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13946U - 一种和面提面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和面提面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413946U CN214413946U CN202120125776.1U CN202120125776U CN214413946U CN 214413946 U CN214413946 U CN 214413946U CN 202120125776 U CN202120125776 U CN 202120125776U CN 214413946 U CN214413946 U CN 2144139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ough
- dough kneading
- lifting device
- shaft
-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 Devices For Doug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和面提面设备,包括和面装置,所述和面装置包括面斗、位于面斗底部并与面斗转动连接的至少一个绞笼,位于绞笼上方并与面斗转动连接的绞杠,所述绞笼的一端设有出面嘴,所述绞笼和绞杠通过同一动力机构驱动做同步反向转动;还包括设置在和面装置面柱输出端的面柱提升装置;所述面柱提升装置包括竖向或切斜设置的机架以及平行且错开设置在机架上的两组传送带,两组传送带均通过电动机Ⅱ带动做同步同向传动。本申请省去了原有加工“扒面、切面和投面”环节,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工效率提升数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和面提面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馒头加工方式为通过和面机将水和面粉混合后揉制成面团,人工将面团从和面机的面斗内扒出,之后人工将面团切割成大小适中的面块,再将面块人工投入馒头成型机内,从馒头成型机产出成型后的馒头。
由于加工过程中需要人工重复进行扒面、切面动作,因此上述加工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大,加工效率低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和面提面设备,通过和面装置将水和面粉混合后揉制成面团,后自动输出面柱,输出的面柱经面柱提升装置自动提升到馒头成型机内,省去了原有加工“扒面、切面和投面”环节,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工效率提升数倍。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和面提面设备,包括和面装置,所述和面装置包括面斗、位于面斗底部并与面斗转动连接的至少一个绞笼,位于绞笼上方并与面斗转动连接的绞杠,所述绞笼的一端设有出面嘴,所述绞笼和绞杠通过同一动力机构驱动做同步反向转动;还包括设置在和面装置面柱输出端的面柱提升装置;所述面柱提升装置包括竖向或切斜设置的机架以及平行且错开设置在机架上的两组传送带,两组传送带均通过电动机Ⅱ带动做同步同向传动;靠近出面嘴的一组传送带为第一传送带,远离出面嘴的一组传送带为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下端的长度短于第二传送带下端的长度,第一传送带上端的长度长于第二传送带上端的长度,第一传送带的上端与第二传送带的上端形成面柱输出口,第一传送带的下端与第二传送带的下端形成面柱输入口,出面嘴与面柱输入口相接。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动机Ⅰ和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内转动安装输入轴、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电动机Ⅰ与输入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连接,所述输入轴上还连接小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安装大齿轮和中齿轮,输入轴上的小齿轮和第一传动轴上的大齿轮啮合,第二传动轴上连接输出齿轮,第一传动轴上的中齿轮与第二传动轴上的输出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传动轴与绞笼固接,所述第二传动轴与绞杠固接。通过一个电动机Ⅰ可以同时实现绞笼和绞杠的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电动机Ⅰ输出轴上的小带轮和安装在输入轴上的大带轮,小带轮和大带轮通过皮带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面斗远离出面嘴的一端固定安装箱体,所述动力机构安装在箱体内。可以增加使用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两组传送带的传动速度相同。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两者的配合作用下,面柱被携带至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顶端。
