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31592U - 一种卫生的智能炒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卫生的智能炒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31592U
CN214631592U CN202023307717.0U CN202023307717U CN214631592U CN 214631592 U CN214631592 U CN 214631592U CN 202023307717 U CN202023307717 U CN 202023307717U CN 214631592 U CN214631592 U CN 2146315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lined surface
inner container
slope
lower mold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0771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承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Shaohe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Shaohe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Shaohe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Shaohe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0771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315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315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315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卫生的智能炒锅,包括外壁11、内胆12、出口13和固定轴14,通过固定轴14将导热油输入和输出容置腔室内,内胆12的内侧具有一体成形的凸起部121,凸起部121内侧的左侧的坡度大于凸起部121右侧的坡度,凸起部121由上模1211和下模1212组成,上模1211设置在内胆12的喇叭状上部122上,下模1212设置在内胆12的半球形下部123内,上模1211外侧的第一内切线1213与喇叭状上部122的角度a为90°,下模1212外侧的第二内切线1214为圆弧状。

Description

一种卫生的智能炒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厨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卫生的智能炒锅。
背景技术
实用新型专利CN211242760U,公布了一种安全卫生的食材处理装置,包括:炒锅主体(1)、传动轴(2)、保护壳(3)、进油管(4)、出油管(5)、动力装置(6),所述的炒锅主体(1)包括外壁(11)、内胆(12)、出口(13)、固定轴(14)、外壁(11)与内胆(12)之间形成容置腔室,出口(13)与内胆(12)一体成型,且位于外壁(11)与内胆(12)形成的容置腔室的顶部;在外壁(11)与内胆(12)形成的容置腔室的底部设有固定轴(14),固定轴(14)固定在外壁(11)的内侧。其中,在内胆的内部设有刮板121,刮板121的形状为弧形突起物,增加刮板121使得中心部分的食材不处理静止状态,翻炒更好,食材受热不均匀。
但是刮板是通过焊接与内胆固定的,焊接的刮板均在不易清洗的情况,卫生状况不佳。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卫生的智能炒锅,易于清洗,卫生状况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卫生的智能炒锅,易于清洗,卫生状况好。
一种卫生的智能炒锅,包括:外壁11、内胆12、出口13和固定轴14,外壁11与内胆12之间形成容置腔室,出口13与内胆12一体成型,且位于外壁11与内胆12形成的容置腔室的顶部,在外壁11与内胆12形成的容置腔室的底部设有固定轴14,固定轴14固定在外壁11的内侧,并且不会随着外壁11和内胆12的旋转而旋转,通过固定轴14将导热油输入和输出容置腔室内,其特征在于,内胆12的内侧具有一体成形的凸起部121,凸起部121内侧的左侧的坡度大于凸起部121右侧的坡度,凸起部121由上模1211和下模1212组成,上模1211设置在内胆12的喇叭状上部122上,下模1212设置在内胆12的半球形下部123内,上模1211外侧的第一内切线1213与喇叭状上部122的角度a为90°,下模1212外侧的第二内切线1214为圆弧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凸起部121有一个或者多个,优选的,凸起部121的数量为一个。
进一步的,凸起部121的长度等于、大于、或者小于导热油能够有效导热到内胆12的区域的轴向距离。当凸起部121的长度过长时,会造成智能炒锅内部空间的浪费以及增加加工的难度,当凸起部121的长度过短时,会造成内胆12内部凸起部121的轴向方向的食材无法充分混匀。
进一步优选的,凸起部121的长度为智能炒锅处于炒菜状态时导热油能够有效导热到内胆12的区域。
进一步的,凸起部121内侧的左侧的坡度大于凸起部121右侧的坡度的设定,清洗智能炒锅时,金属摩擦物的运行轨迹中没有盲点,凸起部121的左侧坡面和右侧坡面每个地方都接触清洗到。
