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55968U - 一种支架本体及包含支架本体的阀体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架本体及包含支架本体的阀体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55968U
CN214355968U CN202120353766.3U CN202120353766U CN214355968U CN 214355968 U CN214355968 U CN 214355968U CN 202120353766 U CN202120353766 U CN 202120353766U CN 214355968 U CN214355968 U CN 214355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olenoid valve
fixing hole
hole
r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5376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和光宇
张福
曲健刚
陈宇超
杨长伟
田博
张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5376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559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55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559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架本体及包含支架本体的阀体总成,属于汽车底盘制动系统技术领域。支架本体上设有车架连接面和多个阀体固定面,车架连接面上设有支架固定孔,多个阀体固定面包括设有双路阀固定孔的双路阀固定面、设有第一电磁阀固定孔的第一电磁阀固定面、设有第二电磁阀固定孔的第二电磁阀固定面、设有第三电磁阀固定孔的第三电磁阀固定面和设有继动阀固定孔的继动阀固定面,双路阀固定面上开设有空间孔。支架本体及包含支架本体的阀体总成实现多个阀体同时安装在支架本体上、支架本体再与车架连接,减少支架数量,装配工艺布局优化,模块化程度高,制造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支架本体及包含支架本体的阀体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底盘制动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架本体及包含支架本体的阀体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阀体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分别安装在独立的支架上,然后将支架与车架相连。现有技术中,使用多个支架将不同阀体安装到车架上,从而导致需要占用许多整车底盘的空间,不利于整车的布置。同时采用多个支架分别进行各个阀体的固定,不仅会造成车架横梁孔位的增加,而且支架数量多将导致成本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支架本体,能够实现多个阀体安装在该支架本体上,减少了支架数量,模块化程度高,从而制造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包含支架本体的阀体总成,该总成能够同时实现多个阀体安装在支架本体上、支架本体再与车架连接,减少支架数量,装配工艺布局优化,模块化程度高,制造成本较低。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车架连接面和多个阀体固定面,所述车架连接面上设有支架固定孔,多个所述阀体固定面包括设有双路阀固定孔的双路阀固定面、设有第一电磁阀固定孔的第一电磁阀固定面、设有第二电磁阀固定孔的第二电磁阀固定面、设有第三电磁阀固定孔的第三电磁阀固定面和设有继动阀固定孔的继动阀固定面,所述双路阀固定面上开设有空间孔。
可选地,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第三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为Z型结构,所述第一本体的水平端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本体和第三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上开设所述空间孔,所述支架固定孔、所述继动阀固定孔和所述双路阀固定孔均位于所述第一本体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磁阀固定孔位于所述第二本体上,所述第二本体朝内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所述第三电磁阀固定孔。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磁阀固定孔位于所述第三本体上,所述第三本体朝内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所述第三电磁阀固定孔。
可选地,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三本体相向设置,且二者之间设有间隙。
可选地,所述继动阀固定面为差动式继动阀固定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本体分别与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三本体为曲面连接。
可选地,所述车架连接面上设有圆弧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支架本体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支架本体上设有车架连接面和多个阀体固定面,能够连接车架以及多个阀体,从而实现多个阀体安装在该支架本体上,减少了支架数量,模块化程度高,从而制造成本较低。
一种包含支架本体的阀体总成,包括所述支架本体、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的双路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继动阀,所述双路阀通过所述双路阀固定孔抵接在所述双路阀固定面上,所述第一电磁阀通过第一电磁阀固定孔和空间孔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磁阀固定面上,所述第二电磁阀通过所述第二电磁阀固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电磁阀固定面上,所述第三电磁阀通过所述第三电磁阀固定孔设置在所述第三电磁阀固定面,所述继动阀通过所述继动阀固定孔设置在所述继动阀固定面上。
可选地,包含支架本体的阀体总成还包括第一管束、第二管束和第三管束,所述第一管束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双路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上,所述第二管束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继动阀上,所述第三管束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双路阀上。
