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41670U - 按键组装机 - Google Patents

按键组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41670U
CN214641670U CN202120315394.5U CN202120315394U CN214641670U CN 214641670 U CN214641670 U CN 214641670U CN 202120315394 U CN202120315394 U CN 202120315394U CN 214641670 U CN214641670 U CN 214641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portion
sheet
manipulator
section
upp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1539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传钊
李小文
刘正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iche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iche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iche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iche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1539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41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41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416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按键组装机,用于组装按键,包括:基台,所述基台上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装夹所述按键的部件的夹具,所述基台在所述转盘的外侧,沿所述转盘转动的方向,设置有底盖上料部、按压件安装部、弹片安装部、动触片安装部、端子脚安装部、静触片安装部、弹簧安装部以及上盖安装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组装机,由于在基台上设置有转盘,并在转盘的外侧,设置有用于自动装配按键的零件的多个部件,因此不仅能够对按键进行自动装配,而且装配效率高。

Description

按键组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按键组装机。
背景技术
在各种设备的生产过程中,通过需要使用组装机,例如,已知的组装机中,有针对各种键盘的按键例如电话机的按键、电脑的键盘的按键、笔记本键盘的按键、各种游戏机例如老虎机、夹娃娃机等的键盘的自动组装机。然而,各种设备的更新换代非常快,当设备更新换代后,并不存在可以直接市购而使用的组装标准机,为了实现产品的装配,通常设计很多的手动的组装夹具进行装配,效率很低,无法达到量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按键组装机,不仅能够对按键进行自动装配,而且装配效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实施例的按键组装机,用于组装按键,包括:基台,所述基台上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装夹所述按键的部件的夹具,所述基台在所述转盘的外侧,沿所述转盘转动的方向,设置有底盖上料部、按压件安装部、弹片安装部、动触片安装部、端子脚安装部、静触片安装部、弹簧安装部以及上盖安装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的按键组装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在基台上设置有转盘,并在转盘的外侧,设置有用于自动装配按键的零件的多个部件,因此不仅能够对按键进行自动装配,而且装配效率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盖上料部包括:第一分料部,具有第一振动盘,所述第一振动盘用于对底盖进行出料;
第一机械手部,设置为从所述第一分料部获取所述底盖,并在所述夹具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第一机械手部的上料位置时,将所述底盖装配至所述夹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压件安装部包括:第二分料部,具有第二振动盘,所述第二振动盘用于对按压件进行出料;第二机械手部,设置为从所述第二分料部获取所述按压件,并在所述夹具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第二机械手部的上料位置时,将所述按压件装配至所述夹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片安装部包括:第一片材送出部,设置为将呈卷状的第一片材的一端连续送出;第一片材冲压部,设置为对连续地被送出的所述第一片材的一端进行冲压以形成弹片;第三机械手部,设置为从所述第一片材冲压部获取所述弹片,并在所述夹具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第三机械手部的上料位置时,将所述弹片装配至所述夹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触片安装部包括:第二片材送出部,设置为将呈卷状的第二片材的一端连续送出;第二片材冲压部,设置为对连续地被送出的所述第二片材的一端进行冲压以形成动触片;第四机械手部,设置为从所述第二片材冲压部获取所述动触