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64906U - 混凝土模板 - Google Patents

混凝土模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64906U
CN214364906U CN202023171925.2U CN202023171925U CN214364906U CN 214364906 U CN214364906 U CN 214364906U CN 202023171925 U CN202023171925 U CN 202023171925U CN 214364906 U CN214364906 U CN 2143649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template
panel
rods
tie ro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7192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健
袁锋
沈倩
周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ad and Bridge South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ad and Bridge South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ad and Bridge South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ad and Bridge South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7192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649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64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649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模板,其包括面板和抵靠在面板外表面的主骨架,所述主骨架包括相互正交布设的竖向龙骨和横向龙骨,所述竖向龙骨的上端通过第一对拉杆与对侧的竖向龙骨固定;所述竖向龙骨的下端通过同轴连接的第二对拉杆和第三对拉杆与已浇筑结构固定,其中,所述第三对拉杆预埋在已浇筑结构内。竖向龙骨的上端通过第一对拉杆与对侧的竖向龙骨固定,即保证无体内拉杆的模板上端的稳定性,第三对拉杆预埋在模板已浇筑的结构内,并将第二对拉杆与第三对拉杆同轴连接,使得第二对拉杆和第三对拉杆之间能够产生连续的对抗模板中后浇筑的未凝固的混凝土对模板的力,避免模板松脱、出现渗漏的状况。

Description

混凝土模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模板。
背景技术
目前,无体内拉杆系统中,为了保证模板对混凝土的对抗强度,常采用桁架或者预埋锚固端对模板进行拉结,以提高模板背楞的刚度。预埋锚固端,通常采用预埋锚固钢筋及套筒,再对钢筋未预埋的一端进行车丝,并将车丝的一端与模板连接以实现模板的锚固,然而这种结构抵抗模板侧压力有限,对于高大模板结构适用性不强,同时由于钢筋车丝长度有限,因此安装精度要求极高。另外,虽然通过预埋精轧螺纹钢也可以作为锚固端,但精轧螺纹钢及其连接器费用较高,经济适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以上技术问题,特别是无体内拉杆系统中由于钢筋车丝长度有限,因此安装精度要求极高,以及精轧螺纹钢及其连接器费用较高的问题,特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模板,其包括面板和抵靠在面板外表面的主骨架,所述主骨架包括相互正交布设的竖向龙骨和横向龙骨,所述竖向龙骨的上端通过第一对拉杆与对侧的竖向龙骨固定;所述竖向龙骨的下端通过同轴连接的第二对拉杆和第三对拉杆与已浇筑结构固定,其中,所述第三对拉杆预埋在已浇筑结构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对拉杆和第三对拉杆通过套筒连接。
可选地,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三对拉杆预连接并且预埋在已浇筑结构内。
可选地,所述面板与所述竖向龙骨上设置有同轴贯通的连接孔,所述第二对拉杆依次穿过所述竖向龙骨与所述面板上的连接孔在所述套筒中与所述第三对拉杆一端抵靠。
可选地,所述第二对拉杆和所述第三对拉管位于所述套筒中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套筒中螺纹相对应的丝牙。
可选地,所述第二对拉杆和所述第三对拉杆各连接一半所述套筒。
可选地,所述第二对拉杆采用精轧螺纹钢制成,所述第三对拉杆采用普通螺纹钢制成。
可选地,所述第二对拉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对拉杆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竖向龙骨背对所述面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对拉杆连接的螺纹连接件,以及设置于所述螺纹连接件与所述竖向龙骨之间的垫片。
