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44587U - 螺丝承载装置 - Google Patents

螺丝承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44587U
CN214444587U CN202022753769.4U CN202022753769U CN214444587U CN 214444587 U CN214444587 U CN 214444587U CN 202022753769 U CN202022753769 U CN 202022753769U CN 214444587 U CN214444587 U CN 214444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bearing piece
carrier
fram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5376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海义
王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lian Technology Shan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 Fu Jin Precision Industry Taiyua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 Fu Jin Precision Industry Taiyuan Co filed Critical Hong Fu Jin Precision Industry Taiyuan Co
Priority to CN20202275376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44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44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445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螺丝承载装置,包括框架、承载机构、驱动机构和感测控制机构,承载机构包括分层设于框架上的第一承载件、第二承载件和第三承载件,以分别收纳不同型号的螺丝;驱动机构设于框架内,驱动机构连接第一承载件、第二承载件和第三承载件,用于带动第一承载件、第二承载件和第三承载件伸出或缩回框架;感测控制机构设于框架内,并与驱动机构电连接,用于感测第一承载件、第二承载件和第三承载件中伸出框架的任一承载件上的压力变化值到达预设压力值的次数,以在任一承载件上的压力变化值到达预设压力值的预设次数时,控制驱动机构带动任一承载件缩回框架,并控制驱动机构带动第一承载件、第二承载件和第三承载件中另一承载件伸出框架。

Description

螺丝承载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感应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螺丝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大量不同型号的螺丝来锁附各个元件。而现有的方式都是通过使用多个螺丝盘来装载不同类型的螺丝,每个型号的螺丝装载在一个螺丝盘内,并将多个螺丝盘并排放置于待锁固的工件旁。在锁附元件时,取出指定数量的各型号的螺丝以将各个型号的元件锁附于工件上。但上述方法在长期使用时,由于多种类型的螺丝混放,且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螺丝掉落及在锁固完成后剩余多余的螺丝的现象,从而会导致多个型号螺丝混杂在一起并难以区分的问题,进而可能由于安装螺丝的型号错误而导致产品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止螺丝混料的螺丝承载装置。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螺丝承载装置,用于收纳并自动推出及收回螺丝,包括框架,所述螺丝承载装置还包括承载机构、驱动机构和感测控制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第一承载件、第二承载件和第三承载件,所述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二承载件和所述第三承载件分层设于所述框架上,以分别收纳不同型号的螺丝;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框架内,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二承载件和所述第三承载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二承载件和所述第三承载件伸出或缩回所述框架;所述感测控制机构设于所述框架内,并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用于感测所述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二承载件和所述第三承载件中伸出所述框架的任一承载件上的压力变化值到达预设压力值的次数,以在所述任一承载件上的压力变化值到达预设压力值的预设次数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任一承载件缩回所述框架,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二承载件和所述第三承载件中另一承载件伸出所述框架。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所述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所述第二承载件,所述第三气缸连接所述第三承载件,以分别控制所述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二承载件和所述第三承载件伸出或缩回所述框架。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测控制机构包括感应模组和电控模组,所述感应模组设于所述框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二承载件和所述第三承载件两侧,所述电控模组设于所述框架内,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感应模组的电信号并根据该电信号控制相应的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缸或所述第三气缸运行。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模组包括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和第三感应器,所述第一感应器设于所述第一承载件两侧,用于感测所述第一承载件上的压力变化值到达预设压力值的次数;所述第二感应器设于所述第二承载件两侧,用于感测所述第二承载件上的压力变化值到达预设压力值的次数;所述第三感应器设于所述第三承载件两侧,用于感测所述第三承载件上的压力变化值到达预设压力值的次数。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内设有承载座,所述承载座上开有多个通槽,所述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二承载件和所述第三承载件伸入所述通槽内并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通槽平行且等间距设置。