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66711U - 旋转式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旋转式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66711U
CN214366711U CN202020781992.7U CN202020781992U CN214366711U CN 214366711 U CN214366711 U CN 214366711U CN 202020781992 U CN202020781992 U CN 202020781992U CN 214366711 U CN214366711 U CN 2143667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ne
roller
center line
respect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8199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真圭
金信
韩圭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667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667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3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both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2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both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hinged to the inner member and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outer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C2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1C1/00 - F01C20/00
    • F01C21/10Outer members for co-operation with rotary pistons; Casings
    • F01C21/102Adjustment of the interstices between moving and fixed parts of the machine by means other than fluid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3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56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outer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00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10/00Fluid
    • F04C2210/26Refrigerants with particular properties, e.g. HFC-134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60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80Other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70/00Control; Monitoring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04C2270/16We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10/00Working fluid
    • F05B2210/10Kind or type
    • F05B2210/14Refrigerants with particular properties, e.g. HFC-134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旋转轴;多个板,其支撑旋转轴;气缸,其被设置在多个板之间以限定压缩空间,并且气缸设置有叶片狭槽;辊,其以可滑动的方式联接到旋转轴,以被设置在气缸内部,并在辊的外周表面上设置有铰链凹槽;以及叶片,其一端以可滑动的方式联接到气缸的叶片狭槽,其另一端以可旋转的方式联接到辊的铰链凹槽。当穿过旋转轴的轴向中心和叶片的铰链中心的假想线被称为第一中心线并且叶片狭槽的穿过叶片的铰链中心的径向中心线被称为第二中心线时,叶片狭槽被设置成使得第二中心线相对于第一中心线以预设倾斜角交叉。由此抵消辊反作用力,以抑制叶片和在其中插入叶片的叶片狭槽之间的侧压力或侧磨损的增加。

Description

旋转式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并且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其中辊和叶片彼此联接的旋转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旋转式压缩机使用辊和叶片来压缩制冷剂,该辊在气缸的压缩空间中进行绕动运动,该叶片与该辊的外周表面相接触,以将气缸的压缩空间划分为多个空间。
根据辊和叶片是否彼此联接,旋转式压缩机可以被分为滚动活塞型和铰链叶片型。滚动活塞型是叶片以可拆卸的方式联接到辊、从而使得叶片被紧密地附接到辊的类型,而铰链叶片型是叶片被铰链联接到辊的类型。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各自公开了一种铰链叶片型,与滚动活塞型相比,该铰链叶片型具有稳定的叶片性能,从而减少了轴向泄漏。
旋转式压缩机在压缩过程期间在压缩空间中生成气体力,并且叶片通过该气体力在宽度方向上接收力。然而,由于叶片的后侧被联接到叶片狭槽,因此叶片将在宽度方向上的力传递至气缸的叶片狭槽。然后,在叶片狭槽的内周侧和外周侧上生成作用在相反方向上的气缸反作用力,同时该气缸反作用力与叶片狭槽正交狭槽。当在叶片的长度方向上以预定间隔生成时,这对气缸反作用力充当力偶。因此,当叶片往复运动时,叶片的侧表面和叶片狭槽的侧壁表面可能彼此压靠导致侧磨损,同时增加侧压力。
如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那样,在铰链叶片型中的这种侧压力或侧磨损的增加可能比在滚动活塞型中的更大。换句话说,在旋转式压缩机中,通过在压缩过程期间生成的压缩力而生成辊反作用力。当辊在滚动活塞型中旋转时,辊反作用力被抵消,而在铰链叶片型中,由于叶片被联接并约束到辊时,因此辊反作用力不会被抵消而是被传递给叶片。结果,在铰链叶片型中,辊反作用力和气体力的合力作用在叶片上,并且该合力进一步挤压在叶片的侧表面和叶片狭槽的边缘之间以增加侧压力或增加侧磨损,从而降低压缩机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该旋转式压缩机能够抑制在铰链叶片型中的侧压力的增加或抑制叶片与其中插入有叶片的叶片狭槽之间的侧磨损。
此外,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该旋转式压缩机能够抵消铰链叶片型中的辊反作用力。
