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26366U - 一种送餐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送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26366U
CN214526366U CN202120808420.8U CN202120808420U CN214526366U CN 214526366 U CN214526366 U CN 214526366U CN 202120808420 U CN202120808420 U CN 202120808420U CN 214526366 U CN214526366 U CN 214526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ortation
rail
track
meal
f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0842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80842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263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26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263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送餐系统,包括多根运输轨道、多辆运输小车以及多个取餐站点,取餐站点设置于餐桌处,多根运输轨道将所述取餐站点连通,运输小车设置于运输轨道上,并可沿运输轨道运输至取餐站点;取餐站点包括活动轨和固定轨,固定轨沿竖直方向设置于餐桌处,活动轨可运动的设置于相邻两根运输轨道之间,用于将相邻两根运输轨道连通,或将运输轨道与固定轨连通;当活动轨将固定轨和运输轨道连通时,运输小车运行至取餐站点或从取餐站点返回至运输轨道。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餐系统,通过运输小车进行送餐,减少工作人员的数量,有效的节约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送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送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送餐系统。
背景技术
在餐饮行业,最常见也最繁杂的工作莫过于进行点餐、送餐以及收拾餐盘等工作。由于人力成本的提高,餐馆在服务人员的人力成本支出越来越高。在业界中,已有部分餐厅使用机器人代替/部分代替服务员为顾客提供如点菜、送菜等服务,但是现有的机器人送餐存在如下问题:
(1)机器人只能在平整的路面上进行工作,对于多楼层或是存在台阶的餐厅并不能很好的适用;
(2)机器人一次可送的菜品数量有限,工作效率不高;
(3)机器人的购买成本以及维修成本都比较高,通用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餐系统,通过运输小车进行送餐,减少工作人员的数量,有效的节约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送餐系统,包括多根运输轨道、多辆运输小车以及多个取餐站点,所述取餐站点设置于餐桌处,多根所述运输轨道将所述取餐站点连通,所述运输小车设置于所述运输轨道上,并可沿所述运输轨道运输至所述取餐站点;
所述取餐站点包括活动轨和固定轨,所述固定轨沿竖直方向设置于餐桌处,所述活动轨可运动的设置于相邻两根所述运输轨道之间,用于将相邻两根所述运输轨道连通,或将所述运输轨道与所述固定轨连通;当所述活动轨将所述固定轨和所述运输轨道连通时,所述运输小车运行至所述取餐站点或从所述取餐站点返回至所述运输轨道。
优选地,所述活动轨包括驱动装置、上活动轨、连接杆以及下活动轨;所述上活动轨和所述下活动轨均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且所述上活动轨和所述下活动轨的两端面平齐;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连接杆连接;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连接杆向上移动时,所述下活动轨将相邻两根所述运输轨道连通;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连接杆向下移动时,所述上活动轨将所述固定轨和所述运输轨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固定轨为弧形,且所述固定轨的最高点与所述餐桌的高度平齐,所述固定轨的两端面均通过所述下活动轨与所述运输轨道连通,且所述固定轨的两个端面与所述运输轨道连通时,分别用于实现所述运输小车从所述运输轨道切换至所述固定轨,所述运输小车从所述固定轨切换至所述运输轨道。
优选地,所述活动轨包括旋转装置、输出轴以及旋转轨道,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轨道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装置固定连接;当所述旋转装置带动所述输出轴转动时,所述旋转轨道跟随所述输出轴同步转动;
当所述旋转轨道的轴线与所述固定轨的轴线垂直时,所述旋转轨道将相邻两根所述运输轨道连通;当所述活动轨的轴线与所述固定轨的轴线平行时,所述旋转轨道与所述固定轨连通。
优选地,所述活动轨包括驱动装置、滑动轨以及导向轨,所述导向轨设置于相邻两根所述运输轨道之间,所述滑动轨设置于所述导向轨上,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滑动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滑动轨沿所述导向轨上下滑动;
