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56042U - 用于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的支撑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的支撑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56042U
CN214656042U CN202120361074.3U CN202120361074U CN214656042U CN 214656042 U CN214656042 U CN 214656042U CN 202120361074 U CN202120361074 U CN 202120361074U CN 214656042 U CN214656042 U CN 214656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beam
arm structure
cross
support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6107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鉴
何磊
邓茂涛
代文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Yunde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36107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56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56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56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ilway Trac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悬挂式单轨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的支撑连接装置及支撑连接方法。支撑连接装置包括:轨道梁及支撑部,支撑部下方悬挂连接轨道梁;所述支撑部与轨道梁之间通过横担结构连接,且横担结构沿走行方向设置;本申请支撑连接装置及支撑连接方法能够有效的在同等质量的情况下采用更长的轨道梁尺寸,或者是在同等长度的情况下减少轨道梁重量,且可减少对支撑立柱等的数量要求,节省用地面积,降低安装难度。

Description

用于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的支撑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悬挂式单轨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的支撑连接装置及支撑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悬挂式单轨轨道梁不同于其他轨道体系,其轨道梁的垂向截面尺寸通常较小,轨道梁越长刚度越差;现有悬挂式单轨轨道梁与支撑立柱连接的方式通常是轨道梁的上面或侧面分别与支撑立柱的支撑部的下面或侧面对应连接,以形成支撑立柱悬挂式连接轨道梁。
这样的连接方式导致轨道梁不适宜采用太长,或者需要加强轨道梁与支撑部的连接强度或各自的刚度。
另外,上述这样的连接方式同时会导致轨道梁的热胀冷缩效应明显,其易在连接处产生应力集中而导致变形,更可导致列车通过时噪音明显。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的支撑连接装置及支撑连接方法,其能够有效的在同等质量的情况下采用更长的轨道梁尺寸,或者是在同等长度的情况下减少轨道梁重量,且可减少对支撑立柱等的数量要求,节省用地面积,降低安装难度;或者是改善轨道梁与支撑部的连接强度或各自的刚度;或者是减少轨道梁因热胀冷缩而产生的应力集中。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用于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的支撑连接装置,包括:轨道梁及支撑部,支撑部下方悬挂连接轨道梁;
所述支撑部与轨道梁之间通过横担结构连接,且横担结构沿走行方向设置。
可选的,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支撑立柱、岩壁或建筑物上。
可选的,所述横担结构由固定在支撑部上的至少两个沿走行方向设置的条形弹性体组成,所述横担结构位于轨道梁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条形弹性体相互平行。
可选的,所述横担结构横穿支撑部且长度大于支撑部的厚度。
可选的,所述横担结构超出支撑部的部分位于轨道梁的内部或上部。
可选的,轨道梁与横担结构之间沿走行方向设置垂向约束的夹持件。
可选的,所述夹持件包括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上夹持件位于横担结构上方,下夹持件位于横担结构下方,下夹持件与上夹持件连接并保持一定的邻接力。
可选的,所述横担结构与夹持件之间至少设置两个方向上的分别约束。
可选的,上夹持件与轨道梁固定连接。
可选的,横担结构与夹持件之间沿纵向相对滑动、横向及垂向分别约束,或横担结构与夹持件之间沿纵向、横向及垂向分别约束。
可选的,横担结构与夹持件或/和支撑部之间设有阻尼件。
可选的,所述轨道梁设置有与夹持件对应连接的安装部,沿纵向截面方向,安装部的开口尺寸L1大于横担结构外沿尺寸L2。
可选的,沿纵向截面方向,安装部的开口尺寸L1小于夹持件的外沿尺寸L3。
可选的,安装部与上夹持件对应连接。
可选的,支撑部的上边界线a1等高于轨道梁或轨道梁的安装部的上边界线a2。
可选的,所述支撑部沿走行方向的外边界线b1不超过轨道梁沿走行方向的外边界线b2。
本申请还提供另一种方案,即用于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的支撑连接方法,采用前述所述的支撑连接装置,所述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下夹持件放置入轨道梁安装部的内部,并将轨道梁吊装至支撑部的下方,所述横担结构对应放置在下夹持件相应位置;
2)将上夹持件沿走行方向置入轨道梁安装部的内部,并且上夹持件与轨道梁固定连接;
3)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连接形成夹持件。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用于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的支撑连接装置及支撑连接方法利用沿走行方向设置的横担结构连接轨道梁和支撑立柱的支撑部,沿走行方向设置的横担结构可以根据轨道梁的长度、刚度等具体参数进行适应调整,例如调整横担结构的数量、长度、刚度等,以减少对轨道梁及支撑部的要求,从而能够有效的在同等质量的情况下采用更长的轨道梁尺寸,或者是在同等长度的情况下减少轨道梁重量,且可减少立柱的数量,节省用地面积;或者是改善轨道梁与支撑部的连接强度或各自的刚度;或者是减少轨道梁因热胀冷缩而产生的应力集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的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的正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的支撑立柱及横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的夹持件及相应部件等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的支撑连接方法示意图。
