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47177U - 雾化组件及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雾化组件及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47177U
CN214547177U CN202022922558.9U CN202022922558U CN214547177U CN 214547177 U CN214547177 U CN 214547177U CN 202022922558 U CN202022922558 U CN 202022922558U CN 214547177 U CN214547177 U CN 214547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atomizing
porous
hole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225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chengda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chengda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chengda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chengda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225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47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47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471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组件及雾化器,雾化组件包括多孔导液件以及加热件;所述多孔导液件设有贯穿其相对两端的雾化通道,所述加热件配合在所述雾化通道的内壁;所述多孔导液件上设有至少一个向多孔导液件内部延伸的导液孔,所述导液孔靠近并间隔所述雾化通道的内壁。本实用新型的雾化组件,通过在多孔导液件上设置盲孔作为导液孔,利于烟液导入并近距离为加热体供液,满足持续足量供液的需求,使得雾化效果更加充分,用户口感还原度体验更好。

Description

雾化组件及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组件及雾化器。
背景技术
传统电子烟的多孔导液体设计有两种方式:
一是用多孔导液体侧面或者顶部直接和烟油接触,而这样容易产生以下矛盾:多孔导液体的壁厚设计太薄,多孔导液体锁油性不足,容易漏油;壁厚设计太厚容易产生雾化时候供油不足,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二是在多孔导液体外围包裹一层储油棉,通过储油棉给多孔导液体供油,该种方式具有以下缺陷:外围的储油棉的包裹松紧度难以控制,而包裹的松紧度又严重影响供油的效果,进而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满足持续足量供液需求且不漏液的雾化组件及具有该雾化组件的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组件,包括多孔导液件以及加热件;所述多孔导液件设有贯穿其相对两端的雾化通道,所述加热件配合在所述雾化通道的内壁;所述多孔导液件上设有至少一个向多孔导液件内部延伸的导液孔,所述导液孔靠近并间隔所述雾化通道的内壁。
优选地,所述导液孔自所述多孔导液件的一端端面上沿着所述雾化通道的轴向向多孔导液件内部延伸。
优选地,所述导液孔自所述多孔导液件的侧面向多孔导液件内部延伸。
优选地,所述导液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雾化通道的轴向相对垂直;或者,所述导液孔的延伸方向相对所述雾化通道的轴向倾斜。
优选地,所述导液孔还横向延伸,贯穿所述多孔导液件的至少一侧面,在所述多孔导液件上形成开槽。
优选地,所述导液孔最靠近所述雾化通道的内壁的一侧与所述内壁之间的距离为0.5mm-2.5mm。
优选地,所述多孔导液件上设有多个所述导液孔;多个所述导液孔围绕所述雾化通道间隔分布。
优选地,所述导液孔包括圆形孔、椭圆形孔和多边形孔中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导液孔为等径孔或变径孔。
优选地,所述加热件为螺旋状发热丝结构、管状结构或者网片经弯曲形成的筒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
优选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筒状的外壳、底壳;
所述外壳内设有导气管以及环绕在所述导气管外周的储液仓;所述外壳的第一端设有连通所述导气管的出气口,所述外壳的第二端开放;所述底壳配合在所述外壳的第二端将其封闭;
所述雾化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第二端内;所述雾化组件的多孔导液件上的雾化通道与所述导气管相对连通,所述多孔导液件上的导液孔与所述储液仓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覆在所述多孔导液件上并与所述外壳的内壁紧密配合;
所述密封件朝向所述导气管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雾化通道相对连通的通道孔,所述导气管的端部插接在所述通道孔上并通过所述通道孔连通所述雾化通道;
所述密封件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导液孔相对连通的侧壁通孔,所述储液仓通过所述侧壁通孔与所述导液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插设在所述底壳上的两个电极柱,所述雾化组件的加热件的两个电极引脚伸出所述多孔导液件外并分别与两个所述电极柱接触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雾化组件,通过在多孔导液件上设置盲孔作为导液孔,利于烟液导入并近距离为加热体供液,满足持续足量供液的需求且不漏液,使得雾化效果更加充分,用户口感还原度体验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雾化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雾化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雾化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雾化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雾化组件中多孔导液件的多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用于电子烟,将烟液加热雾化形成烟雾。该雾化器可包括外壳1、底壳2以及雾化组件3。
