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47859U - 一种油浴润滑块偏心式激振器及振动筛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浴润滑块偏心式激振器及振动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47859U
CN214347859U CN202023285866.1U CN202023285866U CN214347859U CN 214347859 U CN214347859 U CN 214347859U CN 202023285866 U CN202023285866 U CN 202023285866U CN 214347859 U CN214347859 U CN 2143478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bearing
eccentric
lubricating oil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8586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晏宏
苗志坤
王行政
李培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Chengd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Shiba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nan Liming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Chengd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Shiba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nan Liming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Chengd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Shiba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nan Liming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Chengd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8586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478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478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478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浴润滑块偏心式激振器及振动筛,在轴承座两侧设有密封轴承的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设置在轴承座外侧的轴承压盖和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上设有第一迷宫槽,轴承压盖上设有第二迷宫槽,所述第一迷宫槽和第二迷宫槽相互配合形成迷宫油封,本实用新型的轴承下部浸没在润滑油中,靠轴承滚柱及内圈的旋转实现轴承的自润滑,润滑均匀、无死角;在轴承座中间开槽,增加润滑油的储存量,延长润滑油更换周期;隔离环将润滑油分成“动、静”两部分,热量交换速度快,可精确的控制润滑油的添加来量;精密铸造的轴承座从设计源头上杜绝焊接结构造成稀油泄漏、污染的风险,防止振动筛漏油。

Description

一种油浴润滑块偏心式激振器及振动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浴润滑块偏心式激振器及振动筛。
背景技术
振动筛作为一种重要的振动机械,其筛箱的振动主要由激振器来提供,激振器是振动筛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对振动筛能否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振动筛常用的激振器有两类:一类是块偏心+脂润滑,缺点是:润滑脂损耗较快,润滑周期短,一般不超过10天;加注不方便,补脂过程中人为影响因素较大,添加量不易控制;第二类是轴偏心+油浴润滑,缺点是:参振质量固定,不能实现参振质量及激振力的调整;偏心轴制造工艺复杂,材料利用率低;安装、维护不方便。
