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70440U - 一种锅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70440U
CN214370440U CN202022871909.8U CN202022871909U CN214370440U CN 214370440 U CN214370440 U CN 214370440U CN 202022871909 U CN202022871909 U CN 202022871909U CN 214370440 U CN214370440 U CN 2143704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ondary air
combustor
supporting component
burner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7190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勇杰
陈安锡
刘华荣
潘叶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tt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tt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tti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tt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7190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704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704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704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支架。该锅支架用于灶具上,包括用于支撑锅具的上支撑组件、及下支撑组件;所述上支撑组件和所述下支撑组件均为环形结构,所述上支撑组件设于所述下支撑组件的上端面,且所述上支撑组件与所述下支撑组件之间形成多个用于将空气引向燃烧器的二次空气通道,多个所述二次空气通道环绕燃烧器设置。在点火燃烧的过程中,锅支架外围的空气经过二次空气通道快速的引向燃烧器,实现向燃烧器定向引射空气的作用,解决了解决目前的锅支架无法给燃烧器定向补充二次空气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锅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支架。
背景技术
现绝大多数的家用燃气灶都是大气式燃气灶,其在使用过程中,都是外燃型的燃烧加热方式,放置锅具的锅支架都采用开放式设计结构,在灶具使用的过程中,燃烧器燃烧时二次空气补充是从燃烧器四周补充,不具有定向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的锅支架无法给燃烧器定向补充二次空气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给燃烧器定向补充二次空气的锅支架。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锅支架,用于灶具上,包括用于支撑锅具的上支撑组件、及下支撑组件;
所述上支撑组件和所述下支撑组件均为环形结构,所述上支撑组件设于所述下支撑组件的上端面,且所述上支撑组件与所述下支撑组件之间形成多个用于将空气引向燃烧器的二次空气通道,多个所述二次空气通道环绕燃烧器设置。
对本实用新型锅支架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所述二次空气通道相对于燃烧器的外周面垂直设置。
对本实用新型锅支架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所述二次空气通道相对于燃烧器的外周面倾斜设置,且多个所述二次空气通道相对于所述燃烧器旋转设置。
对本实用新型锅支架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所述下支撑组件包括环形结构的底座、及多个导向片;多个所述导向片间隔设置,且夹设于所述上支撑组件与所述底座之间,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向片之间形成一个所述二次空气通道。
对本实用新型锅支架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导向片均相对于燃烧器的外周面倾斜设置,且多个所述导向片相对于所述燃烧器旋转设置。
对本实用新型锅支架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所述上支撑组件包括环形结构的连接板,及设于所述连接板上,且用于支撑锅具的炉耳;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下支撑组件的上端面,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下支撑组件之间形成所述二次空气通道。
对本实用新型锅支架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连接板的外周边缘向下翻边形成遮挡部,所述遮挡部的下边缘部分遮挡所述二次空气通道。
对本实用新型锅支架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环形结构的聚热盘,所述聚热盘与所述连接板同轴布置,所述聚热盘的外周面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对本实用新型锅支架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聚热盘的上表面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聚热盘的下表面的横截面的面积。