外壳1为中空的筒状结构,可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外壳1内设有相隔绝的导气管101和储液仓102,导气管101位于外壳1的中部位置并沿外壳1的长度方向延伸,导气管101的内部通道为导气通道。储液仓102环绕在导气管101外周,用于储存烟液。外壳1的第一端设有连通导气管101 的出气口103,外壳1的第二端开放。底壳2配合在外壳1的第二端将该端封闭。
雾化组件3设置在外壳1的第二端内并且位于导气管101和储液仓102 的一侧,将储液仓102朝向外壳1第二端的一侧封闭,以将储液仓102形成密闭的腔室。底壳2支撑在雾化组件3下方。
底壳2上设有进气口201,雾化组件3具有贯穿其相对两端的雾化通道 300,导气管101、雾化通道300和进气口201依次连通,形成雾化器的雾化流通通道。
其中,结合图1-3,雾化组件3包括多孔导液件10以及加热件20。雾化通道300设置在多孔导液件10上并贯穿多孔导液件10的相对两端;加热件 20配合在雾化通道300的内壁,加热件20的两个电极引脚31伸出雾化通道 300外。
特别地,多孔导液件10上设有至少一个向多孔导液件10内部延伸的导液孔30,导液孔30靠近并间隔雾化通道100的内壁。导液孔30为盲孔结构,其在多孔导液件10上设置用于往多孔导液件10内增加导液面积,烟液不仅可从多孔导液件10的侧面和端面等外表面导入其中,还可以进入导液孔30 并从导液孔30的内壁面注入多孔导液件10内,并近距离供给加热件20,解决多孔导液件10因壁厚导致供液不足等问题。
导液孔30可以一个或多个设置。对于多孔导液件上10设置多个导液孔 30时,多个导液孔30可以围绕雾化通道300间隔分布。多个导液孔30之间的孔径可以均一,也可以具有多种不同孔径。
如图3所示,在雾化组件3的第一实施例中,导液孔30自多孔导液件10 的侧面向多孔导液件10内部延伸。导液孔30的延伸方向与雾化通道300的轴向相对垂直。本实施例中,导液孔30的底面间隔并平行雾化通道300的内壁面,该底面为导液孔30最靠近雾化通道300的一侧,两者之间的距离可为 0.5mm-2.5mm。
如图4所示,在雾化组件3的第二实施例中,导液孔30自多孔导液件10 的侧面向多孔导液件10内部延伸。导液孔30的延伸方向相对雾化通道300 的轴向倾斜,可以向下倾斜或向上倾斜。导液孔30的底面间隔并平行雾化通道300的内壁面,该底面为导液孔30最靠近雾化通道300的一侧,两者之间的距离可为0.5mm-2.5mm。
如图5所示,在雾化组件3的第三实施例中,导液孔30自多孔导液件10 的一端端面上沿着雾化通道300的轴向向多孔导液件10内部延伸。导液孔30 的朝向雾化通道300的侧面为导液孔30最靠近雾化通道300的一侧,两者之间的距离可为0.5mm-2.5mm。
如图6所示,在雾化组件3的第四实施例中,导液孔30自多孔导液件10 的侧面向多孔导液件10内部延伸;导液孔30的底面为导液孔30最靠近雾化通道300的一侧。导液孔30的延伸方向与雾化通道300的轴向相对垂直;或者,导液孔30的延伸方向相对雾化通道300的轴向倾斜,可以向下倾斜或向上倾斜。本实施例中,导液孔30还横向延伸,贯穿多孔导液件10的至少一侧面,在多孔导液件10上形成开槽。
另外,在雾化组件3中,导液孔30包括圆形孔、椭圆形孔和多边形孔中至少一种。当导液孔30为一个或多个时,所有导液孔30均为圆形孔、椭圆形孔或多边形孔等。当导液孔30多个时,多个导液孔30的形状不一,有的为圆形孔,有的为方形孔等等。
对于导液孔30的内径设置,导液孔30为等径孔,也可以为变径孔(内径从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增大或减小)。
多孔导液件10可以是多孔陶瓷等多孔材料制成。多孔导液件10可以是圆形柱体(如图5中(1)所示)、椭圆形柱体(如图5中(2)所示)或多边形柱体(如图2-图6所示)等结构,还可以是多面体结构等等,具体结构形状等不限定。同理,雾化通道300可以但不限于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形状。
如图2-6所示,雾化通道300贯穿多孔导液件10的相对两端,雾化通道 300两端的开口分别位于多孔导液件10的相对两个端面上。
如图1、3所示,雾化组件3中,加热件20为螺旋状发热丝结构、管状结构或者网片经弯曲形成的筒状结构。加热件20可以贴合在雾化通道300的内壁面上,或者部分嵌入多孔导液件10内。对于管状结构的加热件20,其管壁上还可以设置镂空结构或者设置为网状结构,形成有特定延伸走向的加热线路,满足发热量调控需求。对于网片弯曲形成的筒状结构,网片的相对两侧经弯曲后相靠近,形成在筒状结构侧面的开缝。
又如图1、2所示,在雾化器的外壳1内,雾化组件3的多孔导液件10 上的雾化通道300与导气管101相对连通,多孔导液件10上的导液孔30与储液仓102相连通。
进一步地,雾化器还包括密封件4。密封件4包覆在多孔导液件10上并与外壳1的内壁紧密配合。
其中,密封件4朝向导气管101的一端设有与雾化通道300相对连通的通道孔401,导气管102的端部插接在通道孔401上,通过通道孔401连通雾化通道300。密封件4的侧壁设有与导液孔30相对连通的侧壁通孔402,储液仓102通过侧壁通孔402与导液孔30连通。
密封件4优选硅胶材料制成的密封套结构。
雾化器还包括插设在底壳2上的两个电极柱5,雾化组件3的加热件20 的两个电极引脚31伸出多孔导液件10外,分别与两个电极柱5接触电连接。电极柱5再与供电装置的正负极连接形成导通,为加热体20供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雾化组件,用于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3)包括多孔导液件(10)以及加热件(20);所述多孔导液件(10)设有贯穿其相对两端的雾化通道(300),所述加热件(20)配合在所述雾化通道(300)的内壁;所述多孔导液件(10)上设有至少一个向多孔导液件(10)内部延伸的导液孔(30),所述导液孔(30)靠近并间隔所述雾化通道(300)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孔(30)自所述多孔导液件(10)的一端端面上沿着所述雾化通道(300)的轴向向多孔导液件(10)内部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孔(30)自所述多孔导液件(10)的侧面向多孔导液件(10)内部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孔(3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雾化通道(300)的轴向相对垂直;或者,所述导液孔(30)的延伸方向相对所述雾化通道(300)的轴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孔(30)还横向延伸,贯穿所述多孔导液件(10)的至少一侧面,在所述多孔导液件(10)上形成开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孔(30)最靠近所述雾化通道(300)的内壁的一侧与所述内壁之间的距离为0.5 mm-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导液件(10)上设有多个所述导液孔(30);多个所述导液孔(30)围绕所述雾化通道(300)间隔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孔(30)包括圆形孔、椭圆形孔和多边形孔中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孔(30)为等径孔或变径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20)为螺旋状发热丝结构、管状结构或者网片经弯曲形成的筒状结构。
