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03069U - 加工中心四轴回转头 - Google Patents

加工中心四轴回转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03069U
CN214603069U CN202120644822.9U CN202120644822U CN214603069U CN 214603069 U CN214603069 U CN 214603069U CN 202120644822 U CN202120644822 U CN 202120644822U CN 214603069 U CN214603069 U CN 2146030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iction
wheel
groove
driving wheel
mai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4482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栋�
李小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izhou Zhida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izhou Zhida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izhou Zhida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izhou Zhida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4482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030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030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030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中心四轴回转头,属于机床附属零件领域,包括括主轴、回转盘、摩擦轮A、摩擦轮B、摩擦主动轮、摩擦从动轮和编码器;所述回转盘固定连接于主轴的顶端,所述摩擦轮A与主轴套设固定,所述摩擦轮B与摩擦轮A相对旋转连接;所述摩擦主动轮、若干摩擦从动轮沿圆周方向分布,且设置于摩擦轮A和摩擦轮B之间,所述摩擦主动轮分别与摩擦轮A和摩擦轮B相互咬合并以摩擦的形式传递运动,所述摩擦从动轮分别与摩擦轮A和摩擦轮B相互咬合并以摩擦的形式传递运动;所述编码器用来检测主轴的实际旋转角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四轴回转头采用闭环控制,以摩擦阻尼的形式传递运动,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加工中心四轴回转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中心用的固定底座,尤其涉及一种加工中心四轴回转头,其属于机床附属零件领域。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机械加工行业,很多零件仅通过一次装夹就可完成多个角度的加工从而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为实现上述操作,需要在现有的三轴机床上再增加一个旋转轴,从而完成对零件的转角定位加工,该装置通常称为四轴或加工中心四轴。
现有的实现四轴旋转的结构主要有两种模式:(1)滚子凸轮传动模式;(2) 涡轮蜗杆传动模式。滚子凸轮传动模式如附图9所示,此种结构主要由转盘和凸轮杆组成,转盘上沿周向连接有若干滚子,滚子与凸轮杆上的凸轮槽配合,驱动凸轮杆即可实现转盘的旋转动作。涡轮蜗杆传动模式如附图10所示,此种结构主要由涡轮和蜗杆组成,将转盘固定在涡轮上,驱动蜗杆即可实现转盘的旋转动作。
此两种结构的共同点在于:(1)无论是滚子与凸轮槽配合还是涡轮蜗杆配合都需要比较高的制造精度和配合精度,复杂的加工工序和较高的工艺要求都使得成本过高;(2)由于滚子凸轮传动和涡轮蜗杆传动都具有确定的传动比,因此这两种结构均是通过开环控制的,使用时,将需要旋转的角度输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驱动步进电机即可;(3)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传动部件本身会出现磨损,而且这种磨损通常是不均匀磨损,这种磨损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整个装置就会出现传动回隙,这种传动回隙无论是通过机械机构调整还是通过控制系统补偿都是无法进行有效修补的,从而使得整个装置精度下降;(4)由于此两种结构中的零件加工精度都比较高,在使用过程中,一旦遭受非正常事故(如撞击)很容易造成传动零部件受损,出现死点卡死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中心四轴回转头。