另外,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该旋转式压缩机能够抵消在铰链叶片型中的在排出开始角度附近的辊反作用力。
此外,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该旋转式压缩机能够容易地抵消铰链叶片型中的辊反作用力。
此外,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该旋转式压缩机能够通过调整铰链叶片型中的叶片或叶片狭槽的方向来抵消辊反作用力。
此外,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该旋转式压缩机能够防止叶片与辊之间的干涉,同时抵消铰链叶片型中的辊反作用力。
另外,本公开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该旋转式压缩机能够容易地加工叶片,同时抵消铰链叶片型中的辊反作用力。
为了实现本公开的目的,可以提供一种设置有铰链叶片的旋转式压缩机,其中,辊反作用力以排出开始角度所作用的方向与叶片的长度方向相同。
此外,为了实现本公开的目的,可以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中,叶片的铰链突起以可旋转的方式插入到辊的铰链凹槽中,并且作用在辊和叶片之间的接触点上的辊反作用力被抵消。
另外,为了实现本公开的目的,可以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中,将板铰链联接到环形辊的外周表面,该板以可滑动的方式插入到气缸中,并且板的纵向中心线不穿过旋转轴的轴向中心线。
此外,为了实现本公开的前述目的,可以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该旋转式压缩机包括:旋转轴;多个板,该多个板支撑该旋转轴;气缸,该气缸被设置在该多个板之间,以限定压缩空间,并且该气缸设置有叶片狭槽;辊,该辊以可滑动的方式联接到旋转轴,以被设置在气缸内部,并在其外周表面上设置有铰链凹槽;以及叶片,该叶片的一端以可滑动的方式联接到气缸的叶片狭槽,另一端以可旋转的方式联接到辊的铰链凹槽,其中,当穿过旋转轴的轴向中心和叶片的铰链中心的假想线被称为第一中心线并且叶片狭槽的穿过叶片的铰链中心的径向中心线被称为第二中心线时,该叶片狭槽可以被设置成使得该第二中心线相对于第一中心线以预设倾斜角交叉。
这里,叶片狭槽可以被设置为使得第二中心线相对于传递到叶片的最大辊反作用力方向具有±30°的角度。
此外,叶片狭槽可以被设置为使得第二中心线与传递到叶片的最大辊反作用力方向相对应。
这里,压缩空间可以被划分成吸入侧和排出侧,其中叶片被置于所述吸入侧和所述排出侧之间,并且叶片狭槽的内端可以面对排出侧,并且叶片狭槽的外端可以相对于第一中心线倾斜以面对吸入侧。
此外,叶片和铰链凹槽可以被设置成相对于第二中心线对称。
此外,叶片或铰链凹槽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被设置成相对于第二中心线不对称。
此外,铰链凹槽可以设置有相对于第二中心线位于吸入侧上的第一内周表面和相对于第二中心线位于排出侧上的第二内周表面,并且第一内周表面的弧长可以被设置成小于第二内周表面的弧长。
此外,在远离叶片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表面可以被设置在第一内周表面的端部处。
此外,在远离叶片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表面可以被设置在第一内周表面的端部处,并且在与第一延伸表面相反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延伸表面可以被设置在第二内周表面的端部处,并且第一延伸表面的长度可以被设置为大于第二延伸表面的长度。
这里,叶片可以包括:叶片本体,该叶片本体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叶片狭槽中;铰链突起,该铰链突起以可旋转的方式联接到铰链凹槽;以及凹进的防干涉表面,该防干涉表面被设置成在叶片本体和铰链突起之间延伸,并且防干涉表面的两侧可以被设置成相对于第二中心线不对称。
此外,当相对于第二中心线将吸入侧称为第一防干涉表面并且将排出侧称为第二防干涉表面时,该第一防干涉表面的深度可以被设置成比第二防干涉表面的深度大。
这里,可以在辊的面对轴承的两个端表面之间的至少一个端表面上设置具有预定深度的防磨损部,并且可以通过在铰链凹槽周围对辊的外周边缘进行斜切来限定防磨损部。
这里,在辊的面对轴承的两个端表面之间的至少一个端表面上可以设置具有预定深度的凹坑部,并且所述凹坑部可以围绕铰链凹槽被设置在辊的内周边缘和外周边缘之间。
另外,为了实现本公开的前述目的,可以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该旋转式压缩机包括:旋转轴;多个板,该多个板支撑该旋转轴;气缸,该气缸被设置在该多个板之间,以限定压缩空间,并且该气缸设有叶片狭槽;辊,该辊被联接到旋转轴;以及叶片,该叶片的一端以可滑动的方式联接到气缸的叶片狭槽,而该叶片的另一端被联接到辊,并且该叶片的一个周向侧限定了构成吸入压力的空间,而该叶片的另一个周向侧限定构成排出压力的空间,其中,叶片被设置成使得其径向中心线穿过与旋转轴的轴向中心间隔开的位置。
这里,当将穿过旋转轴的轴向中心和叶片的铰链中心的假想线被称为第一中心线并且将叶片的穿过叶片的铰链中心的径向中心线称为第二中心线时,该叶片可以被设置成使得传递到叶片的最大辊反作用力方向与第二中心线彼此对应。
此外,叶片可以被设置成相对于第二中心线对称。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纵向截面图。
图2是示出根据图1的旋转式压缩机中的压缩单元的横向截面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中的叶片辊相对于旋转轴的旋转角度的位置变化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具有叶片狭槽的压缩单元的横向截面图。
图5示出了与现有技术中的叶片狭槽相比较而示出的用于解释根据本实施例的叶片狭槽的平面图,其中,图5中的(a)示出了在其中应用了现有技术中的叶片狭槽的示例,图5中的(b)示出了在其中应用了本实施例中的叶片狭槽的示例。
图6和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铰链凹槽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和图9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叶片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中的叶片狭槽中的反作用力相对于叶片狭槽的斜率与根据现有技术的旋转式压缩机中的叶片狭槽中的反作用力相对于叶片狭槽的斜率相比较的视图。
图11和图1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具有防磨损部和凹坑部的辊的立体图和截面图,其中,图11示出了在其中设置有防磨损部的实施例,而图12示出了在其中设置有凹坑部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旋转式压缩机。根据气缸的数目,根据本公开的旋转式压缩机可以被分成单旋转式压缩机或双旋转式压缩机。本公开涉及在铰链叶片型旋转式压缩机中辊或面向该辊的轴承的轴向侧形状,在该铰链叶片型旋转式压缩机中,所述辊和叶片相联接。因此,本公开可以被应用于单旋转式压缩机或双旋转式压缩机两者。在下文中,将以单旋转式压缩机为例进行描述,但是相同描述也能够被应用于双旋转式压缩机。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纵向截面图,图2是示出根据图1的旋转式压缩机中的压缩单元的横向截面图。
