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15473U - 一种混凝土泵车转台及包括其的混凝土泵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泵车转台及包括其的混凝土泵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15473U
CN214615473U CN202022949420.8U CN202022949420U CN214615473U CN 214615473 U CN214615473 U CN 214615473U CN 202022949420 U CN202022949420 U CN 202022949420U CN 214615473 U CN214615473 U CN 2146154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ttom plate
side vertical
external
concrete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4942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亚东
亢晨钢
田秋娟
方欣
王宗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XCMG Schw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XCMG Schw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XCMG Schw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XCMG Schw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4942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154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154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154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泵车转台及包括其的混凝土泵车,包括底板;侧立板,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垂直;内置围板;外置围板;所述底板整体为配置有底板薄层和底板厚层的阶梯结构;所述侧立板固定于所述底板厚层上;所述内置围板及外置围板均固定于所述底板厚层上且与所述侧立板固接。本实用新型的底板为阶梯型结构,具体划分成薄层和厚层,对于厚层而言,是侧立板、内围板和外围板的有力依托,可以有效解决转台在实际工作过程所出现的应力集中问题;对于薄层而言,可以有效降低转台的质量,满足转台轻量化设计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混凝土泵车转台及包括其的混凝土泵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泵车转台及包括其的混凝土泵车。
【背景技术】
混凝土泵车转台上装铰接臂架系统,下装连接回转支撑,是泵车中较为重要地承载及传递力的部件。工作时,转台主要承受来自臂架系统的载荷,一般而言,随着臂架长度的增大,转台所承受的载荷也就越大,同时,还要满足与臂架系统在水平面内同步旋转。故转台就要具备较高的强度,也要具有较好的刚度。泵车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为了满足不同的浇筑点,需要更换、调整相应的工况姿态,以及承受下车振动和输送管内混凝土的冲击载荷作用,从工程力学的角度来讲,将转台视为研究对象,那么,上述的载荷及振动可以视为外界激励,转台在工作过程中的交变应力集中问题就可以视为响应;就传统的转台结构而言,其侧立板后仰根部的应力集中是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转台是混凝土泵车臂架上装与底架的关键连接件,也是重要承载及传力部件;转台在实际设计中既受整车空间的限制,还需考虑转台本身承载能力的要求,设计一般比较保守;目前混凝土泵车转台的结构形式比较复杂,工艺焊接难度大且焊接质量难以保证;同时由于转台内部空间狭小,转台内部的砼管装配拆卸难度较大;转台工作时主要承受臂架载荷,同时可随臂架一起在水平面内旋转。因此转台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工况繁多,如果转台结构设计不合理,不仅会出现开裂等故障,还会导致与回转支承连接的螺栓故障。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混凝土泵车转台及包括其的混凝土泵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泵车转台及包括其的混凝土泵车,底板为阶梯型结构,具体划分成薄层和厚层,对于厚层而言,是侧立板、内围板和外围板的有力依托,可以有效解决转台在实际工作过程所出现的应力集中问题;对于薄层而言,可以有效降低转台的质量,满足转台轻量化设计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混凝土泵车转台,包括底板;侧立板,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垂直;内置围板;外置围板;
所述底板整体为配置有底板薄层和底板厚层的阶梯结构;
所述侧立板固定于所述底板厚层上;
所述内置围板及外置围板均固定于所述底板厚层上且与所述侧立板固接。
