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49091U - 一种负角折弯冲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角折弯冲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49091U
CN214349091U CN202120141637.8U CN202120141637U CN214349091U CN 214349091 U CN214349091 U CN 214349091U CN 202120141637 U CN202120141637 U CN 202120141637U CN 214349091 U CN214349091 U CN 214349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die
groove
base
bend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4163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亮华
莫韦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Bofeite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Bofeite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Bofeite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Bofeite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4163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49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49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490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为一种负角折弯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模座、固定在上模座下端的上夹板、以及安装在上夹板下端的冲头组件,冲头组件包括上成型座、第一转轴和第一折弯块,第一折弯块通过第一转轴与上成型座转动连接,第一折弯块的下端设有折弯口;下模包括下模座和固定在下模座上端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下成型座、第二转轴和第二折弯块,第二折弯块通过第二转轴与下成型座转动连接,第二折弯块的上端设有折弯角,折弯角与折弯口相匹配。本实用新型可进行小面积负角折弯,适用范围较广,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更换和维修。

Description

一种负角折弯冲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为一种负角折弯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现有的冲压结构较复杂,其制作成本高,且由于模具的结构限制不能适应小面积的安装环境,适用范围较窄;并且,传统的负角成型模具,不能一次完成负角的折弯工作,折弯工序多,且模具存在易损特性,破损更换零部件存在不方便性,从而增加整体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角折弯冲压模具,该冲压模具可适应小面积的折弯环境,适用范围较广,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更换和维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负角折弯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
上模包括上模座、固定在上模座下端的上夹板、以及安装在上夹板下端的冲头组件,冲头组件包括上成型座、第一转轴和第一折弯块,第一折弯块通过第一转轴与上成型座转动连接,第一折弯块的下端设有折弯口;
下模包括下模座和固定在下模座上端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下成型座、第二转轴和第二折弯块,第二折弯块通过第二转轴与下成型座转动连接,第二折弯块的上端设有折弯角,折弯角与折弯口相匹配。
进一步的,上成型座的下端设有第一凹槽,第一折弯块转动设置在第一凹槽内,第一折弯块的上端设有限位槽,上成型座内设有用于对第一折弯块施以复位转动的复位弹性件,复位弹性件的末端与限位槽的内壁相抵。
进一步的,复位弹性件为弹簧顶丝,弹簧顶丝的末端与限位槽的内壁相抵。
进一步的,第一凹槽为弧形凹槽,第一折弯块为弧形折弯块,第一折弯块的外周面与第一凹槽的内周面贴合设置。
进一步的,下成型座的上端设有第二凹槽,第二折弯块转动设置在第二凹槽内,第二折弯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斜面、竖直面和第二斜面,竖直面与第二凹槽的内侧面接触,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与第二凹槽的内侧面相离。
进一步的,冲头组件还包括压料板,压料板通过导向杆分别与上夹板和下模座连接;导向杆的上端与上夹板固定连接,下端贯穿压料板和下模座,下模座沿导向杆上下移动设置,上成型座与压料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压料板与下成型座之间设有压料镶块。
进一步的,上成型座呈T字型,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水平部与压料板固定连接,竖直部贯穿压料板,第一凹槽位于竖直部的下端,竖直部的侧面设有贯通第一凹槽的斜孔,复位弹性件的一端位于斜孔内,另一端与限位槽相抵。
进一步的,第一凹槽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挡块,第一折弯块通过第一转轴与挡块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上成型座通过上键块与上夹板连接,下成型座通过下键块与下模座连接,上模座的上端安装有模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负角折弯冲压模具通过第一折弯块和第二折弯块可一次完成负角折弯的工序,且结构简单,占地面积较小,可适用于小面积的冲压折弯环境,适用性较广。
2.本实用新型的负角折弯冲压模具的第一折弯块可绕第一转轴转动,第二折弯块可绕第二转轴转动,使折弯过程中具有自适应调整的作用,折弯完成后脱模方便。
3.本实用新型的负角折弯冲压模具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各部件均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和维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负角折弯冲压模具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负角折弯冲压模具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负角折弯冲压模具的上成型座和下成型座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负角折弯冲压模具的上成型座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负角折弯冲压模具的第一折弯块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负角折弯冲压模具的下成型座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负角折弯冲压模具的第二折弯块结构图;
