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07723U - 均温板的散热器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均温板的散热器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07723U
CN214507723U CN202120524757.6U CN202120524757U CN214507723U CN 214507723 U CN214507723 U CN 214507723U CN 202120524757 U CN202120524757 U CN 202120524757U CN 214507723 U CN214507723 U CN 2145077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hamber
heat dissipation
fin group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2475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永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a Chern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a Chern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a Chern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a Chern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2475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077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077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077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均温板的散热器散热结构,包含一腔体、一散热构造与一均温板,其中该腔体具有一腔室、一入口管与一出口管,该均温板固定于该腔体上,而该散热构造设置于该均温板上并伸入该腔室且位于该入口管与该出口管之间的一水流通道上,又该散热构造具有相邻的一第一散热鳍片组与一第二散热鳍片组,该第一散热鳍片组与该第二散热鳍片组具有不同的形状,据此一冷却流体由该入口管进入该水流通道时,会先后经过该第一散热鳍片组与该第二散热鳍片组,因此该冷却流体会被该第一散热鳍片组与该第二散热鳍片组导流而具有不同的流向与流速,可以充分利用该冷却流体藉以增加热交换效率而提升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均温板的散热器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关散热器,尤其涉及一种水冷散热器的结构。
背景技术
如中国台湾公告第M464724号专利,其揭露一种水冷式散热器,其在一水流通道上设置一上热交换鳍片组与一下热交换鳍片组,当一冷却流体通过该水流通道时,即会进行热交换而快速带走该上热交换鳍片组与该下热交换鳍片组的热量。
然而,此现有散热器的该水流通道并无导流设计,其导致该水流通道内,各位置的该冷却流体的流速会不一样,如远离出入口管或侧边边缘区域时,会有流速缓慢甚至停滞的现象,也就是说此现有散热器无法充分利用该冷却流体,且有热源堆积的问题而降低散热效果。
为此,中国台湾公告第M606241号专利其揭露一种均温散热器结构,其通过设计该冷却流体的流道,让一冷却流体由上往下直接进入温度较高的中央区域,可充分进行热交换而带走热量,而升温后的该冷却流体会朝周边区域流动并由下往上流动而排出。因此,通过让较冷的该冷却流体下降与较热的该冷却流体上升的热流现象,增加该冷却流体的流动性,减少形成不流动的停滞区域而增加散热效果。
然而,由于该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为由上而下再朝周边区域扩散,因此没有一定的方向性,其会造成该冷却流体在局部区域的流速较低,而无法充分发挥该冷却流体的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揭露一种可以充分利用冷却流体而增加散热效果的散热器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均温板的散热器散热结构,其包含:
一腔体,该腔体具有一腔室、一连通该腔室的入口管与一连通该腔室的出口管,且该腔室于该入口管与该出口管之间具有一水流通道;
一均温板,该均温板固定于该腔体上;以及
一散热构造,该散热构造设置于该均温板上并伸入该腔室且位于该水流通道上,又该散热构造具有相邻的一第一散热鳍片组与一第二散热鳍片组,该第一散热鳍片组与该第二散热鳍片组具有不同的形状。
上述的散热器散热结构,其中该第一散热鳍片组为并列设置的柱状体且邻近该入口管,而该第二散热鳍片组为并列且方向平行该水流通道的片状体并邻近该出口管。
上述的散热器散热结构,其中该腔室内设置一分隔板与一分隔壁,该分隔板将该腔室分隔为一上区域与一下区域,并该分隔板具有一连通该上区域与该下区域的入水孔与一连通该上区域与该下区域的周边缺口,又该上区域被该分隔壁分隔而具有连通该入口管及该入水孔的一入水空间与连通该出口管及该周边缺口的一出水空间,又该散热构造为伸入该腔室的该下区域。