作为优选,所述电动机Ⅱ的输出轴与其中一组传送带的主动轴通过第二传动机构连接,两组传送带上的两个主动轴通过第三传动机构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电动机Ⅱ输出轴上的链轮Ⅰ和安装在其中一个主动轴上的链轮Ⅱ,链轮Ⅰ和链轮Ⅱ通过链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安装有链轮Ⅱ的主动轴上还安装链轮Ⅲ,另外一个主动轴上安装链轮Ⅳ,链轮Ⅲ与链轮Ⅳ啮合。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与面斗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此时和面装置和面柱提升装置作为一个整体使用。当和面装置和面柱提升装置分开时,和面装置可以作为单独的和面机械使用,面柱提升装置可以作为单独的提升机械使用。
作为优选,第二传送带上端安装输面托辊。面柱经输面托辊落入馒头成型机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和面装置将水和面粉混合后揉制成面团,后自动输出面柱,输出的面柱经面柱提升装置自动提升到馒头成型机内,省去了原有加工“扒面、切面和投面”环节,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工效率提升数倍。
2、面柱提升装置通过上传送带和下传送带的配合工作,可以实现面柱垂直提升,大大节省了生产空间。
3、通过和面装置与面柱提升装置的配合可以向馒头成型机内均匀输送面柱,从而使馒头成型机生产出的馒头大小更加均匀。
4、两组传送带在输面提面的同时,可以对面柱起到挤压作用,增加面柱的韧性,生产出的馒头更加筋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动力机构传动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面斗,2、绞笼,3、绞杠,4、出面嘴,5、箱体,6、电动机Ⅰ,7、齿轮箱,8、输入轴,9、第一传动轴,10、第二传动轴,11、小带轮,12、大带轮,13、小齿轮,14、大齿轮,15、中齿轮,16、输出齿轮,17、机架,18、第一传送带,19、第二传送带,20、电动机Ⅱ,21、链轮Ⅰ,22、链轮Ⅲ,23、链轮Ⅳ,24、输面托辊,25、连接杆,26、面柱,27、馒头成型机,28、面柱输入口,29、面柱输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和面装置以及设置在和面装置面柱输出端的面柱提升装置。和面装置将水和面粉混合后揉制成面团,后自动输出面柱,输出的面柱进入面柱提升装置实施提升,面柱经面柱提升装置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后进入馒头成型机内。
所述和面装置包括面斗1、位于面斗1底部并与面斗1转动连接的至少一个绞笼2,位于绞笼2上方并与面斗1转动连接的绞杠3,所述绞笼2和绞杠3通过同一动力机构驱动做同步反向转动。所述绞笼2的一端设有出面嘴4,面团经出面嘴4输出后形成面柱。向面斗1内加入水和面粉,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绞笼2和绞杠3做同步反向转动,通过绞杠3和绞笼2的配合将面粉揉制成面团。需要将面斗1内的面团输出时,控制动力机构,使绞杠3和绞笼2均沿与和面时相反的方向转动,在绞笼2的作用下,面团被输送至出面嘴4处,并经出面嘴4输出面柱。绞笼2和绞杠3混合出面团的方式为现有技术,在申请号201520291393.6,专利名称一种全自动馒头生产机,公开了上述绞杠和绞笼结构,同时公开了绞杠和绞笼配合出面原理,再此不做过多赘述。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动机Ⅰ6和齿轮箱7,如图2所示,所述齿轮箱7内转动安装输入轴8、第一传动轴9和第二传动轴10。所述电动机Ⅰ6与输入轴8通过第一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电动机Ⅰ6输出轴上的小带轮11和安装在输入轴8上的大带轮12,小带轮11和大带轮12通过皮带连接。所述输入轴8上还连接小齿轮13,所述第一传动轴9上安装大齿轮14和中齿轮15,输入轴8上的小齿轮13和第一传动轴9上的大齿轮14啮合,第二传动轴10上连接输出齿轮16,第一传动轴9上的中齿轮15与第二传动轴10上的输出齿轮16啮合。所述第一传动轴9与绞笼2固接,所述第二传动轴10与绞杠3固接。在电动机Ⅰ6的带动下首先输入轴8转动,输入轴8转动过程中会带动第一传动轴9转动,第一传动轴9转动实现了绞笼2转动。第一传动轴9转动过程中会带动第二传动轴10转动,第二传动轴10转动实现了绞杠3转动。通过一个电动机Ⅰ6可以同时实现绞笼2和绞杠3的转动。