可选地,所述横向龙骨的两端通过同轴连接的第二对拉杆和第三对拉杆与已浇筑结构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模板,竖向龙骨的上端通过第一对拉杆与对侧的竖向龙骨固定,即保证无体内拉杆的模板上端的稳定性,以及模板浇筑混凝土后,增加面板对混凝土的对抗强度,进一步地,第三对拉杆预埋在模板已浇筑的结构内,并将第二对拉杆与第三对拉杆同轴连接,使得第二对拉杆和第三对拉杆之间能够产生连续的对抗模板中后浇筑的未凝固的混凝土对模板的力,在提高模板稳定性的基础上,避免模板松脱、出现渗漏的状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模板,第二对拉杆和第三对拉杆位于套筒中的一端设置有与套筒内螺纹相对应的丝牙,第二对拉杆采用精轧螺纹钢,第三对拉杆采用普通钢筋,在模板使用完成后,第二对拉杆可拆卸下来,循环使用,加强了第二对拉杆的使用周转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保证第二对拉杆和第三对拉杆之间能够产生连续的对抗力,在提高模板稳定性的基础上,避免模板松脱、出现渗漏的状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模板,在主骨架与模板连接在一起之前,模板内第三对拉杆所在的一侧先浇筑,使得套筒和第三对拉杆锚固在模板内浇筑的结构物中,进而通过第二对拉杆将主骨架和模板主体连接时,增加第三对拉杆在模板中的摩擦力,提高第三对拉杆对抗力和稳定性,保证主骨架能够稳定地锚固在模板主体上。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特征、整数、步骤、操作,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 (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模板,如图1所示,包括:面板1和抵靠在面板外表面的主骨架,主骨架包括相互正交布设的竖向龙骨2和横向龙骨,面板1、设置于面板1外的竖向龙骨2的上端通过第一对拉杆3与对侧的竖向龙骨固定。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面板1为竖向设置,竖向龙骨2竖直设置于面板外侧,在大吨位体内无拉杆的模板,体外设置对拉杆,使得模板紧固较难,而同时模板也受到较大的浇筑物的压力。在竖向龙骨2的上端设置第一对拉杆3,可选地,第一对拉杆3采用精轧螺纹钢锚固,即将竖向龙骨2的未锚固的一端稳定,进而保证了整个结构的稳定性,使得面板1不易发生移位,为了保证主骨架对面板1的支撑,竖向龙骨2和面板1之间还设置工字钢支撑梁。
如图1所示,竖向龙骨2的下端通过同轴连接的第二对拉杆4和第三对拉杆5与已浇筑结构固定,面板1与竖向龙骨2上设置有同轴贯通的连接孔,第二对拉杆4依次穿过所竖向龙骨2上和面板1上的连接孔连接面板1和竖向龙骨2,通过第二对拉杆4将整个面板1固定在竖向龙骨2上,提高了面板1的稳定性。为了实现第二对拉杆4和第三对拉杆5之间的快速连接和拆分,第二对拉杆4和第三对拉杆5通过套筒6连接,套筒6焊接在面板1相对竖向龙骨2的一侧且与连接孔同轴,第二对拉杆4依次穿过竖向龙骨2与面板1上的连接孔在套筒6中与第三对拉杆5一端抵靠。套筒6实现了第二对拉杆4和第三对拉杆5有效地连接在一起,使得第二对拉杆4通过套筒6带动第三对拉杆5,产生将模板和竖向龙骨锚固在一起的对拉力,进而将竖向龙骨2和面板1锚固在一起,保证了面板1的稳定性,以及面板1和竖向龙骨2的整体性,还能避免模板松脱、出现渗漏的状况。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由于面板1竖直设置,竖向龙骨2相应的也竖直设置,为了保证第二对拉杆4通过套筒6带动第三对拉杆5,产生将模板和竖向龙骨2锚固在一起的对拉力,在竖向龙骨2与面板1连接在一起之前,将套筒6和第三对拉杆5预连接,面板1内第三对拉杆5所在的一侧先浇筑,使得预连接的套筒6和第三对拉杆5锚固在面板1内浇筑的结构物中,进而通过第二对拉杆4将竖向龙骨2和面板1 连接时,增加第三对拉杆5在模板中的摩擦力,提高第三对拉杆5对抗力和稳定性。同时套筒6限制了第三对拉杆5的移动,保证竖向龙骨2能够稳定地锚固在面板1上,同时在模板承受后浇筑未凝固混凝土的压力时,模板能够基于第三对拉杆5的锚固提高模板的对抗强度,使得面板1不容易出现松脱的现象,即模板不易出现泄漏的状况。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第二对拉杆4和第三对拉杆5之间的有效连接,避免第二对拉杆4和第三对拉杆5脱离,套筒6焊接在面板上连接孔上,并与第三对拉杆5预连接,使得第二对拉杆 4的连接端穿过连接孔即与套筒6连接,并与所述第三对拉杆5的一端抵靠。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套筒紧固于第二对拉杆4的连接端和第三对拉杆5上,同时与第三对拉杆5的一端抵靠,进而实现了第二对拉杆4和第三对拉杆5之间的有效连接,使得第二对拉杆4通过套筒向第三对拉杆5产生对拉的力,保证了龙骨稳固地锚固在面板1上。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套筒6的长度小于第三对拉杆5的长度,即第三对拉杆5一个端部位于套筒6内,其他大部分结构悬空与面板1内,进而在浇筑之后,第三对拉杆5与已浇筑的结构物之较大的摩擦力,实现第三对拉杆5将面板1紧贴于结构物壁面,提高了模板的抗压力能力,使得面板1不易发生变形。