上述的散热器散热结构,其中该分隔板具有多个第一固定孔,而该分隔壁具有多个对应该多个第一固定孔的第二固定孔,且该多个第一固定孔与该多个第二固定孔分别被多个固定柱穿过而固定。
上述的散热器散热结构,其中该周边缺口围绕该分隔板。
上述的散热器散热结构,其中该腔体具有一连通该入水空间的入口孔,该入口管接合该入口孔。
上述的散热器散热结构,其中该腔体具有一连通该出水空间的出口孔,该出口管接合该出口孔。
上述的散热器散热结构,其中该入水孔同时正对该第一散热鳍片组与该第二散热鳍片组。
上述的散热器散热结构,其中该第一散热鳍片组的柱状体为选自菱形、矩形、圆柱体与三角柱体的任一种。
据此,当一冷却流体由该入口管进入该水流通道,会先经过该第一散热鳍片组,再经过该第二散热鳍片组,因此只要通过设计该第一散热鳍片组与该第二散热鳍片组的形状,如让该第一散热鳍片组具有并列设置的柱状体,让该第二散热鳍片组具有并列且方向平行该水流通道的片状体,如此该冷却流体会先被该第一散热鳍片组导流而绕射循环以充分均匀化,再被该第二散热鳍片组导流而快速通过该第二散热鳍片组并由该出口管流出,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该冷却流体而增加热交换效率藉以提升散热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外观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图1A于1B-1B处的剖视图;
图1C,为本实用新型图1A于1C-1C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流体流动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流体流动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构造的导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A、图1B、图1C与图2所示,本新型为一种均温板的散热器散热结构,其包含一腔体10、一散热构造20以及一均温板30。其中该腔体10具有一腔室11、一入口管12与一出口管13。该入口管12与该出口管13分别连通该腔室11,且该腔室11于该入口管12与该出口管13之间具有一水流通道111。而该均温板30固定于该腔体10上,并该散热构造20设置于该均温板30上并伸入该腔室11且位于该水流通道111上,又该散热构造20具有相邻的一第一散热鳍片组21与一第二散热鳍片组22,该第一散热鳍片组21与该第二散热鳍片组22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散热鳍片组21为并列设置的柱状体且邻近该入口管12,如该第一散热鳍片组21的柱状体可以为选自菱形、矩形、圆柱体与三角柱体的任一种。而该第二散热鳍片组22为并列且方向平行该水流通道111的片状体并邻近该出口管13。
又该腔室11内设置一分隔板14与一分隔壁15,该分隔板14将该腔室11分隔为一上区域112与一下区域113,该散热构造20为伸入该腔室11的该下区域113。如图1B所示,并该分隔板14具有一入水孔141与一周边缺口142,该入水孔141连通该上区域112与该下区域113,且该入水孔141同时正对该第一散热鳍片组21与该第二散热鳍片组22;并该周边缺口142亦连通该上区域112与该下区域113。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C所示,该周边缺口142围绕该分隔板14设置。
请再参阅图1B与图1C所示,该上区域112被该分隔壁15分隔而具有一入水空间114与一出水空间115,该入水空间114连通该入口管12、该入水孔141,该出水空间115连通该出口管13、该周边缺口142。在一实施例中,该腔体10具有一入口孔16,该入口孔16连通该入水空间114,且该入口管12接合该入口孔16。同样的,该腔体10具有一出口孔17,该出口孔17连通该出水空间115,且该出口管13接合该出口孔17。
请再参阅图1B与图2所示,该分隔板14可以具有多个第一固定孔143,而该分隔壁15具有多个对应该多个第一固定孔143的第二固定孔151,且该多个第一固定孔143与该多个第二固定孔151分别被多个固定柱18穿过而固定。
请再参阅图3、图4与图5所示,该入口管12可以导入一冷却流体40,该冷却流体40经该入水空间114、该入水孔141而由上往下直接进入该下区域113,该冷却流体40首先会接触到该散热构造20的该第一散热鳍片组21,由于该第一散热鳍片组21具有并列设置柱状体的设计,该冷却流体40会先被该第一散热鳍片组21导流而形成绕射循环而充分均匀化(如图5所示)。接着通过该第二散热鳍片组22并列且方向平行该水流通道111的片状体设计,进入该第二散热鳍片组22的该冷却流体40会被导流而快速通过该第二散热鳍片组22,因此可以产生吸引力而增加该冷却流体40的流动性。该冷却流体40在通过该第二散热鳍片组22后,会朝周边区域流动以经由该周边缺口142(可一并参阅图1C)由下往上的回到该上区域112,最后经该出水空间115由该出口管13排出。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较现有的优点至少包含:
1.通过该第一散热鳍片组并列设置柱状体的设计,该冷却流体会先被该第一散热鳍片组导流而形成绕射循环而充分均匀化,可避免该冷却流体有部分区域局部高温的问题。
2.通过该第二散热鳍片组并列且方向平行该水流通道的片状体设计,进入该第二散热鳍片组的该冷却流体会被导流而快速通过并由该出口管流出,可增加该冷却流体的流动性,可以充分利用该冷却流体而增加热交换效率藉以提升散热效果。
