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08576U - 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 - Google Patents

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08576U
CN214608576U CN202120469926.0U CN202120469926U CN214608576U CN 214608576 U CN214608576 U CN 214608576U CN 202120469926 U CN202120469926 U CN 202120469926U CN 214608576 U CN214608576 U CN 2146085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nnecting plate
flap
cavity
fol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6992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斌
陈芸达
傅秋佳
梁奕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6992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085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085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085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包括板体,板体经折叠后形成并列设置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的底端具有开口结构;第二腔体的内部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第三容纳腔,且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第三容纳腔的排列方向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排列方向垂直。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包装内衬使用性能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
背景技术
现有产品包装中,很多产品及零配件常需要在包装内衬中进行分隔放置、防护,避免在储运中因振动跌落发生碰撞摩擦。而现有包装内衬方案中,常采用塑料发泡内衬(EPE、EVA、EPS等)来实现具有多个分隔空间的包装内衬,但这些材料存在不环保,无法实现自然降解,回收利用率低的问题,并且这些材料制作的包装内衬存在占用体积大导致运输、仓储成本高等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包装内衬使用性能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包装内衬使用性能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包括板体,板体经折叠后形成并列设置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的底端具有开口结构;第二腔体的内部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第三容纳腔,且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第三容纳腔的排列方向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排列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第一腔体、第一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所对应的板体的板段上设置有扣手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腔体、第一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所对应的板体的位于顶部的板段上设置有扣手孔,扣手孔作为扣手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容纳腔的体积和第三容纳腔的体积大于第二容纳腔的体积。
进一步地,第二腔体折叠成型后,第二腔体所对应的板体的板段将第二腔体与外部空间隔离。
进一步地,板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折叠板段和第二折叠板段,第一折叠板段折叠后形成第一腔体,第二折叠板段折叠后形成第二腔体,且第一折叠板段展开的面积小于第二折叠板段展开的面积。
进一步地,第一折叠板段包括:第一折板、第二折板、第三折板、第四折板和第五折板,第一折板为四边形结构,第二折板、第三折板、第四折板和第五折板分别与不同的第一折板的侧边连接,第一折板通过第五折板与第二折叠板段连接,且第二折板、第三折板、第四折板和第五折板相对第一折板弯折以形成第一腔体。
进一步地,第二折叠板段包括第六折板、第七折板、第八折板、第九折板和第十折板,第六折板为四边形结构,第七折板、第八折板、第九折板和第五折板分别与不同的第六折板的侧边连接,第十折板与第九折板远离第六折板的一侧连接,且第七折板、第八折板和第九折板相对第六折板弯折、第十折板相对第九折板沿靠近第五折板的方向弯折,以形成第二腔体。
进一步地,第六折板靠近第七折板和第八折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插孔,第七折板远离第六折板的一端和第八折板远离第六折板的一端分别具有与插孔配合的插接板段,第七折板和第八折板分别弯折两次或者三次,以使第七折板的插接板段和第八折板的插接板段分别插入插孔。
进一步地,第七折板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第八折板包括顺次连接的第四连接板、第五连接板、第六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分别与第六折板连接,第三连接板远离第二连接板的一端和第六连接板远离第五连接板的一端分别具有插接板段,第一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分别相对第六连接板弯折,第二连接板相对第一连接板弯折,第五连接板相对第四连接板弯折,第三连接板相对第二连接板弯折,第六连接板相对第五连接板弯折。
