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07068U - 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 - Google Patents

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07068U
CN214407068U CN202022905502.2U CN202022905502U CN214407068U CN 214407068 U CN214407068 U CN 214407068U CN 202022905502 U CN202022905502 U CN 202022905502U CN 214407068 U CN214407068 U CN 2144070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avity
mounting groove
calandria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055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崇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9055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070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070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070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包括有分流槽、集水槽、第一排管、第二排管、第三排管以及第四排管;该分流槽为散热金属材质,分流槽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分流隔水板而将分流槽的内部分隔形成有进水腔室、过渡腔室和出水腔室,该集水槽亦为散热金属材质,集水槽内设置有多个第二分流隔水板而将集水槽的内部分隔形成有第一集水腔室和第二集水腔室,通过在分流槽和集水槽中均设置有分流隔水板而形成多个腔室,并配合设置各个排管连通相应的腔室,使得本产品中的流道呈多个依次连接的多个迂回结构,有效延长了水在水冷排中的流动行程,使水能够有效充分降温散热,产品整体散热效果非常好。

Description

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
背景技术
水冷散热器是指使用液体在泵的带动下强制循环带走散热器的热量,与风冷相比具有安静、降温稳定、对环境依赖小等优点。水冷散热器的散热性能与其中散热液(水或其它液体)流速成正比,制冷液的流速又与制冷系统水泵功率相关。而且水的热容量大,这就使得水冷制冷系统有着很好的热负载能力。
目前的水冷散热器通常由水冷排、水冷头和水管组成,水管连接于水冷排和水冷头之间,利用水管使得水冷排和水冷头内的水循环流动,水在水冷头上吸收热量后,进入水冷排上进行散热,散热后的水回流至水冷头内。
现有技术中,水冷散热器的水冷排其流道呈U形,使得水在水冷排中的流动行程较短,使水不能有效降温散热。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水冷排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水冷排不能对水进行有效降温散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包括有分流槽、集水槽、第一排管、第二排管、第三排管以及第四排管;
该分流槽为散热金属材质,分流槽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分流隔水板而将分流槽的内部分隔形成有进水腔室、过渡腔室和出水腔室,该分流槽上开设有进水孔、出水孔、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该进水孔和第一安装槽均连通进水腔室,该出水孔和第二安装槽均连通出水腔室,该第三安装槽连通过渡腔室;
该集水槽亦为散热金属材质,集水槽内设置有多个第二分流隔水板而将集水槽的内部分隔形成有第一集水腔室和第二集水腔室,该集水槽上开设有第四安装槽和第五安装槽,该第四安装槽连通第一集水腔室,该第五安装槽连通第二集水腔室;
该第一排管、第二排管、第三排管和第四排管上均设置有散热鳍片;该第一排管的一端部密封安装在第一安装槽中并与进水腔室连通,第一排管的另一端部密封安装在对应的第四安装槽中并与第一集水腔室连通;该第二排管的一端部密封安装在对应的第三安装槽中并与过渡腔室连通,第二排管的另一端部密封安装在对应的第四安装槽中并与第一集水腔室连通;该第三排管的一端部密封安装在第三安装槽中并与过渡腔室连通,第三排管的另一端部密封安装在对应的第五安装槽中并与第二集水腔室连通;该第四排管的一端部密封安装在第二安装槽中并与出水腔室连通,第四排管的另一端部密封安装在对应的第五安装槽中并与第二集水腔室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过渡腔室为两个,两过渡腔室位于进水腔室和出水腔室之间,该集水槽中形成有第三集水腔室,第三集水腔室位于第一集水腔室和第二集水腔室之间,该集水槽上开设有第六安装槽,该第六安装槽与第三集水腔室连通,每一过渡腔室与第三集水腔室之间均通过第五排管连通,每一第五排管的一端部密封安装在对应的第三安装槽中,每一第五排管的另一端部密封安装在对应的第六安装槽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分流槽包括有第一盒体和第一盒盖,前述第一分流隔水板通过焊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于第一盒体内,该第一盒盖与第一盒体密封固定并围构形成前述进水腔室、过渡腔室和出水腔室。