片,并在所述夹具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第四机械手部的上料位置时,将所述动触片装配至所述夹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子脚安装部包括:第三分料部,具有第三振动盘,所述第三振动盘用于对端子脚进行出料;第五机械手部,设置为从所述第三分料部获取所述端子脚,并在所述夹具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第五机械手部的上料位置时,将所述端子脚装配至所述夹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静触片安装部包括:第四分料部,具有第四振动盘,所述第四振动盘用于对静触片进行出料;第六机械手部,设置为从所述第四分料部获取所述静触片,并在所述夹具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第六机械手部的上料位置时,将所述静触片装配至所述夹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安装部包括:第五分料部,具有第五振动盘,所述第五振动盘用于对弹簧进行出料;第七机械手部,设置为从所述第五分料部获得所述弹簧,并在所述夹具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第七机械手部的上料位置时,将所述弹簧装配至所述夹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盖安装部包括:第六分料部,具有第六振动盘,所述第六振动盘用于对上盖进行出料;第八机械手部,设置为从所述第六分料部获得所述上盖,并在所述夹具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第八机械手部的上料位置时,将所述上盖装配至所述夹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台在所述转盘的外侧,还设置有下料部,所述下料部沿所述转盘的转动的方向,设置在所述上盖安装部之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组装机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用于装夹按键的夹具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夹具的A-A处(表示夹具的避让块伸出)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2中的夹具的A-A处(表示夹具的避让块缩回)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1中的底盖上料部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第一机械手部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的按压杆安装部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的弹片安装部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第一片材冲压部和第三机械手部的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的动触片安装部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的端子脚安装部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要部示意图。
图13是图11中的校正部的示意图。
图14是图1中的静触片安装部的示意图。
图15是图1中的弹簧安装部的示意图。
图16是图1中的上盖安装部的示意图。
图17是图1中的下料部的示意图。
图18是图1中的导通检测部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组装机的装配对象即按键的爆炸图。
图20是图19中的底盖的示意图。
图21是图19中的按压件的示意图。
图22是图19中的上盖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对于相同或者近似的技术特征,赋予同样的附图标记,仅在需要的情况下进行区分。
图19是按键组装机的装配对象即按键100的爆炸图,图20是底盖101的示意图,图21是按压件102的示意图,图22是上盖108的示意图,参照图19至图22,在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按键组装机之前,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按键组装机的装配对象即按键100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按键组装机所装配的按键100例如是游戏机上使用的规格较大的按键,包括底盖101、按压件(也可以叫做白点)102、弹片103、动触片104、端子脚105、静触片106、弹簧107和上盖108。其中,底盖101的内部的大致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09,按压件102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09中。底盖101的内部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槽110,弹片103安装在第二安装槽110中。底盖101的内部的左侧,在靠近第一安装槽109的位置,设置有第三安装槽111,动触片104插入第三安装槽111中。此外,端子脚105的一端也插入第三安装槽111中并位于第三安装槽111的前侧。底盖101的内部的左侧,在靠近底盖101的左侧边缘的位置(即相对于第三安装槽111更左边的位置)设置有第四安装槽112,静触片106的一端插入第四安装槽112中。按压件102的中部设置有第五安装槽113,第五安装槽113中设置有安装柱114,弹簧107嵌入该安装柱114中。上盖108盖合到底盖101的上部,上盖108的左侧,分别设置有第六安装槽115以及第七安装槽116,端子脚105的另一端从第六安装槽115穿出去,静触片106的另一端从第七安装槽116穿出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按键100的装配顺序只要能够符合自动装配的要求,并不特别限定,例如,静触片106和除底盖101之外的其他部件的安装并不关联,因此静触片106的安装顺序可以根据工序实际调整。此外,例如弹片103和动触片104的安装也不关联,因此弹片103和动触片104之间的安装顺序也可以根据工序实际调整。