目前我国振动筛分设备多采用脂润滑激振器,根据激振器所用轴承的大小,采用手动或半自动等方式定时、定量的补充润滑脂,这种润滑方式启动力矩大、能耗大,润滑周期短,润滑脂的添加量不易控制,添加润滑脂过量会导致轴承发热,降低轴承寿命;添加量少会导致轴承缺油,润滑不到位,降低轴承寿命,激振器维护成本高,部分振动筛分设备采用飞溅润滑,配备甩油盘,通过甩油盘将润滑油甩到轴承上,设备运转时激振器噪音大,温升较高;采用焊接式腔体,焊接质量不易控制,容易出现润滑油泄漏、污染等问题;润滑油可以在激振器腔体内流动,一旦有地方密封不严,整个激振器腔体内的润滑油都需要更换,同时在更换激振器零件时,需要将激振器内的润滑油全部排空,安装维护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浴润滑块偏心式激振器及振动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油浴润滑块偏心式激振器,激振器包括激振轴、设有储油腔的轴承座和在激振轴上相对设置的轴承,所述激振轴通过轴承连接轴承座,轴承设置在轴承座的储油腔内,在轴承之间设有用于储存润滑油的油槽,轴承的下端浸没在润滑油中,在油槽内还设有隔离环,所述隔离环上设有连通润滑油的通孔,在轴承座两侧设有密封轴承的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设置在轴承座外侧的轴承压盖和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上设有第一迷宫槽,轴承压盖上设有第二迷宫槽,所述第一迷宫槽和第二迷宫槽相互配合形成迷宫油封。
所述迷宫油封内设有迷宫曲路,所述迷宫曲路由若干轴向节流间隙和若干径向膨胀空腔交替组合而成。
所述节流间隙的长度在远离激振轴的方向依次增大,所述膨胀空腔的长度在远离激振轴的方向依次减小。
在激振轴两侧设有偏心组件,在激振轴两侧的端面上设有轴端压盘,在轴承座外侧设有连通储油腔的油孔,所述油孔包括上油孔、下油孔和侧油孔,所述上油孔设置在轴承座的上端,下油孔设置在轴承座的下端,侧油孔设置在轴承座的两侧。
所述侧油孔的高度与储油室内润滑油的液位高度相同。
所述隔离环上的通孔为长条孔,油槽为环形凹槽。
密封组件包括密封环、轴承压盖、定位环、挡油盘和定位套,所述定位环设置在轴承的外侧,在定位环远离轴承的一侧设置有挡油盘,在挡油盘远离定位环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上设置有轴承压盖,所述轴承压盖固定连接轴承座,在轴承压盖一侧设有密封环,所述轴承压盖与定位套之间设有毛毡油封,在定位套与激振轴之间设有O型圈。
所述轴承压盖和轴承座之间设有密封垫,轴承压盖与轴承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油孔为螺塞孔,在油孔上设有螺塞,所述螺塞为磁性螺塞,所述偏心组件包括偏心块和配重块,所述偏心块固定连接激振轴,配重块通过螺栓连接偏心块。
在激振器周侧设有防护罩,防护罩表面设有放射状的槽孔。
一种振动筛,所述振动筛应用上述的油浴润滑块偏心式激振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轴承下部浸没在润滑油中,靠轴承滚柱及内圈的旋转实现轴承的自润滑,润滑均匀、无死角;在轴承座中间开槽,增加润滑油的储存量,延长润滑油更换周期;隔离环将润滑油分成“动、静”两部分,热量交换速度快;激振器外观呈飞碟状,机构紧凑,轴承座外凸弧面结构设计,便于热量的散发;轴承座外周螺塞孔结构设计,可精确的控制润滑油的添加来量;精密铸造的轴承座从设计源头上杜绝焊接结构造成稀油泄漏、污染的风险,防止振动筛漏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激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激振器的侧视图。
图5是隔离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迷宫油封结构示意图。
图7是现有技术迷宫油封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轴承座,2.偏心块,3.配重块,4.偏心螺栓,5. 轴端压盘,6.激振轴,7.密封环,8.轴承压盖,9.定位环,10.轴承,11.隔离环,12.挡油盘,13.定位套,14.O型圈,15.毛毡油封,16.密封垫,17.液位,18.螺塞,19.环形凹槽,20.上油孔,21.侧油孔,22.下油孔,23.通孔,24.振动筛本体,25.振动弹簧,26.振动座,27.振动板,28.固定板,29.防护罩,30.第一迷宫槽,31.第二迷宫槽,32.膨胀空腔,33.节流间隙,A表示激振器安装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附图1到5所示,一种油浴润滑块偏心式激振器的振动筛,包括振动筛本体24,所述振动筛本体24两侧设有振动弹簧25,所述振动筛本体24中部设有激振器,激振器使振动筛本体24沿振动弹簧25上下移动,激振器带动振动筛本体24上下晃动,振动筛本体24将物料进行筛选运输。
