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42157U - 一种在板材上制作凹槽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板材上制作凹槽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42157U
CN214442157U CN202120505214.XU CN202120505214U CN214442157U CN 214442157 U CN214442157 U CN 214442157U CN 202120505214 U CN202120505214 U CN 202120505214U CN 214442157 U CN214442157 U CN 214442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ical
plate
rollers
conical rollers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0521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德海
李传学
黎辉
张�杰
陈林
赵海超
王平
吴述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UATI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UATI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UATI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UATI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0521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42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42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421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一种在板材上制作凹槽的装置,包括:机架和成型机构。机架内壁的两侧各设有一对驱动轮以及压紧轮。成型机构包括上模组和下模组,上模组设有两列第一圆锥滚轮,第一圆锥滚轮的锥底朝下,下模组设有一列第二圆锥滚轮,第二圆锥滚轮的锥底朝上;第二圆锥滚轮与第一圆锥滚轮成对使用,同一排的位置上第二圆锥滚轮的两侧均有第一圆锥滚轮,工作时第二圆锥滚轮只与其中一个第一圆锥滚轮配合使用,第二圆锥滚轮沿板材输送方向呈左右交错设置,依次与两侧的第一圆锥滚轮配合;第一圆锥滚轮与第二圆锥滚轮的底部均设有圆盘,用于支撑板材的表面;多个第一圆锥滚轮与第二圆锥滚轮沿板材的输送方向锥顶的锥度依次减小。工作效率高,可防止损坏板材。

Description

一种在板材上制作凹槽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板材成型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板材上制作凹槽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板材加工成型凹槽结构,多数采压弯机进行,但是压弯机所能形成只能形成V型、U型等钝角开口的凹槽,而类似于燕尾槽结构的凹槽则无法利用现有的压弯设备制作,现有的将板材折弯形成燕尾槽的装置多数采用多次冲压形成,需要对燕尾槽附近的板材进行反复弯折,工艺过程较为复杂,且板材弯折次数过多容易被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板材上制作凹槽的装置,首先利用现有设备将板材形成钝角的开口槽,然后利用本装置将钝角的开口槽一次形成燕尾槽结构,工作效率高,可避免对板材反复弯折,防止损坏板材。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在板材上制作凹槽的装置,包括:机架和成型机构。
机架内壁的两侧各设有一对驱动轮以及压紧轮,板材从驱动轮与压紧轮之间通过;
成型机构设有所述机架的中部,所述成型机构包括呈上下设置的上模组和下模组,所述上模组沿板材的输送方向设有两列第一圆锥滚轮,所述第一圆锥滚轮的锥底朝下,所述下模组沿板材的输送方向设有一列第二圆锥滚轮,所述第二圆锥滚轮的锥底朝上;
第二圆锥滚轮与所述第一圆锥滚轮成对使用,同一排的位置上所述第二圆锥滚轮的两侧均有所述第一圆锥滚轮,工作时所述第二圆锥滚轮只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圆锥滚轮配合使用,另一个所述第一圆锥滚轮则起限位作用,所述第二圆锥滚轮沿板材输送方向呈左右交错设置,依次与两侧的所述第一圆锥滚轮配合;
第一圆锥滚轮与第二圆锥滚轮的底部均设有圆盘,用于支撑板材的表面;
