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17167U - 一种金属工件高效降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工件高效降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17167U
CN214517167U CN202021801594.3U CN202021801594U CN214517167U CN 214517167 U CN214517167 U CN 214517167U CN 202021801594 U CN202021801594 U CN 202021801594U CN 214517167 U CN214517167 U CN 2145171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sleeve
rod
water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0159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戚荣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Jieche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Jieche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Jieche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Jieche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0159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171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171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171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工件高效降温装置,包括底座、支杆、冷却台、驱动机构、风冷机构和水冷机构,所述支杆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冷却台设置在底座上方,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底座上,所述风冷机构设置在冷却台下方,所述水冷机构设置在支杆上,该金属工件高效降温装置,通过驱动机构驱动风冷机构和水冷机构的运行,实现工件的高效降温,与现有的降温装置相比,该装置通过一个输出端实现风冷机构和水冷机构的同时运行,节省了能源,同时通过水冷机构和风冷机构的联动,实现了双重降温,提高了降温效率,且该联动采用纯机械结构,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工件高效降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工件高效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工件是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金属工件在生产时,一般通过冲压或者铸造成型,在此操作过程中,特别是铸造成型的工件,工件上会存在大量的热量,当需要对成型的工件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时,需要对其进行降温处理。
而现有的降温方式一般都是将工件放置在空气中,让其自然冷却降温,该种方式降温周期长,浪费较多的时间,且对工件内部降温不够充分,降温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金属工件高效降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工件高效降温装置,包括底座、支杆、冷却台、驱动机构、风冷机构和水冷机构,所述支杆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冷却台设置在底座上方,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底座上,所述风冷机构设置在冷却台下方,所述水冷机构设置在支杆上;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驱动轴,所述电机竖向设置在底座上,所述驱动轴安装在电机上;
所述风冷机构包括驱动轮、从动轮、皮带、转轴和风扇,所述驱动轮套设在驱动轴上,所述驱动轮与驱动轴键连接,所述转轴设置在底座上,所述转轴位于冷却台的正下方,所述从动轮套设在转轴上,所述从动轮与转轴键连接,所述从动轮通过皮带与驱动轮传动连接,所述风扇套设在转轴上,所述冷却台上设有若干穿孔;
所述水冷机构包括喷水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半齿轮、齿条和移动杆,所述半齿轮套设在驱动轴上,所述半齿轮与驱动轴键连接,所述移动杆设置在半齿轮的一侧,所述齿条设置在移动杆上,所述齿条与半齿轮啮合,所述喷水组件包括水箱、套管、活塞杆、弹簧、入水管、出水管、固定板和喷头,所述套管设置在支杆上,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位于套管内,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伸出套管外,所述活塞杆位于套管内的一端与套管密封连接,所述活塞杆伸出套管外的一端与移动杆连接,所述弹簧位于套管内,所述弹簧套设在活塞杆上,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活塞杆的活塞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套管连接,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水箱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入水管和出水管均设置在套管顶部,所述水箱通过入水管与套管内部连通,所述固定板设置在冷却台的正上方,所述固定板中空设置,所述固定板通过出水管与套管内部连通,所述喷头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喷头与固定板内部连通,所述喷头与冷却台正对设置。