所述振动弹簧25下端设有振动座26,振动弹簧25上端通过振动板27连接振动筛本体24,振动板27与振动筛固定连接,具体固定连接方式为螺栓,振动弹簧25和激振器配合使用,使振动筛上下晃动。
所述激振器通过固定板28连接振动筛本体24,在激振器周侧设有防护罩29,防护罩29为八边形,防护罩29表面设有放射状的槽孔,防护罩29包裹激振器,防止激振器外露。
激振器包括激振轴6、设有储油腔的轴承座1和在激振轴6上相对设置的轴承10,轴承10是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激振轴6通过轴承10连接轴承座1,轴承座1的外形似飞碟状,轴承座1中间直径最大,随着轴向尺寸的增加径向尺寸减少,外表面近似外凸的弧形面,可增加激振器的散热面积,延长激振器的使用寿命,轴承10设置在轴承座1的储油腔内,在轴承10之间设有用于储存润滑油的油槽19,优选的,油槽19为环形凹槽,通过一体铸造成型于所述轴承座1上,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增加内部空间,提升润滑油的储存量,延长润滑油的更换周期,轴承10的下端浸没在润滑油中,在油槽19内还设有隔离环11,所述隔离环11上设有连通润滑油的通孔23,在轴承座1两侧设有密封轴承10的密封组件,在激振轴6两侧设有偏心组件,隔离环11将储油腔底部的润滑油分为上下两层,作为优选,所述隔离环11安装于所述油槽19的槽口处,在运转时所述隔离环11外侧即所述油槽19内的润滑油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所述隔离环11内侧的润滑油与所述轴承10相互作用,处于动态,所述隔离环11内、外侧润滑油通过所述通孔23发生热量交换,即所述隔离环11内侧润滑油与所述轴承10作用产生的热量,可传递到所述隔离环11外侧的润滑油,热量散发更迅速,延长激振器的寿命。
在轴承座1外侧设有连通储油腔的油孔,所述油孔包括上油孔20、下油孔22和侧油孔21,所述上油孔20设置在轴承座1的上端,下油孔22设置在轴承座1的下端,侧油孔21设置在轴承座1的两侧,所述侧油孔21的高度与储油室内润滑油的液位17高度相同,轴承座1外周设有直通所述轴承座1储油腔的上油孔20、侧油孔21和下油孔22,侧油孔21的高度位置对应储油室内润滑油的液位17的高度,使用时润滑油的液位17高度能保证所述轴承10的下部浸没在润滑油中,靠轴承10滚珠及内圈旋转带动润滑油实现轴承10的自润滑,润滑均匀,无死角,优选的,上油孔20和下油孔22对此设置,侧油孔21也是对此设置,具体为具体为上油孔20与下油孔22各一个、对称设置,侧油孔21上下各一个、对称设置,可便于安装使用。
在激振轴6两侧的端面上设有轴端压盘5,通过螺栓与激振轴6连接,安装维护方便快捷,使结构更加紧凑,防止偏心组件与激振轴6脱离。
所述隔离环11上的通孔23为长条孔,作为优选,所述隔离环11上的通孔23为周向长条孔,数量可为多个,均匀布置于所述隔离环11上,更有利于安装和散热,所述通孔23的形状亦可是圆形、菱形或轴向长条孔等,其尺寸、形状和布置的设计需综合考虑所述隔离环11的结构强度、润滑油的分隔及传热效果,油槽19为环形凹槽,作为优选,所述油槽19为环形凹槽,通过一体铸造成型于所述轴承座1上,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增加内部空间,提升润滑油的储存量,延长润滑油的更换周期。
密封组件包括密封环7、轴承压盖8、定位环9、挡油盘12和定位套13,所述定位环9设置在轴承10的外侧,在定位环9远离轴承10的一侧设置有挡油盘12,在挡油盘12远离定位环9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套13,所述定位套13上设置有轴承压盖8,所述轴承压盖8固定连接轴承座1,在轴承压盖8一侧设有密封环7,所述轴承压盖8与定位套13之间设有毛毡油封15,在定位套13与激振轴6之间设有O型圈14,在轴承座1两端均设置密封组件,激振轴6两侧设置挡油盘12,挡油盘12阻挡储油腔内的润滑油漏出,挡油盘12一侧设置定位套13,在定位套13上端设置轴承压盖8,通过密封环7将储油腔进行二次密封,密封环7和轴承压盖8配合使用。
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设置在轴承座外侧的轴承压盖8和密封环7,所述密封环7上设有第一迷宫槽30,轴承压盖8上设有第二迷宫槽31,所述第一迷宫槽30和第二迷宫槽31相互配合形成迷宫油封,所述迷宫油封内设有迷宫曲路,所述迷宫曲路由若干个轴向节流间隙33和若干径向膨胀空腔32交替组合而成,所述节流间隙33的长度在远离激振轴6的方向依次增大,所述膨胀空腔32的长度在远离激振轴6的方向依次减小。
本说明中迷宫曲路新设计能够获得更大的阻力系数,密封效果更好,下面以算例进行验证: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备注:
br=2.4as+b0,br-自由流宽度,a-结构系数/取值0.1,s-膨胀空腔长度,b0-节流间隙宽度,Φ表示阻力系数,n表示数字1、2、3、4…等
当l<br时,φ=1.5×(1-b0/l)^2,当l>br时,φ=0.0287×s/b0