为了增加使用的安全性,所述面斗1远离出面嘴4的一端固定安装箱体5,所述动力机构安装在箱体5内。
如图1所示,所述面柱提升装置包括竖向或切斜设置的机架17以及平行且错开设置在机架17上的两组传送带,两组传送带通过电动机Ⅱ20带动做同步同向传动,两组传送带的传动速度相同。所述电动机Ⅱ20的输出轴与其中一组传送带的主动轴通过第二传动机构连接,两组传送带上的两个主动轴通过第三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电动机Ⅱ20输出轴上的链轮Ⅰ21和安装在其中一个主动轴上的链轮Ⅱ,链轮Ⅰ21和链轮Ⅱ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安装有链轮Ⅱ的主动轴上还安装链轮Ⅲ22,另外一个主动轴上安装链轮Ⅳ23,链轮Ⅲ22与链轮Ⅳ23啮合。
优化方案中,所述电动机Ⅱ20和电动机Ⅰ6均为变频电机。
为了方便叙述,将靠近出面嘴4的一组传送带命名为第一传送带18,将远离出面嘴4的一组传送带命名为第二传送带19,第一传送带18下端的长度短于第二传送带19下端的长度,第一传送带18上端的长度长于第二传送带19上端的长度。第一传送带18的上端与第二传送带19的上端形成面柱输出口29,第一传送带18的下端与第二传送带19的下端形成面柱输入口28,出面嘴4与面柱输入口28相接。自出面嘴4输出的面柱进入面柱输入口28,通过第一传送带18和第二传送带19的配合实现面柱的提升传输。第二传送带19上端安装输面托辊24。
所述机架17与面斗1通过连接杆25连接在一起,此时和面装置和面柱提升装置作为一个整体使用。当和面装置和面柱提升装置分开时,和面装置可以作为单独的和面机械使用,面柱提升装置可以作为单独的提升机械使用。
具体使用时,经出面嘴4输出的面柱26具有一定的硬度,如图3所示,当面柱26与第二传送带19接触时,在第一传送带18和第二传送带19两者的配合作用下,面柱26被携带至第一传送带18和第二传送带19的顶端,由于第一传送带18上端的长度长于第二传送带19上端的长度,当面柱26继续上升一定高度后,由于面柱失去第二传送带19的支撑,在重力作用下面柱会弯向第二传送带19并落在输面托辊24上,经输面托辊24落入馒头成型机27内。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和面提面设备,包括和面装置,所述和面装置包括面斗(1)、位于面斗(1)底部并与面斗(1)转动连接的至少一个绞笼(2),位于绞笼(2)上方并与面斗(1)转动连接的绞杠(3),所述绞笼(2)的一端设有出面嘴(4),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笼(2)和绞杠(3)通过同一动力机构驱动做同步反向转动;还包括设置在和面装置面柱输出端的面柱提升装置;所述面柱提升装置包括竖向或切斜设置的机架(17)以及平行且错开设置在机架(17)上的两组传送带,两组传送带通过电动机Ⅱ(20)带动做同步同向传动;靠近出面嘴(4)的一组传送带为第一传送带(18),远离出面嘴(4)的一组传送带为第二传送带(19),第一传送带(18)下端的长度短于第二传送带(19)下端的长度,第一传送带(18)上端的长度长于第二传送带(19)上端的长度,第一传送带(18)的上端与第二传送带(19)的上端形成面柱输出口(29),第一传送带(18)的下端与第二传送带(19)的下端形成面柱输入口(28),出面嘴(4)与面柱输入口(28)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和面提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动机Ⅰ(6)和齿轮箱(7),所述齿轮箱(7)内转动安装输入轴(8)、第一传动轴(9)和第二传动轴(10);所述电动机Ⅰ(6)与输入轴(8)通过第一传动机构连接,所述输入轴(8)上还连接小齿轮(13),所述第一传动轴(9)上安装大齿轮(14)和中齿轮(15),输入轴(8)上的小齿轮(13)和第一传动轴(9)上的大齿轮(14)啮合,第二传动轴(10)上连接输出齿轮(16),第一传动轴(9)上的中齿轮(15)与第二传动轴(10)上的输出齿轮(16)啮合;所述第一传动轴(9)与绞笼(2)固接,所述第二传动轴(10)与绞杠(3)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和面提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为: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电动机Ⅰ(6)输出轴上的小带轮(11)和安装在输入轴(8)上的大带轮(12),小带轮(11)和大带轮(12)通过皮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和面提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斗(1)远离出面嘴(4)的一端固定安装箱体(5),所述动力机构安装在箱体(5)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和面提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传送