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93854U - 直臂夹钳 - Google Patents

直臂夹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93854U
CN214393854U CN202022472020.2U CN202022472020U CN214393854U CN 214393854 U CN214393854 U CN 214393854U CN 202022472020 U CN202022472020 U CN 202022472020U CN 214393854 U CN214393854 U CN 2143938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arm
arc
arm
straight
limiting no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7202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万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iang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vic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vic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vic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7202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938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938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938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臂夹钳,直臂夹钳包括壳体,直臂夹钳包括:第一夹臂、第一限位槽口、第二夹臂、转轴、第二限位槽口、活塞杆和销轴;第一夹臂嵌入壳体内;第一限位槽口沿第一夹臂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第一限位槽口贯穿第一夹臂;第一限位槽口包括第一直线段、第一弧线段和第一过渡段,第一限位槽口沿第一夹臂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第一限位槽口贯穿第一夹臂;第一直线段的一端呈弧形;第一弧线段的一端呈弧形;第一过渡段呈弧形,且第一过渡段同时与第一直线段和第一弧线段相连通;第二夹臂呈弧形,且第二夹臂嵌入壳体内;转轴依次穿过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且转轴同时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转动连接。

Description

直臂夹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钳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直臂夹钳。
背景技术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夹钳动作的准确与否、动作的大小以及夹臂的旋转角度,都是由夹臂上的轨道形状来控制。因此,设计一种具有特殊轨形状的夹臂,来提高夹钳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直臂夹钳。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臂夹钳,直臂夹钳包括壳体,直臂夹钳包括:第一夹臂、第一限位槽口、第二夹臂、转轴、第二限位槽口、活塞杆和销轴;第一夹臂嵌入壳体内;第一限位槽口沿第一夹臂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第一限位槽口贯穿第一夹臂;第一限位槽口包括第一直线段、第一弧线段和第一过渡段,第一限位槽口沿第一夹臂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第一限位槽口贯穿第一夹臂;第一直线段的一端呈弧形;第一弧线段的一端呈弧形;第一过渡段呈弧形,且第一过渡段同时与第一直线段和第一弧线段相连通;第二夹臂呈弧形,且第二夹臂嵌入壳体内;转轴依次穿过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且转轴同时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转动连接;第二限位槽口包括第二直线段、第二弧线段和第二过渡段,第二限位槽口沿第二夹臂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第二限位槽口贯穿第二夹臂;第二直线段的一端呈弧形;第二弧线段的一端呈弧形;第二过渡段呈弧形,且第二过渡段同时与第二直线段和第二弧线段相连通;活塞杆穿过壳体后,活塞杆嵌入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销轴依次穿过第一限位槽口、销轴和第二限位槽口后,销轴的两端嵌入壳体内,且销轴与壳体滑动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使第一夹臂嵌入壳体内,以对第一夹臂进行限位;其次,通过使第一限位槽口沿第一夹臂的长度方向设置,使第一限位槽口贯穿第一夹臂,且第一限位槽口包括第一直线段、第一弧线段和第一过渡段,以形成连续流畅的运动轨迹,从而对销轴进行限位;再次,通过使第一直线段的一端呈弧形,以适配销轴的形状,对销轴进行限位;再次,通过使第一弧线段的一端呈弧形,以适配销轴的形状,使第一夹臂与销轴紧密贴合;再次,通过使第一过渡段呈弧形,且第一过渡段同时与第一直线段和第一弧线段相连通,使第一直线段与第一弧线段光滑过渡,以