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58205U - 一种防表面油斑的退火炉的冷却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表面油斑的退火炉的冷却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58205U
CN214458205U CN202022513512.1U CN202022513512U CN214458205U CN 214458205 U CN214458205 U CN 214458205U CN 202022513512 U CN202022513512 U CN 202022513512U CN 214458205 U CN214458205 U CN 2144582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ayer net
annealing
outer frame
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1351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杰宇
李少华
林锡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liang Aotuo Copper Tube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liang Aotuo Copper Tube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liang Aotuo Copper Tube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liang Aotuo Copper Tube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1351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582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582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582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 Heat Treatments In General, Especially Conveying And Coo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表面油斑的退火炉的冷却机构,包括冷却单元,冷却单元包括外框架,中间隔层、电机、抽风机、炉气降温热交换器,以及退火料架,中间隔层位于外框架内,且与外框架的内壁之间相隔预定的间距,中间隔层的顶部具有开口,电机位于外框架顶部的外表面,抽风机位于外框架和中间隔层之间,退火料架位于中间隔层内,炉气降温热交换器位于外框架和中间隔层之间;退火料架包括底层支撑架和四根立柱,四根立柱构成方形区域,至少在该方形区域的相对的两个边上设有防护档件,防护档件是可拆卸式地安装在相邻的两根立柱上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基本能够隔绝油点滴落盘卷上形成斑点,减少了停炉清洗频率,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防表面油斑的退火炉的冷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退火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退火炉的一种防表面油斑的退火炉的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紫铜管在拉伸或成形加工过程中,表面会残留润滑油,在进入辊底隧道式连续退火炉进行成品铜管盘卷退火时,残留的润滑油在高温下气化或分解,由于退火过程炉内需封闭隔绝外界空气并充填保护性气体,高浓度油分的保护性气体不能完全经过循环过滤系统加以净化。当盘管产品加热保温完毕,进入冷却区继续在保护气氛下进行逐步降温时,加热区的高油分保护性气体随盘卷产品进入到冷却区,使冷却区的保护性气体也呈高油分浓度的状态。随着冷却区内盘卷产品沿出料真空室方向移动,盘卷及保护性气体也逐渐降低温度,在冷却区的中后区域,含高浓度油分的保护性气体经过冷却区的热交换器降低温度的过程,油分在热交换器的风冷翅片上冷凝,并逐渐凝聚成油滴。在冷却区的保护性气体循环搅拌叶轮带动下,保护性气体形成高速环流,冷凝形成的油滴被高速流动的保护性气体带离热交换器翅片,进入环流中。环流气体中的冷凝油滴经过铜管盘卷表面时,溅落到铜管表面形成油斑。成品铜管盘卷表面的油斑在经过仓储运输等环节时间后,在各种内外部温湿度环境条件下,会形成深颜色的油印斑点,油印斑点的存在经常导致产品外观不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措施通常有:
第一,是定期停炉对炉体内进行清洗,即清洗冷却区炉膛及热交换器等部位,去除炉壁及热交换器上的冷凝油层,以此来减少产品退火后表面斑点,这一做法可在短时间内减少退火盘卷的表面油斑,但是,这种做法不仅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并且不能完全避免油斑产生,而且理想效果的维持时间也很短,通常不超过一周,严重影响退火生产的连续性和产出效率。
第二,退火前,在退火盘卷产品外围包裹铜箔或铝箔,在盘卷的上部加盖板。这一做法会大大增加退火操作的难度,严重影响效率,操作不当也会形成产品污损凹扁等缺陷,并且油斑改善的效果也不能达到理想状态,此外,铜箔包裹一段时间反复退火会缩小变形需要更换,铜箔更换成本较高。