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座上设有多个导轨,多个所述导轨位于多个所述通槽的相对侧壁上,所述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二承载件和所述第三承载件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二承载件和所述第三承载件经由所述滑槽在所述导轨上滑动。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承载件和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承载件和所述第二气缸,所述第三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三承载件和所述第三气缸。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均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固定部用于连接相对应的承载件和气缸。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丝承载装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安装孔以将所述承载件和所述固定部固定。
上述提供的螺丝承载装置通过将第一承载件、第二承载件和第三承载件分层设于框架上,并在第一承载件、第二承载件和第三承载件上分别放置不同型号的螺丝。以在工件锁附过程中,感测控制机构感测伸出框架外的第一承载件、第二承载件或第三承载件中任一承载件上的压力变化值达到预设压力值的次数时,控制伸出框架的承载件缩回,并控制另一承载件伸出,以分别供给不同型号的螺丝,防止螺丝混料,进而防止由于安装螺丝的型号错误而导致的产品不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螺丝承载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螺丝承载装置的分解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螺丝承载装置 100
框架 10
承载座 11
通槽 111
导轨 112
承载机构 20
第一承载件 21
第二承载件 22
第三承载件 23
滑槽 21a、22a、23a
驱动机构 30
第一气缸 31
第二气缸 32
第三气缸 33
第一连接件 34
第二连接件 35
第三连接件 36
连接部 341、351、361
固定部 342、352、362
安装孔 30a
感测控制机构 40
感应模组 41
第一感应器 411
第二感应器 412
第三感应器 413
电控模组 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顶”、“底”、“上”、“下”、“左”、“右”、“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现有的螺丝安装方法通常使用多个螺丝盘来装载不同型号的螺丝,并将多个螺丝盘放置于待锁固的工件旁。但其存在如背景技术部分指出的容易导致不同类型的螺丝混料的问题。鉴于此,并考虑到分层承载螺丝和设置感测控制机构具有诸如区分度高、取件识别精度高的优点,本申请提出一种螺丝承载装置,使其通过将不同型号的螺丝放置于分层且不同的承载件上,并使用感测控制机构监控需取件的数量,以取出相应数量和相应型号的螺丝,以解决螺丝混料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螺丝承载装置,用于收纳并自动推出及收回螺丝,包括框架、承载机构、驱动机构和感测控制机构,承载机构包括第一承载件、第二承载件和第三承载件,第一承载件、第二承载件和第三承载件分层设于框架上,以分别收纳不同型号的螺丝;驱动机构设于框架内,驱动机构连接第一承载件、第二承载件和第三承载件,用于带动第一承载件、第二承载件和第三承载件伸出或缩回框架;感测控制机构设于框架内,并与驱动机构电连接,用于感测第一承载件、第二承载件和第三承载件中伸出框架的任一承载件上的压力变化值到达预设压力值的次数,以在任一承载件上的压力变化值到达预设压力值的预设次数时,控制驱动机构带动任一承载件缩回框架,并控制驱动机构带动第一承载件、第二承载件和第三承载件中另一承载件伸出框架。
螺丝承载装置通过将第一承载件、第二承载件和第三承载件分层设于框架上,并在第一承载件、第二承载件和第三承载件上分别放置不同型号的螺丝。以在工件锁附过程中,感测控制机构感测伸出框架外的第一承载件、第二承载件或第三承载件中任一承载件上的压力变化值达到预设压力值的次数时,控制伸出框架的承载件缩回,并控制另一承载件伸出,以分别供给不同型号的螺丝,防止螺丝混料,进而防止由于安装螺丝的型号错误而导致的产品不良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示意了一实施例中的螺丝承载装置100,用于收纳并自动推出及收回螺丝(图未示)。请参阅图1,螺丝承载装置100包括框架10、承载机构20、驱动机构30和感测控制机构40。
承载机构20包括分层设于框架10上的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以分别收纳不同型号的螺丝。
驱动机构30设于框架10内,驱动机构30连接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用于带动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伸出或缩回框架10。
感测控制机构40设于框架10内,并与驱动机构30电连接,用于感测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中伸出框架10的任一承载件上的压力变化值到达预设压力值的次数,以在任一承载件上的压力变化值到达预设压力值的预设次数时,控制驱动机构30带动任一承载件缩回框架10,并控制驱动机构30带动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中另一承载件伸出框架10。
上述提供的螺丝承载装置100通过将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分层设于框架10上,并在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上分别放置不同型号的螺丝。在工件锁附过程中,感测控制机构40感测伸出框架10外的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中任一承载件上的压力变化值达到预设压力值的次数时,控制伸出框架10的承载件缩回,并控制另一承载件伸出,以分别供给不同型号的螺丝,防止螺丝混料,进而防止由于安装螺丝的型号错误而导致的产品不良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案中,承载机构20包括但不限于三个承载件,承载件的数量需要根据实际螺丝的类型量而定,可以是四个、五个、六个等。另外,不同层上的承载件也可以收纳相同型号的螺丝,以便满足这样的需求:需要较多数量同一型号的螺丝,但是一个层上的承载件不能完全容纳。另外,承载件上的压力变化值到达预设压力值的次数等于夹取螺丝的夹取装置从螺丝承载装置100夹取螺丝的次数,这是因为夹取装置在夹取螺丝时,夹取装置接触并向下按压螺丝以使夹取装置夹紧螺丝,此时,螺丝承载装置100的承载件上受到从夹取装置向下按压螺丝而经由螺丝传递到承载件上的压力,该压力的值取决于夹取装置,且当夹取装置一定时,该压力值的大小也在一定的压力值范围内,亦即每次夹取装置夹取螺丝时,对应承载件上的压力值变化了一定数值,但是该压力变化值是一定的,只要满足不小于该压力值范围一次,就认为夹取装置夹取螺丝一次。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图2为图1所示的螺丝承载装置100的分解图。