多个第一圆锥滚轮与第二圆锥滚轮沿板材的输送方向锥顶的锥度依次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轮均设置于单独的转轴,所述转轴通过滑块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机架的侧壁,所述滑块通过丝杆电机进行控制,所述驱动轮均设置于单独的传动轴,并且两根传动轴均连接有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组固定安装于机架底部,上模组通过至少两根螺杆连接于所述机架顶部的横板,通过所述螺杆可调节所述上模组的高度位置,所述上模组还设有导杆,所述导杆滑动穿过所述机架顶部的横板。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沿板材的输送方向具有多个平行的矩形槽,所述第二圆锥滚轮滑动设于所述矩形槽内,所述第二圆锥滚轮配合穿设有丝杆,通过转动所述丝杆调节所述第二圆锥滚轮在所述矩形槽内的位置,所述丝杆连接有至少两颗螺母,所述第二圆锥滚轮两侧各设有至少一颗所述螺母,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圆锥滚轮的位置,丝杆通过限位盘限制在矩形槽的端盖内壁,防止丝杆沿轴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丝杆位于所述端盖外侧的部位为六棱柱结构,以便于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对应两列所述第一圆锥滚轮均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开口朝向所述连接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圆锥滚轮滑动设于所述U型槽内,所述连接板两侧均安装有侧板将所述U型槽封闭,所述侧板对应所述U型槽均通过螺纹配合穿设有压紧螺钉,所述压紧螺钉连接有螺母,所述压紧螺钉前端压紧于所述第一圆锥滚轮的侧面,所述第一圆锥滚轮与所述U型槽的底面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圆锥滚轮的侧壁,所述弹簧为压力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U型槽底部加工有沉孔,所述弹簧一端设于所述沉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可以对板材的燕尾槽结构一次成型,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可避免对板材的损坏。
2、上模组的高度位置可以调节,第一圆锥滚轮以及第二圆锥滚轮的位置均可调节,便于对不同厚度的板材进行燕尾槽加工。
3、第一圆锥滚轮与第二圆锥滚轮沿板材的输送方向锥顶的锥度依次减小,使板材上的凹槽逐渐由钝角开口形成燕尾槽结构,可增加板材的形变过程,防止过快弯折导致板材损坏或应力集中。
附图说明
本文描述的附图只是为了说明所选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可能的实施方案,更不是意图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整体构造图;
图2示出了成型机构的组成图;
图3示出了上模组与下模组的底部视图;
图4示出了第一圆锥滚轮与第二圆锥滚轮的位置关系图;
图5示出了下模组的构造图;
图6示出了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示出了上模组的俯视图;
图8 示出了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示出了板材的两种凹槽结构。
图中标记:10-机架、11-驱动轮、12-压紧轮、13-滑块、20-成型机构、30-上模组、31-第一圆锥滚轮、311-圆盘、32-螺杆、33-导杆、34-连接板、341-U型槽、342-沉孔、35-侧板、36-压紧螺钉、37弹簧、40-下模组、41-第二圆锥滚轮、42-安装板、421-矩形槽、43-丝杆、431-限位盘、44-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平行”、“垂直”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在板材上制作凹槽的装置,包括:机架10和成型机构20。
具体的,机架10呈矩形框架结构,内壁的两侧各设有一对驱动轮11以及压紧轮12,板材从驱动轮11与压紧轮12之间通过,驱动轮11用于提供摩擦力使板材移动,压紧轮12紧贴于板材的顶面,用于将板材压紧,防止成型过程中板材移动,压紧轮12与板材之间为滚动接触,可防止压伤板材表面。
具体的,如图1所示,成型机构20设有机架10的中部,驱动轮11与压紧轮12间隔设于成型机构20的两侧。
更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成型机构20包括呈上下设置的上模组30和下模组40,上模组30沿板材的输送方向设有两列第一圆锥滚轮31,第一圆锥滚轮31的锥底朝下,下模组40沿板材的输送方向设有一列第二圆锥滚轮41,第二圆锥滚轮41的锥底朝上。
更具体的,如图2至图4所示,第二圆锥滚轮41与第一圆锥滚轮31成对使用,同一排的位置上第二圆锥滚轮41的两侧均有第一圆锥滚轮31,工作时第二圆锥滚轮41只与其中一个第一圆锥滚轮31配合使用,另一个第一圆锥滚轮31则起限位作用。
更具体的,如图5所示,第二圆锥滚轮41沿板材输送方向呈左右交错设置,依次与两侧的第一圆锥滚轮31配合。
更具体的,第一圆锥滚轮31与第二圆锥滚轮41的底部均设有圆盘311,用于支撑板材的表面,防止板材表面在成型过程中发生变形。
更具体的,如图3和图5所示,多个第一圆锥滚轮31与第二圆锥滚轮41沿板材的输送方向锥顶的锥度依次减小,使如图9中a所示的钝角开口结构逐渐的变成b所示的燕尾槽结构,使凹槽的角度缓慢变形,防止板材损坏及应力集中。
优选的,如图1所示,压紧轮12均设置于单独的转轴,转轴通过滑块13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机架10的侧壁,滑块13通过丝杆电机进行控制以改变压紧轮12的高度位置。驱动轮11均设置于单独的传动轴,并且两根传动轴均连接有电机,保证板材平稳移动。