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滑动轨向上运动时,所述滑动轨与所述固定轨连通;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滑动轨向下运动时,所述滑动轨将相邻两根所述运输轨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取餐站点还包括壳体,所述固定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壳体的上方设置有取餐口;当所述活动轨将所述固定轨和所述运输轨道连通时,所述运输小车运行至所述取餐口,或从所述取餐口返回所述运输轨道。
优选地,所述运输小车包括货箱、车架和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车架设置于所述运输轨道上,所述货箱和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均设置于所述车架上,且所述转动驱动机构与所述货箱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货箱于水平方向转动。
优选地,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控制器、水平检测装置、电机和转轴,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水平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货箱内,且所述控制器连接于所述水平检测转置和所述电机,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货箱固定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送餐服务台,当需要所述运输小车送餐时,工作人员于所述送餐服务台将餐盘放置于所述运输小车内。
优选地,还包括收餐服务台、第一重量传感器、第二重量传感器、控制器、第一变轨器、第二变轨器以及收餐轨道;
所述第一变轨器和所述第二变轨器各自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运输轨道之间,均用于将相邻两个所述运输轨道导通或将所述运输轨道和所述收餐轨道导通;
所述收餐轨道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变轨器处和所述第二变轨器处,并通过所述第一变轨器和所述第二变轨器与所述运输轨道连接;
所述第一重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运输轨道且靠近所述第一变轨器处;所述第二重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收餐轨道且靠近所述第二变轨器处;
所述控制器连接于所述第一重量传感器、第二重量传感器、第一变轨器以及第二变轨器;
当所述第一重量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一重量传感器设置位置处的运输轨道上方的重量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变轨器将所述运输轨道和所述收餐轨道导通,所述运输小车运输至所述收餐服务台;当所述第二重量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二重量传感器设置位置处的收餐轨道上方的重量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二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变轨器将所述运输轨道和所述收餐轨道导通,所述运输小车从所述收餐服务台运输至所述运输轨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通过运输小车进行送餐,减少工作人员的数量,有效的节约了人工成本;
2、轨道设置为循环线路,使得运输小车的运输方向一致,避免运输小车因运行方向不一致造成交通拥挤,提升送餐效率;
3、运输小车上设置有转动驱动机构,可以使得运输小车的货箱始终保持水平状态,避免小车转弯时,打翻餐盘;
4、能够根据运输小车的重量选择不同的运输路线,使得收餐和送餐过程更加有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送餐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取餐站点站点门关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取餐站点站点门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取餐站点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取餐站点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取餐站点活动轨变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取餐站点活动轨变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取餐站点活动轨变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取餐站点活动轨变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取餐站点活动轨变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运输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送餐