其中:1-上模座,2-上夹板,3-冲头组件,31-上成型座,311-第一凹槽, 312-水平部,313-竖直部,3131-斜孔,314-挡块,32-第一转轴,33-第一折弯块,331-折弯口,332-限位槽,3321-承压面,34-弹簧顶丝,35-压料板,4-下模座,5-支撑组件,51-下成型座,511-第二凹槽,52-第二转轴,53-第二折弯块,531-折弯角,532-第一斜面,533-竖直面,534-第二斜面,6-导向杆,7- 压料镶块,8-上键块,9-下键块,10-模柄,11-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角折弯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中,上模包括上模座1、固定在上模座1下端的上夹板2、以及安装在上夹板 2下端的冲头组件3,冲头组件3用于对工件11进行冲压折弯;冲头组件3包括上成型座31、第一转轴32和第一折弯块33,第一折弯块33通过第一转轴32 与上成型座31转动连接,第一折弯块33的下端设有折弯口331;下模包括下模座4和固定在下模座4上端的支撑组件5,支撑组件5包括下成型座51、第二转轴52和第二折弯块53,第二折弯块53通过第二转轴52与下成型座51转动连接,第二折弯块53的上端设有折弯角531,折弯角531与折弯口331相匹配完成对工件11的负角折弯。可以知道,折弯前工件11放置于第一折弯块33和第二折弯块53之间,折弯时,上模下行,带动第一折弯块33下行,上成型座31的下端面和下成型座51的上端面与工件11的非折弯部分紧压接触,第一折弯块33的折弯口331接触工件11的待折弯部后旋转并带动工件11与折弯角531 锲合,进而完成折弯动作。折弯完成后,上成型座31上行复位,第一折弯块33 绕第一转轴32旋转达到脱料条件,工件11取出。
具体的,如图2、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上成型座31的下端设有第一凹槽311,第一折弯块33通过第一转轴32转动设置在第一凹槽311内,第一折弯块33的上端设有限位槽332,上成型座31内设有用于对第一折弯块33施以复位转动的复位弹性件,复位弹性件的末端与限位槽332的内壁相抵。优选的,复位弹性件为弹簧顶丝34,弹簧顶丝34的末端与限位槽332的内壁相抵。本实施例中限位槽332的形状为扇形槽,弹簧顶丝34与扇形槽的一侧内壁相抵,保证第一折弯块33在第一凹槽311内只能旋转一定的角度,且具体旋转角度可根据脱模条件进行自行设计,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一折弯块33下端的折弯口331为90°折弯口,包括竖直折弯面,折弯完成后,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第一折弯块33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使竖直折弯面旋转倾斜,更易脱模。
需要说明的是,在工件11折弯过程中,弹簧顶丝34与限位槽332的内壁相互作用,使弹簧顶丝34处于压缩状态,便于脱模时,弹簧顶丝34对第一折弯块33施加反作用,达到第一折弯块33旋转的目的。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第一凹槽311为弧形凹槽,第一折弯块33为弧形折弯块,第一折弯块33的外周面与第一凹槽311的内周面贴合设置。通过第一凹槽 311和第一折弯块33的贴合设置,使第一折弯块33在第一凹槽311内转动更稳定,且不易损坏。
具体的,如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下成型座51的上端设有第二凹槽 511,第二凹槽511为条形凹槽,第二折弯块53为条形折弯块,第二折弯块53 通过第二转轴52转动设置在第二凹槽511内,第二折弯块5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斜面532、竖直面533和第二斜面534,其中,竖直面533与第二凹槽511 的最内侧面接触,第一斜面532和第二斜面534与第二凹槽511的相对的两侧面相离。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转轴52贯穿所述下成型座51和第二折弯块53,且第二转轴52靠近所述竖直面533设置,可以了解,为了使第二折弯块53达到小角度转动的目的,竖直面533的占位空间很小,具体能使第二折弯块53达到小角度转动的目的即可。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斜面532、竖直面533和第二斜面534的设置,使第二折弯块53在第二凹槽511内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以便折弯口331和折弯角531在锲合的过程中具有自调整的功能。
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冲头组件3还包括压料板35,压料板35通过导向杆6分别与上夹板2和下模座4连接;导向杆6的上端与上夹板2固定连接,下端贯穿压料板35和下模座4,下模座4沿导向杆6上下移动设置,上成型座31与压料板35固定连接。在合模过程中,通过持续下压上模座1,上模座1带动上夹板2,上夹板2带动上成型座31,上成型座31带动压料板35共同向下运动,此时,导向杆6穿过下模座4向下运动,使上模和下模的距离逐渐减小,最后合模完成。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导向杆6设置有4个,均布在上夹板2、压料板35和下模座4的四个角处,压料板35的设置一方面使冲头组件3在冲压过程中稳定的下行,另一方面在折弯过程中为工件11提供稳定的压力,提高工件11的折弯质量。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压料板35与下成型座51之间设有压料镶块7。压料镶块7用于压住工件11,在冲压过程中工件11处于稳定不移位状态。
具体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上成型座31呈T字型,包括水平部312 和竖直部313,水平部312与压料板35固定连接,竖直部313贯穿压料板35,第一凹槽311位于竖直部313的下端,竖直部313的侧面设有贯通第一凹槽311 的斜孔3131,复位弹性件的一端位于斜孔3131内,另一端与限位槽332相抵。具体的,限位槽332具有承压面3321,弹簧顶丝34通过承压面3321与限位槽 332相抵;合模状态下,承压面3321与弹簧顶丝34接触挤压,弹簧顶丝34处于压缩状态;开模状态下,折弯口331与工件11分离,第一折弯块33在弹簧顶丝34的反作用下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达到脱模条件。
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一凹槽311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挡块314,第一折弯块33通过第一转轴32与挡块314转动连接。挡块314将第一折弯块33 夹持在第一凹槽311内,增加了冲头组件的强度,并保证第一折弯块33工作的稳定性。
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上成型座31通过上键块8与上夹板2连接,下成型座51通过下键块9与下模座4连接,上模座1的上端安装有模柄10,便于安装。本实施例的冲压模具的各部件均采用可拆卸的方式互相连接,方便零部件的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方式为;首先把模柄10固定在上模座1上,并将上模1 座翻转到反面连接上夹板2和导向杆6,然后安装上键块8和上成型座31,同时在上成型座31中装入第一折弯块33、第一折弯块33两边的挡板314以及弹簧顶丝34;再把压料镶块7安装在压料板35上,把压料板35通过导向杆6装入;再将下成型座51通过下键块9固定在下模座4上,同时在下成型座51中装入第二折弯块53,最后把上模座1和下模座4通过导向杆6配好间隙,达到滑配的效果,合起模具,使工件11达到负角折弯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占用空间较小,可适应小面积位置安装,且由于各部件采用组装的方式连接,易损件更换方便,实用性较强。
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负角折弯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
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固定在所述上模座下端的上夹板、以及安装在所述上夹板下端的冲头组件,所述冲头组件包括上成型座、第一转轴和第一折弯块,所述第一折弯块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上成型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折弯块的下端设有折弯口;
