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82024U - 平行流冷板 - Google Patents
平行流冷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382024U CN214382024U CN202120693611.4U CN202120693611U CN214382024U CN 214382024 U CN214382024 U CN 214382024U CN 202120693611 U CN202120693611 U CN 202120693611U CN 214382024 U CN214382024 U CN 2143820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cold plate
- parallel flow
- cover plate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行流冷板,包括:若干扁管,所有所述扁管两端分别连通有同一集流管和同一分流管;所述集流管与所述分流管均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管道,且二者的开口端朝向相反。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得冷却介质从集流管进入每个扁管再从分流管流出的流动距离都相同,保证流量分配的均匀性。并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散热面积大,散热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散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行流冷板。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中的电子元器件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功能,其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多。传统的散热方法,如风冷散热,已经渐渐无法满足一些大功率电子元器件的散热要求。液冷散热由于没有电力需求,基本无能耗,且噪音小,可精确、动态地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散热,被较多的采纳使用。
常规的液冷散热是通过较薄的板状结构,冷却介质在冷板内置的流体通道中流动,使冷却介质与冷板之间产生热交换,来达到对安装在冷板表面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散热的目的。常用的槽道式水冷板,多为分层焊接组装而成,其内部的流通槽道需要在上下盖板中额外进行机械加工,制造过程繁琐,生产成本高,并且散热效率收到槽道设计的影响。因此需要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易于组装和使用,密封性好,并且散热效率稳定的液冷冷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平行流冷板,包括:
若干扁管,所有所述扁管两端分别连通有同一集流管和同一分流管;
所述集流管与所述分流管均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管道,且二者的开口端朝向相反。
优选的是,还包括间隔设置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二者之间的空间被若干个封条分隔形成若干个通道,以供所述扁管穿设在内。
优选的是,所述上盖板上在所述封条对应位置设置有多个安装孔。
优选的是,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的长度小于所述扁管的长度,所述扁管两端伸出所述上盖板。
优选的是,所述集流管与所述分流管的长度均大于所述上盖板的宽度,所述集流管与所述分流管的封闭端的端面分别与所述上盖板的一个侧面同平面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扁管内部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贯通的通道。
优选的是,所述集流管与所述分流管相对的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扁管截面形状相配合的通孔。
优选的是,所述集流管与所述分流管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集流管与所述分流管的内部流道分隔成多个分流道,每个所述分流道与部分所述扁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若干个并排设置的扁管两端分别与集流管和分流管连通,且集流管与分流管的开口端的朝向相反,使得冷却介质从集流管进入每个扁管再从分流管流出的流动距离都相同,保证流量分配的均匀性。相较于传统的槽道式水冷板,结构更加简单,制作成本更低,并且散热面积大、散热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孔设置在封条对应位置上,相比于常规的在上/下盖板上设置安装孔,封条对冷却流道无干涉,因此加工安装孔时不会对冷板的密封性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平行流冷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平行流冷板的A-A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平行流冷板的B-B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板、所述下盖板和所述封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扁管的截面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行流冷板,包括:
若干扁管2,所有所述扁管2两端分别连通有同一集流管1和同一分流管3;
所述集流管1与所述分流管3均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管道,且二者的开口端朝向相反。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若干个所述扁管2并排设置,且两端分别与所述集流管1和分流管3连通,所述集流管1与所述分流管3均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管道,冷却介质从所述集流管1的开口端进入,依次经过所述扁管2,再从所述分流管3中留出,通过冷却介质流动带走所述平行流冷板上的热量,来实现对安装在所述平行流冷板上的电子元器件散热的目的。所述集流管1和所述分流管3的开口端朝向相反的方向,可以使得冷却介质从进入所述集流管1的开口端,再经过任何一个所述扁管2,最后从所述分流管的开口端流出的流动距离均相同,保证流量分配的均匀性。采用这种技术方案,相较于传统的槽道式水冷板,结构更加简单,制作成本更低,并且散热面积大、散热效率高。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间隔设置的上盖板4和下盖板5,二者之间的空间被若干个封条6分隔形成若干个通道,以供所述扁管穿设在内。通过所述上盖板4、所述下盖板5和所述封条6将若干个所述扁管2分隔开来,避免相邻两个所述扁管2之间产生热量传递而使得所述平行流冷板上出现热量集中,从而进一步保证散热的均匀性。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板4上在所述封条6对应位置设置有多个安装孔7。所述安装孔7设置在所述封条6对应位置上,相比于常规冷板在的在上/下盖板上设置安装孔7,由于所述封条6与所述扁管2不连通,从而对冷却流道不会产生干涉,因此加工安装孔7以及通过所述安装孔安装电子元器件时不会对所述平行流冷板的密封性造成影响。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板4和所述下盖板5的长度小于所述扁管2的长度,所述扁管2两端伸出所述上盖板4。所述上盖板4和所述下盖板5没有全覆盖所述扁管2,而是在所述扁管2两端流出空间,以便于所述扁管2与所述集流管1、所述分流管3之间的焊接连接。所述扁管2与所述集流管1、所述分流管3之间采用氩弧焊连接,与内翅式水冷板相比,成品率和可靠性更高;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集流管1与所述分流管3的长度均大于所述上盖板4的宽度,所述集流管1与所述分流管3的封闭端的端面分别与所述上盖板4的一个侧面同平面设置。