第三,对退火设备进行改造,在加热区与冷却区之间增设炉气循环净化设备,减少高油分浓度的加热区气体进入冷却区。这一方案在一些新型设备上得到应用,但在大量已投用的退火设备上,需进行较大的投入改造,改造麻烦,改造成本高,甚至有时因设备场地制约,使改造难以进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大幅减少铜管形成油印斑点的、降低停炉清洗频次的、保证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的防表面油斑的退火炉的冷却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防表面油斑的退火炉的冷却机构,包括若干个连通的冷却单元,每个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外框架,设置在外框架内的中间隔层、电机、由电机驱动的抽风机、炉气降温热交换器,以及退火料架,所述中间隔层位于外框架内,且与外框架的内壁之间相隔预定的间距,所述中间隔层的顶部具有开口,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外框架顶部的外表面,所述抽风机位于外框架和中间隔层之间,且位于中间隔层的开口处,所述退火料架位于中间隔层内,所述炉气降温热交换器位于所述外框架和中间隔层之间,且位于中间隔层的两侧面上;所述退火料架包括底层支撑架和位于底层支撑架上且垂直于底层支撑架的四根立柱,四根所述立柱构成用于放置工件的方形区域,至少在该方形区域的相对的两个边上设有防护档件,所述防护档件是可拆卸式地安装在相邻的两根立柱上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立柱上设有C型插槽,所述防护档件的两侧边上分别设有与该C型插槽匹配的T型插件,通过所述防护档件的T型插件滑动插入所述立柱上的C型插槽内从而实现防护档件与所述立柱的插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防护档件是防护钢板或者防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防护网是单层网、双层网或三层网的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双层网包括第一层网和第二层网,所述第一层网和第二层网复合为一体,所述第一层网的目数大于第二层网的目数,所述第一层网位于靠近工件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三层网包括第一层网、第二层网和第三层网,所述第一层网、第二层网和第三层网复合为一体,所述第一层网的目数和第三层网的目数小于第二层网的目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二层网的目数为在150-200目范围内选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层网的目数为在20-50目范围内选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底层支撑架设有插接孔,所述立柱的顶端设有与该插接孔匹配的插接柱,通过将下方的底层支撑架的插接柱与上方的底层支撑架设有插接孔的配合插接,实现至少两个的底层支撑架的叠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电机和由输送电机驱动的若干输送辊,所述输送辊位于退火料架的底部,用于支撑退火料架。
本实用新型由于包括若干个连通的冷却单元,每个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外框架,设置在外框架内的中间隔层、电机、由电机驱动的抽风机、炉气降温热交换器,以及退火料架,所述中间隔层位于外框架内,且与外框架的内壁之间相隔预定的间距,所述中间隔层的顶部具有开口,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外框架顶部的外表面,所述抽风机位于外框架和中间隔层之间,且位于中间隔层的开口处,所述退火料架位于中间隔层内,所述炉气降温热交换器位于所述外框架和中间隔层之间,且位于中间隔层的两侧面上;所述退火料架包括底层支撑架和位于底层支撑架上且垂直于底层支撑架的四根立柱,四根所述立柱构成用于放置工件的方形区域,至少在该方形区域的相对的两个边上设有防护档件,所述防护档件是可拆卸式地安装在相邻的两根立柱上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工件放置在退火料架上,电机驱动抽风机抽风,冷却机构内的气体由冷却结构内的底部沿工件中央上升,然后从中间隔层的开口处出来,向两侧流去,然后下降至冷却机构底部,从而形成以工件中心为分界的两个气流循环,退火料架的防护档件的设计,防止了冷凝形成的油滴被高速流动的保护气体带到工件盘卷的表面,也就防止了油滴溅落到工件表面形成油斑。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基本能够隔绝油点滴落盘卷上形成斑点,减少了停炉清洗频率,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退火料架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退火料架的另外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组合后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防护网是双层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只装两个防护挡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的E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三个底层支撑架叠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
图16为图15沿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17为图16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请参见图1至图9,图1至图9揭示的是防表面油斑的退火炉的冷却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一种防表面油斑的退火炉的冷却机构,包括若干个连通的冷却单元1,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单元1有一个,所述冷却单元1包括外框架2,设置在外框架2内的中间隔层3、电机4、由电机4驱动的抽风机5、炉气降温热交换器6,以及退火料架7,所述中间隔层3位于外框架2内,且与外框架2的内壁之间相隔预定的间距,所述中间隔层3的顶部具有开口 30,所述电机4位于所述外框架2顶部的外表面,所述抽风机5位于外框架 2和中间隔层3之间,且位于中间隔层3的开口30处,所述退火料架7位于中间隔层3内,所述炉气降温热交换器6位于所述外框架2和中间隔层3之间,且位于中间隔层3的两侧面上;所述退火料架7包括底层支撑架711和位于底层支撑架711上且垂直于底层支撑架711的四根立柱712,四根所述立柱712构成用于放置工件9的方形区域,至少在该方形区域的相对的两个边上设有防护挡件72,所述防护挡件72是可拆卸式地安装在相邻的两根立柱712上的。