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55471U - 一种用于环锭纺氨纶丝包芯纱的检测和止停的组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环锭纺氨纶丝包芯纱的检测和止停的组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55471U
CN214655471U CN202120841827.0U CN202120841827U CN214655471U CN 214655471 U CN214655471 U CN 214655471U CN 202120841827 U CN202120841827 U CN 202120841827U CN 214655471 U CN214655471 U CN 2146554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ndex
spandex filament
spring
lifter
ya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4182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明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eishe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eishe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eishe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eishe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4182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554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554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554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环锭纺氨纶丝包芯纱的检测和止停的组合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块支撑板,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转动设置有两根氨纶丝给定罗拉,两根所述氨纶丝给定罗拉的上部之间放置有若干氨纶丝卷,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条,所述第一支撑条上与每个氨纶丝卷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氨纶丝导纱钩和氨纶丝断丝传感器,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位于氨纶丝卷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二支撑条的上部正对每个所述氨纶丝卷的位置均设置有止停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可快速止停断丝的氨纶丝卷。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环锭纺氨纶丝包芯纱的检测和止停的组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环锭纺氨纶丝包芯纱的检测和止停的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包芯纱是一种由内层纱芯和外包纤维组成的织造用纱,其利用内层纱芯化纤长丝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外包短纤维的表面特征,充分发挥两种纤维的特长并弥补它们的不足,目前市场上的弹性包芯纱以氨纶使用最为广泛,这种氨纶包芯纱,其纱芯采用单根高弹力氨纶丝,氨纶包芯纱一般在普通的环锭细纱机上进行,在细纱机上加装一套氨纶丝的积极式牵伸喂入机构,氨纶丝与牵伸后的棉短纤维须条同时从细纱机前钳口喂入并合后,经过导纱钩、钢领、钢丝圈上加捻卷绕作用形成氨纶包芯纱。
现有设备通常将若干个氨纶丝卷间隔放置于两根氨纶丝给定罗拉之间,牵伸喂入机构拉动氨纶丝,氨纶丝给定罗拉转动带动氨纶丝卷转动以方便氨纶丝的输出,由于氨纶丝强度较低,在拉动氨纶丝的过程中氨纶丝容易断裂,当其中一个氨纶丝卷上的氨纶丝断裂后,氨纶丝给定罗拉并不会停止运作,会导致断丝的氨纶丝卷继续滚动,现有技术中缺少针对单个氨纶丝卷的止停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环锭纺氨纶丝包芯纱的检测和止停的组合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环锭纺氨纶丝包芯纱的检测和止停的组合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块支撑板,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转动设置有两根氨纶丝给定罗拉,两根所述氨纶丝给定罗拉平行且间隔设置,两根所述氨纶丝给定罗拉的上部之间放置有若干氨纶丝卷,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位于其中一个氨纶丝给定罗拉的斜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条,所述第一支撑条上与每个氨纶丝卷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氨纶丝导纱钩和氨纶丝断丝传感器,每个所述氨纶丝导纱钩的两侧均设有粗纱导纱钩,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位于氨纶丝卷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二支撑条的上部正对每个所述氨纶丝卷的位置均设置有止停装置,所述止停装置包括保护壳、呈V型的弯杆以及竖直设置于所述保护壳内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贯通所述保护壳的顶盖并滑动连接于所述保护壳内,所述升降杆的上端设置有可以托起氨纶丝卷的V型架,所述升降杆的下端固定套设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杆的下端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板和保护壳的底面相抵接,所述弯杆的中部转动连接于所述保护壳的后侧面上,所述保护壳内设有驱动所述弯杆转动的分合闸电磁铁以及使弯杆复位的复位弹簧,当所述复位弹簧复位时,所述弯杆的下端抵设于所述升降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壳内的左侧面上垂直设置有安装轴,所述复位弹簧固定套设于所述安装轴上,所述复位弹簧的端部抵接于所述弯杆的左端,所述分合闸电磁铁固定安装于所述保护壳内底面的右端,所述弯杆的右端设置有滑动槽,所述分合闸电磁铁的伸缩杆垂直设置,所述分合闸电磁铁的伸缩杆的端部活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槽内,当所述分合闸电磁铁的伸缩杆收缩时,所述弯杆的左端离开所述升降板。
