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49218U - 一种拉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49218U
CN214649218U CN202120843242.2U CN202120843242U CN214649218U CN 214649218 U CN214649218 U CN 214649218U CN 202120843242 U CN202120843242 U CN 202120843242U CN 214649218 U CN214649218 U CN 2146492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chet
clamping
lifting
shaf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4324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智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84324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492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492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492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紧器,包括拉紧本体及设置在拉紧本体上的卡擎件和棘轮轴;所述拉紧本体包括底板和分别垂直设置于底板上的两侧板,所述卡擎件滑动安装在两侧板之间,所述两侧板的同一端均设有紧固凸缘,两个紧固凸缘上均设有可供所述棘轮轴穿过的轴孔;所述棘轮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紧固凸缘的轴孔,且所述棘轮轴的两端分别同轴连接有棘轮,所述的棘轮轴一端末处设有棘轮螺帽,所述的棘轮轴两端的棘轮分别抵靠于卡擎件的两侧,所述棘轮螺帽带动棘轮轴转动,棘轮轴带动两个棘轮转动时,两个棘轮推动所述卡擎件滑动以使得两个棘轮沿收紧方向转动。本实用新型的拉紧器,通过电动扳手带动棘轮进行转动来代替人工手动转动棘轮的方式,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拉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物拉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拉紧器。
背景技术
在日常运输生活中,经常需要对各种货物进行绑紧,尤其是大货车或拖车进行货物运输时,由于货物的大小不一,重量不等,装载人员装货后需要对货物进行绑紧固定,一般是通过绑带进行货物的绑定。
现有的货物绑定方式主要通过人力进行绑定,由于绑带拉紧费时耗力,人们设计出一种棘轮式的绑带拉紧器,通过棘轮的单向转动来带动绑带进行货物的绑定,拉紧器相当于杠杆的支点,因此,装载人员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对拉紧器的棘轮进行转动并拉紧货物。
然而,当拉紧器拉紧绑带时,拉紧器的卡擎件实际受到的力非常大;并且通过人工的方式拉开卡擎件进行绑带的松绑,需要很大的力气方可拉开卡擎件,并且还要长时间作用才可解开绑带;这样一来,使用者的双手必须作用于拉紧器,并且消耗的力气非常大,操作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拉紧器,通过电动扳手带动棘轮进行转动来代替人工手动转动棘轮的方式,省时省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拉紧器,包括拉紧本体及设置在拉紧本体上的卡擎件和棘轮轴;
所述拉紧本体包括底板和分别垂直设置于底板上的两侧板,所述卡擎件滑动安装在两侧板之间,所述两侧板的同一端均设有紧固凸缘,两个紧固凸缘上均设有可供所述棘轮轴穿过的轴孔;
所述棘轮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紧固凸缘的轴孔,且所述棘轮轴的两端分别同轴连接有棘轮,所述的棘轮轴一端末处设有棘轮螺帽,所述的棘轮轴两端的棘轮分别抵靠于卡擎件的两侧,所述棘轮螺帽带动棘轮轴转动,棘轮轴带动两个棘轮转动时,两个棘轮推动所述卡擎件滑动以使得两个棘轮沿收紧方向转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两侧板均设有卡擎滑槽,所述卡擎件包括卡擎板及设置在卡擎板两侧的卡擎片,且两块卡擎片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侧板的卡擎滑槽中,所述的棘轮轴两端的棘轮分别抵靠于两块卡擎片上。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两侧板之间还设有横板,所述横板上垂直设有两块第一限位板,所述两块第一限位板均设有卡擎孔;所述卡擎板远离两块卡擎片的一端分别设有两根卡擎柱,两根卡擎柱的外端分别穿过两块第一限位板的卡擎孔,且两根卡擎柱分别套设有卡擎弹簧,所述卡擎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卡擎板和第一限位板上。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横板上还垂直设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位于两块第一限位板之间,该第二限位板上设有螺柱通孔;所述卡擎件还包括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下端设置在所述卡擎板上,螺纹柱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二限位板的螺柱通孔,且螺纹柱的上端设有外螺纹,螺纹柱的外螺纹上螺纹连接有螺帽;所述螺纹柱的顶部设有第三限位板,所述螺帽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板与第三限位板之间。