本实用新型的包含支架本体的阀体总成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支架本体上可设置双路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继动阀等多个阀体,从而能够同时实现多个阀体安装在支架本体上、支架本体再与车架连接,减少支架数量,装配工艺布局优化,模块化程度高,整车空间利用率较高,制造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含支架本体和阀体总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实施例提供的包含支架本体和阀体总成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本体,11-空间孔,12-支架固定孔,13-继动阀固定孔,14-双路阀固定孔;2-第二本体,21-第一电磁阀固定孔,3-第三本体,31-第二电磁阀固定孔,4-第一固定板,41-第三电磁阀固定孔,5-第二固定板;100-双路阀,200-第一电磁阀,300-第二电磁阀,400-第三电磁阀,500-继动阀,600-第一管束,700-第二管束,800-第三管束;N1-车架连接面,N2-双路阀固定面,N3-第一电磁阀固定面,N4-第二电磁阀固定面,N5-第三电磁阀固定面,N6-继动阀固定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提前说明一下,第一电磁阀200和第二电磁阀300均为ASR(Acceleration SlipRegulation,汽车主动安全装置)电磁阀,第三电磁阀400为ABS(Anti-lock Braking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电磁阀。
下面参考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本体的具体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架本体,支架本体上设有车架连接面N1和多个阀体固定面,车架连接面N1上设有支架固定孔12,多个阀体固定面包括设有双路阀固定孔14的双路阀固定面N2、设有第一电磁阀固定孔21的第一电磁阀固定面N3、设有第二电磁阀固定孔31的第二电磁阀固定面N4、设有第三电磁阀固定孔41的第三电磁阀固定面N5和设有继动阀固定孔13的继动阀固定面N6,双路阀固定面N2上开设有空间孔11。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本体上设有用于与车架相连接的车架连接面N1,还设有多个阀体固定面,其中包括双路阀固定面N2、第一电磁阀固定面N3、第二电磁阀固定面N4、第三电磁阀固定面N5以及继动阀固定面N6,能够分别与双路阀100、第一电磁阀200、第二电磁阀300、第三电磁阀400和继动阀500相连接。因此,支架本体能够连接车架以及多个阀体,从而实现多个阀体安装在该支架本体上,减少了支架数量,模块化程度高,整车空间利用率较高,从而制造成本较低。
可选地,如图1所示,支架本体包括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和第三本体3,第一本体1为Z型结构,第一本体1的水平端的两侧分别连接第二本体2和第三本体3,第一本体1上开设空间孔11,支架固定孔12、继动阀固定孔13和双路阀固定孔14均位于第一本体1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本体1采用Z型结构,以使得支架本体与所固定的继动阀500、双路阀100更好地进行贴合,便于安装,同时也节约空间并节省材料。
具体地,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和第三本体3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个模具即可一次生产成型,便于生产,强度、硬度较高。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电磁阀固定孔21位于第二本体2上,第二本体2朝内连接有第一固定板4,第一固定板4上设有第三电磁阀固定孔41。通过第一电磁阀固定孔21、第三电磁阀固定孔41可以分别使第一电磁阀200和第三电磁阀400固定更加牢固可靠。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二电磁阀固定孔31位于第三本体3上,第三本体3朝内连接有第二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5上设有第三电磁阀固定孔41。通过第二电磁阀固定孔31、第三电磁阀固定孔41可以分别使第二电磁阀300和第三电磁阀400固定更加牢固可靠。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二本体2和第三本体3相向设置,且二者之间设有间隙,便于第三电磁阀400的安装。
可选地,继动阀固定面N6为差动式继动阀固定面N6,其能够提高电子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本体1分别与第二本体2和第三本体3为曲面连接,避免对其他部件造成损伤,也保护了自身的结构。
可选地,车架连接面N1上设有圆弧缺口,通过圆弧形缺口可以与继动阀500上圆柱形部件相卡合,使得连接更加牢固可靠。
下面参考图2-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本体的具体结构。
如图2所示,一种包含支架本体的阀体总成,包括支架本体、设置在支架本体上的双路阀100、第一电磁阀200、第二电磁阀300、第三电磁阀400和继动阀500,双路阀100通过双路阀固定孔14抵接在双路阀固定面N2上,第一电磁阀200通过第一电磁阀固定孔21和空间孔11设置在第一电磁阀固定面N3上,第二电磁阀300通过第二电磁阀固定孔31设置在第二电磁阀固定面N4上,第三电磁阀400通过第三电磁阀固定孔41设置在第三电磁阀固定面N5,继动阀500通过继动阀固定孔13设置在继动阀固定面N6上。
需要说明的是,双路阀固定面N2、第一电磁阀固定面N3、第二电磁阀固定面N4、第三电磁阀固定面N5以及继动阀固定面N6,能够分别与双路阀100、第一电磁阀200、第二电磁阀300、第三电磁阀400和继动阀500相连接。包含支架本体和阀体总成能够同时实现多个阀体安装在支架本体上、支架本体再与车架连接,减少支架数量,装配工艺布局优化,模块化程度高,整车空间利用率较高,制造成本较低。
另外说明的是,相比现有技术的防抱死制动系统中,前轴增加了继动阀500和ASR电磁阀,挂车增加了双路阀100、ASR电磁阀和ABS电磁阀,从而提高了电子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3所示,包含支架本体的阀体总成还包括第一管束600、第二管束700和第三管束800,第一管束60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双路阀100和第三电磁阀400上,第二管束70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电磁阀200和继动阀500上,第三管束80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电磁阀300和双路阀100上。