参照图1和图2,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中,在壳体10 的内空间11中设置有电动机单元20,并且在壳体10的内空间11中,在电动机单元20的下侧处设置有压缩单元100,该压缩单元100通过旋转轴30以机械方式连接。
电动机单元20包括定子21和转子22,该定子21被压配合并被固定到壳体10的内周表面,该转子22以可旋转方式插入到该定子21 中。旋转轴30被压配合并被联接到转子22。偏心部35相对于旋转轴 30中的轴部31偏心地设置,并且稍后将描述的叶片辊140的辊141以可滑动的方式联接到偏心部35。
压缩单元100包括主板110、副板120、气缸130和叶片辊140。主板110和副板120被设置在轴向两侧处,其中气缸130被置于其间,以限定气缸130内部的压缩空间(V)。另外,主板110和副板120支撑在径向方向上穿过气缸130的旋转轴30。叶片辊140被联接到旋转轴30的偏心部35,以在气缸130中进行绕动运动的同时压缩制冷剂。
主板110被限定为盘形,并且侧壁部111在壳体10的边缘处被收缩配合或被焊接到壳体10的内周表面。在主板110的中心处设置有向上突出的主轴容纳部112,并且在主轴容纳部112处设置有穿过其中的主轴容纳孔113,使得旋转轴30被插入并被支撑到该主轴容纳孔113。
在主轴容纳部112的一侧处设置有排出口114,该排出口114与压缩空间(V)连通,以将在压缩空间(V)中被压缩的制冷剂排出到壳体10的内空间11。在一些情况下,排出口可以被设置在副板120中而不在主板110中。
副板120可以被限定为盘形,并且与气缸130一起被螺栓紧固到主板110。当然,当气缸130被固定到壳体10时,主板110可以分别被螺栓紧固到气缸130和副板120,并且当副板120被固定到壳体10 时,气缸130和主板110可以通过螺栓被紧固到副板120。
在副板120的中心处设置有向下突出的副轴容纳部122,并且在该副轴容纳部122处设置有在与主轴容纳孔113相同的轴线上穿过其中的副轴容纳孔123。旋转轴30的下端由副轴容纳孔123支撑。
气缸130被形成为在其内周表面上具有相同内径的圆环状。气缸 130的内径被限定为大于辊141的外径,以在气缸130的内周表面和辊 141的外周表面之间限定压缩空间(V)。因此,气缸130的内周表面、辊141的外周表面和叶片145可分别限定压缩空间(V)的外壁表面、压缩空间(V)的内壁表面和压缩空间(V)的侧壁表面。因此,当辊 141进行绕动运动时,压缩空间(V)的外壁表面可以限定固定壁,而压缩空间(V)的内壁表面和侧壁表面限定位置可变的可变壁。
在气缸130中设置有吸入部131,并且在该吸入部131的一个周向侧处设置有叶片狭槽132,并且在该吸入部131狭槽的相反侧处设置有排出引导凹槽133,其中,该叶片狭槽132被置于吸入部131和排出引导凹槽133之间。
吸入口131被设置成在径向方向上穿过,并且被连接到穿过壳体 10的吸入管12。因此,制冷剂通过吸入管12和吸入口131被吸入到气缸130的压缩空间(V)中。
叶片狭槽132在朝向气缸130的外周表面的方向上以伸长的方式被限定在气缸130的内周表面上。叶片狭槽132的内周侧开口,并且其外周侧被设置成开口,以便被壳体10的内周表面闭塞。叶片狭槽132 被设置成具有大约等于叶片145的厚度或宽度的宽度,以允许稍后将描述的叶片辊140的叶片145滑动。因此,叶片145的两个侧表面被叶片狭槽132的两个内壁表面支撑以大致线性地滑动。将在后面对叶片狭槽进行更详细说明。
排出引导凹槽133在气缸130的内边缘处被限定为斜切形状。排出引导凹槽133用于将在气缸的压缩空间中被压缩的制冷剂引导至主板110的排出口114。然而,由于排出引导凹槽生成死体积,因此尽可能优选不限定排出引导凹槽,并且即使限定排出引导凹槽,该体积也优选被限定为最小。
同时,叶片辊140包括如上所述的辊141和叶片145。辊141和叶片可以被限定为单一本体,或者可以彼此联接以允许相对移动。将基于在其中辊和叶片以可旋转方式彼此联接的示例来描述本实施例。
辊141包括辊本体1411、密封表面1412、1413和铰链凹槽1414。
辊本体1411被限定为圆筒形。辊本体1411的轴向高度被设置成近似等于气缸130的内周高度。然而,由于辊141必须相对于主板110 和副板120滑动,因此辊的轴向高度可被设置成略小于气缸130的内周高度。
此外,辊本体1411的内周高度和外周高度可以被设置成大致相同。因此,在辊本体1411的内周表面和外周表面之间连接的两个轴向截面限定第一密封表面1412和第二密封表面1413,并且第一密封表面1412 和第二密封表面1413垂直于辊本体1411的内周表面或外周表面。然而,辊141的内周表面与密封表面1412、1413之间的边缘或辊141的外周表面与密封表面1412、1413之间的边缘可以被限定成直角,或者可以稍微倾斜或弯曲。
辊141以可旋转的方式插入到并联接到旋转轴30的偏心部35,并且叶片145以可滑动的方式联接到气缸130的叶片狭槽132,并且铰链联接到辊141的外周表面。因此,在旋转轴30的旋转期间,辊141 通过偏心部35在气缸130内部进行绕动运动,并且叶片在被联接到辊 141的状态下往复运动。
一个铰链凹槽1414被设置在辊本体1411的外周表面上,使得叶片145的铰链突起1452(将在后面描述)被插入以旋转。铰链凹槽将在后面描述。
同时,叶片145包括叶片本体1451,铰链突起1452和防干涉表面1453。
叶片本体1451被限定为具有预定长度和厚度的平板形状。例如,叶片本体1451整体上被限定为矩形六边形。另外,叶片本体1451被限定为如下长度:使得即使当辊141完全移动到叶片狭槽132的相对侧时,叶片145仍留在叶片狭槽132中。
铰链突起1452被设置成延伸到叶片本体1451的面对辊141的前端部。铰链突起1452被插入到铰链凹槽1414中并且被设置成具有可旋转的横向截面积。除了半圆形部或连接部之外,铰链突起1452可以被限定为大致圆形的横向截面形状,以对应于铰链凹槽1414。
防干涉表面1453是如下部分:被设置成当叶片145相对于辊141 旋转时防止叶片本体1451与铰链凹槽1414的轴向边缘发生干涉。因此,防干涉表面1453被设置在叶片本体1451和铰链突起1452之间的面积减小的方向上。防干涉表面1453典型地被限定为楔形截面形状或弯曲截面形状。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150和152分别表示排出阀和消声器。
根据本实施例的前述旋转式压缩机操作如下。
换句话说,当电力被施加到电动机单元20时,该电动机单元20 的转子22旋转以使旋转轴30旋转。然后,联接到旋转轴30的偏心部35的叶片辊140的辊141旋转,以将制冷剂吸入到气缸体130的压缩空间(V)中。制冷剂重复以下一系列过程:由叶片辊140的辊141和叶片145压缩,和通过设置在主板110中的排出口114排出到壳体10 的内空间11。
此时,辊和叶片的位置根据旋转轴的旋转角度移动。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压缩机中的叶片辊相对于旋转轴的旋转角度的位置变化的示意图。
首先,在该图中,在旋转轴的偏心部面对叶片狭槽的位置处穿过旋转轴的轴向中心(O)(与气缸的轴向中心相同)和铰链凹槽的轴向中心(O')的假想线(以下称为第一中心线)被称为0°。这对应于图 3中的(a)。此时,辊的铰链凹槽几乎与气缸的内周表面相接触,使得叶片被推入到叶片狭槽中。
接下来,图3中的(b)和(c)是旋转轴被旋转约60°和120°的状态。当图3中的(a)中的状态变成图3中的(b)和(c)中的状态时,辊的铰链凹槽与气缸的内周表面间隔开,并且叶片的一部分从叶片狭槽中抽出。此时,后压缩室(V12)形成吸入室,同时制冷剂通过吸入口流入到后压缩室(V12)中。相反,在形成压缩室的同时,预压缩室(V11)开始压缩填充在该预压缩室(V11)中的制冷剂。由于包含在预压缩室(V11)中的制冷剂尚未达到排出压力,因此在预压缩室中没有生成气体力或叶片反作用力或者即使生成也可忽略不计。
