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18004U - 控制阀及按摩仪 - Google Patents

控制阀及按摩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18004U
CN214618004U CN202120609878.0U CN202120609878U CN214618004U CN 214618004 U CN214618004 U CN 214618004U CN 202120609878 U CN202120609878 U CN 202120609878U CN 214618004 U CN214618004 U CN 214618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ort
overflowing
output port
control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0987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涛
刘杰
伍开贵
胡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iqi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iqi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iqi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iqi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0987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180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18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180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控制阀及按摩仪,控制阀通过在阀盖上设置至少两个传输通道以及对应的输入口、输出口和过流通道,以实现将多个阀体安装于同一阀盖,从而使多个阀体组合形成一个集成阀;阀盖上的输入口和外过流口能供充气装置和气囊连接,以使多个阀体能分别实现对多个气囊的充排气控制;由此,在需要安装多个阀体的应用结构中,可先将多个阀体一起安装于阀盖形成集成阀后,再整体安装于应用结构中,以降低控制阀的安装难度,提高安装效率;此外,将多个阀体集成于一阀盖上,可缩小相邻阀体之间的间距,以使控制阀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紧凑。

Description

控制阀及按摩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阀及按摩仪。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充排气系统通过气泵和控制阀实现对气囊的充排气,当需要设置多个气囊和控制阀时,仅仅是将多个控制阀分别固定安装于应用结构中,造成安装多个控制阀的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控制阀,旨在解决如何提高对多个控制阀的安装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控制阀包括:
阀盖,设有第一输入口、第一输出口、第一传输通道、第二输入口、第二输出口和第二传输通道,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将所述第一输入口与所述第一输出口连通,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将所述第二输入口与所述第二输出口连通;
所述阀盖还设有第一内过流口、第一外过流口、第一过流通道、第二内过流口、第二外过流口和第二过流通道,所述第一过流通道将所述第一内过流口与所述第一外过流口连通,所述第二过流通道将所述第二内过流口与所述第二外过流口连通;
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的输入端安装于所述第一输出口处并与所述第一内过流口连通,所述第一阀体的阀芯用以将所述第一内过流口与所述第一输出口或所述第一阀体的输出端切换导通;
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的输入端安装于所述第二输出口处并与所述第二内过流口连通,所述第二阀体的阀芯用以将所述第二内过流口与所述第二输出口或所述第二阀体的输出端切换导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相连通,以将所述第一输出口与所述第二输入口连通,以及将所述第二输出口与所述第一输入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阀盖开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输出口开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槽底,所述第一阀体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和/或,
所述阀盖开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输出口开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槽底,所述第二阀体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槽配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输出口的周沿处环设有第一密封凸台,所述第一阀体的阀芯关闭所述第一输出口时抵接于所述第一密封凸台;和/或,