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三限位板的外径大于所述螺帽的内径且小于所述螺帽的外径。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卡擎板的底部设有限位槽,所述螺纹柱的下端为U型结构,该螺纹柱的U型下端套设于所述卡擎板的底部,且放置在卡擎板的限位槽内。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棘轮螺帽为正六边形螺帽或正八边形螺帽。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两个棘轮分别位于两侧板的紧固凸缘的外侧,所述棘轮轴分别设有两根用于限至两个棘轮脱离棘轮轴的限位钢丝,每个棘轮分别位于限位钢丝与紧固凸缘之间。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为U型把手,所述的U型把手的两侧同一端分别套设于所述棘轮轴上。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棘轮轴包括两根水平设置的棘轮半轴,两根棘轮半轴之间间隔设置且形成带槽;所述两侧板远离紧固凸缘的一端设有带轴,所述带轴连接有绑带,所述绑带包括紧固端和自由端,所述绑带的紧固端与带轴固定连接,绑带的自由端可穿过所述带槽卷绕设置在棘轮轴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拉紧器,在底板上分别设有带轴和棘轮轴,绑带的紧固端固定于带轴上,而绑带的自由端可穿过棘轮轴的带槽而卷绕在棘轮轴上,这样一来,通过匹配棘轮螺帽的电动扳手带动棘轮轴进行转动,并通过棘轮轴带动两个棘轮转动使得绑带进行缠绕收紧,待绑带收紧后,通过两块卡擎片将棘轮轴的两个棘轮卡住,完成拉紧作业;利用电动扳手带动棘轮进行转动来代替人工手动转动棘轮的方式,省时省力。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卡擎板上设有螺纹柱,通过旋转螺纹柱上的螺帽带动螺纹柱转动可轻易拉动卡擎板,进而带动卡擎片向远离棘轮轴的方向移动,使得棘轮轴的两个棘轮与两块卡擎片之间脱卡,因此,能够带动棘轮轴向绑带松动的方向转动以松开所述绑带。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拉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拉紧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拉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拉紧器带有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拉紧器的卡擎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拉紧器的螺纹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拉紧器的棘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得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7,图1为本实用新型拉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拉紧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拉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拉紧器带有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拉紧器的卡擎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拉紧器的螺纹柱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拉紧器的棘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拉紧器,包括拉紧本体10及设置在拉紧本体10上的卡擎件20和棘轮轴30;所述拉紧本体10包括底板11和分别垂直设置于底板11上的两侧板12,所述卡擎件20滑动安装在两侧板12之间,所述两侧板12的同一端均设有紧固凸缘13,两个紧固凸缘13上均设有可供所述棘轮轴30穿过的轴孔;所述棘轮轴30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紧固凸缘13的轴孔,且所述棘轮轴30的两端分别同轴连接有棘轮40,所述的棘轮轴30一端末处设有棘轮螺帽100,所述的棘轮轴30两端的棘轮40分别抵靠于卡擎件20的两侧,所述棘轮螺帽100带动棘轮轴30转动,棘轮轴30带动两个棘轮40转动时,两个棘轮40推动所述卡擎件20滑动以使得两个棘轮40沿收紧方向转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拉紧器还包括把手50,所述把手50为U型把手50,所述的U型把手50的两侧同一端分别套设于所述棘轮轴30上。另外,所述棘轮轴30包括两根水平设置的棘轮半轴31,两根棘轮半轴31之间间隔设置且形成带槽32;所述两侧板12远离紧固凸缘13的一端设有带轴,所述带轴连接有绑带,所述绑带包括紧固端和自由端,所述绑带的紧固端与带轴固定连接,绑带的自由端可穿过所述带槽32卷绕设置在棘轮轴30上。
