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73531U - 一种旋转升降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升降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73531U
CN214573531U CN202023118619.2U CN202023118619U CN214573531U CN 214573531 U CN214573531 U CN 214573531U CN 202023118619 U CN202023118619 U CN 202023118619U CN 214573531 U CN214573531 U CN 2145735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rod
rotary
guide rail
slid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1861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健民
蓝家海
郭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 Zhou Giand Mechanical &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 Zhou Giand Mechanical &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 Zhou Giand Mechanical &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 Zhou Giand Mechanical &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1861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735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73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735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设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旋转升降杆,包括固定基座、立杆、档杆、转动机构以及升降机构;所述固定基座固定于地面或者安全岛;所述立杆安装于所述固定基座上;所述档杆垂直连接于所述立杆;所述转动机构带动所述立杆及所述档杆水平转动;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档杆沿着所述立杆上下升降移动;还包括滑块,所述档杆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升降机构升降连接,所述滑块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外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现限高、禁行以及完全通行三种模式转换,提升设备利用率,且使设备有更好的稳定性及更长的使用寿命,以及满足特殊情况对特殊车辆的放行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旋转升降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设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旋转升降杆。
背景技术
随着日益发展的交通运输业,特大型载重车辆越来越多,一般来说车辆高度越大,其自身重量及载重能力也相应上升,因而整体重量也随着上升。众所周知,重量大的物体在承载物表面高速行驶时会对承载物形成极大的冲击,为了保护承载车辆的公路道路,很多路段都依据道路基础质量和运行情况安装了车辆限高设备,以利于保护公路。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诸如道路施工、大型集会等,公路管理部门会对相关道路进行管控,通过设置禁行设备对过往车辆进行拦截。
无论是设置了限高设备的道路还是安装了禁行设备的路段,难免会出现需要对特殊车辆放行的情况,例如救护车或消防车等需要通过禁行路段、超出限高高度的特殊车辆需要通过限高路段,现有技术中具有通过设备在竖直平面转动从而实现放行功能,但对于限高设备来说采用前述方法实现放行则对顶部高度要求较大,实现困难。同时现有技术中,禁行设备和限高设备往往是两套分别具有单一功能的设备,使用不便,成本高,设备利用率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旋转升降杆,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禁行设备与限高设备为两套单独设备,设备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以及在特殊情况需要对特殊车辆放行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升降杆,包括固定基座、立杆、档杆、转动机构以及升降机构;所述固定基座固定于地面或者安全岛;所述立杆安装于所述固定基座上;所述档杆垂直连接于所述立杆;所述转动机构带动所述立杆及所述档杆水平转动;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档杆沿着所述立杆上下升降移动;还包括滑块,所述档杆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升降机构升降连接,所述滑块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外侧。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导轨、升降传动机构、升降驱动;所述升降导轨通过所述转动机构安装于所述立杆上;所述升降传动安装于所述升降导轨上;所述升降驱动固定于所述升降导轨底部,与所述升降传动机构相连,驱动所述升降传动;所述升降传动机构与所述滑块相连,安装于所述升降导,所述滑块及所述档杆在所述升降传动机构带动下沿着所述升降导轨上下移动。