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和固定在所述下模座上端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下成型座、第二转轴和第二折弯块,所述第二折弯块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下成型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折弯块的上端设有折弯角,所述折弯角与所述折弯口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角折弯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成型座的下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折弯块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折弯块的上端设有限位槽,所述上成型座内设有用于对所述第一折弯块施以复位转动的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的末端与所述限位槽的内壁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角折弯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弹簧顶丝,所述弹簧顶丝的末端与所述限位槽的内壁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角折弯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为弧形凹槽,所述第一折弯块为弧形折弯块,所述第一折弯块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周面贴合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角折弯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成型座的上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折弯块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折弯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斜面、竖直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竖直面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侧面接触,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侧面相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角折弯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组件还包括压料板,所述压料板通过导向杆分别与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模座连接;所述导向杆的上端与所述上夹板固定连接,下端贯穿所述压料板和下模座,所述下模座沿所述导向杆上下移动设置,所述上成型座与所述压料板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角折弯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板与所述下成型座之间设有压料镶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角折弯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成型座呈T字型,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与所述压料板固定连接,所述竖直部贯穿所述压料板,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竖直部的下端,所述竖直部的侧面设有贯通所述第一凹槽的斜孔,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一端位于所述斜孔内,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槽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角折弯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挡块,所述第一折弯块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挡块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角折弯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成型座通过上键块与所述上夹板连接,所述下成型座通过下键块与所述下模座连接,所述上模座的上端安装有模柄。
CN202120141637.8U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负角折弯冲压模具 Active CN214349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41637.8U CN214349091U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负角折弯冲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41637.8U CN214349091U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负角折弯冲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49091U true CN214349091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57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41637.8U Active CN214349091U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负角折弯冲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490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8365A (zh) * 2021-12-09 2022-03-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负角度折弯机构以及冲压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8365A (zh) * 2021-12-09 2022-03-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负角度折弯机构以及冲压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23804B (zh) 一种汽车座椅骨架可矫正钣金件侧边冲压模及加工方法
CN214349091U (zh) 一种负角折弯冲压模具
CN220127267U (zh) 适用于对称工件的快速折弯结构及折弯模具
CN213763530U (zh) 一种无痕折弯模具
CN219378592U (zh) 钣金冲压模具
CN210412030U (zh) 一种折弯模
CN107952830B (zh) 折弯结构及折弯模具
CN213134726U (zh) 一种定位夹紧折弯模具
CN216369808U (zh) 一种冲压扭转机构及冲压模具
CN214919781U (zh) 一种用于钣金件的冲压模具
CN213968419U (zh) 滚轴式折弯模具
CN112605189B (zh) 一种电容引脚快速折弯机构
CN209886461U (zh) 一种抗震连接件固定座成型装置
CN208555693U (zh) 一种具有模内旋转定位成型装置的冲压模具
CN210547271U (zh) 一种节能降噪的冲床加工装置
CN217748939U (zh) 一种压制a柱侧翻边的成型模
CN216175578U (zh) 一种铝制汽车支架件防止摩擦拉毛模具
CN216176082U (zh) 一种冲压模具的机械手夹产品工装
CN216779940U (zh) 一种圆棒料无痕冲压折弯模具
CN211386557U (zh) 一种无擦痕折弯模具
CN214771725U (zh) 薄壁管扣压工装
CN212266386U (zh) 一种成型模具的脱倒扣上盖结构
CN218395571U (zh) 翻边整形修边复合模具机构
CN214601477U (zh) 一种金属板卷曲冲压模具
CN216937811U (zh) 一种无痕折弯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