接下来,图3中的(d)是旋转轴旋转约180°的状态。当图3中的(c)中的状态变成图3中的(d)中的状态时,辊的铰链凹槽与气缸的内周表面间隔开最大距离,并且叶片从叶片狭槽被抽出至最大。由于预压缩室(V11)处于压缩冲程极大前进的状态,所以包含在预压缩室(V11)中的制冷剂接近排出压力。然后,在预压缩室(V11)中,通过待被压缩的制冷剂生成气体力和辊反作用力,并且该气体力和辊反作用力被传递至叶片。该反作用力是通过传递至叶片的气体力和辊反作用力,狭槽在叶片的宽度方向上在叶片的两侧之间与叶片狭槽的内表面之间生成。该反作用力可能导致叶片和叶片狭槽之间的侧压力或侧磨损增加。稍后将与避免侧压力或侧磨损增加的避免结构一起对其进行描述。
接下来,图3中的(e)示出了旋转轴旋转大约240度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辊的铰链凹槽朝向气缸的内周表面移动,并且叶片被部分地推入到叶片狭槽中。此时,包含在预压缩室(V11)中的制冷剂已经达到排出压力,从而开始排出,或者已经达到排出开始点。因此,在该状态下,上述气体力和辊反作用力处于最大值或接近最大值,并且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地生成叶片或叶片狭槽之间的侧压力或侧磨损的增加。稍后还将与避免侧压力或侧磨损增加的避免结构一起对其进行描述。
接下来,图3中的(f)是旋转轴旋转约300度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预压缩室中的制冷剂几乎被排出,其中辊的铰链凹槽几乎与气缸的内周表面相接触,并且叶片几乎被推入到叶片狭槽中。在该状态下,几乎没有制冷剂残留在预压缩室中,因此几乎不生成气体力和辊反作用力。
如上所述,在旋转式压缩机中,由于其特性,气体力和辊反作用力同时作用在叶片上。气体力作用在叶片的宽度方向上,该宽度方向是从预压缩室(排出室)到后压缩室(吸入室)的方向,而辊反作用力,取决于辊的位置,作用在朝向叶片的方向上或用作朝向叶片作用的力的分力。
因此,在旋转式压缩机中,当气体力和辊反作用力被传递到叶片的前侧时,在叶片的两个侧表面之间以及在叶片狭槽的面对叶片的所述两个侧表面的内周边缘和外周缘周围生成在相反方向上作用的第一反作用力和第二反作用力。结果,当叶片在上述压缩过程期间在叶片狭槽内往复运动时,叶片的两个侧表面和叶片狭槽的面对叶片的侧表面边缘彼此过度紧密地接触,从而导致侧压力或侧磨损增加。
因此,可以设置如本实施例中那样的防侧磨损结构,该防侧磨损结构能够减小作用在叶片和面对叶片的叶片狭槽之间的反作用力,以抑制叶片和叶片狭槽之间的侧向磨损。
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具有叶片狭槽的压缩单元的横向截面图。
参照图4,根据本实施例的气缸130被限定为在其内周表面上具有相同内径的圆形形状的环形形状,并且在吸入口131与排出引导凹槽133之间设置有叶片狭槽132。
另外,在叶片狭槽132中,叶片辊140的叶片145朝向压缩空间以可滑动的方式插入。因此,叶片狭槽132被形成为其内周侧朝向压缩空间(V)开口的形状,并且其外周侧被壳体10的内周表面闭塞。然而,叶片狭槽132的外周侧被设置成在轴向方向上穿过,以便与壳体10的内空间11相连通。
此外,叶片狭槽132的宽度被限定为略大于叶片145的宽度。结果,叶片145在叶片狭槽132中滑动。另外,叶片狭槽132的内周宽度被限定为与其外周宽度大致相同。然而,斜切部也可以分别被设置在叶片狭槽132的内侧壁表面的彼此对角地面对的端部边缘处。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斜切部的吸入侧被设置在内周侧壁表面上,而该斜切部的排出侧被设置在外周侧壁表面上。斜切部可以以倾斜或阶梯的方式设置。
另外,虽然叶片狭槽132看起来在附图中的径向方向上较长,但该叶片狭槽132并不严格地在径向方向上。换句话说,根据本实施例的叶片狭槽132被设置成相对于穿过旋转轴的轴线中心(O)的径向方向具有预定角度的倾斜角(α)。在图4中,示出了一个示例,在该示例中,基于旋转角度,倾斜角(α)大约倾斜4度至10度,并且更具体地是倾斜6度。
例如,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叶片狭槽132中,第二中心线(CL2) 设置成相对于其第一中心线(CL1)以上述倾斜角(α)交叉,该第二中心线是叶片狭槽132的纵向(或径向)中心线。换句话说,第一中心线(CL1)和第二中心线(CL2)相应地在铰链凹槽1414的轴向中心(或叶片的铰链中心)(O')处交叉。如上所述,此处,第一中心线 (CL1)是穿过旋转轴的轴向中心(O)和铰链凹槽的轴向中心(O') 的假想线。
换句话说,关于铰链凹槽1414的轴向中心(O'),叶片狭槽132 的外端1321被倾斜成朝向吸入口131倾斜,并且叶片槽132的内端1322 被倾斜成朝向排出引导凹槽133倾斜。在下面的描述中,将通过将设置有吸入口的一侧定义为吸入侧并且将设置有排出引导凹槽的一侧定义为排出侧来进行描述。
因此,作为叶片狭槽132的径向中心线的第二中心线(CL2)不穿过旋转轴30的轴向中心(O),而是穿过距旋转轴30的轴向中心(O) 略偏心的位置。
这里,倾斜角(α)被定义为以下角度:该角度是使得在任何旋转角度下,辊的反作用力(即,辊反作用力Fr)相对于叶片的方向与第二中心线(CL2)相对应的角度,或者相对于第二中心线(CL2)变为±β(加工误差)的角度。此外,可以将所述任何旋转角度定义为排出开始角度。
例如,根据本实施例的排出开始角度可以存在于相对于第一中心线(CL1)在压缩前进方向上的旋转角度为大约210度的点处,或者可以存在于在210度到240度的范围内的任何点处。因此,当旋转角在上述点处时,生成最大辊反作用力(Fr),并且最大辊反作用力(Fr) 的作用方向在与第二中心线相对应或变为±β的方向上。换句话说,最大辊反作用力大约对应于叶片狭槽的长度方向或叶片的长度方向。
这里,上述倾斜角不一定限于排出开始角度的范围。例如,倾斜角(α)可以被限定为使得构成叶片狭槽的径向中心线的第二中心线 (CL2)在[最大辊反作用力方向±30°]的范围内与第一中心线(CL1) 交叉。
如上所述,当叶片狭槽被限定在对应于辊反作用力的方向上时,能够减小在制冷剂的压缩期间由于生成的辊反作用力而导致的叶片与叶片狭槽之间的侧压力或侧磨损的增加。这减少了由于叶片和叶片狭槽之间的侧压力或侧磨损的增加而导致的摩擦损失和可靠性劣化。
图5示出了与现有技术中的叶片狭槽相比较而示出的用于解释根据本实施例的叶片狭槽的平面图,其中,图5中的(a)示出了在其中应用了现有技术中的叶片狭槽的示例,图5中的(b)示出了在其中应用了本实施例中的叶片狭槽的示例。
首先,参照图5中的(a),如上所述,穿过气缸的轴向中心(O) 或旋转轴30的轴向中心(O)和叶片145的铰链中心(即,铰链突起 1452)或铰链凹槽1414的轴向中心(O')的假想线被称为第一中心线 (CL1),并且叶片的穿过叶片145的铰链中心(O')的径向(或纵向) 中心线或叶片狭槽132的径向中心线被称为第二中心线(CL2),现有技术中的叶片狭槽132被设置在第一中心线(CL1)和第二中心线(CL2) 彼此对应的位置处。
换句话说,现有技术中的叶片狭槽132相对于气缸的轴向中心(O) 或旋转轴的轴向中心(O)被设置在大致径向方向上。因此,以可滑动的方式插入到叶片狭槽132中的叶片也沿径向往复运动。
如上所述,当叶片狭槽132相对于气缸130的中心(O)被设置在径向方向上时,在特定旋转角度范围(诸如排出行程)作用在叶片145 的宽度方向上的气体力(Fg)以及上述的辊反作用力(Fr)以较小衰减被传递至叶片145。
换句话说,在现有技术中,如图5的(a)中所示,在与叶片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生成辊反作用力(Fr)。因此,叶片145通过辊反作用力(Fr)生成力(P2),该力(P2)作用在与力(P1)交叉的方向上,其中力(P1)作用在叶片的长度方向上。在这些方向力(P1、P2) 之间,作用在叶片长度方向上的第一力(P1)通过从叶片145b的后侧作用的弹簧力(Fs)抵消,但是作用在与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第二力(P2)被施加到叶片145,而没有被抵消。该第二力(P2)通过叶片 145被传递到叶片狭槽132。