所述转动机构带动所述立杆及所述档杆水平转动,便于实现禁止通行模式与完全通行模式的转换,相比现有技术中档杆相对立杆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及更长的使用寿命,即便切换失灵也不会对过往车辆或人员造成伤害。同时,所述档杆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升降机构升降连接,使得档杆既能够上升到符合限高要求的高度,又能够下降到符合禁行要求的位置,实现了通行限高模式与禁止通行模式的转换。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旋转内筒以及旋转驱动;所述旋转内筒安装于所述固定基座内,与所述升降导轨相连;所述旋转驱动安装于所述固定基座上,驱动所述旋转内筒及所述升降导轨水平转动。
本实用新型中,实现禁止通行模式与完全通行模式的转换的方式为旋转驱动驱动旋转内筒及所述升降导轨水平转动,从而带动与升降导轨相连的立杆及垂直连接于立杆的档杆水平转动,解放了所述档杆与立杆之间的转动连接,使得立柱与栏杆之间可以通过其他连接方式提高设备利用率。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所述档杆升降连接于所述立杆,实现通行限高模式与禁止通行模式的转换,至此,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通行限高模式、禁止通行模式以及完全通行模式三者之间的转换,大大提高设备利用率。或许部分特殊车辆的放行可以通过升高档杆的方式来实现,但是这对空间高度的要求和设备成本的要求就大大提高,而且特殊车辆的高度往往难以预估,无止境的提高禁行限高装置的高度也是不合适的,而本实用新型既能够实现特殊高度车辆的放行,又不会对禁行限高装置本身的生产制造成本和安装空间提出更高要求,正好解决了前述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传动机构为链条,所述升降传动机构的链条通过链轮安装在所述升降导轨上,所述链轮固定于所述升降导轨顶部。
本实用新型中,实现通行限高模式与禁止通行模式转换的方式为所述升降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滑块及所述档杆沿着所述升降导轨上下移动,所述升降传动机构为链条,可使得滑块及档杆的升降路程更长,可进一步提高限高装置的限高要求,进一步提高设备利用率。所述升降传动机构的链条通过固定于升降导轨顶部的链轮安装在所述升降导轨上,链轮配合链条使用,使得链条运行更平稳,且外置的链轮以及链条在维修时方便拆卸清洗等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档杆通过长条状的档杆夹头与所述滑块相连,所述档杆夹头长度方向与档杆方向平行。
本实用新型中,档杆一端升降连接于设置在道路一旁的立杆,为了使档杆达到拦截或警示的目的,档杆一端必须横跨道路路面,档杆与立杆之间形成悬臂结构,为提高档杆与滑块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所述档杆通过长条状的档杆夹头与滑块连接,所述档杆夹头与滑块接触面积大,使得连接稳定性更高,档杆夹头的长度方向与档杆平行,长条状的档杆夹头能够为档杆提供稳定的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档杆夹头包括对称设置的上板和下板,以及连接所述上板和下板的连接板,所述档杆安装于所述上板和下板之间,所述上板和下板上分别设有对称设置的弹性卡板,所述档杆卡接于所述弹性卡板之间。
有时,由于驾驶员判断失误或者走神来不及刹车导致车辆继续往前冲而撞到档杆,既毁坏了道路禁行限高设备,又对车辆本身造成损坏,为此,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档杆卡接于所述栏杆夹头的弹性卡板之间,车辆碰到档杆并继续前行的时候,在车辆的作用下档杆将会从弹性卡板中弹出,脱离档杆夹头,避免其他设备同时损坏,同时也减小了对车辆的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的档杆夹头还包括与所述档杆转动连接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设置于所述档杆夹头一端,连接所述上板和下板。
为防止档杆受到车辆撞击被迫与档杆夹头解除卡接关系后掉落到地面上而受车辆碾压,所述档杆与档杆夹头的一端转动连接并与档杆夹头的另一端卡接,档杆受到撞击后,档杆将与档杆夹头一端解除卡接关系,并在车辆作用下绕所述旋转轴旋转到与道路通行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有效防止档杆受到二次损坏及避免损伤其他机构。
进一步的,为使所述档杆能自动升降到位及确保设备安全,所述立杆上设置有上限位槽口及下限位槽口,所述上限位槽口设置于靠近所述立杆顶部,所述下限位槽口设置于靠近所述立杆底部,当所述滑块及档杆上升到所述上限位槽口位置时,所述滑块将卡在上限位槽口,无法带动档杆继续上升,同样地,当所述滑块及档杆下降到所述下限位槽口位置时,所述滑块将卡在下限位槽口,无法带动档杆继续下降。
进一步的,所述档杆上设置有与通行限高模式、禁止通行模式以及完全通行模式对应的电子显示屏。当设备处于某一种模式下时,电子显示屏则显示对应字样,方便来往车辆驾驶员了解道路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转动机构带动立杆及档杆水平转动,以及升降机构带动档杆沿着立杆上下升降移动,实现通行限高模式、禁止通行模式以及完全通行模式三者之间的转换,大大提高设备利用率,且使设备有更好的稳定性及更长的使用寿命,以及满足特殊情况对特殊车辆的放行需求。
2、本实用新型使用链条及链轮作为升降传动机构,带动滑块及档杆上下移动,使得升降路程更长,可满足更高的限高要求,进一步提高设备利用率,同时链条搭配链轮运行平稳且拆卸清洗方便。
3、本实用新型档杆通过档杆夹头与滑块相连,接触面积更大,使得连接更稳定,同时档杆一端卡接于档杆夹头,另一端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于档杆夹头,使得突发状况下撞击档杆,档杆能解除卡接关系,旋转到与道路通行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减小档杆及其他机构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通行限高模式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禁止通行模式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完全通行模式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固定基座100,立杆200,上限位槽口210,下限位槽口220,