可选地,第二对拉杆4和第三对拉杆5各连接一半套筒6,进而保证套筒6对第二对拉杆4和第三对拉杆 5产生对称的抗力,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时,保证第二对拉杆4和第三对拉杆5之间产生相等的对抗力,在竖向龙骨2的支撑下,保证模板紧固于竖向龙骨2上,且面板1不易从模板上松脱,保证模板的密封性,实现可高大模板紧固和锚固。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锚固效的固定效果,第二对拉杆4的连接端以及第三对拉杆5的上设置有丝牙,套筒6内设置有与丝牙相对应的螺纹,实现了第二对拉杆4和第三对拉杆5与套筒6的螺纹连接。其中,第二对拉杆4采用精轧螺纹钢,第三对拉杆5采用普通钢筋,在模板使用完成后,第二对拉杆4可拆卸下来,循环使用,加强了第二对拉杆4的使用轴线性,降低了施工成本。可选地,竖向龙骨2背对所述面板1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对拉杆4连接螺纹连接件7,以及设置于螺纹连接件7与竖向龙骨2之间的垫片8,其中,第一对拉杆3背对面板 1的一端同样设置有接螺纹连接件7和垫片8,保证第一对拉杆3和第二对拉杆4能够紧固地连接在竖向龙骨2上,可选地,螺纹连接件7为精轧螺帽。其中,第二对拉杆4的长度大于第三对拉杆5的长度,以便于第三对拉杆5能够预埋在模板中,第二对拉杆4能在第二对拉杆4设置螺纹连接件7和垫片8,其第二对拉杆4能够穿过龙骨与模板中的套筒6连接,同时能够承受第三对拉杆5通过套筒6传递给第二对拉杆4的抵抗力,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将竖向龙骨2锚固在面板1上时,采用50cm长直径为32mm普通钢筋车丝3.5cm,作为第三对拉杆;直径 32mm精轧螺纹钢车丝3.5cm,丝牙与套筒(其中套筒采用钢筋材料制成) 匹配;然后,在混凝土浇筑时将普通钢筋与套筒连接一半,预埋在混凝土内;面板1安装时,在普通模板上安装竖向龙骨2即(大龙骨);竖向龙骨锚固端通过锚固第二对拉杆4(精轧螺纹钢);并将第二对拉杆4与预埋的套筒通过车丝端连接锚固。以此,保证高大模板体内不能设置对拉杆时,也能够实现杆件的对拉,进而保证模板的抗压能力,同时安装操作简单。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由于模板上的面板与主骨架上的竖向龙骨和横向龙骨,以保证整个模板竖向和横向都能够得到主骨架支撑,进而保证模板的稳固性,以及模板上的面板不易发生松动、模板不易出现泄漏的状。为了减少成本,提高锚固结构的循环利用,主骨架中横向龙骨两端采用先浇筑部分结构,同时在该浇筑的结构内锚固第三对拉杆,然后通过同时锚固且与第三对拉杆连接的套筒将第二对拉杆和第三对拉杆连接,实现横向龙骨与模板的固定,保证高大结构且体内无拉杆的混凝土模板能够锚固在主骨架的横向龙骨上,使得模板中的面板不易从模板上松脱,出现泄漏的状况。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混凝土模板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模板,竖向龙骨的上端通过第一对拉杆与对侧的竖向龙骨固定,即保证无体内拉杆的模板上端的稳定性,以及模板浇筑混凝土后,增加面板对混凝土的对抗强度,进一步地,第三对拉杆预埋在模板已浇筑的结构内,并将第二对拉杆与第三对拉杆同轴连接,使得第二对拉杆和第三对拉杆之间能够产生连续的对抗模板中后浇筑的未凝固的混凝土对模板的力,在提高模板稳定性的基础上,避免模板松脱、出现渗漏的状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模板,第二对拉杆和第三对拉杆位于套筒中的一端设置有与套筒内螺纹相对应的丝牙,第二对拉杆采用精轧螺纹钢,第三对拉杆采用普通钢筋,在模板使用完成后,第二对拉杆可拆卸下来,循环使用,加强了第二对拉杆的使用周转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保证第二对拉杆和第三对拉杆之间能够产生连续的对抗力,在提高模板稳定性的基础上,避免模板松脱、出现渗漏的状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模板,在主骨架与模板连接在一起之前,模板内第三对拉杆所在的一侧先浇筑,使得套筒和第三对拉杆锚固在模板内浇筑的结构物中,进而通过第二对拉杆将主骨架和模板主体连接时,增加第三对拉杆在模板中的摩擦力,提高第三对拉杆对抗力和稳定性,保证主骨架能够稳定地锚固在模板主体上。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混凝土模板,其包括面板和抵靠在面板外表面的主骨架,所述主骨架包括相互正交布设的竖向龙骨和横向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龙骨的上端通过第一对拉杆与对侧的竖向龙骨固定;所述竖向龙骨的下端通过同轴连接的第二对拉杆和第三对拉杆与已浇筑结构固定,其中,所述第三对拉杆预埋在已浇筑结构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拉杆和第三对拉杆通过套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三对拉杆预连接并且预埋在已浇筑结构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与所述竖向龙骨上设置有同轴贯通的连接孔,所述第二对拉杆依次穿过所述竖向龙骨与所述面板上的连接孔在所述套筒中与所述第三对拉杆一端抵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