带的传动速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和面提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Ⅱ(20)的输出轴与其中一组传送带的主动轴通过第二传动机构连接,两组传送带上的两个主动轴通过第三传动机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和面提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电动机Ⅱ(20)输出轴上的链轮Ⅰ(21)和安装在其中一个主动轴上的链轮Ⅱ,链轮Ⅰ(21)和链轮Ⅱ通过链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和面提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安装有链轮Ⅱ的主动轴上还安装链轮Ⅲ(22),另外一个主动轴上安装链轮Ⅳ(23),链轮Ⅲ(22)与链轮Ⅳ(23)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和面提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7)与面斗(1)通过连接杆(25)连接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和面提面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传送带(19)上端安装输面托辊(2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25776.1U CN214413946U (zh) | 2021-01-18 | 2021-01-18 | 一种和面提面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25776.1U CN214413946U (zh) | 2021-01-18 | 2021-01-18 | 一种和面提面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413946U true CN214413946U (zh) | 2021-10-19 |
Family
ID=78056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125776.1U Active CN214413946U (zh) | 2021-01-18 | 2021-01-18 | 一种和面提面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413946U (zh) |
-
2021
- 2021-01-18 CN CN202120125776.1U patent/CN21441394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030129B (zh) | 一种全自动饲料生产加工设备 | |
CN214413946U (zh) | 一种和面提面设备 | |
CN202070303U (zh) | 一种双轴无重力搅拌机 | |
CN202738689U (zh) | 自动回转压面方馒头组合机 | |
CN211631566U (zh) | 一种曲奇饼干成型机 | |
CN112263930A (zh) | 一种化工原料高效搅拌处理设备 | |
CN217887737U (zh) | 基于母猪妊娠阶段饲料加工用配料混合设备 | |
CN102783507A (zh) | 自动回转压面方馒头组合机 | |
CN202738688U (zh) | 自动回转压面机 | |
CN215996470U (zh) | 一种乳猪饲料的精细加工装置 | |
CN213160311U (zh) | 一种软脉灵口服液中成药原辅材料生产用配料机 | |
CN214110571U (zh) | 一种中药材快速切割加工装置 | |
CN210695740U (zh) | 一种肉制品真空混合搅拌机 | |
CN214717218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粉碎设备 | |
CN209682567U (zh) | 一种有利于进行搅拌的砌块机 | |
CN215429412U (zh) | 一种内置百叶玻璃混料装置 | |
CN208001991U (zh) | 一种立式揉面机 | |
CN113273584A (zh) | 一种揉压式面食加工设备 | |
CN220835762U (zh) | 一种块状滤饼破碎打浆装置 | |
CN206150430U (zh) | 一种馅料成型装置 | |
CN219171264U (zh) | 一种高质量混凝土生产的配料机构 | |
CN111168843A (zh) | 一种建筑砂浆的搅拌装置 | |
CN213860014U (zh) | 一种环保透水砖自动配料装置 | |
CN220990404U (zh) | 四轴搅拌机 | |
CN220443704U (zh) | 一种石英制品加工用原料混合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