进一步地,第五折板与第六折板连接的边和与其相邻的第五折板的两个侧边之间分别具有第一弯折缺口,且两个侧边分别具有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第一插板相对第五折板弯折并伸入第一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之间,第二插板相对第五折板弯折并伸入第四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之间;和/或第九折板与第六折板连接的边和与其相邻的第九折板的两个侧边之间分别具有第二弯折缺口,且两个侧边分别具有第三插板和第四插板,第三插板相对第九折板弯折并伸入第一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之间,第四插板相对第九折板弯折并伸入第四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之间。
进一步地,第十折板包括:第七连接板,第七连接板与第九折板连接,且第七连接板相对第九折板沿靠近第五折板的方向弯折;第八连接板;第九连接板,第八连接板和第九连接板分别与第七连接板的一组对边连接,且第七连接板与第九折板连接的边的两端分别与对边连接。
进一步地,第八连接板远离第七连接板的一端具有第十连接板,第十连接板相对第八连接板弯折,并与第三连接板抵接;和或第九连接板远离第七连接板的一端具有第十一连接板,第十一连接板相对第九连接板弯折,并与第六连接板抵接。
进一步地,板体还包括第十一折板,第十一折板与第十折板远离第九折板的一侧连接,且第十一折板具有多个顺次连接的折弯板段,且多个折弯板段中位于中部的折弯板段与第十折板连接,多个折弯板段中位于两端的折弯板段彼此对折并卡接以形成第二容纳腔,第十一折板使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第三容纳腔彼此隔离。
进一步地,多个折弯板段包括顺次连接的第十二连接板、第十三连接板、第十四连接板,第十三连接板与第七连接板连接并相对第七连接板弯折,且第十二连接板和第十四连接板分别相对第十三连接板弯折,以使第十二连接板位于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之间、第十四连接板位于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之间,第十二连接板远离第十三连接板的一端具有第一拼接板,第一拼接板具有第一拼接开口,第十四连接板远离第十三连接板的一端具有第二拼接板,第二拼接板具有第二拼接开口,第一拼接板和第二拼接板的结构相同且相对第十三连接板中心对称,第一拼接板相对第十二连接板弯折,第二拼接板相对第十四连接板弯折,以使第一拼接开口和第二拼接开口相互卡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包括板体,板体经折叠后形成并列设置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的底端具有开口结构;第二腔体的内部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第三容纳腔,且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第三容纳腔的排列方向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排列方向垂直。
使用上述的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时,由于板体经折叠后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并且第二腔体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所以能够实现将零配件的分隔放置,从而保证不同的零配件之间不会产生接触。又由于本申请中的包装纸卡内衬能够由纸质板体折叠形成,因此本申请中的包装纸卡内衬具有绿色环保同时降低运输成本的优点。因此,本申请中的包装纸卡内衬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包装内衬使用性能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的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的板体的第十折板和第十一折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腔体;20、第二腔体;21、第一容纳腔;22、第二容纳腔;23、第三容纳腔;30、扣手孔;40、第一折板;50、第二折板;60、第三折板;70、第四折板;80、第五折板;81、第一插板;82、第二插板;90、第六折板;100、第七折板;110、第一连接板;120、第二连接板;130、第三连接板;200、第八折板;210、第四连接板;220、第五连接板;230、第六连接板;300、第九折板;310、第三插板;320、第四插板;400、第十折板;410、第七连接板;420、第八连接板;430、第九连接板;440、第十连接板;450、第十一连接板;500、插孔;600、插接板段;700、第十一折板;710、第十二连接板;711、第一拼接板;712、第一拼接开口;720、第十三连接板;730、第十四连接板;731、第二拼接板;732、第二拼接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包装内衬使用性能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中的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包括板体,板体经折叠后形成并列设置的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20,第一腔体10的底端具有开口结构;第二腔体20的内部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容纳腔21、第二容纳腔22、第三容纳腔23,且第一容纳腔21、第二容纳腔22、第三容纳腔23的排列方向与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20的排列方向垂直。
