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20600U - 一种具有固定功能的二轮车脚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固定功能的二轮车脚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20600U
CN214420600U CN202120600006.8U CN202120600006U CN214420600U CN 214420600 U CN214420600 U CN 214420600U CN 202120600006 U CN202120600006 U CN 202120600006U CN 214420600 U CN214420600 U CN 2144206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support frame
foot rest
installation space
fixing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000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龙
全初艺
李文发
陈晓玲
文宇
汪顶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anashi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anashi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anashi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anashi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000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206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206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206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固定功能的二轮车脚架,包括限位件和支撑架;限位件安装于二轮车车体的下部,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支撑架的一端弯折形成安装于安装空间的弯折部;第二限位件一侧向二轮车脚架安装右侧延伸形成限位槽,限位槽的后侧具有挡位,限位槽前侧具有限位入口,弯折部端部固定有卡限块,卡限块和限位槽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槽固定卡限块的结构实现停放二轮车脚架时固定支撑架的功能,能有效防止二轮车脚架朝二轮车尾部滑动脱落,提高了二轮车的安全系数。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固定功能的二轮车脚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轮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固定功能的二轮车脚架。
背景技术
二轮车由于具有灵巧的高机动性及停放容易等特点,在市场上大受消费者欢迎。如今随着城市交通与经济的迅速发展,摩托车及电动自行车等二轮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二轮车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经常使用的工具,而二轮车在停放时,一般会将脚架放置在撑地状态,从而保持二轮车的平衡,然后再拔下二轮车钥匙,将二轮车进行锁定。
然而,但是相对一部分二轮车的脚架由于没有设定固定机构,当有朝二轮车头部的外力施加在二轮车上时,二轮车脚架会朝二轮车尾部滑动从而脱落撑地状态,这种情况下,二轮车容易失去平衡,安全系数不够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固定功能的二轮车脚架。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固定功能的二轮车脚架,包括限位件和支撑架;
限位件安装于二轮车车体的下部,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固定连接,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间形成安装空间;
支撑架呈L型,支撑架的一端弯折形成弯折部,弯折部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
第二限位件的一侧向二轮车脚架安装的上方延伸形成限位槽,限位槽的后侧具有挡位,限位槽的前侧具有限位入口,弯折部的端部固定有卡限块,卡限块和限位槽位置相对应;
所述卡限块的顶部自所述限位入口摆入限位件内并抵于所述挡位,之后使所述卡限块卡入所述限位槽内,实现支撑架支撑定位。
优选的,第二限位件为U型板,U型板的内壁和第一限位件形成安装空间;
第二限位件的两侧板的顶部弯折形成连接端,连接端与第一限位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优选的,第二限位件的前后两侧板的顶部均向二轮车脚架安装的上方延伸,第二限位件的前侧板的延伸部竖向长度小于第二限位件的后侧板的延伸部的竖向长度;
前侧板的延伸部与后侧板的延伸部的顶部形成限位槽,后侧板的延伸部前壁的底部为挡位。
优选的,卡限块的顶端向二轮车脚架安装的上方倾斜。
优选的,第一限位件包括限位块,限位块位于U型板内,限位块的底壁和U型板的内壁形成安装空间;