然后,在宽度方向上接收气体力(Fg)的叶片145进一步受到由辊反作用力(Fr)引起的,以相对于第二假想线(CL2)稍微扭曲的角度作用的力,从而在叶片145相对于叶片狭槽132进一步扭曲时,在叶片145的侧表面和叶片狭槽132的内壁表面之间发生进一步压缩。然后,在叶片狭槽132和叶片145之间传递的叶片狭槽反作用力(F1、 F2)进一步增大,并且在该状态下,在叶片145的两个侧表面上或叶片狭槽132的面对该叶片145的两个侧表面的两个内壁表面上的侧压力或侧磨损的增加可能会加剧。
然而,如图5中的(b)中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叶片狭槽132以相对于气缸130的轴向中心(O)略微扭曲了前述倾斜角(α)的角度设置。
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叶片145的纵向中心线(或叶片狭槽的径向中心线)的第二中心线(CL2)相对于穿过旋转轴30的轴向中心(O)的第一中心线(CL1)以预定的倾斜角(α)交叉。此时,第二中心线(CL2)被设置在与叶片的长度方向相对应的方向上。
当从辊反作用力(Fr)的侧表面观察时,以上述限定的排出开始角度生成的辊反作用力(Fr)的方向与叶片的长度方向相对应。
然后,在铰链中心(O’)处仅生成在叶片的长度方向上作用的力 (P1’),而没有生成在图5中的(a)中描述的在交叉方向上的力(P2)。然而,在叶片的长度方向上作用的力(P1')被作用在叶片145的后端处的弹簧力(Fs)抵消。然后,由于作用在叶片上的力仅与除辊反作用力(Fr)以外的气体力(Fg)作用,所以叶片145和叶片槽132彼此弱接触,如图5中的(a)所示。
然后,与图5中的(a)所示的示例(现有技术)相比较,在本实施例中在叶片狭槽132和叶片145之间传递的叶片狭槽反作用力(F1'、 F2')减小,并且减小了在叶片145的两个侧表面上的或在叶片狭槽132 的面对该叶片145的两个侧表面的两个内壁表面上的侧压力或侧磨损的增加。
因此,如上所述,抵消了在制冷剂的压缩期间生成的辊反作用力,从而减小了叶片和叶片狭槽之间的摩擦损失和可靠性劣化。
另一方面,在辊的外周表面上设置有铰链凹槽,叶片的铰链突起以可旋转的方式插入在该铰链凹槽中。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当叶片狭槽被设置成相对于旋转轴的轴向中心以预定倾斜角度倾斜时,在辊的绕动运动期间,辊与叶片之间的干涉可能增大。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铰链凹槽可以通过加宽或倾斜开口表面来限定。
图6和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铰链凹槽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参照图6,根据本实施例的铰链凹槽1414被限定为弧形形状,其中该铰链凹槽1414的外侧的一部分敞开的。例如,在根据本实施例的铰链凹槽1414中,第一内周表面1414a相对于第二中心线(CL2)被设置在吸入侧处,并且第二内周表面1414b被设置排出侧处。
此外,第一内周表面1414a的开口端和第二内周表面1414b的开口端敞开,以延伸到辊的外周表面。因此,在第一内周表面1414a的开口端与第二内周表面1414b的开口端之间任意延伸的假想线限定开口表面1414c。
根据本实施例的铰链凹槽1414可以被设置成相对于第二中心线 (CL2)彼此对称。换句话说,第一内周表面1414a的弧长(L1)和第二内周表面1414b的弧长(L2)可以相同。
然后,用假想线连接第一内周表面1414a和第二内周表面1414b 的开口表面1414c的弧长(L3、L4)相对于第二中心线(CL2)相同。因此,鉴于叶片狭槽(或叶片)相对于第一中心线(CL1)倾斜预定角度的事实,开口表面1414c的弧长必须被限定为足够长以防止辊141和叶片145之间的干涉。
例如,根据本实施例的铰链凹槽1414被设置成如下程度:当叶片 145绕辊141旋转时,叶片本体1451或防干涉表面1453不与第一内周表面1414a的端部或第二内周表面的端部重叠。因此,虽然铰链凹槽 1414的两侧被设置成相对于第二中心线(CL2)对称,但是叶片145 的侧表面不与辊141的铰链槽1414的开口端相干涉。然后,当辊141 根据旋转轴30的旋转角度相对于轴向中心(O)以预定角度进行绕动运动时,辊141有效地进行绕动运动以压缩制冷剂。
参照图7,铰链凹槽1414也可以被设置成相对于第二中心线(CL2) 彼此不对称。换句话说,第一内周表面的弧长(L1')可以小于第二内周表面的弧长(L2')。
在这种情况下,连接到辊本体1411的外周表面的延伸表面1414d 可以被设置在第一内周表面1414a的端部处。延伸表面1414d可以被限定为倾斜表面或弯曲表面,以便在远离叶片145的方向上朝向辊本体1411的外周方向延伸。在图7中,延伸表面1414d被示为倾斜表面。
因此,铰链凹槽1414在第一内周表面1414a的相对于第二中心线 (CL2)的一侧处具有较宽的开口表面。然后,随着叶片狭槽132朝向吸入侧扭曲,第一内周表面1414a的弧长(L1′)变得比第二内周表面 1414b的弧长(L2′)短。然后,对于用假想线连接第一内周表面1414a 和第二内周表面1414b的开口表面1414c的弧长(L3'、L4')而言,吸入侧开口表面相对于第二中心线(CL2)的弧长(L3')被限定为大于排出侧开口表面的弧长(L4')。
因此,第一内周表面1414a的包括延伸表面1414d的端部被定位成比第二内周表面1414b的端部更远离叶片145。然后,当辊141进行绕动运动时,可以防止辊141和叶片145彼此干涉。
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延伸表面可以分别被设置在第一内周表面1414a和第二内周表面1414b上。在这种情况下,从第一内周表面1414a延伸的第一延伸表面可以在以下方向上延伸,该方向与从第二内周表面1414b延伸的第二延伸表面相反。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延伸表面的长度可以被限定为大于第二延伸表面的长度。因此,如上所述,随着叶片狭槽132朝向吸入侧扭曲,第一内周表面1414a的弧长(L1)变短,当辊141进行绕动运动时,可以防止辊141和叶片145彼此干涉。
同时,叶片145可以被设置成相对于第二中心线(CL2)在两个宽度方向上彼此对称或彼此不对称。图8和图9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叶片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参照图8,叶片本体1451、铰链突起1452和防干涉表面1453可以相对于第二中心线(CL2)在两个宽度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形状。
例如,两个防干涉表面1453可以分别被限定为楔形截面形状。换句话说,当吸入侧防干涉表面被称为第一防干涉表面1453a并且排出侧防干涉表面被称为第二防干涉表面1453b时,所述第一防干涉表面 1453a和所述第二防干涉表面1453b可以被限定为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形状。
因此,第一防干涉表面1453a和第二防干涉表面1453b可以被设置在与第二中心线(CL2)间隔开相同距离的位置处。然后,被定义为第一防干涉表面1453a和第二中心线(CL2)之间的间隙的第一厚度 (G1)和被定义为第二防干涉表面1453b和第二中心线(CL2)之间的间隙的第二厚度(G2)被限定为相同,并且第一防干涉表面1453a 的第一深度(t1)和第二防干涉表面1453b的第二深度(t2)可以被限定为相同。
当如上所述将叶片限定为对称形状时,可以容易地加工该叶片。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叶片狭槽132被设置在与辊反作用力(Fr) 的方向相对应的方向上,铰链凹槽1414可优选地被限定为使得第一内周表面1414a小于第二外周表面1414b,如图7中所示。
参照图9,叶片本体1451、铰链突起1452和防干涉表面145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在相对于第二中心线(CL2)的两个宽度方向上被限定为不同的尺寸和形状。
