凸缘能够方便地将密封元件与其他构件进行连接固定。可选地,凸缘上设有固定孔。
另外,车门在打开或关闭过程中,传动杆20在进行伸缩运动的同时也有横向摆动,为了确保密封元件始终与传动杆20之间形成可靠的密封配合,保证密封效果。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缘呈波纹结构设置而能够随着所述传动杆20的横向摆动进行折叠或拉伸。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汽车自动门的连接结构,该汽车自动门的连接结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汽车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某体”、“某部”可以为对应“构件”的一部分,即“某体”、“某部”与该“构件的其他部分”一体成型制造;也可以与“构件的其他部分”可分离的一个独立的构件,即“某体”、“某部”可以独立制造,再与“构件的其他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本申请对上述“某体”、“某部”的表达,仅是其中一个实施例,为了方便阅读,而不是对本申请的保护的范围的限制,只要包含了上述特征且作用相同应当理解为是本申请等同的技术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汽车自动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车门上;
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活动关节,所述活动关节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传动杆的端部;以及
传动铰链,所述传动铰链与所述活动关节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传动铰链与车身侧围铰接,所述车门与所述车身侧围通过车门铰链铰接,所述活动关节能够根据所述传动杆的状态进行自适应调整,以使所述传动铰链的轴线始终与车门铰链的轴线保持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自动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关节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的至少一个活动关节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传动杆的任何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自动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关节采用关节轴承,所述传动杆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关节轴承适配的球窝,所述关节轴承与所述球窝形成球面副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自动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轴承采用耐磨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自动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有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用于与所述传动杆制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自动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采用旋转式机械阻尼器、机械抱闸器和电子制动器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自动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与外部构件相配合,以对所述传动杆的运动行程进行限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自动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的外围套设有密封元件,所述密封元件相对所述驱动机构保持固定,所述密封元件的内周面与所述传动杆的外周面密封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自动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元件与所述传动杆相配合的一面设有至少两个密封部,各所述密封部沿所述传动杆的轴向间隔布置,各所述密封部均与所述传动杆密封配合。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自动门的连接结构。
CN202023217735.XU 2020-12-28 2020-12-28 汽车自动门的连接结构和汽车 Active CN2146595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17735.XU CN214659576U (zh) 2020-12-28 2020-12-28 汽车自动门的连接结构和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17735.XU CN214659576U (zh) 2020-12-28 2020-12-28 汽车自动门的连接结构和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59576U true CN214659576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503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17735.XU Active CN214659576U (zh) 2020-12-28 2020-12-28 汽车自动门的连接结构和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595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74010A (en) Vehicle door check mechanism
CN101512088B (zh) 家具铰链
CA2383914C (en) Drive nut assembly for a door operator
KR20210096651A (ko) 너트-리드스크류식 자동문 개폐기구, 자동차 자동문 및 자동차
US7578029B2 (en) Door stop with indeterminate retaining positions
US5152030A (en) Vehicle door check
US8720114B2 (en) Window regulator
US7143546B2 (en) Sealing arrangement for a transit vehicle
US5595025A (en) Window regulator assembly
JP4554830B2 (ja) 自動車用ピボットレスヒンジ
CN214659576U (zh) 汽车自动门的连接结构和汽车
US20080169659A1 (en) Door Stop With Indeterminate Retaining Positions
EP0418783B1 (en) Vehicle door check mechanism
JP6318415B2 (ja) ボールソケットジョイント、閉鎖システム及び自動車
CN214616027U (zh) 汽车自动门的密封结构和汽车
CN200964748Y (zh) 汽车后盖铰链
CN213269409U (zh) 车侧门铰链机构和车辆
CN209838013U (zh) 车门限位器、车门及车辆
JP5324086B2 (ja) スライダ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スライダ駆動装置
CN210530576U (zh) 一种缓冲铰链
CN210563966U (zh) 一种家具的缓冲铰链
CN213015879U (zh) 车辆尾门的平衡撑杆和车辆
CN219119036U (zh) 一种门驱动机构的推杆
CN210013604U (zh) 一种多档位限位铰链
CN114645652B (zh) 缓冲块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