使用时,本实施例的拉紧器,通过匹配棘轮螺帽100的电动扳手带动棘轮轴30进行转动,并通过棘轮轴30带动两个棘轮40转动使得绑带进行缠绕收紧,待绑带收紧后,通过卡擎件20将棘轮轴30的两个棘轮40卡住,完成拉紧作业,从而实现拉紧器的机械拉紧功能,代替现有的人工手动拉紧方式,省时省力。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的两侧板12均设有卡擎滑槽121,所述卡擎件20包括卡擎板21及设置在卡擎板21两侧的卡擎片22,且两块卡擎片22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侧板12的卡擎滑槽121中,所述的棘轮轴30两端的棘轮40分别抵靠于两块卡擎片22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两侧板12之间还设有横板14,所述横板14上垂直设有两块第一限位板141,所述两块第一限位板141均设有卡擎孔;所述卡擎板21远离两块卡擎片22的一端分别设有两根卡擎柱23,两根卡擎柱23的外端分别穿过两块第一限位板141的卡擎孔,且两根卡擎柱23分别套设有卡擎弹簧24,所述卡擎弹簧24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卡擎板21和第一限位板141上。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横板14上还垂直设有第二限位板142,所述第二限位板142位于两块第一限位板141之间,该第二限位板142上设有螺柱通孔;所述卡擎件20还包括螺纹柱60,所述螺纹柱60的下端设置在所述卡擎板21上,螺纹柱60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二限位板142的螺柱通孔,且螺纹柱60的上端设有外螺纹61,螺纹柱60的外螺纹61上螺纹连接有螺帽101;所述螺纹柱60的顶部设有第三限位板143,所述螺帽101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板142与第三限位板143之间。
其中,所述第三限位板143的外径大于所述螺帽101的内径且小于所述螺帽101的外径。采用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螺帽101被限制在第二限位板142与第三限位板143之间,在使用电动扳手对螺帽101进行驱动时有效防止螺帽101掉出螺纹柱60外面;并且由于第三限位板143的外径小于所述螺帽101的外径,方便电动扳手穿过第三限位板143并套设在螺帽101上进行驱动。
另外,所述卡擎板21的底部设有限位槽211,所述螺纹柱60的下端为U型结构,该螺纹柱60的U型下端62套设于所述卡擎板21底部的限位槽211内。采用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卡擎板21的下端被套设在螺纹柱60的U型下端62上,这样一来,当螺纹柱60往上移动时,螺纹柱60作用于卡擎板21的力比较均衡,从而防止卡擎板21因受力不均出现一端倾斜的现象。松开螺帽101,卡擎板21在两个卡擎弹簧24的作用下即可下移。
本实施例的拉紧器在使用时,通过匹配棘轮螺帽100的电动扳手带动棘轮轴30进行转动,并通过棘轮轴30带动两个棘轮40转动使得绑带进行缠绕收紧,待绑带收紧后,通过卡擎件20将棘轮轴30的两个棘轮40卡住,完成拉紧作业。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扳手带动螺纹柱60上的螺帽101转动,从而带动螺纹柱60转动可轻易拉动卡擎板21,进而带动卡擎片22向远离棘轮轴30的方向移动,使得棘轮轴30的两个棘轮40与两块卡擎片22之间脱卡,因此,能够带动棘轮轴30向绑带松动的方向转动以松开所述绑带。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棘轮螺帽100为正六边形螺帽或正八边形螺帽。因此,通过匹配棘轮螺帽100的电动扳手对其进行驱动便可带动棘轮轴30转动。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的两个棘轮40分别位于两侧板12的紧固凸缘13的外侧,所述棘轮轴30分别设有两根用于限至两个棘轮40脱离棘轮轴30的限位钢丝70,每个棘轮40分别位于限位钢丝70与紧固凸缘13之间。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两个棘轮40的外圆周上分别均匀布置有多个阻尼棘齿4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拉紧器,在底板上分别设有带轴和棘轮轴,绑带的紧固端固定于带轴上,而绑带的自由端可穿过棘轮轴的带槽而卷绕在棘轮轴上,这样一来,通过匹配棘轮螺帽的电动扳手带动棘轮轴进行转动,并通过棘轮轴带动两个棘轮转动使得绑带进行缠绕收紧,待绑带收紧后,通过两块卡擎片将棘轮轴的两个棘轮卡住,完成拉紧作业;利用电动扳手带动棘轮进行转动来代替人工手动转动棘轮的方式,省时省力。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卡擎板上设有螺纹柱,通过旋转螺纹柱上的螺帽带动螺纹柱转动可轻易拉动卡擎板,进而带动卡擎片向远离棘轮轴的方向移动,使得棘轮轴的两个棘轮与两块卡擎片之间脱卡,因此,能够带动棘轮轴向绑带松动的方向转动以松开所述绑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拉紧器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拉紧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拉紧本体及设置在拉紧本体上的卡擎件和棘轮轴;
所述拉紧本体包括底板和分别垂直设置于底板上的两侧板,所述卡擎件滑动安装在两侧板之间,所述两侧板的同一端均设有紧固凸缘,两个紧固凸缘上均设有可供所述棘轮轴穿过的轴孔;
所述棘轮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紧固凸缘的轴孔,且所述棘轮轴的两端分别同轴连接有棘轮,所述的棘轮轴一端末处设有棘轮螺帽,所述的棘轮轴两端的棘轮分别抵靠于卡擎件的两侧,所述棘轮螺帽带动棘轮轴转动,棘轮轴带动两个棘轮转动时,两个棘轮推动所述卡擎件滑动以使得两个棘轮沿收紧方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两侧板均设有卡擎滑槽,所述卡擎件包括卡擎板及设置在卡擎板两侧的卡擎片,且两块卡擎片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侧板的卡擎滑槽中,所述的棘轮轴两端的棘轮分别抵靠于两块卡擎片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两侧板之间还设有横板,所述横板上垂直设有两块第一限位板,所述两块第一限位板均设有卡擎孔;所述卡擎板远离两块卡擎片的一端分别设有两根卡擎柱,两根卡擎柱的外端分别穿过两块第一限位板的卡擎孔,且两根卡擎柱分别套设有卡擎弹簧,所述卡擎