进一步的,上模1211外侧的第一内切线1213与喇叭状上部122之间,具有上模第一斜面1215和上模第二斜面1216,上模第一斜面1215的坡度大于上模第二斜面1216的坡度。
进一步的,下模1212外侧的第二内切线1214与半球形下部123之间,具有下模第一斜面1217、下模第二斜面1218和下模第三斜面1219,下模第一斜面1217的坡度大于下模第二斜面1218的坡度,下模第二斜面1218的坡度大于下模第三斜面1219的坡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口13的直径为120~140mm,采用以上尺寸的出口不但方便加菜,同时也可以将炒好的食材非常方便的倾倒排出整个炒锅内胆。
进一步的,出口13的长度≧50mm。当出口13的长度过短时,则可能会造成炒好的菜品倾倒产生飞溅,当出口13的长度过长时,可能会造成使用空间的增加,具体的出口13的长度可以根据智能无人厨房的空间确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卫生的智能炒锅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的卫生的智能炒锅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的卫生的智能炒锅的内胆的立体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外壁11、内胆12、出口13、固定轴14、凸起部121、喇叭状上部122、半球形下部123、上模1211、下模1212、第一内切线1213、第二内切线1214、上模第一斜面1215、上模第二斜面1216、下模第一斜面1217、下模第二斜面1218、下模第三斜面1219。
具体实施方式
描述以下实施例以辅助对本申请的理解,实施例不是也不应当以任何方式解释为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以下描述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本论述的全文中,组件可描述为单独的功能单元(可包括子单元),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各种组件或其部分可划分成单独组件,或者可整合在一起(包括整合在单个的系统或组件内)。
同时,附图内的组件或系统之间的连接并不旨在限于直接连接。相反,在这些组件之间的数据可由中间组件修改、重格式化、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另外,可使用另外或更少的连接。还应注意,术语“联接”、“连接”、或“输入”“固定”应理解为包括直接连接、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媒介来进行的间接的连接或固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侧面”、“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或惯常认知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卫生的智能炒锅,如图1-图3所示,包括:外壁11、内胆12、出口13和固定轴14,外壁11与内胆12之间形成容置腔室,出口13与内胆12一体成型,且位于外壁11与内胆12形成的容置腔室的顶部,在外壁11与内胆12形成的容置腔室的底部设有固定轴14,固定轴14固定在外壁11的内侧,并且不会随着外壁11和内胆12的旋转而旋转,通过固定轴14将导热油输入和输出容置腔室内,其特征在于,内胆12的内侧具有一体成形的凸起部121,凸起部121内侧的左侧的坡度大于凸起部121右侧的坡度,凸起部121由上模1211和下模1212组成,上模1211设置在内胆12的喇叭状上部122上,下模1212设置在内胆12的半球形下部123内,上模1211外侧的第一内切线1213与喇叭状上部122的角度a为90°,下模1212外侧的第二内切线1214为圆弧状。
凸起部121的数量为一个,凸起部121的长度为智能炒锅处于炒菜状态时导热油能够有效导热到内胆12的区域。凸起部121内侧的左侧的坡度大于凸起部121右侧的坡度的设定,清洗智能炒锅时,金属摩擦物的运行轨迹中没有盲点,凸起部121的左侧坡面和右侧坡面每个地方都接触清洗到。上模1211外侧的第一内切线1213与喇叭状上部122之间,具有上模第一斜面1215和上模第二斜面1216,上模第一斜面1215的坡度大于上模第二斜面1216的坡度。下模1212外侧的第二内切线1214与半球形下部123之间,具有下模第一斜面1217、下模第二斜面1218和下模第三斜面1219,下模第一斜面1217的坡度大于下模第二斜面1218的坡度,下模第二斜面1218的坡度大于下模第三斜面1219的坡度。
出口13的直径为130mm,采用以上尺寸的出口不但方便加菜,同时也可以将炒好的食材非常方便的倾倒排出整个炒锅内胆。出口13的长度为80mm。当出口13的长度过短时,则可能会造成炒好的菜品倾倒产生飞溅,当出口13的长度过长时,可能会造成使用空间的增加。
尽管本申请已公开了多个方面和实施方式,但是其它方面和实施方式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申请公开的多个方面和实施方式仅用于举例说明,其并非旨在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实际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卫生的智能炒锅,包括:外壁(11)、内胆(12)、出口(13)和固定轴(14),外壁(11)与内胆(12)之间形成容置腔室,出口(13)与内胆(12)一体成型,且位于外壁(11)与内胆(12)形成的容置腔室的顶部,在外壁(11)与内胆(12)形成的容置腔室的底部设有固定轴(14),固定轴(14)固定在外壁(11)的内侧,并且不会随着外壁(11)和内胆(12)的旋转而旋转,通过固定轴(14)将导热油输入和输出容置腔室内,其特征在