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水孔和出水孔均设置于第一盒体上,该进水孔中密封安装有进水管接头,该出水孔中密封安装有出水管接头;该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均设置于第一盒盖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水管接头插入进水孔中并通过焊接与第一盒体密封安装固定,该出水管接头插入出水孔中并通过焊接与第一盒体密封安装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一盒盖为铜或铝材质,该第一盒盖通过焊接与第一盒体密封安装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集水槽包括有第二盒体和第二盒盖,前述第二分流隔水板通过焊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于第二盒体内,该第二盒盖与第二盒体密封固定并围构形成前述第一集水腔室和第二集水腔室。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四安装槽和第五安装槽均设置于第二盒盖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盒体和第二盒盖为铜或铝材质,该第二盒盖通过焊接与第二盒体密封安装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分流槽和集水槽之间连接有两风扇固定支架,两风扇固定支架左右设置,该第一排管、第二排管、第三排管和第四排管位于两风扇固定支架之间,该第一排管、第二排管、第三排管和第四排管均为散热金属扁管或散热金属圆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在分流槽和集水槽中均设置有分流隔水板而形成多个腔室,并配合设置各个排管连通相应的腔室,使得本产品中的流道呈多个依次连接的多个迂回结构,有效延长了水在水冷排中的流动行程,使水能够有效充分降温散热,产品整体散热效果非常好。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分流槽 11、第一分流隔水板
12、第一盒体 13、第一盒盖
101、进水腔室 102、过渡腔室
103、出水腔室 104、进水孔
105、出水孔 106、第一安装槽
107、第二安装槽 108、第三安装槽
20、集水槽 21、第二分流隔水板
22、第二盒体 23、第二盒盖
201、第一集水腔室 202、第二集水腔室
203、第四安装槽 204、第五安装槽
205、第三集水腔室 206、第六安装槽
31、第一排管 32、第二排管
33、第三排管 34、第四排管
35、第五排管 41、进水管接头
42、出水管接头 50、散热鳍片
60、风扇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分流槽10、集水槽20、第一排管31、第二排管32、第三排管33以及第四排管34。
该分流槽10为散热金属材质,分流槽10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分流隔水板11而将分流槽10的内部分隔形成有进水腔室101、过渡腔室102和出水腔室103,该分流槽10上开设有进水孔104、出水孔105、第一安装槽106、第二安装槽107和第三安装槽108,该进水孔104和第一安装槽106均连通进水腔室101,该出水孔105和第二安装槽107均连通出水腔室103,该第三安装槽108连通过渡腔室102。具体而言,所述分流槽10包括有第一盒体12和第一盒盖13,前述第一分流隔水板11通过焊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于第一盒体12内,该第一盒盖13与第一盒体12密封固定并围构形成前述进水腔室101、过渡腔室102和出水腔室103,所述进水孔104和出水孔105均设置于第一盒体12上,该进水孔104中密封安装有进水管接头41,该出水孔105中密封安装有出水管接头42;该第一安装槽106、第二安装槽107和第三安装槽108均设置于第一盒盖13上。以及,所述进水管接头41插入进水孔104中并通过焊接与第一盒体12密封安装固定,该出水管接头42插入出水孔105中并通过焊接与第一盒体12密封安装固定,所述第一盒体12和第一盒盖13为铜或铝材质,该第一盒盖13通过焊接与第一盒体12密封安装固定。
该集水槽20亦为散热金属材质,集水槽20内设置有多个第二分流隔水板21而将集水槽20的内部分隔形成有第一集水腔室201和第二集水腔室202,该集水槽20上开设有第四安装槽203和第五安装槽204,该第四安装槽203连通第一集水腔室201,该第五安装槽204连通第二集水腔室202。具体而言,所述集水槽20包括有第二盒体22和第二盒盖23,前述第二分流隔水板21通过焊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于第二盒体22内,该第二盒盖23与第二盒体22密封固定并围构形成前述第一集水腔室201和第二集水腔室202;所述第四安装槽203和第五安装槽204均设置于第二盒盖23上;所述第二盒体22和第二盒盖23为铜或铝材质,该第二盒盖23通过焊接与第二盒体22密封安装固定。
该第一排管31、第二排管32、第三排管33和第四排管34上均设置有散热鳍片50;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排管31、第二排管32、第三排管33和第四排管34均为散热金属扁管,当然其亦可为散热金属圆管,不以为限,第一排管31、第二排管32、第三排管33和第四排管34的两端部分别与分流槽10和集水槽20焊接固定。具体而言:
该第一排管31的一端部密封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06中并与进水腔室101连通,第一排管31的另一端部密封安装在对应的第四安装槽203中并与第一集水腔室20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排管31为间隔并排设置的两个,不以为限。
该第二排管32的一端部密封安装在对应的第三安装槽108中并与过渡腔室102连通,第二排管32的另一端部密封安装在对应的第四安装槽203中并与第一集水腔室20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排管32为间隔并排设置的两个,不以为限。
该第三排管33的一端部密封安装在第三安装槽108中并与过渡腔室102连通,第三排管33的另一端部密封安装在对应的第五安装槽204中并与第二集水腔室202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排管33为间隔并排设置的两个,不以为限。
该第四排管34的一端部密封安装在第二安装槽107中并与出水腔室103连通,第四排管34的另一端部密封安装在对应的第五安装槽204中并与第二集水腔室202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排管34为间隔并排设置的六个,不以为限。
此外,所述分流槽10和集水槽20之间连接有两风扇固定支架60,两风扇固定支架60左右设置,该第一排管31、第二排管32、第三排管33和第四排管34位于两风扇固定支架60之间,以使得本产品整体结构更加的稳固,并可安装固定风扇。
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如图2所示,温度较高的水从进水管接头41进入进水腔室101中,然后水依次流经第一排管31、第一集水腔室201、第二排管32、过渡腔室102、第三排管33、第二集水腔室202、第四排管34和出水腔室103,最后水从出水管接头42输出,水在流经进水腔室101、第一排管31、第一集水腔室201、第二排管32、过渡腔室102、第三排管33、第二集水腔室202、第四排管34和出水腔室103的过程中温度逐步降低,从出水管接头42输出的水温度较低,达到很好的降温散热效果。
请参照图3和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基本相同,其所不同的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渡腔室102为两个,两过渡腔室102位于进水腔室101和出水腔室103之间,该集水槽20中形成有第三集水腔室205,第三集水腔室205位于第一集水腔室201和第二集水腔室202之间,该集水槽20上开设有第六安装槽206,该第六安装槽206与第三集水腔室205连通,每一过渡腔室102与第三集水腔室205之间均通过第五排管连通35,每一第五排管35的一端部密封安装在对应的第三安装槽108中,每一第五排管35的另一端部密封安装在对应的第六安装槽206中,如此可延长水在本产品中的行程,达到更好的降温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在此对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不做详细叙述。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在分流槽和集水槽中均设置有分流隔水板而形成多个腔室,并配合设置各个排管连通相应的腔室,使得本产品中的流道呈多个依次连接的多个迂回结构,有效延长了水在水冷排中的流动行程,使水能够有效充分降温散热,产品整体散热效果非常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分流槽、集水槽、第一排管、第二排管、第三排管以及第四排管;
该分流槽为散热金属材质,分流槽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分流隔水板而将分流槽的内部分隔形成有进水腔室、过渡腔室和出水腔室,该分流槽上开设有进水孔、出水孔、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该进水孔和第一安装槽均连通进水腔室,该出水孔和第二安装槽均连通出水腔室,该第三安装槽连通过渡腔室;
该集水槽亦为散热金属材质,集水槽内设置有多个第二分流隔水板而将集水槽的内部分隔形成有第一集水腔室和第二集水腔室,该集水槽上开设有第四安装槽和第五安装槽,该第四安装槽连通第一集水腔室,该第五安装槽连通第二集水腔室;
该第一排管、第二排管、第三排管和第四排管上均设置有散热鳍片;该第一排管的一端部密封安装在第一安装槽中并与进水腔室连通,第一排管的另一端部密封安装在对应的第四安装槽中并与第一集水腔室连通;该第二排管的一端部密封安装在对应的第三安装槽中并与过渡腔室连通,第二排管的另一端部密封安装在对应的第四安装槽中并与第一集水腔室连通;该第三排管的一端部密封安装在第三安装槽中并与过渡腔室连通,第三排管的另一端部密封安装在对应的第五安装槽中并与第二集水腔室连通;该第四排管的一端部密封安装在第二安装槽中并与出水腔室连通,第四排管的另一端部密封安装在对应的第五安装槽中并与第二集水腔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腔室为两个,两过渡腔室位于进水腔室和出水腔室之间,该集水槽中形成有第三集水腔室,第三集水腔室位于第一集水腔室和第二集水腔室之间,该集水槽上开设有第六安装槽,该第六安装槽与第三集水腔室连通,每一过渡腔室与第三集水腔室之间均通过第五排管连通,每一第五排管的一端部密封安装在对应的第三安装槽中,每一第五排管的另一端部密封安装在对应的第六安装