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56349U - 一种拔模牵引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拔模牵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56349U
CN214556349U CN202023083185.7U CN202023083185U CN214556349U CN 214556349 U CN214556349 U CN 214556349U CN 202023083185 U CN202023083185 U CN 202023083185U CN 214556349 U CN214556349 U CN 214556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tractor
traction
connecting rod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8318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亚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etal Foshan Extru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etal Foshan Extru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etal Foshan Extru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etal Foshan Extru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8318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56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56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563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拔模牵引机,包括:牵引机导轨、牵引主体、夹持臂、拔模油缸和驱动装置。所述牵引机导轨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牵引主体与所述牵引机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夹持臂活动安装于所述牵引主体,所述夹持臂设有朝前设置的夹持组件。所述拔模油缸用于驱动所述夹持臂相对所述牵引主体往后运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牵引主体沿所述牵引机导轨前后滑动。本实用新型的拔模牵引机能够将铝型材夹持固定并持续移动牵引,夹持固定后能够通过拔模油缸对铝型材进行拔模。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中铝型材加工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拔模牵引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拔模牵引机。
背景技术
随着铝合金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其质量和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工业铝型材的生产工艺有正向挤压与反向挤压等方式,由于铝型材通过挤压机挤压后表面温度较高,比较柔软,所以铝型材挤压机的挤出端需要配置牵引机对铝型材进行牵引,避免铝型材因自重堆积而出现变形。现有技术中的牵引机都是针对完全挤出脱模的铝型材,功能仅仅是交替运料,比较局限,不能对挤压过程起到辅助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拔模牵引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拔模牵引机,包括:
牵引机导轨,所述牵引机导轨沿前后方向设置;
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设有:
牵引主体,所述牵引主体与所述牵引机导轨滑动连接;
夹持臂,所述夹持臂活动安装于所述牵引主体,所述夹持臂设有朝前设置的夹持组件;
拔模油缸,所述拔模油缸用于驱动所述夹持臂相对所述牵引主体往后运动;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牵引主体沿所述牵引机导轨前后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夹持臂的夹持组件将铝型材夹持固定之后,通过拔模油缸带动所述夹持臂往后运动,使得铝型材与挤出模具相对运动而达到拔模效果;所述牵引机导轨为牵引装置提供安装基础和滑动导向,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牵引装置沿所述牵引机导轨滑动,使得所述夹持臂能够夹持铝型材进行持续牵引。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组件设于所述夹持臂的前端,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座、夹持压钳和压钳油缸,所述夹持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夹持臂,所述夹持压钳的后端转动安装于所述夹持座,所述压钳油缸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夹持压钳和所述夹持臂铰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压钳油缸能够带动所述夹持压钳相对所述夹持座翻转,从而使得铝型材能够被夹持在夹持压钳和夹持座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压钳设有刀座、止回辊轴和止回缸,所述刀座的后端与所述夹持座铰接,所述止回辊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刀座的前端,所述止回缸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止回辊轴和所述刀座活动铰接,所述止回辊轴的外周排列设有止回倒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