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27827U - 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壳体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壳体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27827U
CN214627827U CN202120925760.9U CN202120925760U CN214627827U CN 214627827 U CN214627827 U CN 214627827U CN 202120925760 U CN202120925760 U CN 202120925760U CN 214627827 U CN214627827 U CN 2146278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liquid
heat dissipation
cooling
cavity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2576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圣莱
周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Yoshika Precision Technology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Yoshika Precision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Yoshika Precision Technology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Yoshika Precision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2576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278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278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278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壳体组件,所述第二散热片冷却液管道设在第二散热面的内部;所述连通块固接在空腔的内侧壁上;且两端连通有第二散热片冷却液管道和第一散热片冷却液管道;所述冷却液出口开设在空腔的侧端,且一端连通在连通块的侧端;所述冷却液入口开设在空腔的内部,且一端连通在第二散热片冷却液管道的侧端;通过安装冷却液出口和冷却液入口,可以定时更换冷却液,延长控制器本体的散热时间,进而保护了控制器本体的内部零件。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壳体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壳体组件。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采用非常规燃料用来作为动力来源,具有环保、节能等优势。
目前现有技术中,在新能源汽车长时间行驶过程中,控制器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无法排出,导致控制器发烫严重会出现损坏的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壳体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在新能源汽车长时间行驶过程中,控制器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无法排出,导致控制器发烫严重会出现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壳体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壳体组件,包括控制器本体和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设在控制器本体的内部;
所述散热单元包括第一散热面、第二散热面、第一散热片冷却液管道、第二散热片冷却液管道、连通块、冷却液出口和冷却液入口;所述控制器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第一散热面固接在空腔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散热面固接在空腔的内侧壁上,且位于第一散热面的侧端;所述第一散热片冷却液管道设在第一散热面的内部;所述第二散热片冷却液管道设在第二散热面的内部;所述连通块固接在空腔的内侧壁上;且两端连通有第二散热片冷却液管道和第一散热片冷却液管道;所述冷却液出口开设在空腔的侧端,且一端连通在连通块的侧端;所述冷却液入口开设在空腔的内部,且一端连通在第二散热片冷却液管道的侧端;通过安装冷却液出口和冷却液入口,可以定时更换冷却液,延长控制器本体的散热时间,进而保护了控制器本体的内部零件。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本体的内部设有密封单元;所述密封单元包括冷却液盖板、螺丝孔、安装孔和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开设在空腔的内部;所述安装孔开设在控制器本体的内部;所述控制器本体的顶部通过密封槽连接配合有冷却液盖板;所述螺丝孔开设在冷却液盖板的内部,且设有若干个;避免了在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颠簸路段时,导致第一散热面出现晃动的问题,进而延长了第一散热面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本体的侧端设有导线单元;所述导线单元包括导线进出口、防尘瓣和伸缩杆;所述导线进出口开设在控制器本体的内部;所述防尘瓣固接在导线进出口的内侧壁上;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接在导线进出口的内侧壁上,另一端固接在防尘瓣的侧端。
优选的,所述密封单元的底部设有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弹簧、压板、安装槽和散热板;所述弹簧的一端固接在冷却液盖板的底部,另一端固接有压板;所述安装槽开设在压板的内部,且和连通块相匹配;所述散热板固接在压板的底部,且贴合在第一散热片冷却液管道和第二散热片冷却液管道的顶部;避免外部的灰尘通过导线进出口流入控制器本体的内部,造成控制器本体内部零件的侵蚀。
优选的,所述防尘瓣的端部呈锥形,且在导线进出口的内侧壁呈圆周阵列;所述密封单元的端部呈梯形,且和空腔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制器壳体、第一散热棉、第二散热棉、第一散热片冷却液通道、第二散热片冷却液通道、冷却液出口和冷却液入口之间的相互配合,在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在长时间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无法排出,通过在控制器内部开设第一散热面和第二散热面,在上面放入第一散热片冷却液通道和第二散热片冷却液通道对控制器内部进行整体散热,通过安装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可以定时更换冷却液,延长控制器的散热时间,进而保护了控制器的内部零件。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孔、密封槽、冷却液盖板和螺丝孔之间的相互配合,在安装完第一散热片冷却液管道和第二散热片冷却液管道,将冷却液盖板插入密封槽内部,通过将螺丝插入螺丝孔内部进行拧动到安装孔内部,将冷却液盖板固定到第一散热片冷却液管道的表面进行密封,避免了在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颠簸路段时,导致第一散热片冷却液管道出现晃动的问题,进而延长了第一散热片冷却液管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散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第一散热面和第二散热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导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导线单元的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一的固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防磨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器本体;2、密封单元;21、冷却液盖板;22、螺丝孔;23、安装孔;24、密封槽;3、散热单元;31、第一散热面;32、第二散热面;33、第一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4、第二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5、连通块;36、冷却液出口;37、冷却液入口;38、空腔;4、导线单元;41、导线进出口;42、防尘瓣;43、伸缩杆;5、固定单元;51、弹簧;52、压板;53、安装槽;54、散热板;6、防磨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6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壳体组件,包括控制器本体1和散热单元3;所述散热单元3设在控制器本体1的内部;