拉杆和所述第三对拉管位于所述套筒中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套筒中螺纹相对应的丝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拉杆和所述第三对拉杆各连接一半所述套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拉杆采用精轧螺纹钢制成,所述第三对拉杆采用普通螺纹钢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拉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对拉杆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龙骨背对所述面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对拉杆连接的螺纹连接件,以及设置于所述螺纹连接件与所述竖向龙骨之间的垫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龙骨的两端通过同轴连接的第二对拉杆和第三对拉杆与已浇筑结构固定。
CN202023171925.2U 2020-12-24 2020-12-24 混凝土模板 Active CN2143649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71925.2U CN214364906U (zh) 2020-12-24 2020-12-24 混凝土模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71925.2U CN214364906U (zh) 2020-12-24 2020-12-24 混凝土模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64906U true CN214364906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88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71925.2U Active CN214364906U (zh) 2020-12-24 2020-12-24 混凝土模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649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4545A (zh) * 2020-12-24 2021-03-26 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混凝土模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4545A (zh) * 2020-12-24 2021-03-26 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混凝土模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31512B (zh) 吊模法后浇带梁板施工方法
CN202787668U (zh) 一种悬挑工字钢梁后置螺栓锚固系统
CN214364906U (zh) 混凝土模板
CN108360814A (zh) 可调式钢管单边支模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213926757U (zh) 一种抗拉抗剪预埋件
CN112554545A (zh) 混凝土模板
CN201526006U (zh)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CN207435906U (zh) 用于桥梁施工的托架
CN211596427U (zh) 一种墩顶装配式三角托架
CN107299756B (zh) 一种用于喀斯特岩溶地区的吊篮导轨支撑系统
CN206034887U (zh) 一种悬挂式脚手架的工字钢悬挑梁
CN214739017U (zh) 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与钢梁连接装置
CN201144524Y (zh) 拆除墙架柱的加固装置
CN201250516Y (zh) 一种单侧墙体模板支架加固装置
CN211690803U (zh) 新型h型钢梁与混凝土剪力墙刚性连接构造
CN211369523U (zh) 一种伸缩缝剪力墙的模板体系
CN110847056A (zh) 一种悬臂拉杆装配式三角托架及其施工方法
CN211006352U (zh) 一种墩柱模板加固结构
CN208168339U (zh) 可调式钢管单边支模装置
CN205617252U (zh) 用于桥梁单墩柱悬臂盖梁施工的无支架钢结构系统
CN216921280U (zh) 一种拉杆式脚手架加强系统
CN217352923U (zh) 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连接装置
CN215948929U (zh) 地下室侧墙快拆式外支架
CN216446166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
CN217923964U (zh) 一种水沟模板安装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