止回缸带动所述止回辊轴转动,使得铝型材被夹持在所述夹持压钳和夹持座之间时,所述止回辊轴外周的止回倒齿能够将铝型材往后拉紧,防止铝型材从夹持组件中脱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臂通过连杆机构活动安装于所述牵引主体,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摆动连杆和第二摆动连杆,所述第一摆动连杆和第二摆动连杆分别与所述夹持臂的前后两端铰接,所述第一摆动连杆和第二摆动连杆均与所述牵引主体铰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摆动连杆和第二摆动连杆使得所述夹持臂能够与牵引主体反生相对摆动,方便根据需要调整所述夹持臂的位置,为拔模动作和双牵引机的交替动作提供基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引主体的两个铰接位置的间距与所述夹持臂的两个铰接位置的间距一致;所述第一摆动连杆的两个铰接位置的间距与所述第二摆动连杆的两个铰接位置的间距一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各个铰接位置的间距一致,使得所述夹持臂能够在摆动时与牵引主体保持平行,使得夹持臂能够保持所述夹持组件的夹持角度,避免因摆动角度使铝型材受力弯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摆动连杆的中部铰接于所述牵引主体,所述第一摆动连杆的下端与所述夹持臂铰接,所述拔模油缸朝前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摆动连杆上端的后侧并固定安装于所述牵引主体。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拔模油缸将所述第一摆动连杆的上端往前顶开时,所述第一摆动连杆的下端往后摆动使得夹持臂能够往后运动以实现铝型材的拔模动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引主体和所述夹持臂分别设于所述连杆机构的左右两侧,所述牵引装置还设有交替油缸,所述交替油缸的一端铰接与所述牵引主体,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摆动连杆或第二摆动连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牵引主体和所述夹持臂分别设于所述连杆机构的左右两侧,使得对称设置双牵引机时,两个夹持臂能够在挤出辊道上交替进行牵引;通过交替油缸带动所述第一摆动连杆或第二摆动连杆,使得所述夹持臂能够上下运动,使得后方的夹持臂能够上抬从而越过正在牵引的夹持臂到达前端进行新一段的铝型材牵引。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通过齿轮齿条与所述牵引机导轨连接:所述牵引机导轨固定安装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齿条,所述牵引主体转动安装有与所述齿条相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伺服电机同步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能够带动齿轮旋转,使得牵引主体受到齿轮齿条之间的作用力而前后滑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引装置还设有制动组件,所述制动组件包括制动油缸和两个制动辊轴,两个所述制动辊轴分别设于所述牵引机导轨的上下两侧,两个所述制动辊轴均转动安装于所述牵引主体,所述制动辊轴设有摆动部和制动部,两个所述摆动部分别与所述制动油缸的两端铰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动油缸通过带动摆动部使得两个所述制动辊轴转动,所述制动辊轴上的制动部将所述牵引机导轨的上下两侧抵紧固定,使得牵引主体和牵引机导轨相对固定,达到制动效果,避免拔模时受力过大发生偏移对驱动元件造成损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引机导轨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长条状的凸起部,所述牵引主体设有多个滚轮,多个所述滚轮滚动抵接于所述凸起部的左右两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牵引主体通过滚轮与牵引机导轨上的凸起部配合,使得牵引主体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拔模牵引机,其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拔模牵引机,其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夹持臂,其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100、牵引机导轨,110、凸起部,200、牵引主体,210、滚轮,300、夹持臂,400、夹持组件,410、夹持座,420、夹持压钳,421、刀座,422、止回辊轴,423、止回缸,430、压钳油缸,500、拔模油缸,600、连杆机构,610、第一摆动连杆,620、第二摆动连杆,700、交替油缸,800、驱动装置,810、伺服电机,900、制动组件,910、制动油缸,920、制动辊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拔模牵引机作出如下实施例:
一种拔模牵引机,包括:牵引机导轨100、牵引装置和驱动装置800。
所述牵引件导轨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牵引装置设有牵引主体200和夹持臂300。
所述牵引主体200沿前后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牵引机导轨100。所述牵引机导轨100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长条状的凸起部110,所述牵引主体200设有多个滚轮210,多个所述滚轮210滚动抵接于所述凸起部110的左右两侧。
所述驱动装置800设有伺服电机810,所述伺服电机810通过齿轮齿条与所述牵引机导轨100连接:所述牵引机导轨100固定安装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齿条,所述牵引主体200转动安装有与所述齿条相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伺服电机810同步连接。