对本实用新型锅支架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所述二次空气通道进气口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二次空气通道出气口的横截面的面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将本实用新型的锅支架套设在燃烧器的外周围,此时二次空气通道环绕燃烧器设置,在点火燃烧的过程中,锅支架外围的空气经过二次空气通道快速的引向燃烧器,实现向燃烧器定向引射空气的作用,解决了解决目前的锅支架无法给燃烧器定向补充二次空气的问题。而且在燃烧的过程中,燃烧器空间内形成负压,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又增加了二次空气的流速,定向补充至燃烧面,达到一种富样燃烧状态,提高了燃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支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支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支撑组件;2、下支撑组件;11、连接板;12、炉耳;13、聚热盘;21、底座;22、导向片;111、遮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等,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支架,用于灶具,包括用于支撑锅具的上支撑组件1、及下支撑组件2;
上支撑组件1和下支撑组件2均为环形结构,上支撑组件1设于下支撑组件2的上端面,且上支撑组件1与下支撑组件2之间形成多个用于将空气引向燃烧器的二次空气通道,多个二次空气通道环绕燃烧器设置。
将本实施例的锅支架套设在燃烧器的外周围,此时二次空气通道环绕燃烧器设置,在点火燃烧的过程中,锅支架外围的空气经过二次空气通道快速的引向燃烧器,实现向燃烧器定向引射空气的作用,解决了解决目前的锅支架无法给燃烧器定向补充二次空气的问题。而且在燃烧的过程中,燃烧器空间内形成负压,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又增加了二次空气的流速,定向补充至燃烧面,达到一种富样燃烧状态,提高了燃烧效率。
进一步的,在一种实施例中,二次空气通道相对于燃烧器的外周面垂直设置,此时能够快速的使二次空气定向引向燃烧器。
进一步的,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二次空气通道相对于燃烧器的外周面倾斜设置,且多个二次空气通道相对于燃烧器旋转设置,其中“旋转设置”的意思是二次空气通道是由前一个二次空气通道绕燃烧器的几何中心转动一定角度后形成的。
若二次空气通道相对于燃烧器的外周面倾斜设置,那么相较于垂直于燃烧器外周面设置的二次空气通道而言,此种与燃烧器的外周面倾斜设置的二次空气通道的长度较长,能够增加空气在二次空气通道中的停留时间,使流出二次空气通道的空气温度较高,进而提高燃烧器燃烧的稳定性,提高燃烧热效率。
进一步的,二次空气通道进气口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二次空气通道出气口的横截面的面积,锅支架外围的空气从二次空气通道进气口进入二次空气通道后,再从二次空气通道出气口流出后,射向燃烧器,因为二次空气通道进气口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二次空气通道出气口的横截面的面积,所以能够增加流出二次空气通道的空气流速,定向补充空气至燃烧器,达到一种富氧燃烧状态。
进一步的,下支撑组件2包括环形结构的底座21、及多个导向片22;多个导向片22间隔设置,且夹设于上支撑组件1与底座21之间,相邻的两个导向片22之间形成一个二次空气通道。
优选的,多个导向片22均相对于燃烧器的外周面倾斜设置,且多个导向片22相对于燃烧器旋转设置,此时就形成与燃烧器的外周面倾斜设置的二次空气通道。
进一步的,上支撑组件1包括环形结构的连接板11,及设于连接板11上,且用于支撑锅具的炉耳12;连接板11设于下支撑组件2的上端面,连接板11与下支撑组件2之间形成二次空气通道。
优选的,环形结构的连接板11与环形结构的底座21之间夹设有多个导向片22,多个导向片22之间相互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导向片22之间形成二次空气通道。在使用此锅支架时,连接板11和底座21均环绕在燃烧器的外周,空气经过二次空气通道被定向引向燃烧器,解决了目前的锅支架无法给燃烧器定向补充二次空气的问题,并提高了燃烧器的燃烧效率,提高的燃烧的稳定性。
另外,为了进一步的增加引设空气的流速,所以导向片22相对于燃烧器的外周面倾斜设置,即导向片22是由前一个导向片绕燃烧器的几何中心转动一定角度后形成的,此时不仅增加了二次空气通道的长度,而且使二次空气通道出气口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二次空气通道进气口的横截面的面积。
优选的,为了避免锅具溢出的汤汁进入二次空气通道,所以连接板11的外周边缘向下翻边形成遮挡部111,遮挡部111的下边缘部分遮挡二次空气通道。为了避免遮挡部111影响空气进入到二次空气通道,所以遮挡部111的下边缘优选与导向片22的上边缘平齐。
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的提升燃烧器的热效率,支撑组件1还包括环形结构的聚热盘13,聚热盘13与连接板11同轴布置,聚热盘13的外周面与连接板11连接。
优选的,聚热盘3的上表面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聚热盘3的下表面的横截面的面积,有利于聚热,提高燃烧器的燃烧器热效率。
使用过程:
将锅具放置在炉头12上,燃烧器点火燃烧,锅支架外围的空气经过二次空气通道的进气口进入二次空气通道,因为构成二次空气通道的导向片22,连接板11和底座21的材质均为金属,所以进入到二次空气通道内的空气会被加热,被加热后的空气从二次空气通道的出气口流出,喷射向燃烧器,给燃烧器补充氧气;还因为二次空气通道进气口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二次空气通道出气口的横截面的面积,所以流出的热空气还被提速,确保短时间内给燃烧器引射较多的氧气,使燃烧器的燃烧状态达到一种富氧的燃烧状态,提高燃烧器的燃烧热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达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母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锅支架,用于灶具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锅具的上支撑组件(1)、及下支撑组件(2);