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本体还可以进行管束分装,功能较多,且不占用过多的车内空间,连接效果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相连”、“连接”、“安装”、“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属于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支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车架连接面(N1)和多个阀体固定面,所述车架连接面(N1)上设有支架固定孔(12),多个所述阀体固定面包括设有双路阀固定孔(14)的双路阀固定面(N2)、设有第一电磁阀固定孔(21)的第一电磁阀固定面(N3)、设有第二电磁阀固定孔(31)的第二电磁阀固定面(N4)、设有第三电磁阀固定孔(41)的第三电磁阀固定面(N5)和设有继动阀固定孔(13)的继动阀固定面(N6),所述双路阀固定面(N2)上开设有空间孔(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和第三本体(3),所述第一本体(1)为Z型结构,所述第一本体(1)的水平端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本体(2)和第三本体(3),所述第一本体(1)上开设所述空间孔(11),所述支架固定孔(12)、所述继动阀固定孔(13)和所述双路阀固定孔(14)均位于所述第一本体(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固定孔(21)位于所述第二本体(2)上,所述第二本体(2)朝内连接有第一固定板(4),所述第一固定板(4)上设有所述第三电磁阀固定孔(4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磁阀固定孔(31)位于所述第三本体(3)上,所述第三本体(3)朝内连接有第二固定板(5),所述第二固定板(5)上设有所述第三电磁阀固定孔(4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2)和所述第三本体(3)相向设置,且二者之间设有间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继动阀固定面(N6)为差动式继动阀固定面。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1)分别与所述第二本体(2)和所述第三本体(3)为曲面连接。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连接面(N1)上设有圆弧缺口。
9.一种包含支架本体的阀体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支架本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的双路阀(100)、第一电磁阀(200)、第二电磁阀(300)、第三电磁阀(400)和继动阀(500),所述双路阀(100)通过所述双路阀固定孔(14)抵接在所述双路阀固定面(N2)上,所述第一电磁阀(200)通过第一电磁阀固定孔(21)和所述空间孔(11)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磁阀固定面(N3)上,所述第二电磁阀(300)通过所述第二电磁阀固定孔(31)设置在所述第二电磁阀固定面(N4)上,所述第三电磁阀(400)通过所述第三电磁阀固定孔(41)设置在所述第三电磁阀固定面(N5),所述继动阀(500)通过所述继动阀固定孔(13)设置在所述继动阀固定面(N6)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含支架本体的阀体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管束(600)、第二管束(700)和第三管束(800),所述第一管束(60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双路阀(100)和所述第三电磁阀(400)上,所述第二管束(70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电磁阀(200)和所述继动阀(500)上,所述第三管束(80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电磁阀(300)和所述双路阀(100)上。
CN202120353766.3U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支架本体及包含支架本体的阀体总成 Active CN2143559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53766.3U CN214355968U (zh)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支架本体及包含支架本体的阀体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53766.3U CN214355968U (zh)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支架本体及包含支架本体的阀体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55968U true CN214355968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64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53766.3U Active CN214355968U (zh)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支架本体及包含支架本体的阀体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559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90091B2 (en) Modularized structure of fuel device and rear suspension
CN102556167A (zh) 用于机动车的副车架
CN214355968U (zh) 一种支架本体及包含支架本体的阀体总成
CN106827995B (zh) 一种v型推力杆支架构成的车架横梁总成
US7549659B2 (en) Multiple trailing arm suspension
CN215097819U (zh) 后副车架
CN113071562B (zh) 一种双纵梁钢管车架
CN110682964A (zh) 一种新型的副车架总成装置
CN210652659U (zh) 汽车水箱安装框架、汽车白车身以及汽车
CN210760991U (zh) 一种用于提升suv汽车后悬架安装点动刚度的结构
CN105216617A (zh) 公交车用低地板驱动桥
CN213442775U (zh) 一种车架装置及车辆
CN205185758U (zh) 公交车用低地板支撑桥
JP2605811Y2 (ja)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アーム
CN213799873U (zh) 一种粗滤器与转向油罐集成装置
CN220764001U (zh) 一种贯穿式整体导向臂
CN112678071B (zh) 全承载客车底架结构
CN217496103U (zh) 一种abs安装支架
CN218431412U (zh) 一种载货车底盘用组合支架
CN212889749U (zh) 一种汽车扭力梁后轴结构
CN205499097U (zh) 挂车牵引鞍座支架
CN218839381U (zh) 集成式后防撞梁及车辆
CN219214619U (zh) 一种非公路重载前轴及车辆
CN220905133U (zh) 后地板的板簧横梁安装结构和车辆
CN214776163U (zh) 一种框形前副车架焊接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