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槽包括有第一盒体和第一盒盖,前述第一分流隔水板通过焊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于第一盒体内,该第一盒盖与第一盒体密封固定并围构形成前述进水腔室、过渡腔室和出水腔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和出水孔均设置于第一盒体上,该进水孔中密封安装有进水管接头,该出水孔中密封安装有出水管接头;该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均设置于第一盒盖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接头插入进水孔中并通过焊接与第一盒体密封安装固定,该出水管接头插入出水孔中并通过焊接与第一盒体密封安装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一盒盖为铜或铝材质,该第一盒盖通过焊接与第一盒体密封安装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包括有第二盒体和第二盒盖,前述第二分流隔水板通过焊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于第二盒体内,该第二盒盖与第二盒体密封固定并围构形成前述第一集水腔室和第二集水腔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安装槽和第五安装槽均设置于第二盒盖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盒体和第二盒盖为铜或铝材质,该第二盒盖通过焊接与第二盒体密封安装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槽和集水槽之间连接有两风扇固定支架,两风扇固定支架左右设置,该第一排管、第二排管、第三排管和第四排管位于两风扇固定支架之间,该第一排管、第二排管、第三排管和第四排管均为散热金属扁管或散热金属圆管。
CN202022905502.2U 2020-12-07 2020-12-07 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 Active CN2144070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05502.2U CN214407068U (zh) 2020-12-07 2020-12-07 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05502.2U CN214407068U (zh) 2020-12-07 2020-12-07 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07068U true CN214407068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38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05502.2U Active CN214407068U (zh) 2020-12-07 2020-12-07 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070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14164A (zh) 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
CN112393626A (zh) 进水多流道多集水盒加水泵的液冷散热水排
CN112444050A (zh) 内置有水泵的整体腔式水冷排
CN112930098A (zh) 一体式液冷散热器
CN201340778Y (zh) 一种用于电力变压器的铝合金散热器
CN108766946B (zh) 液冷散热装置及电机控制器
CN210668612U (zh) 一种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CN111799238B (zh) 一种双面水冷igbt散热器及其散热安装结构
WO2024087801A1 (zh) 电芯托盘、电池模组及车辆
CN214407068U (zh) 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
CN214708446U (zh) 一体式液冷散热器
CN215810395U (zh) 改良型集液槽及多流道液冷排
CN216015500U (zh) 一种风冷带动液冷耦合电池包结构
CN215578531U (zh) 一种设备芯片液冷换热器
CN214407066U (zh) 进水多流道多集水盒加水泵的液冷散热水排
CN212989598U (zh) 燃料电池测试平台散热系统
CN212538899U (zh) 基于圆环形微通道的水冷风冷双冷换热器
TW202127997A (zh) 集液槽及多流道液冷排
CN215113450U (zh) 内置有水泵的整体腔式水冷排
CN113593616A (zh) 一种存储器用散热装置
CN209594132U (zh) 一种液冷式充电电源散热装置、充电电源
CN21043231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的温度控制装置
CN211429871U (zh) 散热器及散热结构
CN209896179U (zh) 一种液冷散热器
CN212727288U (zh) 汇聚交换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