进一步的,所述V型架上与所述氨纶丝卷的接触部位设置有橡胶片。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壳的内底面上设置有限位管,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限位管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保护壳的内底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每个氨纶丝卷设置相应的氨纶丝断丝传感器和止停装置,当氨纶丝断丝传感器检测到氨纶丝断裂时,止停装置内的升降杆会向上顶起,升降杆上的V型架将氨纶丝卷顶离氨纶丝给定罗拉,有效避免断丝的氨纶丝卷继续在氨纶丝给定罗拉上转动,结构新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中止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编号说明:1、支撑板,2、氨纶丝给定罗拉,3、氨纶丝卷,31、氨纶丝,4、第一支撑条,41、氨纶丝导纱钩,42、氨纶丝断丝传感器,43、粗纱导纱钩,5、第二支撑条,6、止停装置,61、保护壳,62、弯杆,63、升降杆,64、V型架,65、升降板,66、第一弹簧,67、分合闸电磁铁,68、复位弹簧,69、安装轴,610、滑动槽,611、橡胶片,612、限位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用于环锭纺氨纶丝包芯纱的检测和止停的组合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块支撑板1,两块支撑板1之间转动设置有两根氨纶丝给定罗拉2,两根氨纶丝给定罗拉2平行且间隔设置,两根氨纶丝给定罗拉2的上部之间放置有若干氨纶丝卷3,两块支撑板1之间位于左端的氨纶丝给定罗拉2的左斜下方垂直于支撑板1设置有第一支撑条4,第一支撑条4的左侧面上与每个氨纶丝卷3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氨纶丝导纱钩41和氨纶丝断丝传感器42,氨纶丝导纱钩41设置于氨纶丝断丝传感器42的上端,每个氨纶丝导纱钩41的两侧均设有粗纱导纱钩43,两块支撑板1之间位于氨纶丝卷3的正下方垂直于支撑板1设置有第二支撑条5,第二支撑条5的上部正对每个氨纶丝卷3的位置均设置有止停装置6,止停装置6包括保护壳61、呈V型的弯杆62以及竖直设置于保护壳61内的升降杆63,升降杆63贯通保护壳61的顶盖并滑动连接于保护壳61的顶盖上,升降杆63的上端设置有可以托起氨纶丝卷3的V型架64,升降杆63的下端固定套设有升降板65,升降杆63的下端套设有第一弹簧66,第一弹簧66的两端分别与升降板65和保护壳61的底面相抵接,弯杆62的中部转动连接于保护壳61的后侧面上,保护壳61内设有驱动弯杆62转动的分合闸电磁铁67以及使弯杆62复位的复位弹簧68,当复位弹簧68复位时,弯杆62的下端抵设于升降板65的顶面上。
在实际应用中,氨纶丝31先通过氨纶丝导纱钩41再经过氨纶丝断丝传感器42并与牵伸装置连接,粗纱经过粗纱导纱钩43,氨纶丝31与粗纱并合后加捻卷绕形成氨纶包芯纱,氨纶丝断丝传感器42以及分合闸电磁铁67均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当氨纶丝断丝传感器42检测到氨纶丝31断裂时,分合闸电磁铁67的伸缩杆运动带动弯杆62转动,使弯杆62的下端离开升降板65的顶面上,在第一弹簧66的作用下,升降杆63被向上顶起,升降杆63顶端的V型架64将断丝的氨纶丝卷3顶起,使氨纶丝卷3离开氨纶丝给定罗拉2并停止转动,需要将升降杆63复位时,手动向下压V型架64使升降杆63下移,将第一弹簧66压缩,复位弹簧68将弯杆62的复位,弯杆62的下端重新抵接在升降板65的顶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壳61内的左侧面上垂直设置有安装轴69,复位弹簧68固定套设于安装轴69上,复位弹簧68的端部抵接于弯杆62的左端,分合闸电磁铁67固定安装于保护壳61内底面的右端,弯杆62的右端设置有滑动槽610,分合闸电磁铁67的伸缩杆垂直设置,分合闸电磁铁67的伸缩杆的端部活动连接于滑动槽610内,当分合闸电磁铁67的伸缩杆收缩时,弯杆62的左端离开升降板65并压缩复位弹簧68,复位弹簧68以及分合闸电磁铁67的位置设计合理,便于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V型架64上与氨纶丝卷3的接触部位设置有橡胶片611,增大V型架64与氨纶丝卷3之间的摩擦力,同时可避免氨纶丝卷3上的氨纶丝损伤。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壳61的内底面上设置有限位管612,第一弹簧66设置于限位管612内,保证第一弹簧66不发生偏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簧66的底端固定连接于保护壳61的内底面上,避免第一弹簧66发生移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每个氨纶丝卷3设置相应的氨纶丝断丝传感器42和止停装置6,当氨纶丝断丝传感器42检测到氨纶丝断裂时,止停装置6内的升降杆63会向上顶起,升降杆63上的V型架64将氨纶丝卷3顶离氨纶丝给定罗拉2,有效避免断丝的氨纶丝卷3继续在氨纶丝给定罗拉2上转动,结构新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有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用于环锭纺氨纶丝包芯纱的检测和止停的组合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块支撑板(1),两块所述支撑板(1)之间转动设置有两根氨纶丝给定罗拉(2),两根所述氨纶丝给定罗拉(2)平行且间隔设置,两根所述氨纶丝给定罗拉(2)的上部之间放置有若干氨纶丝卷(3),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支撑板(1)之间位于其中一个氨纶丝给定罗拉(2)的斜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条(4),所述第一支