图1是按键组装机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实施例的按键组装机,用于组装按键100,包括:基台117,基台117上设置有转盘118,转盘118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装夹按键100的底盖101的夹具119,基台117在转盘118的外侧,沿转盘118转动的方向,设置有底盖上料部120、按压杆安装部121、弹片安装部122、动触片安装部123、端子脚安装部124、静触片安装部125、弹簧安装部126以及上盖安装部127。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基台117上设置有转盘118,并在转盘118的外侧,设置有用于自动装配按键100的零件的多个部件,因此不仅能够对按键100进行自动装配,而且装配效率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虽然列出了用于自动装配案件的各部件,但是并不特别限定各部件的相对位置,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装配工艺进行适当的调整。
此外,基台117上可以装有精密分割器128,精密分割器128可以选择市购的精密分割器。精密分割器128的等分数量根据实际的工位进行选择,例如可以选择12等分的分割器。精密分割器通过电机驱动。
图2是用于装夹按键100的夹具119的立体图,图3是图2中夹具119的A-A处(表示夹具119的避让块134伸出)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图2中的夹具119的A-A处(表示夹具119的避让块134缩回)的局部剖视图。参照图2至图4,此外,基台117上的夹具119可以根据实际的工位进行选择,例如可以在基台117上沿轴向均匀地设置有12个夹具119。夹具119包括底座129,底座129上设置有用于容置底盖101并对底盖101进行定位的容置槽130,容置槽130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131,固定块131在定位弹簧件132的驱动下能够伸进容置槽130内,并将底盖101可靠地固定在容置槽130内。底座129在容置槽130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避让槽133(用于下述的导通检测部258的按压气缸260所进行的良品检测(辅助参照图18))。另外,底座129的下方还设置有避让块134,避让块134上设置有第二避让槽135。避让块134的一端和切换弹簧件136连接,在避让块134未受到外力的情况下,第二避让槽135和第一避让槽133错位,避让块134堵住第一避让槽133,以防止按压件102安装到底盖101后,按压件102从第一避让槽133掉落。在避让块134受到外力的推动的情况下,避让块134压缩切换弹簧件136并滑动,第二避让槽135和第一避让槽133连通,此时可以容许下述的按压气缸260所驱动的按压杆穿过第二避让槽135和第一避让槽133,以对按压件102进行按压。
以下对各部件进行详细说明。
[底盖上料部120]
图5是底盖上料部120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第一机械手部138的示意图,参照图5、图6,并辅助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够高速地对底盖101进行上料,底盖上料部120包括:第一分料部137和第一机械手部138。其中,第一分料部137具有第一振动盘139,第一振动盘139用于对底盖101进行出料。第一机械手部138设置为从第一分料部137获取底盖101,并在夹具119中的其中一个位于第一机械手部138的上料位置(为了便于说明,将第一机械手部138的上料位置称为底盖上料位置140)时,将底盖101装配至夹具119。
具体地,由于底盖101大致呈规则形状,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选择第一振动盘139对底盖101进行排序并出料,能够大大提高底盖101的出料的效率以及精度。
在第一振动盘139的出料口的位置(为了便于说明,将第一振动盘139的出料口的位置称为底盖出料位置141),设置有第一气缸142,第一气缸142连接有第一切换块143,第一切换块143设置有和第一振动盘139的出料口对接以获取底盖101的底盖收纳槽144。在需要获得底盖101时,底盖收纳槽144和第一振动盘139的出料口对接,在获取到底盖101后,第一气缸142驱动第一切换块143切换位置,以堵住第一振动盘139的出料口。
此外,在底盖出料位置141,还设置有第一检测元件145。第一检测元件145用于检测底盖收纳槽144是否获取到底盖101,第一检测元件145可以选择例如光电光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等各种能够检测工件的有无的传感器。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装配精度,防止装配出错,在底盖出料位置141的上方,还设置有第二检测元件146。第二检测元件146用于检测底盖101的出料方向是否正确。第二检测元件146可以选择例如光电光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等各种能够根据距离的不同而输出不同的信号的传感器,此外,第二检测元件146也可以选择例如CCD等的视觉系统元件。具体地,由于底盖101的内部的左侧的形状(具有第三安装槽111和第四安装槽112)和底盖101的内部的右侧的形状(具有第二安装槽110)不一样,通过设置第二检测元件146,能够在对底盖101进行上料之前,确认底盖101的出料方向,当底盖101的出料方向和预设方向不同时,通过第一机械手部138进行调整。