所述散热单元3包括第一散热面31、第二散热面32、第一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3、第二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4、连通块35、冷却液出口36和冷却液入口37;所述控制器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38;所述第一散热面31固接在空腔38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散热面32固接在空腔38的内侧壁上,且位于第一散热面31的侧端;所述第一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3设在第一散热面31的内部;所述第二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4设在第二散热面32的内部;所述连通块35固接在空腔38的内侧壁上;且两端连通有第二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4和第一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3;所述冷却液出口36开设在空腔38的侧端,且一端连通在连通块35的侧端;所述冷却液入口37开设在空腔38的内部,且一端连通在第二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4的侧端;工作时,在新能源汽车控制器本体1在长时间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无法排出,通过在控制器本体1内部开设有空腔38,空腔38的内部固接有第一散热面31和第二散热面32,在上面放入第一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3和第二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4对控制器本体1内部进行整体散热,通过安装冷却液出口36和冷却液入口37,可以定时更换冷却液,延长控制器本体1的散热时间,进而保护了控制器本体1的内部零件。
所述控制器本体1的内部设有密封单元2;所述密封单元2包括冷却液盖板21、螺丝孔22、安装孔23和密封槽24;所述密封槽24开设在空腔38的内部;所述安装孔23开设在控制器本体1的内部;所述控制器本体1的顶部通过密封槽24连接配合有冷却液盖板21;所述螺丝孔22开设在冷却液盖板21的内部,且设有若干个;工作时,在安装完第一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3和第二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4,将冷却液盖板21插入密封槽24内部,通过将螺丝插入螺丝孔22内部进行拧动到安装孔23内部,将冷却液盖板21固定到第一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3的表面进行密封,避免了在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颠簸路段时,导致第一散热面31出现晃动的问题,进而延长了第一散热面31的使用寿命。
所述控制器本体1的侧端设有导线单元4;所述导线单元4包括导线进出口41、防尘瓣42和伸缩杆43;所述导线进出口41开设在控制器本体1的内部;所述防尘瓣42固接在导线进出口41的内侧壁上;所述伸缩杆43的一端固接在导线进出口41的内侧壁上,另一端固接在防尘瓣42的侧端;工作时,在控制器导线时,通过将线插入导线进出口41的内部,顶开防尘瓣42,使得线穿插过去进行连接控制器本体1,通过安装伸缩杆43,在电线穿插过去时防尘瓣42挤压伸缩杆43,使得伸缩杆43产生弹力进行支撑夹紧电线,避免外部的灰尘通过导线进出口41流入控制器本体1的内部,造成控制器本体1内部零件的侵蚀。
所述密封单元2的底部设有固定单元5;所述固定单元5包括弹簧51、压板52、安装槽53和散热板54;所述弹簧51的一端固接在冷却液盖板21的底部,另一端固接有压板52;所述安装槽53开设在压板52的内部,且和连通块35相匹配;所述散热板54固接在压板52的底部,且贴合在第一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3和第二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4的顶部;工作时,在安装冷却液盖板21时,冷却液盖板21盖在第一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3和第二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4的顶部,在拧动螺丝时,带动冷却液盖板21向下推动,冷却液盖板21推动压板52贴合在第一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3和第二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4的顶部进行挤压固定,通过安装安装槽53,方便连通块35插入,通过安装散热板54进行二次散热,来延长控制器本体1的使用寿命。
所述防尘瓣42的端部呈锥形,且在导线进出口41的内侧壁呈圆周阵列;所述密封单元2的端部呈梯形,且和空腔38相匹配;工作时,方便冷却液盖板21的安装和固定,提高冷却液盖板21的牢固。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7所示,对比实施例一,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槽52的内侧壁固接有防磨垫6;工作时,通过安装防磨垫6,在连通块35插入安装槽53内部时减少磨损。
工作原理,在新能源汽车控制器本体1在长时间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无法排出,通过在控制器本体1内部开设有空腔38,空腔38的内部固接有第一散热面31和第二散热面32,在上面放入第一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3和第二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4对控制器本体1内部进行整体散热,通过安装冷却液出口36和冷却液入口37,可以定时更换冷却液,延长控制器本体1的散热时间,进而保护了控制器本体1的内部零件;在安装完第一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3和第二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4,将冷却液盖板21插入密封槽24内部,通过将螺丝插入螺丝孔22内部进行拧动到安装孔23内部,将冷却液盖板21固定到第一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3的表面进行密封,避免了在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颠簸路段时,导致第一散热面31出现晃动的问题,进而延长了第一散热面31的使用寿命;在控制器导线时,通过将线插入导线进出口41的内部,顶开防尘瓣42,使得线穿插过去进行连接控制器本体1,通过安装伸缩杆43,在电线穿插过去时防尘瓣42挤压伸缩杆43,使得伸缩杆43产生弹力进行支撑夹紧电线,避免外部的灰尘通过导线进出口41流入控制器本体1的内部,造成控制器本体1内部零件的侵蚀;在安装冷却液盖板21时,冷却液盖板21盖在第一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3和第二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4的顶部,在拧动螺丝时,带动冷却液盖板21向下推动,冷却液盖板21推动压板52贴合在第一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3和第二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4的顶部进行挤压固定,通过安装安装槽53,方便连通块35插入,通过安装散热板54进行二次散热,来延长控制器本体1的使用寿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本体(1)和散热单元(3);所述散热单元(3)设在控制器本体(1)的内部;