档杆300,升降导轨410,链轮411,升降传动机构420,升降驱动430,滑块440,旋转内筒510,旋转驱动520,档杆夹头600,上板610,下板620,连接板630,弹性卡板640,旋转轴650,电子显示屏7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种旋转升降杆,包括固定基座100、立杆200、档杆300、转动机构以及升降机构;所述固定基座100固定于地面或者安全岛;所述立杆200安装于所述固定基座100上;所述档杆300垂直连接于所述立杆200;所述转动机构带动所述立杆200及所述档杆300水平转动;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档杆300沿着所述立杆200上下升降移动;还包括滑块440,所述档杆300通过所述滑块440与所述升降机构升降连接,所述滑块440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外侧。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导轨410、升降传动机构420、升降驱动430;所述升降导轨410通过所述转动机构安装于所述立杆200上;所述升降驱动430固定于所述升降导轨410底部,与所述升降传动机构420相连,驱动所述升降传动420;所述升降传动机构420与所述滑块440相连,安装于所述升降导轨410上,所述滑块440及所述档杆300在所述升降传动机构420带动下沿着所述升降导轨410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旋转内筒510以及旋转驱动520;所述旋转内筒510安装于所述固定基座100内,与所述升降导轨410相连;所述旋转驱动520安装于所述固定基座100上,驱动所述旋转内筒510及所述升降导轨410水平转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传动机构420为链条,所述升降传动机构420还可以为钢丝绳。
具体的,所述升降传动机构420通过链轮411安装在所述升降导轨410上,所述链轮411固定于所述升降导轨410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档杆300通过长条状的档杆夹头600与所述滑块440相连,所述档杆夹头600长度方向与档杆300方向平行。
档杆300一端升降连接于设置在道路一旁的立杆200,为了使档杆300达到拦截或警示的目的,档杆300一端必须横跨道路路面,档杆300与立杆200之间形成悬臂结构,为提高档杆300与滑块44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所述档杆300通过长条状的档杆夹头600与滑块440连接,所述档杆夹头600与滑块400接触面积大,使得连接稳定性更高,档杆夹头600的长度方向与档杆平行,长条状的档杆夹头600能够为档杆300提供稳定的支撑。
具体的,所述档杆夹头600包括对称设置的上板610和下板620,以及连接所述上板610和下板620的连接板630,所述档杆300安装于所述上板610和下板620之间,所述上板610和下板620上分别设有对称设置的弹性卡板640,所述档杆300卡接于所述弹性卡板640之间。
有时,由于驾驶员判断失误或者走神来不及刹车导致车辆继续往前冲而撞到档杆300,既毁坏了道路禁行限高设备,又对车辆本身造成损坏,为此,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档杆300卡接于所述栏杆夹头600的弹性卡板640之间,车辆碰到档杆300并继续前行的时候,在车辆的作用下档杆300将会从弹性卡板640中弹出,脱离档杆夹头600,避免其他设备同时损坏,同时也减小了对车辆的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的档杆夹头600还包括与所述档杆300转动连接的旋转轴650,所述旋转轴650设置于所述档杆夹头600一端,连接所述上板610和下板620。
为防止档杆300受到车辆撞击被迫与档杆夹头600解除卡接关系后掉落到地面上而受车辆碾压,所述档杆300与档杆夹头600的一端转动连接并与档杆夹头600的另一端卡接,档杆300受到撞击后,档杆300将与档杆夹头600一端解除卡接关系,并在车辆作用下绕所述旋转轴650旋转到与道路通行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有效防止档杆300受到二次损坏及避免损伤其他机构。
进一步的,为使所述档杆300能自动升降到位及确保设备安全,所述立杆200上设置有上限位槽口210及下限位槽口220,所述上限位槽口210设置于靠近所述立杆200顶部,所述下限位槽口220设置于靠近所述立杆200底部,当所述滑块440及档杆300上升到所述上限位槽口210位置时,所述滑块440将卡在上限位槽口210,无法带动档杆300继续上升,同样地,当所述滑块440及档杆300下降到所述下限位槽口220位置时,所述滑块440将卡在下限位槽口220,无法带动档杆继续下降。
进一步的,所述档杆300上设置有与通行限高模式、禁止通行模式以及完全通行模式对应的电子显示屏700。当设备处于某一种模式下时,电子显示屏700则显示对应字样,方便来往车辆驾驶员了解道路情况。
本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分别为该设备处于通行限高模式、禁止通行模式以及完全通行模式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以上三种模式的切换,切换方式可通过按键或遥控器实现,通行限高模式与完全通行模式需在禁止通行模式基准上进行切换,各种模式切换时应注意观察,以防止发生事故。
同时,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处于通行限高模式时,高度小于2.5米的车辆可通行,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档杆上升至上极限2.8米。当本实用新型处于、禁止通行模式时,所有车辆均不能通过,档杆下降至下极限,距离路面1.3米。