3.由该入口管导入的该冷却流体会经该入水空间、该入水孔而由上往下直接进入该下区域接触该散热构造而进行热交换而升温,而升温后的该冷却流体会朝周边区域流动而经该周边缺口由下往上的回到该上区域,以经该出水空间由该出口管排出,其符合冷流体下降与热流体上升的热流现象,而可增加该冷却流体的流动性。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均温板的散热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腔体,该腔体具有一腔室、一连通该腔室的入口管与一连通该腔室的出口管,且该腔室于该入口管与该出口管之间具有一水流通道;
一均温板,该均温板固定于该腔体上;以及
一散热构造,该散热构造设置于该均温板上并伸入该腔室且位于该水流通道上,又该散热构造具有相邻的一第一散热鳍片组与一第二散热鳍片组,该第一散热鳍片组与该第二散热鳍片组具有不同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散热鳍片组为并列设置的柱状体且邻近该入口管,而该第二散热鳍片组为并列且方向平行该水流通道的片状体并邻近该出口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腔室内设置一分隔板与一分隔壁,该分隔板将该腔室分隔为一上区域与一下区域,并该分隔板具有一连通该上区域与该下区域的入水孔与一连通该上区域与该下区域的周边缺口,又该上区域被该分隔壁分隔而具有连通该入口管及该入水孔的一入水空间与连通该出口管及该周边缺口的一出水空间,又该散热构造为伸入该腔室的该下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分隔板具有多个第一固定孔,而该分隔壁具有多个对应该多个第一固定孔的第二固定孔,且该多个第一固定孔与该多个第二固定孔分别被多个固定柱穿过而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周边缺口围绕该分隔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腔体具有一连通该入水空间的入口孔,该入口管接合该入口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腔体具有一连通该出水空间的出口孔,该出口管接合该出口孔。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入水孔同时正对该第一散热鳍片组与该第二散热鳍片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散热鳍片组的柱状体为选自菱形、矩形、圆柱体与三角柱体的任一种。
CN202120524757.6U 2021-03-12 2021-03-12 均温板的散热器散热结构 Active CN2145077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24757.6U CN214507723U (zh) 2021-03-12 2021-03-12 均温板的散热器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24757.6U CN214507723U (zh) 2021-03-12 2021-03-12 均温板的散热器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07723U true CN214507723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198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24757.6U Active CN214507723U (zh) 2021-03-12 2021-03-12 均温板的散热器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077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41784B1 (en) Advanced heat exchanger with integrated coolant fluid flow deflector
CN109104844B (zh) 一种微通道冷板
CN110531571B (zh) 液冷式散热器
JP2006148047A (ja) モジュール化放熱器
CN105637632B (zh) 冷却器及使用该冷却器的半导体模块
CN1875238A (zh) 流量分配装置和冷却单元
TWI768877B (zh) 均溫板結構
TWM612914U (zh) 液冷散熱結構
CN113377180A (zh) 液冷式散热器
CN106255396B (zh) 一种管片式微循环散热器及微循环换热系统
CN208045481U (zh) 一种中央处理器液冷板
CN214507723U (zh) 均温板的散热器散热结构
CN105514064A (zh) 散热器
CN109392283A (zh) 相变化蒸发器及相变化散热装置
CN207399733U (zh) 轻薄冷板散热结构
CN214313187U (zh) 一种散热器以及电机控制器
CN214676302U (zh) 具有渐缩入水孔设计的均温板散热器
CN214676301U (zh) 具有独立多孔并列减缩入水孔设计的均温板散热器
CN210579811U (zh) 散热装置
CN212910605U (zh) 均温散热器结构
TW202231171A (zh) 水冷散熱裝置
TWM612430U (zh) 均溫板之散熱器散熱結構
CN217424089U (zh) 一种液冷系统用换热器单元
CN219037724U (zh) 散热器
CN221283659U (zh) 一种具有紊流结构的水冷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