第二限位件的底部由下至上向外倾斜,使安装空间的宽度从下到上逐渐增大。
优选的,弯折部套设有限位环,限位环位于所述安装空间的下方;
第二限位件在下方开设有一端为弧形的让位部,所述限位环抵于所述让位部。
优选的,支撑架设置有缓冲垫,缓冲垫在支撑架上的位置位于支撑架向后摆动的方向。
优选的,还包括复位弹簧,支撑架设有弹簧勾孔,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于弹簧勾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二轮车车体。
优选的,支撑架的底端设置有脚踏架,脚踏架呈长条状。
优选的,支撑架为金属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槽固定卡限块的结构实现停放二轮车脚架时固定支撑架的功能,能有效防止二轮车脚架朝二轮车尾部滑动脱落,提高了二轮车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固定功能的二轮车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二轮车脚架安装于二轮车车体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二轮车脚架收起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二轮车脚架的侧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二轮车脚架的爆炸图;
图6为图4中二轮车脚架的A部分放大图;
图7是图6中二轮车脚架的剖视图,其中a为支撑架的立起状态,b为支撑架的支撑定位状态;
图8是图1中二轮车脚架的顶部视图,其中c为支撑架的立起状态,d为支撑架的支撑定位状态;
其中,二轮车脚架10、二轮车车体14、限位件1、支撑架2、安装空间3、第一限位件11、第二限位件12、限位块13、前侧板121、后侧板122、限位槽123、让位部124、连接端125、弯折部21、限位环211、卡限块22、缓冲垫23、复位弹簧24、弹簧勾孔241、脚踏架25、垫片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具有固定功能的二轮车脚架,包括限位件1和支撑架2;
限位件1安装于二轮车车体的下部,限位件1包括第一限位件11和第二限位件12,第一限位件11与第二限位件12固定连接,第一限位件11和第二限位件12之间形成安装空间3;
支撑架2呈L型,支撑架2的一端弯折形成弯折部21,弯折部21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3;
第二限位件12的一侧向二轮车脚架安装的上方延伸形成限位槽123,限位槽123的后侧具有挡位,限位槽123的前侧具有限位入口,弯折部21的端部固定有卡限块22,卡限块22和限位槽123位置相对应;
卡限块22的顶部自限位入口摆入限位件内并抵于挡位,之后使卡限块22卡入限位槽123内,实现支撑架2支撑定位。
本实施例的二轮车脚架,安装于二轮车车体14的底部,支撑架2呈L型,其弯折部21安装于限位件1内,用户将支撑架2由上至下踩落并带动弯折部21在限位件1内旋转,支撑架2的另一端落下到地面支撑起整台二轮车。
具体的,弯折部21充当卡限块22转动的轴,支撑架2摆动可带动卡限块22进行转动。弯折处21固定有加强筋。
如图3所示,二轮车行驶时,支撑架2呈收起状态且与地面平行,此时支撑架2横置于二轮车下部,不接触地面,卡限块22的顶端朝向二轮车前侧。
当二轮车停放时,用户使支撑架2向下摆动,支撑架2落下地面处于立起状态,此时支撑架2未固定,仍能相对限位件1摆动,此时卡限块22的顶端对准于限位槽123的槽口,卡限块22的侧面抵于挡位。
支撑架2处于立起状态后,车体因自重倾斜,二轮车的车架向下倾斜,支撑架2抵于地面,限位件1相对支撑架下压,并将卡限块22压入到限位槽123中,此时支撑架2处于支撑定位状态,支撑架2无法以弯折部21为轴摆动,从而实现支撑架2稳定撑起二轮车的功能。
如图6所示,当二轮车停放时,支撑架从立起状态转至支撑定位状态,限位件1和支撑架2发生相对运动,图6中示出了卡限块22摆动的方向,卡限块22压入限位槽123后的位置以虚线标出。
当用户准备驾驶二轮车时,二轮车斜向脚架的一侧并由支撑架2支撑,用户只需将二轮车扶正,再向下踩支撑架2的一端,支撑架2摆动带动卡限块22滑出限位槽123,以解除支撑架2的支撑定位状态,然后支撑架2向后摆动,卡限块22自限位入口摆出使支撑架由图6所示状态摆动至图3所示的收起状态,解除支撑架2定位和支撑架2收回的过程简单便捷。
当卡限块22压入限位槽123时,外界对二轮车施加的力不能令卡限块22滑出限位槽123,使支撑架2无法以弯折部21为轴摆动,并保持支撑定位状态,从而以脚架撑地来维持二轮车车身的平衡,该脚架的支撑定位状态稳固,提高了安全系数。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第二限位件12为U型板,U型板的内壁和第一限位件11形成安装空间3;
第二限位件12的两侧板的顶部弯折形成连接端125,连接端125与第一限位件1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支撑架2的弯折部21安装于U型的第二限位件12内,第二限位件12上的连接端125开设有若干通孔,第一限位件11在对应的位置也开设有通孔,螺钉通过通孔将第一限位件11和第二限位件12固定连接,且螺钉的一端拧入二轮车车体的下部完成对二轮车脚架的安装。
进一步的,第二限位件12的前后两侧板的上部均向二轮车脚架安装的上方延伸,第二限位件12的前侧板121的延伸部竖向长度小于第二限位件12的后侧板122的延伸部的竖向长度;
前侧板121的延伸部与后侧板122的延伸部的顶部形成限位槽123,后侧板122的延伸部前壁的底部为所述挡位。
支撑架2处于立起状态且卡限块22未卡入限位槽123时(图8c所示状态),卡限块22的后侧抵住后侧板122上的挡位,卡限块22无法向后侧板122的方向摆动,限定了支撑架2可摆动的角度。