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取餐站点活动轨变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取餐站点活动轨变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运输轨道;2、显示屏;3、取餐站点;4、餐桌;6、固定轨;7、上活动轨;8、连接杆;9、下活动轨;10、旋转装置;11、输出轴;12、旋转轨道;13、壳体;14、取餐口;15、货箱;16、车架;17、电机;18、送餐服务台;19、收餐服务台;20、第一变轨器;21、第二变轨器;22、收餐轨道;23、箱门;24、站点门;25、滑动轨;26、导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送餐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多根运输轨道1、多辆运输小车以及多个取餐站点3,取餐站点3设置于餐桌4处,多根运输轨道1将取餐站点3连通,运输小车设置于运输轨道1上,并可沿运输轨道1运输至取餐站点3,从而实现送餐;
取餐站点3包括活动轨和固定轨6,固定轨6沿竖直方向设置于餐桌4处,活动轨可运动的设置于相邻两根运输轨道1之间,用于将相邻两根运输轨道1连通,或将运输轨道1与固定轨6连通,如图2-图10所示,当活动轨将固定轨6和运输轨道1连通时,运输小车运行至取餐站点3或从取餐站点3返回至运输轨道1。
具体实施时,为了避免运输轨道1和运输小车影响行人通行,运输轨道1预先铺设于地面下方,且运输轨道1与地面存在一定距离,以便运输小车可于运输轨道1上顺利通行(对于已经装修好的餐厅,也可以将轨道铺设于餐厅的墙壁或天花板上);取餐站点3设置于餐桌4旁,为了方便客人取放餐盘,取餐站点3的高度与餐桌4的高度平齐为宜,即,固定轨6的上端与餐桌4的桌面在同一水平高度。
其中,运输轨道1的铺设方式可以为单线铺设方式也可以是循环线路铺设方式。
单线铺设方式即:运输小车在该运输轨道1上存在不同的运行方向,由于采用单线铺设方式,运输小车的运行方向不一致,容易导致运输小车拥堵,影响送餐效率,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循环线路的方式对运输轨道1进行铺设,。所谓循环线路铺设方式即:当所有的运输轨道1均通过活动轨连通时,整个运输轨道1形成一个闭环的回路,运输小车在该闭环回路上的运行方向一致;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餐厅的整体空间看起来更加宽阔,取餐站点3均设置于餐桌4的同一侧,如图1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运输小车的单方向运行,取餐站点3处的固定轨6设置为弧形,如图2和图3所示,且固定轨6的最高点与餐桌4的桌面高度平齐,固定轨6的两端面均通过上活动轨7与运输轨道1连通,且固定轨6的两个端面与运输轨道1连通时,分别用于实现运输小车从运输轨道1切换至固定轨6,运输小车从固定轨6切换至运输轨道1;本实施例取餐站点3处的活动轨包括驱动装置、上活动轨7、连接杆8以及下活动轨9;上活动轨7和下活动轨9均固定设置在连接杆8上,且上活动轨7和下活动轨9的两端面平齐;驱动装置与连接杆8连接;当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杆8向上移动时,下活动轨9将相邻两根运输轨道1连通,实现运输小车的直线运行;当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杆8向下移动时,上活动轨7将固定轨6和运输轨道1连通,实现运输小车将餐盘送至指定的取餐站点3。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取餐站点3更加美观,本实施例的取餐站点3还设置有壳体13,如图4所示,且壳体13上方设置有取餐口14,固定轨6设置于壳体13内,且固定轨6的顶端位于取餐口14处;当活动轨将固定轨6和运输轨道1连通时,运输小车运行至取餐口14,或从取餐口14返回运输轨道1。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运输小车包括货箱15、车架16以及转动驱动机构,如图11所示,其中,车架16设置于送货轨道上,货箱15和转动驱动机构均设置于车架16上,且转动驱动机构与货箱15连接,用于驱动货箱15于水平方向转动。具体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控制器、水平检测装置、电机17和转轴,控制器和电机17固定设置在车架16上,水平检测装置设置于货箱15内,且控制器连接于水平检测转置和电机17,转轴的一端与电机17连接,转轴的另一端与货箱15固定连接。当水平检测装置检测到货箱15出现倾斜时,控制器控制电机17转动,以使得货箱15保持水平状态。通过设置转动驱动机构,使得货箱15可于水平方向转动,从而保证货箱15的底部可以一直保持水平,避免小车转弯时货箱15倾斜,造成货箱15内的餐盘翻倒,造成餐盘内的食物洒出。
作为优选地,为了避免餐盘从运输小车中掉落,也为了避免对菜品造成污染,运输小车上还可以设置箱门23,同时,为了避免箱门23在打开过程中打翻桌面的餐盘,箱门23的打开方式可以为滑动式,即通过上下滑动打开或关闭箱门23,箱门23的打开的方式可以为手动式也可以为自动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选择。此外,为了便于提醒顾客有运输小车到来,同时也为了防止顾客将手伸入取餐口14而被运输小车卡在取餐口14造成伤害,在取餐口14也设置有站点门24,同样,为了避免站点门24在打开过程中打翻桌面的餐盘,该站点门24也设置为滑动式,即通过上下滑动打开或关闭箱门23(也可以设置为通过左右滑动打开箱门23,但为了节省取餐站点3的空间,本实施例中设置为上下滑动式),当运输小车到达取餐口14时,箱门23和站点门24自动打开。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箱门23和站点门24的控制方式为现有技术,其原理与电梯的控制方式相同,并不涉及到对程序的改进,本申请中,只是将这种控制方式运用到本方案中。