使用上述的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时,由于板体经折叠后形成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20,并且第二腔体20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容纳腔21、第二容纳腔22和第三容纳腔23,所以能够实现将零配件的分隔放置,从而保证不同的零配件之间不会产生接触。又由于本申请中的包装纸卡内衬能够由纸质板体折叠形成,因此本申请中的包装纸卡内衬具有绿色环保同时降低运输成本的优点。因此,本申请中的包装纸卡内衬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包装内衬使用性能差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板体是由纸质材料制成的。
具体地,第一腔体10、第一容纳腔21和第三容纳腔23所对应的板体的板段上设置有扣手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腔体10、第一容纳腔21和第三容纳腔23所对应的板体的位于顶部的板段上设置有扣手孔30,扣手孔30作为扣手结构。通过设置扣手孔30,能够便于用户在扣手孔30中伸入手指开启对应分隔腔体空间,拿取零配件。
可选地,第一容纳腔21的体积和第三容纳腔23的体积大于第二容纳腔22的体积。通过这样设置,可以实现第一容纳腔21、第二容纳腔22、第三容纳腔23能够分别放置不同尺寸的零配件,从而提高对包装纸卡内衬的空间的利用。
具体地,第二腔体20折叠成型后,第二腔体20所对应的板体的板段将第二腔体20与外部空间隔离。通过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防止零部件从第二腔体20内掉落。
在本申请中,板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折叠板段和第二折叠板段,第一折叠板段折叠后形成第一腔体10,第二折叠板段折叠后形成第二腔体20,且第一折叠板段展开的面积小于第二折叠板段展开的面积。
具体地,第一折叠板段包括:第一折板40、第二折板50、第三折板60、第四折板70和第五折板80,第一折板40为四边形结构,第二折板50、第三折板60、第四折板70和第五折板80分别与不同的第一折板40的侧边连接,第一折板40通过第五折板80与第二折叠板段连接,且第二折板50、第三折板60、第四折板70和第五折板80相对第一折板40弯折以形成第一腔体10。
具体地,第二折叠板段包括第六折板90、第七折板100、第八折板200、第九折板300和第十折板400,第六折板90为四边形结构,第七折板100、第八折板200、第九折板300和第五折板80分别与不同的第六折板90的侧边连接,第十折板400与第九折板300远离第六折板90的一侧连接,且第七折板100、第八折板200和第九折板300相对第六折板90弯折、第十折板400相对第九折板300沿靠近第五折板80的方向弯折,以形成第二腔体20。
具体地,第六折板90靠近第七折板100和第八折板2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插孔500,第七折板100远离第六折板90的一端和第八折板200远离第六折板90的一端分别具有与插孔500配合的插接板段600,第七折板100和第八折板200分别弯折两次或者三次,以使第七折板100的插接板段600和第八折板200的插接板段600分别插入插孔500。
具体地,第七折板100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板110、第二连接板120、第三连接板130,第八折板200包括顺次连接的第四连接板210、第五连接板220、第六连接板230,第一连接板110和第四连接板210分别与第六折板90连接,第三连接板130远离第二连接板120的一端和第六连接板230远离第五连接板220的一端分别具有插接板段600,第一连接板110和第四连接板210分别相对第六连接板230弯折,第二连接板120相对第一连接板110弯折,第五连接板220相对第四连接板210弯折,第三连接板130相对第二连接板120弯折,第六连接板230相对第五连接板220弯折。
具体地,第五折板80与第六折板90连接的边和与其相邻的第五折板80的两个侧边之间分别具有第一弯折缺口,且两个侧边分别具有第一插板81和第二插板82,第一插板81相对第五折板80弯折并伸入第一连接板110和第三连接板130之间,第二插板82相对第五折板80弯折并伸入第四连接板210和第六连接板230之间;和/或第九折板300与第六折板90连接的边和与其相邻的第九折板300的两个侧边之间分别具有第二弯折缺口,且两个侧边分别具有第三插板310和第四插板320,第三插板310相对第九折板300弯折并伸入第一连接板110和第三连接板130之间,第四插板320相对第九折板300弯折并伸入第四连接板210和第六连接板230之间。
具体地,第十折板400包括:第七连接板410,第七连接板410与第九折板300连接,且第七连接板410相对第九折板300沿靠近第五折板80的方向弯折;第八连接板420;第九连接板430,第八连接板420和第九连接板430分别与第七连接板410的一组对边连接,且第七连接板410与第九折板300连接的边的两端分别与对边连接。
具体地,第八连接板420远离第七连接板410的一端具有第十连接板440,第十连接板440相对第八连接板420弯折,并与第三连接板130抵接;和或第九连接板430远离第七连接板410的一端具有第十一连接板450,第十一连接板450相对第九连接板430弯折,并与第六连接板230抵接。
具体地,板体还包括第十一折板700,第十一折板700与第十折板400远离第九折板300的一侧连接,且第十一折板700具有多个顺次连接的折弯板段,且多个折弯板段中位于中部的折弯板段与第十折板400连接,多个折弯板段中位于两端的折弯板段彼此对折并卡接以形成第二容纳腔22,第十一折板700使第一容纳腔21、第二容纳腔22、第三容纳腔23彼此隔离。
具体地,多个折弯板段包括顺次连接的第十二连接板710、第十三连接板720、第十四连接板730,第十三连接板720与第七连接板410连接并相对第七连接板410弯折,且第十二连接板710和第十四连接板730分别相对第十三连接板720弯折,以使第十二连接板710位于第一容纳腔21和第二容纳腔22之间、第十四连接板730位于第二容纳腔22和第三容纳腔23之间,第十二连接板710远离第十三连接板720的一端具有第一拼接板711,第一拼接板711具有第一拼接开口712,第十四连接板730远离第十三连接板720的一端具有第二拼接板731,第二拼接板731具有第二拼接开口732,第一拼接板711和第二拼接板731的结构相同且相对第十三连接板720中心对称,第一拼接板711相对第十二连接板710弯折,第二拼接板731相对第十四连接板730弯折,以使第一拼接开口712和第二拼接开口732相互卡接。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易加工,成型快;
2、绿色环保、可降解;
