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53249U - 一种撑杆存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撑杆存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53249U
CN214453249U CN202120348939.2U CN202120348939U CN214453249U CN 214453249 U CN214453249 U CN 214453249U CN 202120348939 U CN202120348939 U CN 202120348939U CN 214453249 U CN214453249 U CN 2144532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brace bar
shaft assembly
stay
str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4893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家威
莫振棠
周镇鹏
周健隆
冯注丁
张颖珊
黎培根
黄子贤
吴国飞
李志鸿
李烈锋
郑际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C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C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C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4893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532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532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532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撑杆存放装置,包括:箱体,设有撑杆存放区和撑杆取出区,撑杆取出区位于撑杆存放区上方;撑杆提升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组件、第二转轴组件和传送部件,第一转轴组件位于第二转轴组件的上方,传送部件安装于第一转轴组件和第二转轴组件,沿传动部件周向设有多个承载撑杆的支撑部件;挤出部件,用于将提升至撑杆取出区侧方的撑杆挤出到撑杆取出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1.操作简单,横向撑杆存取作业者拿取方便,2.所需工时短,杜绝了撑杆的缠绕而带来的损失;3.杜绝安全隐患,避免了撑杆连带出来伤人伤物的危险源;4.撑杆垂直单点受力消失,合理平均受力,避免存放箱损坏,不易弯曲折断撑杆。

Description

一种撑杆存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存放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撑杆存放装置。
背景技术
焊装车间装配线有一个加工工艺是对发动机盖进行安装,在这个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发动机盖专用的撑杆进行辅助安装,涉及的岗位有三个,工作流程是由小零件岗位的员工回收撑杆,然后放置撑杆到车身上,再由发动机盖安装岗位员工使用撑杆撑起发动机盖进行作业,最后由精调岗位员工取出撑杆放到存放箱,等待小零件岗位员工回收。
目前撑杆存放箱存在设计缺陷:1.由于采用的是竖立存放方式,撑杆在存放的过程中会出现互相挤压卡死的现象,导致员工难以取放撑杆,影响工作效率;2.取出过程还容易连带其它撑杆,导致员工绊倒等安全隐患发生;3.由于撑杆竖立投放,撑杆的末端会与存放箱的底部造成碰撞,导致存放箱底部出现破损;4.存放数量少,员工需要往返运输撑杆,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撑杆存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撑杆存放装置,包括:
箱体,设有撑杆存放区和撑杆取出区,所述撑杆取出区位于所述撑杆存放区上方;
撑杆提升组件,用于将所述撑杆存放区的撑杆输送至所述撑杆取出区,所述撑杆提升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组件、第二转轴组件和传送部件,所述第一转轴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转轴组件的上方,所述传送部件安装于第一转轴组件和第二转轴组件,沿所述传动部件周向设有多个承载撑杆的支撑部件;
挤出部件,用于将提升至所述撑杆取出区侧方的撑杆挤出到所述撑杆取出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在一侧箱壁的内侧设有护板,所述护板和对应的箱壁之间形成提升通道,所述撑杆提升组件位于所述提升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护板的顶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向背离所述撑杆提升组件的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板顶部形成所述撑杆取出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护板下端设有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与所述撑杆存放区的底部限定出供撑杆逐一进入所述撑杆提升组件的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撑杆存放区的底部采用向所述通道倾斜的倾斜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倾斜面的两侧边缘设有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和/或第二转轴组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手摇杆,所述手摇杆与所述第一转轴组件或第二转轴组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送部件包括传送带或链条。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存放支架,所述存放支架设有导向轮。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使用时,发动机盖专用的撑杆采用横放的存放方式,存放在撑杆存放区,接着撑杆提升组件带动撑杆向上运行,到达撑杆取出区附近时,挤出部件会将撑杆挤出到撑杆取出区,员工取出撑杆开始装配作业。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操作简单,横向撑杆存取作业者拿取方便,
2.所需工时短,杜绝了撑杆的缠绕而带来的损失;
3.杜绝安全隐患,避免了撑杆连带出来伤人伤物的危险源;
4.撑杆垂直单点受力消失,合理平均受力,避免存放箱损坏,不易弯曲折断撑杆。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其中,图1、图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参考方向坐标系,以下结合图1、图2所示的方向,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撑杆存放装置,包括箱体1、撑杆提升组件2和挤出部件3,箱体1的顶部敞口,箱体1设有撑杆存放区11和撑杆取出区12,撑杆存放区11用于存放回收的撑杆4,撑杆取出区12位于撑杆存放区11上方,撑杆存放区11放置由撑杆提升组件2提升的撑杆4,方便员工取出撑杆4开始装配作业。
参见图2,撑杆提升组件2用于将撑杆存放区11的撑杆4输送至撑杆取出区12,撑杆提升组件2包括第一转轴组件21、第二转轴组件22和传送部件23,第一转轴组件21位于第二转轴组件22的上方,传送部件23安装于第一转轴组件21和第二转轴组件22,传送部件23包括传送带或链条。沿传动部件周向设有多个承载撑杆4的支撑部件24。撑杆提升组件2工作时,传送部件23在第一转轴组件21和/或第二转轴组件22的驱动下带动支撑部件24循环运转,支撑部件24逐件将撑杆4由撑杆存放区11输送至撑杆取出区12。
参见图2,为了保证输送至撑杆取出区12附近的撑杆4能够顺利进入撑杆取出区12,在撑杆取出区12附近设置挤出部件3,用于将提升至撑杆取出区12侧方的撑杆4挤出到撑杆取出区12。
使用时,发动机盖专用的撑杆4采用横放的存放方式,存放在撑杆存放区11,接着撑杆提升组件2带动撑杆4向上运行,到达撑杆取出区12附近时,挤出部件3会将撑杆4挤出到撑杆取出区12,员工取出撑杆4开始装配作业。
具体的,参见图2,挤出部件3位于支撑部件24的上升路径上,挤出部件3具有向撑杆取出区12倾斜的斜角。当撑杆4提升至撑杆取出区12附近时,撑杆4与挤出部件3开始接触,撑杆4随支撑部件24上升的同时,逐渐被挤出部件3向外挤出,并最终在掠过撑杆取出区12时,实现由支撑部件24到撑杆取出区12的过渡。