图标:100-支撑立柱、101-支撑部、102-横担结构、103-定位孔、104-轴套、105-定位销;200-轨道梁、201-安装部;300-夹持件、301-上夹持件、302-下夹持件、303-上夹持件滑动衬套、304-下夹持件滑动衬套、305-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平行”、“垂直”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平行”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垂直”而言更加平行,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平行,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7,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的支撑连接装置,包括:轨道梁200及支撑立柱100,支撑立柱100的支撑部101下方悬挂连接轨道梁200;
所述支撑部101与轨道梁200之间通过横担结构102连接,且横担结构102沿走行方向设置。
本申请用于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的支撑连接装置及支撑连接方法利用沿走行方向设置的横担结构102连接轨道梁200和支撑立柱100的支撑部101,沿走行方向设置的横担结构102可以根据轨道梁200的长度、刚度等具体参数进行适应调整,例如调整横担结构102的数量、长度、刚度等,以减少对轨道梁200及支撑部101的要求,从而能够有效的在同等质量的情况下采用更长的轨道梁尺寸,或者是在同等长度的情况下减少轨道梁重量,且可减少立柱的数量,节省用地面积;或者是改善轨道梁200与支撑部101的连接强度或各自的刚度;或者是减少轨道梁200因热胀冷缩而产生的应力集中。
如图所示,本申请所述的支撑部101除可设置在支撑立柱100上以外,还可设置在例如岩壁或建筑物上。
如图所示,本申请所述的横担结构102与支撑立柱100的支撑部101之间可以是多种连接方式,例如可以是横担结构102与支撑部101之间固定连接,或者是支撑部101内部开孔,横担结构102横穿支撑部101,可在连接安装时根据轨道梁200的参数做适应性调整。因此后者在设置上,优选所述横担结构102横穿支撑部101且长度大于支撑部101的厚度,更优选所述横担结构102超出支撑部101的部分位于轨道梁200的内部。
另外,本申请所述的横担结构102可以是多种设置结构形式,例如可以是平板结构,也可以是由固定在支撑部101处的至少两个沿走行方向设置的条形弹性体组成,还可进一步优选设置条形弹性体相互平行;横担结构102采用多个条形弹性体,可以在确保轨道梁200安装稳定的同时,还可利用其弹性变形的性能使列车通过时产生的振动有效的传递、消除。
另外,本申请所述的横担结构102可位于轨道梁200的内部或上部;前述说明中轨道梁200悬挂于支撑部101的下方,横担结构102沿走行方向设置于支撑部101,横担结构102的设置方向与轨道梁200的走行方向相同,这样的设置下,轨道梁200与横担结构102的连接部位可设置高于轨道梁线路通行结构高度的安装部201,促使横担结构102位于轨道梁200内部。
另外,本申请所述的横担结构102与轨道梁200之间沿走行方向设置垂向约束的夹持件300,所述夹持件300可采用内部开孔的整体结构,也可采用组合件即上夹持件301和下夹持件302组合设置,如图所示,可采用连接螺栓305连接上夹持件301和安装部201,或者采用连接螺栓305连接上夹持件301和下夹持件302。更优选的设置下,上夹持件301、下夹持件302与横担结构102的连接处分别设置上夹持件滑动衬套303、下夹持件滑动衬套304。另外,还可设置横担结构102通过定位孔103和定位销105与夹持件连接,更可优选横担结构102与支撑部101之间设置轴套104。
采用上夹持件301和下夹持件302组合设置的方式下,支撑连接装置的安装连接更为便宜,且组合设置上、下夹持件的制造成本更低;另外,上夹持件301和下夹持件302组合设置下,可在安装连接时根据安装情况做适宜性调整。再者,轨道梁200可与夹持件300整体固定连接,也可与上夹持件301固定连接。
另外,所述横担结构102与夹持件300之间至少设置两个方向上的分别约束。本申请所述横向即轨道梁200的走行方向,纵向即平面垂直于走行方向的方向,垂向及竖面垂直于走行方向的方向。可以选择设置的是,横担结构102与夹持件300之间沿纵向相对滑动,沿横向及垂向分别约束;或者横担结构102与夹持件300之间沿纵向、横向及垂向分别约束。
另外,本申请所述横担结构102与夹持件300或/和支撑部101之间可设置阻尼件,以减少震动噪音;另还可在横担结构102与夹持件300或/和支撑部102之间设置减震耐磨材料,更进一步的消除噪音。
另外,为便于安装连接,本申请中所述轨道梁200设置有与夹持件300对应连接的安装部201时,横担结构102位于轨道梁200内部;沿纵向截面方向,安装部201的开口尺寸L1大于横担结构102外沿尺寸L2;在此设置下,轨道梁200直接吊装安装便捷;还可优选安装部201与上夹持件301对应连接,尤其优选通过螺栓或销轴连接。
另外,本申请还可优选设置沿纵向截面方向,安装部201的开口尺寸L1小于夹持件300的外沿尺寸L3;该优选设置下,轨道梁200、横担结构102与夹持件300之间能更稳固。
另外,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的支撑连接装置中,还可优选设置支撑部101的上边界线a1等高于轨道梁200或轨道梁200的安装部201的上边界线a2,所述支撑部101沿走行方向的外边界线b1不超过轨道梁200沿走行方向的外边界线b2;这样设置下,整体连接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外观简洁。
另外,本申请所述轨道梁或轨道梁的安装部上方位置处可设置盖板,以促使其外形结构简洁。
本申请所采用的用于悬挂式单轨轨道梁可以采用以下的支撑连接方法,尤其是采用横担结构102与轨道梁200之间设置有夹持件300,且夹持件300分为上夹持件301和下夹持件302,同时横担结构102设置于轨道梁200的内部,轨道梁200的上部设置安装部201的结构设置下;所述支撑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下夹持件301放置入轨道梁200安装部201的内部,并将轨道梁200吊装至支撑部101的下方,所述横担结构102对应放置在下夹持件302相应位置;
2)将上夹持件301沿走行方向置入轨道梁200安装部201的内部,并且上夹持件301与轨道梁200固定连接;
3)上夹持件301与下夹持件302连接形成夹持件300。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用于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的支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梁及支撑部,支撑部下方悬挂连接轨道梁;