第一机械手部138包括能够在底盖出料位置141和底盖上料位置140之间切换位置的第一切换驱动部147、第一旋转驱动部148和用于夹持底盖101的第一夹爪149,其中第一旋转驱动部148搭载到第一切换驱动部147,第一夹爪149搭载到第一旋转驱动部148。为了提高第一机械手部138的工作效率,第一切换驱动部147可以选择例如市购的PPU机械手,由于PPU机械手不仅同时具有切换动作和伸缩动作,而且切换动作和伸缩动作的频率特别高,因此,通过选择PPU机械手,能够大大地提高第一机械手部138的切换效率。为了节省成本,第一旋转驱动部148包括第二气缸150和第一齿轮齿条机构151,其中,第二气缸150和第一齿轮齿条机构151的第一齿条152连接,第一夹爪149连接到第一齿轮齿条机构151的第一齿轮153。由此,当第二检测元件146检测到底盖101的出料方向和预设方向不同时,第二气缸150驱动第一齿条152,从而带动第一齿轮153旋转由此带动夹持底盖101的第一夹爪149旋转切换位置。第一夹爪149以及下述的各夹爪可以选择例如公知的气动夹爪或者电动夹爪。
[按压杆安装部121]
图7是按压杆安装部121的示意图,参照图7并辅助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够高速地对按压件102进行上料,按压杆安装部121包括:第二分料部154和第二机械手部155。其中,第二分料部154具有第二振动盘156,第二振动盘156用于对按压件102进行出料。第二机械手部155设置为从第二分料部154获取按压件102,并在夹具119中的其中一个位于第二机械手部155的上料位置(下面也称按压杆上料位置157)时,将按压件102装配至夹具119。
具体地,由于按压件102大致呈规则形状,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选择第二振动盘156对按压件102进行排序并出料,能够大大提高按压件102的出料的效率以及精度。
在第二振动盘156的出料口的位置(为了便于说明,也称按压杆出料位置158),设置有第三检测元件159。第三检测元件159用于检测底按压杆出料位置158是否具有按压件102,第三检测元件159可以选择例如光电光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等各种能够检测工件的有无的传感器。
第二机械手部155包括能够在按压杆出料位置158和按压杆上料位置157之间切换位置的第二切换驱动部160、第一上下驱动部161和用于吸附按压件102的真空吸附件162。其中,第二切换驱动部160搭载在第一上下驱动部161。真空吸附件162搭载在第二切换驱动部160,被第二切换驱动部160驱动以在按压杆出料位置158和按压杆上料位置157之间切换。第二切换驱动部160包括第三气缸163以及被第三气缸163驱动而摆动的摆动件164。真空吸附件162安装到摆动件164上,真空吸附件162上设置有用于吸附按压件102的真空吸附孔(未图示)。第一上下驱动部161包括第四气缸165,第四气缸165驱动第二切换驱动部160和真空吸附件162上下运动。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工序如下:第三检测元件159检测到按压杆出料位置158的按压件102后,第三气缸163驱动真空吸附件162使其位于按压杆出料位置158,第四气缸165驱动第三气缸163和真空吸附件162下降,真空吸附件162从按压杆出料位置158吸附按压件102。在真空吸附件162吸附到按压件102后,第四气缸165驱动第三气缸163和真空吸附件162上升。然后第三气缸163驱动真空吸附件162切换到按压杆上料位置157。接着,第四气缸165驱动真空吸附件162下降,使按压件102装配到装载在夹具119上的底盖101的第一安装槽109中。
通过设置主要由气缸驱动的第二机械手部155,不仅能够快速地实现按压件102的自动上料,提高生产节拍,而且能够降低成本。
[弹片安装部122]
图8是弹片安装部122的示意图,图9是图8中的第一片材冲压部167和第三机械手部168的示意图,参照图8、图9,并辅助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够高速且连续地对弹片103进行上料,弹片安装部122包括:第一片材送出部166、第一片材冲压部167和第三机械手部168。其中,第一片材送出部166设置为将呈卷状的第一片材169的一端连续送出。第一片材冲压部167设置为对连续地被送出的第一片材169的一端进行冲压以形成弹片103。第三机械手部168设置为从第一片材冲压部167获取弹片103,并在夹具119中的其中一个位于第三机械手部168的上料位置(在此也称弹片上料位置176)时,将弹片103装配至夹具119。
第一片材送出部166通过例如铝型材的支架安装到基台117的上方。第一片材送出部166包括第一电机170和第二电机171。其中,第一电机170和第一支撑辊172连接,并驱动第一支撑辊172转动。呈卷状的第一片材169被支撑到第一支撑辊172,并随着第一支撑辊172被第一电机170驱动,而连续地送出第一片材169。第二电机171和第二支撑辊173连接,并驱动第二支撑辊173转动。从卷状的第一片材169剥离的用于保护第一片材169的第一保护纸(未图示)被卷绕到第二支撑辊173,并随着第二支撑辊173被第二电机171驱动,而使第一保护纸被卷绕地收集。
从第一片材送出部166送出的第一片材169被送到第一片材冲压部167。第一片材冲压部167设置在基台117上。第一片材冲压部167包括例如多个第一冲压气缸174,第一冲压气缸174上安装有多个第一冲头175。第一冲压气缸174的数量以及规格(输出力)根据弹片103需要被冲压的位置和数量等而确定,在此不做特别限定。同样地,第一冲头175的形状也根据弹片103的实际形状,而确定第一冲头175的形状,在此不做特别限定。通过设置第一片材冲压部167,能够同时进行第一片材169的送料、弹片103的成型、弹片103的上料的工作,不仅能够细化第三机械手部168的工作流程,而且能够提高第三机械手部168的上料效率。