所述第二输出口的周沿处环设有第二密封凸台,所述第二阀体的阀芯关闭所述第二输出口时抵接于所述第二密封凸台。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槽壁开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控制阀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密封槽的第一密封圈;
和/或,所述第二定位槽的槽壁开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控制阀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密封槽的第二密封圈。
可选地,所述第一输出口和第二输出口开设于所述阀盖的相同侧壁;和/或,
所述第一输入口和第二输入口分别开设于所述阀盖的两相背侧壁。
可选地,所述第一阀体设置为电磁阀;和/或,所述第二阀体设置为电磁阀。
可选地,所述控制阀还包括第一消音件,所述第一消音件设于所述第一阀体的输出端;和/或,
所述控制阀还包括第二消音件,所述第二消音件设于所述第二阀体的输出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音件设置为具有气孔的PE烧结体,所述第一消音件的气孔孔径设置为1μm至3μm;
和/或,所述第二消音件设置为具有气孔的PE烧结体,所述第二消音件的气孔孔径设置为1μm至3μm。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按摩仪,包括充气装置、气囊以及控制阀,该控制阀包括:阀盖,设有第一输入口、第一输出口、第一传输通道、第二输入口、第二输出口和第二传输通道,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将所述第一输入口与所述第一输出口连通,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将所述第二输入口与所述第二输出口连通;所述阀盖还设有第一内过流口、第一外过流口、第一过流通道、第二内过流口、第二外过流口和第二过流通道,所述第一过流通道将所述第一内过流口与所述第一外过流口连通,所述第二过流通道将所述第二内过流口与所述第二外过流口连通;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的输入端安装于所述第一输出口处并与所述第一内过流口连通,所述第一阀体的阀芯用以将所述第一内过流口与所述第一输出口或所述第一阀体的输出端切换导通;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的输入端安装于所述第二输出口处并与所述第二内过流口连通,所述第二阀体的阀芯用以将所述第二内过流口与所述第二输出口或所述第二阀体的输出端切换导通;
所述充气装置连接于所述控制阀的第一输入口和/或第二输入口,所述气囊连接于所述控制阀的第一输出口和/或第二输出口。
本实用新型控制阀通过在阀盖上设置至少两个传输通道以及对应的输入口、输出口和过流通道,以实现将多个阀体安装于同一阀盖,从而使多个阀体组合形成一个集成阀;阀盖上的输入口和外过流口能供充气装置和气囊连接,以使多个阀体能分别实现对多个气囊的充排气控制;由此,在需要安装多个阀体的应用结构中,可先将多个阀体一起安装于阀盖形成集成阀后,再整体安装于应用结构中,以降低控制阀的安装难度,提高安装效率;此外,将多个阀体集成于一阀盖上,可缩小相邻阀体之间的间距,以使控制阀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紧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阀盖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阀盖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阀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阀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控制阀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控制阀一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控制阀充气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控制阀排气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阀盖 11 第一输入口 12 第一输出口
13 第一传输通道 14 第二输入口 15 第二输出口
16 第二传输通道 17 第一内过流口 18 第一外过流口
19 第一过流通道 20 第一阀体 30 第二阀体
101 第一定位槽 102 第二定位槽 121 第一密封凸台
151 第二密封凸台 103 第一密封槽 40 第一密封圈
104 第二密封槽 50 第一消音件 60 充气装置
70 气囊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控制阀,控制阀可配合充气装置60对气囊70进行充气和排气,以实现气囊70在膨胀和收缩两种状态的切换,从而对人体起到按摩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8所示,控制阀包括:阀盖10,设有第一输入口11、第一输出口12、第一传输通道13、第二输入口14、第二输出口15和第二传输通道16,所述第一传输通道13将所述第一输入口11与所述第一输出口12连通,所述第二传输通道16将所述第二输入口14与所述第二输出口15连通;所述阀盖10还设有第一内过流口17、第一外过流口18、第一过流通道19、第二内过流口、第二外过流口和第二过流通道,所述第一过流通道19将所述第一内过流口17与所述第一外过流口18连通,所述第二过流通道将所述第二内过流口与所述第二外过流口连通;第一阀体20,所述第一阀体20的输入端安装于所述第一输出口12处并与所述第一内过流口17连通,所述第一阀体20的阀芯用以将所述第一内过流口17与所述第一输出口12或所述第一阀体20的输出端切换导通;第二阀体30,所述第二阀体30的输入端安装于所述第二输出口15处并与所述第二内过流口连通,所述第二阀体30的阀芯用以将所述第二内过流口与所述第二输出口15或所述第二阀体30的输出端切换导通。