Φ=φ1+φ2…+φn,方案A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迷宫密封的实验数据,方案B为现有技术中迷宫密封的实验数据。
所述轴承压盖8和轴承座1之间设有密封垫16,轴承压盖8与轴承座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轴承压盖8与所述轴承座1之间为螺栓连接,并在其之间安装密封垫16,安装时,螺栓上涂抹硅酮密封胶;采用如上所述多重密封,可有效保证激振器无内、外气体直接交换,避免润滑油泄漏或污染,从而大大延长了润滑油的使用寿命。
所述油孔为螺塞18孔,在油孔上设有螺塞18,所述螺塞18为磁性螺塞18,维护时,在加注润滑油之前需将最上方和最下方的所述螺塞18打开,使废弃的润滑油完全排出,然后从所述上油孔20注入新的润滑油,直至从所述下油孔22流出新的润滑油为止,接着安装激振器最下方的所述螺塞18,继续添加润滑油,直至激振器下方两侧侧油孔21流出新的润滑油为止,此时润滑油达到满足工作要求的液位17高度,最后安装剩余所述螺塞18即可,根据激振器所用轴承型号的大小,设置所述侧油孔21的高度位置,从而实现润滑油添加来量的精确控制,所述偏心组件包括偏心块2和配重块3,所述偏心块2固定连接激振轴6,配重块3通过偏心螺栓4连接偏心块2,二者通过螺栓连接,调整激振力时,只需要在激振器两侧的所述偏心块2上增、减同等数量的所述配重块3即可,所述配重块3的厚度有多种规格,其外形尺寸一致,在激振力许可范围内,可实现激振力无级调整,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在激振轴6上相对设置的轴承10,轴承10是两个相对设置的,激振轴6通过轴承10连接轴承座1,轴承座1的外形似飞碟状,轴承座1中间直径最大,随着轴向尺寸的增加径向尺寸减少,外表面近似外凸的弧形面,可增加激振器的散热面积,延长激振器的使用寿命,轴承10设置在轴承座1的储油腔内,在轴承10之间设有用于储存润滑油的油槽19,油槽19为环形凹槽,通过一体铸造成型于所述轴承座1上,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增加内部空间,提升润滑油的储存量,延长润滑油的更换周期,轴承10的下端浸没在润滑油中,在油槽19内还设有隔离环11,隔离环11上设置连通润滑油的通孔23,在轴承座1两侧均设置用于密封轴承的密封组件,在激振轴6两侧设有偏心组件,隔离环11将储油腔底部的润滑油分为上下两层,隔离环11安装于油槽19的槽口处,在运转时所述隔离环11外侧即所述油槽19内的润滑油处于相对静止状态,隔离环11内侧的润滑油与所述轴承10相互作用,处于动态,隔离环11内、外侧润滑油通过所述通孔23发生热量交换,即隔离环11内侧润滑油与所述轴承10作用产生的热量,可传递到所述隔离环11外侧的润滑油,热量散发更迅速,延长激振器的寿命;在轴承座1外侧设有连通储油腔的油孔,油孔包括上油孔20、下油孔22和侧油孔21,所述上油孔20设置在轴承座1的上端,下油孔22设置在轴承座1的下端,侧油孔21设置在轴承座1的两侧,侧油孔21的高度与储油室内润滑油的液位17高度相同,轴承座1外周设有直通所述轴承座1储油腔的上油孔20、侧油孔21和下油孔22,侧油孔21的高度位置对应储油室内润滑油的液位17的高度,使用时润滑油的液位17高度能保证所述轴承10的下部浸没在润滑油中,靠轴承10滚珠及内圈旋转带动润滑油实现轴承10的自润滑,润滑均匀,无死角,优选的,上油孔20和下油孔22对此设置,侧油孔21也是对此设置,具体为具体为上油孔20与下油孔22各一个、对称设置,侧油孔21上下各个、对称设置,可便于安装使用,在激振轴6两侧的端面上设有轴端压盘5,通过螺栓与激振轴6连接,安装维护方便快捷,使结构更加紧凑,防止偏心组件与激振轴6脱离,隔离环11上的通孔23为长条孔,隔离环11上的通孔23为周向长条孔,数量可为多个,均匀布置于所述隔离环11上,更有利于安装和散热,所述通孔23的形状亦可是圆形、菱形或轴向长条孔等,其尺寸、形状和布置的设计需综合考虑所述隔离环11的结构强度、润滑油的分隔及传热效果,油槽19为环形凹槽,油槽19为环形凹槽,通过一体铸造成型于所述轴承座1上,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增加内部空间,提升润滑油的储存量,延长润滑油的更换周期,在定位环9远离轴承10的一侧设置有挡油盘12,在挡油盘12远离定位环9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套13,定位套13上设置有轴承压盖8,轴承压盖8固定连接轴承座1,在轴承压盖8一侧设有密封环7,轴承压盖8与定位套13之间设有毛毡油封15,在定位套13与激振轴6之间设有O型圈14,在轴承座1两端均设置密封组件,激振轴6两侧设置挡油盘12,挡油盘12阻挡储油腔内的润滑油漏出,挡油盘12一侧设置定位套13,在定位套13上端设置轴承压盖8,通过密封环7将储油腔进行二次密封,密封环7和轴承压盖8配合使用,密封环7和轴承压盖8连接处设有迷宫槽,密封环7和轴承压盖8相互配合形成迷宫密封,密封环7和所述轴承