可选地,所述侧立板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上,且其厚度方向的端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垂直。
可选地,所述内置围板和所述外置围板在所述底板的投影线均置于底板厚层上且其在所述底板的投影线均为弧线或折线。
可选地,所述外置围板包括外置围板A、外置围板B和外置围板C,所述外置围板A、外置围板B和外置围板C环设在所述侧立板周围并与所述侧立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侧立板包括侧立板A和侧立板B,所述侧立板A和侧立板B的下表面投影在所述底板上的轮廓几何的端面线均位于底板厚层上,且侧立板A的端面线与侧立板B的端面线之间设有间隔。
可选地,还包括内置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固定于所述底板厚层上且固定在侧立板A和侧立板B之间,同时与所述内置围板搭接,构成箱型结构,所述内置加强筋板投影线全部置于底板厚层上或部分置于所述底板厚层上。
可选地,还包括固定于底板的外置加强筋板,所述外置加强筋板包括外置加强筋板A和外置加强筋板B,所述外置加强筋板A与侧立板A固接,所述外置加强筋板B与侧立板B固接,外置加强筋板A和外置加强筋板B的投影轮廓均置于所述底板厚层内或与所述底板厚层相交。
可选地,所述底板厚层为固定配置在所述底板底侧并其边缘延伸的圈圆环板,所述底板底侧上为未固定配置有圈圆环板的部分为底板薄层。
可选地,所述底板薄层为开设在所述底板底侧中部位置的凹陷,所述底板底侧上未开设有凹陷的部分为底板厚层。
一种混凝土泵车,包括上述的混凝土泵车转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底板为阶梯型结构,具体划分成薄层和底板厚层,对于底板厚层而言,是侧立板、内围板和外围板的有力依托,可以有效解决转台在实际工作过程所出现的应力集中问题;对于薄层而言,可以有效降低转台的质量,满足转台轻量化设计要求;
2、侧立板下表面的前后端部位置置于底板厚层上,有利于底板端部应力集中的缓解,并且侧立板A与侧立板B的端面线之间存在距离,即两侧立板为错位关系,可以实现侧立板置于底板厚层的区域更大,进一步弱化应力集中;
3、加强筋板的设计,可以实现用较少重量的材料实现侧立板应力集中尖点处的有效加强,也可以进一步提升转台的刚度;
4、内围板和外围板置于底板厚层的设计,可以将转台受到的外界载荷引流到整个底板厚层,从而有效解决应力集中问题;
5、内置加强筋板与侧立板和内围板的搭接设计,可以使转台形成箱型结构,从而显著提高转台的刚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泵车转台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泵车转台的侧立板下表面投影轮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泵车转台的内置围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泵车转台的内置加强筋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侧立板A;3、侧立板B;4、外置加强筋板A;5、外置加强筋板B;6、内置围板;61、内置围板侧表面A;62、内置围板侧表面B;63、内置围板侧表面C;7、外置围板A;8、外置围板B;9、外置围板C;10、内置加强筋板;101、内置加强筋板侧表面A;102、内置加强筋板侧表面B;103、内置加强筋板侧表面C;11、底板贴板A;12、底板贴板B;13、底板贴板C;14、底板贴板D;15、凹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做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混凝土泵车转台,包括底板1;侧立板,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垂直;内置围板6;外置围板;
所述底板1整体为配置有底板薄层和底板厚层的阶梯结构;
所述侧立板固定于所述底板厚层上;
所述侧立板固定于底板厚层上,即:侧立板的着力点在底板厚层位置上。
所述内置围板6及外置围板均固定于所述底板厚层上且与所述侧立板固接;
底板1起到支撑侧立板的作用,侧立板实质上是转台与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与转台连接的关键连接件;
底板厚层的实质作用就是起到加强底板1强度的本质目的,由于底板厚层具有较厚的厚度使得该处的底板1具有较大的强度,是侧立板、内围板和外围板的有力依托;
需要说明的是,侧立板上开设有用于与臂架系统进行铰接或者固接的安装孔图中未有示出。
参见图1,所述侧立板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1上,且其厚度方向的端面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垂直;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内置围板6和所述外置围板在所述底板1的投影线均置于底板厚层上且其在所述底板1的投影线均为弧线或折线;
也就是内置围板6和所述外置围板均为类拱形的形状,利用拱形物体具有一定弧度的比平面物体更具有承受应力能力的这一物理特性,使得内置围板6和外置围板具有良好的应力承载能力;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外置围板包括外置围板A7、外置围板B8和外置围板C9,所述外置围板A7、外置围板B8和外置围板C9环设在所述侧立板周围并与所述侧立板固定连接;
外置围板A7、外置围板B8和外置围板C9均与侧立板固定连接侧立板是为了加强侧立板和底板1的固定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侧立板包括侧立板A2和侧立板B3,所述侧立板A2和侧立板B3的下表面投影在所述底板1上的轮廓几何的端面线均位于底板厚层上;