例如,被定义为第一防干涉表面1453a'与第二中心线(CL2)之间的间隙的第一厚度(G1')可以被限定为小于被定义为第二防干涉表面 1453b'与第二中心线(CL2)之间的间隙的第二厚度(G2')。然后,从第二中心线(CL2)到第一防干涉表面1453a'的颈部厚度可以被限定为小于从第二中心线(CL2)到第二防干涉表面1453b'的颈部厚度。
因此,第一防干涉表面1453a'的第一深度(t1')被限定为大于第二防干涉表面1453b'的第二深度(t2')。由此,如本实施例中那样,即使叶片(或叶片狭槽)145被设置在相对于第一中心线(CL1)旋转了预定的倾斜角(α)的位置处时,可以防止在辊141和叶片145之间的相对移动期间辊141的第一内周表面1414a的端部与叶片145的第一防干涉表面1453a'相干涉。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当叶片145被限定为非对称形状时,辊141 可以被限定为对称形状。因此,可以容易地加工辊141。然而,即使当叶片被限定为非对称形状时,叶片本体1451和铰链突起1452也可以被设置为相对于第二中心线(CL2)彼此对称。
尽管未在图中示出,但是第一防干涉表面1453a可以被限定为楔形截面形状,并且第二防干涉表面1453b可以被限定为弯曲形状。同样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防干涉表面1453a的面对第一内周表面1414a 的端部的深度优选被设置为大于第二防干涉表面1453b的面对第二内周表面1414b的端部的深度。
另一方面,当叶片狭槽被设置在与辊反作用力相同的方向上时,根据本公开的旋转式压缩机具有以下效果。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中的叶片狭槽中的反作用力相对于叶片狭槽的斜率,与根据现有技术的旋转式压缩机中的叶片狭槽中的反作用力相对于叶片狭槽的斜率相比较的图。狭槽狭槽在该图中,虚线是在其中叶片狭槽的纵向中心线被设置成穿过上述第一中心线的示例,而实线是在其中叶片狭槽的纵向中心线相对于前述第一中心线倾斜大约6°的旋转角度的示例。为了便于描述,将通过将虚线定义为现有技术并且将实线定义为本公开来进行描述。
参照图10,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中的叶片狭槽中的反作用力(以下称为叶片狭槽反作用力)减小。特别地,当在开始排出的时刻210°附近观察时,可以看到,相对于相同角度,现有技术中的叶片狭槽反作用力为250N至270N,而本公开中的叶片狭槽反作用力降低至约240N至270N。由此,与现有技术中的叶片狭槽反作用力相比,本公开中的叶片狭槽反作用力减小了约3%。
以这种方式,在根据本公开的铰链叶片型旋转式压缩机中,叶片狭槽可以被设置为位于与在其中作用了辊反作用力以抵消辊反作用力的方向相同的线上,从而抑制了侧压力的增加或抑制叶片与在其中插入叶片的叶片狭槽之间的侧磨损。
此外,根据本公开,可以设置叶片室以抵消在排出开始角度处或排出开始角度附近的辊反作用力,从而有效地抑制侧压力的增加或抑制叶片与叶片槽之间的侧磨损。
另外,根据本公开,可以将在其中插入叶片的铰链突起的铰链凹槽的开口表面设置得较宽,或者可以将叶片的一个防干涉表面设置得较宽,从而抑制叶片和辊之间的干涉。由此,可以使辊或叶片的性能稳定,从而有效地抑制侧压力的增加或抑制叶片与叶片狭槽之间的侧磨损。
此外,根据本公开,叶片可以被设置成关于叶片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同时关于旋转轴的轴向中心倾斜,从而抵消被传递到叶片的辊反作用力,从而抑制叶片和叶片狭槽之间的侧压力的增加或抑制侧磨损,同时有利于叶片的加工。
另一方面,在如本实施例的铰链叶片型旋转式压缩机中,由于辊和叶片彼此联接,所以辊的特定部分可以与主轴承的推力表面或副轴承的推力表面相碰撞或挤压在主轴承的推力表面或副轴承的推力表面上。特别地,铰链凹槽的构成排出室的排出侧可以与高压制冷剂相接触以生成比其它部分更大的热膨胀,从而增加抵靠推力表面的摩擦损失或磨损量,同时增加热膨胀辊的轴向高度。
结果,在本公开中,防磨损部或用于存储油的凹坑部可以被设置在辊的两个轴向端表面上或主轴承的面对辊的轴向侧表面或副轴承的轴向侧表面上。
图11和图1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具有防磨损部和凹坑部的辊的立体图和截面图。图11示出了设置有防磨损部的实施例,图12示出设置有凹坑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1,防磨损部1415、1416被设置在第一密封表面1412和第二密封表面1413中的至少一个密封表面上。更准确地,防磨损部 1415、1416被设置成在第一密封表面1412或第二密封表面1413与外周表面1411b彼此连接的外边缘处具有预定深度。
例如,返回参照图2,根据本实施例的防磨损部1415、1416在辊 141的密封表面上优选被设置在限定排出室(V)的部分处或在最接近限定排出室(V)的部分处。基于联接了叶片145的铰链凹槽1414,优选地是,叶片145包括铰链凹槽1414或该叶片145围绕铰链凹槽1414 设置。
防磨损部1415、1416可以按倾斜的方式设置,如图11中所示,但是也可以按阶梯方式设置。当防磨损部1415、1416以阶梯方式设置时,与防磨损部1415、1416以倾斜方式设置相比,可以进一步增加防磨损部1415、1416的体积。
然后,即使当辊141热膨胀时,也能够通过防磨损部1415、1416 抑制由于热膨胀量而导致的辊141的轴向高度的增加。由此,可以减小辊141和主板110或副板120之间的磨损。
另外,尽管未在附图中示出,但是防磨损部1415、1416可以被设置在两个外周侧处,其中在所述两个外周侧间具有铰链凹槽。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设置在吸入室侧处的防磨损部定义为吸入侧防磨损部,并且将设置在排出室侧的防磨损部定义为排出侧防磨损部。
吸入侧防磨损部和排出侧防磨损部可以被限定为相同形状,或者考虑到热膨胀量的差异,所述吸入侧防磨损部和所述排出侧防磨损部可以被限定为不同的形状。当两个防磨损部被限定为相同形状时,能够便于加工,而当被限定为不同形状时,能够补偿热膨胀率的差异。
同时,参照图12,可以设置凹坑部2415、2416来代替上述防磨损部1415、1416。与前述实施例的防磨损部1415、1416相比,根据本实施例的凹坑部2415、2416可以被设置在相似位置处,但是也可以被设置在比防磨损部1415、1416更内侧的位置处。
例如,根据本实施例的凹坑部2415、2416被设置在第一密封表面 2412和第二密封表面2413的范围内。这是因为根据本实施例的凹坑部 2415、2416将油储存在其中以增大辊241的两个密封表面2412、2413 和两个板110、120的面对该辊241的两个密封表面2412、2413的推力表面(未示出)之间的润滑性。
根据本实施例的凹坑部2415、2416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凹坑。如图12中所示,如前述实施例的防磨损部那样,多个凹坑可以沿着周向方向相对于铰链凹槽2414被设置在排出侧处。同样在这种情况下,靠近铰链凹槽的凹坑的容积可以被设置成大于远离铰链凹槽2414的凹坑的容积。
另外,虽然未在图中示出,但是凹坑可以设置有一个凹坑。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凹坑被设置成在周向上是长的,并且更靠近铰链凹槽的一侧可以被设置成比其相反侧更宽或更深。
另外,尽管未在图中示出,但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凹坑可以分别被设置在吸入侧和排出侧上,其中铰链凹槽被置于吸入侧和排出侧之间,并且两个凹坑的形状可以相同或不同。当两个凹坑的形状不同时,位于排出侧处的凹坑被限定为具有更大的容积。