压盖8上设有迷宫槽,二者相互配合形成迷宫密封,迷宫密封的迷宫曲路由数段轴向节流间隙和数段径向膨胀空腔交替组合而成,数段轴向节流间隙的长度按远离轴的方向依次增大,数段径向膨胀空腔的长度按远离轴的方向依次减小,轴承压盖8和轴承座1之间设有密封垫16,轴承压盖8与轴承座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轴承压盖8与所述轴承座1之间为螺栓连接,并在其之间安装密封垫16,安装时,螺栓上涂抹硅酮密封胶;采用如上所述多重密封,可有效保证激振器无内、外气体直接交换,避免润滑油泄漏或污染,从而大大延长了润滑油的使用寿命,在油孔上设有螺塞18,螺塞18为磁性螺塞18,维护时,在加注润滑油之前需将最上方和最下方的所述螺塞18打开,使废弃的润滑油完全排出,然后从所述上油孔20注入新的润滑油,直至从所述下油孔22流出新的润滑油为止,接着安装激振器最下方的所述螺塞18,继续添加润滑油,直至激振器下方两侧侧油孔21流出新的润滑油为止,此时润滑油达到满足工作要求的液位17高度,最后安装剩余所述螺塞18即可,根据激振器所用轴承型号的大小,设置所述侧油孔21的高度位置,从而实现润滑油添加来量的精确控制,所述偏心组件包括偏心块2和配重块3,所述偏心块2固定连接激振轴6,配重块3通过螺栓连接偏心块2,二者通过螺栓连接,调整激振力时,只需要在激振器两侧的所述偏心块2上增、减同等数量的所述配重块3即可,所述配重块3的厚度有多种规格,其外形尺寸一致,在激振力许可范围内,可实现激振力无级调整,方便快捷;
激振器带动振动筛本体24上下晃动,振动筛本体24将物料进行筛选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轴承10下部浸没在润滑油中,靠轴承10滚柱及内圈的旋转实现轴承10的自润滑,润滑均匀、无死角;在轴承座1中间开槽,增加润滑油的储存量,延长润滑油更换周期;隔离环11将润滑油分成“动、静”两部分,热量交换速度快;激振器外观呈飞碟状,机构紧凑,轴承座1外凸弧面结构设计,便于热量的散发;轴承座1外周螺塞18孔结构设计,可精确的控制润滑油的添加来量;精密铸造的轴承座1从设计源头上杜绝焊接结构造成稀油泄漏、污染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而且,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都在本说明书的范围内。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油浴润滑块偏心式激振器,激振器包括激振轴、设有储油腔的轴承座和在激振轴上相对设置的轴承,所述激振轴通过轴承连接轴承座,轴承设置在轴承座的储油腔内,在轴承之间设有用于储存润滑油的油槽,轴承的下端浸没在润滑油中,在油槽内还设有隔离环,所述隔离环上设有连通润滑油的通孔,在轴承座两侧设有密封轴承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设置在轴承座外侧的轴承压盖和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上设有第一迷宫槽,轴承压盖上设有第二迷宫槽,所述第一迷宫槽和第二迷宫槽相互配合形成迷宫油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浴润滑块偏心式激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油封内设有迷宫曲路,所述迷宫曲路由若干轴向节流间隙和若干径向膨胀空腔交替组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浴润滑块偏心式激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间隙的长度在远离激振轴的方向依次增大,所述膨胀空腔的长度在远离激振轴的方向依次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浴润滑块偏心式激振器,其特征在于:在激振轴两侧设有偏心组件,在激振轴两侧的端面上设有轴端压盘,在轴承座外侧设有连通储油腔的油孔,所述油孔包括上油孔、下油孔和侧油孔,所述上油孔设置在轴承座的上端,下油孔设置在轴承座的下端,侧油孔设置在轴承座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浴润滑块偏心式激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油孔的高度与储油室内润滑油的液位高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浴润滑块偏心式激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环上的通孔为长条孔,油槽为环形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浴润滑块偏心式激振器,其特征在于:密封组件包括密封环、轴承压盖、定位环、挡油盘和定位套,所述定位