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26376U - 传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26376U
CN214526376U CN202120205755.0U CN202120205755U CN214526376U CN 214526376 U CN214526376 U CN 214526376U CN 202120205755 U CN202120205755 U CN 202120205755U CN 214526376 U CN214526376 U CN 214526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transmission
transfer
track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0575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伟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Jinben Material Distribu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Jinben Material Distribu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Jinben Material Distribu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Jinben Material Distribu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0575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263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26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263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传送装置,该传送装置包括机架、第一传输轨道、第二传输轨道、第三传输轨道以及驱动机构,第一传输轨道、第二传输轨道、第三传输轨道和驱动机构均设于机架,第一传输轨道设有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第二传输轨道设有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三传输轨道设有送料端,驱动机构驱动第三传输轨道运动,以使第三传输轨道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第三传输轨道位于第一位置时,送料端与第一输出端连接,当第三传输轨道位于第二位置时,送料端与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三传输轨道用于承接由第一输出端输出的工件,并将该工件转移后由第二输入端输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的传送装置。

Description

传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传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通常需要将汽车的仪表板(DASH)运输到对应的工位进行加工,但是目前通常通过人工的方式将仪表板搬运至对应的工位进行加工处理,导致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传送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的传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传送装置,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具有依次设置的上料位、取料位和回收位;
第一传输轨道,所述第一传输轨道设于所述上料位,所述第一传输轨道设有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
第二传输轨道,所述第二传输轨道设于所述回收位,所述第二传输轨道设有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
第三传输轨道,所述第三传输轨道设于所述取料位,所述第三传输轨道设有送料端;以及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取料位,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三传输轨道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三传输轨道运动,以使所述第三传输轨道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当所述第三传输轨道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送料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当所述第三传输轨道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送料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传输轨道用于承接由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的工件,并将该工件转移后由所述第二输入端输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轨道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传送件;
所述第二传输轨道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二传送件;
所述第三传输轨道包括送料架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三传送件,所述送料架内形成有容置空间,两所述第三传送件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当所述第三传输轨道位于第一位置时,每一所述第三传送件与一所述第一传送件连接;当所述第三传输轨道位于第二位置时,每一所述第三传送件与一所述第二传送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送件包括若干第一传输轴承,沿所述第一输入端至所述第一输出端的方向,若干所述第一传输轴承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传送件包括若干第二传输轴承,沿所述第二输入端至所述第二输出端的方向,若干所述第二传输轴承间隔设置;
所述第三传送件包括若干第三传输轴承,沿所述第一输入端至所述第一输出端的方向,若干所述第三传输轴承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定义若干所述第一传输轴承的排布方向为输入方向,所述输入方向朝向下方倾斜设置;