结合图1和图2,为了便于承载机构20和驱动机构30连接,框架10内设有承载座11。承载座11上开有三个通槽111,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分别对应伸入三个通槽111内并与驱动机构30连接,以由驱动机构30带动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在对应的通槽111内沿驱动机构30上的驱动端的运动方向移动,以使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有序的伸出或缩回框架10。通过在框架10内设置承载座11,并在承载座11上开设多个通槽111,以使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通过多个通槽111与驱动机构30连接,并可在驱动机构30的带动下伸出或缩回多个通槽111。在一实施例中,承载座11为矩形座,且承载座11与框架10一体成型于框架10内。可以理解的是,承载座11的形状及与框架10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此,如在其他实施例中,承载座11还可为圆柱体,且承载座11焊接于框架10内。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在通槽111内移动,在一实施例中,承载座11上设有多个导轨112,多个导轨112位于多个通槽111的相对侧壁上;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上均开设有与导轨112配合的滑槽21a、22a、23a,以在驱动机构30带动下,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经滑槽21a、22a、23a在导轨112上滑动。通过在承载座11上设置多个导轨112,并在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上设置相对应的滑槽,以使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通过滑槽和导轨伸出或缩回承载座11。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与承载座11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此,凡可使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在承载座11内滑动的结构均可。
为了便于抓取不同型号的螺丝及易于区分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分层的具体位置,在一实施方式中,多个通槽111平行且等间距设置。多个通槽111水平设置,以使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中任一承载件伸出通槽111时,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中的任一承载件位于水平面内,以便于夹取装置(图未示)夹取螺丝。通过将多个通槽111平行且等间距设置,以使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伸出框架10时形成明显的分层结构,以便于通过分层位置以区分螺丝的类型。可以理解的是,多个通槽111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此,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多个通槽111依次设于同一水平面内,且相邻两通槽111非等间距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大致成板状,且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的横截面积与通槽111的横截面积相适配。
为了分别控制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伸出或缩回承载座11,在一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0包括第一气缸31、第二气缸32和第三气缸33。第一气缸31连接第一承载件21,第二气缸32连接第二承载件22,第三气缸33连接第三承载件23,以当感测控制机构40控制第一气缸31、第二气缸32和第三气缸33中的一个运行时,带动相应的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中的一个伸出或缩回承载座11。通过将第一气缸31、第二气缸32和第三气缸33分别连接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以在锁附元件时,感测控制机构40能控制单个承载件伸出框架,以防止多个承载件同时伸出时出现不同型号螺丝混料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案中,驱动机构30包括但不限于三个气缸,气缸的数量应与承载件的数量一致。
为了连接相应的气缸和承载件,驱动机构3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34、第二连接件35和第三连接件36。第一连接件34连接第一承载件21和第一气缸31,第二连接件35连接第二承载件22和第二气缸32,第三连接件36连接第三承载件23和第三气缸33,以将气缸的驱动力经连接件传递至相应的承载件上。通过第一连接件34连接第一承载件21和第一气缸31、通过第二连接件35连接第二承载件22和第二气缸32、通过第三连接件36连接第三承载件23和第三气缸33,以使第一气缸31、第二气缸32和第三气缸33能分别带动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伸出或缩回承载座11。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34、第二连接件35和第三连接件36分别包括连接部341、351、361和固定部342、352、362。连接部341、351、361连接于各自对应的气缸上,固定部342、352、362固定于各自对应的承载件上。通过将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分为连接部和固定部,以分别连接承载件和气缸。
更进一步地,螺丝承载装置100还包括固定件(图未示)。固定部上均开设有安装孔(例如,固定部362上的安装孔30a),固定件穿过安装孔以将承载件和固定部固定。通过在固定部上开孔的方式,并通过固定件穿过安装孔以将承载件和固定部固定,固定方式简单且易操作。在一实施例中,固定件为螺钉,可以理解的是,固定件的类型不限于此,如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件还可为螺杆、或其他可将固定部固定于承载件上的结构均可。