为了对移动杆的移动进行更好的限位,所述支杆上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穿过移动杆,所述定位杆与移动杆滑动连接。
为了对移动杆的移动进行更好的限位,所述移动杆内设有滑块,所述定位杆上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位于滑槽内,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为了对移动杆的移动进行更好的限位,所述滑块有两个,两个滑块分别设置在移动杆内部的两侧,所述滑槽有两个,两个滑块分别位于两个滑槽内。
为了使得水只能由入水管进入,出水管排出,所述入水管与套管的连接处设有单向阀,所述出水管与套管的连接处设有单向阀。
为了对转轴进行支撑,所述底座上设有轴承座,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轴承座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金属工件高效降温装置,通过驱动机构驱动风冷机构和水冷机构的运行,实现工件的高效降温,与现有的降温装置相比,该装置通过一个输出端实现风冷机构和水冷机构的同时运行,节省了能源,同时通过水冷机构和风冷机构的联动,实现了双重降温,提高了降温效率,且该联动采用纯机械结构,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工件高效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工件高效降温装置的驱动机构与水冷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杆,3.冷却台,4.电机,5.驱动轴,6.驱动轮,7.从动轮,8.皮带,9.转轴,10.风扇,11.半齿轮,12.齿条,13.移动杆,14.水箱, 15.套管,16.活塞杆,17.弹簧,18.入水管,19.出水管,20.固定板,21.喷头, 22.定位杆,23.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金属工件高效降温装置,包括底座1、支杆2、冷却台3、驱动机构、风冷机构和水冷机构,所述支杆2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冷却台3 设置在底座1上方,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风冷机构设置在冷却台3下方,所述水冷机构设置在支杆2上;
将工件放置在冷却台3上,运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风冷机构运行,实现对工件的风冷降温,同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水冷机构运行,实现对工件的水冷降温。
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4和驱动轴5,所述电机4竖向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驱动轴5安装在电机4上;
运行电机4,电机4驱动驱动轴5旋转。
如图1所示,所述风冷机构包括驱动轮6、从动轮7、皮带8、转轴9和风扇10,所述驱动轮6套设在驱动轴5上,所述驱动轮6与驱动轴5键连接,所述转轴9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转轴9位于冷却台3的正下方,所述从动轮7 套设在转轴9上,所述从动轮7与转轴9键连接,所述从动轮7通过皮带8与驱动轮6传动连接,所述风扇10套设在转轴9上,所述冷却台3上设有若干穿孔;
驱动轴5驱动驱动轮6旋转,驱动轮6通过皮带8驱动从动轮7旋转,从动轮7驱动转轴9旋转,转轴9驱动风扇10旋转,风扇10加速了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了工件与空气的热交换速度,从而加快的散热效率,提高了降温速度。
为了对转轴9进行支撑,所述底座1上设有轴承座,所述转轴9的一端位于轴承座内。
如图2所示,所述水冷机构包括喷水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半齿轮11、齿条12和移动杆13,所述半齿轮11套设在驱动轴5上,所述半齿轮11与驱动轴5键连接,所述移动杆13设置在半齿轮11的一侧,所述齿条12 设置在移动杆13上,所述齿条12与半齿轮11啮合,所述喷水组件包括水箱14、套管15、活塞杆16、弹簧17、入水管18、出水管19、固定板20和喷头21,所述套管15设置在支杆2上,所述活塞杆16的一端位于套管15内,所述活塞杆16的另一端伸出套管15外,所述活塞杆16位于套管15内的一端与套管15 密封连接,所述活塞杆16伸出套管15外的一端与移动杆13连接,所述弹簧17 位于套管15内,所述弹簧17套设在活塞杆16上,所述弹簧17的一端与活塞杆16的活塞连接,所述弹簧17的另一端与套管15连接,所述弹簧17处于压缩状态,所述水箱14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入水管18和出水管19均设置在套管15顶部,所述水箱14通过入水管18与套管15内部连通,所述固定板20设置在冷却台3的正上方,所述固定板20中空设置,所述固定板20通过出水管 19与套管15内部连通,所述喷头21设置在固定板20上,所述喷头21与固定板20内部连通,所述喷头21与冷却台3正对设置。