且/或,定义若干所述第二传输轴承的排布方向为输出方向,所述输出方向朝向下方倾斜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四传送件,所述送料架架设于两所述第四传送件之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四传送件包括若干第四传输轴承,沿所述第三传输轨道的运动方向,若干所述第四传输轴承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沿所述第三传输轨道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相对设置,所述送料架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
当所述第三传输轨道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送料架与所述第一挡板抵接;当所述第三传输轨道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送料架与所述第二挡板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轨道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架,每一所述第一限位架设于一所述第一传送件的背离另一所述第一传送件的一侧;
所述第一传输轨道与所述第二传输轨道并排设置,所述第二传输轨道还包括第二限位架,所述第二限位架设于远离所述第一传输轨道的所述第二传送件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限位架相对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抵挡部,所述抵挡部可升降地设于所述机架,且所述抵挡部设于所述第一传输轨道和所述第三传输轨道之间;当所述第三传输轨道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抵挡部下降,以释放所述第一传输轨道上的工件;当所述第三传输轨道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抵挡部上升,以抵挡所述第一传输轨道上的工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托盘,所述托盘架设于所述第一传输轨道之上或所述第二传输轨道之上或所述第三传输轨道之上,所述托盘由所述第一输入端引入、经过所述第一输出端、所述送料端以及所述第二输入端,并由所述第二输出端传出,所述托盘用于容置工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一种传送装置,该传送装置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第一传输轨道和第三传输轨道,第一传输轨道设于机架的上料位,第三传输轨道设于机架的取料位;其中,第一传输轨道设有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第三传输轨道设有送料端;因此,工件可由第一输入端引入,然后通过送料端承接由第一输出端输出的工件,即可将工件运输到对应的工位进行加工处理,无需通过纯手工的方式搬运工件,进而降低了劳动强度,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外,机架上还设有位于取料位的驱动机构和位于回收位的第二传输轨道,第二传输轨道设有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驱动机构可驱动第三传输轨道运动,以使第三传输轨道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第三传输轨道位于第一位置时,送料端与第一输出端连接,当第三传输轨道位于第二位置时,送料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因此,第二输入端可承接由送料端输出的工件,并将该工件由第二输出端输出,从而该送料装置可将工件运输到对应的工位进行加工的同时,还可将工件由第二传输轨道传输至回收位进行回收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送料装置一实施例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送料装置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送料装置一实施例的部分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送料装置一实施例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送料装置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传送装置 40 第三传输轨道
10 机架 41 进料端
20 第一传输轨道 42 第三传送件
21 第一输入端 421 第三传输轴承
22 第一输出端 43 送料架
23 第一传送件 50 驱动机构
231 第一传输轴承 51 第四传送件
24 第一限位架 511 第四传输轴承
30 第二传输轨道 60 第一挡板
31 第二输入端 70 第二挡板
32 第二输出端 80 托盘
33 第二传送件 81 限位柱
331 第二传输轴承 90 抵挡部
34 第二限位架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传送装置100,旨在提供一种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的传送装置100。
结合参阅图1至图6,在本实用新型传送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该传送装置100包括:
机架10,所述机架10具有依次设置的上料位、取料位和回收位;
第一传输轨道20,所述第一传输轨道20设于所述上料位,所述第一传输轨道20设有第一输入端21和第一输出端22;
第二传输轨道30,所述第二传输轨道30设于所述回收位,所述第二传输轨道30设有第二输入端31和第二输出端32;
第三传输轨道40,所述第三传输轨道40设于所述取料位,所述第三传输轨道40设有送料端41;以及
驱动机构50,所述驱动机构50设于所述取料位,所述驱动机构50与所述第三传输轨道40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三传输轨道40运动,以使所述第三传输轨道4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当所述第三传输轨道40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送料端41与所述第一输出端22连接,当所述第三传输轨道40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送料端41与所述第二输入端31连接,所述第三传输轨道40用于承接由所述第一输出端22 输出的工件,并将该工件转移后由所述第二输入端31输出。