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工中心四轴回转头,包括动力组件、主轴、箱体和回转盘,所述主轴旋转连接于箱体内部,所述主轴的一端伸出至箱体外并与回转盘固定连接;还包括摩擦轮A、摩擦主动轮、编码器;所述摩擦轮A与主轴固定连接,所述摩擦主动轮与动力组件连接,所述编码器设置于主轴内部,用于检测主轴的旋转角度;所述摩擦轮A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摩擦主动轮伸至第一凹槽中,并与第一凹槽的两侧壁产生摩擦阻尼。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面和与之相配合的摩擦主动轮的侧面为锥面线啮合;所述第一凹槽的外侧面和与之相配合的摩擦主动轮的侧面为同心球面啮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摩擦轮B,所述摩擦轮B与摩擦轮A通过回转组件形成相对转动连接;所述摩擦轮B设置于摩擦轮A的下方,所述摩擦轮B设置有一圈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上下相对;所述摩擦主动轮伸至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二凹槽的内侧面和与之相配合的摩擦主动轮的侧面为锥面线啮合;所述第二凹槽的外侧面和与之相配合的摩擦主动轮的侧面为同心球面啮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若干摩擦从动轮,所述摩擦从动轮与箱体固定连接,若干所述摩擦从动轮和摩擦主动轮沿圆周方向分布,所述摩擦从动轮伸至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面和与之配合的摩擦从动轮的侧面为锥面线啮合,所述第二凹槽的内侧面和与之配合的摩擦从动轮的侧面为锥面线啮合,所述第一凹槽的外侧面和与之配合的摩擦从动轮的侧面为同心球面线啮合,所述第二凹槽的外侧面和与之配合的摩擦从动轮的侧面为同心球面线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回转组件包括推力轴承、轮座和连接件;所述推力轴承的轴圈与摩擦轮A套设固定连接,所述推力轴承的座圈与轮座固定连接,所述摩擦轮B设置于轮座的下方,所述轮座通过连接件与摩擦轮B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拉紧螺栓和碟簧;所述拉紧螺栓穿过轮座与摩擦轮B螺结,所述碟簧与拉紧螺栓套设,所述碟簧的两端分别与拉紧螺栓的螺帽和轮座顶压。
进一步地,还包括刹车组件;所述刹车组件包括刹车片、活塞、导向套、固定夹板、夹紧垫片;所述刹车片与摩擦轮A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套和固定夹板分别固定连接于箱体上,所述夹紧垫片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夹板上,另一端伸至刹车片的上方,所述活塞与导向套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的伸出端置于夹紧垫片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工中心四轴回转头的有益效果在于:(1)整个装置采用闭环控制:摩擦轮A和摩擦轮B在碟簧的作用下,抱住摩擦主动轮和摩擦从动轮,形成一套传动轮系,由动力组件带动摩擦主动轮输入动力,同时作用于摩擦轮A和摩擦轮B,摩擦轮A与摩擦轮B同时又通过摩擦从动轮产生相互作用,形成双侧动力传输通道,提高传动功率口径,最终摩擦轮A获得最多的转矩动力,再通过主轴带动输出端回转盘,实现精确的无间隙传动的旋转定位。转动的停止位置,由安装在主轴中的编码器检测,将实际转动位置回馈给动力组件,控制系统控制动力组件实现精确的启动停止,达到整个四轴传动系统的精确旋转定位功能。
(2)摩擦轮A(或摩擦轮B)与摩擦主动轮(或摩擦从动轮)的外啮合面为同心球面啮合,内啮合面为锥面线啮合,外啮合面的主要功能为产生摩擦阻尼,内啮合面的主要功能为传输动力,外啮合面和内啮合面使该机构兼具传动与系统阻尼的双重特性,既能够连续均匀的传递扭矩,又能够防止传动过程中出现空摆。在停止位具备一定懂得自抱刹的自锁功能,使得在外部的刹车锁紧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移位影响定位精度,从而保证定位的高精度。
(3)摩擦轮A与摩擦轮B,在碟簧的作用下,抱住摩擦主动轮和摩擦从动轮,形成的传动轮系中,由于摩擦轮A(或摩擦轮B)与摩擦主动轮(摩擦从动轮)接触面的几何角度都是采用小角度的楔形面接触,因此碟簧只需要较小的轴向加紧力,便可获得在传动接触面上的较大的压紧力从而提高传动力矩。由于整个传动系统作用在轴承上的预紧力很小,使得该部件有很高的使用寿命。即使部件之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一定的磨损,由于碟簧的预紧作用使得传动组件可以始终保持有效的无回隙传动。
