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98530U - 一种用于除皱的芋罗素冻干粉制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除皱的芋罗素冻干粉制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98530U
CN214598530U CN202120675837.1U CN202120675837U CN214598530U CN 214598530 U CN214598530 U CN 214598530U CN 202120675837 U CN202120675837 U CN 202120675837U CN 214598530 U CN214598530 U CN 214598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gear
batching
box body
dried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7583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棋
程树军
李海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Keli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67583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98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98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9853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es For Bulk Treatment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nd Apparatuses For Preparing Fe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除皱的芋罗素冻干粉制备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左侧设有配料机构。该用于除皱的芋罗素冻干粉制备装置,待下放配料与下料管对准后下压托槽,通过T形杆的设置,可将其上方对应格子底部的挡塞顶起,使其张开,使得对应格子内配料可通过下料管投入混料筒内,且通过刻度线可对下放量进行控制,同理,可对其他格子内配料进行相同操作下放,进而大大提升对不同配料的添加效率,且可实现定量添加,使得整体制备质量更佳,效率更高,可在配料下放的同时对主料和配料进行搅拌混合,进一步提升制备效率和效果,混料筒可与搅拌叶反向轴向转动,进而形成反向涡流,进一步提升搅拌混合的效率,方便人们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除皱的芋罗素冻干粉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芋罗素冻干粉制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除皱的芋罗素冻干粉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鸡心螺又叫“芋螺”,主要生长于热带海域,一般多生活在暖海,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芋螺科,是在沿海珊瑚礁、沙滩上生活的美丽的螺类,而芋螺素是从芋螺中提取,其功效是除皱,提亮肤色,可重建断裂的胶原纤维,进而起到美容除皱的功效,在其冻干粉制备过程,需要对其进行加工处理。
现有技术中的芋罗素冻干粉制备装置在使用时,对不同配料的添加效率慢,气需要逐一准备并添加,且定量添加时往往需要额外称量,使得整体制备质量差、效率低,且在配料下放的同时无法良好的对主料和配料进行搅拌混合,进一步影响制备效率和效果,同时混料筒不可反向轴向转动,进而无法形成反向涡流,进一步降低搅拌混合的效率,不方便人们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除皱的芋罗素冻干粉制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冻干粉制备装置在使用时,对不同配料的添加效率慢,气需要逐一准备并添加,且定量添加时往往需要额外称量,使得整体制备质量差、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除皱的芋罗素冻干粉制备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左侧设有配料机构;
所述配料机构包括竖杆、竖筒、螺旋弹簧、托槽、盖板、刻度线、挡塞、扭力弹簧、下料管和T形杆;
所述竖杆的底部与箱体的顶部左侧转动连接,所述竖杆的外壁间隙配合有竖筒,所述竖杆与竖筒之间安装有螺旋弹簧,所述竖筒的顶部固接有托槽,所述托槽内部每一格的顶部开口均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托槽内部每一格的外侧均加工有刻度线,所述托槽内部每一格的底部开口均扣合密封有挡塞,所述挡塞的内端与托槽内部每一格的内壁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挡塞的铰接处安装有扭力弹簧,所述托槽的下方设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贯穿于箱体的顶部左侧,所述下料管的内壁上方固接有T形杆。这样设计可同时对多种配料进行切换定量下放,提升制备的质量和效率。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混料筒,所述混料筒的外端下方与箱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混料筒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正面安装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右侧贯穿有进料斗。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上方设有混合机构;