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旋转升降杆,包括固定基座、立杆、档杆、转动机构以及升降机构;所述固定基座固定于地面或者安全岛;所述立杆安装于所述固定基座上;所述档杆垂直连接于所述立杆;所述转动机构带动所述立杆及所述档杆水平转动;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档杆沿着所述立杆上下升降移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块,所述档杆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升降机构升降连接,所述滑块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导轨、升降传动机构、升降驱动;所述升降导轨通过所述转动机构安装于所述立杆上;所述升降驱动固定于所述升降导轨底部,与所述升降传动机构相连,驱动所述升降传动机构;所述升降传动机构与所述滑块相连,安装于所述升降导轨上,所述滑块及所述档杆在所述升降传动机构带动下沿着所述升降导轨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旋转内筒以及旋转驱动;所述旋转内筒安装于所述固定基座内,与所述升降导轨相连;所述旋转驱动安装于所述固定基座上,驱动所述旋转内筒及所述升降导轨水平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传动机构为链条,所述升降传动机构通过链轮安装在所述升降导轨上,所述链轮固定于所述升降导轨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档杆通过长条状的档杆夹头与所述滑块相连,所述档杆夹头长度方向与档杆方向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旋转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档杆夹头包括对称设置的上板和下板,以及连接所述上板和下板的连接板,所述档杆安装于所述上板和下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旋转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档杆夹头还包括与所述档杆转动连接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设置于所述档杆夹头一端,连接所述上板和下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旋转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和下板上分别设有对称设置的弹性卡板,所述档杆卡接于所述弹性卡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上设置有上限位槽口及下限位槽口,所述上限位槽口设置于靠近所述立杆顶部,所述下限位槽口设置于靠近所述立杆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旋转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档杆上设置有与通行限高模式、禁止通行模式以及完全通行模式对应的电子显示屏。
CN202023118619.2U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旋转升降杆 Active CN2145735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18619.2U CN214573531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旋转升降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18619.2U CN214573531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旋转升降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73531U true CN214573531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65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18619.2U Active CN214573531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旋转升降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735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60789A (zh) 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载车板升降时的电磁铁防坠器
CN206468070U (zh) 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载车板升降时的电磁铁防坠器
CN201309485Y (zh) 铁路罐车顶部防护装置
CN214573531U (zh) 一种旋转升降杆
CN103643820A (zh) 一种动力外置横移升降式立体车库
CN106150160B (zh) 一种螺旋升降式立体车库
CN117088262A (zh) 具有防碰撞装置的码头用起重机
CN201459632U (zh) 路面限高架
CN112227255B (zh) 一种防止过载车辆通行的路面防护装置
CN216740891U (zh) 一种防坠落装置
CN109056583A (zh) 一种升降式道路禁行限高设备
CN210152365U (zh) 一种偏置安装、四点曳引或四点支承的载车板
CN2583059Y (zh) 货用施工升降机起重量限制器
CN211731386U (zh) 一种矿山斜井矿车提升运输用挡车装置
CN210239096U (zh) 一种检修桥式起重机支架钢结构连接螺栓的平台
CN203569874U (zh) 自升降式物料平台
CN202072370U (zh) 建筑施工提升机防脱轨安全机构
CN209667111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防撞升降式铁道信号设备安装支架
CN219857158U (zh) 煤矿副井井底车场防止车辆掉道护栏
CN221194187U (zh) 一种室内装饰工程用脚手架
CN214217955U (zh) 一种建筑起重机械防坠落安全装置
CN213768564U (zh) 一种斜巷用安全辅助运输防跑车装置
CN215829311U (zh) 一种具有调节结构的道路维修用临时限高装置
CN207663567U (zh) 具有超高报警功能的限高装置
CN221027295U (zh)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多台桥式行车调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