(4)在传动过程中,当出现撞击等超荷载时,摩擦轮A(或摩擦轮B)与摩擦主动轮(或摩擦从动轮)之间出现打滑,从而使系统零部件几乎不会出现损伤,有效地保护整个装置的传动体系在特殊情况发生时不受损坏,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作业,不会产生机械死点,不影响生产使用,不产生维修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除箱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摩擦轮B、摩擦主动轮和摩擦从动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摩擦从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动力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刹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刹车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摩擦轮A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现有的滚子凸轮传动模式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现有的涡轮蜗杆传动模式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动力组件;2、主轴;3、回转盘;4、摩擦轮A;5、摩擦轮B; 6、摩擦主动轮;7、摩擦从动轮;8、编码器;9、回转组件;10、推力轴承; 11、轮座;12、连接件;13、拉紧螺栓;14、碟簧;15、第一凹槽;16、第二凹槽;17、刹车片;18、活塞;19、导向套;20、固定夹板;21、夹紧垫片; 22、箱体;23、刹车组件;24、底座;25、后盖;26、深沟球轴承;27、第一圆锥滚子轴承;28、第二圆锥滚子轴承;29、端盖;30、锁紧套;31、法兰部; 32、轴套部;33、圆螺母;34、轮体;35、固定块;36、连接块;37、伺服电机;38、减速机;39、芯轴;40、柔性联轴器;Ⅰ、内侧面;Ⅱ、外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10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一种加工中心四轴回转头,包括动力组件1、主轴2、回转盘3、摩擦轮A4、摩擦轮B5、摩擦主动轮6、两个摩擦从动轮7、编码器8、箱体22、刹车组件 23;所述刹车组件23包括刹车片17、活塞18、导向套19、固定夹板20、夹紧垫片21。
所述动力组件1包括伺服电机37和减速机38,所述伺服电机37的输出端与减速机3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摩擦主动轮6与减速机38的输出端连接,为整个装置提供动力。所述箱体22内的底部连接底座24,所述底座24上固定有后盖25,所述主轴2的一端通过深沟球轴承26与后盖25形成旋转连接,所述主轴2的另一端伸出至箱体22外并连接有回转盘3。
所述主轴2由下至上依次连接有摩擦轮B5、摩擦轮A4、刹车片17、第一圆锥滚子轴承27、第二圆锥滚子轴承28和端盖29。所述摩擦轮B5设置于深沟球轴承26的上方,所述端盖29设置于回转盘3的下方。所述摩擦轮A4包括一体成型的法兰部31和轴套部32,所述轴套部32与锁紧套30配合连接从而使摩擦轮A4固定至主轴2上。所述轴套部32套设连接有回转件9,所述摩擦轮B5 通过回转组件9与摩擦轮A4形成旋转连接。具体地,所述回转组件9包括推力轴承10、轮座11和连接件12。所述推力轴承10的轴圈与轴套部32固定连接,所述推力轴承10的座圈与轮座11固定连接。所述摩擦轮B5通过连接件12固定连接于所述轮座11的外缘。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12为拉紧螺栓13和碟簧14,所述连接件12穿过所述轮座11与摩擦轮B5螺结。所述碟簧14与拉紧螺栓13套设,且所述碟簧1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拉紧螺栓13的螺帽和轮座11 顶压连接。所述刹车片17固定连接于所述摩擦轮A4上。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27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28的上方以“背对背”的安装方式固定连接于所述主轴2上。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27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28通过圆螺母33进行轴向定位,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27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28通过端盖29进行轴向固定,所述端盖29固定连接于所述箱体22上。