前侧板121的下方形成限位槽123前侧的限位入口,限位入口、挡位以及限位槽123由前侧板121和后侧板122组成,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对卡限块22的限位,前侧板121和后侧板122一体成型,限位件1制作过程工艺简单。
进一步的,卡限块22的顶端向二轮车脚架安装的上方倾斜。
支撑架2处于立起状态时,卡限块22未压入限位槽123的槽口,卡限块22的顶端朝向斜上方,挡位与卡限块22的顶端存在夹角,在支撑架2从立起状态转到支撑定位状态的过程中,挡位与卡限块22之间的夹角变小,卡限块压入限位槽123的过程顺畅。
进一步的,第一限位件11包括限位块13,限位块13位于所述U型板内,限位块13的底壁和所述U型板的内壁形成所述安装空间3;
第二限位件12的底部由下到上向外倾斜,使安装空间3的宽度从下到上逐渐增大。
支撑架2由立起状态至支撑定位状态过程中,支撑架2一端抵于地面,限位件1相对支撑架2向下摆动,安装空间3从下到上宽度逐渐增大的结构为限位件1相对支撑架2的上下移动预留所需空间。具体的,如图7和图8所示,支撑架2处于立起状态时,弯折部21贴于第二限位件12内壁的底部。支撑架2处于支撑定位状态时,卡限块22压入限位槽123的槽口,弯折部21贴于限位块13底部。
进一步的,弯折部21套设有限位环211,限位环211位于安装空间3的下方;第二限位件12在下方开设有一端为弧形的让位部124,限位环21抵于让位部124。
卡限块22与限位环211分别位于第二限位件12的上下两侧,限位环211和卡限块22配合将弯折部21定位于安装空间3内,增加了脚架结构的稳定性。
具体的,如图7的a和b所示,支撑架2处于立起状态时,限位环211的顶端抵于让位部124的顶端,支撑架2处于支撑定位状态时,限位环211的底端抵于让位部124的底端。支撑架2立起状态转为支撑定位状态的过程中,限位件1与支撑架2发生相对移动,第二限位件12开设的让位部124引导并限定限位环211的转动进而两者相配合防止弯折部21转动时发生移位。
进一步的,支撑架2设置有缓冲垫23,缓冲垫23在支撑架2上的位置位于支撑架2向后摆动的方向。
当用户准备驾驶二轮车时,支撑架2收起并平行于地面,支撑架2处于收起状态并横置于二轮车,缓冲垫23贴于二轮车车体,以避免支撑架2与二轮车车体直接碰触导致支撑架2和车体受摩擦掉漆。同时在支撑架2恢复至收起状态的过程中,缓冲垫在二轮车车体和支撑架2之间作缓冲作用,防止支撑架2与二轮车车体碰撞而影响二轮车结构稳定。缓冲垫23的设置提高了支撑架2的耐用度。具体的,缓冲垫23为橡胶材质,具有防滑防震,耐用以及安装方便的特点。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二轮车脚架还包括复位弹簧24,支撑架2设有弹簧勾孔241,复位弹簧24的一端连接于弹簧勾孔241,另一端连接于二轮车车体。
复位弹簧24的两个端分别连接于支撑架2和二轮车车体上,收回支撑架2时,复位弹簧24的弹力作用于支撑架2上,使得支撑架2不需额外手动操作即可自然地回复至收起状态。
进一步的,支撑架2的底端设置有脚踏架25,脚踏架25呈长条状。
在用户需要立起支撑架2时,可用脚踩在脚踏架25上向下发力,脚踏架25带动支撑架2落下而接触地面,使得支撑架2处于立起状态,二轮车车体倾斜后向下压即可将卡限块22压入槽口,使得支撑架2处于支撑定位状态,二轮车直立并可支撑于地面。
当用户准备驾驶二轮车时,用户将二轮车安装有脚架的一侧抬起,用脚踩在脚踏架25上发力,将支撑架2向下踩带动卡限块22滑出限定槽123,在复位弹簧的带动下支撑架2自动回复至收起状态的功能。
进一步的,支撑架2为金属架。支撑架2使用过程中损耗较大,采用金属材质耐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固定功能的二轮车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件和支撑架;
所述限位件安装于二轮车车体的下部,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形成安装空间;
所述支撑架(2)呈L型,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
所述第二限位件的一侧向所述二轮车脚架安装的上方延伸形成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后侧具有挡位,所述限位槽的前侧具有限位入口,所述弯折部的端部固定有卡限块,所述卡限块和所述限位槽位置相对应;
所述卡限块的顶部自所述限位入口摆入限位件内并抵于所述挡位,之后使所述卡限块卡入所述限位槽内,实现支撑架支撑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固定功能的二轮车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为U型板,所述U型板的内壁和所述第一限位件形成所述安装空间;
所述第二限位件的两侧板的顶部弯折形成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第一限位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固定功能的二轮车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前后两侧板的顶部均向所述二轮车脚架安装的上方延伸,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前侧板的延伸部竖向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后侧板的延伸部的竖向长度;
