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37651U - 一种聚能圈组件及应用其的燃气灶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能圈组件及应用其的燃气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37651U
CN213237651U CN202021616407.4U CN202021616407U CN213237651U CN 213237651 U CN213237651 U CN 213237651U CN 202021616407 U CN202021616407 U CN 202021616407U CN 213237651 U CN213237651 U CN 2132376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annular collar
distributor
supporting legs
colla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1640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相权
苏勇杰
刘华荣
潘叶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tt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tt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tti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tt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1640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376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376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376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能圈组件,其应用于燃气灶具上,包括环状挡圈、支撑脚,所述支撑脚至少设置为三个,至少三个所述支撑脚均匀的固设在环状挡圈的下方且向下延伸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由环状挡圈和支撑脚构成的聚能圈组件,使得当将该聚能圈组件应用于燃气灶具上后,不仅能够实现独立拆装或维修,而且还能有效的避免现有技术中必须将聚能组件与灶具上的部件固定连接后,才能正常使用的问题;此外,该聚能圈组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范围广,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聚能圈组件及应用其的燃气灶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能圈组件及应用其的燃气灶具。
背景技术
现有燃气灶的能效提升一直是各大灶具生产厂商致力于技术突破的方向,但目前市场上为了能够减少燃气灶具使用时的热量损失并且还能提升热效率,通常的做法是在现有的结构上增加聚能的装置,如锅架上装配或者焊接整体的聚能盘或者双层隔热装置,以此来实现减少热量损失和提升热效率的目的,但是这样容易导致整机的成本会比较高,且不利于高能效灶具产品的推广。
此外,现有燃气灶所用的聚能圈存在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且用在燃气灶上后,不能实现独立拆装的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能圈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聚能圈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且用在燃气灶上后,不能实现独立拆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应用该聚能圈组件的燃气灶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了减少热量损失和提升热效率,从而导致整个灶具的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聚能圈组件,其应用于燃气灶具上,包括环状挡圈、支撑脚,所述支撑脚至少设置为三个,至少三个所述支撑脚均匀的固设在环状挡圈的下方且向下延伸设置。
优选地,所述环状挡圈包括上环状挡圈本体、设置在所述上环状挡圈本体下方且相互连接的下环状挡圈本体,所述上环状挡圈本体的径向距离大于下环状挡圈本体的径向距离。
优选地,所述上环状挡圈本体的下边缘水平向内设置有突边,所述突边与下环状挡圈本体的上边缘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环状挡圈本体的侧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90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燃气灶具,包括面板、燃烧器、盛液盘以及上述的聚能圈组件,所述燃烧器中的分火器和炉头分别位于面板的上方和下方,所述面板上设置有面板孔,所述盛液盘固定在面板孔内,所述炉头通过盛液盘与分火器连接,所述聚能圈组件中的支撑脚与盛液盘的上表面相抵接用于使下环状挡圈本体与分火器之间形成间隙。
优选地,所述聚能圈组件中的下环状挡圈本体的下边缘与分火器之间的间隙介于4~5mm之间。
优选地,该燃气灶具还包括上端设置有突出部的锅支架,所述锅支架位于分火器的上方且设置在面板上,所述聚能圈组件中的上环状挡圈本体与锅支架上的突出部之间形成间隙。
优选地,所述聚能圈组件中的上环状挡圈本体侧壁的上端面与锅支架上的突出部的下端面之间的间隙介于15~18mm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由环状挡圈和支撑脚构成的聚能圈组件,使得当将该聚能圈组件应用于燃气灶具上后,不仅能够实现独立拆装或维修,而且还能有效的避免现有技术中必须将聚能组件与灶具上的部件固定连接后,才能正常使用的问题;此外,该聚能圈组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范围广,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聚能圈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聚能圈组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燃气灶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燃气灶具的剖面图。
图中,1.环状挡圈,11.上下环状挡圈本体,111.突边,12.下环状挡圈本体, 2.支撑脚,3.燃烧器,31.分火器,32.炉头,4.盛液盘,5.锅支架,51.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明确的是,术语“垂直”、“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水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意味着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有的方位或位置,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聚能圈组件,如图1所示,其应用于燃气灶具上,包括环状挡圈1、支撑脚2,支撑脚2至少设置为三个,至少三个所支撑脚2均匀的固设在环状挡圈1的下方且向下延伸设置。
采用上述方案后,通过采用由环状挡圈1和支撑脚2构成的聚能圈组件,使得当将该聚能圈组件应用于燃气灶具上后,能够实现独立拆装或维修,从而有效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必须将聚能组件与灶具上的部件固定连接后,才能正常使用的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环状挡圈1包括上环状挡圈本体11、设置在上环状挡圈本体11下方且相互连接的下环状挡圈本体12,上环状挡圈本体11的径向距离大于下环状挡圈本体12的径向距离。
通过设置由上环状挡圈本体11和下环状挡圈本体12构成的环状挡圈1,且将上环状挡圈本体11的径向距离设置为大于下环状挡圈本体12的径向距离,这样使得上环状挡圈本体11的下方与下环状挡圈本体12的上方之间能够形成凹陷部,通过设置该凹陷部可以有效增加空气在该聚能圈组件周围流动的体积,使得该聚能圈组件能够很好的应用于需要从聚能圈组件的下方进入空气的燃气灶具中,从而有效的提升了该聚能圈组件的使用范围。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上环状挡圈本体11的下边缘水平向内设置有突边 111,突边111与下环状挡圈本体12的上边缘连接。
