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34431U - 一种变速箱拨叉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速箱拨叉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34431U
CN214534431U CN202120885714.0U CN202120885714U CN214534431U CN 214534431 U CN214534431 U CN 214534431U CN 202120885714 U CN202120885714 U CN 202120885714U CN 214534431 U CN214534431 U CN 214534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fting fork
shifting
connecting rod
fork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8571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刚
周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Nanbia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Nanbia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Nanbia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Nanbia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8571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34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34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344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速箱拨叉机构,包括拨叉轴和拨叉,所述拨叉滑动套设在拨叉轴上,在拨叉轴上固定连接有支撑件,支撑件包括两支臂,两支臂对称分布在拨叉轴两侧,在支臂远离拨叉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连接板;在拨叉两侧与连接板之间分别设有一缓冲件,缓冲件包括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拨叉相连,另一端与连接板相连,初始状态下,两压缩弹簧的轴心线重合。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换挡轮在压缩弹簧的预压紧力的作用下进入腰形槽内,从而完成换挡轮与挡位齿轮的结合,从而能够保证换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能够实现通过电机等驱动机构进行自动换挡。

Description

一种变速箱拨叉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轮车、三轮车、电动车用变速箱拨叉机构。
背景技术
变速箱是汽车上非常重要的部件,变速箱通常设置有不同的挡位,以输出不同的传动比,主要用于高低挡位的切换或者前进后退挡位的切换,其中,变速箱在挡位切换过程中,主要通过换挡轮与挡位齿轮的结合进行传递。通常是换挡轮的两侧设置凸爪,在挡位齿轮上对应凸爪设置腰形槽,换挡过程中,通过拨叉机构带动换挡轮沿换挡轴的轴向移动,使换挡轮上的凸爪进入腰形槽内,从而带动挡位齿轮转动,进而实现不同挡位的切换。
但是现有的拨叉机构在换挡操作时,如果凸爪没有与腰形槽正对,那么就会造成凸爪与挡位齿轮(相邻两腰形槽之间的部分)产生碰撞,并发出噪声,降低了拨叉和换挡部件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换挡稳定差。并且在车辆启动过程中,换挡轮不转动时,如果凸爪与腰形槽未正对,那么就不能实现挂挡,这时如果车辆启动,车辆就处于空挡状态,无法行驶,并存在安全隐患。
另外,现有的拨叉机构基于上述结构,如果换挡动作完成后,换挡轮和挡位齿轮没有实现结合,那么由于没有持续的力存在,就无法自动进行结合,这也就导致现有变速箱无法通过电机等驱动方式实现自动换挡,这也严重阻碍了摩托车、电动车等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箱拨叉机构,能够解决现有的拨叉机构在换挡操作时,凸爪与挡位齿轮(相邻两腰形槽之间的部分)产生碰撞,并发出噪声,降低了拨叉和换挡部件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换挡稳定差的问题;同时也能够解决现有变速箱无法通过电机等驱动方式实现自动换挡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变速箱拨叉机构,包括拨叉轴和拨叉,所述拨叉滑动套设在拨叉轴上,在拨叉轴上固定连接有支撑件,支撑件包括两支臂,两支臂对称分布在拨叉轴两侧,在支臂远离拨叉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连接板;在拨叉两侧与连接板之间分别设有一缓冲件,缓冲件包括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拨叉相连,另一端与连接板相连,初始状态下,两压缩弹簧的轴心线重合。
该拨叉机构在换挡操作时,拨叉机构带动换挡轮沿换挡轴的轴向移动,在凸爪进入腰形槽的过程中,通过换挡机构带动拨叉机构的拨叉轴移动,并使拨叉轴移动到设定的位置或过量移动(即移动拨叉轴后停留的位置,为能使换挡轮的凸爪进入腰形槽的位置),这样,当凸爪与挡位齿轮(相邻两腰形槽之间的部分)接触而没有直接进入腰形槽时,压缩弹簧会产生一定的弯曲或倾斜,从而使压缩弹簧通过拨叉对换挡轮产生一个预压紧力;当换挡轮随换挡轴转动至凸爪与腰形槽正对时,换挡轮即可在压缩弹簧的预压紧力的作用下进入腰形槽内,从而完成换挡轮与挡位齿轮的结合,从而能够保证换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压缩弹簧的设置,使得换挡轮与挡位齿轮之间形成柔性结合,避免了直接碰撞,从而减少了噪音,并且避免了因碰撞造成的损伤,能有效延长整个变速箱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压缩弹簧能够提供预压紧力,因而使得采用该拨叉机构,能够实现通过电机等驱动机构进行自动换挡。