第三机械手部168用于将在第一片材冲压部167被冲压成的弹片103装配到弹片上料位置176。第三机械手部168包括旋转部177和夹持部178,其中,旋转部177包括第五气缸179、第二齿轮齿条机构180和第二夹爪181,第五气缸179和第二齿轮齿条机构180的第二齿条182连接,第二夹爪181和第二齿轮齿条机构180的第二齿轮183连接。由此,第五气缸179通过驱动第二齿轮齿条机构180,从而使第二夹爪181转动。在第二夹爪181转动到和第一片材冲压部167相对的位置时,第二夹爪181能够夹持到弹片103,在第二夹爪181夹持到弹片103后,第五气缸179驱动第二夹爪181转动例如90°,以使弹片103转动到其被装配时的方向。
夹持部178包括第三夹爪184和驱动第三夹爪184的弹片上料机械手185,弹片上料机械手185同样可以选择例如PPU机械手,并驱动第三夹爪184在与第二夹爪181对接的位置和弹片上料位置176之间切换。在第二夹爪181夹持着弹片103并转动到弹片103被装配时的方向的状态下,弹片上料机械手185驱动第三夹爪184和第二夹爪181对接,第三夹爪184夹持到弹片103。在第三夹爪184夹持到弹片103的状态下,弹片上料机械手185驱动第三夹爪184转移到弹片上料位置176,并将弹片103装配到底盖101的第二安装槽110。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三机械手部168包括用于调整弹片103的方向的旋转部177和用于对弹片103进行上料的夹持部178,因此,能够细化第三机械手部168的工作流程,进一步提高第三机械手部168的上料效率。
[动触片安装部123]
图10是动触片安装部123的示意图,参照图10并辅助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够高速且连续地对动触片104进行上料,动触片安装部123包括:第二片材送出部186、第二片材冲压部187和第四机械手部188。其中,第二片材送出部186设置为将呈卷状的第二片材189的一端连续送出。第二片材冲压部187设置为对连续地被送出的第二片材189的一端进行冲压以形成动触片104。第四机械手部188设置为从第二片材冲压部187获取动触片104,并在夹具119中的其中一个位于第四机械手部188的上料位置(也称动触片上料位置190)时,将动触片104装配至夹具119。
第二片材送出部186参考第一片材送出部166设置。例如,第二片材送出部186安装到支架上并位于基台117的上方。同样地第二片材送出部186包括第三电机191和第四电机192。其中,第三电机191和第三支撑辊193连接,并驱动第三支撑辊193转动。呈卷状的第二片材189被支撑到第三支撑辊193,并随着第三支撑辊193被第三电机191驱动,而连续地送出第二片材189。第四电机192和第四支撑辊194连接,并驱动第四支撑辊194转动。从卷状的第二片材189剥离的用于保护第二片材189的第二保护纸(未图示)被卷绕到第四支撑辊194,并随着第四支撑辊194被第四电机192驱动,而使第二保护纸被卷绕地收集。
同样地,第二片材冲压部187也参考第一片材冲压部167设置。例如,从第二片材送出部186送出的第二片材189被送到第二片材冲压部187。第二片材冲压部187设置在基台117上。第二片材冲压部187包括例如多个第二冲压气缸195,第二冲压气缸195上安装有多个第二冲头196。第二冲压气缸195的数量以及规格(输出力)根据动触片104需要被冲压的位置和数量而确定,在此不做特别限定。同样地,第二冲头196的形状也根据动触片104的实际形状,而确定第二冲头196的形状,在此不做特别限定。通过设置第二片材冲压部187,能够同时进行第二片材189的送料、动触片104的成型、动触片104的上料的工作,不仅能够细化第四机械手部188的工作流程,而且能够提高第四机械手部188的上料效率。
第四机械手部188包括第一旋转机械手197和第四夹爪198,第一旋转机械手197可以选择转动式的PPU机械手,第四夹爪198搭载到PPU机械手。第一旋转机械手197驱动第四夹爪198在与第二片材冲压部187对接的位置(即动触片出料位置199)和动触片上料位置190之间切换。由此,第四夹爪198从第二片材冲压部187夹取到动触片104后,将动触片104转移到动触片上料位置190,并将动触片104装配到底盖101的第三安装槽111。
[端子脚安装部124]
图11是端子脚安装部124的示意图,图12是图11的要部示意图,图13是图11中的校正部211的示意图,参照图11至13,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够高速且连续地对端子脚105进行上料,端子脚安装部124包括:第三分料部200和第五机械手部201。其中,第三分料部200具有第三振动盘202,第三振动盘202用于对端子脚105进行出料。第五机械手部201设置为从第三分料部200获取端子脚105,并在夹具119中的其中一个位于第五机械手部201的上料位置(也称端子脚上料位置203)时,将端子脚105装配至夹具119。
具体地,由于端子脚105大致呈规则形状,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选择第三振动盘202对端子脚105进行排序并出料,能够大大提高端子脚105的出料的效率以及精度。
在第三振动盘202的出料口的位置(也称端子脚出料位置204),设置有第六气缸205,第六气缸205连接有第二切换块206,第二切换块206设置有和第三振动盘202的出料口对接以获取端子脚105的端子脚收纳槽207。在需要获得端子脚105时,端子脚收纳槽207和第三振动盘202的出料口对接,在获取到端子脚105后,第六气缸205驱动第二切换块206切换位置,以堵住第三振动盘202的出料口。
此外,在端子脚出料位置204,还设置有第四检测元件208。第四检测元件208用于检测端子脚收纳槽207是否获取到端子脚105,第四检测元件208可以选择例如光电光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等各种能够检测工件的有无的传感器。
第五机械手部201包括第二旋转机械手209和第五夹爪210,第二旋转机械手209可以选择转动式的PPU机械手,第五夹爪210搭载到PPU机械手。第二旋转机械手209驱动第五夹爪210在端子脚出料位置204和端子脚上料位置203之间切换。由此,第五夹爪210从端子脚出料位置204夹取到端子脚105后,将端子脚105转移到端子脚上料位置203,并将端子脚105装配到底盖101的第三安装槽111的前侧。