进一步地,为了快速送餐,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送餐服务台18,送餐服务台18设置在后厨,当厨师准备好食物,直接在送餐服务台18处将食物放置于运输小车内即可。
具体的,送餐服务台18包括送餐轨道和外壳体13,为了提升送餐效率,本实施例中的送餐轨道设置为倒U形,且送餐轨道竖直设置于与外壳体13的内部,送餐轨道两端分别与运输轨道1连通,送餐轨道的底部平行于水平面;外壳体13上设置有多个送餐口和多个显示屏2,且送餐口的高度与送餐轨道的底部平齐,当运输小车运行至送餐口,服务员将餐盘放置于运输小车,并于显示屏2上输入对应的餐桌4号即可。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当工作人员将餐盘放置于运输小车内并设置好相应的餐桌4号时,运输小车沿运输轨道1运行,当运输小车接近或到达指定取餐站点3时,相应的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杆8下移,以使得运输轨道1和指定取餐站点3的固定轨6连通,运输小车运行到相应的固定轨6;同时,检测到运输小车运行到相应的固定轨6后,该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杆8上移,以使得相邻两个运输轨道1连通,便于其余运输小车通行;当顾客从运输小车中取出餐盘,运输小车沿固定轨6继续运行,并通过相应的活动轨返回至运输轨道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考虑到咖啡店、奶茶店或者快餐店的点餐数量较少,即一张餐桌4的点餐量并不会太大,采用实施例1那种取餐站点3会增加成本,基于此,本实施例的固定轨6设置为直线形,如图5-图10所示,固定轨6沿竖直方向设置,为便于顾客取餐,固定轨6的高度依旧设置为与餐桌4的高度平齐;活动轨包括旋转装置10、输出轴11以及旋转轨道12,输出轴11的一端与旋转轨道12固定连接,输出轴11的另一端与旋转装置10固定连接;当旋转装置10带动输出轴11转动时,旋转轨道12跟随输出轴11同步转动,从而实现运输小车的送餐,具体地,当旋转轨道12的轴线与固定轨6的轴线垂直时,轨道将相邻两根运输轨道1连通,实现运输小车将餐盘送往不同的取餐站点3;当活动轨的轴线与固定轨6的轴线平行时,旋转轨道12与固定轨6连通,实现运输小车将餐盘送往指定的取餐站点3。进一步地,考虑到本实施例的运输小车沿同一个方向运行,当需要轨道与固定轨6连通时,旋转装置10带动轨道顺时针旋转90°+360*N,N为正整数,当需要相邻运输轨道1连通时,旋转装置10带动轨道逆时针旋转90°+360*N,N为正整数。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工作人员将餐盘放置于运输小车内并设置好相应的餐桌4号时,运输小车沿运输轨道1运行,当运输小车运行到指定取餐站点3的活动轨上时,旋转装置10顺时针旋转运输小车所在的轨道,使该轨道可以与指定取餐站点3相对应的固定轨6连通,从而使得运输小车可以运行到相应的取餐口14处;当检测到运输小车运行至固定轨6时,旋转装置10反方向旋转该轨道,以使得相邻的两个运输轨道1连通,便于其余运输小车通行;当顾客从运输小车中取出餐盘,运输小车沿固定轨6向下运行,并通过相应的活动轨返回至运输轨道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活动轨包括驱动装置、滑动轨25以及导向轨26,导向轨26设置于相邻两根运输轨道1之间,且为了节约占地空间,在具体实施时,导向轨26的轴线与水面地面垂直;滑动轨25卡接于导向轨26上,驱动装置与滑动轨25连接,用于驱动滑动轨25沿导向轨26上下滑动;当驱动装置驱动滑动轨25向上运动时,滑动轨25与固定轨6连通;当驱动装置驱动滑动轨25向下运动时,滑动轨25将相邻两根运输轨道1连通,参见图13和图14所示。其中,作为优选地,为了明确滑动轨25的上下滑动位置,可以在导向轨26的顶部和底部设置定位件,当滑动轨25滑动到定位件时,停止滑动。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工作人员将餐盘放置于运输小车内并设置好相应的餐桌4号时,运输小车沿运输轨道1运行,当运输小车运行到指定取餐站点3的滑动轨25上时,驱动装置驱动滑动轨25向上运动,直至滑动轨25与固定轨6连通,从而使得运输小车可以运行到相应的取餐口14处;当检测到运输小车运行至固定轨6上时,驱动装置驱动滑动轨25向下运动,以使得相邻的两个运输轨道1连通,便于其余运输小车通行;当顾客从运输小车中取出餐盘,运输小车沿固定轨6向下运行,并通过相应的滑动轨25返回至运输轨道1。
值得说明的是,实施例1、实施例2以及实施例3中控制运输小车运送至指定的取餐窗口、控制相应的活动轨实现变轨均为现有技术,可通过在取餐站点3设置餐桌4号,运输小车在运输过程中识别餐桌4号并与工作人员事先设置的餐桌4号对比,从而通过控制器控制活动轨进行相应的变轨以实现运输小车的送餐。本申请并不涉及到对程序的改进,只是将其运用到本申请中。
实施例4
考虑到餐桌4的面积有限,餐桌4上能放置餐盘的数量有限,而餐厅的服务员有限,并不能及时撤离餐桌4上的餐盘;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实施例2或实施例3的基础上还设置有呼叫键,当顾客使用该呼叫键时,系统可以控制运输小车运动至该取餐口14或呼叫服务员至该取餐窗口。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取餐站点3的壳体13上设置有触摸显示屏2,触摸显示屏2有第一呼叫键和第二呼叫键,当客户桌上的餐盘堆积过多或者有餐盘已经不需要了,客户点击第一呼叫键,系统可调配空闲的运输小车至相应的取餐站点3,顾客将多余的餐盘通过运输小车撤离桌面;同时考虑到系统长期运行,可能存在故障,当运输小车长时间未到达该取餐站点3,或运输小车于取餐口14故障,顾客可点击第二呼叫键,呼叫服务员进行处理。
实施例5