第一输入口11和第二输入口14用以供充气装置60连接,当然,也可用以供其他可流动的介质输送装置连接,如液体,当然不做限制,只需满足可将气囊70膨胀即可。第一外过流口18和第二外过流口用以与气囊70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传输通道13与第二传输通道16可以相互连通,也可以相互独立,举例而言,若第一传输通道13与第二传输通道16相互独立,则各输入口的充气装置60与各外过流口的气囊70一一对应。第一阀体20和第二阀体30的作用相同,以第一阀体20为例,第一阀体20包括阀壳和阀芯,阀壳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阀芯可活动安装于阀壳内,阀芯可通过磁力驱动,也可通过其它动力形式驱动,如外部机械作用力,在此不做限制,只需满足阀芯可活动即可。第一阀体20连接于阀盖10,以将阀壳的输入端固定于第一输出口12处,阀壳的输出端则与外界环境连通。
阀芯可在打开第一输出口12的同时封堵输出端,也可在关闭第一输出口12的同时导通输出端。当阀芯打开第一输出口12时,如图7所示,气体从充气装置60流经第一输入口11和第一传输通道13后,会从第一输出口12进入第一阀体20,由于第一阀体20的输出端被封堵,因此气体会从第一内过流口17流入第一过流通道19,最终从第一外过流口18流入气囊70,以使气囊70充气膨胀。当阀芯关闭第一输出口12时,如图8所示,充气装置60的气体停止流向气囊70,第一阀体20的输出端被导通,此时输出端的气压较小,第一内过流口17仍保持打开状态,因此气囊70中的气体会经过第一过流通道19回流至第一阀体20,再从第一阀体20的输出端泄出,以实现气囊70的排气。第二阀体30与第二输出口15和第二内过流口的配合工作过程与第一阀体2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对于本申请而言,第一输入口11和第二输入口14是对阀盖10具有多个输入口和多个输出口以及相应流道这种情况中数量最小时的举例,在阀盖10设有第一输入口11和第二输入口14以及相应流道的基础上,其它阀盖10上的输入口和输出口以及相应流道的数量大于一个的情况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也就是说,本申请通过在阀盖10上设置多个输入口、输出口和相应的流道,可供多个阀体安装,以实现对多个阀体的集成;相比将多个阀分别安装于应用结构(如按摩仪)内的情况,先将多个阀体安装于同一阀盖10可提高安装效率,并使多个阀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更加紧凑,以减少对应用结构内部空间的占用。
本实用新型控制阀通过在阀盖10上设置至少两个传输通道以及对应的输入口、输出口和过流通道,以实现将多个阀体安装于同一阀盖10,从而使多个阀体组合形成一个集成阀;阀盖10上的输入口和外过流口能供充气装置60和气囊70连接,以使多个阀体能分别实现对多个气囊70的充排气控制;由此,在需要安装多个阀体的应用结构中,可先将多个阀体一起安装于阀盖10形成集成阀后,再整体安装于应用结构中,以降低控制阀的安装难度,提高安装效率;此外,将多个阀体集成于一阀盖10上,可缩小相邻阀体之间的间距,以使控制阀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紧凑。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传输通道13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16相连通,以将所述第一输出口12与所述第二输入口14连通,以及将所述第二输出口15与所述第一输入口11连通。第一传输通道13与第二传输通道16连通后,第一输入口11、第二输入口14、第一输出口12及第二输出口15两两连通,由于第一输入口11和第二输入口14均用以进气,而在充气过程中传输通道和过流通道处于封闭状态,内部气压较大,因此第一输出口12和第二输出口15的出气量不会被影响。可以理解,当只需要通过第一输入口11连接充气装置60,以及只需要通过第一外过流口18连接气囊70时,可将第一输入口11和第一外过流口18封堵,以保证对气囊70有效充气。当然,对于只有一个气囊70连接于第一外过流口18的情况,第一输入口11和第二输入口14处也可分别连接有充气装置60,再将第二外过流口封堵,此时就可以通过两个充气装置60向一个气囊70进行充气,以提高充气效率,从而提高气囊70的膨胀速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阀盖10开设有第一定位槽101,所述第一输出口12开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槽101的槽底,所述第一阀体20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槽101配合;和/或,所述阀盖10开设有第二定位槽102,所述第二输出口15开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槽102的槽底,所述第二阀体30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槽102配合。第一定位槽101的形状不做限制,只需满足与第一阀体20的输入端适配即可。第一定位槽101可实现阀盖10与第一阀体20的预固定,以方便后续对阀盖10与第一阀体20进行加固。阀盖10与第一阀体20的加固方式不做限制,举例而言,第一阀体20的阀壳开设有固定孔,阀盖10开设有过孔,过孔与固定孔可通过紧固件连接。此外,将第一输出口12开设于第一定位槽101的槽底,可方便第一阀体20的输入端与第一输出口12的准确对位,从而使阀芯在工作过程中能有效封堵第一输出口12。第二定位槽102的作用可参考第一定位槽101,在此不做赘述。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输出口12的周沿处环设有第一密封凸台121,所述第一阀体20的阀芯关闭所述第一输出口12时抵接于所述第一密封凸台121;和/或,所述第二输出口15的周沿处环设有第二密封凸台151,所述第二阀体30的阀芯关闭所述第二输出口15时抵接于所述第二密封凸台151。第一密封凸台121凸出于阀盖10的外壁面并沿第一输出口12的周向延伸,第一阀体20的阀芯可通过抵接于第一密封凸台121来封堵第一输出口12,从而可减少阀芯与阀盖10的接触面,避免因接触面不平整而影响密封性。