本实施例中,第一传输轨道20的第一输入端21邻近第二传输轨道30的第二输出端32设置,该设置可通过人工将由第二输出端32传出的托盘80直接搬运到第一输入端21使用,以减少人工搬运路径,进而减少劳动强度。
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该传送装置100包括机架10、设于机架10上的第一传输轨道20和第三传输轨道40,第一传输轨道 20设于机架10的上料位,第三传输轨道40设于机架10的取料位;其中,第一传输轨道20设有第一输入端21和第一输出端22,第三传输轨道40设有送料端 41;因此,工件可由第一输入端21引入,然后通过送料端41承接由第一输出端22输出的工件,即可将工件运输到对应的工位进行加工处理,无需通过纯手工的方式搬运工件,进而降低了劳动强度,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外,机架10上还设有位于取料位的驱动机构50和位于回收位的第二传输轨道30,第二传输轨道30设有第二输入端31和第二输出端32,驱动机构50 可驱动第三传输轨道40运动,以使第三传输轨道4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第三传输轨道40位于第一位置时,送料端41与第一输出端22连接,当第三传输轨道40位于第二位置时,送料端41与所述第二输入端31连接;因此,第二输入端31可承接由送料端41输出的工件,并将该工件由第二输出端32输出,从而该送料装置可将工件运输到对应的工位进行加工的同时,还可将工件由第二传输轨道30传输至回收位进行回收处理。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使用机械手等方式将工件由上料位搬运至取料位,以将工件运输至对应的工位进行加工处理。同理,该设置同样也无需通过纯手工的方式搬运,进而降低了劳动强度,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结合参阅图3,在本实用新型传送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轨道20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传送件23;
所述第二传输轨道30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二传送件33;
所述第三传输轨道40包括送料架43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三传送件42,所述送料架43内形成有容置空间,两所述第三传送件42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当所述第三传输轨道40位于第一位置时,每一所述第三传送件42与一所述第一传送件23连接;当所述第三传输轨道40位于第二位置时,每一所述第三传送件42与一所述第二传送件33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传送件23具有多种设置方式,具体为,第一传送件23 包括若干第一传输轴承,沿第一输入端21至第一输出端22的方向,若干第一传输轴承231间隔设置,当工件由第一输入端21引入第一传输轨道20时,工件可架设于第一传输轴承之上,并沿第一传输轴承231的上端外缘传输;或者,第一传送件23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同步带,主动轮设于第一输入端21,从动轮设于第一输出端22,同步带套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以使主动轮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于从动轮,当工件由第一输入端21引入第一传输轨道20时,工件可沿同步带的上端外缘传输。
同样的,第二传送件33和第三传送件42的设置方式可以与第一传送件23 的设置方式一致,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为了使工件更加顺利地由第一输入端21引入、经过第一输出端22、送料端41以及第二输入端31,并由第二输出端32传出,从而使用第一传送件23、第二传送件33和第三传送件42分别将工件运输至相应的位置。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4,所述第一传送件23包括若干第一传输轴承231,沿所述第一输入端21至所述第一输出端22的方向,若干所述第一传输轴承 231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传送件33包括若干所述第二传输轴承331,沿所述第二输入端 31至所述第二输出端32的方向,若干所述第二传输轴承331间隔设置;
所述第三传送件42包括若干第三传输轴承421,沿所述第一输入端21至所述第一输出端22的方向,若干所述第三传输轴承421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相对设置的第一传送件23中,一第一传送件23的每一第一传输轴承231与另一第一传送件23的一第一传输轴承231一一对应设置;当工件架设于第一传输轴承231之上时,工件可通过人工推动的方式将工件由第一输入端21传输至第一输出端22,或者,工件可通过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由第一输入端21传输至第一输出端22。
具体地,第一传送件23还包括若干第一连接杆,每一第一连接杆穿设于一第一传输轴承231的内圈,且第一连接杆相对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于机架10。
同样的,第二传输轴承331和第三传输轴承421的设置方式与第一传输轴承231的设置方式一致,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为了提高工件于第一传输轨道20、第二传输轨道30以及第三传输轨道40上传输的便捷性,通过在第一传输轴承231、第二传输轴承331 以及第三传输轴承421的转动下即可带动工件运动。
结合参阅图6,在本实用新型传送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定义若干所述第一传输轴承231的排布方向为输入方向,所述输入方向朝向下方倾斜设置;
且/或,定义若干所述第二传输轴承331的排布方向为输出方向,所述输出方向朝向下方倾斜设置。
可以理解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件于第一传输轨道20上传输的便捷性,通过使输入方向朝向下方倾斜设置,从而使工件在重力下,即可带动第一传输轴承231转动,进而带动工件由第一输入端21运输至第一输出端22;同样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件于第二传输轨道30上传输的便捷性,通过使输出方向朝向下方倾斜设置,从而使工件在重力的作用下,即可带动第二传输轴承 331转动,进而带动工件由第二输入端31运输至第二输出端32。
结合参阅图3,在本实用新型传送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 50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四传送件51,所述送料架43架设于两所述第四传送件51之上。