所述混合机构包括电机、第一齿轮、转杆、凸块、圆杆、槽轮、皮带和搅拌叶;
所述电机安装于箱体的右端,所述电机的上方设有两个凸块,所述凸块固接于箱体的右端,所述凸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部与电机的输出端均固接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的内端啮合连接,所述转杆的左侧设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外壁与箱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圆杆和转杆的顶部均固接有槽轮,所述槽轮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所述圆杆的外壁固接有搅拌叶。这样设计可对配料和主料进行搅拌混合,提升制备效果。
优选的,所述混料筒的下方设有传动机构;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短杆、第二齿轮和齿圈;
所述短杆的外壁与箱体的右端转动连接,所述短杆的右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短杆的左端固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齿圈啮合连接,所述齿圈固接于混料筒的底部。这样设计使得混料筒可与搅拌叶反向轴向转动,进一步提升搅拌混合的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除皱的芋罗素冻干粉制备装置,相对比于传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箱体、混料筒、出料管、进料斗、阀门和配料机构之间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通过竖杆与箱体的转动连接,以及竖杆与竖筒的间隙配合,在螺旋弹簧的作用下,将待下放配料与下料管对准后下压托槽,通过T形杆的设置,可将其上方对应格子底部的挡塞顶起,使其张开,使得对应格子内配料可通过下料管投入混料筒内,且通过刻度线可对下放量进行控制,同理,可对其他格子内配料进行相同操作下放,进而大大提升对不同配料的添加效率,且可实现定量添加,使得整体制备质量更佳,效率更高;
通过箱体、混料筒、出料管、进料斗、阀门和混合机构之间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通过第一齿轮的啮合连接,以及槽轮与皮带的转动连接,使得圆杆可带动搅拌叶转动,进而可在配料下放的同时对主料和配料进行搅拌混合,进一步提升制备效率和效果;
通过箱体、混料筒、出料管、进料斗、阀门和传动机构之间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通过第二齿轮与齿圈的啮合连接,以及混料筒与箱体的转动连接,使得第二齿轮随着电机转动时,混料筒可与搅拌叶反向轴向转动,进而形成反向涡流,进一步提升搅拌混合的效率,方便人们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托槽、盖板和竖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混料筒,3、出料管,4、进料斗,5、阀门,6、配料机构,601、竖杆,602、竖筒,603、螺旋弹簧,604、托槽,605、盖板,606、刻度线,607、挡塞,608、扭力弹簧,609、下料管,610、T形杆,7、混合机构,701、电机,702、第一齿轮,703、转杆,704、凸块,705、圆杆,706、槽轮,707、皮带,708、搅拌叶,8、传动机构,801、短杆,802、第二齿轮,803、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除皱的芋罗素冻干粉制备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部右侧贯穿有进料斗4,箱体1的内部设有混料筒2,混料筒2的外端下方与箱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混料筒2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3,出料管3的正面安装有阀门5,阀门5可控制出料管3是否流通,箱体1的顶部左侧设有配料机构。
配料机构6包括竖杆601、竖筒602、螺旋弹簧603、托槽604、盖板605、刻度线606、挡塞607、扭力弹簧608、下料管609和T形杆610,竖杆601的底部与箱体1的顶部左侧转动连接,竖杆601的外壁间隙配合有竖筒602,竖杆601与竖筒602可构成纵向滑动结构,竖杆601与竖筒602之间安装有螺旋弹簧603,螺旋弹簧603给予竖筒602向上的力,竖筒602的顶部固接有托槽604,托槽604内部具有六个三角形分隔开来的格形结构,托槽604内部每一格的顶部开口均转动连接有盖板605,托槽604内部每一格的外侧均加工有刻度线606,刻度线606可查看下放量的多少,托槽604内部每一格的底部开口均扣合密封有挡塞607,挡塞607的内端与托槽604内部每一格的内壁底部转动连接,挡塞607张开时配料可下放,挡塞607的铰接处安装有扭力弹簧608,扭力弹簧608给予挡塞607与托槽604内部每一格的底部开口扣合的力,避免扣合时配料泄漏,托槽601的下方设有下料管609,下料管609贯穿于箱体1的顶部左侧,下料管609的内壁上方固接有T形杆610,T形杆610使得托槽604整体下压时,可将其上方对应的挡塞607顶开,这样设计可同时对多种配料进行切换定量下放,提升制备的质量和效率。