第一密封凸台121可与阀盖10一体注塑成型,以提高连接强度和加工效率。阀芯的端部可设置密封垫,由密封垫对第一输出口12进行接触封堵,可提高封堵后的密封性。第二密封凸台151的形式和作用可参考第一密封凸台121,在此不做赘述。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定位槽101的槽壁开设有第一密封槽103,所述控制阀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密封槽103的第一密封圈40;和/或,所述第二定位槽102的槽壁开设有第二密封槽104,所述控制阀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密封槽104的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槽103沿第一阀体20的周向延伸,第一密封圈40环设于第一阀体20,第一阀体20通过第一密封圈40与第一定位槽101密封配合,以提高密封性。第一密封槽103开设于阀盖10上,可方便加工。第一密封圈40可设置为橡胶圈,以通过弹性变形提高密封性。第二密封槽104及第二密封圈的形式和作用可参考第一密封槽103及第一密封圈40,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输出口12和第二输出口15开设于所述阀盖10的相同侧壁;和/或,所述第一输入口11和第二输入口14分别开设于所述阀盖10的两相背侧壁。将第一输出口12和第二输出口15开设于阀盖10的相同侧壁,也就是将第一阀体20和第二阀体30安装于阀盖10的同一侧,由此可使控制阀在各个方向的尺寸更加均衡,以使控制阀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可以理解,当更多数量的阀体安装于阀盖10时,均可安装于阀盖10的相同侧壁。将第一输入口11和第二输入口14分设于阀盖10的两相背侧壁,可将两充气管路分设于阀盖10的相对两侧,从而可避免充气管路相互缠绕。
具体地,所述第一阀体20设置为电磁阀;和/或,所述第二阀体30设置为电磁阀。以第一阀体20为例,第一阀体20还可包括电磁阀座和电磁线圈,阀芯则设置为电磁阀芯,电磁线圈环设于阀壳,电磁阀座与阀壳固定配合并靠近阀壳的输出端,电磁阀座开设有与输出端连通的流道。当电磁线圈通电时,电磁阀芯和电磁阀座在电磁线圈的影响下产生磁性而相互吸引,由于电磁阀座固定,因此电磁阀芯会朝向电磁阀座运动,运动到位后电磁阀芯打开第一输出口12并封堵流道,以封堵输出端。当电磁线圈断电时,电磁阀芯和电磁阀座失去磁性,此时电磁阀芯可通过复位件复位至第一输出口12处,同时导通流道,以导通输出端。结合上述充气装置60和控制阀配合对气囊70进行充排气的实施例,当需要向气囊70充气时,电磁阀和充气装置60通电,以使电磁阀芯打开第一输出口12并封堵输出端;当需要使气囊70排气时,电磁阀和充气装置60断电,以使电磁阀芯关闭第一输出口12并导通输出端,由此可简化对气囊70充排气过程的控制,以提高控制过程的可靠性。第二阀体30的形式可参考第一阀体20,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8所示,所述控制阀还包括第一消音件50,所述第一消音件50设于所述第一阀体20的输出端;和/或,所述控制阀还包括第二消音件,所述第二消音件设于所述第二阀体30的输出端。由于泄气过程中气体流速较快,若直接从输出端流出会产生噪音。因此,在输出端设置消音件,可减少气体流出时的噪音,以改善用户体验。消音件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制,可为微孔型消音件,也可为阻性消音件,只需满足可减小气流产生的噪音即可。具体地,所述第一消音件50设置为具有气孔的PE烧结体,所述第一消音件50的气孔孔径设置为1μm至3μm;和/或,所述第二消音件设置为具有气孔的PE烧结体,所述第二消音件的气孔孔径设置为1μm至3μm。PE材料即聚乙烯,其化学稳定性较好,使用寿命较长。烧结体是将PE材料烧结后制成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微孔吸声体。将消音件的气孔孔径设置为1μm至3μm,既可保证消音效果,也可合理控制排气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按摩仪,该按摩仪包括充气装置60、气囊70和控制阀,该控制阀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按摩仪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所述充气装置60连接于所述控制阀的第一输入口11和/或第二输入口14,所述气囊70连接于所述控制阀的第一输出口12和/或第二输出口1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盖,设有第一输入口、第一输出口、第一传输通道、第二输入口、第二输出口和第二传输通道,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将所述第一输入口与所述第一输出口连通,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将所述第二输入口与所述第二输出口连通;
所述阀盖还设有第一内过流口、第一外过流口、第一过流通道、第二内过流口、第二外过流口和第二过流通道,所述第一过流通道将所述第一内过流口与所述第一外过流口连通,所述第二过流通道将所述第二内过流口与所述第二外过流口连通;
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的输入端安装于所述第一输出口处并与所述第一内过流口连通,所述第一阀体的阀芯用以将所述第一内过流口与所述第一输出口或所述第一阀体的输出端切换导通;
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的输入端安装于所述第二输出口处并与所述第二内过流口连通,所述第二阀体的阀芯用以将所述第二内过流口与所述第二输出口或所述第二阀体的输出端切换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相连通,以将所述第一输出口与所述第二输入口连通,以及将所述第二输出口与所述第一输入口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开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输出口开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槽底,所述第一阀体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和/或,