本实施例中,第四传送件51的设置方式也可以与第一传送件23的设置方式一致,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为了使第三传输轨道40更加顺利地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从而在第四传送件51的作用下使送料架43往复运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结合参阅图4,在本实用新型传送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四传送件51包括若干第四传输轴承511,沿所述第三传输轨道40的运动方向,若干所述第四传输轴承511间隔设置。该设置通过在第四传输轴承511的转动下即可带动第三传输轨道40运动。
本实施例中,相对设置的第四传送件51中,一第四传送件51的每一第四传输轴承511与另一第四传送件51的一第四传输轴承511一一对应设置。
结合参阅图4,在本实用新型传送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传送装置 100还包括沿所述第三传输轨道40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挡板60和第二挡板70,所述第一挡板60和所述第二挡板70相对设置,所述送料架43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挡板60和所述第二挡板70之间;
当所述第三传输轨道40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送料架43与所述第一挡板60抵接;当所述第三传输轨道40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送料架43与所述第二挡板70抵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沿第三传输轨道40的运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挡板60 和第二挡板70,以使第三传输轨道40位于第一位置时,使送料架43与第一挡板60抵接,以使第三传输轨道40位于第二位置时,使送料架43与第二挡板70抵接,从而可防止第三传输轨道40在运动过程中,与第四传送件51发生脱离,并脱离机架10而导致直接掉落。
结合参阅图4,在本实用新型传送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轨道20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架24,每一所述第一限位架24设于一所述第一传送件23的背离另一所述第一传送件23的一侧;
所述第一传输轨道20与所述第二传输轨道30并排设置,所述第二传输轨道30还包括第二限位架34,所述第二限位架34设于远离所述第一传输轨道20的所述第二传送件33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限位架24相对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架24沿第一传送件23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二限位架34沿第二传送件33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可以理解的,通过每一第一传送件23的背离另一第一传送件23的一侧均设有第一限位架24,以提高工件于第一传输轨道20上的传输的稳定性,防止工件在传输过程中发生掉落或偏移;同样的,通过在远离第一传输轨道20 的第二传送件33的外侧设有第二限位架34,使工件于第二传输轨道30上传输时,通过靠近第二限位架34的一第一限位架24与第二限位架34对工件进行限位,从而可提高工件于第二传输轨道30上传输的稳定性,防止工件在传输过程中发生掉落或偏移。
结合参阅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传送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传送装置100还包括抵挡部90,所述抵挡部90可升降地设于所述机架10,且所述抵挡部90设于所述第一传输轨道20和所述第三传输轨道40之间;当所述第三传输轨道40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抵挡部90下降,以释放所述第一传输轨道20上的工件;当所述第三传输轨道40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抵挡部90上升,以抵挡所述第一传输轨道20上的工件。
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升降电机驱动抵挡部90升降;或者,通过人工驱动抵挡部90升降。
结合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传送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传送装置100还包括托盘80,所述托盘80架设于所述第一传输轨道20之上或所述第二传输轨道30之上或所述第三传输轨道40之上,所述托盘80由所述第一输入端21引入、经过所述第一输出端22、所述送料端41以及所述第二输入端31,并由所述第二输出端32传出,所述托盘80用于容置工件。
本实施例中,托盘80的背离所述机架10的表面设有限位柱81,限位柱81 用于限位固定工件;且该托盘80可收容三十件以上的工件,从而使用托盘80 可一次性运输30件以上的工件至对应的工位,以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具有依次设置的上料位、取料位和回收位;
第一传输轨道,所述第一传输轨道设于所述上料位,所述第一传输轨道设有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
第二传输轨道,所述第二传输轨道设于所述回收位,所述第二传输轨道设有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
第三传输轨道,所述第三传输轨道设于所述取料位,所述第三传输轨道设有送料端;以及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取料位,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三传输轨道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三传输轨道运动,以使所述第三传输轨道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当所述第三传输轨道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送料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当所述第三传输轨道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送料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传输轨道用于承接由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的工件,并将该工件转移后由所述第二输入端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轨道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传送件;
