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50642U - 一种上车踏板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车踏板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50642U
CN214450642U CN202120601019.7U CN202120601019U CN214450642U CN 214450642 U CN214450642 U CN 214450642U CN 202120601019 U CN202120601019 U CN 202120601019U CN 214450642 U CN214450642 U CN 2144506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al
spring
getting
tubular beam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0101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颉
沈艳
孙园园
岳群
曹慧林
赵海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Group ORV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0101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506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506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506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车踏板及车辆,所述上车踏板包括:踏板安装架,与车辆车身固定连接;限位块,与踏板安装架固定连接,且限位块与踏板安装架围设形成为容置空间;管梁,管梁的一端设置于容置空间内,且与踏板安装架配合连接;踏板本体,与管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弹簧,弹簧的第一端与踏板安装架连接,弹簧的第二端与管梁连接;卡簧,设置于容置空间内,与管梁配合连接;通过弹簧、限位块和卡簧,管梁带动踏板本体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其中,在踏板本体位于第一位置时,管梁与限位块贴合,踏板本体位于第二位置时,管梁与卡簧配合连接。通过本方案中的上车踏板,可以增加上车踏板的升降高度,保证车辆的通过性。

Description

一种上车踏板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车踏板及车辆。
背景技术
一般的越野车、工程车的上车踏板为固定式结构,虽然满足了上下车时的舒适性,但是牺牲了车辆的离去角或纵向通过角,影响了车辆的通过性能,当车辆经过落差较大的坑洼路面时,还有可能导致上车踏板拖底,导致上车踏板脱落或者损坏,增加用车的维修成本。
现有的上车踏板固定于车辆上的保险杆上,采用橡胶轴套翻转结构、橡胶垫形式的限位块,虽然能满足上下车的舒适性,但是踏板的结构复杂、升降高度小、影响车辆的通过性,上车踏板的翻转结构和限位结构耐久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车踏板及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车踏板的升降高度小,影响车辆的通过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车踏板,包括:
踏板安装架,与车辆车身固定连接;
限位块,与所述踏板安装架固定连接,且所述限位块与所述踏板安装架围设形成为容置空间;
管梁,所述管梁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与所述踏板安装架配合连接;
踏板本体,与所述管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弹簧,所述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踏板安装架连接,所述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管梁连接;
卡簧,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与所述管梁配合连接;
通过所述弹簧、所述限位块和所述卡簧,所述管梁带动所述踏板本体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踏板本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管梁与所述限位块贴合,所述踏板本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管梁与所述卡簧配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上车踏板还包括:螺栓;
通过所述螺栓穿设所述踏板安装架与所述管梁,所述管梁与所述踏板安装架配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上车踏板还包括:第一弹簧安装架与第二弹簧安装架;
所述踏板安装架和所述弹簧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弹簧安装架连接,所述管梁和所述弹簧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弹簧安装架连接。
可选地,所述踏板本体上设置有防滑结构。
可选地,所述弹簧采用锰钢材料制成;所述卡簧采用锰钢材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卡簧与所述管梁过盈配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踏板安装架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管梁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卡簧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踏板本体与两个所述管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上车踏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方案,通过弹簧、限位块和卡簧,管梁能够带动踏板本体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增加了上车踏板的升降高度,在所述踏板本体位于第一位置时,可以通过上车踏板上下车,在车辆经过起伏路面时,上车踏板被路面上的凸起撞击而移动至第二位置,则不会损坏上车踏板,既能有效保护上车踏板,还能保证车辆的通过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车踏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车踏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踏板本体位于第一位置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踏板本体位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踏板安装架;2-限位块;3-管梁;4-踏板本体;5-弹簧;6-卡簧;7-螺栓;8-第一弹簧安装架;9-第二弹簧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车踏板的升降高度小,影响车辆的通过性的问题,提供一种上车踏板及车辆。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车踏板,包括:
踏板安装架1,与车辆车身固定连接;
限位块2,与所述踏板安装架1固定连接,且所述限位块2与所述踏板安装架1围设形成为容置空间;
管梁3,所述管梁3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与所述踏板安装架1配合连接;
踏板本体4,与所述管梁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弹簧5,所述弹簧5的第一端与所述踏板安装架1连接,所述弹簧5的第二端与所述管梁3连接;
卡簧6,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与所述管梁3配合连接;
通过所述弹簧5、所述限位块2和所述卡簧6,所述管梁3带动所述踏板本体4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踏板本体4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管梁3与所述限位块2贴合,所述踏板本体4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管梁3与所述卡簧6配合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车踏板安装在车身后梁或者车身两侧的底部,还能够隐藏在车辆后保险杠后或者车身底部,是外观不可见部件,并且上车踏板的尺寸可以根据车身的尺寸进行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车踏板的踏板本体4通过自身重力位于第一位置时,上车踏板处于使用状态,也就是自然打开状态,踏板本体4的踏板面板与水平面呈5°内倾角,如图2中的实线位置和图3所示,便于上下车辆,还可以防止踩踏时意外滑落。车辆在路况良好的路面行驶时,踏板本体4可以保持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当车辆行驶至起伏路面时,踏板本体4被路面上的凸起撞击,通过弹簧5的弹力和卡簧6的卡固力移动至第二位置,如图2中的虚线位置和图4所示,在该位置,路面上的凸起不会损坏上车踏板,既能够有效保护上车踏板,还能增加离去角,保证车辆的通过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车踏板结构简单、稳定可靠,能适应各种恶劣使用环境,还能应用于车辆上的不同位置,且不影响车辆的各项性能,在满足人员上下车的舒适性的同时,也能满足车辆的通过性。车辆在恶劣路面行驶时,所述上车踏板还能起到保护保险杠的作用。
可选地,所述上车踏板还包括:螺栓7;
通过所述螺栓7穿设所述踏板安装架1与所述管梁3,所述管梁3与所述踏板安装架1配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螺栓7将踏板安装架1与管梁3配合连接,且所述管梁3可以围绕所述螺栓7相对于所述踏板安装架1旋转。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螺栓7上套设有轴套,用来降低螺栓7的旋转磨损。
可选地,所述上车踏板还包括:第一弹簧安装架8与第二弹簧安装架9;