参见图5:内置围板6为一个折弯钣金件,包括内置围板侧表面A61,其与所述侧立板A2固定;内置围板侧表面B62,其与所述侧立板B3固定;内置围板侧表面C63,其与所述底板1固定;
参见图2-图3,其中,T1为厚层厚度,T2为薄层厚度,ΦA为转台最外圈直径,ΦB为薄层直径,δ为厚层区域且δ=ΦA-ΦB/2;
如图4所示,侧立板A2的端面线与侧立板B3的端面线之间的距离为△L(△L≥0);侧立板A2的端面线与侧立板B3的端面线之间设有间隔,即两侧立板为错位关系;
现有的传统转台并没有这种错位关系,正是由于这种错位关系使得本技术方案中的侧立板A2和侧立板B3置于底板厚层上的区域更大,实现对进一步弱化侧立板A2和侧立板B3的应力集中;
需要说明的是,侧立板A2的端面线与侧立板B3的端面线之间的距离(△L)可以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进行调整配置;
例如:第一组侧立板A2和侧立板B3的尺寸规格为d;第二组的侧立板A2和侧立板B3的尺寸规格为D,且d≠D;
则上述的第一组侧立板A2的端面线与侧立板B3的端面线之间的距离可以作为△L1;
第二组的侧立板A2的端面线与侧立板B3的端面线之间的距离可以作为△L2;
由于两组的侧立板A2和侧立板B3的尺寸规格不相等,△L1和△L2的尺寸也不等,△L1和△L2的大小是依据两组的侧立板A2和侧立板B3的尺寸规格来决定配置的。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内置加强筋板10,所述加强筋板固定于所述底板厚层上且固定在侧立板A2和侧立板B3之间,同时与所述内置围板6搭接,构成箱型结构,从而有效提高转台的刚度;
所述内置加强筋板10投影线全部置于底板厚层上或部分置于所述底板厚层上。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底板1的外置加强筋板,所述外置加强筋板固定连接所述侧立板A2和侧立板B3。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外置加强筋板包括外置加强筋板A4和外置加强筋板B5,所述外置加强筋板A4与侧立板A2固接,所述外置加强筋板B5与侧立板B3固接,外置加强筋板A4和外置加强筋板B5的投影轮廓均置于所述底板厚层内或与所述底板厚层相交;
如图6所示:所述内置加强筋板10为一个折弯钣金件,同时与内置围板6固定,内置加强筋板10包括:内置加强筋板侧表面A101,内置加强筋板侧表面B102,内置加强筋板侧表面C103,内置加强筋板侧表面A101与侧立板A2固定,内置加强筋板侧表面B102与侧立板B3固定,内置加强筋板侧表面C103与内置围板6固定。
实施例一:
参见图2,所述底板厚层可为固定配置在所述底板1底侧并其边缘延伸的圈圆环板,所述底板1底侧上为未固定配置有圈圆环板的部分为底板薄层,以此实现上述的“阶梯型结构”;
图2中:底板贴板A11,底板贴板B12,底板贴板C13,底板贴板D15,且贴板的数量为自然数;
在此图中,底板贴板A11和底板贴板C13充当上述的底板厚层;
底板贴板B12和底板贴板D15充当上述的底板薄层。
实施例二;
参见图3,所述底板薄层为开设在所述底板1底侧中部位置的凹陷15,依次对应的,所述底板1底侧上未开设有凹陷15的部分为底板厚层,以此实现上述的“阶梯型结构”;
具体的凹陷15产生,可以整个厚板为原材料,用铣床将中间不需要部分洗掉,保留周圈厚层,此时材料洗掉的部分便会形成凹陷15。
一种混凝土泵车,包括上述的混凝土泵车转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混凝土泵车转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侧立板,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垂直;内置围板;外置围板;
所述底板整体为配置有底板薄层和底板厚层的阶梯结构;
所述侧立板固定于所述底板厚层上;
所述内置围板及外置围板均固定于所述底板厚层上且与所述侧立板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泵车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立板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上,且其厚度方向的端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泵车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围板和所述外置围板在所述底板的投影线均置于底板厚层上且其在所述底板的投影线均为弧线或折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泵车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围板包括外置围板A、外置围板B和外置围板C,所述外置围板A、外置围板B和外置围板C环设在所述侧立板周围并与所述侧立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泵车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立板包括侧立板A和侧立板B,所述侧立板A和侧立板B的下表面投影在所述底板上的轮廓几何的端面线均位于底板厚层上,且侧立板A的端面线与侧立板B的端面线之间设有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泵车转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置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