驱动轴5驱动半齿轮11旋转,当半齿轮11与齿条12啮合时,半齿轮11 驱动齿条12移动,齿条12驱动移动杆13移动,移动杆13驱动活塞杆16移动,使得活塞杆16与套管15形成的密封腔空间减小,从而使得套管15内的水挤入出水管19内,然后流入固定板20内,最后由喷头21喷向工件,水吸收了工件上的热量,然后由冷却台3上的穿孔流出,从而实现了水冷散热,提高了工件的降温效率,此时弹簧17处于压缩状态,弹簧17的回复力对活塞杆16产生向外的推力,当半齿轮11不与齿条12啮合时,活塞杆16受不到阻挡,在弹簧17 的回复力作用下,就会驱动活塞杆16向外移动,使得活塞杆16回复到初始位置,从而使得密封腔空间增大,密封腔内的空气压强减小,从而使得水箱14外的空气将水箱14内的水通过入水管18压入套管15内,从而补充水,为下一次对工件降温做准备。
这里的移动杆13套设在定位杆22上,从而使得移动杆13只能沿着定位杆22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对移动杆13的移动进行限位,移动杆13驱动滑块23 移动,滑块23位于滑槽内,从而使得滑块23只能沿着滑槽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对滑块23的移动进行限位,从而对移动杆13的移动进行更好的限位。
这里入水管18内的单向阀只能进水不能出水,出水管19内的单向阀只能出水不能进水,从而使得水箱14内的水只能由入水管18进入套管15内,然后由出水管19排出。
为了对移动杆13的移动进行更好的限位,所述支杆2上设有定位杆22,所述定位杆22穿过移动杆13,所述定位杆22与移动杆13滑动连接。
为了对移动杆13的移动进行更好的限位,所述移动杆13内设有滑块23,所述定位杆22上设有滑槽,所述滑块23位于滑槽内,所述滑块23与滑槽滑动连接。
为了对移动杆13的移动进行更好的限位,所述滑块23有两个,两个滑块 23分别设置在移动杆13内部的两侧,所述滑槽有两个,两个滑块23分别位于两个滑槽内。
为了使得水只能由入水管18进入,出水管19排出,所述入水管18与套管 15的连接处设有单向阀,所述出水管19与套管15的连接处设有单向阀。
该装置使用时,将工件放置在冷却台3上,通过驱动机构驱动风冷机构运行,实现风扇10的旋转,从而对工件实现风冷降温,同时驱动机构驱动移动组件间歇移动,移动组件驱动喷水组件运行,从而向工件喷出水,水带着工件上的热量,实现水冷降温,从而实现工件的高效降温。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金属工件高效降温装置,通过驱动机构驱动风冷机构和水冷机构的运行,实现工件的高效降温,与现有的降温装置相比,该装置通过一个输出端实现风冷机构和水冷机构的同时运行,节省了能源,同时通过水冷机构和风冷机构的联动,实现了双重降温,提高了降温效率,且该联动采用纯机械结构,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6)

1.一种金属工件高效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杆(2)、冷却台(3)、驱动机构、风冷机构和水冷机构,所述支杆(2)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冷却台(3)设置在底座(1)上方,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风冷机构设置在冷却台(3)下方,所述水冷机构设置在支杆(2)上;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4)和驱动轴(5),所述电机(4)竖向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驱动轴(5)安装在电机(4)上;
所述风冷机构包括驱动轮(6)、从动轮(7)、皮带(8)、转轴(9)和风扇(10),所述驱动轮(6)套设在驱动轴(5)上,所述驱动轮(6)与驱动轴(5)键连接,所述转轴(9)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转轴(9)位于冷却台(3)的正下方,所述从动轮(7)套设在转轴(9)上,所述从动轮(7)与转轴(9)键连接,所述从动轮(7)通过皮带(8)与驱动轮(6)传动连接,所述风扇(10)套设在转轴(9)上,所述冷却台(3)上设有若干穿孔;
所述水冷机构包括喷水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半齿轮(11)、齿条(12)和移动杆(13),所述半齿轮(11)套设在驱动轴(5)上,所述半齿轮(11)与驱动轴(5)键连接,所述移动杆(13)设置在半齿轮(11)的一侧,所述齿条(12)设置在移动杆(13)上,所述齿条(12)与半齿轮(11)啮合,所述喷水组件包括水箱(14)、套管(15)、活塞杆(16)、弹簧(17)、入水管(18)、出水管(19)、固定板(20)和喷头(21),所述套管(15)设置在支杆(2)上,所述活塞杆(16)的一端位于套管(15)内,所述活塞杆(16)的另一端伸出套管(15)外,所述活塞杆(16)位于套管(15)内的一端与套管(15)密封连接,所述活塞杆(16)伸出套管(15)外的一端与移动杆(13)连接,所述弹簧(17)位于套管(15)内,所述弹簧(17)套设在活塞杆(16)上,所述弹簧(17)的一端与活塞杆(16)的活塞连接,所述弹簧(17)的另一端与套管(15)连接,所述弹簧(17)处于压缩状态,所述水箱(14)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入水管(18)和出水管(19)均设置在套管(15)顶部,所述水箱(14)通过入水管(18)与套管(15)内部连通,所述固定板(20)设置在冷却台(3)的正上方,所述固定板(20)中空设置,所述固定板(20)通过出水管(19)与套管(15)内部连通,所述喷头(21)设置在固定板(20)上,所述喷头(21)与固定板(20)内部连通,所述喷头(21)与冷却台(3)正对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工件高效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2)上设有定位杆(22),所述定位杆(22)穿过移动杆(13),所述定位杆(22)与移动杆(13)滑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工件高效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13)内设有滑块(23),所述定位杆(22)上设有滑槽,所述滑块(23)位于滑槽内,所述滑块(23)与滑槽滑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工件高效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3)有两个,两个滑块(23)分别设置在移动杆(13)内部的两侧,所述滑槽有两个,两个滑块(23)分别位于两个滑槽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工件高效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管(18)与套管(15)的连接处设有单向阀,所述出水管(19)与套管(15)的连接处设有单向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工件高效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轴承座,所述转轴(9)的一端位于轴承座内。