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卡擎板和第一限位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板上还垂直设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位于两块第一限位板之间,该第二限位板上设有螺柱通孔;所述卡擎件还包括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下端设置在所述卡擎板上,螺纹柱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二限位板的螺柱通孔,且螺纹柱的上端设有外螺纹,螺纹柱的外螺纹上螺纹连接有螺帽;所述螺纹柱的顶部设有第三限位板,所述螺帽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板与第三限位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限位板的外径大于所述螺帽的内径且小于所述螺帽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擎板的底部设有限位槽,所述螺纹柱的下端为U型结构,该螺纹柱的U型下端套设于所述卡擎板的底部,且放置在卡擎板的限位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棘轮螺帽为正六边形螺帽或正八边形螺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两个棘轮分别位于两侧板的紧固凸缘的外侧,所述棘轮轴分别设有两根用于限至两个棘轮脱离棘轮轴的限位钢丝,每个棘轮分别位于限位钢丝与紧固凸缘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紧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为U型把手,所述的U型把手的两侧同一端分别套设于所述棘轮轴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棘轮轴包括两根水平设置的棘轮半轴,两根棘轮半轴之间间隔设置且形成带槽;所述两侧板远离紧固凸缘的一端设有带轴,所述带轴连接有绑带,所述绑带包括紧固端和自由端,所述绑带的紧固端与带轴固定连接,绑带的自由端可穿过所述带槽卷绕设置在棘轮轴上。
CN202120843242.2U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拉紧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6492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43242.2U CN214649218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拉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43242.2U CN214649218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拉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49218U true CN214649218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66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4324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649218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拉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492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91064B (zh) 包括虎钳的工作台
US7357612B1 (en) Strap master
US7410334B2 (en) Ratcheting winch tool
US7909305B2 (en) Suspension strut removal device
US6139233A (en) Rapid spooling/tightening binding device
US7628383B2 (en) Rachet strap tightener and mating rotary driven tool
CN214649218U (zh) 一种拉紧器
JP3181551U (ja) 緊締具の補助部材
CN113043940B (zh) 一种自动收紧拉紧器
CN212968866U (zh) 一种输电线路多孔引流板对孔工具
US20140138470A1 (en) Strap wrapper and method of use
CN116040104B (zh)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钢卷紧固装置
CN202030020U (zh) 用于货物装载的快速紧绳器
CN217754928U (zh) 一种轮式重型装备运输单向自锁拉紧器
CN100455459C (zh) 绞盘、包括该绞盘的车辆及其相关操作方法
CN212098630U (zh) 一种紧绳器
US20240123895A1 (en) Axel with v-shape cut for ratcheted lashing strap assembly
CN2284712Y (zh) 拉紧器
CN215220501U (zh) 一种立式增强型刹线器
CN211343579U (zh) 一种快速安装式抱箍
CN211335723U (zh) 一种万能收紧装备
CN219407677U (zh) 一种绑带拉紧器
CN215387429U (zh) 一种可移动便携式排球架紧绳器
CN213832032U (zh) 一种游艇类用耐腐蚀绑扎拉紧器
CN217994274U (zh) 一种汽车运输捆绑用的拉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