所述集流管1和所述分流管3的封闭端分别与所述上盖板4的两个侧面对齐,进一步保证冷却介质流经任何一个所述扁管2的流动距离都相同。所述集流管1和所述分流管3的开口端均相较于所述上盖板4伸出来一段可以方便其与外部管道连接。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扁管2内部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贯通的通道。所述扁管2为多孔扁管,可以进一步增加散热面积。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集流管1与所述分流管3相对的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扁管2截面形状相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扁管2的截面形状相配合,以便于所述扁管2与所述集流管1和所述分流管3进行焊接连接。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集流管1与所述分流管3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隔板8,所述隔板7将所述集流管1与所述分流管3的内部流道分隔成多个分流道,每个所述分流道与部分所述扁管2连通。所述隔板8可以改变冷却介质在所述集流管1和所述分流管3中的流动方向。例如可通过设置多个所述隔板8使得冷却介质在所述集流管1开口端和所述分流管3开口端之间呈S型线性流动。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8)
1.一种平行流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扁管,所有所述扁管两端分别连通有同一集流管和同一分流管;
所述集流管与所述分流管均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管道,且二者的开口端朝向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冷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间隔设置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二者之间的空间被若干个封条分隔形成若干个通道,以供所述扁管穿设在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行流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上在所述封条对应位置设置有多个安装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行流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的长度小于所述扁管的长度,所述扁管两端伸出所述上盖板。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行流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与所述分流管的长度均大于所述上盖板的宽度,所述集流管与所述分流管的封闭端的端面分别与所述上盖板的一个侧面同平面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内部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贯通的通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与所述分流管相对的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扁管截面形状相配合的通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与所述分流管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集流管与所述分流管的内部流道分隔成多个分流道,每个所述分流道与部分所述扁管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93611.4U CN214382024U (zh) | 2021-04-06 | 2021-04-06 | 平行流冷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93611.4U CN214382024U (zh) | 2021-04-06 | 2021-04-06 | 平行流冷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382024U true CN214382024U (zh) | 2021-10-08 |
Family
ID=77975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693611.4U Active CN214382024U (zh) | 2021-04-06 | 2021-04-06 | 平行流冷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38202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062395A (zh) * | 2023-08-02 | 2023-11-14 | 河北冠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散热器及制作方法 |
-
2021
- 2021-04-06 CN CN202120693611.4U patent/CN21438202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062395A (zh) * | 2023-08-02 | 2023-11-14 | 河北冠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散热器及制作方法 |
CN117062395B (zh) * | 2023-08-02 | 2024-03-01 | 河北冠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散热器及制作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20190111773A (ko) | 액체 냉각식 프리쿨러와 공기 냉각식 메인 쿨러로 이루어진 인터쿨러 | |
CN112414164A (zh) | 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 | |
CN111799238B (zh) | 一种双面水冷igbt散热器及其散热安装结构 | |
CN214382024U (zh) | 平行流冷板 | |
KR20170006243A (ko) | 다수의 열교환기 채널을 갖는 배기가스 열교환기 | |
US20220392776A1 (en) | Chip Cooler with High Pressure Bearing Capacity | |
CN106855327A (zh) | 一种换热器 | |
CN215810395U (zh) | 改良型集液槽及多流道液冷排 | |
CN214407068U (zh) | 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 | |
WO2018024185A1 (zh) | 热交换装置 | |
CN216115589U (zh) | 多介质分集流结构、扁管换热器 | |
CN209914351U (zh) | 一种变频器的水冷板散热器 | |
CN211204985U (zh) | 拼接型高效换热器 | |
CN212413637U (zh) | 一种散热结构 | |
CN211702804U (zh) | 一种微通道散热器 | |
TW202127997A (zh) | 集液槽及多流道液冷排 | |
CN210741196U (zh) | 热超导换热板 | |
CN210320599U (zh) | 用于加热器的半导体换热模块 | |
CN220874962U (zh) | 一种大截面带翅片流道液冷板 | |
US20240326547A1 (en) | Heat exchange device and battery heat exchange system | |
CN218975584U (zh) | 一种液冷板 | |
CN216159701U (zh) | 换热器 | |
CN220771966U (zh) | 换热芯体及换热器 | |
CN215766637U (zh) | 换热器 | |
CN217979044U (zh) | 散热器及机组空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