另外,端子脚105和动触片104均安装在第三安装槽111中,端子脚105位于动触片104的左侧。为了确保端子脚105能够准确地安装到动触片104的左侧,在端子脚上料位置203处,还设置有校正部211。校正部211包括校正气缸212和校正片213,校正片213和校正气缸212连接,校正气缸212驱动校正片213上下运动。校正片213的下端设置有倾斜面214,当校正气缸212驱动校正片213向下运动时,校正片213的倾斜面214抵接动触片104,并把动触片104往右推动。由此,确保第三安装槽111的左侧具有足够的空间,从而确保端子脚105能够准确地安装到动触片104的左侧。
[静触片安装部125]
图14是静触片安装部125的示意图,参照图14并辅助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够高效且连续地对静触片106进行上料,静触片安装部125包括:第四分料部215和第六机械手部216。其中,第四分料部215具有第四振动盘217,第四振动盘217用于对静触片106进行出料。第六机械手部216设置为从第四分料部215获取静触片106,并在夹具119中的其中一个位于第六机械手部216的上料位置(也称静触片上料位置218)时,将静触片106装配至夹具119。
具体地,由于静触片106大致呈规则形状,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选择第四振动盘217对静触片106进行排序并出料,能够大大提高静触片106的出料的效率以及精度。
在第四振动盘217的出料口的位置(也称静触片出料位置219),设置有第七气缸220,第七气缸220连接有第三切换块221,第三切换块221设置有和第四振动盘217的出料口对接以获取静触片106的静触片收纳槽222。在需要获得静触片106时,静触片收纳槽222和第四振动盘217的出料口对接,在获取到静触片106后,第七气缸220驱动第三切换块221切换位置,以堵住第四振动盘217的出料口。
此外,在静触片出料位置219,还设置有第五检测元件223。第五检测元件223用于检测静触片收纳槽222是否获取到静触片106,第五检测元件223可以选择例如光电光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等各种能够检测工件的有无的传感器。
第六机械手部216包括第三旋转机械手224和第六夹爪225,第三旋转机械手224可以选择转动式的PPU机械手,第六夹爪225搭载到PPU机械手。第三旋转机械手224驱动第六夹爪225在静触片出料位置219和静触片上料位置218之间切换。由此,第六夹爪225从静触片出料位置219夹取到静触片106后,将静触片106转移到静触片上料位置218,并将静触片106装配到底盖101的第四安装槽112。
[弹簧安装部126]
图15是弹簧安装部126的示意图,在图15中,为了便于观察,将图15局部剖开,参照图15并辅助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够高效且连续地对弹簧107进行上料,弹簧安装部126包括:第五分料部226和第七机械手部227。第五分料部226具有第五振动盘228,第五振动盘228用于对弹簧107进行出料。第七机械手部227设置为从第五分料部226获得弹簧107,并在夹具119中的其中一个位于第七机械手部227的上料位置(也称弹簧上料位置229)时,将弹簧107装配至夹具119。
第五振动盘228的出料端设置有第一出料管230。在第五振动盘228对弹簧107进行排序后,经由第一出料管230被送至第七机械手部227。为了能够控制弹簧107的出料情况,基台117上设置有料管开关部231。具体地,料管开关部231包括料管安装座232、杠杆233、驱动杠杆233摆动的杠杆驱动气缸234和使杠杆233复位的复位弹簧件235。其中,第一出料管230穿过料管安装座232。杠杆233铰接到料管安装座232。杠杆驱动气缸234伸出时,推动杠杆233摆动,杠杆233的上端相对于第一出料管230脱开,由此能够打开第一出料管230。杠杆驱动气缸234缩回时,位于杠杆233的另一端的复位弹簧件235驱动杠杆233摆动,杠杆233的上端抵接第一出料管230,由此能够关闭第一出料管230。
此外,第五分料部226还包括第六检测元件236。第六检测元件236用于检测第一出料管230内所储存的弹簧107,在第一出料管230内的弹簧107达到预设值的情况下,第五振动盘228暂时停止工作。第六检测元件236可以选择例如光电光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等各种能够检测工件的有无的传感器。
此外,第七机械手部227包括第八气缸237和第二出料管238,第八气缸237驱动第二出料管238上下运动,第二出料管238和第一出料管230连通。当夹具119位于弹簧上料位置229时,第八气缸237驱动第二出料管238下降并抵接按压件102的安装柱114的上方。杠杆驱动气缸234驱动杠杆233摆动以打开第一出料管230,弹簧107通过重力的作用,从第一出料管230落下,并经由第二出料管238出料,并装配到按压件102的安装柱114。在落下一个弹簧107后,杠杆驱动气缸234缩回,由此,复位弹簧件235驱动杠杆233摆动以使杠杆233关闭第一出料管230。
[上盖安装部127]
图16是上盖安装部127的示意图,参照图16并辅助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够高效且连续地对上盖108进行上料,上盖安装部127包括:第六分料部239和第八机械手部240。第六分料部239具有第六振动盘241,第六振动盘241用于对上盖108进行出料。第八机械手部240设置为从第六分料部239获得上盖108,并在夹具119中的其中一个位于第八机械手部240的上料位置(也称上盖上料位置242)时,将上盖108装配至夹具119。
具体地,由于上盖108大致呈规则形状,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选择第六振动盘241对上盖108进行排序并出料,能够大大提高上盖108的出料的效率以及精度。
在第六振动盘241的出料口的位置(也称上盖出料位置243),设置有第九气缸244,第九气缸244连接有第四切换块245,第四切换块245设置有和第六振动盘241的出料口对接以获取上盖108的上盖收纳槽246。在需要获得上盖108时,上盖收纳槽246和第六振动盘241的出料口对接,在获取到上盖108后,第九气缸244驱动第四切换块245切换位置,以堵住第六振动盘241的出料口。