固定于所述底板厚层上且固定在侧立板A和侧立板B之间,同时与所述内置围板搭接,构成箱型结构;所述内置加强筋板投影线全部置于底板厚层上或部分置于所述底板厚层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泵车转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底板的外置加强筋板,所述外置加强筋板包括外置加强筋板A和外置加强筋板B,所述外置加强筋板A与侧立板A固接,所述外置加强筋板B与侧立板B固接,外置加强筋板A和外置加强筋板B的投影轮廓均置于所述底板厚层内或与所述底板厚层相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泵车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厚层为固定配置在所述底板底侧并其边缘延伸的圈圆环板,所述底板底侧上为未固定配置有圈圆环板的部分为底板薄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泵车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薄层为开设在所述底板底侧中部位置的凹陷,所述底板底侧上未开设有凹陷的部分为底板厚层。
10.一种混凝土泵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泵车转台。
CN202022949420.8U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混凝土泵车转台及包括其的混凝土泵车 Active CN2146154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49420.8U CN214615473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混凝土泵车转台及包括其的混凝土泵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49420.8U CN214615473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混凝土泵车转台及包括其的混凝土泵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15473U true CN214615473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429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49420.8U Active CN214615473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混凝土泵车转台及包括其的混凝土泵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154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5566A (zh) * 2022-06-28 2022-09-20 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 转台以及泵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5566A (zh) * 2022-06-28 2022-09-20 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 转台以及泵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615473U (zh) 一种混凝土泵车转台及包括其的混凝土泵车
CN107010171B (zh) 一种用于超大型集装箱船横隔舱分段总段吊装的方法
CN109533196A (zh) 一种船体钢结构铰链式安装方法
CN215630263U (zh) 一种用于成槽机液压双瓣抓斗切割既有支护钢绞线的装置
CN205967061U (zh) 一种将钢板条压弯成型的工装
CN2571913Y (zh) 异型柱墩模板
CN210049604U (zh) 一种开放式混凝土泵车转台及混凝土泵车
CN110588898B (zh) 一种甲板救生艇吊机基座底部加强结构及工艺方法
CN208716668U (zh) 一种铝合金模板局部整体吊装装置
CN214359826U (zh) 一种起重机挂梁的二次减速机防旋转支座装置
CN208117718U (zh) 一种多功能轴承拆卸辅助工装
CN215666636U (zh) 防挂绳式抓斗的上承梁结构
CN211775708U (zh) 一种l型带竖向加筋型材
CN212494695U (zh) 一种舱盖人孔围板煨弯装置
CN220725591U (zh) 一种少焊免打磨的快装栏杆
CN213330015U (zh) 一种狭窄变形缝内易拆式铝模板支撑装置
CN218141325U (zh) 一种汽车大屏压铸支架
CN216038110U (zh) 一种梯级强度增强改进结构
CN216069941U (zh) 一种新型随车吊伸缩支腿结构
CN214932251U (zh) 一种建筑用大型钢结构的固定安全支架
CN219542163U (zh) H型钢的辅助焊接翻身装置和辅助焊接翻身组件
CN210887777U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加强层的异型箱中的角柱结构
CN211849701U (zh) 一种挖掘机动臂前叉结构
CN217921192U (zh) 一种车架及起重机
CN220078320U (zh) 一种齿轮零件装夹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