CN202021801594.3U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金属工件高效降温装置 Active CN2145171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01594.3U CN214517167U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金属工件高效降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01594.3U CN214517167U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金属工件高效降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17167U true CN214517167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29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01594.3U Active CN214517167U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金属工件高效降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171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7369A (zh) * 2021-12-30 2022-03-25 江苏南高智能装备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能实现远程智能控温的数控机床
CN116765359A (zh) * 2023-08-11 2023-09-19 蓬莱金创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阀门铸造生产用冷却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7369A (zh) * 2021-12-30 2022-03-25 江苏南高智能装备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能实现远程智能控温的数控机床
CN116765359A (zh) * 2023-08-11 2023-09-19 蓬莱金创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阀门铸造生产用冷却设备
CN116765359B (zh) * 2023-08-11 2023-10-20 蓬莱金创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阀门铸造生产用冷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517167U (zh) 一种金属工件高效降温装置
CN111906348A (zh) 一种数控机床主轴箱的钻孔系统及其散热方法
CN112311143A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水利发电装置
CN116404810B (zh) 一种基于水泵的永磁无刷电机结构及方法
CN217512695U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铝型材生产用冲压模具
CN112928669B (zh) 一种装配于季风气候区的户外型变电箱
CN210770555U (zh) 电磁阀控制器
CN220726565U (zh) 一种水冷散热的洗车机
CN110678049B (zh) 一种电气设备散热装置
CN220118439U (zh) 一种高效降温散热的液压泵站
CN114603790A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注塑模具
CN112389004A (zh) 一种热压成型机构及钛合金复合材料加工模具
CN112271861A (zh) 一种具有减震散热功能的电机设备
CN112122673A (zh) 一种能自动控制水量及具有高温保护功能的冷却装置
CN219413429U (zh) 带有冷却结构的丝杠螺母装置
CN219455340U (zh) 一种机器人cnc上下料设备的风冷测温机构
CN219930163U (zh) 一种耐氧化模具钢生产用冷却装置
CN219368449U (zh) 一种节能喷雾冷却塔
CN217665701U (zh) 一种软铜巴加工用冲剪机
CN112923639B (zh) 一种切粒机冷却水循环利用装置
CN219665058U (zh) 一种风机外壳铸造模具
CN213006406U (zh) 一种塑胶制品的快速注塑模具
CN213081720U (zh) 一种木质模具打孔装置
CN116387689B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组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
CN219457606U (zh) 一种igbt模块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