为了避免人工在将餐盘从送餐服务台18搬运到后厨的厨具清洗部,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设置有收餐系统,收餐系统设置于运输轨道1的返回侧,即没有设置取餐站点3的一侧,当运输小车运载有餐盘时,运输小车不再返回至送餐服务台18,而是将餐盘运输至后厨的厨具清洗部,如图12所示。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收餐系统包括收餐服务台19、第一重量传感器、第二重量传感器、控制器、第一变轨器20、第二变轨器21以及收餐轨道22;收餐服务台19设置于后厨的厨具清洗部,第一变轨器20和第二变轨器21设置于运输轨道1的返回侧,且各自位于相邻两个运输轨道1之间,用于将相邻两个运输轨道1导通或将运输轨道1和收餐轨道22导通;收餐轨道22与送餐轨道的结构相同,也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收餐服务台19的壳体13内,且收餐轨道22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变轨器20处和第二变轨器21处,并通过第一变轨器20和第二变轨器21与运输轨道1连接;第一重量传感器设置于运输轨道1且靠近第一变轨器20处;第二重量传感器设置于收餐轨道22且靠近第二变轨器21处;控制器连接于第一重量传感器、第二重量传感器、第一变轨器20以及第二变轨器21;当第一重量传感器检测到该位置运输轨道1上方的重量大于第一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变轨器20将运输轨道1和收餐轨道22导通,运输小车运输至收餐服务台19;当第二重量传感器检测到该收餐轨道22上方的重量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二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二变轨器21将运输轨道1和收餐轨道22导通,运输小车从收餐服务台19运输至送餐服务台18。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运输轨道1为循环线路,且收餐站点和收餐服务台19位于不同侧,因此当运输小车送完餐沿运输轨道1从收餐站点侧运输到另一侧时,通过设置在运输轨道1上的第一重量传感器检测该位置运输轨道1上方的重量,若第一重量传感器检测到该位置运输轨道1上方的重量大于第一阈值时,说明通过该位置的运输小车内存在多余的餐盘,需要控制运输小车运行至收餐服务台19,因此,控制器控制第一变轨器20进行变轨,使得第一变轨器20将运输轨道1和送餐轨道连通,运输小车运行至收餐服务台19,同时为了便于后面的运输小车通行,当检测到运输小车运行至送餐轨道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变轨器20将相邻两个运输轨道1连通;
当运输小车从收餐服务台19运行至收餐服务台19时,通过设置在收餐轨道22上的第二传感器检测该位置收餐轨道22上方的重量,当第二重量传感器检测到该收餐轨道22上方的重量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二阈值时,说明该位置的收餐轨道22上有运输小车通过,且运输小车的状态正常(运输小车内无餐具),控制器控制第二变轨器21将运输轨道1和收餐轨道22导通,使得运输小车从收餐服务台19运输至送餐服务台18;同时,为了便于后面的运输小车通行,当检测到运输小车运行至运输轨道1时,控制器控制第二变轨器21将相邻两个运输轨道1连通。
值得说明的是,控制器根据重量的不同输出不同的动作为现有技术,本申请并不涉及对其的改进,只是将其运用在本方案中。同时,运输小车运行至相应的位置(收餐服务台19、送餐服务台18、取餐站点3)并自动停下的实现方式可以有很多,例如,通过识别相应的标识与事先设置的标识进行对比进行运行或停下,例如:在取餐站点3处设置、“送餐服务台”键,当运输小车运行至取餐站点3,顾客点击“收餐服务台”键,运输小车在运输过程中实时识别“送餐服务台”标识,当识别到“送餐服务台”标识时,停止运行,或者在相应的位置设置阻挡件以迫使其继续运行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送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运输轨道(1)、多辆运输小车以及多个取餐站点(3),所述取餐站点(3)设置于餐桌(4)处,多根所述运输轨道(1)将所述取餐站点(3)连通,所述运输小车设置于所述运输轨道(1)上,并可沿所述运输轨道(1)运输至所述取餐站点(3);
所述取餐站点(3)包括活动轨和固定轨(6),所述固定轨(6)沿竖直方向设置于餐桌(4)处,所述活动轨可运动的设置于相邻两根所述运输轨道(1)之间,用于将相邻两根所述运输轨道(1)连通或/和将所述运输轨道(1)与所述固定轨(6)连通;当所述活动轨将所述固定轨(6)和所述运输轨道(1)连通时,所述运输小车运行至所述取餐站点(3)或从所述取餐站点(3)返回至所述运输轨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轨包括驱动装置、上活动轨(7)、连接杆(8)以及下活动轨(9);所述上活动轨(7)和所述下活动轨(9)均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杆(8)上,且所述上活动轨(7)和所述下活动轨(9)的两端面平齐;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连接杆(8)连接;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连接杆(8)向上移动时,所述下活动轨(9)将相邻两根所述运输轨道(1)连通;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连接杆(8)向下移动时,所述上活动轨(7)将所述固定轨(6)和所述运输轨道(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送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