进一步,所述缓冲件还包括连接杆,压缩弹簧套设在连接杆上,连接杆一端与拨叉转动连接,且连接杆能够在连接杆与拨叉轴的轴心线所在平面内转动;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连接板,连接板上对应连接杆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直径大于连接杆直径;通过设置连接杆,使支撑件移动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带动拨叉移动,并且由于压缩弹簧套设在连接杆上,从而保证了压缩弹簧移动过程中的弯曲或倾斜方向,进而保证压缩弹簧提供的预压紧力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与拨叉相连的一端水平设有一连接环,在拨叉两侧对应连接环的设有连接孔,且两连接孔的轴心线与拨叉轴的轴心线位于同一平面,连接环穿过对应的连接孔,并能绕其轴心线转动;连接环与连接孔的设置使得连接杆与拨叉之间的转动更加顺畅。
进一步,所述支撑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件对称分布在拨叉两侧,两个支撑件的支臂通过连接板相连,形成一个多边形框架;能够进一步提高拨叉移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两个支撑件的支臂朝相向方向倾斜;使得该拨叉机构更加协调,同时拨叉左右滑动的空间一致,达到效果也一致。
进一步,所述支撑件还包括环形安装座,环形安装座固定套设在拨叉轴上,两支臂对称固定在环形安装座两侧;环形安装座的设置加强了支臂与拨叉轴的连接稳定性,并且安装更加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换挡操作时,拨叉机构带动换挡轮沿换挡轴的轴向移动,在凸爪进入腰形槽的过程中,通过换挡机构带动拨叉机构的拨叉轴移动,并使拨叉轴移动到设定的位置或过量移动(即移动拨叉轴后停留的位置,为能使换挡轮的凸爪进入腰形槽的位置),当凸爪与挡位齿轮(相邻两腰形槽之间的部分)接触而凸爪没有直接进入腰形槽时,压缩弹簧会产生一定的弯曲或倾斜,从而使压缩弹簧通过拨叉对换挡轮产生一个预压紧力;当换挡轮随换挡轴转动至凸爪与腰形槽正对时,换挡轮即可在压缩弹簧的预压紧力的作用下进入腰形槽内,从而完成换挡轮与挡位齿轮的结合,从而能够保证换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压缩弹簧的设置,使得换挡轮与挡位齿轮之间形成柔性结合,避免了直接碰撞,从而减少了噪音,并且避免了因碰撞造成的损伤,能有效延长整个变速箱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压缩弹簧能够提供预压紧力,因而使得采用该拨叉机构,能够实现通过电机等驱动机构进行自动换挡。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杆,使支撑件移动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带动拨叉移动,并且由于压缩弹簧套设在连接杆上,从而保证了压缩弹簧移动过程中的弯曲或倾斜方向,进而保证压缩弹簧提供的预压紧力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变速箱拨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其中,拨叉轴1、拨叉2、支臂3、环形安装座4、连接板5、压缩弹簧6、连接杆7、通孔8、连接环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图2,一种变速箱拨叉机构,包括拨叉轴1和拨叉2,拨叉2滑动套设在拨叉轴1上,在拨叉轴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件,支撑件包括两支臂3,两支臂3对称分布在拨叉轴1两侧,在支臂3远离拨叉轴1的一端一体成型有一连接板5;支撑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件对称分布在拨叉2两侧,两个支撑件的支臂3通过连接板5相连,形成一个多边形框架,能够进一步提高拨叉2移动的稳定性。
支撑件还包括环形安装座4,环形安装座4固定套设在拨叉轴1上,两支臂3对称焊接在环形安装座4两侧,环形安装座4的设置加强了支臂3与拨叉轴1的连接稳定性,并且安装更加方便。
在拨叉2两侧与连接板5之间分别设有一缓冲件,缓冲件包括压缩弹簧6,压缩弹簧6的一端与拨叉2相连,另一端与连接板5相连,初始状态下,两压缩弹簧6的轴心线重合。缓冲件还包括连接杆7,压缩弹簧6套设在连接杆7上,能够保证压缩弹簧6移动过程中的弯曲或倾斜方向,进而保证压缩弹簧6提供的预压紧力的稳定性。连接杆7一端与拨叉2转动连接,且连接杆7能够在连接杆7与拨叉轴1的轴心线所在平面内转动;连接杆7的另一端穿过连接板5,连接板5上对应连接杆7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8,且通孔8直径大于连接杆7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该拨叉机构在换挡操作时,拨叉机构带动换挡轮沿换挡轴的轴向移动,在凸爪进入腰形槽的过程中,通过换挡机构带动拨叉机构的拨叉轴1移动,并使拨叉轴1移动到设定的位置或过量移动(即移拨叉轴1动后停留的位置,为能使换挡轮的凸爪进入腰形槽的位置),当凸爪与挡位齿轮(相邻两腰形槽之间的部分)接触而凸爪没有直接进入腰形槽时,压缩弹簧6会产生一定的弯曲或倾斜,从而使压缩弹簧6通过拨叉2对换挡轮产生一个预压紧力;当换挡轮随换挡轴转动至凸爪与腰形槽正对时,换挡轮即可在压缩弹簧6的预压紧力的作用下进入腰形槽内,从而完成换挡轮与挡位齿轮的结合,从而能够保证换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两个支撑件的支臂3朝相向方向倾斜后通过连接板5相连,使得该拨叉机构更加协调,同时拨叉2左右滑动的空间一致,达到效果也一致。