本实施例中,是在该方形区域的相对的两个边上设有防护挡件 72,所述防护挡件72是可拆卸式地安装在相邻的两根立柱712上的,即所述防护挡件72有两个,当然,所述防护挡件72还可以3个或者4个,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工件9放置在退火料架7上,电机4驱动抽风机5抽风,冷却机构内的气体由冷却结构内的底部沿工件9中央上升,然后从中间隔层 3的开口30处出来,向两侧流去,然后下降至冷却机构底部,从而形成以工件中心为分界的两个气流循环(图1中的箭头所示为气流的流动方向),实施退火料架7的防护档件72的设计,防止了冷凝形成的油滴被高速流动的保护气体带到工件9盘卷的表面,也就防止了油滴溅落到工件9表面形成油斑。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立柱712上设有C型插槽7120,所述防护挡件72的两侧边上分别设有与该C型插槽7120匹配的T型插件720,通过所述防护挡件72的T型插件720滑动插入所述立柱712上的C型插槽7120 内从而实现防护挡件72与所述立柱712的插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挡件 72还可以设置成一个是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柱712上的,一个是可拆卸式安装在所述立柱72上的。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防护挡件72是防护钢板或者防护网,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挡件72是防护网,所述防护网是单层网、双层网或三层网的结构。如图8所示的是三层网的结构,所述三层网包括第一层网721、第二层网722和第三层网723,所述第一层网721、第二层网722和第三层网 723复合为一体,所述第一层网721的目数和第三层网723的目数小于第二层网722的目数。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层网722的目数为在150-200目范围内选择,所述第一层网721的目数为在20-50目范围内选择。
如图10所示的是双层网的结构,所述双层网包括第一层网721和第二层网722,所述第一层网721和第二层网722复合为一体,所述第一层网721 的目数大于第二层网722的目数,所述第一层网721位于靠近工件9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底层支撑架711包括支架713和位于支架 713中的圆环件714,所述圆环件714用于放置工件9。
图6所示的是防护挡件72有4个的实施方式,能够实现更加全面的防护。图11和图12是只装两个防护档件72的示意图,其中图11是俯视示意图,两个防护挡件72相对设置,图12是C型插槽7120和T型插件720插接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底层支撑架711设有插接孔,所述立柱712 的顶端设有与该插接孔匹配的插接柱7121,通过将下方的底层支撑架711的插接柱7121与上方的底层支撑架711设有插接孔的配合插接,实现至少两个的底层支撑架711的叠置。如图13和图14所示,是三个底层支撑架711的叠置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还包括输送装置8,所述输送装置8包括输送电机81和由输送电机81驱动的若干输送辊82,所述输送辊82位于退火料架7的底部,用于支撑退火料架7。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还包括收集装置88,所述收集装置88位于所述退火料架88的底部,用于收集冷却机构中的冷凝的油滴或者水滴。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设为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15至图17所示),第二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大体上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单元1有七个,且七个冷却单元1是依次连接且连通的,从而形成隧道式的冷却机构。当然,所述冷却单元1的数量还可以更多或者更少,厂家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设置,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制。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表面油斑的退火炉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连通的冷却单元(1),每个所述冷却单元(1)包括外框架(2),设置在外框架(2)内的中间隔层(3)、电机(4)、由电机(4)驱动的抽风机(5)、炉气降温热交换器(6),以及退火料架(7),所述中间隔层(3)位于外框架(2)内,且与外框架(2)的内壁之间相隔预定的间距,所述中间隔层(3)的顶部具有开口(30),所述电机(4)位于所述外框架(2)顶部的外表面,所述抽风机(5)位于外框架(2)和中间隔层(3)之间,且位于中间隔层(3)的开口(30)处,所述退火料架(7)位于中间隔层(3)内,所述炉气降温热交换器(6)位于所述外框架(2)和中间隔层(3)之间,且位于中间隔层(3)的两侧面上;所述退火料架(7)包括底层支撑架(711)和位于底层支撑架(711)上且垂直于底层支撑架(711)的四根立柱(712),四根所述立柱(712)构成用于放置工件(9)的方形区域,至少在该方形区域的相对的两个边上设有防护档件(72),所述防护档件(72)是可拆卸式地安装在相邻的两根立柱(712)上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表面油斑的退火炉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712)上设有C型插槽(7120),所述防护档件(72)的两侧边上分别设有与该C型插槽(7120)匹配的T型插件(720),通过所述防护档件(72)的T型插件(720)滑动插入所述立柱(712)上的C型插槽(7120)内从而实现防护档件(72)与所述立柱(712)的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表面油斑的退火炉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档件(72)是防护钢板或者防护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表面油斑的退火炉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是单层网、双层网或三层网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表面油斑