避免销轴带动第一夹臂运动后,销轴运动轨迹发生变化,导致销轴相对于第一夹臂发生卡顿的问题产生;再次,通过使第二夹臂呈弧形,且第二夹臂嵌入壳体内,并使转轴依次穿过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且转轴同时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转动连接,以使第二夹臂与第一夹臂可相对转动,提升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灵活性;再次,第二限位槽口包括第二直线段、第二弧线段和第二过渡段,第二限位槽口沿第二夹臂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第二限位槽口贯穿第二夹臂,以通过销轴对第二夹臂进行限位,从而实现限制第二夹臂开合角度的技术效果;再次,通过使第二直线段的一端呈弧形,并使第二直线段与第一直线段相对于销轴的轴线对称设置,从而使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同步运动,便于将使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紧密贴合,从而实现夹钳夹紧的技术效果;再次,通过使第二弧线段的一端呈弧形,以适配销轴的形状,便于限制销轴带动第二夹臂旋转的角度,从而限制夹钳的最大张角;再次,通过使第二过渡段呈弧形,且第二过渡段同时与第二直线段和第二弧线段相连通,以使第二直线段与第二弧线段光滑过渡,从而使第二夹臂转动时更顺滑,无卡顿;再次,通过使活塞杆穿过壳体后,活塞杆嵌入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并使销轴依次穿过第一限位槽口、销轴和第二限位槽口后,销轴的两端嵌入壳体内,且销轴与壳体滑动连接,以通过活塞杆伸缩,带动销轴在第一限位槽口和第二限位槽口内运动,实现通过销轴限位,带动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开合的技术效果,实现夹钳夹持的功能。采用此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需将夹钳打开时,活塞杆伸长,推动销轴在第一限位槽口和第二限位槽口中向前运动,由于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对称设置,并与水平线呈预定角度,带动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绕转轴转动,张开一个小角度;活塞杆继续向前运动,由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张开后,会给销轴反作用力,销轴的运动轨迹发生改变,销轴通过第一过渡段和第二过渡段处,可避免销轴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干涉,导致销轴卡顿,夹钳动作不顺滑的问题产生,使夹钳动作流畅、准确;通过使第一过渡段的弧度小于第二过渡段的弧度,可使销轴继续向前运动时,第一夹臂小幅度转动,而第二夹臂相对于转轴转动,从而使第二夹臂张开,实现夹钳开启的目的;当活塞杆缩回时,带动销轴反向运动,通过使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对称设置,并与水平线呈预定角度,增大夹紧力,以使夹钳夹紧时,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紧密贴合,无缝隙,将工件紧紧夹住,不易脱落。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直臂夹钳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转轴平行于第一夹臂一边的直径所在的直线形成基线;第一直线段、第一弧线段和第一过渡段的宽度为7至11mm;第一直线段的中心线与基线之间的夹角为4至16°;第一直线段的圆心与基线之间的距离为0至3mm;第一直线段的圆心与转轴圆心之间的距离为33至48mm;第一弧线段的圆心与基线之间的夹角为0至85°;第一弧线段的圆心与基线之间的距离为11至19mm。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基线为转轴平行于第一夹臂一边的直径所在的直线形成基线,以便于计算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数据;以基线为基准,通过计算得出第一限位槽口的各项数据,从而减小销轴在第一限位槽口内运动时与第一夹臂之间的干涉,使销轴在第一限位槽口内顺滑运动,从而提升第一夹臂转动时的灵活性,无卡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直线段、第二弧线段和第二过渡段的宽度为7至11mm;第二直线段的中心线与基线之间的夹角为4至16°;第二直线段的圆心与基线之间的距离为0至3mm;第二直线段的圆心与转轴圆心之间的距离为33至48mm;第二弧线段的圆心与基线之间的夹角为0至85°;第二弧线段的圆心与基线之间的距离为11至19mm。
在该技术方案中,以基线为基准,通过计算得出第二限位槽口的各项数据,从而减小销轴在第二限位槽口内运动时与第二夹臂之间的干涉,使销轴在第二限位槽口内顺滑运动,进而提升第二夹臂转动时的灵活性,从而实现夹钳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开合无卡顿的技术效果,使夹钳动作准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直臂夹钳还包括:第一牙齿和第二牙齿;第一牙齿位于第一夹臂的上方,且第一牙齿与第一夹臂相连接;第二牙齿位于第二夹臂和第一牙齿之间,且第二牙齿与第二夹臂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第一牙齿位于第一夹臂的上方,且第一牙齿与第一夹臂相连接,以将第一牙齿固定在第一夹臂上,通过第一夹臂运动,带动第一牙齿运动的技术效果;通过使第二牙齿位于第二夹臂和第一牙齿之间,且第二牙齿与第二夹臂相连接,以将第二牙齿固定在第二夹臂上,通过第二夹臂运动,带动第二牙齿运动的技术效果,通过第一牙齿