所述前侧板的延伸部与所述后侧板的延伸部的顶部形成所述限位槽,所述后侧板的延伸部前壁的底部为所述挡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固定功能的二轮车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限块的顶端向二轮车脚架安装的上方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固定功能的二轮车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U型板内,所述限位块的底壁和所述U型板的右壁形成所述安装空间;
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底部由下到上向外倾斜,使所述安装空间的宽度从下侧到上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固定功能的二轮车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安装空间的下方;
所述第二限位件在下方开设有一端为弧形的让位部,所述限位环抵于所述让位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固定功能的二轮车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在所述支撑架上的位置位于所述支撑架向后摆动的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固定功能的二轮车脚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支撑架设有弹簧勾孔,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弹簧勾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二轮车车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固定功能的二轮车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的底端设置有脚踏架,所述脚踏架呈长条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轮车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为金属架。
CN202120600006.8U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具有固定功能的二轮车脚架 Active CN2144206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00006.8U CN214420600U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具有固定功能的二轮车脚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00006.8U CN214420600U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具有固定功能的二轮车脚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20600U true CN214420600U (zh) 2021-10-19

Family

ID=78074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00006.8U Active CN214420600U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具有固定功能的二轮车脚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206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1137661A1 (zh) 一种便携式代步车
US6491312B2 (en) Scooter steering control
CN214420600U (zh) 一种具有固定功能的二轮车脚架
CN214420599U (zh) 一种二轮车脚架
US5346238A (en) Portable removable bicycle stand
CN111268004A (zh) 一种基于弹性支撑的可调节电动车侧支架
EP0486731A1 (en) Portable removable stand for a bicycle
CN201148105Y (zh) 电动车、摩托车应急助力装置
WO2011134309A1 (zh) 自行车前轮固定装置
JP3503897B1 (ja) 折り畳み自転車用補助輪及び該補助輪付折り畳み自転車
CN220054006U (zh) 一种两轮车脚踏站架
CN213921358U (zh) 一种滑板式人力自行车
CN2318056Y (zh) 防扎胎辅助轮
CN219295569U (zh) 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安全脚撑
CN220332859U (zh) 一种折叠车用可调节车架
CN220262956U (zh) 一种折叠式三轮随行车
CN219857480U (zh) 一种易于携带的折叠车
CN2104180U (zh) 一种自行车后制动装置
CN216684676U (zh) 隐藏式管内自动卡锁的单边撑
CN220448050U (zh) 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电动自行车
CN220076541U (zh) 摩托车支撑脚架
CN213921356U (zh) 一种高强度小型折叠自行车
CN220332835U (zh) 一种自行车后座扣具装置
CN210592293U (zh) 一种可折叠便携电动车
CN213035940U (zh) 防侧倾锁组件及防侧倾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