所述夹持臂300通过连杆机构600活动安装于所述牵引主体200,所述连杆机构600包括第一摆动连杆610和第二摆动连杆620,所述第一摆动连杆610和第二摆动连杆620分别与所述夹持臂300的前后两端铰接,所述第一摆动连杆610和第二摆动连杆620均与所述牵引主体200铰接。所述牵引主体200的两个铰接位置的间距与所述夹持臂300的两个铰接位置的间距一致;所述第一摆动连杆610的两个铰接位置的间距与所述第二摆动连杆620的两个铰接位置的间距一致。
所述第一摆动连杆610的中部铰接于所述牵引主体200,所述牵引主体200固定安装有拔模油缸500,所述拔模油缸500朝前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摆动连杆610上端的后侧。
所述牵引主体200和所述夹持臂300分别设于所述连杆机构600的左右两侧,所述牵引装置还设有交替油缸700,所述交替油缸700的一端铰接与所述牵引主体200,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摆动连杆610或第二摆动连杆620。
所述夹持臂300的前端设有夹持组件400,所述夹持组件400包括:夹持座410、夹持压钳420和压钳油缸430。所述夹持座410固定安装于所述夹持臂300,所述夹持压钳420的后端转动安装于所述夹持座410,所述压钳油缸4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夹持压钳420和所述夹持臂300铰接。
所述夹持压钳420设有刀座421、止回辊轴422和止回缸423,所述刀座421的后端与所述夹持座410铰接,所述止回辊轴422转动安装于所述刀座421的前端,所述止回缸4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止回辊轴422和所述刀座421活动铰接。所述止回辊轴422的外周排列设有止回倒齿。
所述驱动装置800设有伺服电机810,所述伺服电机810通过齿轮齿条与所述牵引机导轨100连接:所述牵引机导轨100固定安装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齿条,所述牵引主体200转动安装有与所述齿条相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伺服电机810同步连接。
所述牵引装置还设有制动组件900,所述制动组件900包括制动油缸910和两个制动辊轴920,两个所述制动辊轴920均转动安装于所述牵引主体200,所述制动辊轴920设有摆动部,两个所述摆动部分别与所述制动油缸910的两端铰接。
参照图1至图3,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拔模牵引机进行铝型材挤出牵引时:首先,将拔模牵引机设于挤出机的挤出端,所述牵引机导轨100与挤出机的挤出辊道平行设置。然后,通过压钳油缸430往前伸出,带动所述夹持压钳420往下翻转,将铝型材的后端夹持在所述夹持压钳420和夹持座410之间。接着,所述止回缸423往前伸出,使得所述止回辊轴422转动,通过所述止回辊轴422外周的止回倒齿将铝型材夹紧,使得铝型材不会脱离所述夹持压钳420。
所述夹持组件400将铝型材的端部夹持牢固后,所述拔模油缸500伸出,将所述第一摆动连杆610的上端往前顶开,所述连杆机构600摆动使得所述夹持臂300往后运动,从而使得夹持在夹持组件400的铝型材被往后拔出挤出模。
所述拔模油缸500带动夹持臂300完成拔模动作后,所述伺服电机810通过齿轮和齿条带动所述牵引装置沿牵引机导轨100往后滑动,使得铝型材能被牵引着在挤出辊道上往后输送。
所述交替气缸用于双轨道双牵引机交替牵引时,位于后方的牵引机完成牵引之后,通过交替气缸伸长,使得所述第一摆动连杆610摆动,从而使得所述夹持臂300往上摆动而让出夹持臂300下方空间,在通过驱动装置800带动牵引机往前运动,越过另一牵引机的夹持臂300到达挤出机的挤出端进行另一段铝型材的拔模牵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压钳420沿上下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夹持座410,所述压钳油缸4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夹持压钳420和夹持座410活动铰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拔模牵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牵引机导轨(100),所述牵引机导轨(100)沿前后方向设置;
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设有:
牵引主体(200),所述牵引主体(200)与所述牵引机导轨(100)滑动连接;
夹持臂(300),所述夹持臂(300)活动安装于所述牵引主体(200),所述夹持臂(300)设有朝前设置的夹持组件(400);
拔模油缸(500),所述拔模油缸(500)用于驱动所述夹持臂(300)相对所述牵引主体(200)往后运动;
驱动装置(800),所述驱动装置(800)驱动所述牵引主体(200)沿所述牵引机导轨(100)前后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模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400)设于所述夹持臂(300)的前端,所述夹持组件(400)包括:夹持座(410)、夹持压钳(420)和压钳油缸(430),所述夹持座(410)固定安装于所述夹持臂(300),所述夹持压钳(420)的后端转动安装于所述夹持座(410),所述压钳油缸(4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夹持压钳(420)和所述夹持臂(300)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拔模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压钳(420)设有刀座(421)、止回辊轴(422)和止回缸(423),所述刀座(421)的后端与所述夹持座(410)铰接,所述止回辊轴(422)转动安装于所述刀座(421)的前端,所述止回缸(4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止回辊轴(422)和所述刀座(421)活动铰接,所述止回辊轴(422)的外周排列设有止回倒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模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臂(300)通过连杆机构(600)活动安装于所述牵引主体(200),所述连杆机构(600)包括第一摆动连杆(610)和第二摆动连杆(620),所述第一摆动连杆(