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25015U - 一种无极变速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极变速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25015U
CN214425015U CN202120310437.0U CN202120310437U CN214425015U CN 214425015 U CN214425015 U CN 214425015U CN 202120310437 U CN202120310437 U CN 202120310437U CN 214425015 U CN214425015 U CN 2144250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ensile
adhesive
strip
enhancemen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1043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德胜
范爱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Naizhe Tap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Naizhe Tap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Naizhe Tap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Naizhe Tap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1043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250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250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250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极变速带,旨在提供一种抗拉、散热、耐磨性能好的无极变速带,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变速带带体包括外基层和内齿层,内齿层上设有若干沿带长方向隔开间距的内齿,内齿层的内表面设有耐磨层,外基层和内齿层之间设有加强层,加强层内沿内齿层往外基层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加强层、抗拉层、第二加强层,第一加强层设有第一加强筋和粘合剂Ⅱ,抗拉层包括抗拉条A、抗拉条B、抗拉条C,抗拉条A、抗拉条C围绕抗拉条B相互缠绕连接,第二加强层设有第二加强筋和粘合剂Ⅱ,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无极变速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无极变速带。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用于摩托车上的无极变速带存在以下问题:
1、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将无极变速带摩托车的两侧传动轴上,无极变速带承受着较大一部分的拉扯力,长期使用无极变速带的使用寿命短,报废率高;
2、在使用的过程中,摩托车高速运转,无极变速带与传动轴高频率摩擦产生高温,散热效果差,耐磨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极变速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极变速带,包括变速带带体,其特征是:所述变速带带体包括外基层和内齿层,所述内齿层上设有若干沿带长方向隔开间距的内齿,所述内齿层的内表面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由高密度乙烯涂层和聚酰胺涂层组成,所述外基层和内齿层之间设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内沿内齿层往外基层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加强层、抗拉层、第二加强层,所述第一加强层设有抗拉连接带和粘合剂Ⅱ,所述抗拉层包括抗拉条A、抗拉条B、抗拉条C,所述抗拉条A、抗拉条C围绕抗拉条B相互缠绕连接且抗拉条A、抗拉条B、抗拉条C由拈线构成,所述拈线由一个或多个线束形成,所述线束是由高强度玻璃纤维的长丝束通过粘合剂Ⅰ一体化形成的,所述第二加强层设有第二加强筋和粘合剂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内齿层的两相邻内齿隔开间距形成耐磨槽,所述耐磨槽与内齿相接的槽面为圆弧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拉连接带的径向截面为波浪形且通过粘合剂Ⅱ固定密封连接在第一加强层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高密度乙烯涂层涂设于内齿层的内表面,所述聚酰胺涂层涂设于高密度乙烯涂层的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径向截面为圆形状且通过粘合剂Ⅱ固定密封连接在第二加强层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外基层的外表面设有防滑层。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内齿面上两相邻的内齿隔开间距设置增加散热面积和摩擦缓冲面积,加强层采用第一加强层、抗拉层、第二加强层多层设计提高结构强度,抗拉层内多个抗拉条缠绕连接增加抗拉强度,抗拉条的结构设计提高自身抗拉性能,抗拉连接带和第二加强筋加强无极变速带的韧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抗拉条的径向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耐磨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变速带带体;2、外基层;3、内齿层;4、内齿;5、耐磨层;6、高密度乙烯涂层;7、聚酰胺涂层;8、第一加强层;9、抗拉层;10、第二加强层;11、抗拉连接带;12、第二加强筋;13、抗拉条A;14、抗拉条B;15、抗拉条C;20、耐磨槽;21、防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4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无极变速带,包括变速带带体1,其特征是:所述变速带带体1包括外基层2和内齿层3,所述内齿层3上设有若干沿带长方向隔开间距的内齿4,所述内齿层3的内表面设有耐磨层5,所述耐磨层5由高密度乙烯涂层6和聚酰胺涂层7组成,所述外基层2和内齿层3之间设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内沿内齿层3往外基层2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加强层8、抗拉层9、第二加强层10,所述第一加强层8设有抗拉连接带11和粘合剂Ⅱ,所述抗拉层9包括抗拉条A13、抗拉条B14、抗拉条C15,所述抗拉条A13、抗拉条C15围绕抗拉条B14相互缠绕连接且抗拉条A13、抗拉条B14、抗拉条C15由拈线构成,所述拈线由一个或多个线束形成,所述线束是由高强度玻璃纤维的长丝束通过粘合剂Ⅰ一体化形成的,所述第二加强层10设有第二加强筋12和粘合剂Ⅱ。