和第二牙齿贴合,以减小与工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夹钳夹紧时对工件的压强,确保夹钳夹持的稳定性,避免工件脱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销轴还包括:本体、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本体依次穿过第一限位槽口、活塞杆和第二限位槽口;第一轴套套装在本体的外侧,且第一轴套嵌入第一限位槽口内;第二轴套套装在本体的外侧,且第二轴套嵌入第二限位槽口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本体依次穿过第一限位槽口、活塞杆和第二限位槽口,以使活塞杆带动本体在第一限位槽口和第二限位槽口内运动,通过本体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接触,对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进行限位,从而实现带动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开合的技术效果;通过将第一轴套套装在本体的外侧,且第一轴套嵌入第一限位槽口内,并将第二轴套套装在本体的外侧,且第二轴套嵌入第二限位槽口内,以减小本体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的间隙,从而避免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在运动时晃动,将本体卡死,导致夹钳无法开合的问题产生,确保夹钳可持续处于工作状态,无卡顿,从而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直臂夹钳还包括:第一长条孔、第三轴套和第四轴套;两个第一长条孔对称设置在壳体上;第三轴套套装在本体的外侧,第三轴套嵌入其中一个第一长条孔内;第四轴套套装在销轴的外侧,且第四轴套嵌入其余一个第一长条孔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两个第一长条孔对称设置在壳体上,以使本体在壳体具有移动的空间,即实现销轴与壳体滑动连接;通过将第三轴套套装在本体的外侧,第三轴套嵌入其中一个第一长条孔内,并将第四轴套套装在销轴的外侧,且第四轴套嵌入其余一个第一长条孔内,以减小本体与壳体之间的缝隙,对本体进行滑动支撑,从而提升销轴运动时的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直臂夹钳还包括:挡板、感应臂、传感器和检测外壳;挡板上设置有第二长条孔,挡板套装在销轴的外侧,且挡板同时与第三轴套和转轴相贴合;感应臂呈钩状,感应臂套装在销轴的外侧,且感应臂与挡板转动连接;传感器位于感应臂的一侧,传感器与感应臂电连接,且传感器与活塞杆电连接;检测外壳套装在传感器的外侧,且检测外壳与壳体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挡板上设置有第二长条孔,挡板套装在销轴的外侧,且挡板同时与第三轴套和转轴相贴合,以对感应臂进行限位;通过使感应臂呈钩状,感应臂套装在销轴的外侧,且感应臂与挡板转动连接,以当销轴在第二长条孔内运动时,带动感应臂转动;通过使传感器位于感应臂的一侧,传感器与感应臂电连接,且传感器与活塞杆电连接,以检测感应臂的位置,从而将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状态信号传递给活塞杆,通过活塞杆伸缩控制夹钳开合;通过将检测外壳套装在传感器的外侧,且检测外壳与壳体相连接,以对夹臂和传感器进行保护,避免传感器误检测的情况产生,确保夹钳及时开合,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夹臂夹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夹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夹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夹臂夹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夹臂夹钳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第一夹臂,12第一限位槽口,121第一直线段,122第一弧线段,123第一过渡段,14第二夹臂,16转轴,18第二限位槽口,181第二直线段,182第二弧线段,183第二过渡段,20活塞杆,22销轴,221本体,222第一轴套,223第二轴套,24基线,26第一牙齿,28第二牙齿,30第一长条孔,32第三轴套,34第四轴套,36挡板,38感应臂,40传感器,42检测外壳,44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直臂夹钳。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臂夹钳,直臂夹钳包括壳体44,直臂夹钳包括:第一夹臂10、第一限位槽口12、第二夹臂14、转轴16、第二限位槽口18、活塞杆20和销轴22;第一夹臂10嵌入壳体44内;第一限位槽口12沿第一夹臂10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第一限位槽口12贯穿第一夹臂10;第一限位槽口12包括第一直线段121、第一弧线段122和第一过渡段123,第一限位槽口12沿第一夹臂10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第一限位槽口12贯穿第一夹臂10;第一直线段121的一端呈弧形;第一弧线段122的一端呈弧形;第一过渡段123呈弧形,且第一过渡段123同时与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一弧线段122相连通;第二夹臂14呈弧形,且第二夹臂14嵌入壳体44内;转轴16依次穿过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14,且转轴16同时与