610)和第二摆动连杆(620)分别与所述夹持臂(300)的前后两端铰接,所述第一摆动连杆(610)和第二摆动连杆(620)均与所述牵引主体(200)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拔模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主体(200)的两个铰接位置的间距与所述夹持臂(300)的两个铰接位置的间距一致;所述第一摆动连杆(610)的两个铰接位置的间距与所述第二摆动连杆(620)的两个铰接位置的间距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拔模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连杆(610)的中部铰接于所述牵引主体(200),所述第一摆动连杆(610)的下端与所述夹持臂(300)铰接,所述拔模油缸(500)朝前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摆动连杆(610)上端的后侧并固定安装于所述牵引主体(20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拔模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主体(200)和所述夹持臂(300)分别设于所述连杆机构(600)的左右两侧,所述牵引装置还设有交替油缸(700),所述交替油缸(700)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牵引主体(200),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摆动连杆(610)或第二摆动连杆(6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模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800)设有伺服电机(810),所述伺服电机(810)通过齿轮和齿条与所述牵引机导轨(100)连接:所述牵引机导轨(100)固定安装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齿条,所述牵引主体(200)转动安装有与所述齿条相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伺服电机(810)同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模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还设有制动组件(900),所述制动组件(900)包括制动油缸(910)和两个制动辊轴(920),两个所述制动辊轴(920)均转动安装于所述牵引主体(200),所述制动辊轴(920)设有摆动部,两个所述摆动部分别与所述制动油缸(910)的两端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模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导轨(100)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长条状的凸起部(110),所述牵引主体(200)设有多个滚轮(210),多个所述滚轮(210)滚动抵接于所述凸起部(110)的左右两侧。
CN202023083185.7U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拔模牵引机 Active CN214556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83185.7U CN214556349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拔模牵引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83185.7U CN214556349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拔模牵引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56349U true CN214556349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65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83185.7U Active CN214556349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拔模牵引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563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40031U (zh) 一种轮胎夹取机械手
CN115901205B (zh) 一种钢板弹簧疲劳性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8173169A (zh) 一种动力卡线器
CN102114520A (zh) 废材料自动链条编链机
CN205816468U (zh) 一种带有自清洁功能的铝型材拉直机
CN214556349U (zh) 一种拔模牵引机
CN117102290A (zh) 一种型材拉直机
CN116373445A (zh) 一种汽车装饰条烫印装置
CN103691771A (zh) 一种铝型材矫直装置
CN114210794B (zh) 一种辊压成型机
CN214813783U (zh) 一种铝材夹紧装置
CN211071314U (zh) 一种三头牵引机牵引头结构
CN112676367A (zh) 一种单轴链式牵引机头结构
CN112620380A (zh) 一种冷却线拉直机
CN212310721U (zh) 一种挤压机用送料装置
CN214556351U (zh) 一种冷却线拉直机
CN210754930U (zh) 长圆棒料锻压机器人手爪
CN112676453A (zh) 一种双支车梯自动成型系统
CN217570240U (zh) 一种一出多型材牵引机
CN220921225U (zh) 一种桥壳摩擦焊接装置
CN213005373U (zh) 车辆零件抓手组件
CN206483883U (zh) 汽车玻璃卡条弯曲装置
CN216470573U (zh) 一种辅助压料送料装置
CN213256343U (zh) 型材牵引机镰刀型钳口结构
CN214556421U (zh) 一种简单空腔型材调直拉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