环设置在轴承的外侧,在定位环远离轴承的一侧设置有挡油盘,在挡油盘远离定位环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上设置有轴承压盖,所述轴承压盖固定连接轴承座,在轴承压盖一侧设有密封环,所述轴承压盖与定位套之间设有毛毡油封,在定位套与激振轴之间设有O型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浴润滑块偏心式激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压盖和轴承座之间设有密封垫,轴承压盖与轴承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油孔为螺塞孔,在油孔上设有螺塞,所述螺塞为磁性螺塞,所述偏心组件包括偏心块和配重块,所述偏心块固定连接激振轴,配重块通过螺栓连接偏心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浴润滑块偏心式激振器,其特征在于:在激振器周侧设有防护罩,防护罩表面设有放射状的槽孔。
10.一种振动筛,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筛应用权利要求1到8任一项所述的油浴润滑块偏心式激振器。
CN202023285866.1U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油浴润滑块偏心式激振器及振动筛 Active CN2143478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85866.1U CN214347859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油浴润滑块偏心式激振器及振动筛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85866.1U CN214347859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油浴润滑块偏心式激振器及振动筛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47859U true CN214347859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50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85866.1U Active CN214347859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油浴润滑块偏心式激振器及振动筛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478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58620C2 (ru) Герметично уплотненный демпферный узел и способ его сборки
CN112594287A (zh) 一种油浴润滑块偏心式激振器
CN202628598U (zh) 一种风机滑动轴承组的密封组件
US20090263058A1 (en) Squeeze-film damper arrangement
CN108302121B (zh) 一种可倾瓦滑动轴承
CN214347859U (zh) 一种油浴润滑块偏心式激振器及振动筛
CN201420809Y (zh) 瓦式可倾轴承
CN215058966U (zh) 一种油浴润滑块偏心式激振器
CN110259952B (zh) 一种离心机旋转动密封装置
CN113565863B (zh) 一种多推力止推轴承
JPS599312A (ja) 磁性流体磁気軸受
CN207906665U (zh) 一种具有双平面密封装置的旋转接头
CN202484184U (zh) 磁力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
CN206555126U (zh) 一种磁悬浮密封的双螺杆泵
CN212408694U (zh) 一种链排炉托轮总成
CN111677748B (zh) 一种大容量发电机重载推力轴承系统
CN204592026U (zh) 一种球磨机主轴承壳体
CN201357059Y (zh) 卧式冷却混合机中主轴与筒体的安装结构
CN207864599U (zh) 一种轴承挡油装置
CN211715553U (zh) 一种带浮环密封结构的可倾瓦轴承
CN218582082U (zh) 一种静压轴承轴承套
CN206647433U (zh) 一种轴承
CN218094009U (zh) 一种硅油扭振减振器
CN112013410A (zh) 链排炉托轮总成
CN216036904U (zh) 一种新型中吊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