撑条(4)上与每个氨纶丝卷(3)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氨纶丝导纱钩(41)和氨纶丝断丝传感器(42),每个所述氨纶丝导纱钩(41)的两侧均设有粗纱导纱钩(43),两块所述支撑板(1)之间位于氨纶丝卷(3)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条(5),所述第二支撑条(5)的上部正对每个所述氨纶丝卷(3)的位置均设置有止停装置(6),所述止停装置(6)包括保护壳(61)、呈V型的弯杆(62)以及竖直设置于所述保护壳(61)内的升降杆(63),所述升降杆(63)贯通所述保护壳(61)的顶盖并滑动连接于所述保护壳(61)内,所述升降杆(63)的上端设置有可以托起氨纶丝卷(3)的V型架(64),所述升降杆(63)的下端固定套设有升降板(65),所述升降杆(63)的下端套设有第一弹簧(66),所述第一弹簧(6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板(65)和保护壳(61)的底面相抵接,所述弯杆(62)的中部转动连接于所述保护壳(61)的后侧面上,所述保护壳(61)内设有驱动所述弯杆(62)转动的分合闸电磁铁(67)以及使弯杆(62)复位的复位弹簧(68),当所述复位弹簧(68)复位时,所述弯杆(62)的下端抵设于所述升降板(6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环锭纺氨纶丝包芯纱的检测和止停的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61)内的左侧面上垂直设置有安装轴(69),所述复位弹簧(68)固定套设于所述安装轴(69)上,所述复位弹簧(68)的端部抵接于所述弯杆(62)的左端,所述分合闸电磁铁(67)固定安装于所述保护壳(61)内底面的右端,所述弯杆(62)的右端设置有滑动槽(610),所述分合闸电磁铁(67)的伸缩杆垂直设置,所述分合闸电磁铁(67)的伸缩杆的端部活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槽(610)内,当所述分合闸电磁铁(67)的伸缩杆收缩时,所述弯杆(62)的左端离开所述升降板(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环锭纺氨纶丝包芯纱的检测和止停的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架(64)上与所述氨纶丝卷(3)的接触部位设置有橡胶片(6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环锭纺氨纶丝包芯纱的检测和止停的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61)的内底面上设置有限位管(612),所述第一弹簧(66)设置于所述限位管(6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环锭纺氨纶丝包芯纱的检测和止停的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66)的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保护壳(61)的内底面上。
CN202120841827.0U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用于环锭纺氨纶丝包芯纱的检测和止停的组合装置 Active CN2146554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41827.0U CN214655471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用于环锭纺氨纶丝包芯纱的检测和止停的组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41827.0U CN214655471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用于环锭纺氨纶丝包芯纱的检测和止停的组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55471U true CN214655471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66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41827.0U Active CN214655471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用于环锭纺氨纶丝包芯纱的检测和止停的组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554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62803A (zh) 一种化纤布制造用丝原料预处理装置
CN201670921U (zh) 一种短纤维包金属长丝包芯纱的生产装置
CN214655471U (zh) 一种用于环锭纺氨纶丝包芯纱的检测和止停的组合装置
CN208533012U (zh) 倍捻机上阻止筒纱断纱后缠绕卷取罗拉的装置
CN201785573U (zh) 后支承式筒子架气动抬升装置
CN219731179U (zh) 一种高强度智能氨纶包覆丝的纺织装置
CN209568184U (zh) 一种并捻机张力提升架
CN104073938B (zh) 一种断纱自动抬升机构
CN202865449U (zh) 一种气流纺纱机半自动接头装置
CN216360539U (zh) 一种环锭纺纱机悬挂式断头自动搭接机器人
CN210560976U (zh) 一种倍捻机上用于降低筒纱毛羽的装置
CN2528786Y (zh) 一种包芯纱纺纱装置
CN213113666U (zh) 一种环锭细纱机赛络纺粗纱缺失检测装置
CN210104167U (zh) 一种用于细纱机断线取线头装置
CN210505012U (zh) 一种纺纱绕线装置
CN212292297U (zh) 一种基于纺织机械方便纱线缠绕的纺织绕盘机构
CN209975014U (zh) 一种送纱稳定的细纱机
CN110055642B (zh) 一种一步式捻线加工设备
CN201980812U (zh) 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纱库
CN209602693U (zh) 一种环锭细纱机粗纱停喂装置
CN219098353U (zh) 一种纱线架
CN212655915U (zh) 一种断丝可自动停止的倍捻机
CN218809583U (zh) 一种防缠绕打结的纺织架
CN217458294U (zh) 一种带有断线警示功能的纺织装置
CN117125546B (zh) 一种纺棉纱线卷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