于,内胆(12)的内侧具有一体成形的凸起部(121),凸起部(121)内侧的左侧的坡度大于凸起部(121)右侧的坡度,凸起部(121)由上模(1211)和下模(1212)组成,上模(1211)设置在内胆(12)的喇叭状上部(122)上,下模(1212)设置在内胆(12)的半球形下部(123)内,上模(1211)外侧的第一内切线(1213)与喇叭状上部(122)的角度a为90°,下模(1212)外侧的第二内切线(1214)为圆弧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的智能炒锅,其特征在于,凸起部(121)有一个或者多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生的智能炒锅,其特征在于,凸起部(121)的数量为一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卫生的智能炒锅,其特征在于,凸起部(121)的长度等于、大于、或者小于导热油能够有效导热到内胆(12)的区域的轴向距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卫生的智能炒锅,其特征在于,凸起部(121)的长度为智能炒锅处于炒菜状态时导热油能够有效导热到内胆(12)的区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卫生的智能炒锅,其特征在于,上模(1211)外侧的第一内切线(1213)与喇叭状上部(122)之间,具有上模第一斜面(1215)和上模第二斜面(1216),上模第一斜面(1215)的坡度大于上模第二斜面(1216)的坡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卫生的智能炒锅,其特征在于,下模(1212)外侧的第二内切线(1214)与半球形下部(123)之间,具有下模第一斜面(1217)、下模第二斜面(1218)和下模第三斜面(1219),下模第一斜面(1217)的坡度大于下模第二斜面(1218)的坡度,下模第二斜面(1218)的坡度大于下模第三斜面(1219)的坡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的智能炒锅,其特征在于,出口(13)的直径为120~140m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卫生的智能炒锅,其特征在于,出口(13)的长度≥50mm。
CN202023307717.0U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卫生的智能炒锅 Active CN2146315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07717.0U CN214631592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卫生的智能炒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07717.0U CN214631592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卫生的智能炒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31592U true CN214631592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506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07717.0U Active CN214631592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卫生的智能炒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315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07125B1 (en) Apparatus for cooking foods
CN107708508B (zh) 具有用于烹调食物的搅拌装置的器具
WO2018095420A1 (zh) 一种智能烹调机及其烹调方法
EP2979595B1 (en) Frying device
US3477361A (en) Deep fat fryer filtering system
CN214631592U (zh) 一种卫生的智能炒锅
CN215383118U (zh) 一种煮食用锅具及烹饪器具
CN106901621B (zh) 智能食疗机
CN211933685U (zh) 自动加料装置及智能烹调设备
CN211432270U (zh) 一种蒸汽烹饪设备
CN215127170U (zh) 一种防飞溅炒锅
CN209863448U (zh) 一种用于旋转炒菜的铝箔盒及炒菜机
CN209826334U (zh) 内锅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9846884U (zh) 带电加热功能的智能炒菜机内胆
CN217659206U (zh) 一种炒菜机
CN214284457U (zh) 锅盖及炒菜机
CN211354940U (zh) 一种新型导热油输油回油系统
CN212282189U (zh) 一种中草药蒸煮装置
CN209863555U (zh) 一种用于炒菜机的铝箔盒
CN214905918U (zh) 锅体和烹饪设备
CN211242760U (zh) 一种安全卫生的食材处理装置
CN213695485U (zh) 一种糕点加工用油炸箱
CN211155119U (zh) 内锅及烹饪器具
CN214317755U (zh) 一种新型的自动炒菜机
CN209499525U (zh) 一种食物料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