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14转动连接;第二限位槽口18包括第二直线段181、第二弧线段182和第二过渡段183,第二限位槽口18沿第二夹臂14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第二限位槽口18贯穿第二夹臂14;第二直线段181的一端呈弧形;第二弧线段182的一端呈弧形;第二过渡段183呈弧形,且第二过渡段183同时与第二直线段181和第二弧线段182相连通;活塞杆20穿过壳体44后,活塞杆20嵌入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14之间;销轴22依次穿过第一限位槽口12、销轴22和第二限位槽口18后,销轴22的两端嵌入壳体44内,且销轴22与壳体44滑动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首先,通过使第一夹臂10嵌入壳体44内,以对第一夹臂10进行限位;其次,通过使第一限位槽口12沿第一夹臂10的长度方向设置,使第一限位槽口12贯穿第一夹臂10,且第一限位槽口12包括第一直线段121、第一弧线段122和第一过渡段123,以形成连续流畅的运动轨迹,从而对销轴22进行限位;再次,通过使第一直线段121的一端呈弧形,以适配销轴22的形状,对销轴22进行限位;再次,通过使第一弧线段122的一端呈弧形,以适配销轴22的形状,使第一夹臂10与销轴22紧密贴合;再次,通过使第一过渡段123呈弧形,且第一过渡段123同时与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一弧线段122相连通,使第一直线段121与第一弧线段122光滑过渡,以避免销轴22带动第一夹臂10运动后,销轴22运动轨迹发生变化,导致销轴22相对于第一夹臂10发生卡顿的问题产生;再次,通过使第二夹臂14呈弧形,且第二夹臂14嵌入壳体44内,并使转轴16依次穿过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14,且转轴16同时与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14转动连接,以使第二夹臂14与第一夹臂10可相对转动,提升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14的灵活性;再次,第二限位槽口18包括第二直线段181、第二弧线段182和第二过渡段183,第二限位槽口18沿第二夹臂14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第二限位槽口18贯穿第二夹臂14,以通过销轴22对第二夹臂14进行限位,从而实现限制第二夹臂14开合角度的技术效果;再次,通过使第二直线段181的一端呈弧形,并使第二直线段181与第一直线段121相对于销轴22的轴线对称设置,从而使第一夹臂10与第二夹臂14同步运动,便于将使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14紧密贴合,从而实现夹钳夹紧的技术效果;再次,通过使第二弧线段182的一端呈弧形,以适配销轴22的形状,便于限制销轴22带动第二夹臂14旋转的角度,从而限制夹钳的最大张角;再次,通过使第二过渡段183呈弧形,且第二过渡段183同时与第二直线段181和第二弧线段182相连通,以使第二直线段181与第二弧线段182光滑过渡,从而使第二夹臂14转动时更顺滑,无卡顿;再次,通过使活塞杆20穿过壳体44后,活塞杆20嵌入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14之间,并使销轴22依次穿过第一限位槽口12、销轴22和第二限位槽口18后,销轴22的两端嵌入壳体44内,且销轴22与壳体44滑动连接,以通过活塞杆20伸缩,带动销轴22在第一限位槽口12和第二限位槽口18内运动,实现通过销轴22限位,带动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14开合的技术效果,实现夹钳夹持的功能。采用此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需将夹钳打开时,活塞杆20伸长,推动销轴22在第一限位槽口12和第二限位槽口18中向前运动,由于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二直线段181对称设置,并与水平线呈预定角度,带动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14绕转轴16转动,张开一个小角度;活塞杆20继续向前运动,由于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14张开后,会给销轴22反作用力,销轴22的运动轨迹发生改变,销轴22通过第一过渡段123和第二过渡段183处,可避免销轴22与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14干涉,导致销轴22卡顿,夹钳动作不顺滑的问题产生,使夹钳动作流畅、准确;通过使第一过渡段123的弧度小于第二过渡段183的弧度,可使销轴22继续向前运动时,第一夹臂10小幅度转动,而第二夹臂14相对于转轴16转动,从而使第二夹臂14张开,实现夹钳开启的目的;当活塞杆20缩回时,带动销轴22反向运动,通过使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二直线段181对称设置,并与水平线呈预定角度,增大夹紧力,以使夹钳夹紧时,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14紧密贴合,无缝隙,将工件紧紧夹住,不易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转轴16平行于第一夹臂10一边的直径所在的直线形成基线24;第一直线段121、第一弧线段122和第一过渡段123的宽度为7至11mm;第一直线段121的中心线与基线24之间的夹角为4至16°;第一直线段121的圆心与基线24之间的距离为0至3mm;第一直线段121的圆心与转轴16圆心之间的距离为33至48mm;第一弧线段122的圆心与基线24之间的夹角为0至85°;第一弧线段122的圆心与基线24之间的距离为11至19mm。