为了同时感测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中任一承载件上的压力变化值达到预设压力值的次数,感测控制机构40包括感应模组41和电控模组42。感应模组41设于框架10上,并位于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两侧。电控模组42设于框架10内,用于接收来自感应模组41的电信号并根据该电信号控制相应的第一气缸31、第二气缸32或第三气缸33运行。通过在框架10上设置感应模组41,以感应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中任一承载件上的压力变化值达到预设压力值的次数,以确定每一型号螺丝的取出数量;通过在框架10内设置电控模组42,以接受来自感应模组41的信号,并在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中任一承载件上的指定数量的螺丝取出后,控制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中另一承载件伸出。
进一步地,为了单独感测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上的压力变化值到达预设压力值的次数,在一实施例中,感应模组41包括第一感应器411、第二感应器412和第三感应器413。第一感应器411设于第一承载件21两侧,第二感应器412设于第二承载件22两侧,第三感应器413设于第三承载件23两侧。通过在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感应器411、第二感应器412和第三感应器413,以分别感测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上的压力值变化。可以理解的是,感应器的数量及设置位置不限于此,如在其他实施例中,感应器只有一个,且一个感应器即可感测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上的压力变化值达到预设压力值的次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夹取螺丝时,夹取装置接触并向下按压螺丝以使夹取装置夹紧螺丝。此时,夹取装置施加在螺丝上的力传递至相应的承载件上,承载件受力并达到预设值时,此时,感应模组41检测到受力,记录受力信息并根据受力信息来记录为取走一颗螺丝。可以理解,也可以由感应模组41检测受力,然后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将受力信息传递至电控模组42,由电控模组42记录受力信息并根据受力信息来记录为取走一颗螺丝。
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案操作流程如下:作业时,首先,通过总控开关(图未示)控制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伸出承载座11。在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上放置一定数量且不同型号的螺丝。
然后,将螺丝承载装置100放置于待锁固的工件旁,按下总控开关,总控开关控制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缩回承载座11,并控制第一承载件21伸出承载座11。使用夹取装置夹取第一承载件21上的螺丝,夹取装置施加的力传递至第一承载件21上,第一感应器411检测到第一承载件21上的受力并记录为取走一颗螺丝,直至第一感应器411检测到取走预设数量的螺丝后,将该信号传递至电控模组42。
电控模组42控制第一气缸31和第二气缸32运行,第一气缸31带动第一承载件21缩回承载座11,第二气缸32带动第二承载件22伸出承载座11。继续夹取第二承载件22上的螺丝直至预设数量后,第二感应器412传递信号至电控模组42。电控模组42控制第二气缸32和第三气缸33运行,第二气缸32带动第二承载件22缩回承载座11,第三气缸33带动第三承载件23伸出承载座11,以进一步夹取第三承载件23上的螺丝。继续夹取第三承载件23上的螺丝直至完成工件的锁固。
上述提供的螺丝承载装置100通过将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分层设于框架10上,并在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上分别放置不同型号的螺丝。在工件锁附过程中,感测控制机构40感测伸出框架10外的第一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2和第三承载件23中任一承载件上的压力变化值达到预设压力值的次数时,控制伸出框架10的承载件缩回,并控制另一承载件伸出,以分别供给不同型号的螺丝,防止螺丝混料,进而防止由于安装螺丝的型号错误而导致的产品不良的问题。
另外,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申请,而并非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只要在本申请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申请的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螺丝承载装置,用于收纳并自动推出及收回螺丝,包括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承载装置还包括:
承载机构,包括第一承载件、第二承载件和第三承载件,所述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二承载件和所述第三承载件分层设于所述框架上,以分别收纳不同型号的螺丝;
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框架内,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二承载件和所述第三承载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二承载件和所述第三承载件伸出或缩回所述框架;
感测控制机构,设于所述框架内,并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用于感测所述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二承载件和所述第三承载件中伸出所述框架的任一承载件上的压力变化值到达预设压力值的次数,以在所述任一承载件上的压力变化值到达预设压力值的预设次数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任一承载件缩回所述框架,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二承载件和所述第三承载件中另一承载件伸出所述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丝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所述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所述第二承载件,所述第三气缸连接所述第三承载件,以分别控制所述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二承载件和所述第三承载件伸出或缩回所述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丝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控制机构包括感应模组和电控模组,所述感应模组设于所述框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二承载件和所述第三承载件两侧,所述电控模组设于所述框架内,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感应