连接杆7与拨叉2相连的一端水平还设有一连接环9,在拨叉2两侧对应连接环9的位置设有连接孔,且两连接孔的轴心线与拨叉轴1的轴心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连接环9穿过对应的连接孔,并能绕其轴心线转动,连接环9与连接孔的设置使得连接杆7与拨叉2之间的转动更加顺畅。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变速箱拨叉机构,包括拨叉轴和拨叉,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滑动套设在拨叉轴上,在拨叉轴上固定连接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两支臂,两支臂对称分布在拨叉轴两侧,在支臂远离拨叉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连接板;在拨叉两侧与连接板之间分别设有一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包括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拨叉相连,另一端与连接板相连,初始状态下,两压缩弹簧的轴心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拨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还包括连接杆,压缩弹簧套设在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拨叉转动连接,且连接杆能够在连接杆与拨叉轴的轴心线所在平面内转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连接板,在连接板上对应连接杆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直径大于连接杆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拨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与拨叉相连的一端水平设有一连接环,在拨叉两侧对应连接环的位置设有连接孔,且两连接孔的轴心线与拨叉轴的轴心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连接环穿过对应的连接孔,并能绕其轴心线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拨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件对称分布在拨叉两侧,所述两个支撑件的支臂通过连接板相连,形成一个多边形框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拨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撑件的支臂朝相向方向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拨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还包括环形安装座,所述环形安装座固定套设在拨叉轴上,两支臂对称固定在环形安装座两侧。
CN202120885714.0U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变速箱拨叉机构 Active CN214534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5714.0U CN214534431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变速箱拨叉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5714.0U CN214534431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变速箱拨叉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34431U true CN214534431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77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85714.0U Active CN214534431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变速箱拨叉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344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6129C (zh) 有用于转换辅助机构的动力控制机构的自行车轮毂传动装置
CN101195344B (zh) 换档操纵机构
CN110513445B (zh) 电动车变速器
CN201201512Y (zh) 换挡操纵机构
CN214534431U (zh) 一种变速箱拨叉机构
CN114056070A (zh) 双电机动力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01314374Y (zh) 手动变速器的换挡机构
CN106958627B (zh) 高性能新能源电动多档变速器
CN112943870A (zh) 自动档变速器
CN208900702U (zh) 一种电动汽车换挡机构
CN217977331U (zh) 一种双弹簧缓冲拨叉机构
CN111379850B (zh) 一种汽车变速箱的选换挡装置
CN212564284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带p挡结构的两挡减速器
CN210555419U (zh) 一种电动助力车齿轮传动结构
CN100520115C (zh) 液力差动无级变速器
CN209083946U (zh) 变速箱及重型卡车
CN201121693Y (zh) 电动三轮车变速器
CN211550507U (zh) 一种舒适型汽车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机构
CN213473438U (zh) 一种手动变档箱箱体
CN2893314Y (zh) 一种带双锥同步器的客车和轻型车用变速器
CN220956754U (zh) 一种集成式选挡机构
CN210761149U (zh) 一种助力电动车新型传动结构
CN215752863U (zh) 一种多级变速自行车前进装置
CN204567299U (zh) 一种长头车杆式变速操纵机构
CN202418315U (zh) 一种摩托车用离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