所述上支撑组件(1)和所述下支撑组件(2)均为环形结构,所述上支撑组件(1)设于所述下支撑组件(2)的上端面,且所述上支撑组件(1)与所述下支撑组件(2)之间形成多个用于将空气引向燃烧器的二次空气通道,多个所述二次空气通道环绕燃烧器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空气通道相对于燃烧器的外周面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空气通道相对于燃烧器的外周面倾斜设置,且多个所述二次空气通道相对于所述燃烧器旋转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组件(2)包括环形结构的底座(21)、及多个导向片(22);多个所述导向片(22)间隔设置,且夹设于所述上支撑组件(1)与所述底座(21)之间,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向片(22)之间形成一个所述二次空气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片(22)均相对于燃烧器的外周面倾斜设置,且多个所述导向片(22)相对于所述燃烧器旋转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组件(1)包括环形结构的连接板(11),及设于所述连接板(11)上,且用于支撑锅具的炉耳(12);所述连接板(11)设于所述下支撑组件(2)的上端面,所述连接板(11)与所述下支撑组件(2)之间形成所述二次空气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的外周边缘向下翻边形成遮挡部(111),所述遮挡部(111)的下边缘部分遮挡所述二次空气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还包括环形结构的聚热盘(13),所述聚热盘(13)与所述连接板(11)同轴布置,所述聚热盘(13)的外周面与所述连接板(1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热盘(13)的上表面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聚热盘(13)的下表面的横截面的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空气通道进气口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二次空气通道出气口的横截面的面积。
CN202022871909.8U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锅支架 Active CN2143704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71909.8U CN214370440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锅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71909.8U CN214370440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锅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70440U true CN214370440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81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71909.8U Active CN214370440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锅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704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13956B (zh) 燃气灶
CN211372503U (zh) 一种具有灶用聚能罩的燃气灶
CN110566945A (zh)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02927895U (zh) 燃气灶
CN214370440U (zh) 一种锅支架
CN110566954B (zh) 灶具燃烧器
CN110553298A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CN211822619U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CN107131530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聚能组件及燃气灶
CN213777824U (zh) 锅支架、燃气灶具和集成灶
CN211739173U (zh) 新型猛火聚能炉盘
CN210441271U (zh) 锅架及燃气灶
CN110345524B (zh) 锅架及燃气灶
CN208312369U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202973095U (zh) 增压盘及具有该增压盘的燃气灶
CN112344396A (zh) 一种锅支架组件及红外燃烧器
CN112393310A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CN213237651U (zh) 一种聚能圈组件及应用其的燃气灶具
CN212377969U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及灶具
CN111998340B (zh) 灶具燃烧器
CN219913151U (zh) 一种用于燃气加热装置的自热侧锅
CN221403139U (zh) 聚能盘和燃气灶
CN214223099U (zh) 上进风燃烧器
CN219014317U (zh) 燃气灶
CN209445359U (zh) 旋流聚能红外线陶瓷板及应用其的炉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