优选的,下模组40固定安装于机架10底部,上模组30通过至少两根螺杆32连接于机架10顶部的横板,通过螺杆32可调节上模组30的高度位置,上模组30还设有导杆33,导杆33滑动穿过机架10顶部的横板,用于增加上模组30的安装稳定性。
更具体的,如图5所示,下模组40包括安装板42,安装板42沿板材的输送方向具有多个平行的矩形槽421,第二圆锥滚轮41滑动设于矩形槽421内,第二圆锥滚轮41通过螺纹配合穿设有丝杆43,通过转动丝杆43调节第二圆锥滚轮41在矩形槽421内的位置。丝杆43连接有至少两颗螺母,第二圆锥滚轮41两侧各设有至少一颗螺母,用于固定第二圆锥滚轮41的位置。
如图6所示,丝杆43通过限位盘431限制在矩形槽421的端盖44内壁,防止丝杆43沿轴向移动。
优选的,如图6所示丝杆43位于端盖44外侧的部位为六棱柱结构,以便于转动。
更具体的,如图7所示上模组30包括连接板34,连接板34对应两列第一圆锥滚轮31均设有U型槽341,U型槽341开口朝向连接板34的两侧,第一圆锥滚轮31滑动设于U型槽341内,连接板34两侧均安装有侧板35将U型槽341封闭,侧板35对应U型槽341均通过螺纹配合穿设有压紧螺钉36,压紧螺钉36连接有螺母,用于锁紧,压紧螺钉36前端压紧于第一圆锥滚轮31的侧面,第一圆锥滚轮31与U型槽341的底面之间设有弹簧37,弹簧37固定连接于第一圆锥滚轮31的侧壁,弹簧37为压力弹簧,当第一圆锥滚轮31与侧板35接触时,弹簧37仍然处于被压缩状态。
优选的,如图8所示U型槽341底部加工有沉孔342,弹簧37一端设于沉孔342内,防止弹簧发生位移及晃动。
工作原理:板材在进入本装置之前经过现有压弯机将凹槽压弯形成如图9中a所示的钝角开口状态,板材经输送装置送入本装置,利用第一圆锥滚轮31以及第二圆锥滚轮41对凹槽进行辊压成型,使板材的凹槽逐渐形成图9中b所示的燕尾槽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表示是唯一的或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各种改变或同等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在板材上制作凹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0),内壁的两侧各设有一对驱动轮(11)以及压紧轮(12),板材从驱动轮(11)与压紧轮(12)之间通过;
成型机构(20),设有所述机架(10)的中部,所述成型机构(20)包括呈上下设置的上模组(30)和下模组(40),所述上模组(30)沿板材的输送方向设有两列第一圆锥滚轮(31),所述第一圆锥滚轮(31)的锥底朝下,所述下模组(40)沿板材的输送方向设有一列第二圆锥滚轮(41),所述第二圆锥滚轮(41)的锥底朝上;
第二圆锥滚轮(41)与所述第一圆锥滚轮(31)成对使用,同一排的位置上所述第二圆锥滚轮(41)的两侧均有所述第一圆锥滚轮(31),工作时所述第二圆锥滚轮(41)只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圆锥滚轮(31)配合使用,另一个所述第一圆锥滚轮(31)则起限位作用,所述第二圆锥滚轮(41)沿板材输送方向呈左右交错设置,依次与两侧的所述第一圆锥滚轮(31)配合;
第一圆锥滚轮(31)与第二圆锥滚轮(41)的底部均设有圆盘(311),用于支撑板材的表面;
多个第一圆锥滚轮(31)与第二圆锥滚轮(41)沿板材的输送方向锥顶的锥度依次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板材上制作凹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轮(12)均设置于单独的转轴,所述转轴通过滑块(13)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机架(10)的侧壁,所述滑块(13)通过丝杆电机进行控制,所述驱动轮(11)均设置于单独的传动轴,并且两根传动轴均连接有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板材上制作凹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40)固定安装于机架(10)底部,上模组(30)通过至少两根螺杆(32)连接于所述机架(10)顶部的横板,通过所述螺杆(32)可调节所述上模组(30)的高度位置,所述上模组(30)还设有导杆(33),所述导杆(33)滑动穿过所述机架(10)顶部的横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板材上制作凹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40)包括安装板(42),所述安装板(42)沿板材的输送方向具有多个平行的矩形槽(421),所述第二圆锥滚轮(41)滑动设于所述矩形槽(421)内,所述第二圆锥滚轮(41)配合穿设有丝杆(43),通过转动所述丝杆(43)调节所述第二圆锥滚轮(41)在所述矩形槽(421)内的位置,所述丝杆(43)连接有至少两颗螺母,所述第二圆锥滚轮(41)两侧各设有至少一颗所述螺母,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圆锥滚轮(41)的位置,丝杆(43)通过限位盘(431)限制在矩形槽(421)的端盖(44)内壁,防止丝杆(43)沿轴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在板材上制作凹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