参见图2,支撑部件24可采用托钩、支撑块等,支撑部件24由传送部件23向外撑开,以承载横向的撑杆4。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为了避免撑杆提升组件2与撑杆存放区11内部的撑杆4发生干涉,箱体1在一侧箱壁的内侧设有护板5,护板5和对应的箱壁之间形成提升通道51,撑杆提升组件2位于提升通道51。当然,提升通道51的设置也能够避免支撑部件24上的撑杆4在提升过程中掉落。
撑杆存放区11和撑杆取出区12在箱体1中形成多层结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护板5的顶部设有支撑板52,支撑板52向背离撑杆提升组件2的方向延伸一定长度,支撑板52的边缘设有挡沿53,支撑板52向挡沿53一侧倾斜,支撑板52顶部形成撑杆取出区12。被挤出部件3挤出的撑杆4会滑落至支撑板52,供员工取出撑杆4开始装配作业。
其中,为了使撑杆4更加顺畅的由支撑部件24进入支撑板52,支撑板52向基础部件3方向探出一定长度。
进一步的,参见图2,为了保证撑杆4能够有序进入撑杆提升组件2,护板5下端设有导向部件54,导向部件54与撑杆存放区11的底部限定出供撑杆4逐一进入撑杆提升组件2的通道55,形成类似漏斗的结构。
进一步的,参见图2,撑杆存放区11的底部采用向通道倾斜的倾斜面,倾斜面确保撑杆4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有效滑到指定区域。
其中,由于撑杆4的两端的既有结构要求,倾斜面的两侧边缘设有凹槽13,撑杆4在倾斜面滑动时,撑杆4两端的端头结构位于凹槽13中,确保撑杆4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有效滑到指定区域。
撑杆提升组件2可通过电机驱动或手动驱动,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撑杆4存放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组件21和/或第二转轴组件22连接。再例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撑杆4存放装置还包括手摇杆,手摇杆与第一转轴组件21或第二转轴组件22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撑杆4存放装置还包括存放支架7,存放支架7用于支撑整个箱体1,存放支架7设有导向轮71,导向轮71用于整体能够移动,便于运输撑杆4。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示例”、“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撑杆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设有撑杆存放区和撑杆取出区,所述撑杆取出区位于所述撑杆存放区上方;
撑杆提升组件,用于将所述撑杆存放区的撑杆输送至所述撑杆取出区,所述撑杆提升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组件、第二转轴组件和传送部件,所述第一转轴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转轴组件的上方,所述传送部件安装于第一转轴组件和第二转轴组件,沿所述传送部件周向设有多个承载撑杆的支撑部件;
挤出部件,用于将提升至所述撑杆取出区侧方的撑杆挤出到所述撑杆取出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杆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在一侧箱壁的内侧设有护板,所述护板和对应的箱壁之间形成提升通道,所述撑杆提升组件位于所述提升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撑杆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的顶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向背离所述撑杆提升组件的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板顶部形成所述撑杆取出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撑杆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下端设有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与所述撑杆存放区的底部限定出供撑杆逐一进入所述撑杆提升组件的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撑杆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存放区的底部采用向所述通道倾斜的倾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撑杆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的两侧边缘设有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杆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和/或第二转轴组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杆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摇杆,所述手摇杆与所述第一转轴组件或第二转轴组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杆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部件包括传送带或链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杆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放支架,所述存放支架设有导向轮。
CN202120348939.2U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撑杆存放装置 Active CN2144532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8939.2U CN214453249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撑杆存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8939.2U CN214453249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撑杆存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53249U true CN214453249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36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48939.2U Active CN214453249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撑杆存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532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24988B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电子垃圾自动裁剪回收装置
CN214453249U (zh) 一种撑杆存放装置
CN219116334U (zh) 分隔装置
CN211569202U (zh) 一种修井排管作业保护管杆公扣往复输送装置
CN212371923U (zh) 一种用于磨床的自动上下料机构
CN214140584U (zh) 一种浸渗设备的上下料装置
CN210454887U (zh) 一种组合式对中运输车
CN210682482U (zh) 一种堆垛装置
CN209257172U (zh) 一种地板开料机上料装置
CN111719453B (zh) 一种全自动交通锥存储系统
CN212924109U (zh) 一种用于电缆保护管的起吊装置
CN211168887U (zh) 一种自动摆料机
CN210365431U (zh) 一种单链循环垂直输送设备
CN210237050U (zh) 一种货架安全护网提升结构
CN212897675U (zh) 建筑施工用支撑式卸料平台
CN217253884U (zh) 一种自动摆丝送丝机
CN213355950U (zh) 一种液压式往复杆汽车装备输送线
CN221025757U (zh) 一种具有限位效果的升降上料装置
CN218144312U (zh) 一种电池托盘顶升组件装置
CN216328582U (zh) 一种双剪式胚管剪尾装置
CN214107938U (zh) 一种用于电池生产的极芯分选装置
CN217894608U (zh) 一种便于添加纸管的换纸管装置
CN220329316U (zh) 一种物料自动化分拣装置
CN214826360U (zh) 一种自动探伤设备
CN214086123U (zh) 一种便于高处存货的货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