模组的电信号并根据该电信号控制相应的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缸或所述第三气缸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丝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组包括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和第三感应器,所述第一感应器设于所述第一承载件两侧,用于感测所述第一承载件上的压力变化值到达预设压力值的次数;所述第二感应器设于所述第二承载件两侧,用于感测所述第二承载件上的压力变化值到达预设压力值的次数;所述第三感应器设于所述第三承载件两侧,用于感测所述第三承载件上的压力变化值到达预设压力值的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丝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内设有承载座,所述承载座上开有多个通槽,所述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二承载件和所述第三承载件伸入所述通槽内并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丝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槽平行且等间距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丝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上设有多个导轨,多个所述导轨位于多个所述通槽的相对侧壁上,所述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二承载件和所述第三承载件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二承载件和所述第三承载件经由所述滑槽在所述导轨上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丝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承载件和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承载件和所述第二气缸,所述第三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三承载件和所述第三气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螺丝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均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固定部用于连接相对应的承载件和气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螺丝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承载装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安装孔以将所述承载件和所述固定部固定。
CN202022753769.4U 2020-11-24 2020-11-24 螺丝承载装置 Active CN214444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53769.4U CN214444587U (zh) 2020-11-24 2020-11-24 螺丝承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53769.4U CN214444587U (zh) 2020-11-24 2020-11-24 螺丝承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44587U true CN214444587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84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53769.4U Active CN214444587U (zh) 2020-11-24 2020-11-24 螺丝承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445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ITMI942422A1 (it) Metodo e apparecchiatura per il carico e lo scarico automatico di circuiti stampati su macchine per l'esecuzione del test elettrico
CN107966124B (zh) 汽车电池托盘检具
CN107422270B (zh) 电芯扫码内阻测试机构及电芯注液自动化生产设备
CN214444587U (zh) 螺丝承载装置
CN116100743B (zh) 一种汽车传感器自动集成生产系统
CN112573176A (zh) 一种抽屉式料盘供料装置
CN211393030U (zh) 上料机构
CN209192824U (zh) 智能光盘阵列机
CN115837682B (zh) 抓手装置及抓手系统
CN213651082U (zh) 一种可实现物料自动化上下料的测试设备
CN216758894U (zh) 一种全自动挂架组装机
CN216425995U (zh) 数据线接头检测自动化上料定位系统
KR100395367B1 (ko) 핸들러용 멀티스택커
CN110560580B (zh) 一种自动化螺丝柱冲压设备
CN220161694U (zh) 一种机器人抓手
CN219906054U (zh) 一种夹持装置
CN220165113U (zh)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CN219356999U (zh) 一种检测分拣设备
CN214374916U (zh) 一种线路板进板升降装置
CN211307947U (zh) 一种红外检测打码系统
CN219193517U (zh) 一种数据线插头上料机
CN216889984U (zh) 货叉装置及具有该货叉装置的搬运设备
CN218433665U (zh) 一种电芯上料检测系统
CN217878884U (zh) 外观检测设备
CN216917261U (zh) 夹取机构、跨仓调仓装置、调仓设备以及仓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25

Address after: 030032 No. 1, Longfei Street, Tanghuai Park, Taiyuan Comprehensive Reform Demonstration Zone, Taiyuan City, Sh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lian Technology (Shanxi)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030032 No.1 Longfei street, Taiyu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TAIYUA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