43)位于所述端盖(44)外侧的部位为六棱柱结构,以便于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板材上制作凹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30)包括连接板(34),所述连接板(34)对应两列所述第一圆锥滚轮(31)均设有U型槽(341),所述U型槽(341)开口朝向所述连接板(34)的两侧,所述第一圆锥滚轮(31)滑动设于所述U型槽(341)内,所述连接板(34)两侧均安装有侧板(35)将所述U型槽(341)封闭,所述侧板(35)对应所述U型槽(341)均通过螺纹配合穿设有压紧螺钉(36),所述压紧螺钉(36)连接有螺母,所述压紧螺钉(36)前端压紧于所述第一圆锥滚轮(31)的侧面,所述第一圆锥滚轮(31)与所述U型槽(341)的底面之间设有弹簧(37),所述弹簧(37)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圆锥滚轮(31)的侧壁,所述弹簧(37)为压力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在板材上制作凹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341)底部加工有沉孔(342),所述弹簧(37)一端设于所述沉孔(342)内。
CN202120505214.XU 2021-03-10 2021-03-10 一种在板材上制作凹槽的装置 Active CN214442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05214.XU CN214442157U (zh) 2021-03-10 2021-03-10 一种在板材上制作凹槽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05214.XU CN214442157U (zh) 2021-03-10 2021-03-10 一种在板材上制作凹槽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42157U true CN214442157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54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05214.XU Active CN214442157U (zh) 2021-03-10 2021-03-10 一种在板材上制作凹槽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421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33283A (zh) * 2023-08-31 2023-10-03 江苏金松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结构流场网及其加工冲压设备、加工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33283A (zh) * 2023-08-31 2023-10-03 江苏金松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结构流场网及其加工冲压设备、加工工艺
CN116833283B (zh) * 2023-08-31 2023-10-31 江苏金松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结构流场网及其加工冲压设备、加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442157U (zh) 一种在板材上制作凹槽的装置
CN111408663B (zh) 一种钣金件冲压模具
CN210379091U (zh) 用于电池片的裂片装置
CN212639279U (zh) 一种具有全自动功能的裱纸机供纸装置
CN115464043A (zh) 一种医疗器械加工用零件冲压装置
CN111069372B (zh) 一种渔叉叉头的外框成型机构
CN213034004U (zh) 用于轴的滚花装置
CN210414762U (zh) 一种工业生产用的胶带打孔机
CN113426908A (zh) 一种高精度的防止物料偏移的冲压模具限位结构
CN220278426U (zh) 加工工装
CN115805270A (zh) 基于低速进给的冲压模具
CN117282851A (zh) 一种连续冲孔快速落料冲压模具及其制造方法
CN218108510U (zh) 一种条盒在线剔除装置
CN113617933B (zh) 一种钣金连续冲压模具
CN215965817U (zh) 一种托辊轴承保持架冲压装置
CN217858616U (zh) 一种机械零部件制造用锻压装置
CN219274127U (zh) 一种u型支座生产用冲压装置
CN219972133U (zh) 一种用于玻璃压机的电动斜楔式承压装置
CN220033365U (zh) 型钢码垛吸附设备
CN213195263U (zh) 一种成品变形的装置
CN110252889B (zh) 一种电气安装轨的自动加工装置
CN212168524U (zh) 一种板簧加工板材变截面压扎装置
CN217166182U (zh) 一种用于冲压件加工的定位装置
CN215315234U (zh) 一种机械冲压成型用辅助支撑装置
CN213104180U (zh) 一种金属板材冲压模具用自动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