的退火炉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网包括第一层网(721)和第二层网(722),所述第一层网(721)和第二层网(722)复合为一体,所述第一层网(721)的目数大于第二层网(722)的目数,所述第一层网(721)位于靠近工件(9)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表面油斑的退火炉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层网包括第一层网(721)、第二层网(722)和第三层网(723),所述第一层网(721)、第二层网(722)和第三层网(723)复合为一体,所述第一层网(721)的目数和第三层网(723)的目数小于第二层网(722)的目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表面油斑的退火炉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网(722)的目数为在150-200目范围内选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表面油斑的退火炉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网(721)的目数为在20-50目范围内选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表面油斑的退火炉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支撑架(711)设有插接孔(7111),所述立柱(712)的顶端设有与该插接孔(7111)匹配的插接柱(7121),通过将下方的底层支撑架(711)的插接柱(7121)与上方的底层支撑架(711)设有插接孔(7111)的配合插接,实现至少两个的底层支撑架(711)的叠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表面油斑的退火炉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装置(8),所述输送装置(8)包括输送电机(81)和由输送电机(81)驱动的若干输送辊(82),所述输送辊(82)位于退火料架(7)的底部,用于支撑退火料架(7)。
CN202022513512.1U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防表面油斑的退火炉的冷却机构 Active CN2144582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13512.1U CN214458205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防表面油斑的退火炉的冷却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13512.1U CN214458205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防表面油斑的退火炉的冷却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58205U true CN214458205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48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13512.1U Active CN214458205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防表面油斑的退火炉的冷却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582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0823A (zh) * 2021-12-30 2022-05-13 浦谷机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余热可回收的漆包线用快速退火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0823A (zh) * 2021-12-30 2022-05-13 浦谷机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余热可回收的漆包线用快速退火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458205U (zh) 一种防表面油斑的退火炉的冷却机构
CN107931768B (zh) 一种真空焊接炉及焊接工艺
CN113512640B (zh) 一种轴承部件的热处理生产线
CN215251067U (zh) 一种轴承部件淬火加工后的风冷清洗系统
CN215251013U (zh) 一种轴承部件热处理加工用淬火加热炉
CN111112369A (zh) 一种铝型材加工用冷却装置
CN213866338U (zh) 一种防表面油斑退火料架
CN112856995B (zh) 一种隔膜用的便于清洗回收分布式干燥装置
US3697725A (en) Heating apparatus with removable heating elements and shields
CN109130043B (zh) 一种流延设备用吸风装置
CN214976105U (zh) 一种玻璃清洗烘干装置
CN215404554U (zh) 一种轴承部件热处理加工的前置清洗装置
CN101551202B (zh) 一种v型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109647143B (zh) 一种冷轧钢加工生产用的移动碱雾吸收装置
CN209816219U (zh) 一种具有预热回收利用结构的台车式回火炉
CN112151716B (zh) 组合悬挂式储能箱
CN213502354U (zh) 一种用于铁齿生产的冷却放置架
CN111979386A (zh) 淬火油气再燃烧式水净化的热处理设备
CN108411229B (zh) 一种铝型材挤压在线淬火工艺的快速冷却方法
CN212158169U (zh) 一种rh炉浸渍管冷却装置
CN211480675U (zh) 一种智能型一体化变电站
CN218903905U (zh) 一种焊接室及真空焊接炉
CN219117495U (zh) 一种退火炉的冷却装置及退火炉
CN219520775U (zh) 一种钎焊炉的预热室
CN110616419A (zh) 用于光伏电池镀膜的立式pecvd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