3、降低了运输成本。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经折叠后形成并列设置的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20),
所述第一腔体(10)的底端具有开口结构;
所述第二腔体(20)的内部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容纳腔(21)、第二容纳腔(22)、第三容纳腔(23),且所述第一容纳腔(21)、所述第二容纳腔(22)、所述第三容纳腔(23)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一腔体(10)和所述第二腔体(20)的排列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0)、所述第一容纳腔(21)和所述第三容纳腔(23)所对应的所述板体的板段上设置有扣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0)、所述第一容纳腔(21)和所述第三容纳腔(23)所对应的所述板体的位于顶部的板段上设置有扣手孔(30),所述扣手孔(30)作为所述扣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21)的体积和所述第三容纳腔(23)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二容纳腔(22)的体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20)折叠成型后,所述第二腔体(20)所对应的所述板体的板段将所述第二腔体(20)与外部空间隔离。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折叠板段和第二折叠板段,所述第一折叠板段折叠后形成所述第一腔体(10),所述第二折叠板段折叠后形成所述第二腔体(20),且所述第一折叠板段展开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折叠板段展开的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板段包括:第一折板(40)、第二折板(50)、第三折板(60)、第四折板(70)和第五折板(80),所述第一折板(40)为四边形结构,所述第二折板(50)、所述第三折板(60)、所述第四折板(70)和所述第五折板(80)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第一折板(40)的侧边连接,所述第一折板(40)通过所述第五折板(80)与所述第二折叠板段连接,且所述第二折板(50)、所述第三折板(60)、所述第四折板(70)和所述第五折板(80)相对所述第一折板(40)弯折以形成所述第一腔体(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叠板段包括第六折板(90)、第七折板(100)、第八折板(200)、第九折板(300)和第十折板(400),所述第六折板(90)为四边形结构,所述第七折板(100)、所述第八折板(200)、所述第九折板(300)和所述第五折板(80)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第六折板(90)的侧边连接,所述第十折板(400)与所述第九折板(300)远离所述第六折板(90)的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七折板(100)、所述第八折板(200)和所述第九折板(300)相对所述第六折板(90)弯折、所述第十折板(400)相对所述第九折板(300)沿靠近所述第五折板(80)的方向弯折,以形成所述第二腔体(2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折板(90)靠近所述第七折板(100)和所述第八折板(2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插孔(500),所述第七折板(100)远离所述第六折板(90)的一端和所述第八折板(200)远离所述第六折板(90)的一端分别具有与所述插孔(500)配合的插接板段(600),所述第七折板(100)和所述第八折板(200)分别弯折两次或者三次,以使所述第七折板(100)的所述插接板段(600)和所述第八折板(200)的所述插接板段(600)分别插入所述插孔(5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折板(100)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板(110)、第二连接板(120)、第三连接板(130),所述第八折板(200)包括顺次连接的第四连接板(210)、第五连接板(220)、第六连接板(230),所述第一连接板(110)和所述第四连接板(210)分别与所述第六折板(90)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130)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板(120)的一端和所述第六连接板(230)远离所述第五连接板(220)的一端分别具有所述插接板段(600),所述第一连接板(110)和所述第四连接板(210)分别相对所述第六连接板(230)弯折,所述第二连接板(120)相对所述第一连接板(110)弯折,所述第五连接板(220)相对所述第四连接板(210)弯折,所述第三连接板(130)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板(120)弯折,所述第六连接板(230)相对所述第五连接板(220)弯折。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折板(80)与所述第六折板(90)连接的边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五折板(80)的两个侧边之间分别具有第一弯折缺口,且两个所述侧边分别具有第一插板(81)和第二插板(82),所述第一插板(81)相对所述第五折板(80)弯折并伸入所述第一连接板(110)和所述第三连接板(130)之间,所述第二插板(82)相对所述第五折板(80)弯折并伸入所述第四连接板(210)和所述第六连接板(230)之间;和/或