此外,在上盖出料位置243,还设置有第七检测元件247。第七检测元件247用于检测上盖收纳槽246是否获取到上盖108,第七检测元件247可以选择例如光电光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等各种能够检测工件的有无的传感器。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装配精度,防止装配出错,在上盖出料位置243的上方,还设置有第八检测元件248。第八检测元件248用于检测上盖108的出料方向是否正确。第八检测元件248可以选择例如光电光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等各种能够根据距离的不同而输出不同的信号的传感器,此外,第八检测元件248也可以选择例如CCD等的视觉系统元件。具体地,由于上盖108左侧的形状(具有第六安装槽115以及第七安装槽116)和底盖101的内部的右侧的形状不一样,通过设置第八检测元件248,能够在对上盖108进行上料之前,确认上盖108的出料方向,当上盖108的出料方向和预设方向不同时,通过第八机械手部240进行调整。
第八机械手部240包括能够在上盖出料位置243和上盖上料位置242之间切换位置的第三切换驱动部249、第二旋转驱动部250和用于夹持上盖108的第七夹爪251,其中第二旋转驱动部250搭载到第三切换驱动部249,第七夹爪251搭载到第二旋转驱动部250。第三切换驱动部249可以选择PPU机械手。第二旋转驱动部250包括第十气缸252和第三齿轮254齿条机构,其中,第十气缸252和第三齿轮254齿条机构的第三齿条253连接,第七夹爪251连接到第三齿轮254齿条机构的第三齿轮254。由此,当第八检测元件248检测到上盖108的出料方向和预设方向不同时,第十气缸252驱动第三齿条253,从而带动第三齿轮254旋转由此带动夹持上盖108的第七夹爪251旋转切换位置。
[下料部255]
图17是下料部255的示意图,参照图17并辅助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台117在转盘118的外侧,还设置有下料部255,下料部255沿转盘118的转动的方向,设置在上盖安装部127之后。具体地,在将上盖108盖合到底盖101之后,完成了按键100的组装。为此,在上盖安装部127之后设置下料部255,下料部255例如包括公知的下料机械手256和下料流道257,下料机械手256从转盘118的夹具119上夹取装配完成的按键100,投入到下料流道257,由此完成按键100的下料。
[导通检测部258]
图18是导通检测部258的示意图,参照图18并辅助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对良品和不良品进行区分,提高按键100的良率,基台117在转盘118的外侧,还设置有导通检测部258,导通检测部258沿转盘118的转动的方向,设置在上盖安装部127和下料部255之间。具体地,由于在按键100完成装配的状态下,按压件102(按键100的按压部分)朝下,因此,导通检测部258包括设置在基台117的上方的限位气缸259和设置在基台117的下方的按压气缸260,限位气缸259从上往下运动并可以压住按键100以对按键100进行限位。按压气缸260上安装有顶杆261,按压气缸260驱动顶杆261从下往上运动并可以推动按压件102以模拟按键100的按压动作。具体地,基台117在导通检测部258的安装位置处,还设置有弧形引导件262,在夹具119转动到导通检测部258的工位时,避让块134沿着弧形引导件262滑动并被弧形引导件262驱动而朝压缩切换弹簧件136的方向移动。由此,避让块134的第二避让槽135和第一避让槽133连通,按压气缸260驱动顶杆261穿过第二避让槽135和第一避让槽133,以对按压件102进行按压。在模拟按键100的按压动作的同时,通过公知的检测设备(未图示)检测按键100是否被导通,从而确定按键100是良品或者不良品。在按键100为良品的情况下,当按键100转移到下料部255时,下料机械手256将按键100投入到下料流道257。在按键100为不良品的情况下,下料机械手256则可以将按键100投入到NG品流道(未图示),以等到操作人员进行处理。
参照图1以及图19,本实施方式的按键组装机,可以依次执行如下的工序完成按键100的组装。①底盖101上料→②按压件102上料→③弹片103安装→④动触片104安装→⑤端子脚105安装→⑥静触片106安装→⑦弹簧107安装→⑧上盖108安装→⑨按键100检测→⑩产品下料。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按键组装机,用于组装按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台,所述基台上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装夹所述按键的部件的夹具,所述基台在所述转盘的外侧,沿所述转盘转动的方向,设置有底盖上料部、按压件安装部、弹片安装部、动触片安装部、端子脚安装部、静触片安装部、弹簧安装部以及上盖安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上料部包括:
第一分料部,具有第一振动盘,所述第一振动盘用于对底盖进行出料;
第一机械手部,设置为从所述第一分料部获取所述底盖,并在所述夹具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第一机械手部的上料位置时,将所述底盖装配至所述夹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件安装部包括:
第二分料部,具有第二振动盘,所述第二振动盘用于对按压件进行出料;
第二机械手部,设置为从所述第二分料部获取所述按压件,并在所述夹具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第二机械手部的上料位置时,将所述按压件装配至所述夹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安装部包括:
第一片材送出部,设置为将呈卷状的第一片材的一端连续送出;
第一片材冲压部,设置为对连续地被送出的所述第一片材的一端进行冲压以形成弹片;
第三机械手部,设置为从所述第一片材冲压部获取所述弹片,并在所述夹具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第三机械手部的上料位置时,将所述弹片装配至所述夹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片安装部包括:
第二片材送出部,设置为将呈卷状的第二片材的一端连续送出;
第二片材冲压部,设置为对连续地被送出的所述第二片材的一端进行冲压以形成动触片;
第四机械手部,设置为从所述第二片材冲压部获取所述动触片,并在所述夹具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第四机械手部的上料位置时,将所述动触片装配至所述夹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脚安装部包括:
第三分料部,具有第三振动盘,所述第三振动盘用于对端子脚进行出料;
第五机械手部,设置为从所述第三分料部获取所述端子脚,并在所述夹具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第五机械手部的上料位置时,将所述端子脚装配至所述夹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片安装部包括:
第四分料部,具有第四振动盘,所述第四振动盘用于对静触片进行出料;
第六机械手部,设置为从所述第四分料部获取所述静触片,并在所述夹具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第六机械手部的上料位置时,将所述静触片装配至所述夹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安装部包括:
第五分料部,具有第五振动盘,所述第五振动盘用于对弹簧进行出料;
第七机械手部,设置为从所述第五分料部获得所述弹簧,并在所述夹具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第七机械手部的上料位置时,将所述弹簧装配至所述夹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安装部包括:
第六分料部,具有第六振动盘,所述第六振动盘用于对上盖进行出料;
第八机械手部,设置为从所述第六分料部获得所述上盖,并在所述夹具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第八机械手部的上料位置时,将所述上盖装配至所述夹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在所述转盘的外侧,还设置有下料部,所述下料部沿所述转盘的转动的方向,设置在所述上盖安装部之后。
CN202120315394.5U 2021-02-03 2021-02-03 按键组装机 Active CN214641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15394.5U CN214641670U (zh) 2021-02-03 2021-02-03 按键组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15394.5U CN214641670U (zh) 2021-02-03 2021-02-03 按键组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41670U true CN214641670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46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15394.5U Active CN214641670U (zh) 2021-02-03 2021-02-03 按键组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416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09374A (zh) * 2021-02-03 2021-05-18 深圳海诚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按键组装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09374A (zh) * 2021-02-03 2021-05-18 深圳海诚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按键组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09374A (zh) 按键组装机
CN106392624B (zh) 一种锁芯自动组装设备
CN109623370B (zh) 一种棘轮扳手自动装配机
CN215657638U (zh) 一种全自动料带铆银点机
CN214641670U (zh) 按键组装机
CN210451737U (zh) 一种滑动式电位器组装设备
CN113478223B (zh) 一种刀座自动组装机
CN112276550B (zh) 一种用于导电pad的装配设备
CN110814739A (zh) 一种文具夹自动组装设备
CN111604688A (zh) 刹车线圈自动组装线
CN111230475B (zh) 一种滑动开关生产设备的上盖上料装置
CN111761352A (zh) 一种全自动表带零部件组装设备
CN113921309A (zh) 一种开关自动组装机
CN210633248U (zh) 一种锁销组件上料组装设备
CN109014838B (zh) 扎带与料头用装配机
CN217413057U (zh) 一种勺盖自动装配机
CN113752580B (zh) 一种铆接机
CN115091190A (zh) 一种铰链智能生产装置
CN210476082U (zh) 高速90度旋转取料组装机械手
CN108656439B (zh) 剪切设备
CN110641974A (zh) 一种旋转、开合载具转盘装置及其装配设备
CN214641668U (zh) 一种臂身底座组装机
CN219787272U (zh) 脉冲点火器插片组装设备
CN111113027A (zh) 一种适用于削笔刀滚齿的装配设备
CN214868595U (zh) 旋转装配装置及断路器组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