以这种方式,能够抑制或减少辊与轴承之间的冲击或压缩,所述冲击或压缩可能是由于在铰链叶片型的压缩机的操作期间生成的辊的倾斜和热膨胀所导致的。由此,能够抑制辊与轴承的接触表面之间的过度接触(该过度接触产生摩擦损失),从而提高压缩机的性能以及减少辊或轴承的磨损,以便提高可靠性。
同时,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参照应用于辊和叶片彼此铰链联接或形成为一体的叶片辊型的示例描述了辊和叶片,但是所述辊和叶片也能够应用于在其中叶片与辊的外周表面以可滑动的方式相接触的滚动活塞型。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滚动活塞不受叶片限制,所以防磨损部可以分别被设置在主轴承或副轴承的面对滚动活塞的两个轴向端部的轴向侧表面处。
此外,已经主要参照在其中辊和叶片以可旋转的方式彼此联接的示例描述了上述实施例,但是,防磨损部也能够类似地应用于辊和叶片被形成为一体的情况。
另外,主要参照一个气缸的示例描述上述实施例,但是,防磨损部也能够类似地应用于具有多个气缸的情况。
在根据本公开的旋转式压缩机中,叶片狭槽可以被设置成在位于与在其中在铰链叶片型中作用了辊反作用力以抵消辊反作用力的方向相同的线处,从而抑制了侧压力的增加或抑制叶片与在其中插入叶片的叶片狭槽之间的侧磨损。
此外,根据本公开,可以设置叶片室以抵消在排出开始角度处或排出开始角度附近的辊反作用力,从而有效地抑制侧压力的增加或抑制叶片和叶片狭槽之间的侧磨损。
另外,根据本公开,可以将在其中插入叶片的铰链突起的铰链凹槽的开口表面设置得较宽,或者可以将叶片的一个防干涉表面设置得较宽,从而抑制叶片和辊之间的干涉。由此,可以使辊或叶片的性能稳定,从而有效地抑制侧压力的增加或抑制叶片与叶片狭槽之间的侧磨损。
此外,根据本公开,叶片可以被设置成关于叶片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同时关于旋转轴的轴向中心倾斜,从而抵消传递到叶片的辊反作用力,从而抑制叶片和叶片狭槽之间的侧压力的增加或抑制侧磨损,同时有利于叶片的加工。
另一方面,根据本公开,由于当使用诸如R32这样的高压制冷剂时可进一步生成辊反作用力,因此高压制冷剂可被有效地应用于铰链叶片型旋转式压缩机。

Claims (11)

1.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转轴;
多个板,所述多个板支撑所述旋转轴;
气缸,所述气缸被设置所述在多个板之间,以限定压缩空间,并且所述气缸设置有叶片狭槽;
辊,所述辊以可滑动的方式联接到所述旋转轴,以被设置在所述气缸内,并所述辊的外周表面上设置有铰链凹槽;以及
叶片,所述叶片的一端以可滑动的方式联接到所述气缸的所述叶片狭槽,所述叶片的另一端以可旋转的方式联接到所述辊的所述铰链凹槽,
其中,当穿过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中心和所述叶片的铰链中心的假想线被称为第一中心线,并且所述叶片狭槽的穿过所述叶片的所述铰链中心的径向中心线被称为第二中心线时,所述叶片狭槽被设置成使得所述第二中心线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心线以预设倾斜角相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狭槽被设置成使得所述第二中心线相对于被传递到所述叶片的最大辊反作用力方向具有±30°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狭槽被设置成使得所述第二中心线与被传递到所述叶片的所述最大辊反作用力方向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间被划分成吸入侧和排出侧,所述叶片被置于所述吸入侧和所述排出侧之间,并且其中,所述叶片狭槽的内端面对所述排出侧,
其中,所述叶片狭槽的外端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心线倾斜,以面对所述吸入侧,并且
其中,所述叶片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第二中心线对称,并且所述铰链凹槽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第二中心线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间被划分成吸入侧和排出侧,所述叶片被置于所述吸入侧和所述排出侧之间,并且所述叶片狭槽的内端面对所述排出侧,
其中,所述叶片狭槽的外端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心线倾斜,以面对所述吸入侧,并且
其中,所述叶片或所述铰链凹槽中的至少一个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第二中心线不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凹槽设置有第一内周表面和第二内周表面,所述第一内周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二中心线位于所述吸入侧上,所述第二内周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二中心线位于所述排出侧上,
其中,所述第一内周表面的弧长被设置成小于所述第二内周表面的弧长,并且
其中,在所述第一内周表面的端部处设置有在远离所述叶片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凹槽设置有第一内周表面和第二内周表面,所述第一内周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二中心线位于所述吸入侧上,所述第二内周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二中心线位于所述排出侧上,
其中,所述第一内周表面的弧长被设置成小于所述第二内周表面的弧长,并且
其中,在所述第一内周表面的端部处设置有在远离所述叶片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表面,并且在所述第二内周表面的端部处设置有在与所述第一延伸表面相反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延伸表面,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延伸表面的长度被设置成大于所述第二延伸表面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包括:
叶片本体,所述叶片本体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叶片狭槽中;
铰链突起,所述铰链突起以可旋转的方式联接到铰链凹槽;以及
凹进的防干涉表面,所述防干涉表面被设置成在所述叶片本体和所述铰链突起之间延伸,并且
所述防干涉表面的两侧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第二中心线不对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当相对于所述第二中心线将所述吸入侧称为第一防干涉表面并且将所述排出侧称为第二防干涉表面时,所述第一防干涉表面的深度被设置成比所述第二防干涉表面的深度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辊的辊本体的内周表面和外周表面之间连接的两个轴向截面上限定有第一密封表面和第二密封表面,在所述第一密封表面和第二密封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密封表面上设置具有预定深度的防磨损部,并且