轨(6)为弧形,且所述固定轨(6)的最高点与所述餐桌(4)的高度平齐,所述固定轨(6)的两端面均通过所述上活动轨(7)与所述运输轨道(1)连通,且所述固定轨(6)的两个端面与所述运输轨道(1)连通时,分别用于实现所述运输小车从所述运输轨道(1)切换至所述固定轨(6),所述运输小车从所述固定轨(6)切换至所述运输轨道(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轨包括旋转装置(10)、输出轴(11)以及旋转轨道(12),所述旋转装置(10)设置于相邻两根所述运输轨道(1)之间,所述输出轴(11)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轨道(12)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11)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装置(10)固定连接;当所述旋转装置(10)带动所述输出轴(11)转动时,所述旋转轨道(12)跟随所述输出轴(11)同步转动;
当所述旋转轨道(12)的轴线与所述固定轨(6)的轴线垂直时,所述旋转轨道(12)将相邻两根所述运输轨道(1)连通;当所述活动轨的轴线与所述固定轨(6)的轴线平行时,所述旋转轨道(12)与所述固定轨(6)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轨包括驱动装置、滑动轨(25)以及导向轨(26),所述导向轨(26)设置于相邻两根所述运输轨道(1)之间,所述滑动轨(25)设置于所述导向轨(26)上,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滑动轨(25)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滑动轨(25)沿所述导向轨(26)上下滑动;
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滑动轨(25)向上运动时,所述滑动轨(25)与所述固定轨(6)连通;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滑动轨(25)向下运动时,所述滑动轨(25)将相邻两根所述运输轨道(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送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餐站点(3)还包括壳体(13),所述固定轨(6)设置于所述壳体(13)内,且所述壳体(13)的上方设置有取餐口(14);当所述活动轨将所述固定轨(6)和所述运输轨道(1)连通时,所述运输小车运行至所述取餐口(14),或从所述取餐口(14)返回所述运输轨道(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小车包括货箱(15)、车架(16)和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车架(16)设置于所述运输轨道(1)上,所述货箱(15)和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均设置于所述车架(16)上,且所述转动驱动机构与所述货箱(15)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货箱(15)于水平方向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送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控制器、水平检测装置、电机(17)和转轴,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电机(17)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架(16)上,所述水平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货箱(15)内,且所述控制器连接于所述水平检测装置和所述电机(17),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17)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货箱(15)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餐服务台(18),当需要所述运输小车送餐时,工作人员于所述送餐服务台(18)将餐盘放置于所述运输小车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一种送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餐服务台(19)、第一重量传感器、第二重量传感器、控制器、第一变轨器(20)、第二变轨器(21)以及收餐轨道(22);
所述第一变轨器(20)和所述第二变轨器(21)各自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运输轨道(1)之间,均用于将相邻两个所述运输轨道(1)导通或将所述运输轨道(1)和所述收餐轨道(22)导通;
所述收餐轨道(22)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变轨器(20)处和所述第二变轨器(21)处,并通过所述第一变轨器(20)和所述第二变轨器(21)与所述运输轨道(1)连接;
所述第一重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运输轨道(1)且靠近所述第一变轨器(20)处;所述第二重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收餐轨道(22)且靠近所述第二变轨器(21)处;