所述编码器8设置于主轴2内部,所述编码器8通过柔性联轴器40与主轴 2内部的芯轴39连接,用于检测主轴2实际的旋转角度。
所述摩擦主动轮6以及两个摩擦从动轮7设置于摩擦轮A4和摩擦轮B5之间,且所述摩擦主动轮6和两个摩擦从动轮7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摩擦从动轮7包括轮体34、固定块35和连接块36,所述轮体34旋转连接于所述固定块35上,所述固定块35与所述连接块36铰接,所述连接块36固定连接于所述箱体22上。所述摩擦轮A4的底面设置有第一凹槽15,所述摩擦轮B5的顶面设置有第二凹槽16,所述摩擦主动轮6伸至第一凹槽15和第二凹槽16中,并分别与第一凹槽15和第二凹槽16的两侧壁咬合,所述摩擦从动轮7伸至第一凹槽15和第二凹槽16中并分别与第一凹槽15和第二凹槽16的两侧壁咬合。具体地,所述第一凹槽15的内侧面Ⅰ和与之相配合的摩擦主动轮6的侧面、所述第一凹槽15的内侧面Ⅰ和与之相配合的摩擦从动轮7的侧面、所述第二凹槽16的内侧面Ⅰ和与之相配合的摩擦主动轮6的侧面、所述第二凹槽16的内侧面Ⅰ和与之相配合的摩擦从动轮7的侧面均为锥面线啮合。所述第一凹槽15的外侧面Ⅱ和与之相配合的摩擦主动轮6的侧面,所述第一凹槽15的外侧面Ⅱ和与之配合的摩擦从动轮7的侧面、所述第二凹槽16的外侧面Ⅱ和与之相配合的摩擦主动轮6的侧面、所述第二凹槽16的外侧面Ⅱ和与之相配合的摩擦从动轮7 的侧面均为同心球面啮合。
所述固定夹板20和导向套19分别固定在箱体22中,且所述固定夹板20 设置于刹车片17的下方,所述导向套19设置于刹车片17的上方。所述夹紧垫片21设置于刹车片17的上方,所述夹紧垫片2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夹板20 上,所述夹紧垫片21的另一端伸至刹车片17的上方。所述活塞18固定连接于导向套19上,所述活塞18的伸出端可将夹紧垫片21压至刹车片17上。所述刹车组件23用于防止主轴2在非驱动的情况下旋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加工中心四轴回转头,包括动力组件(1)、主轴(2)、箱体(22)和回转盘(3),所述主轴(2)旋转连接于箱体(22)内部,所述主轴(2)的一端伸出至箱体(22)外并与回转盘(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摩擦轮A(4)、摩擦主动轮(6)、编码器(8);所述摩擦轮A(4)与主轴(2)固定连接,所述摩擦主动轮(6)与动力组件(1)连接,所述编码器(8)设置于主轴(2)内部,用于检测主轴(2)的旋转角度;所述摩擦轮A(4)设置有第一凹槽(15),所述摩擦主动轮(6)伸至第一凹槽(15)中,并与第一凹槽(15)的两侧壁产生摩擦阻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中心四轴回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5)的内侧面和与之相配合的摩擦主动轮(6)的侧面为锥面线啮合;所述第一凹槽(15)的外侧面和与之相配合的摩擦主动轮(6)的侧面为同心球面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中心四轴回转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摩擦轮B(5),所述摩擦轮B(5)与摩擦轮A(4)通过回转组件(9)形成相对转动连接;所述摩擦轮B(5)设置于摩擦轮A(4)的下方,所述摩擦轮B(5)设置有一圈第二凹槽(16),所述第一凹槽(15)和第二凹槽(16)上下相对;所述摩擦主动轮(6)伸至第二凹槽(16)中,所述第二凹槽(16)的内侧面和与之相配合的摩擦主动轮(6)的侧面为锥面线啮合;所述第二凹槽(16)的外侧面和与之相配合的摩擦主动轮(6)的侧面为同心球面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中心四轴回转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摩擦从动轮(7),所述摩擦从动轮(7)与箱体(22)固定连接,若干所述摩擦从动轮(7)和摩擦主动轮(6)沿圆周方向分布,所述摩擦从动轮(7)伸至第一凹槽(15)和第二凹槽(16)中;所述第一凹槽(15)的内侧面和与之配合的摩擦从动轮(7)的侧面为锥面线啮合,所述第二凹槽(16)的内侧面和与之配合的摩擦从动轮(7)的侧面为锥面线啮合,所述第一凹槽(15)的外侧面和与之配合的摩擦从动轮(7)的侧面为同心球面线啮合,所述第二凹槽(16)的外侧面和与之配合的摩擦从动轮(7)的侧面为同心球面线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