箱体1的内部上方设有混合机构7,混合机构7包括电机701、第一齿轮702、转杆703、凸块704、圆杆705、槽轮706、皮带707和搅拌叶708,电机701安装于箱体1的右端,电机701的型号为SM80-D601930,电机701的上方设有两个凸块704,凸块704固接于箱体1的右端,凸块70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703,转杆703的底部与电机701的输出端均固接有第一齿轮702,两个第一齿轮702的内端啮合连接,第一齿轮702使得转杆703可转动,转杆703的左侧设有圆杆705,圆杆705的外壁与箱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圆杆705和转杆703的顶部均固接有槽轮706,槽轮706通过皮带707转动连接,皮带707使得圆杆705随着转杆703同步转动,圆杆705的外壁固接有搅拌叶708,搅拌叶708呈两侧交错设置,可对混料筒2内待混合物料进行搅拌混合,这样设计可对配料和主料进行搅拌混合,提升制备效果。
混料筒2的下方设有传动机构8,传动机构8包括短杆801、第二齿轮802和齿圈803,短杆801的外壁与箱体1的右端转动连接,短杆801的右端与电机7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短杆801的左端固接有第二齿轮802,第二齿轮802与齿圈803啮合连接,齿圈803固接于混料筒2的底部,第二齿轮802可通过齿圈803带动混料筒2轴向转动,这样设计使得混料筒2可与搅拌叶708反向轴向转动,进一步提升搅拌混合的效率。
在使用该用于除皱的芋罗素冻干粉制备装置时,首先将电机701接通外接电源,并将物料通过进料斗4投入混料筒2内,同时将不同的配料依次装填在托槽604的六个格子内,通过竖杆601与箱体1的转动连接,以及竖杆601与竖筒602的间隙配合,在螺旋弹簧603的作用下,将待下放配料与下料管609对准后下压托槽604,通过T形杆610的设置,可将其上方对应格子底部的挡塞607顶起,使其张开,使得对应格子内配料可通过下料管609投入混料筒2内,且通过刻度线606可对下放量进行控制,同理,可对其他格子内配料进行相同操作下放,进而大大提升对不同配料的添加效率,且可实现定量添加,使得整体制备质量更佳,效率更高,同时,通过第一齿轮702的啮合连接,以及槽轮706与皮带707的转动连接,使得圆杆705可带动搅拌叶708转动,进而可在配料下放的同时对主料和配料进行搅拌混合,进一步提升制备效率和效果,且通过第二齿轮802与齿圈803的啮合连接,以及混料筒2与箱体1的转动连接,使得第二齿轮802随着电机701转动时,混料筒2可与搅拌叶708反向轴向转动,进而形成反向涡流,进一步提升搅拌混合的效率,方便人们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用于除皱的芋罗素冻干粉制备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左侧设有配料机构(6);
所述配料机构(6)包括竖杆(601)、竖筒(602)、螺旋弹簧(603)、托槽(604)、盖板(605)、刻度线(606)、挡塞(607)、扭力弹簧(608)、下料管(609)和T形杆(610);
所述竖杆(601)的底部与箱体(1)的顶部左侧转动连接,所述竖杆(601)的外壁间隙配合有竖筒(602),所述竖杆(601)与竖筒(602)之间安装有螺旋弹簧(603),所述竖筒(602)的顶部固接有托槽(604),所述托槽(604)内部每一格的顶部开口均转动连接有盖板(605),所述托槽(604)内部每一格的外侧均加工有刻度线(606),所述托槽(604)内部每一格的底部开口均扣合密封有挡塞(607),所述挡塞(607)的内端与托槽(604)内部每一格的内壁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挡塞(607)的铰接处安装有扭力弹簧(608),所述托槽(604)的下方设有下料管(609),所述下料管(609)贯穿于箱体(1)的顶部左侧,所述下料管(609)的内壁上方固接有T形杆(6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除皱的芋罗素冻干粉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混料筒(2),所述混料筒(2)的外端下方与箱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混料筒(2)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3),所述出料管(3)的正面安装有阀门(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除皱的芋罗素冻干粉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右侧贯穿有进料斗(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除皱的芋罗素冻干粉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上方设有混合机构(7);
所述混合机构(7)包括电机(701)、第一齿轮(702)、转杆(703)、凸块(704)、圆杆(705)、槽轮(706)、皮带(707)和搅拌叶(708);
所述电机(701)安装于箱体(1)的右端,所述电机(701)的上方设有两个凸块(704),所述凸块(704)固接于箱体(1)的右端,所述凸块(70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703),所述转杆(703)的底部与电机(701)的输出端均固接有第一齿轮(702),两个所述第一齿轮(702)的内端啮合连接,所述转杆(703)的左侧设有圆杆(705),所述圆杆(705)的外壁与箱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圆杆(705)和转杆(703)的顶部均固接有槽轮(706),所述槽轮(706)通过皮带(707)转动连接,所述圆杆(705)的外壁固接有搅拌叶(70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除皱的芋罗素冻干粉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筒(2)的下方设有传动机构(8);
所述传动机构(8)包括短杆(801)、第二齿轮(802)和齿圈(803);
所述短杆(801)的外壁与箱体(1)的右端转动连接,所述短杆(801)的右端与电机(7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短杆(801)的左端固接有第二齿轮(802),所述第二齿轮(802)与齿圈(803)啮合连接,所述齿圈(803)固接于混料筒(2)的底部。