所述散热单元(3)包括第一散热面(31)、第二散热面(32)、第一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3)、第二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4)、连通块(35)、冷却液出口(36)和冷却液入口(37);所述控制器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38);所述第一散热面(31)固接在空腔(38)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散热面(32)固接在空腔(38)的内侧壁上,且位于第一散热面(31)的侧端;所述第一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3)设在第一散热面(31)的内部;所述第二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4)设在第二散热面(32)的内部;所述连通块(35)固接在空腔(38)的内侧壁上;且两端连通有第二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4)和第一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3);所述冷却液出口(36)开设在空腔(38)的侧端,且一端连通在连通块(35)的侧端;所述冷却液入口(37)开设在空腔(38)的内部,且一端连通在第二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4)的侧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本体(1)的内部设有密封单元(2);所述密封单元(2)包括冷却液盖板(21)、螺丝孔(22)、安装孔(23)和密封槽(24);所述密封槽(24)开设在空腔(38)的内部;所述安装孔(23)开设在控制器本体(1)的内部;所述控制器本体(1)的顶部通过密封槽(24)连接配合有冷却液盖板(21);所述螺丝孔(22)开设在冷却液盖板(21)的内部,且设有若干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本体(1)的侧端设有导线单元(4);所述导线单元(4)包括导线进出口(41)、防尘瓣(42)和伸缩杆(43);所述导线进出口(41)开设在控制器本体(1)的内部;所述防尘瓣(42)固接在导线进出口(41)的内侧壁上;所述伸缩杆(43)的一端固接在导线进出口(41)的内侧壁上,另一端固接在防尘瓣(42)的侧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单元(2)的底部设有固定单元(5);所述固定单元(5)包括弹簧(51)、压板(52)、安装槽(53)和散热板(54);所述弹簧(51)的一端固接在冷却液盖板(21)的底部,另一端固接有压板(52);所述安装槽(53)开设在压板(52)的内部,且和连通块(35)相匹配;所述散热板(54)固接在压板(52)的底部,且贴合在第一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3)和第二散热片冷却液管道(34)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瓣(42)的端部呈锥形,且在导线进出口(41)的内侧壁呈圆周阵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单元(2)的端部呈梯形,且和空腔(38)相匹配。
CN202120925760.9U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壳体组件 Active CN2146278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25760.9U CN214627827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壳体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25760.9U CN214627827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壳体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27827U true CN214627827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406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25760.9U Active CN214627827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壳体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278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9215A (zh) * 2022-05-10 2022-06-07 远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效散热的智能座舱域液冷主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9215A (zh) * 2022-05-10 2022-06-07 远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效散热的智能座舱域液冷主机
CN114599215B (zh) * 2022-05-10 2022-08-23 远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效散热的智能座舱域液冷主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62782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壳体组件
CN110696602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固定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060883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控制器二合一的冷却结构
CN206060118U (zh) 一种新型双通道母线槽
CN209096499U (zh) 一种集成式三合一电机控制系统
CN211518432U (zh) 一种可余热回收的模具
CN211351970U (zh) 一体化动力总成控制器与电机水路直联密封结构
CN210008125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散热箱体结构
CN212615542U (zh) 一种循环水泵增压器
CN221053919U (zh) 一种螺杆空压机
CN22005355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液冷充电枪外接电源冷却装置
CN215819216U (zh) 一种基于多合一功率电控盒的叠层水道结构
CN21105490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固定设备
CN216216400U (zh) 一种用于电驱混凝土搅拌车的集成电机
CN212776174U (zh) 一种动力电池壳体与电池冷却水管的密封结构
CN219875381U (zh) 一种高效电动机散热结构
CN218163343U (zh) 一种车载充电器的风道结构
CN211128773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及低电压平台车辆
CN210274968U (zh) 一种电源保护性能强的电机控制器
CN212366441U (zh) 低压配电网中无功补偿智能电容器
CN219718884U (zh) 一种控制电源的水冷密封装置
CN212960273U (zh) 一种耐老化mpp电力管
CN215774009U (zh) 车载充电机、电压变换器的水嘴安装结构
CN217761225U (zh) 一种无负压环保节能静音泵
CN220076158U (zh) 充电器及采用该充电器的电动两轮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