所述阀盖开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输出口开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槽底,所述第二阀体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槽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口的周沿处环设有第一密封凸台,所述第一阀体的阀芯关闭所述第一输出口时抵接于所述第一密封凸台;和/或,
所述第二输出口的周沿处环设有第二密封凸台,所述第二阀体的阀芯关闭所述第二输出口时抵接于所述第二密封凸台。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槽壁开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控制阀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密封槽的第一密封圈;
和/或,所述第二定位槽的槽壁开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控制阀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密封槽的第二密封圈。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口和第二输出口开设于所述阀盖的相同侧壁;和/或,
所述第一输入口和第二输入口分别开设于所述阀盖的两相背侧壁。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设置为电磁阀;和/或,所述第二阀体设置为电磁阀。
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还包括第一消音件,所述第一消音件设于所述第一阀体的输出端;和/或,
所述控制阀还包括第二消音件,所述第二消音件设于所述第二阀体的输出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件设置为具有气孔的PE烧结体,所述第一消音件的气孔孔径设置为1μm至3μm;
和/或,所述第二消音件设置为具有气孔的PE烧结体,所述第二消音件的气孔孔径设置为1μm至3μm。
10.一种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装置、气囊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控制阀;所述充气装置连接于所述控制阀的第一输入口和/或第二输入口,所述气囊连接于所述控制阀的第一输出口和/或第二输出口。
CN202120609878.0U 2021-03-25 2021-03-25 控制阀及按摩仪 Active CN2146180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09878.0U CN214618004U (zh) 2021-03-25 2021-03-25 控制阀及按摩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09878.0U CN214618004U (zh) 2021-03-25 2021-03-25 控制阀及按摩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18004U true CN214618004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397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09878.0U Active CN214618004U (zh) 2021-03-25 2021-03-25 控制阀及按摩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180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70208B1 (en) Adjusting device for a vehicle component
JPH09511561A (ja) 膨張制御装置
US11458066B2 (en) Pneumatic massage
CN105443807A (zh) 复合式配气阀组
CN214618004U (zh) 控制阀及按摩仪
CN204083440U (zh) 电磁气阀
KR20030062443A (ko) 유압 스프링
CN211599628U (zh) 一种复合式电磁阀、复合式电磁阀控制器模组及汽车座椅
CN110905788B (zh) 气动泵
CN112959929B (zh) 一种电磁阀泵阀模组及汽车座椅用气动调节系统
CN210088072U (zh) 集成式气阀装置
CN112292536B (zh) 气动按摩
CN214248405U (zh) 一种具有集中泄气结构的复合式电磁阀组
CN115822930A (zh) 充气泵
CN108533799A (zh) 组合阀及其阀座和应用
CN208021267U (zh) 一种汽车座椅腰托系统电磁阀
CN209581238U (zh) 一种集成腰部支撑和多点按摩的座椅多气囊舒适系统
CN208646668U (zh) 一种汽车座椅腰托系统的集成式泄压阀
CN207762313U (zh) 一种汽车座椅按摩系统电磁阀组
KR100887821B1 (ko) 가변 흡기계의 진공 탱크
CN218934684U (zh) 泵阀一体结构的微型气泵
CN220101481U (zh) 充气泵
CN219221427U (zh) 一种新型汽车座椅气阀控制总成
CN218198027U (zh) 一种紧凑型控制阀机构及汽车座椅气动调节装置
CN219177048U (zh) 复合电磁阀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