在该实施例中,转轴16平行于第一夹臂10一边的直径所在的直线形成基线24,以便于计算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14的数据;以基线24为基准,通过计算得出第一限位槽口12的各项数据,从而减小销轴22在第一限位槽口12内运动时与第一夹臂10之间的干涉,使销轴22在第一限位槽口12内顺滑运动,从而提升第一夹臂10转动时的灵活性,无卡顿。
具体的,如图2所示;a为7至11mm;b为0至3mm;c为33至48mm;d为0至85°;e为11至19mm;f为4至1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第二直线段181、第二弧线段182和第二过渡段183的宽度为7至11mm;第二直线段181的中心线与基线24之间的夹角为4至16°;第二直线段181的圆心与基线24之间的距离为0至3mm;第二直线段181的圆心与转轴16圆心之间的距离为33至48mm;第二弧线段182的圆心与基线24之间的夹角为0至85°;第二弧线段182的圆心与基线24之间的距离为11至19mm。
在该实施例中,以基线24为基准,通过计算得出第二限位槽口18的各项数据,从而减小销轴22在第二限位槽口18内运动时与第二夹臂14之间的干涉,使销轴22在第二限位槽口18内顺滑运动,进而提升第二夹臂14转动时的灵活性,从而实现夹钳的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14开合无卡顿的技术效果,使夹钳动作准确。
具体的,如图3所示;a’为7至11mm;b’为0至3mm;c’为33至48mm;d’为0至85°;e’为11至19mm;f’为4至16°。
具体的,本产品可根据第二夹臂的大小和形状调整第二限位槽的尺寸,本产品的第二夹臂还具有其他规格,数据如下:a’为5至12mm;b’为0至3mm;c’为28至43mm;d’为0至85°;e’为8至15mm;f’为0至1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直臂夹钳还包括:第一牙齿26和第二牙齿28;第一牙齿26位于第一夹臂10的上方,且第一牙齿26与第一夹臂10相连接;第二牙齿28位于第二夹臂14和第一牙齿26之间,且第二牙齿28与第二夹臂14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第一牙齿26位于第一夹臂10的上方,且第一牙齿26与第一夹臂10相连接,以将第一牙齿26固定在第一夹臂10上,通过第一夹臂10运动,带动第一牙齿26运动的技术效果;通过使第二牙齿28位于第二夹臂14和第一牙齿26之间,且第二牙齿28与第二夹臂14相连接,以将第二牙齿28固定在第二夹臂14上,通过第二夹臂14运动,带动第二牙齿28运动的技术效果,通过第一牙齿26和第二牙齿28贴合,以减小与工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夹钳夹紧时对工件的压强,确保夹钳夹持的稳定性,避免工件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销轴22还包括:本体221、第一轴套222和第二轴套223;本体221依次穿过第一限位槽口12、活塞杆20和第二限位槽口18;第一轴套222套装在本体221的外侧,且第一轴套222嵌入第一限位槽口12内;第二轴套223套装在本体221的外侧,且第二轴套223嵌入第二限位槽口18内。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本体221依次穿过第一限位槽口12、活塞杆20和第二限位槽口18,以使活塞杆20带动本体221在第一限位槽口12和第二限位槽口18内运动,通过本体221与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14接触,对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14进行限位,从而实现带动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14开合的技术效果;通过将第一轴套222套装在本体221的外侧,且第一轴套222嵌入第一限位槽口12内,并将第二轴套223套装在本体221的外侧,且第二轴套223嵌入第二限位槽口18内,以减小本体221与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14之间的间隙,从而避免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14在运动时晃动,将本体221卡死,导致夹钳无法开合的问题产生,确保夹钳可持续处于工作状态,无卡顿,从而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4所示,直臂夹钳还包括:第一长条孔30、第三轴套32和第四轴套34;两个第一长条孔30对称设置在壳体44上;第三轴套32套装在本体221的外侧,第三轴套32嵌入其中一个第一长条孔30内;第四轴套34套装在销轴22的外侧,且第四轴套34嵌入其余一个第一长条孔30内。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两个第一长条孔30对称设置在壳体44上,以使本体221在壳体44具有移动的空间,即实现销轴22与壳体44滑动连接;通过将第三轴套32套装在本体221的外侧,第三轴套32嵌入其中一个第一长条孔30内,并将第四轴套34套装在销轴22的外侧,且第四轴套34嵌入其余一个第一长条孔30内,以减小本体221与壳体44之间的缝隙,对本体221进行滑动支撑,从而提升销轴22运动时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直臂夹钳还包括:挡板36、感应臂38、传感器40和检测外壳42;挡板36上设置有第二长条孔,挡板36套装在销轴22的外侧,且挡板36同时与第三轴套32和转轴16相贴合;感应臂38呈钩状,感应臂38套装在销轴22的外侧,且感应臂38与挡板36转动连接;传感器40位于感应臂38的一侧,传感器40与感应臂38电连接,且传感器40与活塞杆20电连接;检测外壳42套装在传感器40的外侧,且检测外壳42与壳体44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