由上述结构可以看出,通过在内齿面上两相邻的内齿隔开间距设置增加了无极变速带高速转动时的散热面积和摩擦缓冲面积,通过耐磨层的设计提高内齿面的耐磨性能,进一步提高内齿面的结构强度,通过在外基层和内齿面之间设有加强层且加强层采用第一加强层、抗拉层、第二加强层多层设计提高结构强度,抗拉层内多个抗拉条缠绕连接,相互支撑、相辅相成提高抗拉层的抗拉强度,抗拉条由拈线构成,而拈线由一个或多个线束形成,线束由高强度玻璃纤维的长丝束通过粘合剂一体化形成,保证了抗拉条本体的抗拉性能。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齿层3的两相邻内齿4隔开间距形成耐磨槽20,所述耐磨槽20与内齿4相接的槽面为圆弧面。
由上述结构可以看出,内齿面上两相邻的内齿隔开间距设置增加散热面积和摩擦缓冲面积,耐磨槽20与内齿4相接的槽面为圆弧面,在无极变速带与传动轴高频率摩擦时,缓冲高频率转动产生的应力,增加散热时间,长期使用保护无极变速带与传动轴的使用寿命。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抗拉连接带11的径向截面为波浪形且通过粘合剂Ⅱ固定密封连接在第一加强层8内。
由上述结构可以看出,抗拉连接带呈波浪形设置在第一加强层内提高无极变速带的韧性并受力拉伸,方便进行延展,减少无极变速带运转时出现损坏的现象,且通过抗拉连接带的设计在无极变速带出现裂纹时能继续连接,减少摩托车高速行驶时因无极变速带的突然断裂而带来的危险性,为更换新的无极变速带争取时间,抗拉连接带通过粘合剂Ⅱ更加牢固紧密地连接在第一加强层内,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高密度乙烯涂层6涂设于内齿层3的内表面,所述聚酰胺涂层7涂设于高密度乙烯涂层6的内表面。
由上述结构可以看出,通过设置聚酰胺涂层和高密度乙烯涂层,使得内齿面的内表面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保护内齿面不易磨损,提高无极变速带的使用寿命。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加强筋12的径向截面为圆形状且通过第二粘合剂固定密封连接在第二加强层10内。
由上述结构可以看出,通过第二加强筋在保证延展性的情况下增加第二加强层的结构强度从而增加无极变速带的韧性,且通过粘合剂Ⅱ固封在第二加强层内防止无极变速带在拉伸时因拉伸而损坏,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基层2的外表面设有防滑层21。
由上述结构可以看出,通过设置防滑层且在防滑层上可设置若干不同花纹的防滑纹或涂有防滑涂料以此提高外基层的结构强度和防滑效果。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无极变速带,包括变速带带体(1),其特征是:所述变速带带体(1)包括外基层(2)和内齿层(3),所述内齿层(3)上设有若干沿带长方向隔开间距的内齿(4),所述内齿层(3)的内表面设有耐磨层(5),所述耐磨层(5)由高密度乙烯涂层(6)和聚酰胺涂层(7)组成,所述外基层(2)和内齿层(3)之间设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内沿内齿层(3)往外基层(2)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加强层(8)、抗拉层(9)、第二加强层(10),所述第一加强层(8)设有抗拉连接带(11)和粘合剂Ⅱ,所述抗拉层(9)包括抗拉条A(13)、抗拉条B(14)、抗拉条C(15),所述抗拉条A(13)、抗拉条C(15)围绕抗拉条B(14)相互缠绕连接且抗拉条A(13)、抗拉条B(14)、抗拉条C(15)由拈线构成,所述拈线由一个或多个线束形成,所述线束是由高强度玻璃纤维的长丝束通过粘合剂Ⅰ一体化形成的,所述第二加强层(10)设有第二加强筋(12)和粘合剂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极变速带,其特征是:所述内齿层(3)的两相邻内齿(4)隔开间距形成耐磨槽(20),所述耐磨槽(20)与内齿(4)相接的槽面为圆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极变速带,其特征是:所述抗拉连接带(11)的径向截面为波浪形且通过粘合剂Ⅱ固定密封连接在第一加强层(8)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极变速带,其特征是:所述高密度乙烯涂层(6)涂设于内齿层(3)的内表面,所述聚酰胺涂层(7)涂设于高密度乙烯涂层(6)的内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极变速带,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加强筋(12)的径向截面为圆形状且通过粘合剂Ⅱ固定密封连接在第二加强层(10)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极变速带,其特征是:所述外基层(2)的外表面设有防滑层(21)。
CN202120310437.0U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无极变速带 Active CN2144250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10437.0U CN214425015U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无极变速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10437.0U CN214425015U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无极变速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25015U true CN214425015U (zh) 2021-10-19

Family

ID=78070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10437.0U Active CN214425015U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无极变速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250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80807B2 (ja) 動力伝達ベルト
JP4018460B2 (ja) ゴム補強用コードおよびそれを含有するゴム製品
US2430500A (en) Wire reinforced double cog belt
CN206090153U (zh) 一种轮胎带束层用钢帘线
JPWO2010073641A1 (ja) ゴム物品補強用スチールコー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8602646A (zh) 用于升降机的绳索
JPH11336957A (ja) 繊維強化成形体
JPH03244850A (ja) 繊維補強ゴム製品
CN214425015U (zh) 一种无极变速带
CN105064106A (zh) 一种钢丝绳
CN209975022U (zh) 一种高渗胶性能子午钢丝帘线
KR100668633B1 (ko) 공기입 타이어의 캡 플라이용 하이브리드 섬유코드
JP4034629B2 (ja) ハイブリッドロープ
JPH0425643A (ja) 繊維補強ゴム製品
CN210596793U (zh) 一种局部高硬耐磨绳索
JP4080564B2 (ja) エラストマー補強用の金属コード
CN217873989U (zh) 高强度长寿命橡胶多楔带
CN209114235U (zh) 一种新型高强度钢丝绳
CN210066315U (zh) 一种钢铠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缆绳
CN202468838U (zh) 一种带有玄武岩纤维绳芯的聚氨酯多楔带
JPH0250224B2 (zh)
CN112853785A (zh) 一种具有高强度合成纤维芯的电梯钢丝绳
CN104153225A (zh) 复合型绳索及其生产工艺
CN212247641U (zh) 一种包芯复合绳
CN202418415U (zh) 一种带有玄武岩纤维绳芯的聚氨酯同步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