所述第九折板(300)与所述第六折板(90)连接的边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九折板(300)的两个侧边之间分别具有第二弯折缺口,且两个所述侧边分别具有第三插板(310)和第四插板(320),所述第三插板(310)相对所述第九折板(300)弯折并伸入所述第一连接板(110)和所述第三连接板(130)之间,所述第四插板(320)相对所述第九折板(300)弯折并伸入所述第四连接板(210)和所述第六连接板(230)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折板(400)包括:
第七连接板(410),所述第七连接板(410)与所述第九折板(300)连接,且所述第七连接板(410)相对所述第九折板(300)沿靠近所述第五折板(80)的方向弯折;
第八连接板(420);
第九连接板(430),所述第八连接板(420)和所述第九连接板(430)分别与所述第七连接板(410)的一组对边连接,且所述第七连接板(410)与所述第九折板(300)连接的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对边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八连接板(420)远离所述第七连接板(410)的一端具有第十连接板(440),所述第十连接板(440)相对所述第八连接板(420)弯折,并与所述第三连接板(130)抵接;和或
所述第九连接板(430)远离所述第七连接板(410)的一端具有第十一连接板(450),所述第十一连接板(450)相对所述第九连接板(430)弯折,并与所述第六连接板(230)抵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还包括第十一折板(700),所述第十一折板(700)与所述第十折板(400)远离所述第九折板(300)的一侧连接,且所述第十一折板(700)具有多个顺次连接的折弯板段,且多个所述折弯板段中位于中部的所述折弯板段与所述第十折板(400)连接,多个所述折弯板段中位于两端的所述折弯板段彼此对折并卡接以形成所述第二容纳腔(22),所述第十一折板(700)使所述第一容纳腔(21)、所述第二容纳腔(22)、所述第三容纳腔(23)彼此隔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折弯板段包括顺次连接的第十二连接板(710)、第十三连接板(720)、第十四连接板(730),所述第十三连接板(720)与所述第七连接板(410)连接并相对所述第七连接板(410)弯折,且所述第十二连接板(710)和所述第十四连接板(730)分别相对所述第十三连接板(720)弯折,以使所述第十二连接板(710)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2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22)之间、所述第十四连接板(730)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22)和所述第三容纳腔(23)之间,所述第十二连接板(710)远离所述第十三连接板(720)的一端具有第一拼接板(711),所述第一拼接板(711)具有第一拼接开口(712),所述第十四连接板(730)远离所述第十三连接板(720)的一端具有第二拼接板(731),所述第二拼接板(731)具有第二拼接开口(732),所述第一拼接板(711)和所述第二拼接板(731)的结构相同且相对所述第十三连接板(720)中心对称,所述第一拼接板(711)相对所述第十二连接板(710)弯折,所述第二拼接板(731)相对所述第十四连接板(730)弯折,以使所述第一拼接开口(712)和所述第二拼接开口(732)相互卡接。
CN202120469926.0U 2021-03-04 2021-03-04 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 Active CN2146085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69926.0U CN214608576U (zh) 2021-03-04 2021-03-04 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69926.0U CN214608576U (zh) 2021-03-04 2021-03-04 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08576U true CN214608576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393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69926.0U Active CN214608576U (zh) 2021-03-04 2021-03-04 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085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25230B2 (en) Packaging box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214608576U (zh) 多腔体包装纸卡内衬
CN108622500B (zh) 蜂巢式包装箱
WO2013154266A1 (ko) 절첩형 발포수지 포장상자
CN105711923B (zh) 包装盒
CN210761749U (zh) 产品包装盒及其缓冲内卡
US8016109B2 (en) Package box, cushion and plate material
CN211520131U (zh) 一种展示盒
TWM398525U (en) Adjustable paper box
TWI783874B (zh) 易組立的薄型資通產品適用的紙製緩衝保護件
CN112239000B (zh) 包装盒
CN207843873U (zh) 一种产品包装组件
CN115783458B (zh) 包装组件及包装盒
TWI330163B (en) Bumper bracket
CN206384304U (zh) 一种滤筒的包装盒
CN214608893U (zh) 一种带缓冲结构的包装纸盒
TWI686334B (zh) 包裝盒及包裝盒的展開板
CN217674359U (zh) 一种便于生产和运输的护角结构
CN219565809U (zh) 纸质包装箱
CN220682982U (zh) 一种包装盒
TWI781057B (zh) 薄型資通產品適用的紙製緩衝保護件
CN108674774A (zh) 一种路由器包装盒
CN210284945U (zh) 包装盒
CN209192474U (zh) 配件盒
CN113682602B (zh) 包装纸板和包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