工中心四轴回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组件(9)包括推力轴承(10)、轮座(11)和连接件(12);所述推力轴承(10)的轴圈与摩擦轮A(4)套设固定连接,所述推力轴承(10)的座圈与轮座(11)固定连接,所述摩擦轮B(5)设置于轮座(11)的下方,所述轮座(11)通过连接件(12)与摩擦轮B(5)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中心四轴回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2)包括拉紧螺栓(13)和碟簧(14);所述拉紧螺栓(13)穿过轮座(11)与摩擦轮B(5)螺结,所述碟簧(14)与拉紧螺栓(13)套设,所述碟簧(14)的两端分别与拉紧螺栓(13)的螺帽和轮座(11)顶压。
7.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加工中心四轴回转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刹车组件(23);所述刹车组件(23)包括刹车片(17)、活塞(18)、导向套(19)、固定夹板(20)、夹紧垫片(21);所述刹车片(17)与摩擦轮A(4)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套(19)和固定夹板(20)分别固定连接于箱体(22)上,所述夹紧垫片(2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夹板(20)上,另一端伸至刹车片(17)的上方,所述活塞(18)与导向套(19)固定连接,所述活塞(18)的伸出端置于夹紧垫片(21)的上方。
CN202120644822.9U 2021-03-30 2021-03-30 加工中心四轴回转头 Active CN2146030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44822.9U CN214603069U (zh) 2021-03-30 2021-03-30 加工中心四轴回转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44822.9U CN214603069U (zh) 2021-03-30 2021-03-30 加工中心四轴回转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03069U true CN214603069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398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44822.9U Active CN214603069U (zh) 2021-03-30 2021-03-30 加工中心四轴回转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030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09502B (zh) 数控内齿珩齿机电传动珩轮架
CN111805492A (zh) 一种六自由度调整平台
CN214603069U (zh) 加工中心四轴回转头
CN114147627A (zh) 磨床液压浮动卡盘头架
CN102728859B (zh) 机床主轴轴向锁紧机构
CN202715833U (zh) 一种机床主轴轴向锁紧机构
CN112975440A (zh) 加工中心四轴回转头
CN102717100B (zh) 力矩电机直驱铣齿主轴箱
CN215546400U (zh) 一种用于管状零件的焊接变位机
CN213471083U (zh) 一种六自由度调整平台
CN113732946A (zh) 一种行星式磨头及具有该磨头的加工设备
CN110125774B (zh) 直接驱动型高精度回转分度装置
CN102374276A (zh) 传动轴装置
CN110939694A (zh) 一种适用于非均布多行星轮系的均载装置
CN211667117U (zh) 一种差速器轴承的调整锁紧组件
CN205520485U (zh) 一种大扭矩力矩电机直驱工作台
CN216298978U (zh) 一种行星式磨头及具有该磨头的加工设备
CN215471125U (zh) 同步带偏位调整机构、机器人
CN217255000U (zh) 一种高精度数控分度装置
CN209918566U (zh) 轧辊头的驱动装置及具有其的轧机
CN105798627A (zh) 一种大扭矩力矩电机直驱工作台
CN218134990U (zh) 一种数控高速单柱立车的主运动导轨轴承及主轴结构
CN112413068B (zh) 一种微型轴类滚轮驱动机构
CN211598920U (zh) 一种耐用型齿轮马达传动座
CN216279257U (zh) 纸箱印刷机压痕用减速机及纸箱印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