通过在上环状挡圈本体11的下边缘水平向内设置突边111,这样使得上环状挡圈本体11的下方能够牢固的与下环状挡圈本体12的上边缘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下环状挡圈本体12的侧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90 度,具体如图2中所示的α角处。
通过将下环状挡圈本体12的侧壁与水平面的夹角设置为40~90度,这样使得凹陷部内的空气能够顺利的从下环状挡圈本体12下边缘进入,从而使得使用该聚能圈组件的燃气灶具的热效率更好。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燃气灶具,如图3所示,包括面板、燃烧器3、盛液盘4以及实施例1中所述的聚能圈组件,燃烧器3中的分火器31和炉头32分别位于面板的上方和下方,面板上设置有面板孔,盛液盘4固定在面板孔内,炉头32通过盛液盘4与分火器31连接,聚能圈组件中的支撑脚2与盛液盘4的上表面相抵接用于使下环状挡圈本体12与分火器31之间形成间隙。
采用上述方案后,通过将实施例1中所述的聚能圈组件独立的设置在分火器31的上方并且两者之间形成间隙,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控制二次空气进入分火器31的量,提升了燃气燃烧时的热效率,从而还简化整个燃气灶具的结构,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制造具有聚能功能的燃气灶具的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聚能圈组件中的下环状挡圈本体12的下边缘与分火器31之间的间隙介于4~5mm之间,具体如图4中所示的b处。
通过将下环状挡圈本体12的下边缘与分火器31之间的间隙设置在4~5mm 之间,这样使得二次空气的进入量与从分火器31中出来的燃气混合且燃烧时,其热效率较好。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该燃气灶具还包括上端设置有突出部51的锅支架 5,锅支架5位于分火器31的上方且设置在面板上,聚能圈组件中的上环状挡圈本体11与锅支架5上的突出部51之间形成间隙。
通过在聚能圈组件与分火器51设置间隙的基础上,再在聚能圈组件中的上环状挡圈本体11与锅支架5上的突出部51之间设置间隙,这样不仅有效的控制二次空气进入分火器31的量,实现了提升燃气燃烧时的能效,而且还有效的控制了烟气的排出量。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聚能圈组件中的上环状挡圈本体11侧壁的上端面与锅支架5上的突出部51的下端面之间的间隙介于15~18mm之间,具体如图 4中所示的a处。
通过将环状挡圈1侧壁的上端面与锅支架5上的突出部51的下端面之间的间隙设置在4~5mm之间,这样使得灶具燃烧时产生的烟气的排放量达到最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聚能圈组件,其应用于燃气灶具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挡圈(1)、支撑脚(2),所述支撑脚(2)至少设置为三个,至少三个所述支撑脚(2)均匀的固设在环状挡圈(1)的下方且向下延伸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能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挡圈(1)包括上环状挡圈本体(11)、设置在所述上环状挡圈本体(11)下方且相互连接的下环状挡圈本体(12),所述上环状挡圈本体(11)的径向距离大于下环状挡圈本体(12)的径向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能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状挡圈本体(11)的下边缘水平向内设置有突边(111),所述突边(111)与下环状挡圈本体(12)的上边缘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聚能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环状挡圈本体(12)的侧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90度。
5.一种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燃烧器(3)、盛液盘(4)以及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聚能圈组件,所述燃烧器(3)中的分火器(31)和炉头(32)分别位于面板的上方和下方,所述面板上设置有面板孔,所述盛液盘(4)固定在面板孔内,所述炉头(32)通过盛液盘(4)与分火器(31)连接,所述聚能圈组件中的支撑脚(2)与盛液盘(4)的上表面相抵接用于使下环状挡圈本体(12)与分火器(31)之间形成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圈组件中的下环状挡圈本体(12)的下边缘与分火器(31)之间的间隙介于4~5m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该燃气灶具还包括上端设置有突出部(51)的锅支架(5),所述锅支架(5)位于分火器(31)的上方且设置在面板上,所述聚能圈组件中的上环状挡圈本体(11)与锅支架(5)上的突出部(51)之间形成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圈组件中的上环状挡圈本体(11)侧壁的上端面与锅支架(5)上的突出部(51)的下端面之间的间隙介于15~18mm之间。
CN202021616407.4U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聚能圈组件及应用其的燃气灶具 Active CN2132376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16407.4U CN213237651U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聚能圈组件及应用其的燃气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16407.4U CN213237651U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聚能圈组件及应用其的燃气灶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37651U true CN213237651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94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16407.4U Active CN213237651U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聚能圈组件及应用其的燃气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376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72503U (zh) 一种具有灶用聚能罩的燃气灶
CN208205075U (zh) 燃气灶
CN213237651U (zh) 一种聚能圈组件及应用其的燃气灶具
CN113587093B (zh) 聚能圈组件及燃气灶
CN210441271U (zh) 锅架及燃气灶
CN209819615U (zh) 一种聚能锅支架及燃气灶
CN211739173U (zh) 新型猛火聚能炉盘
CN201748428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金属纤维火盖
CN111964061B (zh) 聚能圈组件及燃气灶
CN210441270U (zh) 一种锅支架及燃气灶
CN111219745A (zh) 一种聚能灶具及烟机系统
CN205480993U (zh) 一种高效燃烧器用的分火器火盖
CN111998419B (zh) 聚能组件及燃气灶
CN214370440U (zh) 一种锅支架
CN211316171U (zh) 一种炉头及燃烧器
CN217604176U (zh) 锅架及燃气灶
CN214223099U (zh) 上进风燃烧器
CN212456974U (zh) 一种节能炉灶头
CN112432172B (zh) 灶具火盖
CN220506778U (zh) 一种提高热效率的炉膛及燃气灶
CN219036738U (zh) 聚能盘及燃气灶
CN218954935U (zh) 燃气灶
CN211502917U (zh) 一种灶具聚能圈及锅架结构
CN211822550U (zh) 一种灶具隔热罩
CN212987311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锅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