所述踏板安装架1和所述弹簧5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弹簧安装架8连接,所述管梁3和所述弹簧5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弹簧安装架9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弹簧安装架8与第二弹簧安装架9,可以方便地布置弹簧5的位置,也便于调整弹簧5的受力。
可选地,所述踏板本体4上设置有防滑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增加人员上下车的安全性,踏板本体4上设置有防滑结构,可选地,该防滑结构可以为防滑凸台或者防滑凸条等。
可选地,所述弹簧5采用锰钢材料制成;所述卡簧6采用锰钢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簧5和卡簧6均采用锰钢材料制成,经过热处理后能够保持良好的回弹力。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卡簧6通过螺接的方式与踏板安装架1连接,便于更换。
可选地,所述卡簧6与所述管梁3过盈配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卡簧6与管梁3过盈配合连接,踏板本体4被路面上的凸起撞击后,卡簧6可以将管梁3卡紧。
可选地,所述踏板安装架1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限位块2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管梁3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弹簧5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卡簧6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踏板本体4与两个所述管梁3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受力,所述踏板安装架1的数量为两个,对应的,所述限位块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管梁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弹簧5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卡簧6的数量也为两个。踏板本体4的数量为一个,与两个所述管梁3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车踏板中的踏板安装架1与车身焊接,其他零件通过激光切割落料、折弯、拼焊后螺接至踏板安装架1。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车踏板上的零件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增加结构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上车踏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包括上述的上车踏板,则上述上车踏板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车辆,且能达到相同或者相似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上车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踏板安装架(1),与车辆车身固定连接;
限位块(2),与所述踏板安装架(1)固定连接,且所述限位块(2)与所述踏板安装架(1)围设形成为容置空间;
管梁(3),所述管梁(3)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与所述踏板安装架(1)配合连接;
踏板本体(4),与所述管梁(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弹簧(5),所述弹簧(5)的第一端与所述踏板安装架(1)连接,所述弹簧(5)的第二端与所述管梁(3)连接;
卡簧(6),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与所述管梁(3)配合连接;
通过所述弹簧(5)、所述限位块(2)和所述卡簧(6),所述管梁(3)带动所述踏板本体(4)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踏板本体(4)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管梁(3)与所述限位块(2)贴合,所述踏板本体(4)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管梁(3)与所述卡簧(6)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车踏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栓(7);
通过所述螺栓(7)穿设所述踏板安装架(1)与所述管梁(3),所述管梁(3)与所述踏板安装架(1)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车踏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簧安装架(8)与第二弹簧安装架(9);
所述踏板安装架(1)和所述弹簧(5)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弹簧安装架(8)连接,所述管梁(3)和所述弹簧(5)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弹簧安装架(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车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本体(4)上设置有防滑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车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5)采用锰钢材料制成;所述卡簧(6)采用锰钢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车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簧(6)与所述管梁(3)过盈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车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安装架(1)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限位块(2)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管梁(3)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弹簧(5)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卡簧(6)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踏板本体(4)与两个所述管梁(3)固定连接。
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车踏板。
CN202120601019.7U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上车踏板及车辆 Active CN2144506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01019.7U CN214450642U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上车踏板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01019.7U CN214450642U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上车踏板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50642U true CN214450642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59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01019.7U Active CN214450642U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上车踏板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506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88090B2 (en) Vehicle frame
US4341397A (en) Stabilizing device for a suspension of an automotive vehicle
US5351986A (en) Vehicle air suspension system
CN111976406A (zh) 一种减震结构及agv小车
US7055895B1 (en) Protective plate assembly for land vehicle drive line and wheel differential
US20020163158A1 (en)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bicycle trailer
US6250663B1 (en) Split frame for heavy trucks
US8590909B2 (en) Wheelie bar for leaf spring equipped cars
CN214450642U (zh) 一种上车踏板及车辆
JPH06293243A (ja) 衝突時乗客保護のための車両用懸架装置
JP4244048B2 (ja) 車両のアンダランプロテクタ
KR20010046884A (ko) 스태빌라이저의 취부구조
CN211106827U (zh) 一种轻量化欧式半挂车空气悬架系统
JP2999331B2 (ja) 自動車の車輪懸架装置
US6923460B2 (en) Split-frame for heavy trucks
CN201825172U (zh) 车辆安全防撞装置
CN111232064A (zh) 一种驾驶室前悬置结构及汽车
KR20210070415A (ko) 인휠모터를 구비한 토션 빔 액슬 리어 현가장치
KR200300862Y1 (ko) 보조완충장치를 갖춘 트레일러의 현가장치
WO2011065620A1 (ko) 자동차용 현가장치
CN216580868U (zh) 一种边三轮摩托车
KR100353941B1 (ko) 자동차용 현가장치
KR100475913B1 (ko) 상용차의 리프스프링과 스태빌라이저 장착구조
JP2732388B2 (ja) 自動二輪車の後輪懸架装置
JPH1016828A (ja) 車両のバランス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