所述第二传输轨道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二传送件;
所述第三传输轨道包括送料架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三传送件,所述送料架内形成有容置空间,两所述第三传送件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当所述第三传输轨道位于第一位置时,每一所述第三传送件与一所述第一传送件连接;当所述第三传输轨道位于第二位置时,每一所述第三传送件与一所述第二传送件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件包括若干第一传输轴承,沿所述第一输入端至所述第一输出端的方向,若干所述第一传输轴承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传送件包括若干第二传输轴承,沿所述第二输入端至所述第二输出端的方向,若干所述第二传输轴承间隔设置;
所述第三传送件包括若干第三传输轴承,沿所述第一输入端至所述第一输出端的方向,若干所述第三传输轴承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义若干所述第一传输轴承的排布方向为输入方向,所述输入方向朝向下方倾斜设置;
且/或,定义若干所述第二传输轴承的排布方向为输出方向,所述输出方向朝向下方倾斜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四传送件,所述送料架架设于两所述第四传送件之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传送件包括若干第四传输轴承,沿所述第三传输轨道的运动方向,若干所述第四传输轴承间隔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沿所述第三传输轨道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相对设置,所述送料架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
当所述第三传输轨道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送料架与所述第一挡板抵接;当所述第三传输轨道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送料架与所述第二挡板抵接。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轨道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架,每一所述第一限位架设于一所述第一传送件的背离另一所述第一传送件的一侧;
所述第一传输轨道与所述第二传输轨道并排设置,所述第二传输轨道还包括第二限位架,所述第二限位架设于远离所述第一传输轨道的所述第二传送件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限位架相对设置。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抵挡部,所述抵挡部可升降地设于所述机架,且所述抵挡部设于所述第一传输轨道和所述第三传输轨道之间;当所述第三传输轨道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抵挡部下降,以释放所述第一传输轨道上的工件;当所述第三传输轨道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抵挡部上升,以抵挡所述第一传输轨道上的工件。
10.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托盘,所述托盘架设于所述第一传输轨道之上或所述第二传输轨道之上或所述第三传输轨道之上,所述托盘由所述第一输入端引入、经过所述第一输出端、所述送料端以及所述第二输入端,并由所述第二输出端传出,所述托盘用于容置工件。
CN202120205755.0U 2021-01-25 2021-01-25 传送装置 Active CN2145263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05755.0U CN214526376U (zh) 2021-01-25 2021-01-25 传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05755.0U CN214526376U (zh) 2021-01-25 2021-01-25 传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26376U true CN214526376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346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05755.0U Active CN214526376U (zh) 2021-01-25 2021-01-25 传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263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07199U (zh) 一种led固晶流水线
CN208495453U (zh) 法兰自动辊平系统
CN107931632A (zh) 一种十字轴端面全自动研磨机床
CN211768283U (zh) 一种传送装置、传送设备和传送系统
CN211643757U (zh) 一种pcb板翻板模组运输线
CN214526376U (zh) 传送装置
CN107350779A (zh) 一种圆柱体工件的装配方法
CN101434007A (zh) 激光加工设备的渣滓回收装置
CN105438766A (zh) 一种圆筒型工件依次进料设备
CN208066780U (zh) Pcb电路板的翻板送板一体机
CN208716207U (zh) 一种腕臂管体送管装置
CN109290793A (zh) 一种理发器刀头自动化组装设备及载具循环装置
CN212767971U (zh) 一种低落差的皮带机转运结构及皮带机输送线
CN114273271A (zh) 一种运输托盘自动回收装置
CN111268384A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处理系统
CN210635314U (zh) 输送流水线
CN212831067U (zh) 一种运输装置与设备
CN219880619U (zh) 一种分拣小车机构
CN110789934A (zh) 一种轨道式输送装置
CN215827640U (zh) 一种低位凸轮移载输送机
CN211768675U (zh) 一种多方向传送机构
CN209223680U (zh) 相邻加工工位间的零部件传输机构
CN212981371U (zh) 一种地板切割上料装置
CN214298372U (zh) 一种防晃机构
CN212890506U (zh) 自动装车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