挡板36上设置有第二长条孔,挡板36套装在销轴22的外侧,且挡板36同时与第三轴套32和转轴16相贴合,以对感应臂38进行限位;通过使感应臂38呈钩状,感应臂38套装在销轴22的外侧,且感应臂38与挡板36转动连接,以当销轴22在第二长条孔内运动时,带动感应臂38转动;通过使传感器40位于感应臂38的一侧,传感器40与感应臂38电连接,且传感器40与活塞杆20电连接,以检测感应臂38的位置,从而将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14的状态信号传递给活塞杆20,通过活塞杆20伸缩控制夹钳开合;通过将检测外壳42套装在传感器40的外侧,且检测外壳42与壳体44相连接,以对夹臂和传感器40进行保护,避免传感器40误检测的情况产生,确保夹钳及时开合,提高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直臂夹钳,所述直臂夹钳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臂夹钳包括:
第一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嵌入所述壳体内;
第一限位槽口,所述第一限位槽口沿所述第一夹臂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槽口贯穿所述第一夹臂;
所述第一限位槽口包括第一直线段、第一弧线段和第一过渡段,所述第一限位槽口沿所述第一夹臂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直线段的一端呈弧形;
所述第一弧线段的一端呈弧形;
所述第一过渡段呈弧形,且所述第一过渡段同时与所述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一弧线段相连通;
第二夹臂,所述第二夹臂呈弧形,且所述第二夹臂嵌入所述壳体内;
转轴,所述转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且所述转轴同时与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转动连接;
第二限位槽口,所述第二限位槽口包括第二直线段、第二弧线段和第二过渡段,所述第二限位槽口沿所述第二夹臂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二限位槽口贯穿所述第二夹臂;
所述第二直线段的一端呈弧形;
所述第二弧线段的一端呈弧形;
所述第二过渡段呈弧形,且所述第二过渡段同时与所述第二直线段和所述第二弧线段相连通;
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壳体后,所述活塞杆嵌入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之间;
销轴,所述销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限位槽口、所述销轴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口后,所述销轴的两端嵌入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销轴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臂夹钳,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平行于所述第一夹臂一边的直径所在的直线形成基线;
所述第一直线段、所述第一弧线段和所述第一过渡段的宽度为7至11mm;
所述第一直线段的中心线与所述基线之间的夹角为4至16°;
所述第一直线段的圆心与所述基线之间的距离为0至3mm;
所述第一直线段的圆心与所述转轴圆心之间的距离为33至48mm;
所述第一弧线段的圆心与所述基线之间的夹角为0至85°;
所述第一弧线段的圆心与所述基线之间的距离为11至19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臂夹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二弧线段和所述第二过渡段的宽度为7至11mm;
所述第二直线段的中心线与所述基线之间的夹角为4至16°;
所述第二直线段的圆心与所述基线之间的距离为0至3mm;
所述第二直线段的圆心与所述转轴圆心之间的距离为33至48mm;
所述第二弧线段的圆心与所述基线之间的夹角为0至85°;
所述第二弧线段的圆心与所述基线之间的距离为11至19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臂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臂夹钳还包括:
第一牙齿,所述第一牙齿位于所述第一夹臂的上方,且所述第一牙齿与所述第一夹臂相连接;
第二牙齿,所述第二牙齿位于所述第二夹臂和所述第一牙齿之间,且所述第二牙齿与所述第二夹臂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臂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还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限位槽口、所述活塞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口;
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套装在所述本体的外侧,且所述第一轴套嵌入所述第一限位槽口内;
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轴套套装在所述本体的外侧,且所述第二轴套嵌入所述第二限位槽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臂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臂夹钳还包括:
第一长条孔,两个所述第一长条孔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第三轴套,所述第三轴套套装在所述本体的外侧,所述第三轴套嵌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长条孔内;
第四轴套,所述第四轴套套装在所述销轴的外侧,且所述第四轴套嵌入其余一个所述第一长条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臂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臂夹钳还包括:
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第二长条孔,所述挡板套装在所述销轴的外侧,且所述挡板同时与所述第三轴套和所述转轴相贴合;
感应臂,所述感应臂呈钩状,所述感应臂套装在所述销轴的外侧,且所述感应臂与所述挡板转动连接;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感应臂的一侧,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感应臂电连接,且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活塞杆电连接;
检测外壳,所述检测外壳套装在所述传感器的外侧,且所述检测外壳与所述壳体相连接。
CN202022472020.2U 2020-10-31 2020-10-31 直臂夹钳 Active CN2143938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72020.2U CN214393854U (zh) 2020-10-31 2020-10-31 直臂夹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72020.2U CN214393854U (zh) 2020-10-31 2020-10-31 直臂夹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93854U true CN214393854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33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72020.2U Active CN214393854U (zh) 2020-10-31 2020-10-31 直臂夹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938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72230B2 (en) Angular pneumatic gripper
CN103140328B (zh) 定中心和夹持装置
US3945676A (en) Gripping device
KR100997131B1 (ko) 챔버의 도어개폐장치
US9694500B1 (en) Mechanism with one sensor for panel present and double sheet detection for grippers
JP2020023044A (ja) グリッパ
CN106002997B (zh) 物体抓取装置
CN214393854U (zh) 直臂夹钳
US20030151266A1 (en) Article sensor assembly
CN214393853U (zh) 钩型臂夹钳
CN110974423B (zh) 一种用于胃肠镜手术的带力反馈的两自由度主手
CN112454414A (zh) 一种自适应夹具
US20040130083A1 (en) Gripper provided with an adjustable sensor assembly
US20220161443A1 (en) Industrial Manipulator Gripper Provided with Sensor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a Piece Between the Jaws of an Industrial Manipulator Gripper
CN107186641B (zh) 一种自动夹持旋转装置
CN112067278A (zh) 一种承力锁耐久试验装置
CN219348400U (zh) 焊接件推力测试装置
CN209264268U (zh) 一种高压断路器分、合速度测试工具
CN214980373U (zh) 卡箍钳
CN211556143U (zh) 一种回转装置以及卫星天线
CN209534537U (zh) 一种长尾夹
CN209770428U (zh) 一种手术工具头的驱动装置
CN209524052U (zh) 一种连杆机构及具有该连杆机构的检测装置、机械设备
CN107738221B (zh) 铅封开启器
CN217345527U (zh) 一种夹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26

Address after: 222000 No. 2, East Side of Lianyungang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Guannan County, Lianyung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Liang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8 Fumin Road,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zone, tuhe Town, Guanyun County, Lianyung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2000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AVIC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