所述支撑部与轨道梁之间通过横担结构连接,且横担结构沿走行方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担结构由固定在支撑部上的至少两个沿走行方向设置的条形弹性体组成,所述横担结构位于轨道梁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轨道梁与横担结构之间沿走行方向设置垂向约束的夹持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上夹持件位于横担结构上方,下夹持件位于横担结构下方,下夹持件与上夹持件连接并保持一定的邻接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担结构与夹持件之间至少设置两个方向上的分别约束。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横担结构与夹持件或/和支撑部之间设有阻尼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设置有与夹持件对应连接的安装部;沿纵向截面方向,安装部的开口尺寸L1大于横担结构外沿尺寸L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部的上边界线a1等高于轨道梁或轨道梁的安装部的上边界线a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沿走行方向的外边界线b1不超过轨道梁沿走行方向的外边界线b2。
CN202120361074.3U 2021-02-07 2021-02-07 用于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的支撑连接装置 Active CN214656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1074.3U CN214656042U (zh) 2021-02-07 2021-02-07 用于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的支撑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1074.3U CN214656042U (zh) 2021-02-07 2021-02-07 用于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的支撑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56042U true CN214656042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47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61074.3U Active CN214656042U (zh) 2021-02-07 2021-02-07 用于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的支撑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560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96707A (zh) 电池包框架、电池包组件及车辆
CN216976004U (zh) 一种高强度装配式减震支吊架
CN214656042U (zh) 用于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的支撑连接装置
CN103663302B (zh) L型龙门安装架
CN102795553B (zh) 机车预布线吊装系统
CN112813743A (zh) 用于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的支撑连接装置及支撑连接方法
CN205346154U (zh) 一种输送支承架
CN101139813A (zh) 一种下承式桥的钢桁架
CN216407922U (zh) 一种抗震支吊架结构
CN205500107U (zh) 一种动力摆动装置
CN206266048U (zh) 一种整体式三点支撑电梯承重梁
CN215106006U (zh) 一种高层超高层框剪组合结构
CN213481713U (zh) 用于白车身破坏性试验的破拆装置
CN214833458U (zh) 一种分层装配支撑钢框架
CN216007791U (zh) 一种基于轻型顶模支撑系统的抗侧导向装置
CN216042721U (zh) 一种钢桁架拼装胎架结构
CN220022264U (zh) 一种直线塔导线悬垂挂线装置
CN219523671U (zh) 储气罐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4617334U (zh) 一种成品支吊架的过渡连接件结构
CN217296866U (zh) 一种用于乘用电梯吊架底部轮梁的中继支承连接装置
CN109083322A (zh) 一种带有弧形支撑架的钢结构
CN219136207U (zh) 一种臂架支撑结构及工程车辆
CN216616279U (zh) 带吊车梁的钢结构厂房上段柱柱间支撑结构
CN216891794U (zh) 一种墩柱结构及空中轨道
CN220283347U (zh) 一种防止横梁脱落的龙门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0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3, No. 2 Shiyang Road, Yangma Street, East New Area, Jianyang City,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641400 (within the scope of Jianzhou New City)

Patentee after: Yunde Rail Transit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00 No.10, unit 3, building 11, No.8, Xinguang Road, high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before: Zeng Ji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5

Address after: No. 10, 6th Floor, Unit 3, Building 1, Section 10, 2nd Ring Road North, Jinniu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0000

Patentee after: Chengdu Yunde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13, No. 2 Shiyang Road, Yangma Street, East New Area, Jianyang City,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641400 (within the scope of Jianzhou New City)

Patentee before: Yunde Rail Transi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