1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3)。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筒状的外壳(1)、底壳(2);
所述外壳(1)内设有导气管(101)以及环绕在所述导气管(101)外周的储液仓(102);所述外壳(1)的第一端设有连通所述导气管(101)的出气口(103),所述外壳(1)的第二端开放;所述底壳(2)配合在所述外壳(1)的第二端将其封闭;
所述雾化组件(3)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第二端内;所述雾化组件(3)的多孔导液件(10)上的雾化通道(300)与所述导气管(101)相对连通,所述多孔导液件(10)上的导液孔(30)与所述储液仓(102)相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密封件(4);所述密封件(4)包覆在所述多孔导液件(10)上并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紧密配合;
所述密封件(4)朝向所述导气管(101)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雾化通道(300)相对连通的通道孔(401),所述导气管(101)的端部插接在所述通道孔(401)上并通过所述通道孔(401)连通所述雾化通道(300);
所述密封件(4)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导液孔(30)相对连通的侧壁通孔(402),所述储液仓(102)通过所述侧壁通孔(402)与所述导液孔(30)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插设在所述底壳(2)上的两个电极柱(5),所述雾化组件(3)的加热件(20)的两个电极引脚(21)伸出所述多孔导液件(10)外并分别与两个所述电极柱(5)接触电连接。
CN202022922558.9U 2020-12-08 2020-12-08 雾化组件及雾化器 Active CN214547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22558.9U CN214547177U (zh) 2020-12-08 2020-12-08 雾化组件及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22558.9U CN214547177U (zh) 2020-12-08 2020-12-08 雾化组件及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47177U true CN214547177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64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22558.9U Active CN214547177U (zh) 2020-12-08 2020-12-08 雾化组件及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471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0030A1 (zh) * 2022-09-20 2024-03-28 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雾化芯及雾化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0030A1 (zh) * 2022-09-20 2024-03-28 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雾化芯及雾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10547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0299478U (zh) 一种底部进气的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4547177U (zh) 雾化组件及雾化器
CN216701689U (zh) 一种发热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3966872A (zh) 一种雾化芯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雾化器
CN109619687A (zh) 用于电子烟的雾化片及雾化器
CN112120298B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US20220104550A1 (en) Atomization sheet for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atomizer
CN111838771A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112021672A (zh) 一种电子雾化组件及其装置
CN217564949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381985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6931901U (zh) 一种雾化组件
CN212728792U (zh) 一种电子雾化组件及其装置
CN113995170A (zh) 储油雾化器、烟油弹、电子烟及烟油弹组装方法
CN218043767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0893015A (zh) 发热组件及其组成的雾化器
CN219069488U (zh) 一种雾化芯模块及雾化器
CN215958342U (zh) 一种气雾弹
CN215501351U (zh) 导液组件、雾化芯以及雾化装置
CN218219151U (zh) 一种雾化组件以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7906291U (zh) 雾化结构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396279U (zh) 一种电子烟烟弹及电子烟
CN215775561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5531594U (zh) 适合自动化装配的雾化装置及其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