所述控制器连接于所述第一重量传感器、第二重量传感器、第一变轨器(20)以及第二变轨器(21);
当所述第一重量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一重量传感器设置位置处的运输轨道(1)上方的重量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变轨器(20)将所述运输轨道(1)和所述收餐轨道(22)导通,所述运输小车运输至所述收餐服务台(19);当所述第二重量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二重量传感器设置位置处的收餐轨道(22)上方的重量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二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变轨器(21)将所述运输轨道(1)和所述收餐轨道(22)导通,所述运输小车从所述收餐服务台(19)运输至所述运输轨道(1)。
CN202120808420.8U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送餐系统 Active CN2145263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08420.8U CN214526366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送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08420.8U CN214526366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送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26366U true CN214526366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75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08420.8U Active CN214526366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送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2636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177233A1 (en) * 2020-12-04 2022-06-09 Lab2Fab Llc Automated food delivery
CN116674949A (zh) * 2023-06-15 2023-09-0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新型变轨真空恒温轨道运输装置及实施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177233A1 (en) * 2020-12-04 2022-06-09 Lab2Fab Llc Automated food delivery
US11858748B2 (en) * 2020-12-04 2024-01-02 Lab2Fab, Llc Automated food delivery
CN116674949A (zh) * 2023-06-15 2023-09-0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新型变轨真空恒温轨道运输装置及实施方法
CN116674949B (zh) * 2023-06-15 2024-04-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变轨真空恒温轨道运输装置及实施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526366U (zh) 一种送餐系统
US3743116A (en) Central conveying system
CN106429272A (zh) 智能传菜装置、方法和回传空碟的方法
CN104925483A (zh) 一种全自动立体输送机
CN105501873A (zh) 一种智能餐饮系统
CN110675285A (zh) 一种无人化餐饮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1824654A (zh) 配送终端和货箱
CN108455199B (zh) 一种基于无线射频的餐厅上餐自动化输送系统
CN204643040U (zh) 一种全自动立体输送机
CN206437533U (zh) 一种智能传菜装置
CN113401574A (zh) 一种传菜撤菜一体系统
CN114393606B (zh) 实现暂存中转的机器人餐食配送系统和方法
CN105314326A (zh) 一种全自动立体输送装置
CN212654926U (zh) 配送柜
US20220177233A1 (en) Automated food delivery
CN210685508U (zh) 一种具有地下送餐通道的餐厅
CN214358533U (zh) 楼宇配送系统
CN114408546A (zh) 基于物联网的快递智能配送系统
CN213622157U (zh) 一种智能餐具输出柜
US3263776A (en) Food service system
CN210804516U (zh) 一种无人化餐饮系统
US2674203A (en) Drive mechanism for transportation systems
CN112549050A (zh) 半无人式餐厅的一体化服务机器人
CN111056304A (zh) 一种自动分拣传送及存储系统
US2674346A (en) Transport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