其中,通过在所述铰链凹槽周围对所述辊的外周边缘进行斜切来限定所述防磨损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辊的辊本体的内周表面和外周表面之间连接的两个轴向截面上限定有第一密封表面和第二密封表面,在所述第一密封表面和第二密封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密封表面上设置具有预定深度的凹坑部,并且
其中,所述凹坑部围绕所述铰链凹槽被设置在所述辊的内周边缘和外周边缘之间。
CN202020781992.7U 2019-05-24 2020-05-12 旋转式压缩机 Active CN21436671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61409A KR102227092B1 (ko) 2019-05-24 2019-05-24 로터리 압축기
KR10-2019-0061409 2019-05-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66711U true CN214366711U (zh) 2021-10-08

Family

ID=70277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81992.7U Active CN214366711U (zh) 2019-05-24 2020-05-12 旋转式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25970B2 (zh)
EP (1) EP3741958B1 (zh)
KR (1) KR102227092B1 (zh)
CN (1) CN21436671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27091B1 (ko) * 2019-05-17 2021-03-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로터리 압축기
KR102254378B1 (ko) * 2019-05-31 2021-05-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로터리 압축기
KR102288429B1 (ko) * 2019-07-17 2021-08-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로터리 압축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2425C (de) * 1922-10-27 Maschf Augsburg Nuernberg Ag Drehkolbenmaschine mit exzentrisch angetriebenem, sich in einem zylindrischen Gehaeuse bewegendem, kreisrundem Kolben
FR436267A (fr) * 1911-01-18 1912-03-23 Gabriel Lange Moteur
JPH07174088A (ja) * 1993-12-20 1995-07-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回転式圧縮機
JPH09137785A (ja) * 1995-11-14 1997-05-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ロータリ圧縮機
JPH10259786A (ja) * 1996-09-18 1998-09-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ロータリ圧縮機
KR19990034729A (ko) * 1997-10-30 1999-05-15 구자홍 밀폐형 로터리 압축기
JP2001221179A (ja) * 2000-02-09 2001-08-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ロータリ圧縮機
KR101409874B1 (ko) * 2008-06-24 2014-06-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로터리 압축기
JP5040934B2 (ja) 2009-01-22 2012-10-0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密閉型圧縮機
JP5233921B2 (ja) 2009-09-02 2013-07-1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回転式圧縮機
KR101355550B1 (ko) * 2012-04-19 2014-01-24 캄텍주식회사 베인로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진공펌프
CN203412766U (zh) * 2013-07-30 2014-01-29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泵体组件及具有其的旋转式压缩机
KR102249115B1 (ko) 2014-09-19 2021-05-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압축기
CN111287961B (zh) * 2018-12-10 2021-08-31 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370549A1 (en) 2020-11-26
EP3741958A1 (en) 2020-11-25
EP3741958B1 (en) 2022-03-30
US11225970B2 (en) 2022-01-18
KR20200135037A (ko) 2020-12-02
KR102227092B1 (ko) 2021-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66711U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113446219A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212690342U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111287962B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212803582U (zh) 旋转式压缩机
TW574475B (en) Rotary compressor
EP4108926A1 (en) Rotary compressor
CN215256803U (zh) 旋转式压缩机
KR102034799B1 (ko) 베인 누설과 마찰 손실을 저감한 로터리 압축기
CN113700648A (zh) 旋转式压缩机
KR102442465B1 (ko) 로터리 압축기
CN215292887U (zh) 旋转式压缩机
US11913456B2 (en) Rotary vane compressor with residual refrigerant removal
EP1500820A1 (en) Rotary compressor
CN218266336U (zh) 旋转式压缩机
KR102372174B1 (ko) 로터리 압축기
KR102447838B1 (ko) 로터리 압축기
CN109026696B (zh) 压缩机泵体、压缩机、空调器
CN111287963A (zh) 旋转式压缩机、气体压缩系统、制冷系统和热泵系统
JP2000265983A (ja) 気体圧縮機
JP2004239137A (ja) 密閉型回転式圧縮機
KR20020029224A (ko) 스크롤 압축기의 스크롤부 냉매누설 차단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