CN202120675837.1U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用于除皱的芋罗素冻干粉制备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598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5837.1U CN214598530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用于除皱的芋罗素冻干粉制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5837.1U CN214598530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用于除皱的芋罗素冻干粉制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98530U true CN214598530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398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7583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598530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用于除皱的芋罗素冻干粉制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985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6072A (zh) * 2021-11-10 2022-01-28 武汉青风凯默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4-甲酰基-n-cbz哌啶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CN114669214A (zh) * 2022-05-27 2022-06-28 河南省恒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饲料生产用全自动配料混料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6072A (zh) * 2021-11-10 2022-01-28 武汉青风凯默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4-甲酰基-n-cbz哌啶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CN113976072B (zh) * 2021-11-10 2024-02-23 武汉青风凯默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4-甲酰基-n-cbz哌啶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CN114669214A (zh) * 2022-05-27 2022-06-28 河南省恒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饲料生产用全自动配料混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598530U (zh) 一种用于除皱的芋罗素冻干粉制备装置
CN206027553U (zh) 降噪型食品搅拌装置
CN114307802A (zh) 一种口红生产用晃动式原料混合设备
CN210699971U (zh) 一种涤纶针织染色布用配料装置
CN219502744U (zh) 一种磷酸铁合成反应釜
CN205340606U (zh) 多层饲料搅拌机
CN215396028U (zh) 一种水泥生产研磨设备
CN209348623U (zh) 一种dl-氨基丙醇制备装置
CN213968989U (zh) 一种粉末冶金制备智能锁件混粉机构
CN214345869U (zh) 一种叶黄素提取用搅拌装置
CN213254099U (zh) 固体废弃物再生拌合配比设备
CN211518016U (zh) 一种多角度混料搅拌机
CN212348588U (zh) 一种香肠调料搅拌设备
CN211988283U (zh) 一种组织匀浆仪
CN211221356U (zh) 一种防堵料的混凝土搅拌机
CN218107663U (zh) 一种反应釜
CN217368114U (zh) 双轴桨叶混合机
CN218013066U (zh) 一种畜牧饲料粉碎混合装置
CN211936679U (zh) 葡萄专用有机肥生产用原料混匀设备
CN220657104U (zh) 一种流体酱料生产用搅拌装置
CN110341045B (zh) 一种桥梁用粗骨料活性粉末混凝土制备机器
CN217916054U (zh) 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制备装置
CN217016313U (zh) 一种酱汁食品制作用加料装置
CN213467486U (zh) 一种低温无镍着色剂生产用的混料机
CN215277043U (zh) 一种鱼饲料生产一体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06

Address after: 510000 room 1109, No. 5, Huangpu East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Keli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50000 Rongmei hospital, No. 509 Xianfeng Road, Daowai District, Har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ang Qi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